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汽车产业发展报告

合集下载

汽车行业财务分析报告(3篇)

汽车行业财务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报告概述本报告旨在对汽车行业进行财务分析,通过对行业整体财务状况、主要企业财务状况以及行业发展趋势的分析,为投资者、企业及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报告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行业整体财务状况分析、主要企业财务状况分析、行业发展趋势分析及结论。

二、行业整体财务状况分析1. 行业规模及增长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我国汽车行业在2022年实现销量2582.1万辆,同比增长4.8%。

从2013年至2022年,我国汽车行业销量始终保持稳定增长,累计销量达到3.24亿辆。

在汽车保有量方面,截至2022年底,我国汽车保有量达到3.02亿辆,同比增长3.8%。

2. 行业盈利能力从行业整体盈利能力来看,汽车行业整体毛利率和净利率水平相对较高。

据数据显示,2022年汽车行业毛利率为18.5%,较上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净利率为6.3%,较上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

这表明我国汽车行业盈利能力有所提升。

3. 行业资产负债率从行业资产负债率来看,汽车行业整体资产负债率相对较高。

截至2022年底,汽车行业资产负债率为61.2%,较上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

这表明汽车行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财务风险有所增加。

4. 行业现金流状况从行业现金流状况来看,汽车行业整体现金流状况良好。

2022年,汽车行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8171.4亿元,同比增长12.8%;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975.3亿元,同比下降23.4%;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5182.5亿元,同比下降18.5%。

这表明汽车行业在经营活动中具有较好的现金流。

三、主要企业财务状况分析1. 轿车企业以我国轿车市场龙头企业为例,分析其财务状况如下:(1)营业收入:2022年,该企业营业收入为1000亿元,同比增长10%。

(2)净利润:2022年,该企业净利润为100亿元,同比增长8%。

(3)资产负债率:截至2022年底,该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5%,较上年同期提高2个百分点。

新能源汽车行业年度发展报告

新能源汽车行业年度发展报告

新能源汽车行业年度发展报告在全球环保意识不断提高和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行业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成为汽车领域的重要变革力量。

本报告将对新能源汽车行业过去一年的发展进行全面梳理和分析。

一、市场规模与增长过去一年,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呈现出显著的增长态势。

在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幅增长,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补贴政策,以及消费者对环保出行的日益重视。

欧洲和北美市场也表现出色,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不断提高。

二、技术创新与突破电池技术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

在过去一年,电池能量密度不断提升,续航里程得到了显著改善。

同时,快充技术的发展也让充电时间大幅缩短,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便利性。

自动驾驶技术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越来越多的车型配备了高级驾驶辅助系统,部分车型甚至实现了特定场景下的自动驾驶功能。

车辆智能化方面,新能源汽车搭载了更加先进的车联网系统,实现了车辆与外界的互联互通,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服务和体验。

三、主要品牌与车型特斯拉依然是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军品牌,其 Model 系列车型在全球范围内广受欢迎。

国内品牌如比亚迪、蔚来、小鹏等也迅速崛起,推出了一系列具有竞争力的车型。

比亚迪凭借其在电池技术和整车制造方面的优势,销量稳步增长。

蔚来和小鹏则以其高端定位和智能化特色吸引了众多消费者。

此外,传统汽车厂商如大众、宝马、奔驰等也纷纷加大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投入,推出了各自的新能源车型。

四、政策环境与支持各国政府为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中国继续实施购车补贴、免征购置税等政策,并加大了对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欧洲国家制定了严格的碳排放法规,推动汽车厂商加快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生产。

美国也通过税收优惠和补贴等措施鼓励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

五、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充电基础设施的完善是新能源汽车普及的重要保障。

过去一年,全球范围内充电桩的数量持续增加。

汽车行业现状及趋势分析报告

汽车行业现状及趋势分析报告

汽车行业现状及趋势分析报告汽车行业现状及趋势分析报告一、行业现状汽车行业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快速发展。

然而,近年来,汽车行业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变革。

以下是汽车行业的现状:1.市场规模:全球汽车市场规模巨大,每年有数千万辆汽车被销售。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对全球汽车行业产生了重大影响。

