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和清朝前期的小说和艺术(1)
明朝和清朝前期的小说和艺术

关山雪霁图
董其昌书画作品
徐渭
徐渭(1521—1593),初字文 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 青藤道士,山阴(今浙 江绍兴)人。
徐渭创泼墨花卉,即把水墨倾倒 在画面上,再用笔勾画,代表作有 《墨葡萄》。
陈洪绶
陈洪绶(1562—1598),字章侯,号老莲,别号老迟, 诸暨(今属浙江)人。幼年即 喜绘画,显露出艺术天才。
陈洪绶的画作
扬州八怪:郑燮 郑燮(1693—1765) 号板桥,江苏兴化人。 曾任山东范县、潍县县令,为官清廉,知民疾 苦,开仓济贫。罢官后居扬州,以卖画为生。
擅写兰竹,用笔潇洒,体貌疏朗,劲峭多姿。
书法 以隶体参入行楷,独创一格。诗文均有特 色,有《板桥全集》。
兰竹图
竹石图
郑板桥像
小问题
书法兼有“颜骨赵姿”之美的是明朝的书法 家 董其昌 。明朝著名画家 徐渭 善用泼 墨。清朝“扬州八怪 ”,进一步发展了他的笔 墨纵横手法,流传下来的作品很多。
书画的成就
明朝的书法以行书、草书见长。
(1)书法: — 董其昌(“颜骨赵姿”)明后 期著名书法家。 徐渭(明末) (2)绘画: “扬州八怪”(清朝)
董其昌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 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 官至南京礼部 尚书,以书画名重海内,不仅是一位书、画家, 而且是一位有独到见解的书、画评论家和鉴赏家, 有《容台集》《画旨》《画眼》《画禅室随笔》 等著 作传世。
谢谢大家
明清小说

清代小说的四大类别:
拟古派 所谓拟古,是指模拟六朝的志怪小说,或模拟 唐朝的传奇小说 《聊斋志异》 讽刺派 在小说中寄寓讥讽 。《儒林外史》
人情派 叙述的是些风流放纵的故事,在悲欢离合之中, 写炎凉的世态。 《红楼梦》
侠义派 一般是叙侠义之士,除盗平叛的故事。而书中 又以名臣大官,总领一切。
李宝嘉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古典小说艺术的高峰。
谢谢欣赏!
2.神魔小说
含义: 受到宗教不同程度的影响,内容涉及鬼神魔怪,充满奇异的幻 想。 代表作品: 吴承恩的《西游记》是神魔小说中最优秀的一部。 许仲琳所著的《封神演义》是影响较大的一部。 罗懋登的《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 董说的《西游补》
3.世情小说
含义:是以社会现实生活,尤其是家庭生活为题材,刻画种种世 态人情的小说。
《三国演 明初 义》
《水浒传》明代
施耐 庵
北宋末年以宋江等36人 为首的一场波澜壮阔的 农民起义,突出了“官 逼民反”的进步主题。
中国四大名著 之一,是中国 历史上最早用 白话文写成的 章回小说之一。
《西游记》明代
吴承 恩
描写唐僧师徒四人去西 天取经的艰难历程
中国四大名著 之一
明代话本和拟话本:
(一)话本盛行的原因:
《官场现形记》
四 大 谴 责 小 说
吴沃尧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曾朴
《孽海花》
刘鹗
《老残游记》
清代小说著作
著作 作者 时间 内容 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 由盛而衰的过程为背景,以 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 为中心,表现了具有叛逆倾 向的青年与传统思想的尖锐 冲突,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 社会的必然趋势。 意义 中国古代四 大名著之 一 ,我国 古典小说艺 术的高峰
明清小说的风格与特点

