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潜山彰法山9号战国墓
舒席陈述报告

舒席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陈述报告潜山县人民政府2017年12月1日舒席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陈述报告安徽省潜山县人民政府(2017年12月1日)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首先,我代表潜山县人民政府向参加舒席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技术审查工作的各位领导、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潜山古称舒州,春秋时为皖国都城,东汉至南宋为安庆前身的舒州治所近800年,素有“皖国古都、二乔故里、安徽之源、京剧之祖、禅宗之地、黄梅之乡”的美誉,是中国禅宗文化发祥地、京剧的发源地、安徽历史文化名城。
现辖1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和16个乡镇、185个村(居),总人口58.3万,县域总面积1686平方公里,其中宜林山场136万亩、水面9.6万亩、耕地36万亩,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农林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
境内王河镇及周边一带自古盛产质软而韧的优质水竹,在崇尚传统竹编的古皖文化引领下,舒席竹编工艺品在这片沃土中兴起繁荣,造就了“竹席之乡”的美誉,传承至今已有近2000 多年的历史。
舒席专以境内生长水竹为原料,采用当地世代传承的制作技艺,经十几道工序制作而成,具有色泽鲜艳、细薄柔滑、坚韧耐磨、吸水性强、凉爽消汗、不腐不蚀、携带方便等质量特色,不仅是有实用价值的夏令佳品,更是优美典雅的手工艺品。
成为古舒州治所之地闻名遐迩的传统名优特产,驰名古今中外。
史料记载明代舒席,名闻江淮,晚清远销南洋,并曾作为中国名产在巴拿马、芝加哥等国际商品赛会获奖。
在2000 多年的传承发展中,舒席先后经历了辉煌、没落、复兴的历程。
目前,潜山县有水竹竹园面积5000亩,舒席规模加工企业2 家,家庭小工厂31 家,年产舒席5 万床,特等品质的产品每床售价2000元,年产值2000 余万元,产品远销几十个大中城市,占全国市场四分之一份额,并有一定数量的舒席走出国门,销售到了日本、巴西、泰国、新加坡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在五洲四海传播着舒席的文化和历史。
重修胭脂井亭碑记考

重修胭脂井亭碑记考潜山博物馆李騊前言潜山县位于皖西南,大别山东麓,长江北岸,历史悠久,人文荟萃。
东汉献帝初平四年(公元193年),庐江太守陆康为远避战乱,将庐江郡治迁至皖城(潜山)。
此后,袁、曹、孙三家交替据有此地,皖城遂成为兵争的重镇。
有关三国时期的故事传说至今还在民间广泛流传,但是此间留下的遗物遗迹被发现甚少。
潜山县博物馆内就收藏一块清光绪年间记录有关修复三国时期胭脂井的石碑,此碑外表平淡无奇,特别是在地表文物众多的潜山大地并没有任何特色,但是仔细阅读碑文后,不仅对研究三国时期的潜山人文地表和印证传说有着重大意义,而且就前人对于历史问题的考证以及当时政府对于文物古迹保护修缮的力度都具有一定的参考研究价值,学生不揣浅陋,谨对该碑记进行考释。
一、形制及年代、作者考此碑为汉白玉质地。
高52厘米,宽89厘米,厚12厘米,阴刻全文楷体25列,共计472字,全碑文如下(图片附后):光绪七年辛巳秋八月重修胭脂井亭记予尹潜阳幸民驯易治时习其风土人情亦既熟之复之矣今年禾稼有秋簿领间暇披图史得乔公墓于彰法山之麓策骑往游出郭北阡陌交横溪流纡折行三里许至广教寺山门破落残僧迎门外小憩禅室供茗饮僧导出寺后绿野平芜荒塚累累辄指一小阜不封不树曰是墓矣碣石题后汉乔公墓粤稽乔元汉光和元年迁太尉二年以疾罢避地於潜卒葬此历有防护乃乱后荒凉有如是耶汉书乔元传字公祖梁国睢阳人魏志曹公军谯遗使以一太牢祀墓墓似在睢阳何又葬此然则乔公或竟别是一人耶抑或即元琐尾流离迁徙来潜耶迤东南不数武见眢井井阑石泐认若建康元年二月相传为二乔梳洗所水恒作胭脂色因号为胭脂井井即乔公故址后人建亭名秀英黄山谷诗松竹二乔宅雪云三祖山是也按二乔为太尉女皆国色一统志亦谓是元之女似非无据固不能谓二乔定是元女亦不能谓二乔必非元女正不必考其乡里定为何处今井废亭圮流览古今不禁沧桑之感是以重为浚治瀹井及泉井之上仍覆以亭颜其额为秀英沿古迹也偶与二三父老憩於亭汲於井井泉犹带浅红色古称胭脂井有自来矣亭既成爰为之记诰授中宪大夫知潜山县事岭南陈慎容涵川氏撰邑举人拣选知县葛南谔生氏书丹后学葛苑敬碑记为光绪年间中宪大夫知潜山县事陈慎容撰文,由邑举人拣选知县葛南书丹。