2.技术革新:汽车行业正在经历一场颠覆性的技术革新,包括电动汽车、自动驾驶技术、互联网车联网等。

这些新技术将重塑汽车行业的格局。

3.环境压力: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汽车行业持续面临着减少尾气排放的压力。

政府对于环保要求的提高,推动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4.竞争加剧:全球汽车市场竞争激烈,传统汽车制造商面临来自新兴市场的竞争。

同时,科技公司如谷歌、特斯拉等也进入了汽车行业,提升了竞争的强度。

5.供应链改革:汽车制造商正寻求改变传统供应链模式,以应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

他们正在探索合作模式,加强与供应商和科技公司的合作。

二、行业趋势1.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电动汽车是未来汽车行业的重要趋势之一。

政府对于环保的要求以及电池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将推动电动汽车的普及。

2.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自动驾驶技术将彻底改变汽车行业。

随着技术的成熟,有望实现无人驾驶汽车的商业化应用,提升交通安全性和便捷性。

3.车联网的普及:互联网的发展已逐渐渗透到汽车行业。

车联网可以实现车辆之间的互联互通,提供更多的智能化功能,例如实时导航、信息娱乐等。

4.共享经济的兴起:共享经济的发展也对汽车行业产生了影响。

共享汽车的兴起减少了对于个人汽车的需求,推动了汽车使用模式的转变。

5.新兴市场的崛起:新兴市场如中国、印度等正在崛起,成为全球汽车市场增长的引擎。

这些市场的快速发展将为汽车制造商带来巨大的机遇。

三、发展策略在面临如此多的变革和挑战之下,汽车制造商和相关企业需要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来保持竞争优势:1.加快技术创新:加大对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技术等领域的研发投入,并与科技公司进行合作,引领行业的技术创新。

开发区汽车零配件产业集群发展报告

开发区汽车零配件产业集群发展报告

开发区汽车零配件产业集群发展报告“十二五”以来,汽车零配件产业作为我区三大主导产业之一,在宏观、微观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大背景下,依托龙头企业带动,不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步伐,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升,总体平稳较快发展。

一、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一)运行概况汽车零配件产业是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历史最为悠久的产业之一,主要分布在东北工业区。

从1996年韩泰轮胎有限公司在我区投资办厂伊始,至今已走过了17个年头,逐渐成长为我区工业经济中颇具特色和活力的优势主导产业,并初步形成了以制胎橡胶、成品轮胎、轮胎测量设备、轮胎加工机械、轮胎钢帘线、车用电子装置、车用紧固件、汽车减震器、汽车模具、汽车后视镜等相关产品为代表的汽配产业链,构筑了我区工业经济的基石。

2011-2012年,全区规上16家汽配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XX亿元,主营业务收入XX亿元,出口交货值XX亿元,实现利税XX亿元,其中利润XX亿元。

作为五大主导产业中的第一大产业,2012年汽配产业的工业产值、利税总额和利润总额分别占全区规上工业的30.94%、50.81%和52.97%,占比较2011年分别提高了2.39个百分点、22.07个百分点和27.29个百分点。

在2011、2012连续两年宏观经济大环境不佳的大背景下,我区汽配企业的产能发挥相对充分,整体运行表现良好。

2013年,我区共有规上汽配企业17家,从业人数10396人,全行业在2012年较高基数及国内汽车销售增长趋缓等因素影响下,发展速度有所放缓,产量与销售均低于预期,但相较于我区其他产业仍显示出强劲的盈利能力。

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89.75亿元,同比增长2.3%;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0.98亿元,同比增长4.9%。

17家规上汽配产业的亩均税收为XX万元/亩,全员劳动生产率为XX万元/人,均超过全区规上工业平均水平。

2014年一季度,我区汽配产业发展继续呈现出趋稳向好势头,17家规上汽配企业1-3月实现工业总产值23.37亿元,同比增长5.1%;主营业务收入22.16亿元,同比增长5.6%;利润2.86亿元,同比增长22.7%;出口交货值5.11亿元,同比增长2.4%。

汽车年度总结报告(3篇)

