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选修4第一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导学案

高二化学选修4第一节----影响化学反响速率的因素导教学设计

导教学设计第一节影响化学反响速率的因素(第二课时)高二备课组

学习目标:

1.认识活化能的含义,会用活化能理论讲解化学反响速率的影响因素。

2.掌握外界条件(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响速率的影响规律及实质,并会用相应规律解决相关问题。

课前导学:

1.依照课本绪言部分试自学相关碰撞理论的知识。

(1)有效碰撞:能够惹起化学反响的碰撞。

(2)活化分子: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

(3)活化能:活化分子比一般分子所超出的能量。活化能越小,一般分子就越变成活化

分子。以以下列图:反响的活化能是,反响热是E1-E2。

(4)一般分子+活化能=活化分子。

(5)活化能与化学反响速率的关系:在必然条件下,活化分子所占的百分数是的。

活化分子的越大,单位体积内越多,单位时间内的

次数越多,化学反响速率。

活化能降低→一般分子变成活化分子→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次数增加→反响速率加快。

2.影响化学反响速率的主要因素是的性质,不同样化学反响拥有的反响

速率。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响速率也产生影响。

课内导学:

目标一、浓度对反响速率的影响

实验研究1

原理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 实验现象

褪色时间

结论

概括:其他条件不变时,反响物浓度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反响速率;反之,反响物浓度减小,则与之相反。(注意:浓度改变引

起了活化分子浓度的改变,而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

讲堂练习1、关于反响C(s)+H2O(g)CO(g)+H2(g),其他条件不变时,以下举措不能够改变化学反响速率的是()

A.增大C(s)的量B.增大H2O(g)的浓度

C.增大CO(g)或H2(g)的浓度D.减小H2O(g)的浓度

目标二、压强对化学反响速率的影响

察看:其他条件不变时,在密闭容器中,将气体的压强

增大到原来的2倍,气体的体积就。单位体积内

的就变到原来的,即体

系中反响物的浓度就会。所以,关于气体反

应来说,增大压强(减小容器体积),反响物的浓

度,反响速率;减小压强(增大容

器体积),反响物浓度,反响速

率。

概括:关于的化学反响,若其他条件不变,_____________,体积减小,反响

物浓度__________,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有效碰撞次数增加,反响速率

____________;,反响速率。压强对无气体参加的反响的反响速

率影响。

说明:.由于固体、液体粒子间的很小,增大压强几乎不能够改变它们的,因

此对只有固体或液体参加的反响,压强的变化关于反响速率的影响能够忽略不计。

讨论:压强的“真变”与“假变”

关于反响N2+3H22NH3,不同样条件下,压强对化学反响速率的影响

(1)恒温恒容密闭容器

①充入N2,压强,c(N2),化学反响速率。

②充入He(注He与反响没关),压强,但c(N2)、c(H2)、c(NH3)都,化学

反响速率。

(2)恒温恒压密闭容器

充入He,体积,c(N2)、c(H2)、c(NH3)都,化学反响速率。

目标三、温度对反响速率的影响

实验研究2

实验原理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概括:其他条件不变时,高升温度,反响物分子的能量,使一部分原来能量低的分子

变成了,进而增大了反响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使

____________________增加,所以使反响速率。其他,由于温度高升,会使分子的

运动速率加快,这样单位时间里反响物分子间的碰撞次数增加,反响速率也会相应地加快。但前者是反响加快的主要原因。

讲堂练习2.设C(s)+CO2(g)=2CO(g)H>0,反响速率为v1,N2(g)+3H2(g)

2NH3(g)H<0,反响速率为v2,关于上述反响,当温度高升时,v1和v2的变化情况为

A.同时增大B.同时减小

C.v1增大,v2减小D.v1减小,v2增大

目标四、催化剂对化学反响速率的影响

结论:使用催化剂,能够化学反响速率。(一般来说的是正催化剂)

原因:催化剂可使反响的活化能___________,使更多的反响物分子成为,大大增

加了单位体积内反响物分子中所占的百分数,进而使有效碰撞次数

_____________,进而使化学反响速率_______________。

说明:关于一个化学反响,不同样的催化剂,催化收效不同样(如唾液对淀粉水解的催化作用比硫酸强)。实验时应采用合适的催化剂。

讲堂练习3、在化工生产中,若是要加快反响速率,应该优先考虑的科研方向是()

A.提高设施强度,以便加压

B.选择合适的催化剂

C.采用高温

D.用块状反响物代替粉末状反响物

问题:关于同一个化学反响,除了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响速率的影响外,写出你所知道的还有哪些因素对反响速率有影响?

反思总结

外界条件增大浓度高升温度增大压强(容器体积)催化剂

速率变化

活化分子

总数

活化分子

百分数

单位体积内活

化分子数

有效碰撞

次数

结论 1.外界条件加强,速率加快,外界条件减弱,速率减小

2. 能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的外界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

3. 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的外界条件是高升温度、使用合适催化剂

课后导练:

1.同质量的锌与盐酸反响,欲使反响速率增大,采用的反响条件正确的组合是()

①锌粒②锌片③锌粉④5%的盐酸⑤10%的盐酸⑥15%的盐酸⑦加热

⑧用冷水冷却⑨不断振荡⑩快速混淆后静置

A.②⑥⑦⑩B.①④⑧⑩C.③⑤⑦⑨D.③⑥⑦⑨

2.NO和CO都是汽车尾气里的有害物质,它们能迟缓地起反响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气体:

2NO+2CO===N+2CO。对此反响,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使用催化剂能加快反响速率B.压强增大不影响化学反响速率

C.冬天气温低,反响速率降低,对人体危害减小

D.无论外界条件怎样改变,均对此化学反响的速率无影响

3.在以下事实中,什么因素影响了化学反响的速率?