安徽省第一至七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安徽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102处)1981年9月8日一、革命旧址、革命纪念建筑物(23处)序号名称时代地址1. 张乐行故居1810年------ 涡阳县张老家村2. 捻军会盟旧址1855年涡阳县城关山西3. 太平军枞阳会议旧址1858年枞阳县望龙庵4. 太平军攻城图壁画太平天国绩溪县旺川村曹氏祠5. 太平军题字太平天国祁门县城关洪家屋6. 熊成基安庆起义会议旧址1908年安庆市杨家塘7. “四·九”暴动旧址1928年阜阳县行流集8. 立夏节起义旧址1929年金寨县丁家埠大王庙9. 红军第11军32师成立旧址1929年金寨县斑竹园朱氏祠10. 独山暴动指挥部旧址1929年六安县独山11. 列宁小学旧址年金寨县瓦屋基12. 苏家埠战斗旧址1932年六安县苏家埠13. 红军中央独立第2师司令部旧址1934年岳西县天堂汪氏祠14. 中共鄂豫皖省委会议旧址1934年金寨县汤家汇15. 皖南苏区江边特区革命委员会旧址1934年黟县柯村柯氏祠16. 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集中地旧址1938年歙县岩寺17. 中共鄂豫皖区委员会旧址年金寨县花石汪家老屋18. 新四军军部旧址年泾县云岭19. 半塔保卫战旧址1940年来安县半塔集20. 中共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1948年濉溪县临焕集21. 淮海战役双堆集战场旧址1948年11月濉溪县22. 渡江战役中线指挥部旧址1949年枞阳县城关陈氏祠23. 新四军抗日殉国烈士墓1949年泾县云岭黄泥岗二、石刻、石窟及塑像(8处)序号名称时代地址1 刘源题字石刻宋末元初潜山县天柱山西关2 米沛芜湖县学记碑和明刻李阳冰歉卦碑宋、明芜湖市3 王乔洞石窟造像宋---明巢湖紫薇山4 浮山摩崖石刻宋---清枞阳县浮山5 山谷流泉摩崖石刻宋---清潜山县野人寨6 齐云山碑刻及摩崖石刻宋---清休宁县齐云山7 报恩寺罗汉塑像明末清初寿县城关8 慧居寺菩萨、罗汉塑像清---民国九华山三、古建筑、历史纪念建筑及其它(41处)序号名称时代地址1. 天寿寺塔宋广德县城关2. 米公祠宋无为县城关3. 万佛塔宋蒙城县城关4. 太平塔宋潜山县张家山5. 广济寺塔宋芜湖市赭山6. 黄金塔宋无为县7. 长庆塔宋歙县城关8. 水西大观塔及小方塔宋泾县水西9. 新州石塔南宋歙县沙溪镇10. 曹门厅明歙县潜口11. 方文泰宅明歙县唐模12. 老屋阁及绿绕亭明歙县西溪南13. 苏雪痕宅明歙县郑村14. 罗润坤、罗来龙宅明歙县呈坎15. 张林福宅明歙县街口16. 方春福宅明歙县沦坑17. 三槐堂明休宁县下文溪18. 方士载宅明歙县城关19. 贞白门明歙县郑村20. 觉寂塔明潜山县野人寨21. 迎江寺及振风塔明安庆市22. 圣僧庵壁画明歙县西郊23. 龙兴寺明凤阳县城关24. 司谏第明歙县潜口25. 许国石坊明歙县城关26. 程氏三宅明末屯溪柏树街27. 宝伦阁明末清初歙县呈坎28. 石牌坊群明----清歙县棠樾29. 太平桥明----清歙县城关30. 广教寺双塔明----清宣城县敬亭山31. 化城寺明----清九华山32. 教弩台旧址清合肥市33. 陶公祠、靖节祠清东至县东流镇34. 华祖庵清亳县城关35. 包公祠清合肥市36. 琅琊寺清滁县琅琊山37. 太白楼清马鞍山市采石矶38. 醉翁亭清滁县琅琊山39. 花戏楼清亳县城关40. 肉身殿民国九华山41. 李家圩地主庄园民国霍丘县马店序号名称时代地址1. 龙潭洞遗址旧石器时代和县陶店2. 薛家岗遗址新石器时代潜山县河镇3. 张四墩遗址新石器时代安庆市4. 大城头遗址新石器时代肥东县石塘5. 大城墩遗址新石器时代肥东县石塘6. 青凤岭遗址新石器时代亳县城关7. 钓鱼台遗址新石器时代亳县大寺双桥8. 胡家村遗址新石器时代绩溪县旺川9. 花家村遗址新石器时代萧县花家寺10. 老邱雄遗址殷临泉县流鞍河11. 倪邱集遗址殷太和县倪邱集12. 钟离城遗址春秋凤阳县临淮关13. 陈胜、吴广起义遗址秦宿县大泽乡14. 龙城遗址汉肥东县石塘15. 六安西古城遗址汉六安县城北16. 寿州窑址六朝----唐淮南市上窑----下窑17. 白土寨窑址唐----宋萧县白土寨18. 柯家村遗址宋繁昌县柯家冲19. 明王台遗址元亳县城西20. 明中都城城址明凤阳县序号名称时代地址1. 汤王墓商亳县汤陵公园2. 武王墩周长丰县益城寺3. 严氏孤堆战国----汉长丰县朱家集4. 薛家孤堆汉亳县城南5. 董园2号石墓东汉亳县南关外6. 曹四孤堆东汉亳县城南7. 李白墓唐当涂县青山8. 明皇陵明凤阳县9. 方以智墓清枞阳县浮山10. 戴东原墓清休宁县商山安徽省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52处)1986年7月3日一、革命旧址、革命纪念建筑物(6处)编号名称时代地址备注?1│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八军重建会议旧址│1935年│岳西县凉亭乡2│ 新四军四师司令旧址│1939-1941年│涡阳县新兴集│含彭公雪枫德政碑3│ 渡江战役期间总前委旧址│1949年3-4月│肥东县撮镇瑶岗村4│ 王稼祥故居│近代泾县厚岸乡柳溪村5│ 吴樾故居│近代│桐城县城关6│ 施从云墓│近代│桐城县唐桥乡骑龙村二、石刻、石窟及塑像(3处)7│ 九女坟画像石刻│汉│宿县夏町乡墓山8│ 新安碑园石刻│宋-清│歙县城关9│ 