汽车年度总结报告(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本报告将从汽车生产、销售、维修等方面,对2023年度汽车行业的发展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二、汽车生产情况1. 产量与销量2023年,我国汽车产量达到XXX万辆,同比增长XX%;销量达到XXX万辆,同比增长XX%。

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XXX万辆,同比增长XX%;销量达到XXX万辆,同比增长XX%。

2. 主要车型在主要车型方面,轿车、SUV、MPV等车型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其中,SUV车型销量增长最为明显,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3. 技术创新在技术创新方面,汽车行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的发展。

例如,电池技术、电机技术、自动驾驶技术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三、汽车销售情况1. 销售渠道2023年,我国汽车销售渠道不断优化,线上线下融合趋势明显。

线上销售渠道逐渐成为汽车销售的重要渠道,各大车企纷纷布局线上销售平台。

2. 销售业绩在销售业绩方面,我国汽车市场整体保持稳定增长。

主要车企销量均有所提升,其中部分企业销量同比增长超过XX%。

3. 市场营销在市场营销方面,车企纷纷加大宣传力度,举办各类活动,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同时,各大车企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提升国际竞争力。

四、汽车维修情况1. 维修市场2023年,我国汽车维修市场保持稳定增长。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维修市场潜力巨大。

2. 维修服务在维修服务方面,各大维修企业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维修服务。

同时,汽车后市场服务逐渐多元化,包括保险、保养、改装等。

3. 政策支持为推动汽车维修行业健康发展,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企业提升技术水平和维修服务质量。

五、问题与挑战1. 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激烈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各大车企纷纷加大投入,导致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研究报告范文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研究报告范文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研究报告范文一、背景介绍新能源汽车作为未来可持续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企业的关注和投入。

本文将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进行研究和分析。

二、新能源汽车产业现状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政策,鼓励使用新能源汽车,并为其提供优惠政策。

同时,许多汽车制造商也加大了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投入,推出了一系列新能源汽车产品。

三、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新能源汽车技术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目前,新能源汽车技术主要包括电池技术、电机技术和充电技术等。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不断提高,充电时间也大大缩短。

四、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人们对环保出行方式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环保的出行方式,逐渐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据研究机构预测,未来几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迎来快速增长。

五、新能源汽车政策支持各国政府纷纷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其中,对新能源汽车购车补贴和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是常见的政策措施。

这些政策的出台,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六、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包括电池制造、电机制造、充电设备制造、汽车制造等多个环节。

各环节的协同发展对于整个产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同时,产业链的完善也带来了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

七、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挑战新能源汽车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续航里程不够长、充电设施不够完善等问题,限制了新能源汽车的使用率。

其次是新能源汽车成本较高,购买成本对于一部分消费者来说仍然是一个考量因素。

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为了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需要制定合适的发展战略。

首先是加大科研力度,提高新能源汽车技术水平。

其次是加大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推动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

最后是建立完善的充电基础设施,提高新能源汽车的使用便利性。

九、新能源汽车的前景展望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将持续快速发展。

汽车行业市场分析报告五篇范文

汽车行业市场分析报告五篇范文

汽车行业市场分析报告五篇范文第一篇:汽车行业市场分析报告汽车行业市场分析报告从全球汽车制造大国和消费大国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汽车消费大国最终都成为了汽车制造大国,而且汽车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快速成长期与本国汽车消费的快速成长期高度相关。

产业转移将显著提高中国汽车整车和零部件产业的技术实力和制造能力。

基于广阔的国内市场、显著的劳动力要素优势、相对完善的制造业发展基础,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将得到快速提升。

我们维持汽车行业“强于大市”的投资评级。

全球产业链的承接者对于中国汽车行业的分析判断,与市场最大的不同在于,我们认为应该从全球产业分工的角度来看待中国汽车行业。

未来五到十年,将是中国汽车产业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关键时期。

单纯从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导出对行业发展前景和利润水平的预期则显著低估了发展潜力。

