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拉面授课教案
牛肉面早餐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牛肉面的制作过程,掌握基本的烹饪技巧。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早餐文化的兴趣,增强饮食文化素养。
3. 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学会独立制作早餐。
4. 增进同学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团队精神。
二、教学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地点学校食堂或烹饪教室五、教学准备1. 牛肉、面条、青菜、生姜、大葱、酱油、醋、盐、胡椒粉等食材。
2. 炒锅、汤锅、菜刀、砧板、勺子、筷子等烹饪工具。
3. 课堂纪律维护措施。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牛肉面的历史和营养价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展示牛肉面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其美味。
(二)基本技能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牛肉面的制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包括:- 牛肉的选购和切割方法。
- 面条的烹饪技巧。
- 调料的搭配比例。
- 烹饪过程中的卫生要求。
2.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实践操作(3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牛肉面的制作,每组由一名学生负责主厨,其他学生协助。
2. 教师监督学生操作,确保烹饪过程符合卫生要求。
3. 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互相交流,分享经验。
(四)品尝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品尝自己制作的牛肉面,分享感受。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评价,评选出最佳牛肉面。
3. 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意见。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学习收获。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制作牛肉面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3. 教师总结课程亮点,提出改进建议。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牛肉面制作过程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烹饪过程中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 学生对传统早餐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八、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回家后与家人分享制作牛肉面的经验。
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面食制作工艺,了解传统饮食文化。
3. 开展烹饪技能比赛,激发学生对烹饪的兴趣。
牛肉拉面授课教案

牛肉面制作授课教案教学名称:牛肉拉面制作教学内容:1、牛肉拉面历史及发展前景;2、正宗牛肉拉面的制作方法;3、煮肉、吊汤的方法及使用的主要调料;4、辣椒油的制作。
教学目的和要求:1、通过了解牛肉拉面历史及发展前景,进一步明确牛肉拉面作为特色面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及就业空间。