金鸡碑及五猖神庙碑│清│怀宁县洪镇乡学堂村三、古建筑、历史纪念建筑及其它(27处)【10│芍陂遗址│春秋-清│寿县城西南30公里│即安丰塘11│黄山塔│宋│当滁县黄山乡12│亳州古地下道│宋-元│亳州市城关13│寿县古城墙│宋-清│寿县城关14│丰乐亭│宋-清│滁州市城西丰山15│白崖寨│宋-清│宿松县趾凤乡16│法华禅庵塔│元│嘉山县山乡林圩村│即半山寺17│潜口明代民居建筑群│明│歙县潜口18│程氏宅│明│黟县城关│即铁皮门大屋19│胡文光刺史坊│明│黟县东源乡西递村20│世尚书坊│明│绩溪县赢州乡大坑口村\21│龙川胡氏宗祠│明-清│绩溪县瀛州乡大坑口村22│郑村忠烈坊│明│歙县郑村乡郑村23│黄村进士第│明│休宁县东州乡下黄24│太和县文庙大成殿│明│太和县城关25│太平山房│明-清│青阳县陵阳乡所村26│寿县清真寺│明│寿县城关27│安城堡│明-清│太湖县中心乡28│管鲍祠│颍上县城北郊29│桐城县文庙│明-清│桐城县城关30│西递清代民居建筑群│清│黟县东源乡西递村31│泗县文庙大成殿│清│泗县城关¥32│踏歌岸阁│清│泾县水东桃花潭33│陋室│和县城关34│霸王祠│和县乌江凤凰山35│铁砚山房│清│怀宁县五横乡白麟村36│淮南市日寇侵华罪行遗址│1939-1945年│淮南市大通镇四、古遗址(7处)37│银山遗址│旧石器时代│巢湖市城南银山38│大城墩遗址│新石器时代-隋唐│含山县仙踪镇39│蕲县古城遗址│秦│宿县蕲县乡40│垓下遗址│秦│固镇县濠城乡41│临涣古城遗址│汉-元│濉溪县临涣镇;42│琴溪窑址│唐-宋│泾县琴溪乡43│下符桥窑址│宋│霍山县下符桥乡五、古墓葬(9处)44│千峰山土墩墓群│西周-春秋│南陵县葛林乡45│虞姬墓│汉│灵璧县虞姬乡虞姬墓村46│刘安墓│汉│寿县城北八公山│即淮南王墓47│朱然墓│三国·吴│马鞍山市雨山区48│汤和墓│明│蚌埠市东郊曹山49│渐江墓│清│歙县南郊西千山50│邓石如墓│清│怀宁县五横乡虎山村51│姚鼎墓│清│枞阳县牛集乡铁门口村;52│戴名世墓│清│桐城县红庙乡清水│即戴南山墓安徽省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46处)1989年5月27日编号分类号名称时代地址一、革命旧址、革命纪念建筑物( 3处)11新四军七师司令部旧址 1941-1945年无为县徐岗乡三水涧村22冯玉祥故居近代巢湖市夏阁镇竹柯村33张治中故居近代巢湖市建麓乡拱家町村二、石刻、石窟及塑像( 4处)41小孤山石刻南北朝-清宿松县套口乡小孤山52齐山摩崖石刻宋-清贵池市齐山$63吴复墓石刻明肥东县肖圩乡享堂任村74油由敦墓石刻清休宁县溪口镇木干村三、古建筑、历史纪念建筑及其它( 23处)81杏花村古井唐贵池市92禹王宫唐-清怀远县涂山103渔梁坝唐-清歙县徽城镇114伟溪塔南宋祁门县胥岭乡125六角楼明黄山市黄山区136冯村进土坊明绩溪县浩寨乡冯村147鼓楼基座明凤阳县府城镇158程大位故居明黄山市屯溪区屯光乡&169江宁会馆明-清亳州市古泉路1710霍山文庙明-清霍山县城关1811镇淮楼明-清和县历阳镇1912南谯楼明-清歙县徽城镇2013舒余庆堂明-清黟县龙江乡屏山村2114道德中宫明-清亳州市老祖殿街2215旌德文庙清旌德县城关2316文昌阁清泾县陈村乡翟村2417资福寺清阜阳市大寺街2518沫河口关卡清五河县沫河口集2619余庆堂古戏台清祁门县新安乡珠林村?2720显通寺清淮北市相山2821半山阁清桐城县桐城中学2922建德文庙大城殿清-民国东至县梅城镇3023黄宾虹故居清-民国歙县郑村乡潭渡村四、古遗址( 9处)311陈山旧石器出旧石器时代宣州市向阳乡322傅庄遗址新石器时代亳州市傅庄333石山孜遗址新石器时代濉溪县平山乡石山孜村344红墩寺遗址新石器时代-商周霍邱县姚李镇红石桥村355石梁土城遗址商周-唐宋天长县石梁乡土城村366大工山古矿冶遗址西周-宋南陵县大工山$377古昭关遗址春秋含山县小岘山388霞间窑址五代-北宋绩溪县高迁乡霞间村399清流关南唐-宋滁州市关山五、古墓葬( 7处)401皋陶墓六安县城东乡412万牛墩土墩墓群周繁昌县平铺乡、新林乡423周瑜墓三国庐江县城关434郑之珍墓明祁门县渚口乡清溪村445刘大槐墓清枞阳县金社乡向荣村456梅文鼎墓清宣州市杨林乡柏枧村467姚莹墓清桐城县龙眠山—安徽省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131处)1998年5月4日一、古遗址(26处)编号分类号名称时代地址1 1 官山、毛竹山遗址旧石器时代宁国市河沥镇2 2 侯家寨遗址新石器时代定远县七里塘乡3 3 尉迟寺遗址新石器时代蒙城县许町镇4 4 古埂遗址新石器时代肥西县上派镇5 5 玉石山遗址新石器时代灵璧县娄庄镇6 6 凌家滩遗址新石器时代含山县长岗乡7 7 灰角寺遗址新石器时代太和县苗集镇8 8 黄家堰遗址新石器时代望江县新桥乡9 9 下阳遗址新石器时代广德县梨山乡10 10 濮家墩遗址新石器一商周滁州市大王镇11 11 东城都遗址新石器时代—西周六安市三十镇镇12 12 斗鸡台遗址夏、商寿县比桥镇13 13 青莲寺遗址商周寿县堰口乡14 14 贺胜台遗址商周阜南县黄岗镇15 15 欧墩遗址商周郎溪县钟桥乡16 16 花城遗址周舒城县柏林乡17 17 牯牛山遗址周南陵县石铺乡18 18 寿县城遗址(含西南小城)战国寿县寿春镇19 19 新阳城遗址秦汉界首市光武镇20 20 东城遗址秦—唐定远县大桥乡21 21 凤凰山铜矿遗址西周—宋铜陵市、铜陵县22 22 三国新城遗址三国合肥市三十岗乡23 23 天静宫遗址宋涡阳县闸北镇24 24 东门渡窑址五代—宋芜湖县花桥乡25 25 “古井贡酒”古井及窑池宋—明亳州市古井镇26 26 谢胱楼遗址清宣州市市区二、古墓葬(8处)编号分类号名称时代地址27 1 放王岗石墓群汉巢湖市亚父乡28 2 张园汉墓东汉亳州市市区29 3 古城画像石墓东汉濉溪县岳集乡30 4 宋山古墓三国·吴马鞍山市雨山区31 5 陈翥墓北宋铜陵县钟鸣镇32 6 梅清墓清宣州市新田乡33 7 赵文楷墓清太湖县望天乡34 8 吴汝纶墓清枞阳县义津镇三、古建筑(72处)编号分类号名称时代地址35 1 七门堰汉一清舒城县干汊河镇36 2 景德寺塔北宋宣州市市区37 3 多宝庵塔北宋六安市市区38 4 万寿塔南宋和县历阳镇39 5 仙人塔南宋宁国市仙霞乡40 6 