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占星术
林德宏科学思想史整理-古代-【附2】占星术

占星术科学的任务之一是用已知来说明未知,使未知转化为已知。
未知向已知的转化是需要各方面条件的,当条件不具备,未知不能转化为已知时,人们就会产生对已知的不信任和对未知的神秘感,就可能会出现迷信与唯心主义。
科学是唯心主义的对立面,可是唯心主义又往往伴随着科学。
哪里有未知,哪里就会有新的科学知识,哪里也就可能有唯心主义。
科学战胜了一个唯心主义观念,也就向未知世界又前进了一步。
在天文学的历史发展中,就曾出现它的对立物——占星术。
而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占星术又总是伴随着天文学,有时甚至到了难以分开的程度。
占星术是一种世界性的现象,几乎在各个古老的民族中都曾流行。
行星运动的不规则性、彗星、流星、新星、日月食等现象,对于古人来说都是未知数。
他们不能科学地解释这些现象,就认为它们同人们的生活有某种神秘的关系。
太阳的不同位置对地球上的气候、温度、昼夜、动植物的生长、农业、畜牧业的收获以至人类的生活,都有很大影响。
因此古人很自然就猜想:行星的位置、彗星与日月的出现,也应当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活与命运。
这就是占星术产生的认识论根源。
起初认为各种反常的天象影响国家、民族、地区的命运,后来又认为可以直接影响到个人的命运。
于是,“天上怎样,地下就怎样”,就成了古巴比伦人的信条。
根据天象推测人间的吉凶祸福,就成了占星术的主要内容。
在中国的商代(约前16世纪-前10世纪),许多甲骨片就是占卜用的,其中有不步关于天象的记载,这就说明当时占星术已颇为流行。
中国古代占星术的理论基础是“天人感应”,认为不但天的灾异能影响人,而且人的行为和精神活动也能感动天。
所以人若有罪孽,就会使天象发生某种变异,我们就可以从这些变异预告人必将受到某种惩罚。
在古代的巴比伦,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以前,就已经出现了占星术。
公元前250年左右,巴比伦的占星家贝罗索斯把行星的运动与位置同个人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并在希腊建立了占星学校。
巴比伦人把黄道(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和天球相交的大圆)分为十二个官,以春分点(昼夜相等的那天太阳所在的位置)将黄道每隔三十度划为一富,它们的名称是;白羊、双子、巨蟹、金牛、狮子、室女、天秤、天蝎、人马、摩羯、宝瓶、双鱼,太阳每月换一次宫殿。
道教功法:占星术

道教功法:占星术
占星术也称占星学、星占学、星占术,是根据天象来预卜人间事务的一种方术。
在原始社会文化发展的早期阶段,由于当时人们的知识水平和生产力都很低,对自然现象中的一些规律没有掌握,于是把人们生活中的吉、凶、祸、福与某些自然现象联系起来。
早期的占星术多是利用星象观察来占卜较为重大的事件,如战争的胜负,国家或民族的兴亡,以及国王或大臣的命运等,后来逐渐扩展至个人命运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琐事。
随着日月五星运行规律的逐渐被揭示,占星术出现了各种体是和复杂的推算方法,愈加显示其神秘性。
我国古代占星术以三垣四象二十八宿为核心,三垣是指北天极周围的三个区域,即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
四象是指分布与黄道附近,环天一周的四个区域,即东方苍龙之相,西方白虎之相,南方朱雀之相,北方玄武之相。
每象各分为7段,共计二十八宿。
在占星术中,将28个星座按照东南西北四方和日月水火土金木七曜进行分类,并用它们的运行预知未来。
我国占星术由于历代战乱纷纭,测候失传,行星的观测欠准,因此连推运也仰赖二十八宿的度,再掺杂一些神煞的迷信成分,如今几近失传。
紫微斗数案例

紫微斗数案例紫微斗数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占星术,通过天文观测和数理计算,来推测人的命运、性格和运势。
它是一门复杂而深奥的学问,需要对星象、数理、历史等多方面知识有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下面,我将通过一些具体的案例来展示紫微斗数的应用和解读,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门古老的学问。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关于命运的案例。
某人出生于壬辰年,命宫中紫微星透露出其一生贵人多助、事业有成的命运。
而在流年中,紫微星又透露出今年财运亨通,事业蒸蒸日上,是一个发展良好的年份。
通过紫微斗数的解读,这个人可以更加明确自己的命运走向,从而做出更好的规划和决策。
其次,我们来看一个关于性格的案例。
通过紫微斗数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个人的性格特点。
比如,某人命宫中紫微星透露出其为人正直、诚实,处事稳重,有责任感。
这种性格特点在他的行为举止中得到了体现,同时也影响着他的人际关系和事业发展。
通过紫微斗数的解读,这个人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从而更好地与他人相处,提升自己的个人魅力。
最后,我们来看一个关于运势的案例。
紫微斗数可以帮助我们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指导我们在事业、财运、感情等方面做出正确的选择。
比如,某人在流年中紫微星透露出其今年事业运势强劲,适宜拓展业务,开展新项目。
而在感情方面,紫微星也透露出其今年有桃花运,适宜结识新朋友,发展新恋情。
通过紫微斗数的解读,这个人可以更加明晰地了解自己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而更好地把握机遇,做出正确的决策。
通过以上的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紫微斗数在命运、性格、运势等方面的应用和解读。
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还可以指导我们在生活和事业中做出更好的选择和决策。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学习紫微斗数,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提升自己的人生品质。
古代是怎样占星的?

