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业转型升级面临突破

合集下载

河南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河南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河南汽车产业发展现状河南省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描述:首先,河南省的汽车产业发展较为成熟。

近年来,河南省汽车产业取得了快速发展,不仅各类汽车企业层出不穷,汽车产量不断增加,而且产品质量也不断提高。

目前,河南省已经形成了以重型汽车、乘用车、特种车、电动车等为主要产品的汽车产业体系。

其中,郑州市是河南省汽车产业的核心区域,拥有一批知名的汽车企业,如豫汽集团、江淮集团、郑州日产等,各类汽车产品已经覆盖了乘用车、商用车、特种车等多个领域。

其次,河南省的汽车产业链条较为完整。

河南省的汽车产业链条较为完善,从汽车零部件制造、整车制造到销售服务等环节,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

河南省除了自主品牌的汽车生产外,还有众多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如安凯客车、吉利汽车等,为整个汽车产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支撑。

另外,河南省推进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成效。

为了适应行业的需求变化,河南省积极推进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努力推动汽车产业由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业转型。

目前,河南省一些汽车企业已经在智能制造和新能源汽车领域取得了一些突破,如河南豫新电源有限公司研发的锂电池等,不仅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还成功开拓了国际市场。

最后,河南省近年来汽车产业发展还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因为汽车市场竞争激烈,尤其是豪华品牌市场,河南省本土的汽车品牌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仍然有待提高。

另一方面,河南省的汽车产业集中在郑州市等少数地区,汽车产业在全省范围内的布局还比较不均衡。

同时,河南省的汽车产业在绿色环保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短板,需要继续加大环保技术研发和应用。

总体来说,河南省的汽车产业在技术水平、产品质量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为了进一步促进汽车产业的发展,河南省应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竞争力,加强对汽车产业链的支持,为汽车产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

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机遇和挑战

 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机遇和挑战

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机遇和挑战
机遇:
1. 新能源汽车市场潜力巨大。

随着全球对环保的日益关注,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2. 智能网联技术的发展促进汽车产业转型。

无人驾驶、车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将引领汽车产业向智能化、互联化方向发展。

3. 科技创新为汽车产业带来无限可能。

汽车产业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如车辆轻量化、能源管理、驾驶辅助等领域的技术不断提升和突破,将为整个汽车产业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挑战:
1. 外部市场竞争加剧。

全球汽车市场竞争激烈,面对诸如制造成本、质量控制等挑战,汽车厂商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

2. 技术进步带来的人才需求增加。

现代汽车产业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对汽车制造业人才的技能要求也不断提高,缺乏技术人才将成为制约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瓶颈。

3. 资源约束制约产业转型。

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需要大量投资,包括技术研发、生产资料和制造设备等。

但是,汽车产业面临的资金和资源约束问题依然存在。

4. 政策风险和市场不确定性。

在新能源汽车政策制定和市场培
育的过程中,政策风险和市场不确定性的问题增加,这也是制约汽车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全文汽车产业是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是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支撑,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汽车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事关人民群众的日常出行、社会资源的顺畅流通和生态文明的全面跃升.当前,新一代信息通信、新能源、新材料等技术与汽车产业加快融合,产业生态深刻变革,竞争格局全面重塑,我国汽车产业进入转型升级、由大变强的战略机遇期。

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制造强国的战略部署,推动汽车强国建设,制定本发展规划.一、发展现状与面临形势(一)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成绩显著。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形成了种类齐全、配套完整的产业体系。

整车研发能力明显增强,节能减排成效显著,质量水平稳步提高,中国品牌迅速成长,国际化发展能力逐步提升。

特别是近年来在商用车和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等细分市场形成了一定的竞争优势,新能源汽车发展取得重大进展,由培育期进入成长期。

2016年,我国汽车产销突破2800万辆,连续8年位居全球第一,其中中国品牌汽车销量占比50%左右,市场认可度大幅提高。

汽车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持续增强,对推动经济增长、促进社会就业、改善民生福祉作出了突出贡献.汽车相关产业税收占全国税收比、从业人员占全国城镇就业人数比、汽车销售额占全国商品零售额比均连续多年超过10%。

与此同时,我国汽车产业大而不强的问题依然突出,表现在关键核心技术掌握不足,产业链条存在短板,创新体系仍需完善,国际品牌建设滞缓,企业实力亟待提升,产能过剩风险显现,商用车安全性能有待提高。