望江寺塔南宋六安市西河口镇41 7 大观亭明歙县许村镇42 8 郑氏宗祠明歙县郑村镇43 9 丰口西面坊明歙县富曷镇44 10 殷尚书坊及大司徒坊明歙县桂林镇45 11 韩氏宗祠明黟县际联镇46 12 梓坞祠明休宁县板桥乡47 13 程氏宗祠明黄山市屯溪区屯光镇48 14 岩寺文峰塔明黄山市徽州区岩寺镇49 15 长春社明黄山市徽州区呈坎乡50 16 五教堂明绩溪县华阳镇51 17 敦履堂明绩溪县上庄镇52 18 父子进土坊明旌德县白地乡53 19 叶家桥明当涂县新市乡54 20 清溪塔明贵池市江口乡55 21 兴济桥明贵池市市区56 22 汪氏宗祠明石台县兰关乡57 23 净信寺明青阳县蓉城镇58 24 法云寺塔明岳西县金山乡59 25 观音寺塔明六安市市区60 26 江淮桥明含山县仙踪乡61 27 运河桥明阜南县三塔镇62 28 薛阁塔明毫州市市区63 29 玉虚宫牌坊明休宁县齐云山64 30 柯乔门坊明青阳县九华山65 31 安庆谯楼明、清安庆市大观区66 32 查济民居明、清泾县后岸乡67 33 许氏宗祠及听泉楼明、清绩溪县坎头镇68 34 慈光阁明、清黄山市黄山风景区69 35 姥山塔明、清巢湖市中庙镇70 36 蒙城文庙清蒙城县城关71 37 阜阳文峰塔清阜阳市市区72 38 南京巷钱庄清亳州市市区73 39 闵子蹇祠及墓清宿州市曹村乡74 40 林探花府清宿州市杨庄乡75 41 太和清真北寺清太和县城关76 42 国光楼清全椒县襄河镇77 43 中庙清巢湖市中庙镇78 44 武壮公祠清庐江县城关79 45 振湖塔清肥东县湖滨乡80 46 包氏宗祠清肥东县解集乡81 47 四望堡寨址清霍山县大化坪镇82 48 世太史第清安庆市迎江区83 49 安庆关南清真寺清安庆市迎江区84 50 廖河戏台清宿松县北浴乡85 51 雷阳书院清望江县城关86 52 杨家祠堂清潜山县龙潭乡87 53 东流双塔清东至县东流镇88 54 崇德堂戏台清石台县珂田乡89 55 李氏宗祠清青阳县沙济乡90 56 曹氏宗祠清青阳县蓉城镇91 57 侯家祠堂清郎溪县凌笪乡92 58 溥公祠清旌德县白地乡93 59 黄田洋船屋清泾县黄田乡94 60 翟氏宗祠清泾县陈村镇95 61 金楼花戏楼清泾县西阳乡96 62 汪氏住宅清绩溪县瀛洲乡97 63 湖村民居清绩溪县北村乡98 64 绩溪文庙清绩溪县华阳镇99 65 周氏宗祠清绩溪县华阳镇100 66 檀干园清黄山市徽州区潜口乡101 67 宏村民居清黟县际联镇102 68 竹山书院清歙县雄村乡103 69 吴氏宗祠清歙县北岸乡104 70 潘氏宗祠清歙县北岸乡105 71 风雨廊桥清歙县北岸乡106 72 贞一堂民国祁门县渚口乡四、石刻及造像(9处)编号分类号名称时代地址107 1 琅琊山摩崖石刻及碑刻唐一民国滁州市琅琊山108 2 玉蟹泉摩崖石刻唐、宋、清凤阳县殷涧镇109 3 程九万墓石刻青阳县朱备乡110 4 磬石山摩崖造像宋灵璧县渔沟镇111 5 万罗山摩崖石刻宋一民国贵池市清溪乡112 6 阮峰墓石刻明枞阳县山镇113 7 汪珊墓石刻明青阳县五溪乡114 8 杨捷墓石刻清天长市谕光乡115 9 张廷玉墓石刻清桐城市龙眠乡五、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6处)编号分类号名称时代地址116 1 王步文故居清岳西县温泉镇117 2 刘铭传故居清肥西县南分路乡118 3 胡适故居清绩溪县上庄镇119 4 李鸿章家族住宅清合肥市中市区120 5 同仁医院旧址 1906年安庆市迎江区121 6 熊、范二烈士专祠 1912年安庆市迎江区122 7 砀山天主教堂 1917年砀山县城关123 8 安徽邮务管理局旧址 1926 安庆市迎江区124 9 中共安徽地委旧址 1926年—1927年安庆市迎江区125 10 中国国民党安徽省党部旧址 1926年—1927年安庆市迎江区126 11 赤城县赤色邮政局旧址 1930年金寨县汤家汇镇127 12 中共皖浙赣省委驻地旧址 1936—1937年休宁县汪村乡128 13 安徽省民众总动员委员会旧址 1938年六安市市区129 14 野人寨抗日降亡将土墓 1943年潜山县天柱山镇130 15 抗大八分校旧址 1942—1945年天长市龙岗乡131 16 陈独秀墓 1947年安庆市十里乡安徽省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120处)2004年10月28日一、古遗址(15处)编号名称时代地址1 阮墩遗址新石器——商周繁昌县2 人字洞大址旧石器繁昌县3 化家湖遗址新石器——汉濉溪县4 “伍奢冢”遗址新石器——汉利辛县5 北平城遗址汉涡阳县6 双墩遗址新石器蚌埠市7 谷阳城遗址汉固镇县8 中土坑遗址新石器祁门县9 汤池果树窑址宋庐江县10 夫子城遗址新石器安庆市11 孙家城土城遗址新石器——商周怀宁县 12小山口遗址新石器宿州市13 古台寺遗址新石器宿州市14 烟墩山遗址商、周马鞍山市15 琉璃瓦窑址明当涂县二、古墓葬(10处)编号名称时代地址16 孝子墩古墓清长丰县17 共姬墓春秋淮北市18 万孺人墓明广德县19 黄泥孤堆(黄歇墓) 战国淮南市20 廉颇墓战国寿县21 常氏三王墓明怀远县22 化明塘严氏墓明五河县23 何城墓唐庐江县24 施闰章墓清宣城市宣州区25 余珊墓明桐城市三、古建筑(71处)编号名称时代地址26 庐州府城隍庙戏楼清合肥市27 大孔祠堂清合肥市28 唐五房圩转心楼清肥西县29 父子进士祠堂清肥东县30 尹氏宗祠清长丰县31 中江塔明芜湖市32 衙署前门宋——清芜湖市33 汉阙遗址及水牛墓汉淮北市34 水东花戏楼明宣城市宣州区35 明代城墙明郎溪县36 吴氏大宗祠明、清泾县37 云氏宗祠及《长生殿》及戏文砖雕贞节坊清广德县38 