2、通过牛肉拉面制作工艺流程的理论学习,使理论能够更好地指导实践,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
3、通过牛肉面制作方法的综合学习,使员对牛肉面制作技术的学习和创业更有信心。
教学难点:1、拉面剂的使用方法;2、掺水比例;3、拉面制作的操作要点;4、兑汤技术。
教学过程:一、兰州牛肉面简介(一)、牛肉拉面历史兰州牛肉拉面是兰州著名的风味小吃,兰州牛肉拉面技术,堪称中国一绝,享誉全国。
清代一位名人曾作《兰州牛肉面吟》曰:“州拉面天下功,制法来自怀庆府。
汤如甘露面似金,一条入口赛神仙。
”清代还有一位诗人写到:“千丝香,惟独马家爷。
美味难再期,回首故乡远。
日出念真经,暮落白塔空。
焚香自叹息,只盼牛肉面”。
由此可见兰州拉面制作久负盛名,天下第一之技法。
一位美国餐饮专家来兰州考察牛肉拉面,观摩了的抻面“绝活”,吃惊地说:“我走过世界许多地方,从没见过这种奇迹。
”国内同行说,“绝”了,观看的人说“神”了,就象“变戏法一样”;外国友人说,这是中国的奇迹,也是世界的奇迹。
现在,清汤牛肉面已成为兰州小吃的主要代表,成为兰州餐饮业的骄傲。
今天,无论在何处,您都能品尝到正宗的清汤牛肉面。
拉面制作在中国流传已久,兰州牛肉拉面是技术含量较高的品种,传说兰州牛肉拉面起源于唐代,但已无法考证。
据史料记载清朝嘉庆年间(1799年)怀庆府清化(今河南焦作博爱清化镇)陈维精做出第一碗牛肉,兰州牛肉拉面是嘉庆年间,东乡族马六七从河南怀庆府清化陈维精处学成带入兰州。
1915年马保子拜师学成以后在家里制成半成品,然后肩挑着在城里沿街叫卖(由于家境贫寒)。
后来他又把煮过牛肉、羊肝的汤兑入牛肉面,其香味扑鼻,他突出贡献一个“清”字,大家都是喜欢他的牛肉面。
兰州牛肉拉面培训计划

兰州牛肉拉面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兰州牛肉拉面是一道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美食,其中融合了中华传统工艺和独特的口味,深受广大食客的喜爱。
本培训计划旨在向学员介绍兰州牛肉拉面的制作工艺,培养学员掌握兰州牛肉拉面的制作技能和口味调配,提高学员对兰州牛肉拉面的认知和理解,使学员能够熟练制作出口感极佳、味道独特、营养丰富的兰州牛肉拉面。
二、培训内容1. 兰州牛肉拉面的历史渊源和地域特色2. 兰州牛肉拉面的制作原料和配料选用3. 兰州牛肉拉面的面条制作工艺和特点4. 兰州牛肉拉面的汤底调制技巧和口味调配5. 牛肉切割和处理技巧6. 兰州牛肉拉面的摆盘和装饰技巧7. 兰州牛肉拉面的口感和味道的判断标准三、培训时间本培训计划计划为期3个月,每周安排5天的培训时间,每天8小时的培训课程。
培训具体时间安排如下:周一至周五:上午9:00-12:00,下午13:30-17:30四、培训导师本培训计划邀请资深兰州牛肉拉面厨师担任培训导师,他们将根据学员的不同情况和需求,为学员提供专业的培训指导和教学服务。
导师将结合自身的丰富经验,向学员详细介绍兰州牛肉拉面的制作工艺和技巧,并通过实际操作演示和指导,帮助学员掌握制作技能。
五、培训设施和条件1. 培训教室:提供宽敞明亮的教学场所,保证学员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2. 实训厨房:提供配备齐全的厨房设备和器具,为学员进行实际操作提供保障。
3. 学习资料:提供兰州牛肉拉面相关的学习资料和教材,以便学员深入学习和理解。
六、培训过程1. 第一阶段(1个月):学习兰州牛肉拉面的历史渊源和地域特色,了解兰州牛肉拉面的制作原料和配料选用,学习兰州牛肉拉面的面条制作工艺和特点。
2. 第二阶段(1个月):学习兰州牛肉拉面的汤底调制技巧和口味调配,掌握牛肉切割和处理技巧,学习兰州牛肉拉面的摆盘和装饰技巧。
3. 第三阶段(1个月):学习兰州牛肉拉面的口感和味道的判断标准,课程结束时,学员需要进行兰州牛肉拉面的实际操作演示和考核。
牛肉面实体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牛肉面的起源、历史、制作工艺及营养知识。
