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靠性设计复习题集

合集下载

可靠性设计分析试题B

可靠性设计分析试题B

1.判断题(共20分,每题2分)(1)()系统优化权衡的核心是效能、寿命周期费用两个概念之间的权衡。

(2)()产品的故障密度函数反映了产品的故障强度。

(3)()对于含有桥联的可靠性框图,在划分虚单元后得到的可靠性框图应是一个简洁的串、并联组合模型。

(4)()提高机械零件安全系数,就可相应提高其静强度可靠度。

(5)()相似产品可靠性预计法要求新产品的预计结果必须好于相似的老产品。

(6)()并非所有的故障都经历潜在故障再到功能故障这一变化过程。

(7)()故障树也是一种可靠性模型。

(8)()事件树中的后续事件是在初因事件发生后,可能相继发生的非正常事件。

(9)()电子元器件是能够完成预定功能且不能再分割的电路基本单元。

(10)()与电子产品相比,机械产品的失效主要是耗损型失效。

2.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1)系统效能是系统、及的综合反映。

(2)产品可靠性定义的要素为、和。

(3)可靠性定量要求的制定,即对定量描述产品可靠性的及其。

(4)应力分析法用于阶段的故障率预计。

(5)在进行FMEA之前,应首先规定FMEA从哪个产品层次开始到哪个产品层次结束,这种规定的FMEA层次称为,一般将最顶层的约定层次称为。

(6)故障树构图的元素是和。

(7)事件的风险定义为与的乘积。

(8)PPL的含义是。

(9)田口方法将产品的设计分为三次:、和。

3.简答题(20分)(1)(10分)画出典型产品的故障率曲线,并标明:1)故障阶段;2)使用寿命;3)计划维修后的故障率变化情况。

(2)(10分)什么是基本可靠性模型?什么是任务可靠性模型?举例说明。

4.(10分)题图4(a)、(b)两部分是等价的吗?请说明理由。

当表决器可靠度为1,组成单元的故障率均为常值 时,请推导出三中取二系统的可靠度和MTBCF表达式。

(a)(b)题图45.(10分)四个寿命分布为指数分布的独立单元构成一个串联系统,每个单元的MTBF分别为:300、500、250和150小时。

可靠性试题及答案

可靠性试题及答案

可靠性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可靠性工程的主要目的是:A. 降低成本B. 提高产品性能C. 延长产品寿命D. 确保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预定功能2. 以下哪项不是可靠性分析的常用方法?A. 故障树分析B. 事件树分析C. 蒙特卡洛模拟D. 线性回归分析3. 可靠性增长的常用方法包括:A. 故障模式影响分析B. 故障注入测试C. 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度分析D. 故障预防二、填空题4. 可靠性是指产品在规定的________和规定的________内,完成预定功能的能力。

5. 可靠性工程中的“浴盆曲线”通常用来描述产品故障率随时间变化的________。

三、简答题6. 简述可靠性工程中常用的失效模式分析方法。

四、计算题7. 假设一个系统的可靠性为0.9,求该系统在连续运行5小时后,系统仍然可靠的概率。

五、论述题8. 论述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如何通过可靠性工程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答案:一、选择题1. D2. D3. B二、填空题4. 条件下,时间内5. 趋势三、简答题6. 失效模式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失效模式影响分析(FMEA)、失效模式、影响及危害度分析(FMECA)等,这些方法通过识别潜在的失效模式,评估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并采取预防措施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四、计算题7. 系统在连续运行5小时后仍然可靠的概率为 \( 0.9^5 = 0.59049 \)。

五、论述题8. 在产品开发过程中,通过可靠性工程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的方法包括:在设计阶段就考虑产品的可靠性要求,进行可靠性设计;在生产过程中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减少产品缺陷;通过可靠性测试发现潜在的问题并进行改进;通过持续的可靠性增长活动,提高产品的整体性能和寿命;通过收集和分析市场反馈,不断优化产品,满足客户需求。

机械可靠性设计试题(研究生)

