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写作复习专题
【语文】高考作文复习专题二__议论文写作

高考作文复习专题二议论文写作关于议论文写作(一)一、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帅,任何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一般可以有分论点。
论点应该鲜明、准确、概括,绝不可模棱两可,让人捉摸不定。
论点的位置一般有四个:①文题如《改造我们的学习》《反对党八股》②开篇如《改造我们的学习》③文章中间如《拿来主义》《论积贮疏》④结尾如《过秦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
事实论据用事实来说话,而理论论据靠经典性取胜。
论据必须围绕中心论点,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
选用的事例与论点若不能保持一致,势必削弱说服力量。
像1999年高考作文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若写议论文,就必须要弄清“记忆”与“记忆力”的区别,有的考生所举的事例就明显犯了论据与论点游离的错误,举了郭沫若倒背《红楼梦》的事例,使说服力大打折扣。
选用事实论据还要注意几点:①论据必须具有典型性。
典型就是指论据要具有代表性。
②论据必须具有新颖性。
不少学生的议论文写作离不开一些陈旧的事例,像一写失败与成功的关系,似乎就离不开爱迪生发明灯泡,一写逆境成才就非写张海迪不可,类似的内容不是说不可以用,而是说你用,他用,大家都用,谁的作文与众不同呢?③论据的表述要精练、简要,与记叙文的表述不同,它只要求表述出与论点相关的内容即可。
论证是议论文写作的重要一环,它包含的内容也较多。
①论证的基本类型:立论、驳论。
立论从正面论述,驳论从反面论述。
我们写议论文一般以立论为主。
②论证的基本结构层次:三段论式的结构。
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解决问题(怎么办)也即:引论、本论、结论。
常见的论证结构有总分总式结构、对照式结构、层进式结构、并列式结构四种。
一篇文章中段与段之间,句与句之间灵活地运用多种论证结构层次会使议论文更具活动性。
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例证法、喻证法、对比论证、引证法等。
二、如何做到到开门见山提论点不少议论文往往因"事"生"议"。
2025届高考作文复习:议论文写作——写好分析句+课件

【例2】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观点句)古往今来,概莫 能外。唐太宗视民如子,垂拱而治,那是因为他对百司之 职了如指掌,胸中有安民治国平天下的策略,于是百姓安 居乐业。岳武穆统帅“岳家军”,屡战金兵,频频告捷, 那是因为他有严明的军纪,旅进旅退,赏罚分明,于是金 人喟然而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毛泽东同志率工 农红军,以持久之战打退日本侵略者,那是因为制定了 “三大纪律八项主义”,严格执行,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 力量,于是日伪不得不缴械投降。(事例句)以往凡有所 成就的人和集体,无不严于律法,以成文的规定来约束。 因为他们知道在绝对自由之下的惰性将急剧膨胀,只有在 适当的管束之下,人才能发挥出潜在的能量,做出一些有 益的事情。(分析句)
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才能摆脱。因为贫穷,才会在黑暗中长途跋涉,在逆
境中执着前行。(分析句)可见贫困也是一笔财富。(结论句)
参考示例:
(观点句)自古“寒门出贵子,白屋出
公卿”,贫困让人学会努力、学会思考、学会成长。(阐释句)司马光
幼时出身贫寒,高尔基曾经流浪街头,居里夫人十岁外出打工;北宋政
治家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幼时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喝到;明代
龙图大学士宋濂家中一贫如洗;荷兰画家梵高穷困潦倒,一文不名,生
活上常靠着弟弟接济;(材料句)他们因为贫穷,才更知道珍惜,知道
