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结肠癌NCCN临床指南中文版
2010版cNCCN NSCLC指南更新要点解读

2010版cNCCN NSCLC指南更新要点解读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科黄岩张力由美国21家顶级癌症中心联合发起和制定的《NCCN肿瘤临床实践指南》在我国临床肿瘤学界获得广泛认同和应用。
其中《NCCN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实践指南》(以下简称:NCCN 指南)是最早被国内同行认识并引进入中国的诊疗指南之一,我国NSCLC治疗领域专家与NCCN的专家们进行详细的讨论和交流,制定了NCCN指南中国版(cNCCN指南),并每年更新。
在此,笔者将2010版《NCCN NSCLC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的更新要点予以介绍,供同道们参考。
关于肺癌新分期的更新由于国际肺癌研究学会(IASLC)公布了第七版NSCLC分期,该分期在2009年被国际抗癌联盟(UICC)和美国癌症协会(AJCC)批准成为全球公认的新分期。
2010版NCCN指南对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公布的肺癌新分期系统修订内容进行了相关更新,2010版NCCN指南中国版也进行了有关肺癌新分期的更新。
该新分期的详细资料可参考2009年在《Chest》杂志上发表的文章(Chest. 2009,136: 260)。
Ⅰ、Ⅱ期肺癌治疗前评估2010版NCCN指南对Ⅰ、Ⅱ期肺癌的治疗前评估检查进行了更新。
在ⅠA期(周围型T1abN0)患者治疗前评估中,注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首选在术中进行。
在Ⅰ期和Ⅱ期患者治疗前评估检查方法中,增加了“支气管内镜超声(EBUS)”,推荐级别为2B类。
由于ⅠA、ⅠB期患者术中气管镜检查及支气管内超声检查(EBUS)在我国开展得较少,中国的专家组提出修改意见,该意见被NCCN的专家所认同。
最终,在2010版NCCN指南中国版加上脚注如下:“建议有条件的医院行此项检查”。
早期肺癌:术后辅助化疗应更为慎重2010版NCCN指南中,在ⅠA期切缘阴性患者的治疗选择中,删除了化疗;对于切缘阳性的患者,删除了再次手术切除之后或化放疗之后的巩固化疗,手术切缘阳性是指术中冰冻检查发现切缘阳性者应继续切除,而不是指术后再次行手术切除。
NCCN结肠癌指南

NCCN结肠癌指南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都较高。
NCCN的指南基于当前最新的研究和临床实践,根据结肠癌的分期、病理类型、患者的特定情况和偏好等因素,提供了全面的治疗建议。
指南的内容包含了结肠癌的诊断、治疗和随访等方面。
在结肠癌的早期诊断中,指南强调了结肠内镜检查的重要性,并给出了每个年龄阶段的筛查推荐。
对于已经确诊的结肠癌患者,指南提供了根据肿瘤分期、患者年龄和健康状况等因素的治疗选择。
在手术治疗方面,指南详细说明了结直肠癌根治术的可能方法,包括开放手术、腹腔镜手术和机器人辅助手术。
此外,指南还描述了手术前后的肿瘤分期评估和辅助治疗的考虑因素,以及手术后的恢复和随访计划。
对于晚期结肠癌患者,指南列出了根据肿瘤的分子改变和表型特征进行靶向治疗的选择。
针对不同的分子靶点,指南提供了特定的靶向药物治疗方案,例如EGFR抑制剂和微卫星不稳定性肿瘤的免疫治疗。
除了手术和药物治疗,指南还强调了多学科的团队合作和个体化的综合护理的重要性。
在结肠癌的治疗过程中,持续的病理学评估、康复支持和心理健康关怀被视为必要的组成部分。
此外,NCCN结肠癌指南还提供了一些特殊情况下的治疗建议,如老年患者、妊娠期患者和复发/转移性结肠癌患者。
指南还包含了一些实用工具和临床路径,以帮助医生和医疗保健提供者进行决策和管理。
总而言之,NCCN结肠癌指南是一份系统性和权威的临床实践指南,为医生和医疗保健提供者提供了最佳的结肠癌管理方案。
指南的内容涵盖了结肠癌的诊断、治疗和随访等方面,旨在提供个体化和综合护理的建议,以优化患者的疾病管理和治疗效果。
结直肠癌NCCN、NICE指

中国人结直肠癌与西方人比较有3个流行病学特点:
1、直肠癌比结肠癌发病率高,约1.5∶1;
2、低位直肠癌在直肠癌中所占比例高,约占75%, 大多数直肠癌可在直肠指检时触及; 3、青年人(<30岁)患者比例较高,约占15%。 但近几十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 结构的改变,结肠癌比例亦逐渐增多。
奥沙利铂或伊立替康联合氟尿嘧啶类药物。二线化疗可选 择一线未用过的恰当药物。对于ECOG评分为2的患者,可 采用5-FU或希罗达单药化疗。对于一般情况较差(ECOG评 分≥3)者可积极给与最佳支持治疗(BSC),包括缓解疼 痛、营养支持等。
• 指南辅助化疗部分最重要的更新就是正式增加了对70 岁
以上老年Ⅲ期患者以及所有Ⅱ期患者(含高危Ⅱ期)使用 奥沙利铂作为辅助化疗的警告,因为现有证据未能证实奥
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2010年我国卫生部特制定了《结直
肠癌诊疗规范》(以下简称规范)。
NCCN、NICE指南与规范的主要区别?
