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兵曹胡马诗中用托物言志的诗句
房兵曹胡马赏析

房兵曹胡马赏析房兵曹胡马杜甫【原文】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译文】房兵曹的马是著名的大宛马。
瘦骨棱棱,好比刀锋。
两耳尖锐,如同削竹。
四蹄轻快,犹如劲风。
所向之地,空阔广漠。
不怕险阻,可托生死。
有如此壮健、如此奔腾快捷的良马,足可横行万里之外!【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言志诗。
注家一般认为作于开元二十八年(740)或二十九年,正值诗人漫游齐赵,飞鹰走狗,裘马清狂的一段时期。
诗的风格超迈遒劲,凛凛有生气,反映了青年杜甫锐于进取的精神。
诗分前后两部分。
前面四句正面写马,是实写。
诗人恰似一位丹青妙手,用传神之笔为我们描画了一匹神清骨峻的“胡马”。
它来自大宛(汉代西域的国名,素以产“汗血马”著称),自然非凡马可比。
接着,对马作了形象的刻画。
南齐谢赫的《古画品录》提出“六法”,第一为“气韵生动”,第二即是“骨法用笔”,这是作为气韵生动的首要条件提出来的。
所谓“骨法”,就是要写出对象的风度、气格。
杜甫写马的骨相:嶙峋耸峙,状如锋棱,勾勒出神峻的轮廓。
接着写马耳如刀削斧劈一般锐利劲挺,这也是良马的一个特征。
至此,骏马的昂藏不凡已跃然纸上了,我们似见其咴咴喷气、跃跃欲试的情状,下面顺势写其四蹄腾空、凌厉奔驰的雄姿就十分自然。
“批”和“入”两个动词极其传神。
前者写双耳直竖,有一种挺拔的力度;后者不写四蹄生风,而写风入四蹄,别具神韵。
从骑者的感受说,当其风驰电掣之时,好象马是不动的,两旁的景物飞速后闪,风也向蹄间呼啸而入。
诗人刻画细致,维妙逼真。
颔联两句以“二二一”的节奏,突出每句的最后一字:“峻”写马的气概,“轻”写它的疾驰,都显示出诗人的匠心。
这一部分写马的风骨,用的是大笔勾勒的方法,不必要的细节一概略去,只写其骨相、双耳和奔驰之态,因为这三者最能体现马的特色。
正如张彦远评画所云:“笔才一二,象已应焉,离披点画,时见缺落,此虽笔不周而意周也。
”(《历代名画记》)这就是所谓“写意传神”。
《房兵曹胡马诗》_杜甫的诗词

精心整理《房兵曹胡马诗》_杜甫的诗词房兵曹胡马诗[唐]杜甫漫游齐赵,飞鹰走狗,裘马清狂的一段时期。
诗的风格超迈遒劲,凛凛有生气,反映了青年杜甫锐于进取的精神。
诗分前后两部分。
前面四句正面写马,是实写。
诗人恰似一位丹青妙手,用传神之笔为我们描画了一匹神清骨峻的“胡马”。
它来自大宛,自然非凡马可比。
接着,对马作了形象的刻画。
南齐谢赫的《古画品录》提出“六法”,第一为“气韵生动”,第二即是“骨法用笔”,这是作为气韵生动的首要条件提出来的。
所谓“骨法”,就是要写出对象的风度、气格。
杜甫写马的骨相:嶙峋耸峙,状如锋棱,勾勒出神峻的轮廓。
接着写马耳如刀削斧劈一般锐利劲挺,这也是良马的一个特征。
至此,骏马的昂藏不凡已跃然纸上了,我们似见其咴咴喷气、跃跃欲试的情状,下面顺势写其四蹄腾空、凌厉奔驰的雄姿就十分自然。
“批”和“入”两个动词极其传神。
前者“笔才传神”将意境开拓得非常深远。
这一联收得拢,也放得开,它既是写马驰骋万里,也是期望房兵曹为国立功,更是诗人自己志向的写照。
盛唐时代国力的强盛,疆土的开拓,激发了民众的豪情,书生寒士都渴望建功立业,封侯万里。
这种蓬勃向上的精神用骏马来表现确是最合适不过了。
这和后期杜甫通过对病马的悲悯来表现忧国之情,真不可同日而语。
南朝宋人宗炳的《画山水序》认为通过写形传神而达于“畅神”的道理。
如果一个艺术形象不能“畅神”,即传达作者的情志,那么再酷肖也是无生命的。
杜甫此诗将状物和抒情结合得自然无间。
在写马中也写人,写人又离不开写马,这样一方面赋予马以活的灵魂,用人的精神进一步将马写活;另一方面写人有马的品格,人的情志也有了形象的表现。
前人讲“咏物诗最难工,太切题则粘皮带骨,不切题则(:①李陵书:“胡马奔走。
”《史记》:“初,天子得乌孙马,号曰天马。
及得大宛汗血马,益壮,更名乌孙马曰西极马,宛马曰天马。
”②马援铸铜马,奏曰:“臣既备数家骨法。
”③贾思勰《齐民要术》,“马耳欲小而锐,状如斩竹筒。
托物言志古诗