古代是怎样占星的?占星术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当下都是神秘的,我来从考古和历史角度谈一谈。
《五星占》成书于公元前170年左右,后世长期湮灭,《汉书·艺文志》也未曾著录,编撰者也不详。
1973年底,考古工作者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发掘出大量珍贵文物,其中三号墓中存有一批关于星象方面的帛书,经专家整理和初步考订,计约8000余字,为汉文帝朝前期的作品,是一部极其珍贵的古代占星文献,即《五星占》。
分为木星、金星、火星、土星、水星、五星总论、木星行度、土星行度、金星行度等9章。
《天文训》简介是《淮南子》书中的篇名。
《淮南子》这部书是以汉高祖刘邦的孙子淮南王刘安的王号命名的,成书于西汉景帝朝,因此《天文训》大约比《五星占》晚30年。
据史籍记载,淮南王刘安(前179年一前122年),文帝时袭父位为淮南王,好读书,喜鼓琴,曾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学术上以综统百家自居。
景帝时与众门客杂采先秦诸子之说,编著《内书》21篇,《外书》甚众,《中篇》8卷。
今仅存《内书》,世称《淮南子》,亦称《淮南鸿烈》。
该书以阴阳五行和道家天道自然之论立说,杂糅儒、法、刑、名,内容繁芜,故后人视之为杂家著述,然而亦经一定的加工改造,足以反映作者的宇宙观、历史观和政治思想。
《天文训》这篇星象学的重要文献,是先秦、秦汉几代积累的经验构建的初具规模的星相学理论体系。
大致分以下几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先讲述宇宙形成的过程,接着讲述了天地、阴阳、日月、星辰、火水、风雨、雷霆、雾露、霜雪、动物等事物的生成的原因,以及日月阴阳四季与动物变化的关系。
还归纳了日月食、彗星、客星的出现与动物和地球水文的变化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人主之情,上通于天”的观点,来解释人主的政治行为与灾异现象的对应关系。
第二部分主要讲四时、日月、星辰、虹霓、彗星等天时星象与天的关系,把天拟人化,认为天有吏、使、期、忌,表现为四时日月星辰与彗星等。
另外,还解释了什么是九野、五星、八风、二十八宿、五官、六府、四宫、日月运行周期专年岁纪终、二绳、四钩、四维;阐述了阴阳二气运动变化与分至的关系及万物随之蕃息、闭藏的过程,水火与阴阳、节气的变化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应的物候表现;归纳了七舍与阴阳时节的变化关系,一年之内斗柄所指的方位与节气、音律之间的关系。
中国古代的星宿分野与星占术

中国古代的星宿分野与星占术在《周礼春官宗伯》中记载了保章氏'掌天星,以志星辰日月之变动,以观天下之迁,辨其吉凶。
以星土辨九州之地,所封封域皆有分星,以观妖祥……'由此可见,保章氏的职责中,首要的是观测天象,已天象的变化与人间的事务联系起来,辨别吉凶。
并将天上的星辰与地上九州对应起来,观察对应于某地域的天星,这被称作分星,也叫做分野。
28宿对应的地域分野有多种,例如使用北斗星占时,就以北斗星中的每一星来对应不同地域,称作北斗分野。
另外还有五星分野,九宫分野,干支分野等,但影响比较大的就是28宿分野了。
李淳风在《乙巳占分野》中说'在天二十八宿,分为十二次,从斗宿开始,自西向东划分为十二部分,并依次命名为星纪、玄枵(xiāo)、娵訾(zou zī)、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
在地十二辰,配属十二国。
至于九州分野,各有攸系'。
在《晋书天文志》中最先给出了十二次的度数及对应的地理位置:4象,28宿,12次与九州对应表角亢氐三宿为星纪,对应于郑国,兖州;房心二宿为玄枵,对应于宋国,豫州;尾箕二宿为娵訾,对应于燕国,幽州;斗牛女三宿为降娄,对应于吴越,扬州;虚危二宿为大梁,对应于齐国,青州;室壁二宿为实沈,对应于卫国,并州;奎娄胃三宿为鹑首,对应于鲁国,徐州;昴壁二宿为鹑火,对应于赵国,冀州;觜参二宿为鹑尾,对应于魏国,益州;井鬼二宿为寿星,对应于秦国,雍州;柳星张三宿为大火,对应于周,三辅;翼轸二宿为析木,对应于楚国,荆州。