巨大汽车保有量带来的能源、环保、交通等问题日益凸显。

(二)汽车产业发展形势面临重大变化。

产品形态和生产方式深度变革.随着能源革命和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突破,汽车产品加快向新能源、轻量化、智能和网联的方向发展,汽车正从交通工具转变为大型移动智能终端、储能单元和数字空间,乘员、车辆、货物、运营平台与基础设施等实现智能互联和数据共享。

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迅速,成为世界汽车行业的重要玩家。

然而,随着国内经济发展和市场竞争加剧,汽车产业也面临着不少机遇和挑战。

机遇之一:政策支持随着国家“中国制造2025”、“五年规划”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也得到了政策支持。

政策的落实将促进整个产业链的升级和改造,有利于国内企业的发展和产品的质量提升。

同时,政策还鼓励创新和科技领域的投入,将推动汽车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带来更多的机会和前景。

机遇之二:市场扩张我国汽车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世界最大,而且逐年增速仍在持续加快。

汽车消费群体受众广泛,同时消费质量也逐渐提升。

这促进了国内汽车市场的快速扩张,也为整个产业链的升级提供了机会。

我们也可以看到,随着合资车企逐渐减少,国内品牌的市场份额不断增加,这说明我们国内汽车品牌开始受到消费者的认可和支持。

挑战之一:缺乏核心技术尽管我国汽车产业得到了政策支持和市场扩张带来的机遇,但汽车产业发展的技术基础仍显不足。

在传统燃油汽车技术领域,我国企业还存在着诸多短板。

更为重要的是,国际市场上核心技术和专利同行业国家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如零件设计、发动机技术、电子控制等方面。

如何加快技术能力的提升,是当前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必须要面临和解决的挑战。

挑战之二:环保监管加强汽车排放已经成为全球环保关注的热点问题。

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加强,汽车行业面临的环保监管压力也不断上升。

另外,在全球范围内,对新能源汽车及相关技术的发展也形成了潮流。

虽然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态势良好,但要实现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和大规模普及,我们还需要加大技术研发和市场培育力度。

结论总的来说,我国汽车产业面临机遇和挑战并存。

从机遇看,政策支持和市场扩张是实现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和提升领先地位的重要机遇;从挑战看,缺乏核心技术和环保要求加强是发展汽车产业需要解决的关键挑战。

因此,我们需要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注重技术创新和环保监管,以实现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柳州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

柳州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

柳州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全区工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坚定不移地推进柳州工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制造城,以汽车产业转型升级作为突破口,推动全市工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战略方向准确把握国际国内汽车产业发展趋势,全力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以构建柳州特色全产业链生态体系、打造国内具有竞争力的汽车产业集群为战略目标,实施柳州汽车产业“三高”发展战略,加快培育产业新动能、新业态,实现汽车工业高质量发展。

(一)高端研发战略。

打造中高端产品开发平台,加强创新研发能力建设,加快引进和培育高水平人才团队,不断夯实创新根基、增强产业竞争力。

(二)高端制造战略。

围绕高质性价比,以中高端产品生产标准全面提升汽车产业制造体系,以产品质量为引领和出发点,推进“5G+智能制造”体系,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实现汽车产品高质量制造和产品高质量性价比。

(三)高端服务战略。

推动企业向定制化服务型制造转变,大力发展“微笑曲线”两端(即:工业科研服务端和后市场服务端),探索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

二、发展目标到2025年,建成国内重要的汽车全产业链生产基地、自主品牌汽车研发基地、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到2025年,全市汽车产量300万辆(乘用车产量235万辆,重型卡车15万辆。

其中:新能源汽车占新车销量中的比重超过25%,中高端轿车产品供给能力大幅提升,产量超过20万辆),汽车工业总产值突破3000亿元。

——全产业链体系基本构建。

突破汽车电子以及轻量化新材料、高端制造装备等产业链短板,培育具有国际国内竞争力的零部件企业,汽车零部件本市配套率达到60%以上,形成从零部件到整车的现代全产业链生态体系。

——汽车品牌品质明显提升。

柳州汽车品牌认可度、产品美誉度及影响力显著增强,在国际国内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明显提升,打造3~5个中高端平台产品并完成零部件配套布局,汽车国外销量占总销量比例达到7%。

新能源汽车发展将促进汽车零部件产业转型升级分析 (一)

新能源汽车发展将促进汽车零部件产业转型升级分析 (一)

新能源汽车发展将促进汽车零部件产业转型升级分析 (一)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不断发展引起了各界广泛关注,成为了汽车产业变革的重要方向。

而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汽车零部件产业也将迎来巨大的转型和升级。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述。