2. 技能目标:掌握牛肉面的制作流程,学会切牛肉、煮面条、熬汤底、配菜等技能。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传统美食、尊重劳动、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牛肉面的起源与历史2. 牛肉面的制作工艺3. 牛肉面的营养与功效4. 牛肉面的制作流程5. 切牛肉、煮面条、熬汤底、配菜等技能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牛肉面的起源、历史、制作工艺及营养知识。
2. 实践操作法:学生亲自参与牛肉面的制作过程,学会切牛肉、煮面条、熬汤底、配菜等技能。
3. 观察法:观察老师示范,学习牛肉面的制作技巧。
4. 交流讨论法: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互相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介绍牛肉面的起源、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问:你们对牛肉面有什么了解?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牛肉面?2. 讲解牛肉面的制作工艺(1)讲解牛肉面的制作流程,让学生了解整个制作过程。
(2)介绍牛肉面的营养成分和功效,让学生了解牛肉面的营养价值。
3. 实践操作(1)学生分组,每组负责制作牛肉面的一个环节。
(2)老师示范切牛肉、煮面条、熬汤底、配菜等技能,学生观摩学习。
(3)学生按照老师的指导,亲自参与牛肉面的制作过程。
4. 交流讨论(1)各小组展示制作完成的牛肉面,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2)老师总结学生制作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
5. 总结评价(1)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2)鼓励学生课后继续研究牛肉面的制作,提高自己的烹饪技能。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牛肉面的起源、历史、制作工艺及营养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切牛肉、煮面条、熬汤底、配菜等技能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在交流讨论中提出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学生对牛肉面的喜爱程度和烹饪兴趣的培养。
牛肉拉面幼儿园手工教案

牛肉拉面幼儿园手工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学习制作牛肉拉面的方法,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培养幼儿理解健康饮食的意义,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
3.引导幼儿在制作和分享食物的过程中,感受到团队合作的意义。
二、教学材料1.面团、牛肉、蔬菜、调味料、面条器等。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讲解和演示1.引导幼儿认识面团、牛肉、蔬菜等材料,并介绍牛肉拉面的营养价值。
2.老师现场演示如何制作牛肉拉面,让幼儿理解整个制作过程。
3.引导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可以先让幼儿制作面团或切蔬菜等。
步骤二:制作牛肉拉面1.先将面团揉成均匀的面团,分成适量大小后擀成面皮。
2.将面皮放入开水锅中煮熟后捞出,放入凉水中备用。
3.把牛肉切成小块,和蔬菜一起用少量油炒熟,加入调料调味。
4.将凉水面皮掏在碗中,加入炒好的牛肉和蔬菜,再加入适量的汤汁即可。
步骤三:分享和感想1.让幼儿将自己制作的拉面和同伴分享。
2.引导幼儿表达制作过程中的感受和心情,分享成功的经历。
3.教师引导幼儿分享的同时,提醒幼儿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和意识。
四、教学效果评估1.检查幼儿制作的拉面的制作过程和使用材料的正确性。
2.通过幼儿分享和讲述,了解幼儿对制作拉面和饮食规律的理解。
3.观察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表现和听取幼儿反馈,总结课程的不足和改进。