产业链的全球配置是全球汽车产业正在发生的根本性格局变化,“到中国去”已经成为趋势,使中国有望获取更多的汽车价值链环节。

产业转移将显著提高中国汽车整车和零部件产业的技术实力和制造能力。

基于广阔的国内市场、显著的劳动力要素优势、相对完善的制造业发展基础,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快速提升。

国内市场需求稳步增长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加入WTO和国内经济增速高位运行,汽车需求一直维持相当的热度。

随着经济增长和国际竞争力提升,商用车稳健成长且市场竞争结构趋向合理;乘用车价格的大幅下降和人均收入提高的综合作用,导致需求快速增长。

2007年上半年,汽车消费需求量增长23.3%,维持在相对高位,也是入世6年来第四个增速超过20%的年份。

中国汽车特别是轿车普及率处于非常低的位置,随着经济持续增长和收入的快速提高,轿车普及率将会有良好表现。

从区域来看,由于中国存在显著的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收入水平的差距,轿车消费将逐步从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向中等发达和欠发达地区梯次推进。

当前沿海较发达地区的乘用车千人保有量与北京比仍然很低,但这些省份人均GDP已达到或超过2000美元,将进入汽车快速发展时期。

汽车行业报告

汽车行业报告

汽车行业报告汽车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是推动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便利的重要基础设施。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升级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汽车行业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首先,汽车行业面临的挑战之一是环保要求的提高。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度不断增加,汽车排放和能源消耗的问题日益突出。

各国政府纷纷推出减排政策和限制尾气排放的要求,企业需要加大对新能源汽车和环保技术的研发力度,推动汽车产业向清洁能源方向发展。

其次,汽车行业面临的挑战还包括新技术的应用和智能化发展。

人工智能、自动驾驶、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应用正在改变着汽车产业的格局。

企业需要加快技术创新,积极推进智能化发展,以满足消费者对智能驾驶、导航和娱乐功能的需求,提高用户体验。

再次,汽车行业面临的挑战还涉及市场竞争的加剧。

随着国内外汽车厂商迅速扩张和市场份额的争夺,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企业需要提升产品质量和性价比,提供更多元化的产品选择和个性化的定制服务,以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并提升市场竞争力。

此外,汽车行业还面临诸如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增加等问题。

由于汽车制造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原材料和劳动力,原材料价格上涨将直接影响汽车生产成本,劳动力成本增加也将给企业造成一定的困扰。

因此,企业需要寻求原材料的替代品和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在面对各种挑战的同时,汽车行业也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一方面,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汽车需求量日益增加。

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汽车市场潜力巨大。

另一方面,随着人们对出行方式的追求的变化,汽车需求正从简单的交通工具转变为个性化、多功能和舒适的“移动空间”。

企业有机会通过加强产品创新和服务提升来满足消费者需求,创造更大的市场份额和利润。

总而言之,汽车行业面临着环保要求提高、新技术应用和智能化发展、市场竞争加剧等挑战。

但同时,汽车行业也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企业需要积极应对挑战,加快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提高市场竞争力,才能在行业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和优势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广州市社科院发布的《2014广州汽车产业发展报告》显示,去年全年,广州市整车产量达到180.53万辆,同比上涨30.4%。

但整车(包括整套散件)出口仅为3.95亿美元,同比大幅下降16.5%,这样直接导致了汽车行业出口总额的整体下降。

15家外商投资企业增资
蓝皮书内容显示,2013年,广州汽车制造业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346.84亿元,同比增长24%,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增长动力,对广州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25.9%。

报告称,目前广州已拥有了东部、北部和南部三大汽车产业集群板块,集聚了一大批国内外整车生产龙头企业,形成了涵盖乘用车、商用车、汽车研发、汽车零部件、汽车服务等在内的完整产业链条。