(2)假如……又何至于……,假如……又怎能…… (3)若无……何来……,若无……哪会……
【例1】智者的“安”,安于耻辱,安于非议,安于挫折……这也许不
仅仅需要智慧,更是一种勇气。(观点句)苏轼说“古之成大事者,必 有过人之节,人情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此不定为勇者。 世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所挟者甚大而奇远 矣。”是的,“安”也就是忍,这是一种大智慧,大勇气。(阐释句) 如果韩信不能忍受“胯下之辱,”不能做到安于耻辱,处之泰然,也就 不会成就后来的伟业了吧!如果蔺相如不能忍受廉将军的无礼,不能安 于指责非议,处处躲让,以大局为重,区区赵国也许早已成为虎狼之秦 的口中之食了吧!(事例+阐释句)“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只 有一个襟怀坦荡的人,才能做到志存高远,不为身边小事所牵绊,安于 处世吧! (结论句)
2024年高考议论文写作复习3——三元思辨“破圈、守圈、退圈”

2024年高考议论文写作复习——三元思辨性“破圈、守圈、退圈”作文话题+题目+素材运用+金句+范文展示原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材料一:破圈,网络流行词,指某个人或他的作品突破某一个小的圈子,被更多的人接纳并认可。
后来引申到不限于人,事件和物品也可以破圈。
材料二:守圈,指守住自己的特定范围,不向外拓展。
有一些人,长期固守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断向内挖掘,而不是大肆对外扩张。
材料三:退圈,只退出一定的范围,收缩空间。
有些时候,人们出于集中精力、减少应酬等考虑,会不断退圈。
对于破圈、守圈和退圈,你有什么看法或感想?请结合材料,写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
范文展示破而立,守而固,退而专人生在世,必然会跟他人及周边环境产生联系,进入不同的群体,产生不一样的圈层。
随后,人们会在不同的圈层间辗转腾挪,伸缩变换。
在此期间,会出现破圈、守圈和退圈等行为。
凡人对此不以为意,然而智者无比慎重,会力争做到:破而立,守而固,退而专。
俗话说:“不破不立!”当我们视野、能力达到一定的程度,就可以突破原来的圈层,向外拓展。
这样的拓展,是走出自我舒适圈,到外面去开辟新天地。
这个过程可能十分艰难,会遭遇七七四十九劫,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然而最终的回报,也会无比丰厚。
从“乞丐”到“士兵”,再到“将领”“统帅”,朱元璋一生不断在破圈,吃过无数苦,遭过无数罪,然而也让自己的肉体、精神和灵魂不断升华,最终开国称孤,一统天下,造就了“乞丐皇帝传奇”。
我们的人生或许不会如此传奇,但当能力和视野足够时,也应该眼光“向外看”,脚步“往外走”,不断破圈。
如此,可以开辟新的空间,有效防止“内卷”,让人生辽阔高远!然而,就像弹簧不可能无限向外拉伸一样,人也不可能一直往外破圈。
毕竟,每个人的能力和视野,总有一定的限度,不可能一直提升。
等能力和视野不够时,应该及时扭转状态,从破圈转为守圈。
古人云:“守而必固。
”守圈就像守城,必须将有限的力量,合理分配,进而做到固若金汤,无法被攻克。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议论文写作+课件49张

要求
• (2)反中心立意法是以原材料的中心意思为对立面,提出 作者自己与之相反的观点。
• 例如就上面“滥竽充数”的材料, 我们也可以称赞南 郭处士“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并无真才实学,在客观 环境变化,自己再也无法混下去的时候,机智地改变策 略“夹起皮包走路”。
• (3)变换角度立意,就是避开主要矛盾方面,改换方向来看待原材料, 将原材料的非主要矛盾方面作为议论的主要对象。
作文《人与路》)
• 乌鸦的角度: ①乌鸦从不同自身实际出发,才落得被捉 的下场,可见,不能刻意模仿他人,一切从自身实际出发。
• 反中心立意:②乌鸦的勇于探索(实践),见贤思齐的精神 值得赞扬.
• 从牧羊人着眼:①盲目模仿必败;②人贵有自知之明; ③认清自我;④一切从实际出发
• 从小孩着眼:①勇于尝试;②勇于挑战自我;③勇于拼 搏;④敢于正视失败.
不真实
评一评
下文在引述事例上有什么不当?其表达 的中心观点是什么?