五、教师反思1.教师在讲解和演示的时候要注意掌握时间和语言的简单明了,可以使用实物或图片来辅助讲解。
2.在制作牛肉拉面的过程中,要注意有清楚的制作步骤,可以分组指导。
3.要给幼儿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及时纠正不当的做法。
邯郸李先生牛肉面教学设计

邯郸李先生牛肉面教学设计一、引言:邯郸李先生牛肉面是中国传统美食中的一种,具有浓郁的北方特色。
邯郸李先生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牛肉面制作师傅,他将他多年来的制作经验总结并加以改进,研发出了独特而美味的牛肉面配方和制作方法。
本文将以邯郸李先生牛肉面为研究对象,介绍其制作过程,希望能够给喜爱牛肉面的朋友们提供一些参考。
二、准备工作:制作邯郸李先生牛肉面的首要准备工作是准备食材和材料。
以下是所需材料清单:1.牛肉:选择品质好的牛腩或牛膀,去除骨头和筋膜后切成薄片,大约0.5厘米厚;2.面条:选择宽洪杂(细面)或刀削面,根据个人口味选择;3.调料:葱、姜、大蒜、干辣椒、花椒粉、黄酱、豆瓣酱、料酒等;4.配菜:蔬菜如芹菜、豆芽等,可根据喜好自由搭配。
三、制作步骤:1.准备牛肉汤底:取一锅加水烧开,放入牛肉片焯水去血水,捞出备用。
同时,热锅加入底油,爆炒姜葱蒜爆香,加入豆瓣酱炒匀,倒入炖好的牛肉片,加料酒炒匀,再倒入足够量的清水,煮沸后改小火慢炖1-2小时,使牛肉的鲜味充分渗透汤中。
并且可以根据个人口味适当加入一些盐、糖、鸡精等调味品。
2.面条烹饪:将锅中加足够的水,煮沸后加入适量的盐和少许食用油,然后将面条加入水中煮8-10分钟至熟。
煮熟后,将面条捞出沥干水分备用。
3.准备配菜:根据个人口味和喜好,选择蔬菜如芹菜、豆芽等,切成所需大小备用。
4.出锅装盘:将煮好的面条放入碗中,放入适量牛肉汤底,再放入牛肉片,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的辣椒粉和花椒面。
最后,根据个人喜好加入切好的配菜。
四、小贴士:1.牛肉片的切割要求薄而均匀,这样在炖煮的过程中才能使其更加鲜嫩可口;2.面条的煮制时间要掌握好,过长可能会造成面条煮烂,影响口感;3.牛肉汤底的慢炖时间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控制,长时间慢炖可使牛肉更加入味;4.配菜的选择根据个人喜好,多样化的配菜可以增加牛肉面的口感和营养。
五、结论:邯郸李先生牛肉面作为北方传统美食中的代表之一,以其独特的制作方法和口感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兰州拉面教学教案

兰州拉面教学教案教案标题:兰州拉面教学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兰州拉面的起源和特点。
2. 学习制作兰州拉面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烹饪技能。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包括兰州拉面的起源、特点、制作步骤和技巧等内容。
2. 材料准备:面粉、碱水、牛肉、面筋、葱、姜、大蒜、香菜等。
3. 器具准备:面条机、炒锅、刀具、炉具等。
4. 实践操作区域:烹饪实验室或教室厨房。
教学步骤:引入: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兰州拉面的形象和特点,激发学生对这道美食的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平时吃过兰州拉面吗?它有什么特点?知识讲解:1. 通过PowerPoint演示文稿,向学生介绍兰州拉面的起源、特点和制作方法。
2. 重点讲解面团的制作步骤和技巧,以及牛肉的处理方法。
实践操作: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套材料和器具。
2. 指导学生按照演示文稿中的步骤,制作兰州拉面的面团。
3. 教师演示如何拉面,然后让学生一起尝试。
4. 学生根据自己的口味,准备兰州拉面所需的配料和调料。
5. 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煮熟面条并进行装盘。
展示与评价:1. 每个小组将制作好的兰州拉面摆放在展示区域。