托物言志古诗1、《青松》现代·陈毅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2、《墨梅》元·王冕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3、《竹石》抄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4、《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5、《画菊》宋·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6、《菊花》唐·黄巢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7、《沁园春·雪》现代·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zd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8、《修竹篇》唐朝·陈子昂龙种生南岳,孤翠郁亭亭。
峰岭上崇崒,烟雨下微冥。
夜间鼯鼠叫,昼聒泉壑声。
春风正淡荡,白露已清泠。
哀响激金奏,密色滋玉英。
岁寒霜雪苦,含彩独青青。
9、《柳》唐朝·李商隐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10、《早梅》唐朝·张谓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11、《房兵曹胡马诗》唐朝·杜甫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12、《钴鉧潭西小丘记》唐朝·柳宗元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鉧潭。
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
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
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
13、《题太公钓渭图》明朝·刘基璇室群酣夜,璜溪独钓时。
房兵曹胡马杜甫诗词

杜甫房兵曹胡马意思_房兵曹胡马杜甫诗词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注释】:①兵曹:兵曹参军的省称,是唐代州府中掌官军防、驿传等事的小官。
房兵曹不详为何人。
②胡:此指西域。
大宛:汉西域国名,其地在今乌兹别克国境内,盛产良马。
大宛名:著名的大宛马。
③锋棱:锋利的棱角。
形容马的神骏健悍之状。
④竹批:形容马耳尖如竹尖。
⑤峻:尖锐。
这是良马的特征之一。
⑥堪:可以,能够。
⑦托死生:马值得信赖,对人的生命有保障。
⑧骁腾:健步奔驰。
【赏析】:此诗约作于玄宗开元二十九年(741),时杜甫在洛阳。
杜甫本善骑马,也很爱马,写过不少咏马诗。
此诗“前半论骨相,后半并及性情”(《唐诗别裁》语),可谓传神写意,自寓抱负,所以前人说是“为自己写照”(《读杜心解》)。
首联写其出身不凡,傲骨铮铮;次联写其峻健敏捷,颔联写其忠诚勇猛的品性;尾联期望骏马立功于万里之外,当是与房兵曹共勉之意。
整首诗写得矫健豪放,沉雄隽永。
《杜诗详注》引明张綖语:“此四十字中,其种其相,其才其德,无所不备,而形容痛快。
”这是一首咏物言志诗。
注家一般认为作于开元二十八年(740)或二十九年,正值诗人漫游齐赵,飞鹰走狗,裘马清狂的一段时期。
诗的风格超迈遒劲,凛凛有生气,反映了青年杜甫锐于进取的精神。
诗分前后两部分。
前面四句正面写马,是实写。
诗人恰似一位丹青妙手,用传神之笔为我们描画了一匹神清骨峻的“胡马”。
它来自大宛(汉代西域的国名,素以产“汗血马”著称),自然非凡马可比。
接着,对马作了形象的刻画。
南齐谢赫的《古画品录》提出“六法”,第一为“气韵生动”,第二即是“骨法用笔”,这是作为气韵生动的首要条件提出来的。
所谓“骨法”,就是要写出对象的风度、气格。
杜甫写马的骨相:嶙峋耸峙,状如锋棱,勾勒出神峻的轮廓。
接着写马耳如刀削斧劈一般锐利劲挺,这也是良马的一个特征。
至此,骏马的昂藏不凡已跃然纸上了,我们似见其咴咴喷气、跃跃欲试的情状,下面顺势写其四蹄腾空、凌厉奔驰的雄姿就十分自然。
关于马托物言志的诗句

关于马托物言志的诗句第1首唐朝姚合的《老马》卧来扶不起,唯向主人嘶。
惆怅东郊道,秋来雨作泥。
这首诗表面是写一匹年老体弱的老马,实际上以马喻人,借马抒情。
作者通过老马寓意自己仍有一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雄心,但想到自己年老体弱,前途未卜,不禁惆怅,读后令人心生感慨。