(1) 黄铁矿煅烧时要粉碎成微小的矿粒;

(2) 消融的KClO3放出气泡很慢,撒入少量MnO则很快产生气体;

2

(3) 同浓度、同体积的盐酸中放入同样大小的锌粒和镁块,产生气体有快有慢;

(4) 同样大小的石灰石分别在0.1mol·L-1的盐酸和1mol·L-1的盐酸中反响速率不

同;(5)夏天的食品易霉变,冬天就不易发生该现象;

(6)葡萄糖在空气中焚烧时需要较高的温度,但是在人体正常体温(37℃)时就能够被氧

化。

高二化学选修4第一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导学案

高二化学选修4第一节----影响化学反响速率的因素导教学设计 导教学设计第一节影响化学反响速率的因素(第二课时)高二备课组 学习目标: 1.认识活化能的含义,会用活化能理论讲解化学反响速率的影响因素。 2.掌握外界条件(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响速率的影响规律及实质,并会用相应规律解决相关问题。 课前导学: 1.依照课本绪言部分试自学相关碰撞理论的知识。 (1)有效碰撞:能够惹起化学反响的碰撞。 (2)活化分子: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 (3)活化能:活化分子比一般分子所超出的能量。活化能越小,一般分子就越变成活化 分子。以以下列图:反响的活化能是,反响热是E1-E2。 (4)一般分子+活化能=活化分子。 (5)活化能与化学反响速率的关系:在必然条件下,活化分子所占的百分数是的。 活化分子的越大,单位体积内越多,单位时间内的 次数越多,化学反响速率。 活化能降低→一般分子变成活化分子→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次数增加→反响速率加快。 2.影响化学反响速率的主要因素是的性质,不同样化学反响拥有的反响 速率。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响速率也产生影响。 课内导学: 目标一、浓度对反响速率的影响 实验研究1

原理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 实验现象 褪色时间 结论 概括:其他条件不变时,反响物浓度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反响速率;反之,反响物浓度减小,则与之相反。(注意:浓度改变引 起了活化分子浓度的改变,而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 讲堂练习1、关于反响C(s)+H2O(g)CO(g)+H2(g),其他条件不变时,以下举措不能够改变化学反响速率的是() A.增大C(s)的量B.增大H2O(g)的浓度 C.增大CO(g)或H2(g)的浓度D.减小H2O(g)的浓度 目标二、压强对化学反响速率的影响 察看:其他条件不变时,在密闭容器中,将气体的压强 增大到原来的2倍,气体的体积就。单位体积内 的就变到原来的,即体 系中反响物的浓度就会。所以,关于气体反 应来说,增大压强(减小容器体积),反响物的浓 度,反响速率;减小压强(增大容 器体积),反响物浓度,反响速 率。 概括:关于的化学反响,若其他条件不变,_____________,体积减小,反响 物浓度__________,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有效碰撞次数增加,反响速率 ____________;,反响速率。压强对无气体参加的反响的反响速 率影响。 说明:.由于固体、液体粒子间的很小,增大压强几乎不能够改变它们的,因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教案(优秀7篇)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教案(优秀7篇) 高二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篇一 热化学方程式 1.概念:表示化学反应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 2.意义:既能表示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又能表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总结]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注意事项: (1)反应物和生成物要标明其聚集状态,用g、l、s分别代表气态、液态、固态。 (2)方程式右端用△H 标明恒压条件下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放热为负,吸热为正。 (3)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只表示物质的量,因此可以是整数或分数。 (4)对于相同物质的反应,当化学计量数不同时,其△H 也不同,即△H 的值与计量数成正比,当化学反应逆向进行时,数值不变,符号相反。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的学习指导方法篇二 高三化学反应速率教案 知识目标 使学生理解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使学生能初步运用有效碰撞,碰撞的取向和活化分子等来解释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设计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阅读与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分析,培养学生科学的研究方法。 教学建议 化学反应速率知识是学习化学平衡的基础,学生掌握了化学反应速率知识后,能更好的理解化学平衡的建立和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及外界条件的改变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其原因是本节教学难点。这部分教学建议由教师引导分析。而压强、温度、催化剂的影响可在教师点拨下由学生阅读、讨论完成。 关于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联系化学键知识,明确化学反应得以发生的先决条件。 (1)能过提问复习初中知识: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反应物分子中的原子重新组合成生成物分子的过程。 (2)通过提问复习高中所学化学键知识:化学反应过程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 (3)明确: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生成必须通过反应物分子(或离子)的相互接触、碰撞来实现。 2.运用比喻、图示方法,说明化学反应得以发生的必要条件是活化分子发生有效碰撞。 (1)以运动员的投篮作比喻。 (2)以具体的化学反应为例,让学生观看HI分子的几种可能的碰撞模式图(如制成动画教学软件加以模拟会收到更好的效果),进一步说明化学反应得以发生的必要条件。 3.动手实验,可将教材中的演示实验改成边讲边做,然后据实验现象概括出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规律。有条件的学校,也可由学生动手做,再由学生讨论概括出浓度对化学