2. 学生们品尝彼此制作的兰州拉面,并进行口味评价。
3. 教师对学生的制作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和指导。
拓展活动:1. 邀请一位专业的兰州拉面师傅来学校进行讲解和示范。
2. 组织学生到当地的兰州拉面店实地考察和品尝。
3. 学生自主制作其他地方特色面食,比较不同地域的面食特点。
教学反思:1. 教师总结整个教学过程,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2. 学生们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3.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价,对教学内容和方式进行调整和改进。
牛肉拉面短期培训计划方案

一、培训目标本短期培训旨在让学员掌握牛肉拉面的制作工艺,学会选购优质食材,了解牛肉拉面的经营理念,培养学员独立经营牛肉拉面店的能力。
二、培训对象热爱餐饮行业,有意从事牛肉拉面制作的学员。
三、培训时间共计10天,每天8小时。
四、培训内容1. 牛肉拉面基础知识(1)牛肉拉面的起源与发展(2)牛肉拉面的特点与分类2. 食材选购与储存(1)面粉、牛肉、蔬菜等食材的选购技巧(2)食材的储存方法与保质期3. 面条制作与拉面技巧(1)面粉的调制与和面技巧(2)拉面的手法与技巧4. 汤底制作与调味(1)牛肉汤底的制作方法(2)调料的配比与使用5. 菜品搭配与经营策略(1)牛肉拉面与其他菜品的搭配(2)牛肉拉面店的经营策略6. 实践操作(1)学员分组进行实际操作,师傅现场指导(2)学员独立完成牛肉拉面的制作7. 经营管理(1)店铺选址与装修(2)人员招聘与培训(3)成本控制与利润分析五、培训方式1. 理论授课:由专业师傅进行系统讲解,学员现场聆听、记录。
2. 实践操作:学员分组进行实际操作,师傅现场指导,确保学员掌握操作技巧。
3. 互动交流:学员之间、学员与师傅之间进行互动交流,共同探讨牛肉拉面制作过程中的问题。
4.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成功牛肉拉面店的案例,让学员了解行业动态,提升经营管理能力。
六、培训考核1. 理论考核:学员需完成一份关于牛肉拉面制作的试卷。
2. 实践考核:学员需独立完成牛肉拉面的制作,师傅进行现场评定。
3. 经营管理考核:学员需提交一份牛肉拉面店经营计划书。
七、培训费用培训费用为XXX元,包含学费、资料费、实践操作材料费等。
八、培训时间表第一天:牛肉拉面基础知识第二天:食材选购与储存第三天:面条制作与拉面技巧第四天:汤底制作与调味第五天:菜品搭配与经营策略第六天:实践操作(一)第七天:实践操作(二)第八天:经营管理第九天:案例分析第十天:培训总结与考核通过本短期培训,学员将掌握牛肉拉面的制作工艺,为今后从事牛肉拉面制作打下坚实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肉面制作授课教案教学名称:牛肉拉面制作教学内容:1、牛肉拉面历史及发展前景;2、正宗牛肉拉面的制作方法;3、煮肉、吊汤的方法及使用的主要调料;4、辣椒油的制作。
教学目的和要求:1、通过了解牛肉拉面历史及发展前景,进一步明确牛肉拉面作为特色面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及就业空间。
2、通过牛肉拉面制作工艺流程的理论学习,使理论能够更好地指导实践,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
3、通过牛肉面制作方法的综合学习,使员对牛肉面制作技术的学习和创业更有信心。
教学难点:1、拉面剂的使用方法;2、掺水比例;3、拉面制作的操作要点;4、兑汤技术。
教学过程:一、兰州牛肉面简介(一)、牛肉拉面历史兰州牛肉拉面是兰州著名的风味小吃,兰州牛肉拉面技术,堪称中国一绝,享誉全国。
清代一位名人曾作《兰州牛肉面吟》曰:“州拉面天下功,制法来自怀庆府。
汤如甘露面似金,一条入口赛神仙。
”清代还有一位诗人写到:“千丝香,惟独马家爷。
美味难再期,回首故乡远。
日出念真经,暮落白塔空。
焚香自叹息,只盼牛肉面”。
由此可见兰州拉面制作久负盛名,天下第一之技法。
一位美国餐饮专家来兰州考察牛肉拉面,观摩了的抻面“绝活”,吃惊地说:“我走过世界许多地方,从没见过这种奇迹。
”国内同行说,“绝”了,观看的人说“神”了,就象“变戏法一样”;外国友人说,这是中国的奇迹,也是世界的奇迹。