耿村明代耿姓民宅明广德县39 江村古民居群清旌德县40 三溪乐成桥明、清旌德县41 胡炳衡宅清绩溪县42 石家村古建筑群清绩溪县43 周氏祠堂清宁国市44 硖山口《慰农亭》及摩崖石刻宋——清凤台县45 叶集江西会馆明六安市46 毛坦厂老街重点古建筑明、清六安市47 六安古城墙清六安市48 褚氏祠堂清舒城县49 狮山中学玉玺楼清霍山县50 寿县孔庙元——清寿县51 霍邱文庙清霍邱县52 祗园寺清九华山风景区53 百岁官清九华山风景区54 甘露寺清九华山风景区55 杜氏宗祠明、清池州市贵池区56 榉根关古徽道明、清石台县57 严氏宗祠清石台县58 净居寺塔宋青阳县59 宁氏宗祠清青阳县60 金氏宗祠明、清东至县61 屏山村古建筑群明、清黟县62 南屏村古建筑群明、清黟县63 赛金花故居清黟县64 洪坑牌坊群及洪氏家庙明、清黄山市徽州区65 金紫祠明黄山市徽州区66 合一堂明、清祁门县67 倪望重宅(“一府六县”) 清祁门县68 苏氏宗祠与海宁学舍清黄山市黄山区69 希范堂清黄山市黄山区70 程氏宗祠清黄山市黄山区71 钟鼓楼清休宁县72 古城岩明清建筑群明、清休宁县73 东谯楼宋歙县74 曹氏二宅清歙县75 稠墅牌坊群明、清歙县76 棠樾古民居明、清歙县77 天心堂明歙县78 敬本堂明歙县79 员公支祠清歙县80 周氏宗祠清歙县81 大邦伯祠明歙县82 上水关下水关广惠桥宋、明、清滁州市83 池河太平桥明、清定远县84 古戏台、火神庙、嘉佑院古建筑群清明光市85 尊胜禅院旧址清来安县86 程文炳宅清阜阳市颖东区87 臧家公馆清界首市88 徐氏宗祠暨杨虎城在太和旧居清太和县89 尤家花园及故居清至民国颖上县90 西风禅寺及摩崖石刻唐——近代太湖县91 孙氏宗祠清岳西县92 左忠毅公祠明、清桐城市93 占庄老屋清潜山县94 萧县文庙清萧县95 金柱塔明当涂县96 章氏宗祠明、清池州市贵池区四、石窟寺及石刻(6处)编号名称时代地址97 琴高山摩崖石刻唐——清泾县98 刘冲崖刻唐——清九华山风景区99 花山石窟群唐——清黄山市屯溪区100 黄山摩崖石刻唐——近代黄山风景区101 陈德墓石刻明凤阳县102 华阳洞石刻宋含山县五、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8处)编号名称时代地址103 三河大捷遗址及古民居清、近代肥西县104 安庆天主堂清安庆市105 英驻芜领事署清芜湖市106 天主堂清芜湖市107 老芜湖海关近代芜湖市108 圣雅各中学旧址清芜湖市109 新四军四支队驻舒旧址——舒城县110 六安中心县委、六英霍暴动总指挥部旧址 1930年金寨县111 怀远教会建筑旧址清怀远县112 许世英故居清东至县113 汪晓娣等宅(孙起孟旧居) 清休宁县114 观瀑楼及听涛居近代黄山风景区115 黄山古观景亭近代黄山风景区116 李克农故居清巢湖市居巢区117 安徽大学红楼及敬敷书院旧址清、近代安庆市118 太平天国英王府及清安庆市太平天国英王府壁画清安庆市119 林散之墓 1991年马鞍山市120 渡江战役总前委孙家圩子旧址 1949年蚌埠市与现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合并项目(共10处)序号文保单位名称时代地址备注1 李鸿章享堂清合肥归入李鸿章家族住宅,名称李鸿章故居及享堂2 文昌塔清旌德归入旌德文庙3 胡适上学的私塾及胡传旧居清绩溪归入胡适故居4 东岳庙宋——清涡阳归入天静宫遗址5 独山革命旧址群 1929—1932年六安归入独山暴动指挥部旧址,名称独山革命旧址群6 大和清真南寺明、清太和归入太和清真北寺,名称太和城关清真寺7 淮海战役总前委会议暨华东野战军指挥部旧址近现代萧县归入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8 洪家大屋近现代祁门归入太平军题字,名称洪家大屋9 祁门古戏台群明、清祁门归入徐庆堂古戏台,名称祁门古戏台群10 黄田村古民居群清泾县归入黄田洋船屋,名称黄田村古民居群安徽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共173处)(一)古遗址(26处)<~(二)古墓葬(12处)((三)古建筑(80处)。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三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三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1989.05.27•【字号】皖政[1989]34号•【施行日期】1989.05.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正文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三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1989年5月27日皖政〔1989〕34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省人民政府审定新四军七师司令部旧址等四十六处为我省第三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予公布。