第2首唐朝万楚的《骢马》金络青骢白玉鞍,长鞭紫陌野游盘。
朝驱东道尘恒灭,暮到河源日未阑。
汗血每随边地苦,蹄伤不惮陇阴寒。
君能一饮长城窟,为报天山行路难。
这是一首借马抒怀、咏物言志的七言律诗,此诗写出了骢马华饰的高贵、飞奔的神速、扬厉矫健的俊姿和锐意进取的雄风,突出表现了骢马艰苦卓绝、征战沙场、出生入死、为国捐躯的昂扬的战斗精神和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马的形象鲜明生动,入木三分。
此诗格调高亢,豪放旷达,明是赞马,实为喻人,通过鲜明生动的马的形象,表现诗人自己的胸襟和抱负,体现出盛唐气象。
第3首南宋龚开的《瘦马图》一从云雾降天关,空尽先朝十二闲。
今日有谁怜瘦骨,夕阳沙岸影如山。
这是一首很精彩的题画诗,是作于《骏骨图》的一首自题诗,大约写在宋亡后,是作者晚年的作品。
这首诗寄托深远,诗人曾与陆秀夫等人一起参与抗元,最终失败。
宋被元朝灭亡后,龚开隐居不仕,卖画为生,最后守志而亡。
此诗写的“瘦马”之所以“瘦”,就是因为不食“元粟”的缘故吧!写“瘦马”实际就是写作者自己。
第4首唐朝李白的《紫骝马》紫骝行且嘶,双翻碧玉蹄。
临流不肯渡,似惜锦障泥。
白雪关山远,黄云海戍迷。
挥鞭万里去,安得念春闺。
这首诗前四句写征人所乘之紫骝马,后四句写征人想念在家的妻子,用一往情深的笔触,表达了主人公即将远赴边塞时的矛盾心理,抒发了征人对妻子的爱恋与怀念之情。
全诗情深而不庸俗,瑰丽而不浮艳,悲壮而不低沉,是一首格调高迥的佳作。
第5首唐朝李贺的《马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提到马诗,就不得不提李贺的《马诗二十三首》,而这首就是其中最精彩的一首。
此诗前两句运用比兴手法,在平沙如雪、新月似钩一派宁静旷远的背景下,跨马奔驰,快走踏清秋。
托物言志的古诗词大全

【导语】托物⾔志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种表现⼿法。
所谓托物⾔志,也称寄意于物,是指诗⼈运⽤象征或起兴等⼿法,通过描摹客观上事物的某⼀个⽅⾯的特征来表达作者情感或揭⽰作品的主旨。
下⾯®⽆忧考⽹就给⼤家介绍下托物⾔志的诗词,欢迎阅读!【篇⼀】 【篇⼀】 1.《⼭⾏》唐朝·杜牧 远上寒⼭⽯径斜,⽩云深处有⼈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花。
2.《左掖梨花》唐朝·邱为 冷艳全欺雪,余⾹乍⼊⾐。
春风且莫定,吹向⽟阶飞。
3.《杨柳枝词》唐朝·⽩居易 ⼀树春风千万枝,嫩于⾦⾊软于丝。
永丰西⾓荒园⾥,尽⽇⽆⼈属阿谁? 4.《⽯灰吟》明朝·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烈⽕焚烧若等闲。
粉⾻碎⾝浑不怕,要留清⽩在⼈间。
5.《⼘算⼦·咏梅》近现代·⽑泽东 风⾬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6.《琵琶⾏》唐朝·⽩居易 (诗前⼩序)元和⼗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明年秋,送客湓浦⼝,闻⾈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铮铮然有京都声。
问其⼈,本长安倡⼥,尝学琵琶于穆、曹⼆善才,年长⾊衰,委⾝... 7.《早梅》唐朝·柳宗元 早梅发⾼树,迥映楚天碧。
朔风飘夜⾹,繁霜滋晓⽩。
欲为万⾥赠,杳杳⼭⽔隔。
寒英坐销落,何⽤慰远客? 8.《早梅》唐朝·齐⼰ 万⽊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昨夜⼀枝开。
风递幽⾹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9.《清平乐·六盘⼭》近现代·⽑泽东 天⾼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好汉,屈指⾏程⼆万。
六盘⼭上⾼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长缨在⼿,何时缚住苍龙? 10.《⼘算⼦·咏梅》宋朝·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主。
已是黄昏独⾃愁,更著风和⾬。