一、新能源汽车带动零部件产业技术创新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对汽车零部件的技术升级和新技术的开发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例如,汽车电池、电机、电控系统、整车智能化、数据交互等方面的技术都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

这为汽车零部件生产商提供了技术提升和应用领域拓展的机遇,同时也推动产业发展从制造业向高技术产业升级。

二、新能源汽车加速零部件产业市场变革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壮大,将需要更多的优质、高效、低能耗、低污染的零部件供应。

市场需求的变化,将调整零部件供应商的产品结构、标准、质量要求等方面,促进了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市场变革。

同时,新能源汽车所需零部件型号繁多、小批量、多品种、高灵活性的生产模式,进一步对传统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育了新型供应商生产模式和平台。

三、新能源汽车引领零部件产业资源配置优化新能源汽车在能源消耗、环保、安全等方面具有优势,而传统内燃机汽车的生产将逐渐减少。

当新能源汽车逐渐代替传统内燃机汽车成为主流车型时,汽车零部件产业的资源配置也将发生逐步调整。

传统零部件产业的资源将向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开发制造逐步转移,提升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竞争力。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将调整自身的产品方向和产业结构,以适应市场趋势的变化。

四、新能源汽车带动零部件产业制造模式的变革在新能源汽车时代,零部件供应商需要更加注重创新,且具备更高的生产效率和灵活性能力。

在制造领域,新能源汽车正在带动新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模式的诞生,零部件生产商正在通过技术创新和数字化手段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转型智能化制造、工业互联网、数字化模拟等先进制造模式来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综上所述,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将促进汽车零部件产业的转型升级,推动技术、市场、资源和制造模式等方面的变革和完善。

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全文汽车产业是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是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支撑,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汽车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事关人民群众的日常出行、社会资源的顺畅流通和生态文明的全面跃升。

当前,新一代信息通信、新能源、新材料等技术与汽车产业加快融合,产业生态深刻变革,竞争格局全面重塑,我国汽车产业进入转型升级、由大变强的战略机遇期。

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制造强国的战略部署,推动汽车强国建设,制定本发展规划。

一、发展现状与面临形势(一)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成绩显著。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形成了种类齐全、配套完整的产业体系。

整车研发能力明显增强,节能减排成效显著,质量水平稳步提高,中国品牌迅速成长,国际化发展能力逐步提升。

特别是近年来在商用车和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等细分市场形成了一定的竞争优势,新能源汽车发展取得重大进展,由培育期进入成长期。

2016年,我国汽车产销突破2800万辆,连续8年位居全球第一,其中中国品牌汽车销量占比50%左右,市场认可度大幅提高。

汽车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持续增强,对推动经济增长、促进社会就业、改善民生福祉作出了突出贡献。

汽车相关产业税收占全国税收比、从业人员占全国城镇就业人数比、汽车销售额占全国商品零售额比均连续多年超过10%。

与此同时,我国汽车产业大而不强的问题依然突出,表现在关键核心技术掌握不足,产业链条存在短板,创新体系仍需完善,国际品牌建设滞缓,企业实力亟待提升,产能过剩风险显现,商用车安全性能有待提高。

巨大汽车保有量带来的能源、环保、交通等问题日益凸显。

(二)汽车产业发展形势面临重大变化。

产品形态和生产方式深度变革。

随着能源革命和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突破,汽车产品加快向新能源、轻量化、智能和网联的方向发展,汽车正从交通工具转变为大型移动智能终端、储能单元和数字空间,乘员、车辆、货物、运营平台与基础设施等实现智能互联和数据共享。

汽车产业链的发展趋势

汽车产业链的发展趋势

汽车产业链的发展趋势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产业也在不断壮大,成为各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汽车产业链作为支撑整个汽车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趋势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技术创新、市场变革和政策导向等方面,探讨汽车产业链的发展趋势。

一、技术创新带来产业链转型升级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化、电动化和共享化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这也对汽车产业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智能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汽车更加智能化、互联化,传统的产业链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

例如,智能驾驶技术将改变传统驾驶模式,自动驾驶技术、物联网技术等涉及到汽车制造、电子、软件等多个领域的技术创新,也将引领汽车产业链朝着更加智能化方向发展。

其次,电动化汽车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整个汽车产业链的转型。

电动汽车较传统燃油汽车具有环保、高效、低噪音等优势,电池技术、充电设施等相关领域的创新将对整个产业链产生深远影响。

同时,电动汽车的普及也对汽车制造商和零部件供应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电池技术、电动驱动系统等领域的技术创新将成为产业链升级的关键。