1852年2月21日,俄国伟大的作家果戈理逝世了,他的挚友屠格涅 夫,用沉重的笔和着自己的悲伤、泪水,赶写了一篇悼念果戈理的 文章。但是,沙皇统治者害怕这个俄罗斯人民爱戴的名字出现在报 刊上。他们禁止发表一切悼念和颂扬果戈理的文章。正直而勇敢的 屠格涅夫不怕专制主义者的威胁,他机智地避开沙皇侦探的监视, 离开圣彼得堡,把文章送到莫斯科,趁那里还没有接到禁令,把文 章在《莫斯科新闻》上刊登了出来。沙皇的特务机关不久就见到了 这篇文章,他们传讯了屠格涅夫。沙皇早就痛恨这个经常在《现代 人》杂志上登载《猎人笔记》的作家。在把屠格涅夫监禁一个月后, 沙皇亲自下令,把屠格涅夫流放到斯马达斯基去。为了果戈理,为 了朋友而被流放的屠格涅夫,感到自豪和光荣。
• 论据:议论文的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能够成立的事实或道理的。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议论文写作+课件

点亮青春
青春是山巅的雪莲,神圣而可贵;青春是扇动的翅膀,自由 而美好。让我们用心去经营,用乐观的心、向善的心、欣赏的 心去点亮青春。(中心论点)
结尾总结中心论点,紧扣主题
典例解说--坚持
例1:坚持就是胜利。(观点句)// 面对困难和险阻,唯有坚 持,勇于永不言弃,才有可能成功。(阐释句)// 欧立西为了 发明一种新药,坚持进行实验,失败了,总结教训再干,一直实 验了606次,才获得了成功,制出了以实验次数命名的新药606。 (材料句)// 新药的问世是坚持的结果。假如欧立西仅仅实验 一次,失败后就撒手不干了,新药当然不会问世。就是他实验了 605次,失败了以后不再坚持,也绝不可能有新药的制成。正是因 为他坚持到了最后,才获得了最后的胜利。 (分析句)// 可见, 没有坚持就没有收获,没有坚持就没有成功。(总结句)
青春当奉献,用生命点亮未来。(小分论点3)阐释句在5年 的时间里,张玉滚靠着一根从老校长手中接过的扁担,从大山外 为孩子们挑来学习生活用品,也挑起了孩子们走出大山的希望。 由于学校师资力量不足,张玉滚便把自己磨炼成了“全能型”教 师。受张玉滚的影响和感召,4名退休教师决定返回山里继续教 书。(材料句)分析句、总结句
青春当奋斗,用实干凝聚力量。(小分论点1)阐释句提到霍英 东我们都不陌生,香港著名的房地产业巨子。可谁又知道,霍英东先 生的今天是由“价值七角钱”的苦力一步一步干起来的呢?童年时的贫 寒家境和成年以后的生活坎坷、煎熬,磨炼了霍英东的毅力,也培养 了他自强不息、勇于进取、敢于拼搏的奋斗性格。第二次世界大战时 期,日本人扩建机场,他去当苦力,日报酬是七角钱和半磅配给米。 那时,他每天只吃一碗粥和一块米糕,饿得头昏眼花。结束以后,霍 英东投身于运输业,朝鲜战争爆发后,他又开展了航运业,生意十分 兴隆。霍英东不满足于运输业已经取得的成就,又开始向房地产业进 军,从此,房地产成了他致富的基础。(材料句)分析句、总结句
2025届高考语文写作专题复习:议论文写作之“六步连珠法”++

四、牛刀初试
用“六步连珠法”构思“逆境与成才”。
佳作展示:逆境与成才
正如水可载舟也可覆舟一样,逆境可以造就一个人也可以毁灭一个人。那么应 当怎样正确看待逆境与成才的关系呢?