⽆意苦争春,⼀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如故。
【篇⼆】【篇⼆】 1.《⽩梅》元朝·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不同桃李混芳尘。
《房兵曹胡马》阅读答案

I don't like robbing others in my life, but I won't let what I get.勤学乐施积极进取(页眉可删)《房兵曹胡马》阅读答案在学习和工作中,我们都离不开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由资深教育者参与拟订的、对有关阅读题所做的解答。
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科学规范的阅读答案呢?下面是精心整理的《房兵曹胡马》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房兵曹①胡马诗杜甫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注①兵曹:兵曹参军的省称,是唐代州府中掌官军防、驿传等事的官员。
房兵曹:诗人朋友。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开门见山,出句交代胡马产地;对句描写胡马骨相,从外形上勾勒其神峻的轮廓。
B、颔联“批”和“入”两词使用传神,“批”写马的双耳直竖,“入”写出马奔驰的雄姿。
C、颈联紧承上联,继续实写胡马外在特征,“所向无空阔”与“关山度若飞”意思接近。
D、尾联是全诗的“主旨”所在,用“骁腾有如此”对马作了概括,最后一句开拓了意境。
15、这首诗有什么含意?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6分)阅读答案:14、C “继续实写胡马外在特征”错,而是“虚写马的内在品格”15、含意:①本诗通过描写一匹拥有不凡外形和忠诚勇猛品格的胡马(诗歌内容2分)表达了诗人期望房兵曹骑着它驰骋万里,为国立功,(对友人的期望1分)寄托了诗人自己锐意进取、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自我的情志1分)手法:②主要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2分,答其它手法不给分)。
托物言志的古诗词大全

【导语】托物⾔志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种表现⼿法。
所谓托物⾔志,也称寄意于物,是指诗⼈运⽤象征或起兴等⼿法,通过描摹客观上事物的某⼀个⽅⾯的特征来表达作者情感或揭⽰作品的主旨。
下⾯®⽆忧考⽹就给⼤家介绍下托物⾔志的诗词,欢迎阅读!【篇⼀】 【篇⼀】 1.《⼭⾏》唐朝·杜牧 远上寒⼭⽯径斜,⽩云深处有⼈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花。
2.《左掖梨花》唐朝·邱为 冷艳全欺雪,余⾹乍⼊⾐。
春风且莫定,吹向⽟阶飞。
3.《杨柳枝词》唐朝·⽩居易 ⼀树春风千万枝,嫩于⾦⾊软于丝。
永丰西⾓荒园⾥,尽⽇⽆⼈属阿谁? 4.《⽯灰吟》明朝·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烈⽕焚烧若等闲。
粉⾻碎⾝浑不怕,要留清⽩在⼈间。
5.《⼘算⼦·咏梅》近现代·⽑泽东 风⾬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6.《琵琶⾏》唐朝·⽩居易 (诗前⼩序)元和⼗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明年秋,送客湓浦⼝,闻⾈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铮铮然有京都声。
问其⼈,本长安倡⼥,尝学琵琶于穆、曹⼆善才,年长⾊衰,委⾝... 7.《早梅》唐朝·柳宗元 早梅发⾼树,迥映楚天碧。
朔风飘夜⾹,繁霜滋晓⽩。
欲为万⾥赠,杳杳⼭⽔隔。
寒英坐销落,何⽤慰远客? 8.《早梅》唐朝·齐⼰ 万⽊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昨夜⼀枝开。