最后,共享汽车的兴起也对产业链提出了新的挑战。

共享经济的兴起使得人们对汽车拥有的需求发生了变化,汽车使用率得到了有效提高。

这就要求汽车制造商和相关企业更好地适应共享经济的发展,例如推动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提升汽车的共享利用率,进一步优化汽车产业链。

二、市场变革带来供应链重构随着国内外市场环境的变化,汽车产业链也在不断重构。

一方面,全球汽车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汽车制造商和零部件供应商需要加强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和服务水平,以保持竞争优势。

另一方面,电商平台的兴起改变了消费者的购车方式,汽车制造商和零部件供应商需要与电商合作,拓宽渠道,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

同时,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也对供应链产生了巨大影响。

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等,其充电设施建设、电池技术、电机技术等方面的创新对产业链提出了更高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资料来源:中汽协,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部
2016汽车行业库存处于相对低位
二月份汽车库存压力猛增,之后库存系数一路走低,9月份汽车库存 系数达到2月以来最低值1.13,已处在良好区间0.8-1.2内。10月份库存 系数为1.32,环比上升17%,同比上升2%,经销商库存水平仍位于警戒线 1.5以下,谨慎预期未来汽车市场需求。
上涨原因
新股 新股 新股 新股 零部件公司转型 新股 零部件公司转型 国企改革概念 壳公司 低估值修复 国企改革概念 零部件公司转型 零部件公司转型 低估值修复 零部件公司转型 零部件公司转型 零部件公司转型 零部件公司转型 零部件公司转型 零部件公司转型 壳公司 零部件公司转型 零部件公司转型 低估值修复
我国汽车千人保有量仍远低于欧美,行业仍然处于成长期
870 687
2015年各国汽车千人保有量
583
578
575
607
497 126
美国
意大利
法国
德国
英国
日本
丹麦
中国
8
资料来源:WIND,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部
二、 2016年汽车板块表现回顾
年初股灾之后估值恢复正常区间,汽车板块走势收益率强于大市 截止2016年11月18日,汽车板块指数较年初略跌5.85%,好于上证综指 9.76%和创业板指12.89%的跌幅。
同比增速 4.6% 7.2% 8.9% -5.5% 10.0% 52.2% -17.5% -10.1% -26.0% -17.7% -6.5% 2.9% 4.8% 1.4% -0.8%
2016.1-10 同比增速 2194 13.9% 1903 15.5% 1842 18.4% 960 3.8% 199 23.0% 683 45.5% 61 -33.4% 291 5.9% 56 23.5% 17 13.5% 125 -2.1% 51 13.5% 6 0.0% 6 21.3% 29 -16.8%
公司名称 年初涨跌幅%
多伦科技 苏奥传感 德宏股份 小康股份 金马股份 东方时尚 西仪股份 上海凤凰 *ST钱江 中通客车 金杯汽车 华懋科技 万里扬 中国重汽 宁波华翔 北特科技 浙江世宝 万丰奥威 精锻科技 宁波高发 特尔佳 富临精工 福耀玻璃 上汽集团 532.62 306.63 300.66 264.64 137.21 87.38 76.75 68.3 62.33 44.11 42.03 38.31 37.29 36.13 36.23 34.26 34.41 27.06 28.94 28.83 25.84 22.13 24.35 19.09
年初涨跌幅%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多 伦 科 技 苏 奥 传 感 德 宏 股 份 小 康 股 份 舜 宇 光 学 科 技 金 马 股 份 东 方 时 尚 西 仪 股 份 钱 江 上 海 凤 凰 中 通 客 车 金 杯 汽 车 万 里 扬 宁 波 华 翔 华 懋 科 技 天 泽 信 息 浙 江 世 宝 中 国 重 汽 万 丰 奥 威 北 特 科 技 精 锻 科 技 宁 波 高 发
7.20
2015-07
2014-03
7.60
11.10
2014-05
7.90
2014-07
10.80
7.70 7.40
10.10 9.00
7.007.00
9.20
2015-11 2016-01
8.90
2015-09 2016-03
8.70 8.40 10 20 25 2 4 6
6.90
2013-03 2013-05 2013-07 2013-09 2013-11 2014-01 2014-03 2014-05 2014-07 2014-09 2014-11 2015-01 2015-03 2015-05 2015-07 2015-09 2015-11 2016-01 2016-03 2016-05 2016-07 2016-09
上证综合指数成份
2016/7/25 2016/7/18 2016/7/11 2016/7/4 2016/6/27 2016/6/20 2016/6/13 2016/6/6 2016/5/30 2016/5/23 2016/5/16 2016/5/9