各封国与28宿对应在这之下还有更精细的分野,例如尾箕二宿对应的燕国幽州之地,具体包括凉州入箕中10度,上谷入尾1度,渔阳入尾3度,右北平入尾7度,西河,上郡,北地,辽西入尾10度,涿郡入尾16度,渤海入箕1度,乐浪入箕3度,玄菟入箕8度,广阳入箕9度。
不过这种精细的划分,在不同的记录中也有出入,所以这种星占的可靠性也没有多少。
28宿的分度但是我们可以看出古人对分野的迷信是由来已久的,从目前的资料中可以追溯到西周甚至更早。
中国古代占星术 术语

中国古代占星术介绍中国古代占星术是一门古老而神秘的学问,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周时期,就已经有人开始研究星象与人事之间的关系。
这门学问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被广泛运用于农业、政治、医学等领域。
本文将全面、详细、完整地探讨中国古代占星术的术语和相关知识。
二级标题1:天干地支三级标题1:天干中国古代占星术中,天干是指十个基本的干支符号,分别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天干一般用来表示年份,也可以表示月份、日子等。
天干的起源和意义至今仍存有争议,但它在占星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三级标题2:地支地支是指十二个基本的支符号,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地支一般用来表示年份的十二地支纪年法,也可以表示时辰等。
地支和天干结合使用,可以组成六十个甲子,这是中国古代占星术中重要的时间周期。
二级标题2:星宿三级标题1:二十八宿中国古代占星术中,星宿是指天空中的固定星座,被划分为二十八个宿星。
每个宿星都有特定的名称和象征意义。
二十八宿可以用来预测天气、农作物的收成、人事的吉凶等。
这些宿星的运行轨迹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有关。
四象是指中国古代占星术中的四个方位,分别是青龙、白虎、朱雀和玄武。
这四个方位与四季、四时、四方等有关联,也与五行学说密切相关。
四象在占星术中被用来预测吉凶、指导农事、调节气候等。
二级标题3:五行学说三级标题1:五行中国古代占星术中的五行学说是一种哲学和宇宙观的体系,包括金、木、水、火和土五个元素。
五行学说认为宇宙万物都由这五种元素构成,它们之间相互制约、相互生克。
五行学说在占星术中被广泛应用,用来解释星象和人事之间的关系。
三级标题2:五行生克五行学说中,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相反地,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五行生克关系在占星术中被用来解读星象的吉凶、指导医学、调整风水等。
二级标题4:占星术的应用三级标题1:农业中国古代占星术在农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中国古代占星术 术语

中国古代占星术术语中国古代占星术是一种古老的预测和命运分析的艺术,被广泛应用于中国古代社会。
这种占星术基于天文学知识,通过观察星体的位置、运动和相互关系,来预测人们的命运和未来发展。
在中国古代占星术中,有一些重要的术语被用来描述不同的星体和他们的意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术语:1. 日月星辰:日、月和各种星辰是占星术中最基本的天体。
日代表太阳,月代表月亮,其他星辰如金星、木星、火星等则有不同的象征意义。
2. 天干地支:天干地支是古代中国时间计算系统的核心。
天干由十个天体组成,分别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由十二生肖动物组成,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地支经常被用来计算和描述人们的出生年、月、日和时辰。
3. 星座:星座是将天空划分为不同区域的划分方法。
与西方的黄道十二宫不同,中国古代占星术将天空分为二十八个星宿,每个星宿代表着不同的意义。
例如,北斗星宿代表吉祥和指引,而南斗星宿则代表不详和不安。