明清小说的风格与特点明清小说,包括明代与清代的小说创作,对于中国文学的发展与演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明清小说风格独特,结构紧凑,情节曲折,文笔雄浑,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篇章。
本文将从明清小说的风格、特点、影响等方面进行探究。
一、明清小说的风格明清小说是中国小说史上的重要篇章,它的风格深受读者的喜爱和追捧。
明清小说的叙事方式极为生动,充满着戏剧性和热烈的情感,经常采用阴差阳错的情节设计,吸引了无数读者。
此外,明清小说的语言流畅、简洁,用词丰富,具有很强的音乐感和韵律感,让人读起来趣味盎然。
此外,明清小说鲜明的时代背景和文化氛围也为其风格特点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在明朝晚期和清初,社会上的变革和文化的交汇,使得文学创作场域变得更加丰富多样。
文人墨客们纷纷将小说创作作为自己的重要业余爱好,并从中获得了巨大的精神满足和才华施展的舞台。
(描写工农百姓生活小说《儒林外史》)二、明清小说的特点明清小说有着许多自己独有的特点,它们一方面与时代背景、文化氛围有关,另一方面也源于作家创作的情感、文学追求等方面。
下面是明清小说的几个主要特点:1、聚焦现实生活。
明清小说常常以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事件为素材,经过一定的加工和转化,成为了小说中的情节和故事。
例如,官场潜规则、士人风流、商人、工匠、女子的命运等现实生活中的题材,都在明清小说的创作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官场风云小说《红楼梦》)2、反映社会风气。
明清小说时代,社会风气飘忽不定,在这种大环境下,小说作为一种文艺表达方式,更多地成为了社会风气的反映和诠释。
比如,《红楼梦》中反映贵族生活的诸多片段,充满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现实,生动地再现了清王朝贵族生活的种种美丽和丑陋。
3、突出情感描写。
明清小说中的人物常常具有极其丰富的情感,作家通常通过对于情感的深入描写,让人更好地认识到人物的性格和处境。
例如,《红楼梦》中宝玉、黛玉之间的爱情戏剧,通过描写二人内心的痛苦、纠结、无奈,深刻地反映了社会中根深蒂固的爱情难题。
明清小说发展概括

明清小说发展概括第一篇:明清小说发展概括明清小说发展概括明清是中国小说史上的繁荣时期。
从明代始,小说这种文学形式充分显示出其社会作用和文学价值,打破了正统诗文的垅断,在文学史上,取得与唐诗、宋词、元曲并列的地位。
清代则是中国古典小说盛极而衰并向近现代小说转变的时期。
小说是伴随城市商业经济的繁荣而发展起来的。
宋代前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带来了都市的繁荣,为民间说唱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场所和观众,不断扩大的市民阶层对文化娱乐的需求又大大地刺激了这种发展,从而产生出新的文学样式——话本。
话本是说话人所用的底本,有讲史、小说、公案、灵怪等不同家数,已初具小说规模,在以后的流传过程中又不断加入新的创作,逐渐成熟。
明代经济的发展和印刷业的发达,为小说脱离民间口头创作进入文人书面创作,提供了物质条件。
明代中叶,白话小说作为成熟的文学样式正式登上文坛。
中国古代的叙事文学,到了明清时期步入了成熟期。
就文学理念、文学体式和文学表现手段而言,明清小说以其完备和丰富将叙事文学推向了极致。
从明清小说所表现的广阔的社会生活场景、丰硕的艺术创作成果和丰富的社会政治理想而言,明清小说无疑铸就了中国古典文学的最后的辉煌。
本文以明清小说的题材开拓和艺术探索为视点,试图在传统文化的背景下,描画出明清小说的梗概面貌。
一、明清小说与传统文化从思想内涵和题材表现上来说,明清小说最大限度地包容了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且经过世俗化的图解后,传统文化竟以可感的形象和动人的故事而走进了千家万户。
传统文化给明清小说提供了丰富的养料,而明清小说又将传统文化空前地发扬和丰富,在艺术形象和艺术细节的衍绎中予以创造性的阐说。
1、史传色彩--世俗文学的历史依傍中国的史官文化异常发达,源出于“纪实”的传统小说,与史官文化有着血肉相连、密不可分的密切关系,不可避免地被打上了史传的烙印,史传性是中国传统小说最重要的民族特征。
尽管明清小说带有浓厚的市民文化色彩,但无论从衍说故事之形式还是从讽寓教化之动机出发,都深深地受到了史传文化的决定性影响。
明清小说的代表作与文化背景