上证综指
创业板综
汽车板块整体估值跑赢大盘 35
2016/3/21 2016/3/14 2016/3/7 2016/2/29 2016/2/22 2016/2/15 2016/2/8 2016/2/1 2016/1/25 2016/1/18 2016/1/11 2016/1/4
汽车行业2017年年度策略:产业转型升级面临突破
中国银河证券 分析师 王华君 陶亦然
2016-12 深圳
1
目录
一、章节一标题 一、 2016年汽车行业及板块表现回顾
二、 细分行业分析
三、投资建议
2
第一部分
一、2016年汽车行业回顾
6.00
6.50
7.00
7.50
8.00
%
8
7
10
12
11
6
9
7.90
定增时间
2016年3月 2016年8月
2016年5月 2016年4月 2016年9月 2015年10月 2016年10月 2015年4月 2016年6月 2016年6月 2016年5月 2015年3月
13
资料来源:WIND,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部
第二部分
一、乘用车市场
2016年1-10月乘用车销量稳步增长,总量接近2300万辆,全年预计接近 2700万辆,涨幅约17%
SW汽车整车
SW汽车零部件
上证综合指数成份
汽车细分板块相对收益明显 (1)汽车行业子版块估值
2014/12/1 2014/11/1 2014/10/1 2014/9/1 2014/8/1 2014/7/1 2014/6/1 2014/5/1 2014/4/1
智能汽车指数
2014/3/1 2014/2/1 2014/1/1
1.2
1.13 2016-09
2016-02
2016-03
2016-04
2016-05
2016-06
2016-07
2016-08
资料来源:WIND,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部
2016-10 7
2016年行业营利增速提升: 相较于15年,行业总体营业收入与利润同比增速增长,零部件行业业绩 反弹明显
2015 Q1-Q3 2016 Q1-Q3
4
2016-09
2016-06 2016-09
行业基本面向上导致2016年1-9月汽车销量增速超预期,1-10月同比增 长13.88%
资料来源:WIND,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部
5
汽车销量同比大幅增长, SUV、MPV和重卡表现突出
单位(万辆)
汽车总计 乘用车小计 狭义乘用车 基本型乘用车(轿车) 多功能乘用车(MPV) 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 交叉型乘用车(微客) 商用车小计 重型卡车 中型卡车 轻型卡车 微型卡车 大型客车 中型客车 轻型客车
汽车 汽车服务 汽车零部件 商用载客车 商用载货车 乘用车 汽车整车 -15% -5% 净利润 5% 15% 营业收入 25%
162.0
汽车 汽车服务 汽车零部件
44.7 %
商用载客车
商用载货车
乘用车
35%
汽车整车 -20% -10% 0% 净利润 10% 20% 营业收入 30% 40%
资料来源:WIND,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部
10 8
12
14
0
2012-03
%
15
0
5
%
2012-03 2012-06 2012-09 2012-12 2013-03 2013-06 2013-09 2013-12 2014-03 2014-06 2014-09 2014-12 2015-03 2015-06 2015-09 2015-12 2016-03 2016-06
2013 2199 1793 1630 1201 130 299 163 407 77 29 192 53 8 7 39
2014 2349 1970 1837 1237 192 408 133 379 74 24 167 53 8 6 44
2015 2456 2111 2001 1170 211 621 110 341 55 20 156 55 9 6 44
乘用车历年月度销量走势
2009年
涨跌幅%
0 (5) (10) (15) (20) (25) (30) (35)
资料来源:WIND,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部
30 PE(TTM) 25 20 15 10 5 0
2016/5/2 2016/4/25 2016/4/18 2016/4/11 2016/4/4 2016/3/28
SW汽车
SW汽车
10
2016/11/1 2016/10/1 2016/9/1 2016/8/1 2016/7/1
创业板综 新能源汽车指数 上证综指
2016/6/1 2016/5/1 2016/4/1
(2)新能源汽车和智能驾驶板块整体走势强于A股整体
2016/3/1 2016/2/1 2016/1/1 2015/12/1 2015/11/1 2015/10/1 2015/9/1 2015/8/1 2015/7/1 2015/6/1 2015/5/1 2015/4/1 2015/3/1 2015/2/1
10.50
6.80
8.70
6.706.706.70
2016年前三季度,我国经济运行状况整体平稳向好。
2016-09
2016-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