4. 八字:八字是中国古代占星术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被称为四柱八字。
它是根据一个人的出生年、月、日和时辰,以天干地支组成的八个字。
通过分析和解读八字,占星师可以预测一个人的性格、运势和命运。
5. 紫微斗数:紫微斗数是中国古代占星术中最重要和最复杂的一种分析方法。
它基于一个星座系统,使用了一些特殊的天干地支来描述一个人的运势和命运。
紫微斗数被广泛应用于皇帝、贵族和重要人物的命运预测。
这些术语只是中国古代占星术中的一小部分,这种占星术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虽然现代科学已经取代了占星术在社会中的地位,但中国古代占星术依然扎根于中国文化,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占星的发展历程

中国占星的发展历程中国占星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
古人对星象运行规律的观察、记载和研究,为中国占星学的奠基奠定了基础。
早在先秦时期,中国的占星学已经开始起步。
《尚书·洪范》记载了黄帝、尧、舜等古代帝王对星象的重视,并通过对星象的观察进行决策。
众多经典文化中也有对星象的详细描述,如《诗经》中有“七曜沈沈,北極朝朝”之句,描绘了星象的运行规律。
这些记载和观察,为后来中国占星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占星学逐渐发展并形成一定的体系。
在战国时期的《易经》中,也有关于星象运行规律的论述。
《周易·系辞》中提到:“当巳日就卯,卯日就丑,丑日就辰,辰日就巳。
”这些关于星象互相替代的观点,为占星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线索。
进入汉代,中国占星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当时的天文学家赵衡在《帝王世纪》中详细记录了星象的变化,并提出了“三己秉德,七曜顺行”的理论,即皇帝的德行决定了星象的变化趋势。
这一观点在当时的统治者中引起了广泛关注,并推动了占星学在社会中的应用。
隋唐时期,中国占星学达到了一个高峰。
当时的天文学家司马迁撰写了《太平御览》一书,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占星学知识。
同时,当时的皇帝也非常重视占星学的研究,并设立了专门的官职负责占星学的研究和应用。
这一时期的占星学不仅在宫廷中得到广泛应用,也开始在民间流传,形成了一定的占星学习和预测方法。
宋明时期,中国占星学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以紫微斗数为主的占星学派别。
紫微斗数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占星学派别之一,通过对紫微星和天空中其他星体的观测和计算,预测个人的运势和命运。
这一占星学派别在当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
近代以来,中国占星学受到西方占星学的影响,开始与西方占星学相融合。
中国的占星学家开始研究西方占星学的理论和方法,并将其与中国的传统占星学相结合,形成独特的占星学观点。
同时,中国的占星学也开始使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研究和预测,如计算机模拟、人工智能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占星术
在中国古代占星术中,紫微垣是代表皇宫的,有流星出紫微垣,这流星表示是皇宫派出的使者。
流星大的带来大的使命,小的带来的使命小。
流星发出隆隆响声,是天使的愤怒的象征。
流星跑得快的,灾祸到来就快,跑得慢的,灾祸到来就慢。
流星大而没有光芒,预示的是众人(百姓)的事;小而有光,预示的是贵人(当官权贵)之事。
大而有光芒,预示的既是贵人,而且人也多。
流星闪闪烁烁,时隐时现,是伤害破败成事的象征;前大后小,是忧恐的象征;前小后大,是喜事的象征;象蛇一样曲折前行,是象征有奸邪之事;去得很快,预示亊情一去不可复返;流星划破天空的时间长,预示着事变的时间也长,时间短,则事变发生很快。