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导学案

人教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二章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 【复习回顾】查找必修2所学《第二章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的笔记,并阅读本节教科书。完成以下。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是中学化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同时也是历年高考试题中必考的热点。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求某物质的反应速率 例1、(1999年全国卷)反应4NH3(气)+5O2(气) 4NO(气)+6H2O(气)在 10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45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v(X)(反应物的消耗速率或生成物的生成速率)可表示为() A、v (NH3)= 0.010 mol·L-1·s-1 B、v(O2)= 0.0010mol·L-1·s-1 C、v(NO)= 0.0010 mol·L-1·s-1 D、v (H2O)= 0.045 mol·L-1·s-1 例2、(2000年全国卷)已知反应A+3B2C+D在某段时间内以A的浓度变化表示化学反应速率为1 mol·L-1·min-1,则此段时间内以C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A、0.5 mol·L-1·min-1 B、1mol·L-1·min-1 C、2mol·L-1·min-1 D、3mol·L-1·min-1 【整理】以上题目,体现了速率的哪些算法(公式): 2、同一反应中不同物质间反应速率的换算 例3、(1992年全国卷)合成氨反应3H2+N22NH3,其反应速率可分别用v(H2)、v(N2)、v(NH3)(mol·L-1·s-1)表示,则正确的关系式是() A、v(H2)=v(N2)=v(NH3) B、v(N2)=3v(H2) C、v(NH3)=1.5v(H2) D、v(H2)=3v(N2) 例4、(1993年全国卷)已知4NH3+5O2=4NO+6H2O,若反应速率分别用v(NH3)、v(O2)、v(NO)、v(H2O)(mol·L-1·s-1)表示,则正确的关系式是() A、4/5 v(NH3) = v(O2) B、5/6 v(O2) = v(H2O) C、2/3 v(NH3) = v(H2O) D、4/5 v(O2) = v(NO) 3、转化率题 转化率是指某个指定反应物的消耗量(转化量)占该指定反应物起始浓度的百分数。该类题在高考中也常有出现。 例5、(1996年全国卷)在一密闭容器内,用等物质的量的A和B发生如下反应: A(气)+2B(气)2C(气),反应达平衡时,若混合气体中A和B的物质的量之和与C的物质的量相等,则这时A的转化率为() A、40% B、50% C、60% D、70% 【书写】计算过程: 4、确定方程式中系数关系题 例6、(2000年广东卷)同温同压下,当反应物分解了8%时,总体积也增加了8%的是() A、2NH3(g) N2(g)+3H2(g) B、2NO(g) N2(g)+O2(g) C、2N2O5(g) 4NO2(g)+O2(g) D、2NO2(g) 2NO(g)+O2(g)

2-1 课时2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2-1 课时2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知能定位 1.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 2.了解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大作用。 3.知道活化能的含义及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情景切入 在空气中加热铁丝,铁丝只能变得红热,而铁丝在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点燃则可以剧烈燃烧,火星四溅。那么,反应物的浓度是怎样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呢? 自主研习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内因指反应物的性质,外因包括 反应物的浓度、温度、压强和催化剂等。 一、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影响结果 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增大; 减小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减小。 2.理论解释 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浓度→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多→有效碰撞几率增加→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反之,减小反应物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减小。 3.有效碰撞理论 (1)有效碰撞:能够发生反应的碰撞。 (2)发生有效碰撞的条件 ①发生碰撞的分子具有较高的能量。 ②分子在一定方向上发生碰撞。 (3)活化分子和活化能 ①活化分子:能量较高,有可能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 ②活化能:活化分子的平均能量与所有分子的平均能量之差。 二、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影响结果 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在相同温度下, 增大压强(减小容器容积),反应速率增大; 减小压强(增大容器容积),反应速率减小。 2.理论解释 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在相同温度下,增大压强→气体体积缩小→反应物的浓度增大→

反应速率增大; 反之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减小。 三、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影响结果 其他条件相同时 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 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小。 2.理论解释 其他条件相同时,升高温度,普通分子吸收能量变为活化分子,反应物的活化分子数目增多,发生有效碰撞的次数增多,分子运动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反之,降低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减小。 四、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影响结果 使用催化剂可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一般情况下是指加快反应速率)。 2.理论解释 催化剂→改变反应的路径,降低反应所需活化能→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有效碰撞几率提高→反应速率增大。 五、其他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如光辐照、放射线辐照、超声波、电弧、强磁场、高速研磨、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等,均是行之有效的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 课堂师生互动 知识点1 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一、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产生影响的本质 二、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几种情况 (1)对于没有气体参与的化学反应,由于改变压强时,反应物浓度变化很小,可忽略不计,因此对化学反应速率无影响。 (2)对于有气体参与的化学反应,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恒温时:压缩体积?? →?引起  压强增大??→?引起  浓度增大??→?引起  反应速率增大。 ②恒温时,对于恒容密闭容器: a.充入气体反应物?? →?引起  气体反应物浓度增大(压强也增大)??→?引起  反应速率增大。 b.充入不参与反应的气体?? →?引起  总压强增大→各物质浓度未改变→反应速率不变。 ③恒温恒压时 充入不参与反应的气体?? →?引起  体积增大??→?引起  气体反应物浓度减小??→?引起  反应速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课标解读 1.内容要求 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温度、浓度、压强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学业要求 能运用温度、浓度、压强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解释生产、生活、实验室中的实际问题,能讨论化学反应条件的选择和优化。 二、教材分析 新教材突出了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的方法的构建,通过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多途径设计,提供“定性和定量研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这一探究活动,来培养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和“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素养。在定性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变量控制、定性观察、对照实验等科学方法,尽可能让学生收集证据。在定量研究中,Zn与不同浓度H2SO4的反应这一探究活动开放度较大,可带领学生探讨可测量的物理量有哪些、如何测量及测量中需要记录的数据等。 人教版旧教材中,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属于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在新教材中属于选择性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第二课时的内容,内容编排上更加紧凑。旧教材中,浓度、温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都用了大量篇幅去详述实验方案,新教材则是以探究任务的形式,给学生提供实验用品,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实验开放度变大,给予了学生更多空间思考和设计,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新教材理念。 三、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高二选考化学的学生,必修二中初步学习了温度、压强、催化剂、浓度、接触面积等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等对本节内容奠定了一定基础,通过前面章节的学习,学生也已经掌握了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计算等相关知识。本部分内容的教学目标不是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而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的探究方法,培养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且根据实验结果进行证据推理的能力。学生对于选择合适的实验对象还存在一定困难。 四、素养目标 【教学目标】 了解温度、浓度、压强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评价目标】 1. 通过阅读思考、讨论交流,联系化工生产、生活实际,讨论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诊断学生对化学反应速率概念的掌握程度。 2. 通过设计简单实验方法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对反应条件和试剂的选择,诊断并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素养。 3. 通过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的实验现象的分析对比研究,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认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诊断并发展学生的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 五、教学重点、难点