明清小说的代表作与文化背景明清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涌现了许多优秀的小说作品。
这些作品不仅在文学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和魅力,而且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明清小说的代表作品以及它们所反映的文化背景。
《红楼梦》是明清小说的巅峰之作,也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它由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讲述了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的故事。
《红楼梦》以其细腻的描写和复杂的人物关系而闻名,它不仅是一部小说,更是一部对封建社会的深刻揭露和批判。
在《红楼梦》中,曹雪芹通过描写贾府的衰落和人物的命运,展现了封建社会的虚伪和腐败。
这一主题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明清时期的社会充斥着贪污腐败、官场黑暗等问题,而《红楼梦》正是对这些问题的呈现和反思。
另一部代表作品是《西游记》,它是明代作家吴承恩所写的一部神魔小说。
这部小说以孙悟空等人的历险为主线,融入了大量的神话传说和佛教故事。
《西游记》不仅是一部娱乐读物,更是一部对人性、道德和社会问题的思考。
在小说中,吴承恩通过描写唐僧和他的徒弟们的旅程,探讨了人性的善恶、伦理道德的观念和社会的变革。
这些问题在明清时期的社会背景下具有特殊的意义,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人们对于道德和伦理的思考也日益深入。
除了以上两部作品,明清时期还涌现了许多其他的优秀小说。
比如《水浒传》、《金瓶梅》、《聊斋志异》等,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风格和主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
《水浒传》以宋江等英雄豪杰的故事为主线,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压迫。
《金瓶梅》则以潘金莲等人的生活为切入点,探讨了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和女性地位的问题。
《聊斋志异》则以灵异故事为主线,揭示了封建社会中人与妖魔之间的纠葛。
这些作品不仅在文学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魅力,更是对当时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反思。
明清时期的小说作品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问题,也体现了作者对于人性、道德和社会的思考。
这些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丰富的内涵,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明朝和清朝前期的小说和艺术》教案3

第24课明朝和清朝前期的小说和艺术一、教材分析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本课应完成的任务是:初步了解明清四大古典名著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明确其历史地位,从而以明清小说为例,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
本课放在最后一课,是继介绍明清政治、经济内容以后所介绍的明清文化成就的一部分,从而让学生从整体上全面感知明清时期的历史。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对明清四大名著艺术成就的简要介绍,认识其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历史地位,从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综合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讲解明清绘画艺术、京剧脸谱寓意,培养学生对艺术的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影视等多媒体材料展示,创设探究历史问题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中国四大古典名著思想性、艺术性的介绍,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审美情趣。
逐步学会用历史的观点,分析文艺作品,吸收精华,扬弃糟粕。
4、重点:明清四大古典名著5、难点:《红楼梦》的思想性、艺术性及对四大名著的欣赏。
三、教法学法1、教法选择根据新课改的要求,结合历史学科、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本课教学方法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问题探究法和比较法。
充分利用历史学科蕴含丰富图片、史料资料的特点,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历史情景,让学生在探究历史事物的过程中,自主地理解知识,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动态的、有机的整体;使学习过程成为“感知—理解—运用”的过程;更是掌握方法积累经验、发展能力、生成情感的过程。
2、学法指导采取带疑自学、讨论合作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从整体上认识明清时期的文化。
同时教给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方法和培养学生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
在教学中,实现教法和学法的有机结合和高度统一。
四、教学过程分析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由学生观赏动画《西游记》片段,设疑导入新课。
我国先秦文学的主流是诸子散文,当时的代表人物有孟子、庄子、韩非子等。
请问唐朝、宋朝、元朝文学的主流分别是什么?【过渡语:明清文学的主要成就是小说。
明朝和清朝前期的小说和艺术

明朝和清朝前期的小说和艺术一、选择题1.我国古代文化绚丽多彩,源远流长,成就辉煌。
下列文学形式形成主流的先后顺序是( )①诗②词③小说④曲A.③①②④B.①②④③C.①④③②D.③②④①2.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和《西游记》成书于( )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3.“三顾茅庐”“火烧赤壁”“七擒孟获”的历史故事能从下面哪部小说中读到( )A.《三国演义》B.《红楼梦》C.《西游记》D.《水浒传》4.《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的小说,以描写战争为主。
它反映了下列哪一时期的史实( )A.东汉时期B.三国时期C.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D.两晋时期5.“路见不平一声吼呀,该出手时就出手呀,风风火火闯九州哇……”电视剧《水浒传》再现了哪个时期一群传奇英雄的故事( )A.宋朝B.唐朝C.三国D.清朝6.下列中国古典小说的章节标题中,出自《水浒传》的是( )A.孙行者大闹黑风山B.林黛玉重建桃花社C.梁山泊义士尊晁盖D.曹操煮酒论英雄7.2012年诺贝尔委员会给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颁奖词是“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下列根据民间故事创作的描写神魔虚幻世界的长篇小说是( )8.明清时期是我国古典小说发展的高峰时期,右图所示故事情节出自( )A.《三国演义》B.《红楼梦》C.《西游记》D.《水浒传》9.19世纪初期的流行语:“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这句话说明了( )A.诗书已没有阅读的价值了B.《红楼梦》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值得一读C.当时很流行《红楼梦》D.《红楼梦》已经成为了一门学问10.清朝时期,以画竹、兰最负盛名的画家是( )A.徐渭B.郑板桥C.吴道子D.宋应星11.京剧是中国经典文化的代表。
京剧形成于( )A.康熙年间B.乾隆年间C.雍正年间D.同治、光绪年间二、非选择题1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所谓“八献”就是曹操献刀、孙策献玺、王允献貂蝉、黄盖献苦肉、阚泽献降书、庞统献连环、张松献地图、孔明献空城。
《明朝和清朝前期的小说和艺术》-完整版课件

