美丽的石头的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
美丽的石头画教案 (2)

中班艺术:《美丽的石头画》
活动目标:
1.用水粉颜料装饰石头,感受石头画的美妙。
2.体验在石头上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范例石头画、石头、ppt
2、水分颜料、画笔、棉签、湿布等。
活动过程:
1、观赏石头,展开想象。
(1)今天老师带来了很多好朋友,我们一起来看看它
们是谁?你见过它们吗?在哪里?
(2)出示不同形状的石头,请幼儿说一说这些石头有
哪些形状?像什么?
(3)小结:有的小朋友说像、、、、、、,有的小朋友说
像、、、、、、,原来同一块石头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会
有不同的发现。
石头不但能够装饰东西,还能够用
来作画,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石头画吧!
(2)播放ppt,欣赏石头画。
打扮漂亮的石头有很多,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图片上的石头宝宝吧。
(播放石头图片,边看边说)
2、师示范装饰石头。
(1)师用画笔、棉签等简单装饰石头,启发幼儿想
想:你想怎样装饰自己的石头?
(2)让幼儿讲述想怎样装饰自己的石头?
(3)引导幼儿装饰石头并大胆创造。
3、幼儿绘画装饰石头,师巡回指导。
(1)提醒幼儿用各种方法装饰石头。
(2)鼓励幼儿大胆涂色,使画面色彩艳丽。
4、欣赏与评价。
(1)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美丽的石头画》。
(2)幼儿相互参观,说说谁的石头最漂亮。
美丽的石头的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

美丽的石头——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石头的特点和美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材料和技法进行石头绘画创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石头的特点和美感2. 石头绘画的材料和技法3. 创作实践三、教学准备1. 石头标本或图片2. 绘画材料(如水彩笔、蜡笔、彩色铅笔等)3. 画纸或画布4. 环境保护宣传资料四、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石头标本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石头的特点,如形状、颜色、质感等。
2. 讲解:讲解石头的特点和美感,引导学生认识到石头也是一种美丽的自然景观。
3. 示范:展示石头绘画的材料和技法,如水彩笔、蜡笔、彩色铅笔等,并现场示范创作过程。
4. 创作实践: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想法,选择材料和技法,进行石头绘画创作。
5. 展示评价:将学生的作品展示出来,让大家共同欣赏和评价,引导学生互相学习和鼓励。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石头特点和美感的认识程度。
2. 学生参与创作实践的情况,如创作积极性、动手能力等。
3. 学生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情况。
六、教学扩展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采集石头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石头的多样性和美感。
2. 邀请家长参与评价和展示活动,增进家长对学生在美术方面的了解和关注。
3. 结合环境保护主题,引导学生关注和保护自然环境中的石头资源。
七、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模仿教师的示范,掌握石头绘画的技巧。
2.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石头的特点和美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3. 采用分组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合作完成创作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在创作实践中,注意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绘画材料,避免浪费。
2.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使他们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
3. 注重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教育他们珍惜和保护自然资源。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美丽的石头画》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美丽的石头画》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认得石头,了解石头的种类、颜色、形状等基本特征。
2.培育孩子对美的感知和赏识本领,引导孩子从四周环境中发觉美,感受美。
3.发掘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制造力,引导孩子感性认得和表现自然万物。
4.磨练孩子的手脑协调本领和绘画技能。
二、教学内容1.认得石头。
让孩子们用眼睛认真察看老师带来的各种石头,辨认石头的种类、颜色、形状等基本特征。
2.感知美。
利用四周环境,引导孩子们察看、体验、感知美,引导孩子们赏识、表达对自然的感受、认得。
3.创作美。
通过手工活动,帮忙孩子们运用本身的想象力和制造力,自由表现石头和四周环境中的美。
三、教学步骤1.导入环节。
老师带来各种石头,让孩子们认真察看,猜石头的种类、颜色、形状等基本特征,引导孩子们自由表达,依据孩子们的表现,开展一次简单的课前讨论。
2.感知美。
利用四周环境,引导孩子们察看、体验、感知美。
老师带领孩子们走在学校里,让孩子们认真察看学校里的花草树木、小动物等,引导孩子们感受、表达对学校自然环境的感受。
3.创作美。
让孩子们选一个本身喜爱的石头,全神贯注地察看石头的形状、纹路、颜色等,用本身的想象力和制造力,自由绘画符合实际情境的画作。
四、教学反思1.教学目标合理性通过这个主题的教学,让孩子们在感知美、制造美的过程中,认得了石头的种类、颜色、形状等基本特征,培育孩子们的审美本领和制造力,磨练孩子们的手脑协调本领和绘画技能,达到了教学目标。