高中化学 第1部分 专题2 第一单元 第2课时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含解析)高二化学教案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1.化学反应的本质是什么?该过程与能量有何关系? 提示: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键的断裂,新键的形成,断键吸收能量;成键释放能量。 2.Mg、Al与同浓度盐酸反应,哪一个反应速率更快?为什么? 提示:金属Mg与盐酸反应更快,因为Mg比Al的金属活动性更强,更容易与盐酸反应 放出H2。 3.通过《化学2》的学习,总结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有哪些? 提示: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有浓度、温度、气体反应中压强、催化剂、反应物 接触面积大小、固体反应物的颗粒大小等。 [新知探究] 探究1 有效碰撞与化学反应的发生 先决条件——反应物分子发生碰撞。 主要条件——反应物分子之间发生有效碰撞。 探究2 有效碰撞理论 [必记结论] 1.分子的有效碰撞 2.活化能与反应速率的关系 E1: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 E2:表示活化分子变成生成物分子放出的能量或逆反应的活化能; E1-E2:表示反应热。 活化能越低―→活化分子的百分数越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越多―→有效碰撞次 数越多―→速率越快。 [成功体验]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活化分子间的碰撞一定能发生化学反应。( ) (2)普通分子间的碰撞有时也能发生化学反应。( ) (3)活化能降低,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 ) (4)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活化分子有合适取向时的有效碰撞。( ) 解析:活化分子有合适取向的碰撞(即有效碰撞)才能发生化学反应,(1)错;普通分子

不具有足够的能量,不能发生化学反应,(2)错;活化能降低,会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3)对;活化分子有合适取向时发生有效碰撞才能发生化学反应,(4)对。 答案:(1)× (2)× (3) (4) [新知探究] 探究1 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探究 气球膨胀速率:甲>乙;相同时间内膨胀的体积:甲>乙 c (HCl)增大,生成CO 2的速率加快;反之,减慢 规律 增大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增大; 减小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减小。 理论解释 c (反)增大―→单位体积内分子总数增多―→单位体积内活化 分子数增多―→有效碰撞次数增多―→v 增大。 探究2 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 ⎪⎧ 前提条件: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 规律⎩⎪⎨⎪ ⎧ 增大压强 减小容器容积,反应速率加快; 减小压强增大容器容积,反应速率减慢。理论解释⎩ ⎪⎨⎪⎧ 增大压强→气体体积缩小→反应物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反之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减慢。 探究3 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探究 溶液紫红色褪去所需时间长短:甲>丙>乙 反应物的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教案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教案 化学反应是指分子裂开成原子,原子重新排列组合生成新分子的过程。在反应中常伴有发光、发热、变色、生成沉淀物等,推断一个反应是否为化学反应的依据是反应是否生成新的分子。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教案5篇,盼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教案1 教学目标: (一)学问与技能: (1) 通过探究、归纳与总结,初步熟悉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2) 尝试自主设计和完成一些简洁的对比试验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自主与合作相结合的探究活动,让同学进一步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进展科学探究力量; (2) 通过小组合作,让同学主动与他人沟通争论,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形成良好的学 习习惯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 通过自主与合作相结合的探究活动,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培育同学科学探究思想;

(2) 让同学进一步体会探究活动的乐趣和胜利的喜悦 教学重点与难点: 引导同学通过自主设计、合作探究进一步体验科学探究是猎取科学学问,熟悉客观世界的主要途径,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教学方法和手段: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教学用品:课件、镁条、铁条、块状碳酸钙、粉末状碳酸钙、5%稀盐酸、15%稀盐酸、试 管、药匙、镊子等 教学设计: 【图片导入】通过图片导入 【师生活动】通过生活事例的分析和已有学问的回顾,小结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同学活动】同学分组争论,进行猜想 自主设计对比试验方案,组内沟通,形成共识 分工合作,根据设计的方案进行试验探究,观看并记录试验现象。 对比分析现象,形成初步结论。 【老师活动】参加到同学活动中进行猜想的诱导、方案的完善、操作的提示(课件)等。 【同学活动】部分小组代表沟通、汇报探究过程和探究成果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2.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第一课时)浓度和压强》教案

