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中化学教材主要内容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基本内容

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基本内容

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基本内容梳理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一、化学实验安全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

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 (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

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分离和提纯的方法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馏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

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蒸发和结晶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三、离子检验离子所加试剂现象离子方程式Cl-AgNO3、稀HNO3 产生白色沉淀Cl-+Ag+=AgCl↓SO42—稀HCl、BaCl2 白色沉淀SO42—+Ba2+=BaSO4↓四.除杂注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北京版高一化学上册知识点

北京版高一化学上册知识点

北京版高一化学上册知识点化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支,关注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

在高中阶段,学习化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和应用化学打下基础。

今天,我们来回顾一下北京版高一化学上册的重要知识点。

第一章:化学与生活化学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我们从空气中呼吸到的氧气、饮用的水、进食的食物,乃至光线的传播都与化学有关。

化学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它们可以通过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第二章:分子构造和化学键分子是物质的最小粒子,由原子组成。

原子间通过化学键相互连接。

常见的化学键包括共价键和离子键。

共价键是两个非金属原子通过共享电子形成的,例如氧气中的双原子分子和水分子。

离子键是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之间通过电子转移形成的,例如氯化钠中的钠离子和氯离子。

第三章:溶液与溶解度溶液是由溶质溶解在溶剂中形成的混合物。

溶解度是溶质在一定温度下在溶剂中溶解的最大量。

影响溶解度的因素有温度和溶质的性质。

温度升高,溶解度一般会增大,而溶质的性质如极性和分子大小也会影响其溶解度。

第四章:化学方程式和化学计算化学方程式是对化学反应的定性和定量描述。

化学反应涉及到的物质变化可以通过配平方程式来表示。

在化学计算中,我们可以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物质量之间的转化关系以及反应的剩余量等。

第五章: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类电荷转移反应,涉及到物质的氧化和还原。

氧化是指物质失去电子,而还原是指物质获得电子。

氧化还原反应可以通过电子式方程式来描述。

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包括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元素与氧气的反应以及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等。

第六章:酸碱与盐酸是指能释放出H+离子的物质,碱是指能释放出OH-离子的物质。

酸碱中和反应产生盐和水。

酸碱指示剂可以根据溶液的酸碱性质发生颜色变化。

酸碱中和反应的应用广泛,如制备盐、调节土壤pH值等。

第七章:化学键与分子结构化学键决定了物质的分子结构和性质。

分子的几何结构可以通过分子模型进行表示。

高中化学课程说明

高中化学课程说明

高中化学引言:教材版本:北京市高中化学采用统一的人教版(新课标)选用教材:人教版新课标一共8册,必修1,2、选修1,2,3,4,5,6。

北京选用必修1,2及选修1,4,5其中:必修1,2 选修1为文理都学习的课本,选修4,5为理科班专门学习书籍难易程度:人教版新课标改版,入门的必修1,2简单,选修1内容大多为生活常识,而选修4,5 是对必修1,2中重点章节的扩展和延伸,理论性强,难度较高。

教材及各学校教学的一般特点:重点校的教学特点:由于新教材大幅改动了教学顺序和难度配置,例如:原电池电解池学习了2遍。

所以,为了节省时间和方便教学,某些重点校会加大必修1,必修2的学习难度,并且会一定程度的更改教学顺序,即:不同学校使用教材的顺序可能不同,请各位主任留意各校区的变化。

教材的难度特点:关于学生:学生的类型:第一类:入门困难:高中化学与初中化学衔接过快,而且知识体系更为完整,从入门到研究,所以不少同学面临入门困难的问题(建议:可以开设初三暑假的高中课程衔接班)第二类:高一学习困难:高一是高中化学中最重要的一年,大量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转变,都让高一的化学加大了难度。

第三类:高二理论知识薄弱,高二的选修课程,对必修中的理论知识进行系统化的学习和运用,比较基础知识来说,相对困难。

第四类:高三复习混乱:高中化学知识点多,覆盖面广,不少小知识点分散,没有很系统的归纳,容易造成理解错误,或者是完全没有印象。

需要系统的总结和复习关于考试:高中化学学习过程中,学生面临的考试一般有如下几种:1、各区的模块考试(难度:易)2、各校的月考(难度:中等,个别校难度高)3、高二春季会考(难度:易)4、高考(难度:?)高一:(第一阶段:9月(暑假7,8月),第二阶段:3月(寒假2月))由于课程安排的原因,学校的课程安排会有所变化,可能会延长某些章节所用的时间,或者是安排假期补课。

而多数学校目标会考,只学习选修1的第一章。

课程要求:在确定了高二的学习方向(文科,理科)后。

高中化学课本知识大纲(必修1、必修2、选修4、选修5)

高中化学课本知识大纲(必修1、必修2、选修4、选修5)

高中化学课本知识大纲第一部分:必修一第一章 第一节 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其他实验知识在选修六)考点一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1.过滤:适用于分离一种组分可溶,另一种不溶的固态混合物。

如:粗盐的提纯。

2.蒸发结晶:适用于混合物中各组分物质在溶剂中溶解性的差异不同。

3.蒸馏法:适用于分离各组分互溶,但沸点不同的液态混合物。

如:酒精与水的分离。

主要仪器: 酒精灯、石棉网、蒸馏烧瓶、温度计、冷凝器、牛角管、锥形瓶等。

4.分液:适用于分离互不相容的两种液体。

5.萃取:适用于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不同。

如:用CCl 4萃取溴和水的混合物。

分层:上层无色,下层橙红色。

注:不用酒精萃取。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考点一 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质量 1.物质的量(1)物质的量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其意义是表示含有一定量数目的粒子的集体。