附件:安徽省第三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6处)一、革命旧址、革命纪念建筑物(3处)编号分类号名称时代地址11新四军七师1941-1945年无为县徐岗乡三司令部旧址水涧村22冯玉祥故居近代巢湖市夏阁镇竹柯村33张治中故居近代巢湖市建麓乡拱家町村二、石刻、石窟及塑像(4处)编号分类号名称时代地址41小孤山石刻南北朝-清宿松县套口乡小孤山52齐山摩崖石刻宋-清贵池市齐山63吴复墓石刻明肥东县肖圩乡享堂任村74油由敦墓石刻清休宁县溪口镇木干村三、古建筑、历史纪念建筑及其它(23处)编号分类号名称时代地址81杏花村古井唐贵池市92禹王宫唐-清怀远县涂山103渔梁坝唐-清歙县徽城镇114伟溪塔南宋祁门县胥岭乡125六角楼明黄山市黄山区136冯村进土坊明绩溪县浩寨乡冯村147鼓楼基座明凤阳县府城镇158程大位故居明黄山市屯溪区屯光乡169江宁会馆明-清亳州市古泉路1710霍山文庙明-清霍山县城关1811镇淮楼明-清和县历阳镇1912南谯楼明-清歙县徽城镇2013舒余庆堂明-清黟县龙江乡屏山村2114道德中宫明-清亳州市老祖殿街2215旌德文庙清旌德县城关2316文昌阁清泾县陈村乡翟村2417资福寺清阜阳市大寺街2518沫河口关卡清五河县沫河口集2619余庆堂古戏台清祁门县新安乡珠林村2720显通寺清淮北市相山2821半山阁清桐城县桐城中学2922建德文庙大城殿清-民国东至县梅城镇3023黄宾虹故居清-民国歙县郑村乡潭渡村四、古遗址(9处)编号分类号名称时代地址311陈山旧石器出旧石器时代宣州市向阳乡土地点322傅庄遗址新石器时代亳州市傅庄333石山孜遗址新石器时代濉溪县平山乡石山孜村344红墩寺遗址新石器时代霍邱县姚李镇红-商周石桥村355石梁土城遗址商周-唐宋天长县石梁乡土城村366大工山古矿冶西周-宋南陵县大工山遗址377古昭关遗址春秋含山县小岘山388霞间窑址五代-北宋绩溪县高迁乡霞间村399清流关南唐-宋滁州市关山五、古墓葬(7处)编号分类号名称时代地址401皋陶墓六安县城东乡412万牛墩土墩墓群周繁昌县平铺乡、新林乡423周瑜墓三国庐江县城关434郑之珍墓明祁门县渚口乡清溪村445刘大槐墓清枞阳县金社乡向荣村456梅文鼎墓清宣州市杨林乡柏枧村467姚莹墓清桐城县龙眠山d52087--011022wwj。
安徽十大考古发现

安徽十大考古发现《安徽考古》一书展示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考古发现。
关于安徽十大考古发现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安徽十大考古发现,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安徽十大考古发现之序言安徽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早在北宋时期已有人关注。
科学意义上的安徽境内的考古活动,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
1934年,原“中央博物院”在当涂县发掘一座西晋砖室墓;同年,历史语言研究所王湘、李景聃等人在调查原寿县朱家集李三孤堆楚王墓被盗事件时,曾对寿县地区的文物古迹进行调查,发现龙山至商周时期的古遗址12处及古墓葬8处。
这些零星的考古调查和发掘,揭开了安徽现代考古的序幕。
安徽田野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建国后至今的60年里。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安徽的考古工作取得迅速的发展,先后发现4000多处古遗址和古墓葬,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取得了一大批闻名海内外的重要考古发现和科研成果。
这60年中,安徽考古工作的历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属于起步时期。
50年代初,国家百废待兴,各地兴起建设新中国的热潮,国民经济逐步恢复和发展。
在毛泽东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和鼓舞下,安徽省掀起了以治理淮河为中心的基本建设高潮,古代文物随之在各地不断被发现。
这一时期,作为区域内考古骨干队伍的华东文物工作队及安徽省内的文物考古专业机构分赴各地,积极抢救和保护文物。
1957年,考古工作者进行了全省范围内的文物普查,初步发现古遗址、古墓葬上千处,初步认识了境内古代文化的基本面貌和分布特点。
在此阶段,重点发掘了寿县和淮南的蔡侯墓、屯溪飞机场土墩墓、寿县安丰塘汉代坝堰遗址、休宁南宋朱唏颜夫妇墓、安庆元代范文虎夫妇墓以及合肥的元代银器窖藏和明代瓷器窖藏。
同时,调查发掘了芜湖蒋公山、亳州青风岭、绩溪胡家村、临泉老邱堆、亳州钓鱼台及肥东大陈墩、大城头等一批古文化遗址,还对阜南润河、嘉山泊岗等地发现的商代青铜器进行了清理。
楚文化考古报告集

楚文化考古报告集报告《寿县蔡侯墓出土遗物》,科学出版社,1956年。
《长沙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1957年。
《江陵雨台山楚墓》,文物出版社,1984年。
《江陵马山一号墓》,文物出版社,1985年。
《信阳楚墓》,文物出版社,1986年。
《曾侯乙墓》,文物出版社,1989年。
简报李景鹏:《寿县楚墓调查报告》,《田野考古报告》第一册,1936。
湖南省博物馆:《长沙楚墓》,《考古学报》1959年1期。
邓峙一:《李品仙盗掘楚王墓亲历记》,《安徽文史资料选辑》,1960年6月。