现在,清汤牛肉面已成为兰州小吃的主要代表,成为兰州餐饮业的骄傲。
今天,无论在何处,您都能品尝到正宗的清汤牛肉面。
拉面制作在中国流传已久,兰州牛肉拉面是技术含量较高的品种,传说兰州牛肉拉面起源于唐代,但已无法考证。
据史料记载清朝嘉庆年间(1799年)怀庆府清化(今河南焦作博爱清化镇)陈维精做出第一碗牛肉,兰州牛肉拉面是嘉庆年间,东乡族马六七从河南怀庆府清化陈维精处学成带入兰州。
1915年马保子拜师学成以后在家里制成半成品,然后肩挑着在城里沿街叫卖(由于家境贫寒)。
后来他又把煮过牛肉、羊肝的汤兑入牛肉面,其香味扑鼻,他突出贡献一个“清”字,大家都是喜欢他的牛肉面。
再后来他开了自己的店,客人进得门来,伙计就马上端上一碗香热的牛肉汤请客人喝,于是马保子的清汤牛肉面名气大振,马保子经营到1925年,由其子马杰三接管经营,马杰三继续在“清”字上下功夫,不断改进牛肉拉面,直到后来名振各方,被赠予“闻香下马,知味停车”的称誉。
其特点是:“一清(汤)、二白(萝卜)、三红(辣子)、四绿(香菜蒜苗)、五黄(面条黄亮)”,统一了兰州牛肉拉面的标准。
还有一种说法是清朝初年,兰州人马子禄来在青海省化隆县拜亲戚马成德为师学会牛肉拉面后带回兰州。
兰州牛肉拉面经过几百年的创新发展,以肉烂汤鲜、面质精细而赢得了国内乃至世界范围内食客的好评,成为兰州的一张名片。
1999年兰州牛肉拉面被国家确定为中式三大快餐试点推广品种之一,被誉为“中华第一面”。
兰州牛肉拉面的优劣除了拉面外,最重要的技术含量在于淳香的汤,可以说汤是兰州牛肉面的灵魂。
兰州人吃牛肉面,先喝一口汤,便知是不是地道。
(二)、发展规模兰州牛肉拉面作为兰州的著名小吃和特色面食,历史悠久,享誉全国。
近年来,兰州牛肉拉面发展步伐步伐不断加快,经营品种日益丰富,经营网点大幅增长,品牌形象显著提升,呈现出区域饮食特色与现代餐饮产业相融合的发展趋势,这为兰州牛肉拉面的产业化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2010年的资料显示,兰州市现有牛肉拉面馆(店)1099家,其中清真面馆(店)639家,总营业面积达6万多平方米,从业人员达1万多人,年营业额12亿元。
(三)、地方标准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00年、2003年分别发布了《兰州牛肉拉面》、《兰州牛肉拉面馆(店)分等定级》地方标准。
官方所指“正宗”,就是要符合这两个标准。
据介绍,《标准》规定了面条的品质、品种、规格、技术要求、感官要求等,同时依据面馆的物质、管理、技术、服务、安全卫生和环保等方面,将面馆划分成四个等级。
(四)、统一标识2007年7月,兰州市面对海内外征集标识,后从近五百余幅作品中选定一幅作为了兰州牛肉拉面的统一标识,并已申请注册成商标。
其图案以绿为主色调,图形似牛头却又展现拉面动作。
2009年,这项商标授权工作已经全面展开。
兰州牛肉拉面标识,下方为拉开的十几条细如丝的拉面形状,象征拉面师傅刚拉开的牛肉面,颜色为绿色;上方为一轮红日,标识整体看来是一个牛头。
“面形状表现出了兰州拉面神奇的功夫和技巧,设计为绿色寓意食品的健康、希望;上面的一轮红日代表着兰州牛肉拉面行业如日中天,红红火火;整个形象呈现出的牛头表现出了兰州牛肉面的精髓。
”(五)、商标使用2010年7月1日《兰州牛肉拉面商标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开始实行。
这意味着凡是符合“兰州牛肉拉面”注册商标使用条件的企业和个人,都可以免费使用该商标。
不过,据介绍,有了使用权并不代表享有“终身制”,与《暂行办法》同步成立的“兰州牛肉拉面”评定委员会,将对商标采取动态管理,并对商标使用企业进行每年一次的申报审定,如发现不符合继续使用商标条件的企业,将予以摘牌。
兰州商业联合会制定了《兰州牛肉拉面商标使用管理暂行办法》。
对于收到企业或个人提交的兰州牛肉拉面商标使用申请书,兰州商业联合会将从收到申请书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完成对申请人的经营场所和状况的实地考察,并提出书面审核意见。
对符合商标使用条件的申请,双方将签订兰州牛肉拉面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并由申请人领取兰州牛肉拉面商标准用证和兰州牛肉拉面商标标识样本。