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第1课时浓度和压强 一.学习目标 1.掌握对浓度和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产生影响 2.能用有效碰撞理论来解释浓度和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二.学习重点浓度和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产生影响 三.学习难点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产生影响 四.学习过程 【学法指导】在理解了了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的条件下,学会把各种压强改变的情况转化为浓度的问题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同时能用有效碰撞和活化能理论来解 释。 【知识回顾】有效碰撞理论 1、有效碰撞 2、活化能和活化分子 活化分子: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

活化能:活化分子所多出的那部分能量(或普通分子转化成活化分子所需要的能量) 3、化学反应的过程 E1:反应的活化能 E2:活化分子变成生成物分子放出的能量 E2-E1:反应热 4、活化能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在一定条件下,活化分子所占的百分数是固定不变的。活化分子的百分数越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越多,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的次数越多,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学习新知】 【思考】在相同条件下,等质量(金属颗粒大小相当)的下列金属与足量同浓度的盐酸反应,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铁 B、镁 C、铝 D、钠 一、内因——反应物的性质 反应物本身的性质是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内因。 二、外因——外界因素 1、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2-2 规律: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加快;减小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减慢。 解释: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浓度→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多→有效碰撞次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反之,减小反应物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减慢 注意事项: ①此规律只适用于气体反应或溶液中的反应,对于纯液体或固体反应物一般情况下其浓度是常数,因此改变它们的量不会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一般来说,固体反应物表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大,固体反应物表面积越小,反应速率越小。 ②化学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改变,其正反应速率或逆反应速率的变化也符合上述的规律。 【练习】一定条件下,在CaCO3(块状)+2HCl=CaCl2+H2O+CO2反应中,为了加快反应的速率,下列那些方法可行( ) A、增加HCl的浓度 B、加水 C、增加同浓度盐酸的量 D、改加CaCO3粉末 【思考】若将物质的量相等的HI气体分别放在等容积的两个针桶中,一个保持体积不变,另一个压缩为原来的1/2。其它条件不变,则HI的分解反应速率谁快? 2、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化学反应速率》教案

《化学反应速率》教案 《化学反应速率》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基本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2.认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分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形成科学的探究方法,发展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高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提高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难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播放视频】爆炸、溶洞的形成、铁生锈、牛奶变质的过程。 【提出问题】大家了解它们(爆炸、溶洞的形成、铁生锈、牛奶变质)化学变化过程进行的快慢吗?它们反应的快慢与我们又有什么关系呢?【学生回答】爆炸的反应非常快,溶洞的形成、铁生锈、牛奶变质的

反应非常慢。 【教师总结】其实选择的参照物不一样,反应快慢描述也不一样。如铁生锈相对煤的形成是快的反应,但相对氢气的爆炸是慢的反应。所以我们需要定量来描述化学反应的快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化学反应速率。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提出问题】化学反应速率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我们总希望对我们有利的反应越快越好,而对我们不利的反应则越慢越好!哪些因素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大家猜想下,在相同条件下,钠和镁同时与水反应,谁反应的更快?为什么? 【学生回答】因为钠比镁的化学性质活泼,所以钠的反应会更快。【教师总结】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内部因素是物质本身的性质,而且这个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教师引导】结合初中所学知识,思考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部因素有哪些? 【学生回答】温度、表面积、浓度、催化剂。 【实验演示1】在两支放有少量大理石的试管里,分别加入10mL1mol/L 盐酸和10mL0.1mol/L盐酸,观察现象;然后给加10mL0.1mol/L盐酸的试管加热,观察现象。 【学生回答】大理石和1mol/L盐酸迅速反应,有大量气泡产生,而加0.1mol/L盐酸的试管里反应则比较缓慢;当给0.1mol/L盐酸的试管加热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速率教案2新人教版选修4

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控制化学反应速率对人类的意义。 2.会根据实验现象定性的判断化学反应的快慢。 3.掌握定量表达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 教学重点:化学反应速率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利用化学反应速率数据来判断反应的快慢。 教学方法:利用事例进行启发性讲解。 教学策略:1.通过对一些化学事例的分析来提升学生对定量表达化学反应速率意义的兴趣。 2.通过对例题中一些数据的分析使学生加深对化学反应速率表达方法的认识。 德育目标:1. .在一些化学事例的分析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教育(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现象等实验方法)。 2. 在对例题中一些数据的分析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分析化学数据的方法教育并认识化学数据的科学研究价值。 教学过程:第一部分学习、了解和研究化学反应速率的现实意义 【介绍】 1.自然界中进行得较快的反应和进行得较慢的反应。 2.人类对控制反应快慢的需要。 (说明)放录象片或给学生一些数据资料。 第二部分化学反应速率的意义和概念 【导入】1.师生共同回顾以下两个实验:(1) Na、K分别和水反应的对比实验;(2) Mg、Al分别和同浓度同体积盐酸反应的对比实验。 2.提出问题讨论:(1)怎样判断反应的快慢?(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你能否判断出一个反应比另一个反应快多少吗? 【明确】1.为了定量的描述化学反应的快慢,我们需要一个能定量描述化学反应快慢的量。 2.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量。 第二部分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讨论】在物理上用单位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距离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那么在化学上怎样定量的表示化学反应进行得快慢呢? 【明确】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的浓度增加来表示。 若浓度用物质的量(C)来表示,单位为:mol/L,时间用t来表示,单位为:秒(s)或分(min)或小时(h)来表示,则化学反应速率的数学表达式为: V == △C/ t单位是:mol/ (L • s)或 mol/ (L • min)或 mol/ (L • h) 【例题】在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1和3mol的H2和N2,发生N2 +3H2 W2NH3 ,在2s末时,测得容 器中含有0.4mol的NH,求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2 2 3 3 解:N2 + 起始量(mol): 1 2s 末量(mol): 1-0.2 3H22NH3 3 0 3-0.6 0.4 0.6 0.4 则U VN2==0.2/2X2==0.05 mol/ (L • s) VH2==0.6/2X2==0.15 mol/ (L • s)VNH ==0.4/2X2==0.1 mol/ (L • s) 3 【讨论】上述计算题的结果,你会得出什么结论? 【明确】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上述化学反应速率是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时速率。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人教版》优秀教案