机械可靠性设计试题(研究生)

长江大学试题纸课程名称:机械可靠性设计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一、填空题(20分)1.根据GB3187-82规定,可靠性定义是产品在 和 ,完成 的能力。

2.随机事件的主要特征有① ,② 。

3.电子产品的失效率曲线一般呈现三个不同的时期,即 、 和 。

4.由两支灯泡及附件分别组成串联系统和并联系统,则两系统的可靠度关系为 大于 。

5.疲劳极限曲线上各点的循环特征 ,而循环次数 ;6.疲劳寿命设计分为 和 ,前者的设计点在循环基数点的 侧;7.常用 、 和 概率分布描述材料疲劳强度分布。

8.求数字特征的常用方法有 、 和二、基本计算题(40分)1. 设有一批名义直径为25.4mm 的钢管,按规定其直径d 满足24.8mm ≤d ≤26mm 时为合格品,如果直径服从正态分布,其均值mm u d 4.25=,标准差mm d 3.0=σ,计算这批钢管的废品率。

2.某组件由三个零件组成,组件的长度为3个零件的尺寸之和。

若零件的尺寸分别为20±0.02、30±0.03、40±0.04,问组件长度的均值、标准差和公差各是多少?3. 对100台汽车的变速器做寿命试验,在完成100小时试验时失效5台变速器。

若其失效率为常数,试计算其特征寿命和中位寿命。

4.等截面悬臂梁受载如图示,截面为圆形。

已知L 的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L u 和L σ,直径d的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d u 和d σ,梁的屈服极限S 的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s u 和s σ,试确定在弹性范围内最大载荷P 的数字特征。

三、可靠性设计(20分)1. 某转轴的疲劳强度服从威布尔分布,参数为:最小强度50Mpa ,形状参数为2,尺度参数27Mpa 。

应力为正态分布,均值55 Mpa ,变异系数0.05。

试估计可靠度。

2.四、系统可靠性(20分)1. 一个由电动机、皮带传动、单级齿轮减速器组成的传动装置,工作1000h 要求的可靠度为0.96,已知它们的失效率分别为:电动机kh /0003.01=λ,皮带传动kh /004.02=λ和减速器kh /0002.03=λ。

可靠性复习题

可靠性复习题

一、填空题1、产品的可靠性产品在()和()完成()功能的能力。

2、试验进行到规定的时间t结束,称为()试验;试验进行到规定的失效数r结束,称为()试验。

3、()用以估计产品及其组成单元发生故障所引起的维修及保障性要求;()用以估计产品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

系统中储备单元越多,则其()越高。

4、一个()代表了系统一种成功的模式。

系统的()构成系统的成功谱;一个最小割集代表了系统的(),系统的()构成了系统的故障谱。

5、由许多零部件构成的机器、设备或系统,在不进行预防性维修时,或者对于不可修复的产品其失效率曲线分为三个阶段:()()()。

6、可靠性预计是按照()可靠性数据,计算()的可靠性指标。

7、寿命试验的试验方案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明确试验对象、确定试验条件、()、()、()。

8、常用的可靠性特征量有可靠度、()、失效率、()、可靠寿命与中位寿命等。

9、“规定的条件”,一般指的是()、()、()和操作技术。

10、()用以估计产品及其组成单元发生故障所引起的维修及保障性要求;()用以估计产品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

系统中储备单元越多,则其()越高。

11、一个()代表了系统一种成功的模式。

系统的()构成系统的成功谱;一个最小割集代表了系统的(),系统的()构成了系统的故障谱。

12、机械可靠性设计的主要方法有:()()()。

13、可靠性预计是按照()可靠性数据,计算()的可靠性指标。

14、系统可靠性模型建立的步骤:确定系统的功能、()、确定系统的工作环境条件、()、()。

二、作图题1、下图所示为管子阀门系统结构框图,请画出系统导通和截流时的可靠性框图。

2、图示为2K-H型行星齿轮机构。

如果太阳轮a,行星轮g及齿圈b的可靠度分别为R a,作出系统的可靠性框图,设任一齿轮失效为独立事件(只要有一行星轮g不失效,系统就可以正常工作)。

n1 T1 n2 T23、如下图所示供水系统,E 为水箱,F 为阀门,L 1和L 2为水泵,S 1和S 2为支路阀门。

可靠性设计基础试卷3(带答案)