• 我国与西方人在人种特点、医疗体制等方面 存在差异。为此, 我国医务工作者在临床诊 疗中主要以卫生部CRC诊疗规范为蓝本, 参 照美国NCCN指南的进展开展工作。但正如
主要区别?
• 该规范和国外指南如NCCN、NICE指南的区别 在于,本规范充分考虑到了我国结直肠专科医师的
需求和CRC的诊疗现状, 并在未来的临床诊疗中具
有部分法律法规效应, 而NCCN、NICE指南则侧重 于技术层面的建议。那么,这3个临床实践指南在 CRC的诊治方面都有哪些异同点呢? 通过认真比较 发现, 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胃肠间质瘤外科诊治的中国专家共识与NCCN指南解读(最全版)

胃肠间质瘤外科诊治的中国专家共识与NCCN指南解读(最全版)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起源于消化道的最常见的间叶组织来源肿瘤。
近年已逐渐被外科学界熟悉,为了更好地普及推广这个较新的肿瘤概念,及时更新知识和规范诊疗,2010年中国临床肿瘤协作组(chinese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CSCO)成立专家委员会,首次编写GIST中国共识(2011版)[1]。
共识每年进行更新,2012版已修订完毕。
而美国国家癌症综合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发布的NCCN指南早已为大家熟知,可以说是目前全球应用最为广泛的癌症治疗指南。
笔者就GIST的最新国内共识和新版NCCN指南的外科诊治部分作以解读。
一、GIST的活检原则和适应证GIST患者症状无特异性,只有病理学检查才是确诊GIST的唯一方法。
但GIST质脆、血供丰富,部分呈囊实性,不适当的活检可能引起肿瘤出血、破溃,以致肿瘤播散种植的严重后果。
因此,国内外共识或指南对于大多数可完整切除且原发性局限GIST,不推荐手术前进行常规活检。
术前活检适用于拟进行伊马替尼治疗的患者,这类患者在治疗前必须取得明确病理诊断。
对于首诊即合并转移的可疑GIST,必须进行活检明确诊断,再开始靶向药物治疗。
而对于术中冰冻活检,专家共识为不推荐常规进行。
只有当手术中怀疑GIST周围有淋巴结转移或手术中肉眼不能排除是其他恶性肿瘤时,才考虑术中冰冻活检。
至于活检方式,NCCN指南始终推荐首选超声内镜下细针抽吸法活检(EUS-FNA)。
由于该方法穿刺针直径小,导致肿瘤出血的风险极低;此外,从胃肠腔内进针,有效避免了经皮穿刺引起针道种植和肿瘤破溃导致腹腔播散转移的危险。
尽管取得的组织较少,但活检阳性率高,国外报告诊断准确性可达90%以上[2]。
结肠癌临床诊疗指南

结肠癌临床诊疗指南1. 引言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其发病率逐年增加。
本指南旨在提供结肠癌临床诊疗的指导,以便医生能够更好地诊断和治疗该疾病。
2. 诊断方法结肠癌的诊断主要依靠以下方法:- 临床症状评估:包括腹痛、腹泻、便血等症状的询问和记录。
- 影像学检查:采用结肠镜、超声波、CT扫描等检查方法,以观察结肠内部情况、评估肿瘤的大小和浸润情况。
- 实验室检查:如血液生化指标、肿瘤标志物的检测。
3. 分期和分级根据肿瘤的大小、深度侵犯、淋巴结转移等因素,结肠癌可以进行分期和分级。
常用的分期方法包括TNM分期系统和Duke分期系统。
4. 治疗方案治疗结肠癌的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手术治疗:通过肿瘤切除术、淋巴结清扫等手术方法,将肿瘤彻底切除。
- 化疗:使用抗癌药物,通过静脉注射或口服给药的方式,杀死癌细胞。
- 放疗:使用放射线照射肿瘤区域,杀死癌细胞。
- 靶向治疗:通过作用于癌细胞特定靶点的药物,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
5. 随访和预后评估结肠癌治疗后需要进行定期的随访和预后评估,以便及时发现肿瘤复发和转移,进行二次治疗。
6. 结论结肠癌临床诊疗指南提供了诊断和治疗结肠癌的指导,旨在提高结肠癌的早期发现率和治愈率。
本指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医生在实践中应遵循并实施这些指南。
参考文献:[1] XXX等. 结肠癌诊疗进展. 中国消化外科杂志, 20XX, XX(X):X-X.[2] XXX等. 结肠癌分期与预后评估. 中华肿瘤杂志, 20XX, XX(XX):X-X.。
结肠癌(腹腔镜)临床路径说明

C18∙900结肠恶性肿瘤,行17.35001腹腔镜下左半结肠根治性切除术/17.36002腹腔镜下乙状结肠根治性切除术1临床路径一、C18.900结肠恶性肿瘤,行17.35001腹腔镜下左半结肠根治性切除术/17.36002腹腔镜下乙状结肠根治性切除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1.第一诊断为C18.900结肠恶性肿瘤,行17.35001腹腔镜下左半结肠根治性切除术/17.36002腹腔镜下乙状结肠根治性切除术。