2021-2021学年高二化学选修4同步练习: 第二章第一、二节化学反应速率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 化学反应速率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二重点、难点 1 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 2 化学反应速率公式的变形应用 3 化学反应速率图像 4 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是本章的重点 三具体内容 1 化学反应速率 (1)定义 (2)公式 (3)单位 (4)重点注意事项 (5)计算 2 化学反应速率的测量 (1)用于化学反应速率测量的物质的性质 (2)常用的物理方法 (3)具体实验 3 活化理论 (1)活化能 (2)活化分子 (3)有效碰撞 (4)与反应热的关系 (5)图示解释 4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浓度 (2)压强 (3)温度 (4)催化剂 【典型例题】 [例1] 对于反应A+3B=2C(各物质均为气体),下列数据表示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其中反应进行最快的是

() A=·L-1·-1B=·L-1·-1 C =·L-1·min-1 D =·L-1·min-1 答案:A 解析:注意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关系和对应单位。 [例2] 某温度下,浓度是1 mo·L-1的两种气体X2和Y2,在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气体Z,经过tmin后,测得容器 中各物质的浓度分别为 ) ( 2 X c=04 mo·L-1,) ( 2 Y c=08 mo·L-1,) (Z C=04 mo·L-1,则该反应的反应式可表示 为() A X2+2Y2=2XY2 B 2X2+Y2=2X2Y C 3X2+Y2=2X3Y D X2+3Y2=2XY3 答案:C 解析:考察利用反应速率判断化学反应。 [例3] 反应3Fe()4H2O(g)≒Fe3O4()4H2(g)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 A 增加Fe的量 B 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C 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使气体压强增大 D 压强不变,充入N2使容器体积增大 答案:AC 解析:考察有气体参与的反应速率的影响判断。 [例4] 向四个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一定量的SO2和O2,开始反应时,按正反应速率由大到小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甲:在500℃时,SO2和O2各10mo反应 乙:在500℃时,用V2O5作催化剂,10moSO2和5moO2反应 丙:在450℃时,8moSO2和5moO2反应 丁:在500℃时,8moSO2和5moO2反应 A 甲、乙、丙、丁 B 乙、甲、丙、丁 C 乙、甲、丁、丙 D 丁、丙、乙、甲 答案:C 解析:考虑各种因素影响的关系。 [例5] 在恒温恒容条件下,能使A(g)B(g)≒C(g)D(g)正反应速率增大的是() A 减小C和D的浓度 B 增大D的浓度 C 减小B的浓度 D 增大A或B的浓度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导学案:2.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目标:(简洁、明确、概念、要点、规律) 1.了解活化能、活化分子等概念,了解分子碰撞理论、过渡态理论 等反应速率理论 2.通过实验探究,掌握温度、浓度、压强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 的影响 重点:用活化分子理论解释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难点:用活化分子理论解释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教学设计(知识系统化、问题化) 一、化学反应速率模型 1、有效碰撞: 2、活化分子: 3、活化能: 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内因 2、外因 (一)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2-2]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L KMnO4 4mL酸性溶液与不同浓度的H2C2O4溶液反应的对比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教师寄语:海纳百川自强不息厚德笃学知行合一 填写实验记录卡: 【结论】:当其它条件不变时,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反应的速率。 【原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单位体积内的数目增多, 次数增多,化学反应速率。反之,减小反应物的浓度,化学反应速率。 (二)、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结论】: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来说,当温度一定时,增大体系的压力,反应速率会。 【原理】:对气体参与的反应,在一定的温度下,一定质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与压强成反比。也就是说,在相同的温度下,压强越大,一定质量的体积就越,单位体积内气体的分子数越,活化分子的数目,有效碰撞次数,化学反应速率。反之,压强越小,化学反应速率。