湖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湖北江陵三座楚墓出土大批重要文物》,《文物》1966年5期。
湖南省博物馆:《长沙浏城桥一号墓》,《考古学报》1972年1期。
湖北省博物馆等:《湖北江陵拍马山楚墓发掘简报》,《考古》1973年3期。
随县擂鼓墩1号墓考古发掘队:《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发掘简报》,《文物》1979年7期。
河南省丹江水库发掘队:《河南省淅川下寺春秋墓》,《文物》1980年10期。
河南省博物馆:《河南淅川下寺一号墓发掘简报》,《考古》1981年2期。
信阳地区文管会:《固始白狮子地一号和二号墓清理简报》,《中原文物》1981年4期。
高仲达:《当阳赵家塝楚墓发掘简报》,《江汉考古》1982年1期。
湖北省荆门地区博物馆:《江陵天星观1号楚墓》,《考古学报》1982年1期。
湖北省博物馆:《楚都纪南城的勘查与发掘》,《考古学报》1982年3期。
安徽省文物工作队:《安徽长丰杨公发掘九座战国墓》,《考古学集刊》第2集,1982年。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等:《河南淮阳马鞍冢发掘简报》,《文物》1984年10期。
湖南省博物馆等:《临漕九里楚墓》,《湖南考古辑刊》第三集,1986年。
荆门铁路考古队:《荆门市包山楚墓发掘简报》,《文物》1988年5期。
宜昌地区博物馆:《当阳赵巷4号春秋墓》,《文物》1990年10期。
研究文献郭德维:《关于寿县楚王墓椁室形制复原问题》,《江汉考古》1982年1期。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成化十一年(1475)《重修西安府学文庙记》云:“扩其旧址,首 建大成殿七间,崇四丈有五、深五丈,袤九丈有二。两庑各三十间,崇深 视殿半之,袤且数倍。次作戟门,又次棂星门,又次文昌祠,七贤祠、神 厨、斋宿房、泮池……。
祋祤宫遗址
祋祤宫遗址,位于铜川市耀州区小丘镇西独冢村,遗址东西约2500米, 南北约3000米,东临浊浴河,西临清浴河,地表留存大量的绳纹板瓦、绳 纹筒瓦、空心砖、回纹方砖等建筑材料残片。
1980年至1983年,在故城东南角的白狮子地发掘了1——3号春秋战 国墓和蝙蝠山1——7号战国墓。
天生城遗址
天生城遗址位于重庆市万州区周家坝街道流水社区。地处主城区内周 家坝,山势险峻,峭立如堵。
该遗址位于山顶,南北宽、东西长,平面呈月牙形,面积13.2万平方 米。天生城为宋蒙(元)战争山城遗址,建于南宋淳佑三年(1243年)。 明末清初为抵御张献忠及清军入川,曾予补筑,清晚期再次补筑。天生城 遗址现有前、中、后三道城门及两道卡门,另有一字墙残迹。城内现存南 宋“淳祐”、“宝祐”、“咸淳”等时期5处筑城题记及碑刻,元至元十 三年(1276年)记功碑1处。另有古炮台3座,大水池2处,水井、水塘各1 处,并有部分古建筑遗迹。天生城是川渝地区宋蒙(元)战争山城防御体 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宋蒙(元)战争的重要战场之一,对研究宋蒙(元) 战史及山城营建技术等有着重要价值。
龙江船厂遗址
龙江船厂遗址,明代船厂古遗址。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江东乡 中保村。
此处在明洪武初年开厂造船,原址南北长1180米、东西宽433米,有 工匠400余户,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郑和下西洋所用船只多建造于 此。现遗址有7个与船坞相似的水塘,附近有上四坞、下四坞等地名, 1953年以来多次发现船体构件和建造材料,为研究中国造船业和造船技术 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
安徽省第五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安徽省第五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120处)一、古遗址(15处)编号名称时代地址1 阮墩遗址新石器——商周繁昌县2 人字洞大址旧石器繁昌县3 化家湖遗址新石器——汉濉溪县4 “伍奢冢”遗址新石器——汉利辛县5 北平城遗址汉涡阳县6 双墩遗址新石器蚌埠市7 谷阳城遗址汉固镇县8 中土坑遗址新石器祁门县9 汤池果树窑址宋庐江县10 夫子城遗址新石器安庆市11 孙家城土城遗址新石器——商周怀宁县12小山口遗址新石器宿州市13 古台寺遗址新石器宿州市14 烟墩山遗址商、周马鞍山市15 琉璃瓦窑址明当涂县二、古墓葬(10处)编号名称时代地址16 孝子墩古墓清长丰县17 共姬墓春秋淮北市18 万孺人墓明广德县19 黄泥孤堆(黄歇墓) 战国淮南市20 廉颇墓战国寿县21 常氏三王墓明怀远县22 化明塘严氏墓明五河县23 何城墓唐庐江县24 施闰章墓清宣城市宣州区25 余珊墓明桐城市三、古建筑(71处)编号名称时代地址26 庐州府城隍庙戏楼清合肥市27 大孔祠堂清合肥市28 唐五房圩转心楼清肥西县29 父子进士祠堂清肥东县30 尹氏宗祠清长丰县31 中江塔明芜湖市32 衙署前门宋——清芜湖市33 汉阙遗址及水牛墓汉淮北市34 水东花戏楼明宣城市宣州区35 明代城墙明郎溪县36 吴氏大宗祠明、清泾县37 云氏宗祠及《长生殿》及戏文砖雕贞节坊清广德县38 耿村明代耿姓民宅明广德县39 江村古民居群清旌德县40 三溪乐成桥明、清旌德县41 胡炳衡宅清绩溪县42 石家村古建筑群清绩溪县43 