(点)提出论题——怎样看待逆境与成才的关系。 人生的路很漫长,遇到荆棘、沼泽是很平常的事。西班牙著名画家戈雅为了逃 避宗教裁判所的追捕,17岁就背井离乡;被称为“俄罗斯文学之父”的普希金年轻 时曾被流放;还有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导弹之父钱学森,他们作出的贡献是 无法估量的,而他们所受的艰辛也是常人无法想象的。逆境给予他们的是更坚定的 决心、更顽强的斗志。应该说困难绝不是一件坏事,它可以锻炼人才,它可以创造 奇迹。
(正)从正面列举两例名人探索的实例,证明 探索精神的重要性。
反之,如果对任何事物只是浅尝辄止,稍有些“小鱼小虾”的收获就洋洋得意, 那么自古至今,就不会取得什么生产上、科技上的进步,人们也不会创造什么现代 化生活了。
(反) 从反面以假设情况举例,与上段形成对比。
也许有人会说:“涉浅水者尚有鱼虾可食,涉深水者喂蛟龙也。”不错,“涉 深水”是不如“涉浅水”来得安逸、舒服,有时还有一定的危险,需要付出沉重的 代价。但如果仅因为探索的危险就停止活动,固守在“鱼虾”之上。人类社会的进 步就会成为泡影。 (反)进一步解说涉水“深”“浅”的利弊,引导读者认识
(总)呼应开头,发出号召,指出探索是责任,义务。 使文章显得有高度、深度。
三、“六步连珠法”写作要领
正
点
深 联总
反
说明:本式是根据高考优秀作文的构思总结出来的一种议论文入门的结构样 式。全文分为此六个层次,纵横结合,层层深入。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议论文写作思路梳理》教学设计

《中考复习专题——议论性文章写作思路梳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复习议论性文章的写作思路。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回归教材,考点溯源(一)导入《语文课程标准》对议论性文章的教学建议是:“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做出判断。
”通俗地讲,观点与材料的关系就是此类文章总的行文思路。
先观点后材料,还是先材料后观点,或者是边观点边材料?这就需要我们去读、去审视、去判断,从而理清二者的关系。
阅读议论性文章时,思路往往是与结构合在一起思考的,谈思路,必然会连带着结构这个概念。
虽然福建中考不会“明着考”文体知识,但文体知识必须要懂、要能用。
作为文体知识重要内容之一的议论文的基本结构,主要是指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和解决问题(结论)这三个部分。
很多参考资料还把这一结构细分为两大类:一是以并列为主要特征的横式结构,二是以递进为主要特征的纵式结构。
(二)考点溯源1.回顾整套教材所学的教读课文,根据单元说明、预习提示、批注、思考探究等助学系统整理下表。
2.研读上表,梳理教材所给提示、所附问题、所设置学习任务,总结其中涉及的考点,可以发现:(1)梳理议论文的写作思路,是阅读此类文章的一项重要能力,梳理前必须辨析、理解和掌握几个重要概念:“层次”“关系”“推进”“过渡”“论述”“方面”或“层面”,以及“结构”等。
(2)梳理思路,可以指向某个句群、某个段落、某几个段落,但大多数情况下是指向全文。
解答此类题目时,应立足于整体感知全文。
(3)梳理行文思路的命题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请选择对全文段落层次的划分正确的一项。
②请问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阐述?③作者是怎样论述的?④请简要梳理全文(或某个段落)的写作思路。
(4)思路梳理的要求:按一定的顺序梳理,一般是从文章开头开始,然后是文章中间,最后是文章结尾,依次概括阐述,必要时应体现出材料相关内容,以及所运用的论证方法。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八段式议论文写作框架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何思考和启发,请联系社会现实,或者结合自己参与的审美活动和美 育实践,以“美育与成长”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 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自信,但不能盲目。(观点句)三国时的马谡乃蜀军一员大将。