去年全年,广州全市整车产量达到180.53万辆,同比上涨30.4%。

尽管整车产量同比高涨,但就去年汽车业进出口情况来看,却出现较大波动。

去年,广州汽车零部件产品累计出口达到17.15亿美元,实现了逆势上扬,同比增长4.07%。

但是整车(包括整套散件)出口仅为3.95亿美元,同比大幅下降16.5%,这直接导致了出口总额的整体下降。

另外,去年广州汽车整车(包括整套散件)进口同比下跌了5.87%;汽车零部件进口同比下降8.68%。

受此影响,去年全年,广州汽车及零部件产品进出口规模出现小幅下降。

按照最新统计口径,汽车及零部件产品进出口总额达到42.91亿美元,同比下降4.68%。

不过,广州去年汽车及相关产业新批外商投资项目7个,合同外资4.56亿美
元,同比增长52.16%。

有15家外商投资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在去年增资,合同外资约为1.6亿美元,多家日系整车制造厂依然看好国内汽车市场,继续加大增资扩股的力度。

来自日本进口额降11.2%
报告显示,去年广州汽车及零部件产品进出口规模整体出现小幅下降的同时,进出口市场结构出现较大调整,呈现主要出口市场冷热不均,而主要进口市场则出现较大降幅现象。

其中,加拿大、俄罗斯、墨西哥、巴西等新兴市场的出口呈现迅猛增长态势,对加拿大出口同比增长93.18%;对俄罗斯出口同比增长87.54%;对墨西哥出口同比增长43.50%。

与此同时,德国、英国等主要出口市场则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

对德国出口同比下降41.95%;对英国出口同比下降11.12%。

日本、美国等主要出口市场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不过,出口市场的结构调整并不影响广州汽车行业出口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报告显示,2013年,广州有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实绩的企业超过500家。

其中出口超亿美元企业有4家,出口超千万美元企业有19家。

进口市场方面,去年广州汽车行业来自日本的进口额同比下降了11.2%。

在上千万美元进口额的国家中,来自法国、西班牙以及英国的进口均有下降,降幅分别为1.64%、63.17%和2.23%。

而来自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美国、荷兰、德国的进口则出现了较大的增幅,同比增长分别为25.99%、99.86%、20倍、28.19%、67.35%、28.19%。

■规划
汽车产业仍将是广州制造业重点
产业方向锁定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服务业
目前,广州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实际规划面积约为135平方公里,由东部、南部和北部三大汽车板块组成,是全国汽车产业基地面积最大的城市之一。

按照广州市十大重点产业的发展规划,汽车产业将仍然是广州的重点先进制造业。

汽车运动垃圾车运动型乘用车全挂车安全校车有轨电车稀浆封层车柴油货车甲醇燃料汽车甲醇汽车SUV特种车
汽车产业发展蓝皮书报告介绍,未来几年,广州的汽车产业将以创新发展、技术进步、产业升级为核心,并通过四大途径全面提升汽车产业的国际化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一是继续提升汽车产业整车年生产能力,积极培育和打造产值超千亿元的特大型汽车制造企业;二是积极推进自主品牌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发展;三是加快完善产业链,发展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四是繁荣壮大汽车研发、金融、保险等配套服务业。

在产业发展方向上,将重点推进自主品牌轿车的研发、生产和品牌建设,加大汽车零部件研发和本地化生产体系建设;发展动力传动、电子电气、电控集成系统等汽车高端零部件产品,以及推进汽车机械装备制造的研发和产业化;加快推进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整车和动力电池等关键零部件及配套充电装备的研发与产业化;逐步建立适应新能源汽车示范应用要求的配套实施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和政策环境体系。

同时,力争引进一批世界知名整车及零部件厂商进驻广州。

重点加强与国内外知名汽车制造企业在新能源领域的合作。

并争取引进一批知名汽车租赁服务公司、汽车文化及展示、贸易、金融服务、汽车仓储、分拨等物流企业,以及行业内具有领先地位的检验检测、认证认可机构。

由广州市社科院发布的《2014广州汽车产业发展报告》显示,去年全年,广
州市整车产量达到180.53万辆,同比上涨30.4%。

但整车(包括整套散件)出口仅为3.95亿美元,同比大幅下降16.5%,这样直接导致了汽车行业出口总额的整体下降。

15家外商投资企业增资
蓝皮书内容显示,2013年,广州汽车制造业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346.84亿元,同比增长24%,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增长动力,对广州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25.9%。

报告称,目前广州已拥有了东部、北部和南部三大汽车产业集群板块,集聚了一大批国内外整车生产龙头企业,形成了涵盖乘用车、商用车、汽车研发、汽车零部件、汽车服务等在内的完整产业链条。