符号为:n ,单位为:摩尔(mol )。

(2)物质的量的基准(N A ):以0.012kg 12C 所含的碳原子数即阿伏加德罗常数作为物质的量的基准。

阿伏加德罗常数可以表示为N A ,其近似值为6.02×1023mol -12.摩尔质量(M )1摩尔物质的质量,就是该物质的摩尔质量,单位是g/mol 。

1mol 任何物质均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但由于不同粒子的质量不同,因此,1 mol 不同物质的质量也不同;12C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而12 g 12C 所含的碳原子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即1 mol 12C 的质量为12g 。

同理可推出1 mol 其他物质的质量。

3.关系式:n =AN N ;n =Mm特别提醒:1.摩尔只能描述原子、分子、离子、质子、中子和电子等肉眼看不到、无法直接称量的化学微粒,不能描述宏观物质。

如1mol 麦粒、1mol 电荷、1mol 元素的描述都是错误的。

2.使用摩尔作单位时,应该用化学式(符号)指明粒子的种类。

如1mol 水(不正确)和1molH 2O (正确);1mol 食盐(不正确)和1molNaCl(正确)3.语言过于绝对。

高一必修一化学书

高一必修一化学书

高一年级化学必修一课本通常包括以下几个章节:
第一章:物质的分类和转化
这一章主要介绍了物质的分类方法、物质转化的规律和基本化学反应类型等。

第二章:离子反应
在这一章,学生将学习离子反应的原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以及离子反应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第三章:氧化还原反应
这一章是高中化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主要介绍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等。

第四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这一章主要介绍了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制备方法和用途,如铁、铝、钠、钾等。

第五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这一章主要介绍了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制备方法和用途,如碳、硫、氮、硅等。

通过学习高一化学必修一,学生可以初步掌握高中化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这一学期也是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时期,学生应该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勤于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化学学科素养。

最新整理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基本内容教学提纲

最新整理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基本内容教学提纲

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基本内容梳理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一、化学实验安全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

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 (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

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

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

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分离和提纯的方法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馏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

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蒸发和结晶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三、离子检验离子所加试剂现象离子方程式Cl-AgNO3、稀HNO3 产生白色沉淀Cl-+Ag+=AgCl↓SO42- 稀HCl、BaCl2 白色沉淀SO42-+Ba2+=BaSO4↓四.除杂注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北京市高中化学教材目录

北京市高中化学教材目录

必修一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必修二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二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选修一第一章关注营养平衡第二章促进身心健康第三章探索生活材料第四章保护生存环境选修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工业第二单元化学与资源开发利用第三单元化学与材料的发展第四单元化学与技术的发展选修三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选修四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二节燃烧热能源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第三节化学平衡第四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第三节盐类的水解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第四章电化学基础第一节原电池第二节化学电源第三节电解池第四节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选修五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二章烃和卤代烃1 脂肪烃2 芳香烃3 卤代烃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1 醇酚2 醛3 羧酸酯4 有机合成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1 油脂2 糖类3 蛋白质和核酸第五章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1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2 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3 功能高分子材料4。

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

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是高中化学教材的第一本教材,为学生奠定了化学基础知识的基础。

本文将对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的内容进行概述和解析。

第一章介绍了化学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物质是构成一切物质的基本单位。

物质具有质量、体积和能量等基本性质。

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其中,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在不改变物质化学组成的情况下可以观察到的性质,如颜色、硬度等;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燃烧、腐蚀等。

第二章介绍了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物质由原子构成,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

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电子绕原子核运动。

原子的质量由质子和中子的质量之和决定,原子的电荷由质子和电子的数量之差决定。

同位素是指具有相同质子数但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同位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但质量不同。

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形成的粒子,分子的化学性质取决于原子组成和原子之间的连接方式。

第三章介绍了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

化学式是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合物组成的式子,通常包括元素符号和元素的原子数量。

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由反应物和生成物组成。

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满足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

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例关系。

第四章介绍了化学计量。

化学计量是研究化学反应中物质的数量关系的科学。

摩尔是物质的计量单位,摩尔与物质的质量和粒子数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摩尔质量是指1摩尔物质的质量,可以通过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计算得到。

化学计量涉及到化学方程式的平衡以及摩尔比例的计算。

第五章介绍了气体的性质和制取。

气体是物质的一种状态,具有压力、体积、温度和物质的量等性质。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描述了理想气体的性质。

气体的制取包括物理法和化学法。

物理法包括液化、吸附和分馏等方法,化学法包括化学反应和电解等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
绪言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第二节燃烧热能源
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归纳与整理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
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第三节化学平衡
第四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归纳与整理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
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第三节盐类的水解
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归纳与整理
第四章电化学基础
第一节原电池
第二节化学电源
第三节电解池
第四节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归纳与整理
附录
选修1 化学与生活
引言
第一章关注营养平衡
第一节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
第二节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
第三节生命的基础——蛋白质
第四节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归纳与整理
第二章促进身心健康
第一节合理选择饮食
第二节正确使用药物
第三章探索生活材料
第一节合金
第二节金属的腐蚀和防护
第三节玻璃、陶瓷和水泥
第四节塑料、纤维和橡胶
归纳与整理
必修1 Array引言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归纳与整理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第二节离子反应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归纳与整理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第三节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归纳与整理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
第四节氨硝酸硫酸
归纳与整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