镇守街亭,他把二十万大军驻扎 在高山上,久经沙场的老将王平力劝他撤离此山,理由让在场的将士信服,但唯有马谡仍然坚持 自己的意见,结果被司马氏围山断水,放火烧山,蜀军不战而乱,几乎全军覆没。马谡也依军法 被处斩,身首异处。(材料句)街亭失守,是因为马谡不懂兵法吗?不,他自幼熟读兵法,曾献 计于诸葛亮,使其七擒孟获,平定南方边境。马谡的失败,是因为他狂妄自大,盲目自信,不能 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分析句)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要自信,但绝不能盲目。(总结句)
大体字数 50-100 50-120 150-200 150-200 150-200 50-150 100-150 50-80
温馨提示
从一定程度上说,八段式议论文是规律,不是套路! 八段式议论文只是议论文的基本模式之一,并不能代表议论文的所有模式。 八段式议论文也不是一层不变的: 有的可以写成七段,比如从反面进行论证的段落可以不要,比如联系实际的一段可以不要等。 有的可以写成九段,比如开头引用材料可以单独做一段,阐释材料并提出中心论点单独做一段等。 有的甚至可以写更多的段落,比如每个分论点单独做一段,对分论点的论证单独做一段。
合
适时放弃,行稳致远
揆诸当下,我们更应懂得放弃。放弃,不意味着躺平摆烂,而是为了实现更远大的追求;放弃, 也不是一定会失败,只因为相信自己创造的命运。“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万里路遥,且歌且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朝宋濂小时家境贫寒,但他却酷爱读 书,于是奔走借书,由于书多,时间紧迫, 他便整夜抄书,在约定的期限内归还。因为 他诚信朴实,人人都乐意借与他各类书籍。 从此成就一代文学家。可是有些人为了一己 私利而丧失诚信,到头来不仅一无所成,还 要受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弃。由此可见诚信是立身之本。
思考:本段中的议论有什么特点
学生习作一:司马光出身贫寒;范仲淹两岁丧父,
随母改嫁,幼时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吃到;明代大学 士宋濂家里一贫如洗。荷兰画家梵高也曾两袖清风, 一文不名,生活上常靠着弟弟接济。【事实论据】 可见贫困也是一笔财富。【论点】
【议论?】
存在问题:叙而不议,堆砌材料。
学生习作二:苏联伟大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 儿,但他在苦难的生活中坚持学习,最终成为一 名文学巨匠;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去打工,凭着 自己顽强的毅力,终于发现了镭。【事实论据】 他们有着顽强的毅力,坚持不懈,坚持使他们成 功。【议论】可见贫困也是一笔财富。【论点】
自信,但不能盲目。【论点】 三国时的马谡乃蜀 军一员大将。镇守街亭,他把二十万大军驻扎在高山上, 久经沙场的老将王平力劝他撤离此山,理由让在场的将 士信服,但唯有马谡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结果被司马 氏围山断水,放火烧山,蜀军不战而乱,几乎全军覆没。
马谡也依军法被处斩,身首异处。【事实论据】 为 什么街亭失守?是因为马谡不懂兵法吗?不,他自幼熟
人要自立自强。2011年“感动中国”人物之一无臂钢琴家 刘伟,10岁时因为电击他失去了双臂,从那时起他开始用双 脚代替双手,12岁那年,他进入北京残疾人游泳队,两年后 在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上夺得两金一银。 2008年的残奥会 上他获得了一枚金牌。 然而疾病的侵袭使他告别了运动生涯, 但他却又走进了音乐的世界,他用顽强的毅力克服了常人难 以想象的困难,最终用双脚弹奏出了优美的钢琴乐章。
方法三:假设分析法
假设分析法的步骤:
引述论据——王羲之九岁就开始练字,立志要做书法家,
无论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从不间断。 他在绍兴兰亭的一个水池边练字,池水都 被他洗笔砚染黑了,他那俊秀飘逸的字体, 千百年来被人们奉为瑰宝。
提出假设—— 假如,王羲之根本没有想过要当什么书
法家,只是平庸过日子,从反面提出假设
读兵法,曾献计于诸葛亮,使其七擒孟获,平定南方边