走进文艺殿堂
简单谈谈明清时期四大古典小说相关 知识及你最感兴趣的人物或故事情节 或有关绘画、京剧艺术方面的知识。
《水浒传》
1.请说出《水浒传》的 作者及生活的时代。
2.请概括小说的主要 内容。
3.这副画讲述的是什 么故事?还能列举小 说中的其他人物或故 事吗?
一百单八将你能说出多少?
西游记
• 在长篇神话小说《西游记》中,吴承恩以虚幻的神话故事形式,寄寓 了对现实社会的批判,着意塑造了一个敢于反抗、无所畏惧的叛逆形 象孙悟空,并赋予他巨大的神威。
当堂小结
这堂课你有什 么收获?
法,它形成于同治、光绪年间。是我国最有代表性的剧种。
讨论探究
1、火眼金睛:你能说出历史著作 和历史小说的区别吗?可结合《三 国演义》塑造的人物来说。 2、走进文艺殿堂:简单谈谈明清 时期四大古典小说相关知识及你最 感兴趣的人物或故事情节或有关绘 画、京剧艺术方面的知识。
火眼金睛
你能说出历史著作和历史小说的区别 吗?可结合《三国演义》塑造的人物 来说。
《水浒传》 施耐庵 元末 明初
题材
东汉末年至三 国的历史
北宋末年宋江 领导的山东梁 山农民起义
文学地位 是我国第一部长篇 历史小说
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 起义为题材的小说
唐僧取经的故 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
《西游记》 吴承恩 明朝 事
色彩的长篇神魔小说
《红楼梦》 曹雪芹 清朝
封建官僚家庭 的兴衰以及一 对青年男女的 爱情悲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历史讲学稿 课型 第七单元 编制人 审核人 班级: 小组: 姓名:
1
课题 明朝和清朝前期的小说和艺术
【点击新目标】
1、了解我国古典小说的创作到明清时期进入成熟阶段,知道明清时期戏剧的繁荣、书法绘画的代表人物。
2、简述四大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的成就,理解其思想艺术特色。
3、知道史学研究和文学创作在方法上的不同之处,提高史学素养和文学素养;培养鉴赏文艺作品的素质,激发阅读文学名著原作的欲望。
学习重点:《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四大古典文学名著的文学成就和时代点。
学习难点:多方面地了解四大文学名著的内容;多角度地理解明清文化作品的时代特点。
【链接旧知识】:《 》和《 》等科技巨著的出现,说明朝的时候,我国传统的科技依然处在世界的前列。
自 前期,我国的科技发展逐渐
陷入停顿。
【知识构建体系】
1.小说 、 、 、 。
2.绘画
3.戏剧 。
【课前预习案】(充分预习课本,熟记重点基础知识)
(一)小说: 1、代表作:(1)《三国演义》:作者 ,是优秀的历史小说。
(2)《水浒传》: 作者 ,是我国英雄传奇中最杰出的作品。
(3)《西游记》: 作者 ,是一部神魔小说。
(4)《红楼梦》: 作者 ,代表了明清小说的最高成就。
(二)戏剧:
京剧:是在 、 年间形成的,成为我国最有代表性的剧种。
【合作交流探究】(独立思考后讨论,其他小组展示时做好讲学稿的完善和补充)
1、根据《三国演义》这部作品,说明历史著作和历史小说的不同所在。
2、讲一个与本课有关的故事,说说这部小说的特点。
3、画一个京剧脸谱或哼唱两声京剧选段,说说京剧是怎样产生的?
4、为“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作者及作品设计一个表格。
【课堂达标检测】
1、下列中国古典小说的章节标题中,出自《三国演义》的是( )
A 、梁山泊义士尊晁盖
B 、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C 、孙行者大闹黑风山
D 、曹操煮酒论英雄
2、 《红楼梦》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学的重要文献,作此评价的最主要依据是( ) A 、它描述了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 B 、它深刻鞭挞了封建制度的罪恶 C 、它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 D 、他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3、19世纪初年的流行语:“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 请回答: (1)《红楼梦》的作者是谁?什麽时候创作的?
(2)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什麽?
(3)《红楼梦》在文学史上有何价值?
【课后大练兵】:
基础训练
【课后谈收获】1、我记住: ;
2、我知道: 。
3、我要通过借阅相关书籍认识小说中 等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