2.教学过程设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充分利用四周环境、孩子们自身的感受和表现,来引导孩子们感知和表达四周环境中的美,让孩子们充分参加和体验整个教学过程,激发孩子们的爱好和制造力。
3.教学反思在这个主题的教学过程中,孩子们通过察看、感受和制造的活动,积极地表现本身的想法和想象力,磨练了手脑协调本领和绘画技能。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多重视孩子的情感表达和生活阅历的借鉴,从中挖掘出很多有益的内容,让孩子们更深入地了解自然、感受自然。
中班美术美丽的石头画教案

中班美术美丽的石头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各种各样的石头,了解石头画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幼儿的绘画技巧和创作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各种各样的石头,了解石头画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
2. 学习使用画笔、颜料等工具进行石头画创作。
3. 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一幅石头画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各种各样的石头,了解石头画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
2. 教学难点: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幼儿的绘画技巧和创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各种各样的石头。
2. 准备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
3. 准备一张画纸和一幅范画作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让幼儿观察各种各样的石头,引导幼儿说出石头的特点和名称。
2. 讲解:向幼儿讲解石头画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让幼儿了解如何使用画笔、颜料等进行绘画。
3. 示范:老师在画纸上示范一幅石头画作品,讲解创作的步骤和技巧。
4. 创作:让幼儿分组合作,选择一块石头,使用画笔、颜料等进行创作。
5. 展示: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引导幼儿相互欣赏和评价。
注意事项:1. 在活动过程中,老师要注意观察幼儿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 在创作过程中,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不要限制幼儿的思维。
3. 在评价环节,注重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让幼儿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4. 在活动结束后,及时清理现场,保持教室的整洁。
六、教学延伸1. 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搜集更多的石头,尝试创作更多的石头画作品。
2. 组织一次石头画作品展览,让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家人和同学。
七、教学评价1. 老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关注幼儿在创作过程中的表现,如绘画技巧、想象力和创造力等。
2. 鼓励幼儿相互评价,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美丽的石头画》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美丽的石头画》含反思中班美术教案《美丽的石头画》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美术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习在石头上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方法,通过活动让幼儿能够运用水粉颜料来装饰出漂亮的石头画,通过活动让幼儿体验在石头上绘画的乐趣,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美术《美丽的石头画》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让幼儿能够运用水粉颜料来装饰出漂亮的石头画。
2.在活动中让幼儿学习在石头上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方法。
3.通过活动让幼儿体验在石头上绘画的乐趣。
4.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让幼儿学习在石头上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方法。
难点:在装饰石头画时注意画面的布局及颜色的变化。
活动准备石头展览馆场景,视频展示仪,各种石头,水粉颜料,水粉笔,轻音乐,录音机活动过程一、作品欣赏:通过欣赏石头画展,引导幼儿欣赏,引起幼儿兴趣:1 .师:今天我们一起去参观一个石头画展,请小朋友仔细看,石头上都画了什么,你最喜欢哪一块石头。
2 .讨论:重点引导幼儿欣赏三种类型的石头画(1)形状(2)色彩(3)布局3.总结:师:刚才欣赏了那么多的石头画,有的石头画是根据石头的形状来装饰的,有的则运用了许多漂亮的颜色,有的画上画了丰富的内容我们也来办一个画展吧。
二、示范活动:1 .教师示范绘画过程,边示范边讲绘画重点(首先我要选择一块喜欢的石头,然后想好要画什么,接着用小的毛笔来画轮廓,选用大一些的笔来图底色,颜料不要加水太多,要根据你的内容,合理搭配颜色,在换颜色时要注意将笔涮干净,另外等石头上的颜色稍微干一些在换另外一种颜色,这样颜色不容易乱。
2 .讨论:师:我的石头画完成了漂亮么,给我鼓励一下吧。
(放在展览架上)师:你想在石头上画什么呢?(幼儿讨论)三、操作活动:幼儿操作,教师个别指导,(提示幼儿注意色彩的搭配,保持画面干净)四、欣赏评价老师将幼儿作品一一展示出来,请幼儿欣赏评价,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教案:美丽的石头画教案(附教学反思)

写一篇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教案:美丽的石头画教案(附教学
反思)的报告,600字
《美丽的石头画教案》
一、主题:
本次活动小朋友们将利用不同颜色大小、形状各异的石头,创作出精美绝伦的石头画作品。
二、教学目标:
1. 让学生能够感知美的存在,感觉色彩的组合;
2. 让学生锻炼分析和总结的能力;
3. 让学生学会观察、比较,发散思维;
4. 激发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自信心。
三、教学内容:
1. 熟悉教学材料:让学生先熟悉手中的石头,认识不同的颜色、形状,具体到石头表面的纹路;
2. 考察素材: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欣赏同学的石头画并进行考察,分析石头组成画作的规律;
3. 绘制石头画:根据老师的指导,学生从轻松的拼贴石头,到复杂的组合石头,把自己的想法通过石头拼贴的形式,表现出来;
4. 分享创作: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与大家分享,通过交流,扩大视野,增加学习认知;
5. 总结回顾:最后总结本次活动,帮助学生认识美的定义,提升艺术修养。
四、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是一次有意义的体验,学生们能用石头表现出自己想法和创意,运用不同的色彩来链接并融合,形成不同的画面结构,学会在原有的概念内探索和创造出自己的美好之作。
整个活动老师的设计也很的周全,包括素材的准备、过程的指导、展示的分享,全都符合了教学目标的要求。
反思部分,可以从教学内容的延展上继续深入,如比较不同的石头组成的作品之间的异同,丰富学生的表达,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们能够体验到艺术美的带给他们的乐趣。
美丽的石头的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

美丽的石头——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和了解石头的特点和种类,知道石头的用途。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描绘石头的能力,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及创造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通过观察、描绘,发现石头的特点和美感。
2. 教学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各种石头的实物或图片,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绘画材料。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绘画环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各种石头实物或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石头的特点,激发幼儿对石头的兴趣。
2. 基本技能训练:教师引导幼儿用画笔、水彩颜料等绘画材料,描绘石头的颜色、纹理等特征。
3. 创作实践:教师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创作出独一无二的石头画作。
4. 作品展示与评价: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引导幼儿相互欣赏、评价,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幼儿对石头的美感和创作能力是否有所提高,以及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鼓励家长带领幼儿到户外寻找美丽的石头,拍摄照片或绘制作品,增进亲子关系,培养幼儿对自然的热爱。
2. 环境创设:利用收集到的石头,让幼儿参与幼儿园环境创设,如摆放石头景观、制作石头工艺品等,提高幼儿的实践操作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的态度、兴趣、参与程度等,了解幼儿对石头美的发现和创造。
2. 作品评价:从颜色、线条、构图等方面评价幼儿的作品,鼓励幼儿发挥个性,提高审美能力。
八、安全注意事项1. 确保幼儿在绘画过程中使用安全的水彩颜料,避免接触口鼻。
2. 教师应在场监督,确保幼儿正确使用绘画工具,防止意外伤害。
九、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性格和能力的幼儿,给予个别化的指导和鼓励,让每个幼儿都能在绘画过程中得到成长。
中班美术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美丽的石头画》

中班美术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美丽的石头画》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学生将能够:1.了解石头的特点与形态;2.掌握用石头画出简单的图案;3.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4.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材与资源准备教师需要准备的教材和资源包括:1.一些平整的石头;2.画纸;3.彩色绘画工具,如彩色铅笔、油画棒等。
教学过程引入环节1.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石头,并询问学生对石头的认识。
通过询问,了解学生对石头的基本认知,引发学生的兴趣。
2.展示一些石头画作品,并与学生进行交流。
通过展示一些石头画作品,引发学生对石头画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操作演示1.教师示范如何用石头画出图案。
示范时可以选择一块石头,并用彩色铅笔或油画棒在画纸上进行创作,让学生亲眼观察和体验。
2.引导学生观察教师示范的过程,并询问学生示范的关键步骤。
引导学生观察教师示范的过程和方法,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和回答问题。
学生实践1.分发石头和画纸,让学生自由发挥创作。
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想象力,在画纸上运用石头进行创作。
2.教师提供指导和帮助,在学生创作过程中做好交流与指导。
教师可以在学生创作的过程中提供相关的指导和帮助,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总结与展示1.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交流和评价。
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通过交流和评价,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美的感受,并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