2.可Ro切除的结肠癌(1期、11期和部分H1期)。
(二)诊断依据。
根据卫生部《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0年)》和NeCN《结肠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2011年)》等。
1.症状:便血,脓血便,排便习惯改变,腹痛,贫血,腹部肿块等。
2.体格检查:(1)一般情况评价:体力状况评分、是否有贫血、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2)腹部检查:是否看到肠型及肠蠕动波、触及肿块、叩及鼓音、听到高调肠鸣音或金属音;(3)直肠指诊:是否有指套血染。
3.实验室检查:粪常规+粪潜血;血清肿瘤标记物。
4.辅助检查:术前肿瘤定性及TNM分期,指导选择正确的术式。
(1)结肠镜取活检,病理检查明确肿瘤组织类型(腺癌、粘液腺癌、印戒细胞癌)和分化程度(高、中、低);排除同时性结直肠多原发癌。
(2)胸部X线检查排除肿瘤肺转移。
全腹部CT,排除其他脏器转移。
5•鉴别诊断:与胃肠道间质瘤(G1ST)、炎性肠疾病、淋巴瘤、肠结核、阑尾炎、寄生虫感染、息肉等常见的结肠疾病,以及腹腔其他脏器疾病累及结肠等鉴别。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卫生部《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0年)》和NCCN《结肠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2011年)》等。
1.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切除手术。
2.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1476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C18.900结肠恶性肿瘤,行17.35001腹腔镜下左半结肠根治性切除术/17.36002腹腔镜下乙状结肠根治性切除术。
结直肠癌诊疗指南

结直肠规范化诊治指南目录第一章概述第二章诊断技术与应用第三章病理评估第四章外科治疗规范第五章内科治疗规范第六章直肠癌放射治疗规范第七章结直肠癌肝转移治疗规范第八章局部复发直肠癌的治疗规范第九章肠造口康复治疗第十章随访附录诊疗流程图第一章概述我国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然在上升,每年新发病例已超过17万,死亡近10万。
在临床上就诊的大多数属中晚期病例;目前在我国对结直肠癌的治疗除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制定的行业规范以外,还有美国NCCN(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每年发布的结直肠癌临床实践指南等。
这些指南对结直肠癌的治疗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但是到目前为止,结直肠癌的诊断和治疗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在实际应用中,我们也发现由于我国的国情、地域环境和经济状况以及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无论是现行的行业规范还是NCCN的结直肠癌治疗指南,对指导我国各级医院的结直肠癌的治疗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为此,卫生部医政司委托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中国抗癌协会组织专家根据国际结直肠癌的治疗趋势和要求,结合我国目前临床肿瘤学的发展水平和当前卫生事业发展的现状,以专家共识为基础制订一套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结直肠癌诊治规范,由卫生部在全国范围内作为行业规范加以推广实施,促进我国CRC治疗走向规范化、科学化,本规范将作为卫生行政条例指导各级各类医院中结直肠癌的诊治,让结直肠癌病人从规范的治疗中获益,节省有限的医疗资源,是新时期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的一个重大举措。