大流星陨落下去的地方,那地方可能会起兵。
在无风无云的天气,如有流星出现,很久才消失在天空,那就是大风吹翻房子,吹折树木的预兆。
如果有小流星上百数,向四面飞行,那就是百姓外流迁移的象征。
总之,流星的情状不同,所预示的吉凶也不同。
流星的尾部长二三丈,光耀满天,颜色光芒的,那是君主的使者,是天子命令他出去各地办事的,如果从紫微垣出来的那颗大流星是青色的,表示国家有忧患,流星色彩青中暴红,名叫“地雁”,所落之处会起兵。
流星有光青红,长二三丈,名叫“天雁”,这是军队的精英,所落之国会起兵,将军应跟随星所坠落的方向作战。
流星若是土黄色的,坠落之地会有地震等地质灾害,或是那地方会大兴土工,或修造陵墓。
流星颜色发白枯骨的表示死丧,死丧出自皇宫,据流星大小定是谁;但流星白得灿烂有光,长得划破整个天空,这是君主之星,君主将派遣将相随军向流星飞去的方向出征,那地方就会有杀戮死丧。
流星颜色若是黑暗的,叫“梁星”天梁星主水灾,它所坠落的方向有水患,君主将因水患而失去土地。
一般流星从紫微宫直下坠落的,是应朝庭本宫之事;流星从紫微宫斜飞远去的,应边关之事。
流星大指大事,小主小事。
水旱灾更是如此,熒惑之出,太白经天,日食,月食,彗星出现等等,都主有大灾难,这些预兆全都应验了.二十八宿表明着九州的方位,例如房,心为豫州等等.史书之外还有[甘石星经]等专门著述,天人感应都是存在着的.流星下坠称之为天狗,预示着千里破军杀将,彗星出牵牛之星中预示着除旧布新,改朝换代
中国历史上的历代帝王对天象都极为重视,因为他们都认为天象表达了天意。
在众多天象中有两种备受关注:一是五星连珠,二是荧惑守心。
什么是五星连珠呢?就是金、木、水、火、土五颗行星排成一条直线,这被看成是最吉利的天象。
史书记载刘邦登基那一年曾经出现五星连珠的天象。
现代天文学家利用计算机推演,证明五星连珠发生在刘邦继位的第二年--史学家也为刘邦制造吉利,真是匪夷所思。
根据计算机推演,中国历史上还有两次五星连珠没有得到记载,一次发生在吕后称制之时,一次发生在武则天称帝之时。
因为史学家不想让五星连珠证明女主也是顺应天命的,所以,即使出现五星连珠也不加以记载。
最不吉利的天象是什么?荧惑守心。
什么叫"荧惑守心"呢?中国古代把"火星"称作"荧惑",二十八宿中的"心宿"简称为"心"。
"心宿"就是现代天文学中的"天蝎座",主要由三颗星组成。
当火星运行到天蝎座三颗星的附近,并在那个地方停留一段时间,就出现了中国古人常说的"荧惑守心"的天象。
这种天象为皇权做出的解释是,天蝎座的三颗星中间最亮的一颗代表皇帝,旁边两颗,一颗代表太子,一颗代表庶子。
这种天象为什么会被认为是不吉利的呢?
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叫做星占学。
星占学最重要的任务是为皇权服务,皇帝设立了占星官,设此官位只是为皇帝服务的。
"荧惑守心"的出现在古人看来就意味着,轻者天子要失位,严重者就是皇帝死亡。
我们可以看史书记载的一个西汉末年的例子。
绥和二年(前7)仲春,有人向汉成帝的丞相报告出现了"荧惑守心"天象。
丞相看到奏本,非常为难,不知道如何是好。
占星官上奏汉成帝,说天象告变,国运有厄,如果不移祸大臣,恐怕国家将陷于危难。
汉成帝真信这事儿,看到报告后非常惊慌,不用多加思虑便决定移祸于丞相。
皇帝为了保全自己一向不惜手段,再说,丞相是移祸的首选。
于是,汉成帝立刻召丞相上朝,斥责他为相多年,不能调理好阴阳,导致天象变异。
丞相回到家中,惶惶不可终日,他虽然知道这次难逃一劫,但还存有一丝侥幸之心。
可是,汉成帝早已铁了心拿他做替罪羊。
第二天一早,汉成帝便派人给丞相送去诏书,说本来我认为你清明、勇敢,希望你能治理好国家,但是你十年为相,却给国家带来了灾难。
你这样的丞相怎么能够辅佐我治理天下?念你为国奉献多年,我不忍心罢你的官,希望你能忧国如家。
汉成帝又赐给他好酒、黄牛。
按汉朝惯例,皇帝赐给大臣牛和酒,即是赐死。
丞相知道了皇上的用意,又没有办法可以破解,只好饮鸩自杀。
丞相自杀之后,汉成帝才放宽了心,赶忙发布消息说,丞相暴病而死,下令厚加抚恤。
汉成帝还亲自到丞相家中多次进行吊唁,他认为从此之后国运可以亨通,自己也可以天命永固了。
但是不到一年,这个嫁祸于人的汉成帝也暴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