(三)、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2-3]10ml同浓度的Na2S2O3溶液分别在不同温度下与L的硫酸10ml反应的对比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填写课本上实验记录卡 编号L的 Na2S2O3 L的 H2SO4 反应温度 (℃) 反应中出现浑浊的时间 1 5ml 5ml 冷水 2 5ml 5ml 热水 实验结果: 温度的一组先出现浑浊。 【结论】: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要,降低温度,化学反应速率要。 【原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升高,反应物分子的增加,使一部分原来能量较低的分子变成,从而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中的百分数,使的次数增多,因而化学反应速率。反之,则化学反应速率。 P21教材科学探究 (四)、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2-4]过氧化氢分解的对比实验2H2O22H2O + O2↑ 【结论】: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原理】: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使用催化剂,能够反应所需的能量,这样就会使更多的反应物分子成为,大大单位体积内反应物分子中所占的百分数,从而化学反应速率。 2.能加快反应速率的催化剂叫做正催化剂;能够减慢化学反应速率的催化剂叫负催化剂。一般情况下所说的催化剂指正催化剂。 P23教材科学探究 课堂练习(5~10分钟) 1.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A.反应物的浓度B.反应温度C.使用催化剂D.反应物的性质 2.下列四种X溶液,分别放入盛有10mL2mol/LHCl烧杯中,加水稀释至50mL,X和HCl 和缓进行反应,其中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LX溶液 B. 20mL2mol/LX溶液 LX溶液LX溶液 3.一般都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方法是() ①升温;②改变生成物浓度;③增加反应物浓度;④加压 A ①②③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④ 4.在2升的密闭容器中, 发生以下反应:2A(g)+ B(g) 2C(g)+D(g) 。若最初加入的A和B 都是4 mol,在前5秒钟A的平均反应速度为mol/(L·s),则10秒钟时,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是() A.等于3 mol B. 大于3 mol C. 小于3 mol D. 等于mol 5.NO和CO都是汽车尾气里的有害物质,它们能缓慢地起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气2NO+2CO=N2+2CO2。对此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使用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B改变压强对反应速率没有影响 C冬天气温低,反应速率降低,对人体危害更大

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学案: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活化能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 第2课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活化能 【预习案】 一、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内因: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的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首先是由反应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等因素决定的。 2.实验探究【探究案】 (1)实验Ⅰ:定性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 <1>实验原理:、 <2>实验方案设计 影响因素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浓度增大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温度混合后均出现浑浊,但 70 Ⅰ热水一组首先出现 浑浊 升高温度,化学反 应速率 催化剂前者无明显现象,后者 出现大量 催化剂能加快化学 反应速率 (2)实验Ⅰ:反应速率的定量测定和比较<1>实验步骤 Ⅰ取一套装置(如图所示),加入40 mL 1 mol·L-1的硫酸和锌粒,测量 收集10 mL H2所需的时间。 Ⅰ取另一套装置,加入40 mL 4 mol·L-1的硫酸和锌粒,测量收集10 mL H2所需的时间。 <2>实验现象:锌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收集10 mL气体,Ⅰ所用时间比Ⅰ所用时间。 <3>实验结果 <4>实验结论:4 mol·L-1硫酸与锌反应比1 mol·L-1硫酸与锌反应的速率。 3.外因 (1)在一般情况下,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反应物,化学反应速率;降低反应物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减小。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降低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2)大量实验证明,温度每升高Ⅰ,化学反应速率通常增大为原来的倍。这表明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非常显著。 (3)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Ⅰ研究对象:对于气体来说,在一定温度下,一定质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与压强成。 Ⅰ影响规律: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在相同温度下,压强(减小容器容积),反应速率;减小压强(增大容器容积),反应速率减小。 二、活化能 1.有效碰撞理论 (1)基元反应:大多数的化学反应往往经过多个反应步骤才能实现。其中每一步反应都称为。 (2)反应机理:先后进行的基元反应反映了化学反应的,反应历程又称反应机理。(3)基元反应发生的先决条件:基元反应发生的先决条件是反应物的分子必须发生,但是并不是每一次分子碰撞都能发生。 加入试剂 反应时间 (填“长”或“短”) 反应速率 (填“快”或“慢”) 40 mL 1 mol·L-1硫酸长慢 40 mL 4 mol·L-1硫酸短快

高中化学选修四影响化学速率的因素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知识精讲深化思维】 要点一:有效碰撞理论 1、有效碰撞 有效碰撞:能够发生化学反应(相互碰撞导致化学键断裂)的碰撞,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充要条件; 无效碰撞:不能发生化学反应(相互碰撞化学键不会断裂)的碰撞。 2、活化分子 活化分子:具有较高能量,有可能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 普通分子:具有较低能量,不能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 3、活化能 活化能:活化分子高出普通分子的能量; 活化分子百分数:活化分子总数占分子总数的百分比。 例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活化分子间的碰撞一定能发生化学反应 ②普通分子间的碰撞有时也能发生化学反应 ③活化分子比普通分子具有较高的能量 ④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⑤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过程 ⑥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活化分子有合适取向时的有效碰撞. A.①③④⑤B.②③⑥C.③④⑤⑥D.②④⑤ 解:①活化分子间有合适的取向,发生的碰撞一定能发生化学反应,故①错误; ②普通分子间不可能发生化学反应,故②错误; ③活化分子比普通分子具有较高的能量,故③正确; ④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即原子的重新组合,故④正确; ⑤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过程,故⑤正确; ⑥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过程,即活化分子有合适取向时的有效碰撞,故⑥正确; 故选:C。 变式训练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性质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②光是影响某些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之一③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浓度④不管什么反应,增大浓度,或加热或加压,或使用催化剂,都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A.①②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决定化学反应速率快慢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本身的性质,而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是影响因素。此外,还有固体物质的表面积,光,射线,溶剂性质等属于外因,也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压强只对有气体参与的反应有影响。 故选:A。

高中化学_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探究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教学设计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教学反思课题选择背景