可靠性设计基础试卷3(带答案)

可靠性设计基础试卷答案考试时间:2012年 月 日学院: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一、 判断题(1′×10,共10分)1、 串联系统数字模型为R s t = R i (t )n i=1。

( √ ) 2、可靠性研究的重点,在于延长正常工作期的长度。

( √ )3、两个单元在原理图中是串联的,那么在逻辑图中也一定是串联的。

( × )4、在高阶最小割集中出现的底事件比低阶最小割集中的底事件重要。

(× )5、r/n 系统的MTBFS 比并联系统小,比串联系统大。

( √ )6、产品可靠性高低并不取决于论证,而取决于本身。

( √ )7、FMEA 主要应用于设计的某些方面。

( × )8、FEMA 使用统计表来进行分析,必须使用数学工具。

( × )9、可靠性评定是一种定性的可靠性分析,它要在设计试验、生产、贮存直到使用的各个阶段中进行。

( × )10、加速寿命试验的前提是不改变产品的失效机理和不增加新的失效因子。

(√)二、填空题(1′×20,共20分)1、衡量产品可靠性的最主要的指标有四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靠度R (t)不可靠度(或故障概率)F(t)故障密度函数f(t)故障率λ(t))2、浴盆曲线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应该着力提高产品的__________。

(早期失效期、偶然失效期、耗损失效期、偶然失效期)3、某FTA有如下割集(1,2,4,5)、(1,2,3)、(3,1,2)、(3,4,5)、(2,3)、(1,3)、(1,2),其中最小割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重要的底事件为_____。

机械可靠性设计复习题

机械可靠性设计复习题

1. 简述正态分布曲线特点?2. 威布尔分布的形状参数和尺寸参数不变,位置参数变化时,威布尔曲线将如何变化?并说明其变化代表了产品可靠性的特点?3. 强度与应力均服从正态分布时,零件的可靠度如何确定?4. 简述AGREE 分配法的方法?5. 什么是割集、最小割集、路集、最小路集?6. 为了考核某电机厂的产品质量,经随机抽样,选出80台电机,在给定的条件下进行可靠性试验,记录数据见下表。

试求:① 该产品工作1500小时的可靠度观测值;② 该产品工作1500小时的累积失效概率观测值;③ 该产品在1000~1500小时内的平均失效概率密度观测值;7. 某汽车零件,其应力与强度均服从正态分布,即(μS ,σS )=(912,31.8)MPa ,( μδ,σδ)=(1076,42.2)MPa ,求该零件的可靠度R 。

8. 松螺栓联结,M12螺栓(车制d 1=10.106mm ),材料Q235,4.6级(强度MPa S 5.272=,变异系数06.0=S ν),设螺栓允许的偏差d d 015.0±=∆,承受载荷F=(7000±700)N ,求此时的可靠度。

9. 系统由3个子系统串联而成,第一个子系统由单元1、2、3组成2/3表决子系统,第二个子系统由单元4、5串联组成,第三个子系统由单元6、7、8并联,设每个单元的可靠度相同,R=0.95,求系统的可靠度。

10. 系统可靠性逻辑框图如下所示,求(1)系统故障树;(2)求系统的最小割集。

(8分)1. 用图解法求21x x 、,使目标函数()524212221+--+=x x x x X F 最大和最小,并满足约束条件:()()()()0022042413122211≥=≥=≤--=≤-+=x X g x X g x x X g x x X g2. 何谓梯度?它具有什么性质?3. 何谓函数极值点?它存在的条件是什么?4. 迭代法的基本思想是什么?常用的终止准则有哪些?5. 复合形法的基本思想是什么?6. 函数()1422+-=x x X F 在初始区间[0.5,2]上为单峰函数,利用黄金分割法求得427.1,073.111==b a ,对应的函数值为6353.0,9893.021-=-=F F ,试继续迭代运算,求函数极小值点,精度值6.0=ε7. 目标函数()22212122x x x x X F ++=,由点[]Tk X 2,1=出发,沿负梯度方向作一维搜索,求最优步长因子k α。