去年全年,广州全市整车产量达到180.53万辆,同比上涨30.4%。

尽管整车产量同比高涨,但就去年汽车业进出口情况来看,却出现较大波动。

去年,广州汽车零部件产品累计出口达到17.15亿美元,实现了逆势上扬,同比增长4.07%。

但是整车(包括整套散件)出口仅为3.95亿美元,同比大幅下降16.5%,这直接导致了出口总额的整体下降。

另外,去年广州汽车整车(包括整套散件)进口同比下跌了5.87%;汽车零部件进口同比下降8.68%。

受此影响,去年全年,广州汽车及零部件产品进出口规模出现小幅下降。

按照最新统计口径,汽车及零部件产品进出口总额达到42.91亿美元,同比下降4.68%。

不过,广州去年汽车及相关产业新批外商投资项目7个,合同外资4.56亿美元,同比增长52.16%。

有15家外商投资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在去年增资,合同外
资约为1.6亿美元,多家日系整车制造厂依然看好国内汽车市场,继续加大增资扩股的力度。

来自日本进口额降11.2%
报告显示,去年广州汽车及零部件产品进出口规模整体出现小幅下降的同时,进出口市场结构出现较大调整,呈现主要出口市场冷热不均,而主要进口市场则出现较大降幅现象。

其中,加拿大、俄罗斯、墨西哥、巴西等新兴市场的出口呈现迅猛增长态势,对加拿大出口同比增长93.18%;对俄罗斯出口同比增长87.54%;对墨西哥出口同比增长43.50%。

与此同时,德国、英国等主要出口市场则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

对德国出口同比下降41.95%;对英国出口同比下降11.12%。

日本、美国等主要出口市场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不过,出口市场的结构调整并不影响广州汽车行业出口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报告显示,2013年,广州有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实绩的企业超过500家。

其中出口超亿美元企业有4家,出口超千万美元企业有19家。

进口市场方面,去年广州汽车行业来自日本的进口额同比下降了11.2%。

在上千万美元进口额的国家中,来自法国、西班牙以及英国的进口均有下降,降幅分别为1.64%、63.17%和2.23%。

而来自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美国、荷兰、德国的进口则出现了较大的增幅,同比增长分别为25.99%、99.86%、20倍、28.19%、67.35%、28.19%。

■规划
汽车产业仍将是广州制造业重点
产业方向锁定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服务业
目前,广州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实际规划面积约为135平方公里,由东部、南部和北部三大汽车板块组成,是全国汽车产业基地面积最大的城市之一。

按照广州市十大重点产业的发展规划,汽车产业将仍然是广州的重点先进制造业。

汽车运动垃圾车运动型乘用车全挂车安全校车有轨电车稀浆封层车柴油货车甲醇燃料汽车甲醇汽车SUV特种车
汽车产业发展蓝皮书报告介绍,未来几年,广州的汽车产业将以创新发展、技术进步、产业升级为核心,并通过四大途径全面提升汽车产业的国际化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一是继续提升汽车产业整车年生产能力,积极培育和打造产值超千亿元的特大型汽车制造企业;二是积极推进自主品牌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发展;三是加快完善产业链,发展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四是繁荣壮大汽车研发、金融、保险等配套服务业。

在产业发展方向上,将重点推进自主品牌轿车的研发、生产和品牌建设,加大汽车零部件研发和本地化生产体系建设;发展动力传动、电子电气、电控集成系统等汽车高端零部件产品,以及推进汽车机械装备制造的研发和产业化;加快推进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整车和动力电池等关键零部件及配套充电装备的研发与产业化;逐步建立适应新能源汽车示范应用要求的配套实施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和政策环境体系。

同时,力争引进一批世界知名整车及零部件厂商进驻广州。

重点加强与国内外知名汽车制造企业在新能源领域的合作。

并争取引进一批知名汽车租赁服务公司、汽车文化及展示、贸易、金融服务、汽车仓储、分拨等物流企业,以及行业内具有领先地位的检验检测、认证认可机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