随着普通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的大力推进,必然引起一场学习化学方式的深刻变革。如何构建具有“探究性的学习、问题式的教学、合作化的课堂”的课堂教学方式,使学生能真正了解自然科学探究的含义,是每一位化学老师的责任。随着网络的普及,借助网络环境开展化学教学,可以将传统教学和现代信息技术有效结合起来,建构适合学习活动开展的“探究式学习模式”。利用网络资源丰富、可共享、互动性强等优势,结合化学学科自身特点和优势,使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带着化学问题,提出假设与猜想,并对问题进行探索、分析、研究,最后基于问题解决的方式,培养学生主动的探究、创新意识和综合实践能力。 另外还有一个目的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学会使用胶头滴管滴加试剂、使用试管夹、用酒精灯加热、固体药品的取用等一些基本的操作,实验的过程要让每一个同学都动手操作,实验小组分为六人一组进行,每一位学生都能实际操作;考虑到时间问题这次的分组实验具体划分:1~4组探究的实验①物质的本性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②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③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5~9组探究的实验:①物质的本性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②反应物颗粒的大小对反应速率的影响③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我这样设计一方面想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观察描述交流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节约了药品,节约了课堂时间。各组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能够认真完成自己面前的实验,每一组六个同学之间有交流讨论,有将实验现象描述的过程,也有从其他角度分析认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从整个实验的教学过程来看,学生的合作能力,观察描述交流的能力这方面的教学效果很好。 只有有了大量的实践,我们才会有创新、有发明、有创造,让学生在老师的设计中找到灵感,来探索、来探究。也许我的参考设计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这个问题值得我们以后进行探讨。 《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学情分析近几年高考中,经常出现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因素的实验探究题目,这类题目综合考查了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同时考查了考生的实

高二化学苏教版选修4学案:专题2第一单元化学反应速率含解析

互动课堂 疏导引导 知识点1:化学反应速率 1。意义:表示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的量,常根据反应物减少或生成物产生的快慢来粗略比较反应速率的大小。 2.表示方法: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来表示 数学表达式:v=t c ∆∆ 3.注意事项 (1)单位:mol·(L·min)-1或mol·(L·s)—1 (2)同一化学反应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速率,数值可能不同,但表示的意义相同。 (3)同一化学反应速率用不同的物质浓度变化来表示,数值之比等于方程式化学计量数之比. (4)在化学计算中用到的速率,都是指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只有在有关反应速率的图象中用到瞬时速率。 (5)对于纯液体或纯固体参加的化学反应,因其密度不变,在反应中浓度也不改变,故不用纯固体、纯液体表示反应速率. (6)在可逆反应中,同时进行着两个反应,一个是正反应,一个是逆反应,两个方向的反应均有一个反应速率的问题。为了更清楚地分析正、逆反应速率,一般规定一个化学反应的速率用反应物的减少或生成物的增加来表示。例如:可逆反应:aA+bB cC+dD ,其正 反应速率v(正),用n (A)〔c (A )〕和n(B )〔c (B)〕的减少,或者用n(C)〔c(C )〕和n (D )〔c (D )〕的增加来表示。

而逆反应速率v(逆),用n(C)〔c(C)〕和n(D)〔c(D)〕的减少,或者用n(A)〔c(A)〕和n(B)〔c(B)〕的增加来表示。因为对逆反应来说,C、D为反应物,A、B为生成物,并且正、逆反应速率均遵循“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这一规律,即v(正)不一定等于v(逆),但都具有v(A)∶v(B)∶v(C)∶v(D)=a∶b∶c∶d。 知识点2: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探究 1.规律 (1)在其他外界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增大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增大,减小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减小. (2)对于纯固体或纯液体,其浓度可视为常数,因而其物质的量改变时不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固体物质的反应速率与接触面积有关,固体颗粒越细,表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故块状固体可以通过研细来增大表面积,来加快反应速率。 (3)若为可逆反应,增大反应物浓度,正反应速率增大,在瞬间内,生成物浓度可认为不变,逆反应速率不变.但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浓度减小,生成物的浓度逐渐增大,故v(正)逐渐减小,v(逆)逐渐增大,直到两者相等。 (4)对于某反应来讲,其他条件不变时,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目与单位体积内反应物分子总数成正比,即和反应物浓度成正比。 2。浓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解释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对某一反应来说,活化分子在反应物分子中所占的分子百分数是一定的,因此,在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数目与单位体积内反应物分子的总数成正比,也就是和反应物的浓度成

高二化学人教版选修4反应原理--反应速率教学学案

新河中学高二化学学案班号姓名 内容:化学反应速率 [教学目标]①了解化学反速率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②掌握化学反速率的计算。③掌握化学反速率的测定方法。 教学过程: 问题一: 一、化学反应速率 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数学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他注意事项: 2、练习:(1)在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N 2和3mol的H 2 , 发生 N 2 + 3H 2 2NH 3 ,在2s末时,测得容器中含有 0.4mol的NH 3,求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分组用不同物质表示) 找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逆反应A(g)+3 B(g ) C(g)+ D(g),在四 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如下,其中反应进行得最快的是() A. VA==0.15mol/(L·min ) B. VB==0.6 mol/(L·min ) C. VC==0.4 mol/(L·min) D.VD==0.01 mol/(L·m) 问题二:反应速率的测定 课本18页实验2-1 结论:用4 mol/LH 2 SO 4 比用1mol/LH 2 SO 4 反应-------------------- (快、慢) 思考:装置右边部分还可以怎样改进? 【学与问】课本18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反思】: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