1.1我国结直肠癌流行趋势1.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逐渐增高,已跃居第2~5位(上海自2004年起居第2位),并仍呈逐步上升趋势,尤以结肠癌的发病率上升为著。
NCCN临床路径治疗指南已翻译成中文教学课件ppt

nccn成立于1999年,由美国国立综 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建立,是一个由美国30家顶尖的 癌症中心组成的非营利性学术组织 。
VS
该组织致力于为全球肿瘤患者提供 标准化、规范化的诊疗方案和临床 实践指南,并通过不断更新和改进 ,提高肿瘤诊疗质量和效果。
翻译计划的目标和工作内容
将nccn临床路径治疗指南翻译成中文 ,确保翻译准确性和语言流畅性。
制作成精美的ppt教学课件,方便医护人员 学习和使用。
针对不同肿瘤疾病,制作相应的临 床路径诊疗流程图,方便医护人员 理解和掌握。
翻译计划的实施流程和时间安排
组建翻译团队,由专 业翻译人员和医学专 家组成,确保翻译准 确性和专业性。
对nccn临床路径治疗 指南进行逐页翻译, 并按照中文习惯进行 润色加工,确保语言 流畅性和易读性。
制作成ppt教学课件 ,添加图片、表格和 动画等元素,提高教 学质量和效果。
根据不同肿瘤疾病, 制作相应的临床路径 诊疗流程图,方便医 护人员理解和掌握。
完成翻译和制作后, 进行内部评审和修改 完善,确保课件质量 符合要求。
科学性、实用性、规范性、系统性和指导 性。
03
临床路径治疗指南翻译计划
翻译计划的背景和意义
nccn临床路径治疗指南是国际公认的肿瘤诊疗规范,对于指导临床实践和提高肿瘤诊疗水平具有重要 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ohn M. Skibber, MD ¶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M. D. Anderson Cancer Center William Small, Jr. MD§ Robert H. Lurie Comprehensive Cancer Center of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Constantinos Sofocleous, MD, PhD φ Memorial Sloan-Kettering Cancer Center James Thomas, MD Arthur G. James Cancer Hospital & Richard J. Solove Research Institute at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Alan P. Venook, MD † ‡ UCSF Helen Diller Family Comprehensive Cancer Center Christopher Willett, MD § Duke Comprehensive Cancer Center
整体更改: 增加帕尼单抗作为西妥昔单抗的一个替换方案, 与 FOLFOX 或 FOLFIRI 联合应用。 该更改适用于 COL-6、 COL-7、 COL-10、 COL-11 和 COL-C 6-1。 删除了西妥昔单抗和卡培他滨/奥沙利铂的联合应用方案。该更改适用于 COL-6、COL-7、COL-C 6-1。 COL-3 修改脚注“m”,增加“具有 MSI-H(高度微卫星不稳定)的Ⅱ期患者可能预后比较好,不会从 5-FU 的辅助化疗中获益”,并提供相关参考文献。 (在 COL-D 也增加该条目) COL-5 修改脚注 “x” 为 “已知 V600E BRAF 基因突变者似乎不能从抗 EGFR 单克隆抗体治疗中获益, 尽管资料不尽一致” 。 (该更改适用于 COL-6、 COL-7、 COL-10、COL-11,在 COL-A 4-3 也增加该条目) COL-C 6-1 增加 FOLFIRI+帕尼单抗作为 FOLFOX±贝伐单抗治疗进展后的二线治疗方案。 FOLFIRI+西妥昔单抗作为二线治疗的推荐级别从 2B 类更改为 2A 类。 ST 根据第 7 版 AJCC 癌症分期手册进行更新
2010年第2版,02/08/10 © 2009 NCCN Inc. (美国国家癌症综合网络)版权所有。未经NCCN书面授权许可,不可将这些指南和解释部分以任何形式复制。
翻译:陈功,孔令亨,张荣欣; 审校:万德森
肿瘤学临床实践指南 ——2010 年第 2 版
结肠癌
指南更新概要
NCCN 结肠癌指南 2010 年第 2 版与 2010 年第 1 版相比,主要变化包括:
这些指南是作者根据最新一致公认的治疗方法做出的共识的陈述。任何临床医师欲参考或应用该指南应该按照个人所在的临床环境做出独立的医疗 判断,以决定患者需要的护理和治疗。NCCN对该指南内容的使用或应用不发表任何陈述或保证,并且不承担使用或应用后的一切责任。该指南版权为 NCCN所有。未经NCCN书面允许,该指南和解释部分不能以任何形式复制。© 2009.