风递幽⾹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9.《清平乐·六盘⼭》近现代·⽑泽东 天⾼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好汉,屈指⾏程⼆万。
六盘⼭上⾼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长缨在⼿,何时缚住苍龙? 10.《⼘算⼦·咏梅》宋朝·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主。
已是黄昏独⾃愁,更著风和⾬。
⽆意苦争春,⼀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如故。
【篇⼆】【篇⼆】 1.《⽩梅》元朝·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不同桃李混芳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房兵曹胡马诗中用托物言志的诗句
引言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文学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其中,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黄金时代,诗人们的才华和创作达到了一个高峰。
房兵曹是唐代一位著名的诗人,他的诗作中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对胡马的描绘,表达出了他的思考和感悟。
本文将通过对房兵曹胡马诗中用托物言志的诗句的分析,探讨这种表达方式的独特之处。
托物言志的定义
托物言志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对事物的描写和抒发情感,来表达人类的思想、感悟和情感。
在文学作品中,托物言志可以通过人物、动物、植物等各种事物来进行。
在房兵曹的诗中,他选择了胡马作为托物来表达他的思考和感悟。
用胡马表达心境的诗句
以下是房兵曹诗中用胡马托物言志的几个诗句:
1.“千株胡马卧青山”
2.“骏马跨地涉长岑”
3.“扬鞭自是有文理”
4.“仰天干戈兴血勇”
5.“皆因腥膻酒肉肥”
通过这些诗句,我们可以看出房兵曹以胡马为主题的诗作意境深远、感人至深。
接下来,我们将从不同角度为您解读这些诗句。
胡马在自然环境中的描绘
在房兵曹的诗中,胡马的身影在青山之间或者跨越长岑的景象可以看作是对自然环境的描绘。
胡马在山林之间奔驰,与青山融为一体,传递出广阔的自然景观和无尽的草原之美。
骏马如何跨地涉长岑
这是诗人表达战马勇猛的形象。
在长岑险峻的地方,胡马才得发挥其优秀的品质,修长的腿部使它能够轻松地跨过险地。
这一形象不仅表现了房兵曹对胡马的赞美,也反映出胡马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扬鞭自是有文理
这句诗表达了骑手对胡马的驾驭之术的讴歌。
扬鞭之手必须充满技巧和经验,才能够精确地驱使仪态矫健的胡马,这是对马手智慧和技艺的赞美,也展示了房兵曹对于人类智慧和努力的无限敬意。
仰天干戈兴血勇
这句诗描绘了战马逼近战场时的奋勇情景。
战马穿越战争的硝烟,冲向敌人,它们身上的力量、勇气和斗志都如同火焰般熊熊燃烧。
这不仅表现了胡马的英勇,也反映了胡马在战争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腥膻酒肉肥的原因
这句诗揭示了战马保持力量和体力充沛的原因。
腥膻的肉与滋味鲜美的酒被认为是给战马提供营养的必需品。
通过喂养战马高质量的食物和饲料,可以使它们在战争中保持最佳状态。
结论
通过以上对房兵曹胡马诗中的诗句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托物言志的手法在房兵曹的诗作中得到了巧妙地运用。
通过对胡马的描绘,房兵曹不仅展现了对胡马的赞美和钦佩,也表达出了对战争、马术和自然景观的思考和感悟。
房兵曹以胡马为主题的诗作给人以深远的联想和感悟,使读者不仅能从中领略美的形象,也能思考人类与自然、战争与文明之间的关系,正如诗中所言:“皆因腥膻酒肉肥”。
房兵曹的诗作不仅为我们带来了文学艺术上的享受,也为我们提供了一扇窥探古代社会和人类思想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