2.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肯定。
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肯定,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创作热情。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以《美丽的石头画》为主题,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石头,学习用石头进行绘画创作。
通过本次活动,学生更加了解了石头的特点与形态,并掌握了用石头画出简单图案的方法。
同时,通过观赏和交流学生的作品,培养了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增强了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本次活动中,学生对石头的特点和形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很好地参与到了创作过程中。
教师在活动中起到了引导和指导的作用,帮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丽的石头的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
活动设计背景
我们园承接了《幼儿美术教学有效策略研究》的课题后,我们针对如何在美术活动中开展有效教学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
纲要中指出要通过各种途径使幼儿对美术产生兴趣,兴趣是孩子绘画的最好的帮手,有一次,带领幼儿到我们幼儿园户外活动时我发现孩子们对于一条用各种鹅卵石铺成的小路特别感兴趣,他们还给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按摩路。
孩子们对石头产生了兴趣,那我们就在石头上画画,我发动家长和孩子一起收集一些较大的和较光滑的石头,作为绘画材料。
在活动设计时我想让孩子能根据石头的外形特征进行创作,但考虑到中班幼儿虽然具有一定的模仿能力但想象力和创造力有些欠缺。
我便将活动的重点放在用色彩鲜艳的颜料来装饰石头,这样既让幼儿体验到接触自然的快乐,又增强了他们在不同材质上进行美术活动的创造能力。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能够运用水粉颜料来装饰出漂亮的石头画。
2.在活动中让幼儿学习在石头上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方法。
3.通过活动让幼儿体验在石头上绘画的乐趣。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幼儿学习在石头上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方法。
难点:在装饰石头画时注意画面的布局及颜色的变化。
活动准备
石头展览馆场景,视频展示仪,各种石头,水粉颜料,水粉笔,轻音乐,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作品欣赏:
通过欣赏石头画展,引导幼儿欣赏,引起幼儿兴趣:
1.师:今天我们一起去参观一个石头画展,请小朋友仔细看,石头上都画了什么,你最喜欢哪一块石头。
2.讨论:重点引导幼儿欣赏三种类型的石头画
(1)形状(2)色彩(3)布局
3.总结:师:刚才欣赏了那么多的石头画,有的石头画是根据石头的形状来装饰的,有的则运用了许多漂亮的颜色,有的画上画了丰富的内容我们也来办一个画展吧。
二、示范活动:
1.教师示范绘画过程,边示范边讲绘画重点(首先我要选择一块喜欢的石头,然后想好要画什么,接着用小的毛笔来画轮廓,选用大一些的笔来图底色,颜料不要加水太多,要根据你的内容,合理搭配颜色,在换颜色时要注意将笔涮干净,另外等石头上的颜色稍微干一些在换另外一种颜色,这样颜色不容易乱。
2.讨论:
师:我的石头画完成了漂亮么,给我鼓励一下吧。
(放在展览架上)
师:你想在石头上画什么呢?(幼儿讨论)
三、操作活动:
幼儿操作,教师个别指导,(提示幼儿注意色彩的搭配,保持画面干净)
四、欣赏评价
老师将幼儿作品一一展示出来,请幼儿欣赏评价,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学反思
活动结束后刘老师和学校领导及同事对我的活动进行讲评:
优点:
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们都体验到了进行石头画创作的乐趣,由于提高材料是幼儿很感兴趣,幼儿的绘画兴趣很高。
对于初次尝试在石头上,幼儿的绘画作品效果还不错。
不足:
1、老师在向幼儿介绍制作方法的时候,有的孩子却是在张望着他刚刚在摆弄的石头。
把介绍制作方法这个环节提前到前面,过后在让幼儿去操作石头,这样是否比较能够集中幼儿的注意力。
在幼儿拿取操作完材料后,再来听老师的讲解,这时候,太多数的孩子的注意力都被石头给吸引了,而非在老师的语言上了。
2、由于老师材料摆放的位置不合理,造成了幼儿操作的不便。
这个问题在于我课前准备活动时没有考虑周到,没能以孩子的角度去看待这个材料的摆放。
以前我的观念是上好一节课就是在你组织的时候孩子们能够按照你的思路走,能够较好的达到你预定的目标,可是不然,一次好的活动,除了活动中老师的指导要到位,能够让幼儿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下达到你预定的目标外,老师课前的准备活动也是十分重要的,这里所说的准备既包括知识方面的准备,也包括老师材料的摆放是否符合幼儿的实际需要,是否便于幼儿操作等等。
3、刚开始的引入过于繁琐,导致了在后面介绍制作方法,特别是水粉绘画时颜料不能沾太多水这个重点没能与孩子交代清楚,导致后面孩子们在操作的时候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我想作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除了有较好的组织能力外,还能具备较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如果把你的语言,把你要表达的意思让幼儿听明白,这也是这个课题的真正目的今后,我想自己除了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外,关键的就是要找到一条正确的与幼儿交谈,交流的“路”,让孩子能够“听”得懂你所要表达的意思,打破孩子与我之间的那堵墙。
4、教师的范例过小,不利于幼儿的观察。
我的范例在这次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并没能很好的体现,由于范例过小,就造成了幼儿观察的不便。
本来范例在这个活动中是起到一种示范并协助老师讲解方法的作用,可是过想细想,我本未能很好的来体现范例的这一特征,范例在活动中就象走场一样,并无其他用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