可靠性设计基础试卷2(带答案)

可靠性设计基础试卷2(带答案)

可靠性设计基础试卷答案考试时间:2012年月日学院: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_ 一、 判断题〔1′×10,共10分〕1、区间估计的置信度越高,置信区间越宽,估计精度越低。

〔√〕2、FTA 可追溯系统失效的根源到基础元件失效的组合关系,它是一种多因素的分析方法,可以分析几种因素同时起作用才能导致的某种后果。

〔√〕3、系统的原理图为并联的,则其逻辑图一定是并联的。

〔×〕4、并联模型属于非工作贮备模型。

〔×〕5、机械结构不可靠性设计又称为概率设计。

〔√〕6、并联单元越多,系统可靠性越高。

〔√〕7、采用储备模型可以提高产品的任务可靠性及基本可靠性。

〔×〕8、战备完好性是保障性的出发点和归结点。

〔√〕9、产品的故障密度函数反映了产品的故障强度。

〔×〕 10、为简化故障树,可将逻辑门之间的中间事件省略。

〔×〕二、 填空题〔1′×20,共20分〕1、研究产品失效的两种常用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

〔FMECA、FTA〕2、在FTA树中,用来表示事件关系的基本逻辑门符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门、或门、禁门〕3、工厂单独生产和可以单独验收的零部件称为__________。

〔单元产品〕4、在可靠性设计中,影响可靠度大小的积分极限uZδδσ==,该方程称为__________,由该方程可看出Z,不但取决于传统设计的安全系数sluu,同时还取决于l X,s X的离散程度sσ与lσ,Z称为可靠系数〔概率安全系数〕。

(联结方程)5、球故障树所有最小割据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行法、下行法〕6、产品丧失规定的功能叫___________。

〔失效〕7、FTA是一种_______________的系统完整的失效因果关系的分析程序。

结构可靠性复习试题和答案解析

结构可靠性复习试题和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现行规范中一般建筑物的设计使用年限为 C A.5年B。

25年C.50年D。

100年2.对普通房屋和构筑物,《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给出的设计使用年限为C A.5年B。

25年C.50年D。

100年3.对临时性结构,《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给出的设计使用年限为A A.5年B。

25年C.50年D。

100年4.我国现行建筑规范中设计基准期为 C A.10年B。

30年C.50年D。

100年5. 现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规定的基本风压值的重现期为BA.30年B.50年C.100年D.150年6. 称确定可变作用及与时间有关的材料性能的取值而选用的时间参数为AA. 结构设计基准期B. 结构设计使用年限C. 结构使用年限D. 结构全寿命7.下面哪一个变量不是随机变量? DQA.结构构件抗力B.荷载最大值TC.功能函数Z D.永久荷载标准值8.结构可靠性是指 DA .安全性B 。

适用性C .耐久性D 。

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的总称9.在结构可靠度分析中,描述结构的极限状态一般用 AA .功能函数B 。

极限状态方程C .可靠度D 。

失效概率10.裂缝超标破坏属于哪个极限状态范畴.BA .承载力极限状态 B.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C. 稳定极限状态D. 强度极限状态11.规定时间规定条件预定功能相同时,可靠指标 越大,结构的可靠程度AA.越高B.越低C.不变D.视情况而定12. 结构的失效概率与可靠度之和AA.等于1B.大于1C.小于1D.不确定13.当功能函数服从哪一个分布时,可靠指标与失效概率具有一一对应关系。