†肿瘤内科 §放疗/肿瘤放射科 ¶ 外科/肿瘤外科 ≠病理科 ‡血液科/血液肿瘤科 Þ 内科 ¤胃肠科 φ 诊断介入放射科 *编写委员会成员
2010年第2版,02/08/10 © 2009 NCCN Inc. (美国国家癌症综合网络)版权所有。未经NCCN书面授权许可,不可将这些指南和解释部分以任何形式复制。
肿瘤学临床实践指南 ——2010 年第 2 版
结肠癌 NCCN 结肠癌专家组成员
*Paul F. Engstrom, MD/Chair † Fox Chase Cancer Center Juan Pablo Arnoletti, MD ¶ 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 Comprehensive Cancer Center *Al B. Benson, III, MD † Robert H. Lurie Comprehensive Cancer Center of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Jordan D. Berlin, MD † Vanderbilt-Ingram Cancer Center J. Michael Berry, MD † UCSF Helen Diller Family Comprehensive Cancer Center Yi-Jen Chen, MD, PhD § City of Hope Comprehensive Cancer Center Michael A. Choti, MD ¶ The Sidney Kimmel Comprehensive Cancer Center at Johns Hopkins Harry S. Cooper, MD ≠ Fox Chase Cancer Center Raza A. Dilawari, MD ¶ St. Jude Children's Research Hospital/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Cancer Institute Dayna S. Early, MD ¤ Siteman Cancer Center at Barnes-Jewish Hospital and Washing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Peter C. Enzinger, MD † Dana-Farber/Brigham and Women’s Cancer Center Marwan G. Fakih, MD † Roswell Park Can荣欣; 审校:万德森
肿瘤学临床实践指南 ——2010 年第 2 版
结肠癌
目录
NCCN结肠癌专家组成员 指南更新概要
临床表现和主要治疗:
带蒂息肉[腺瘤(管状、绒毛管状或绒毛状)]伴癌浸润(COL-1) 广基息肉[腺瘤(管状、绒毛管状或绒毛状)]伴癌浸润(COL-1) 适合切除的结肠癌(COL-2) 怀疑或确诊的来源于大肠的转移性腺癌(COL-5) 病理分期、辅助治疗及监测(COL-3) 复发和检查(COL-9) 病理评估的原则(COL-A) 手术治疗的原则(COL-B) 晚期或转移性结肠癌的化疗(COL-C) II期结肠癌危险性评估的原则(COL-D) 辅助治疗的原则(COL-E) 放射治疗的原则(COL-F) 随诊的原则(COL-G) 分期 讨论(本讨论与最新的指南同步更新) 参考文献 临床试验:NCCN认为任何肿瘤患者都可以在临床试验中得到 最佳处理,因此特别鼓励肿瘤患者参加临床试验。 NCCN成员机构的临床试验可查询 /clinical_trials/physician.html NCCN对共识的分类: 除非特别指出,NCCN对所有建议均达成 2A类共识。 见NCCN对共识的分类
James Fleshman, Jr., MD ¶ Siteman Cancer Center at Barnes-Jewish Hospital and Washing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Charles Fuchs, MD † Dana-Farber/Brigham and Women’ s Cancer Center Jean L. Grem, MD † UNMC Eppley Cancer Center at The Nebraska Medical Center James A. Knol, MD ¶ University of Michigan Comprehensive Cancer Center Lucille A. Leong, MD † City of Hope Comprehensive Cancer Center Edward Lin, MD † Fred Hutchinson Cancer Research Center / Seattle Cancer Care Alliance Mary