周氏祠堂清宁国市44 硖山口《慰农亭》及摩崖石刻宋——清凤台县45 叶集江西会馆明六安市46 毛坦厂老街重点古建筑明、清六安市47 六安古城墙清六安市48 褚氏祠堂清舒城县49 狮山中学玉玺楼清霍山县50 寿县孔庙元——清寿县51 霍邱文庙清霍邱县52 祗园寺清九华山风景区53 百岁官清九华山风景区54 甘露寺清九华山风景区55 杜氏宗祠明、清池州市贵池区56 榉根关古徽道明、清石台县57 严氏宗祠清石台县58 净居寺塔宋青阳县59 宁氏宗祠清青阳县60 金氏宗祠明、清东至县61 屏山村古建筑群明、清黟县62 南屏村古建筑群明、清黟县63 赛金花故居清黟县64 洪坑牌坊群及洪氏家庙明、清黄山市徽州区65 金紫祠明黄山市徽州区66 合一堂明、清祁门县67 倪望重宅(“一府六县”) 清祁门县68 苏氏宗祠与海宁学舍清黄山市黄山区69 希范堂清黄山市黄山区70 程氏宗祠清黄山市黄山区71 钟鼓楼清休宁县72 古城岩明清建筑群明、清休宁县73 东谯楼宋歙县74 曹氏二宅清歙县75 稠墅牌坊群明、清歙县76 棠樾古民居明、清歙县77 天心堂明歙县78 敬本堂明歙县79 员公支祠清歙县80 周氏宗祠清歙县81 大邦伯祠明歙县82 上水关下水关广惠桥宋、明、清滁州市83 池河太平桥明、清定远县84 古戏台、火神庙、嘉佑院古建筑群清明光市85 尊胜禅院旧址清来安县86 程文炳宅清阜阳市颖东区87 臧家公馆清界首市88 徐氏宗祠暨杨虎城在太和旧居清太和县89 尤家花园及故居清至民国颖上县90 西风禅寺及摩崖石刻唐——近代太湖县91 孙氏宗祠清岳西县92 左忠毅公祠明、清桐城市93 占庄老屋清潜山县94 萧县文庙清萧县95 金柱塔明当涂县96 章氏宗祠明、清池州市贵池区四、石窟寺及石刻(6处)编号名称时代地址97 琴高山摩崖石刻唐——清泾县98 刘冲崖刻唐——清九华山风景区99 花山石窟群唐——清黄山市屯溪区100 黄山摩崖石刻唐——近代黄山风景区101 陈德墓石刻明凤阳县102 华阳洞石刻宋含山县五、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8处)编号名称时代地址103 三河大捷遗址及古民居清、近代肥西县104 安庆天主堂清安庆市105 英驻芜领事署清芜湖市106 天主堂清芜湖市107 老芜湖海关近代芜湖市108 圣雅各中学旧址清芜湖市109 新四军四支队驻舒旧址1938.2——1939.6 舒城县110 六安中心县委、六英霍暴动总指挥部旧址1930年金寨县111 怀远教会建筑旧址清怀远县112 许世英故居清东至县113 汪晓娣等宅(孙起孟旧居) 清休宁县114 观瀑楼及听涛居近代黄山风景区115 黄山古观景亭近代黄山风景区116 李克农故居清巢湖市居巢区117 安徽大学红楼及敬敷书院旧址清、近代安庆市118 太平天国英王府及清安庆市太平天国英王府壁画清安庆市119 林散之墓1991年马鞍山市120 渡江战役总前委孙家圩子旧址1949年蚌埠市与现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合并项目(共10处)序号文保单位名称时代地址备注1 李鸿章享堂清合肥归入李鸿章家族住宅,名称李鸿章故居及享堂2 文昌塔清旌德归入旌德文庙3 胡适上学的私塾及胡传旧居清绩溪归入胡适故居4 东岳庙宋——清涡阳归入天静宫遗址5 独山革命旧址群1929—1932年六安归入独山暴动指挥部旧址,名称独山革命旧址群6 大和清真南寺明、清太和归入太和清真北寺,名称太和城关清真寺7 淮海战役总前委会议暨华东野战军指挥部旧址近现代萧县归入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8 洪家大屋近现代祁门归入太平军题字,名称洪家大屋9 祁门古戏台群明、清祁门归入徐庆堂古戏台,名称祁门古戏台群10 黄田村古民居群清泾县归入黄田洋船屋,名称黄田村古民居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潜山彰法山9号战国墓
李丁生
【期刊名称】《江汉考古》
【年(卷),期】1992()4
【摘要】彰法山位于潜山县城以北,南麓距合(肥)宿(松)公路及县城约500米,是一座红砂岩长条带缓丘,东西绵延10余公里,地势高出两边农田15——20米。
1978年文物普查发现其南麓有密集的战国、汉唐宋墓群,1979年至今,县文管所为配合基建工程先后在此清理了残古墓18座,依顺序编号为M1—M18(图一),其中战国墓11座,唐墓5座,宋墓2座。
9号墓是一座战国墓,1991年4月7日在县造纸厂基建工地发现的,由于施工取土,墓坑被挖毁1/3,为及时抢救文物,我们对该墓的残存部分进行了清理。
现将9号墓的清理情况简报如下。
【总页数】3页(P22-24)
【关键词】战国墓;安徽潜山;文物;长江中下游地区;普查;唐宋;宋墓;字形格;唐墓;古墓
【作者】李丁生
【作者单位】潜山县文管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7
【相关文献】
1.相得益彰——潜山县博物馆馆藏战国螭龙带钩印浅析 [J], 李騊
2.从制作技术看战国时期江汉地区出土青铜鼎——论包山2号墓·天星观2号墓·望山1、2号墓出土青铜鼎 [J], 丹羽崇史; 近藤晴香
3.出土楚简视野下的战国楚墓考古研究——以出土楚简的战国高等级楚墓为中心[J], 蒋鲁敬
4.论燕下都战国大墓的埋葬特点——与齐国战国大墓等比较 [J], 印群
5.高密度电阻率法探测土墩墓——以江苏省无锡市战国土墩墓为例 [J], 黄建秋;张敏;邹忆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