A A .正态分布B 。

均匀分布C .极值分布D .指数分布14. 结构的失效概率f P 与结构抗力R 和荷载效应S 的概率密度干涉面积。

DA.无关B.相等C.有关D. 有关,但不相等15. 静定结构体系可用下列逻辑模型表示。

BA.并联模型B.串联模型C.并串联模型D.串并联模型16.若结构系统的任一单元失效,则该系统失效,此类结构系统可用哪个模型表示A A.串联模型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靠性设计复习题集
一、基本概念
1、什么是可靠性工程?决定产品的可靠性由哪些因素?
2、什么是可靠性?什么是可靠度?
3、可靠性分哪几类?
4、产品与可靠性由什么关系?
5、产品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有什么关系?
6、度量可靠性有哪些指标?
7、什么是累积失效概率?它与可靠性有什么关系?
8、什么是失效率?它与累积失效概率有什么关系?一般应用在那些
产品?其单位是什么?
9、什么是“浴盆曲线”?
10、什么是平均寿命?什么是可靠性寿命?MTTF与MTBF有何区
别?
11、可靠性工程研究的内容是什么?基本任务是什么?
12、什么是随机事件?该事件之间有哪些运算?
13、随机变量的特征是什么?其均值和方差如何获得?
14、概率运算的基本法则有哪些?它们的运算公式和含义是什
么?
15、什么是离散型随机变量和连续型随机变量?其分布指什么?
16、可靠性工程中常用哪几种概率分布?
17、二项分布、正态分布、对数正态分布、指数分布及威布尔分布
的函数表达式和参数如何表示?
18、什么是系统可靠性设计?
19、可靠性指标的确定原则是什么?
20、什么是可靠性预测?有什么目的和意义?
21、元件可靠性预测有哪些方法?
22、什么是电子元器件应力分析法?数学表达式含义是什么?
23、什么是逻辑图?它与系统的装配关系有什么联系?
24、结构的串、并联与逻辑的串、并联有何关系?
25、串、并联系统可靠度的计算有何不同?分别对机电系统总的可
靠度有何影响?
26、什么是热、冷储备系统?如何计算其组成的可靠度?
27、混联系统可靠度的计算步骤是什么?
28、什么是表决系统?它的可靠度与串、并联系统相比有什么特
点?
29、布尔真值表法(状态枚举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应用时有什
么特点?
30、界限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与数学模型法相比有什么特点?
31、什么是相似法?其适合什么样的产品可靠性的预测?
32、相似设备法和相似电路法原理有什么区别?利用数学模型说
明。