F. Mulcahy, MD ‡ Robert H. Lurie Comprehensive Cancer Center of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Eric Rohren, MD, PhD φ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M. D. Anderson Cancer Center David P. Ryan, MD ¤ 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 Cancer Center *Leonard Saltz, MD † ‡ Þ Memorial Sloan-Kettering Cancer Center David Shibata, MD ¶ H. Lee Moffitt Cancer Center and Research Institute at the University of South Florida
整体更改: 整个指南中的 PET 扫描更改为 PET-CT 扫描。 COL-2 新增加脚注“g”,“PET-CT 不能替代诊断性的 增强 CT 扫描”。 COL-3 新增加脚注 “l ” , “在Ⅱ/Ⅲ期患者的辅助化疗中, 不应使用贝伐单抗、西妥昔单抗、帕尼单抗或伊 立替康,除非是进行临床试验”。(也适用于 COL-4) 新增加脚注“m”,“所有 50 岁以下的患者均 应考虑进行 MMR(错配修复)蛋白的检测”。 (也适用于 COL-4) COL-5 如果 KRAS 未突变,在诊断检查的推荐中加入 BRAF 基因状态的检测。 脚注“w”增加说明,行 CT 或 MRI 检查时应使 用静脉增强。 COL-6 新增加脚注“x”,“已知 V600E BRAF 基因突 变者似乎不能从抗 EGFR 单克隆抗体治疗中获 益”。 (也适用于 COL-7、 COL-10、 COL-11) COL-9 修改脚注“cc”,“如果 KRAS 未突变,考虑检 测 BRAF”(也适用于 COL-10) COL-10 如果患者在初次治疗后仍为不可切除,处理推荐 中删除了“观察”。(也适用于 COL-11) COL-A 4-3 新增加了 BRAF 检测部分。 COL-B 3-2 条目 8 修改为“部分经过严格挑选的患者或在 临床试验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适型外照射放疗, 而不应该不加区别地用于那些潜在可切除者” COL-C 6-1 新增加脚注“2”, “治疗中不应该使用 PET-CT 来监测疗效,推荐使用增强 CT 或 MRI。” 新增加脚注“9”,“已知 V600E BRAF 基因突 变者似乎不能从抗 EGFR 单克隆抗体治疗中获 益” COL-C 6-2 不适宜高强度化疗的患者,治疗选择中增加了帕 尼单抗(仅 KRAS 野生型)作为 2B 类级别推荐。 COL-C 6-3 新增加脚注“2”和“9”,内容同上述。 更新了脚注“6”中 Hecht 的参考文献。 COL-C 6-4 新增加说明“当输注速率在 0.5mg/kg/分钟时,贝 伐单抗的使用是安全的(5mg/kg 的剂量输注 10 分钟,7.5mg/kg 的剂量输注 15 分钟)”。 化疗方案的选择中删除了 FOLFOX4 ( Goldberg 文献)和 FOLFIRI(Douillard 文献)。 修改关于 LV 的脚注为“尽管在欧洲已经使用, 但在美国左旋 LV 尚未批准用于结直肠癌的治疗; 左旋 LV 200 mg/m2 等效于 LV 400 mg/m2”。 (也 适用于 COL-C 6-5 和 COL-E 3-1) COL-C 6-5 化 疗方案 的选择 中删除 了 5-FU 推 注 /LV ( de Gramont 文献)。 伊立替康给药方案从 “用 4 周停 2 周” 更改为 “用 2 周停 1 周”; COL-D 在风险评估原则增加了如下条目,“ 如果考虑氟 尿嘧啶类单药治疗, 推荐行 MMR 检测。 见 NCCN 结直肠癌筛查指南”。 COL-E 3-1 化疗方案的选择中删除了 FOLFOX4(Andre 文献) 和 5-FU 推注/LV(IMPACT 文献)。 化疗方案的选择中增加了 sLV5FU2(Andre 文献) COL-E 3-2 脚注“5”新增加 Cassidy 的文献。 COL-E 3-3 条目 2 修改为 “在 III 期患者中 FOLFOX 疗效优 于氟尿嘧啶类单药”。 新增加条目 4,“贝伐单抗、西妥昔单抗、帕尼 单抗或伊立替康不应该用于 II 期或 III 期患者 的辅助化疗,除非是临床试验”。 COL-F 条目 3 修改为“应常规使用适型外照射放疗”, 而 IMRT“只应用于特定的临床情形”。 条目 4—如果术中放疗无法实施,“ 额外的 10-20Gy”替代了“低剂量”,并增加说明“用于 有限的照射野” COL-G 3-2 新增加参考文献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