境。马谡的失败,是因为他狂妄自大,盲目自信,不能
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议论】
方法二:因果分析法
方法二:因果分析法
在叙述事例后,对事件结果(后果) 问一个“为什么”,再紧扣论点来回答原 因,从而使事例有力地证明观点。
关键词:“为什么”、“因为”
请运用“因果分析法”对事例进行议论。
英雄气概,实在是可歌可泣的。他在有名的《正气歌》
里热情歌颂的浩然正气,正是他行为的准则和写照。
[议论]
—— 《谈骨气》
论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方法一:正反对比法
从正反两个方面围绕论点进行论述,形 成对比,进而突出论点,增强说服力。 关键词:“相反”、“反之”、
“但是”、“可是”等
请用“/”划分正反对比议论部分
答案示例: 刘伟为什么能成为“感动中国”的
人物?因为自立自强[论点] ,他用灵 魂演奏生命的音符。因为自立自强[论 点],他收获了自己的精彩人生。因为 自立自强[论点],他感动了万千国人。
请给下面文段所使用的议论方法命名
王羲之九岁就开始练字,立志要做书法家,无论 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从不间断。他在绍兴兰亭 的一个水池边练字,池水都被他洗笔砚染黑了,他那 俊秀飘逸的字体,千百年来被人们奉为瑰宝。假如, 王羲之根本没有想过要当什么书法家,只是平庸过日 子,那么他绝不可能有这么坚强的意志去练字,王羲 之其人也不为我们后人所知。由此可见,立志对一个 人来说是多么重要呀!
存在问题:议论没有紧扣论点
对事实论据进行议论的常见问题:
1.只记叙不议论 2.议论不扣论点
请用“ ”标出议论的语句。
南宋元年,元军攻入首都临安,丞相文天祥组织武 装力量坚决反抗,失败被俘,元朝统治者多次劝他投降, 说只要投降就可以做高官,他坚决拒绝,并写下了“人 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把一片忠心 记录在历史上。在公元1283年被杀害。他这种为了保全 民族气节,拒绝高官厚禄,慷慨牺牲的英雄气概,实在 是可歌可泣的。他在有名的《正气歌》里热情歌颂的浩 然正气,正是他行为的准则和写照。
“议议论文”写作得系列精专题彩复习之“论”得深 入
——如何对事实论据进行议论
新乡市第二十二中学 谷苏乡
论点:贫困也是一笔财富
学生习作一 :司马光出身贫寒;范仲淹两岁丧父,幼时 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吃到;明代大学士宋濂家里一贫如 洗。荷兰画家梵高也曾两袖清风,一文不名,生活上常 靠着弟弟接济。可见贫困也是一笔财富。 学生习作二:苏联伟大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但 他在苦难的生活中坚持学习,最终成为一名文学巨匠; 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去打工,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终 于发现了镭。他们有着顽强的毅力,坚持不懈,坚持使 他们成功,可见贫困也是一笔财富。 思考:这两个语段在论证的过程中分别存在什么问题?
自信,但不能盲目。三国时的马谡乃蜀军一员大 将。镇守街亭,他把二十万大军驻扎在高山上,久经 沙场的老将王平力劝他撤离此山,理由让在场的将士 信服,但唯有马谡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结果被司马 氏围山断水,放火烧山,蜀军不战而乱,几乎全军覆 没。马谡也依军法被处斩,身首异处。为什么街亭失 守?是因为马谡不懂兵法吗?不,他自幼熟读兵法, 曾献计于诸葛亮,使其七擒孟获,平定南方边境。马 谡的失败,是因为他狂妄自大,盲目自信,不能听取 别人的正确意见。
——《谈骨气》
论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南宋元年,元军攻入首都临安,丞相文天祥组织
武装力量坚决反抗,失败被俘,元朝统治者多次劝他
投降,说只要投降就可以做高官,他坚决拒绝,并写
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
把一片忠心记录在历史上。在公元1283年被杀害。他
这种为了保全民族气节,拒绝高官厚禄,慷慨牺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