33、元器件计数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利用数学模型说明。

34、可靠性分配、可靠性预测与可靠性分析三者在可靠性系统设计
中各强调的内容是什么?之间有何联系?
35、可靠性分配的基本思路是什么?可靠性分配应考虑哪些内
容?
36、可靠性分配有哪些方法?各有什么特点?
37、按相对失效率来分配可靠度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具体计算步
骤有哪些?
38、按单元的复杂程度及重要度来分配可靠度的原理是什么?具
体如何计算?
39、什么是系统可靠性分析?有哪些分析方法?
40、什么是FMECA法?它包含哪些分析方法?
41、FMECA法的基本任务是什么?具体如何进行?
42、什么是失效后果等级?什么是概率等级?他们的等级分布如
何?
43、什么是致命度?请分别表示四个等级,并说明其含义?
44、失效树分析法的基本思想是什么?有什么特点?具体步骤如
何进行?
45、什么是顶事件和底事件?在失效树分析中分别在什么位置?
46、在失效树中有哪些逻辑运算?其含义是什么?各用什么符号
表示?
47、什么是最小割集和最小路集?在失效树分析中有何作用?
48、失效树的定量分析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49、失效树的计算机处理过程如何进行?
50、FMECA和FTA各有什么优缺点?
51、可靠性的改进措施有哪些?
52、元器件的减额使用的基本思想?应注意什么?
53、什么是冗余技术?有哪些方法?各有什么特点?
54、度量维修性有哪些常用指标?目前有什么维修方式?
55、什么是维修度?什么是平均修复时间?
56、什么是修复率和有效度?
57、什么是应力——强度干涉模型?在机械产品可靠性设计中产
品的可靠度如何计算?
58、强度和应力均为正态分布是可靠度计算步骤如何进行?
59、强度、应力均为对数正态分布时的可靠度计算的数学模型?
60、什么是静强度的可靠性设计?一般分析过程如何进行?
61、什么是疲劳强度的可靠性设计?一般分析过程如何进行?
62、疲劳极限图如何画?零件的疲劳极限图如何画?
63、疲劳强度可靠性设计的原理是什么?
64、什么是可靠性意义下的安全系数?
65、若强度和应力均服从正态分布,常规安全系数、可靠性安全系
数与零部件可靠度之间的关系如何?
66、什么是人机工程学?什么是人机系统可靠性设计?人机系统
模型如何表示?
67、人机系统可靠度如何计算?人操作的可靠度和机器的可靠度
如何影响人机系统的可靠度?
68、人机功能分配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其理论基础是什么?
69、什么是冗余人机系统可靠性设计,该法有什么特点?
70、多数人表决的冗余人机系统可靠性设计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有什么特点?
71、控制器监视冗余人机系统可靠性设计的数学模型?有什么特
点?
72、什么是可靠性试验?与一般产品质量的例行试验有什么区
别?
73、可靠性试验分哪几类?各有什么特点?
74、什么是寿命试验?分哪几类?
75、什么是点估计法?
76、无替换定数截尾与有替换定时截尾寿命试验有何不同?
77、正态分布寿命试验的点估计方法的基本思路是什么?其平均
寿命和标准差估计的数学模型是什么?
78、什么是加速寿命试验?有何特点?
79、环境可靠性设计(人——机——环境)包括哪些因素?
80、孟塞尔、麦切尔、坪内和夫等对人机系统可靠性设计有何贡
献?
二、基本设计方法
1、可靠性指标的计算。

2、概率运算的基本法则。

3、离散和连续随机变量的六种分布的估算。

4、电子元件应力分析法。

5、应力——强度干涉法。

6、机械零部件失效率模型预测法。

7、由结构图画出逻辑图。

8、数学模型法预测系统可靠度。

9、界限法预测系统可靠度。

10、相似法预测电子设备可靠性。

11、元素计数法预测电子设备可靠性。

12、等分配法。

13、按相对失效概率来分配可靠度。

14、按单元的复杂程度及重要度分配可靠度。

15、维修性常用指标的计算。

16、强度和应力为正态分布时的可靠度计算。

17、材料性能数据和尺寸的统计处理。

18、梁的静强度可靠性设计。

19、疲劳强度可靠性设计。

20、可靠性意义下的安全系数的计算。

21、人机系统的可靠性计算。

22、冗余人机系统的可靠度计算。

23、控制器监视冗余人机系统的可靠度计算。

24、多数人表决的冗余人机系统可靠度计算。

25、寿命试验点估计方法参数的计算。

三、计算题
1、可靠性指标计算:例1-1可靠度(p6)、例1-2失效率(p7)、例
1-3平均寿命(p9)。

2、概率分布:例2-4——2-9。

3、串、并联系统可靠度预测:例3-1——4(p34-36)。

4、界限法预测可靠度:例3-5(p41)。

5、元器件计数法:例3-6(p44)。

6、等分配法:例3-7(p45)。

7、按相对失效率分配可靠度:例3-8(p46)。

8、按单元的复杂程度及重要度分配可靠度:例3-9(p47)。

9、维修性指标:例3-11(p60)。

10、强度和应力服从正态分布时机械产品的可靠度计算:例4-1
(p66)。

11、梁的静强度可靠性设计:例4-2、4-3(p69-71)。

12、疲劳极限图:例4-4(p75)。

13、零件的疲劳强度可靠性设计:例4-5(p78)。

14、安全系数:例4-6(p83)。

例4-7——10(p85)。

15、寿命试验的点估计法:例6-2、3(p108)。

四、作业
1、第一章1-3。

2、第二章1-7。

3、第三章1-7。

4、第四章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