《暂行办法》规定,申请兰州牛肉拉面商标的应同时符合下列条件:具有依法登记的企业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餐饮服务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等相关证照;营业面积应在80平方米以上,或生产加工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符合《兰州牛肉拉面馆(店)分等定级》三级标准以上;申请使用兰州牛肉拉面商标前三年期间,无被有关执法机关处罚的不良记录;按照《兰州牛肉拉面标准》规范操作。
二、正宗牛肉拉面的制作方法(一)、选料选料对拉面制作极为重要,根据甘肃的资源条件,业内人士经过多年的探索总结,在选料上有这样一句俗话:甘南的牦牛永登的面,皋兰的蓬灰甘谷的线(辣椒)。
由于蓬灰现在已得到改造,使用的是速溶蓬灰拉面剂,因此,重点对其它三项进行简要概述。
甘南的牦牛肉:甘南藏族自治州海拔高,天然草场无污染,甘南牦牛四肢粗短、耐寒、牦牛肉肉质鲜红、鲜嫩、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丰富,味鲜美而纯厚,加以适量草果、桂皮、丁香、三奈、茴香、姜皮、花椒等煮后,汤味纯香而悠长,口味甚佳。
兰州牛肉拉面煮肉制汤技术十分关键。
永登的面:兰州市永登县优良麦种“和尚头”磨成的面粉面筋值量高,色白微带黄,面条进口筋斗、稍发脆、面香而口感甚佳。
面条在汤内浸泡时,面条紧而汤不浑。
由于“和尚头”产量较低、市场需求量大,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现多选用高筋面粉,如塞北雪和牛肉面专用粉。
甘谷的线:是指甘肃省甘谷县盛产的一种细而长的线辣椒,该辣椒经晒干后,压磨成的辣椒粉色艳红、含油脂、味辣而香,制成的辣油辣味纯厚、色泽红亮。
(二)、拉面的制作工艺流程:选面→加水→打旋→搓穗→收骨→打底灰→揉面→饧面→溜条→下剂→拉面→煮面共分五个步骤:第一步:选面→加水→打旋→搓穗→收骨配比:面粉500克,盐4克,拉面剂2%,水250--300克;水温:夏季用凉水(自来水),约10度左右,春秋季18度左右,冬季25度左右;要领:三遍水,三遍灰,九九八十一遍揉;要求:面光、盆光(台面光)、手光;和面的水应根据季节确定水温。
只有在特定水温下,面粉中所含蛋白质才不发生变形,生成较多的面筋网络;则淀粉也不发生糊化,充实在面筋网络之间。
夏季调制时,因为气温较高,即使使用冷水,面团筋力也会下降。
遇到这种情况,可适当加点盐,因为盐能增强面筋的强度和弹性,并使面团组织致密。
拉面剂建议选用兰州大学力司化工厂出品的速溶蓬灰拉面剂,该产品与传统蓬灰相比,有拉面不易断条,面质更“筋”,不含有毒的氰、砷、铅等物质,具有速容的优点。
使用时用温热水化开,并凉晾(每500克拉面剂加水2500克,可拉面粉75——90千克)。
首先将拉面剂放容器里加少量水融化备用,将面粉倒案板上,同时均匀把盐散在面粉上,也可用盆,中间扒一抗,倒入水,500克面分用水约250克至300克(面粉筋度不同,含水量不同,用水量不同)。
第一次用水量约为总量的70%。
操作时应由里向外,从下向上抄拌均匀,拌成梭状(雪片状或穗状),然后再淋水把梭状面和在一起,第二次淋水约占总用量的20%,另外10%的水应根据面团的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和面时采用“捣、揣、登、揉”等手法,“捣”是用手掌或拳撞压面团;“揣”是两时用掌或拳交叉捣压面团;“登”是用手握成虎爪形,抓上面团向前推捣;“揉”是用手来回搓或擦,把面调和成团。
拌成梭状是为了防止出现包水面(即水大面团层中积滞),因包水面的水相和粉相分离或亲保度不紧密,致使面团失去光泽和韧性。
捣、揣、登是防止出现包渣面(即面团中有干粉粒),促使面筋较多的吸收水分,充分形居面筋网络,从而产生较好的延伸性。
第二步:打底灰→揉面→饧面(醒面)将面揉成团,把粘在手上的面和台面处理干净,打上底灰,用捣、揣、揉等手法将面和匀,然后朝朝着一个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使劲揉,揉长以后只能顺着一个方向叠合,不能揉成团,否则面筋容易紊乱。
揉搓的时间大约10分钟左右,直到面起小泡为止。
柔好的面团表面刷油盖上湿布或者塑料布,以免风吹后发生面团表面干燥或结皮现象,静置一段时间。
饧面的目的是使面团中央未吸足水分的粉粒有一个充分吸水的时间,这样面团中就不会产生小硬粒或小碎片,使面团均匀,更加柔软,并能更好地形成面筋网络,提高面的弹性和光滑度,制出成品也更加爽口筋斗。
第三步:溜条→下剂将面揉成长条,两手握住两端上下抖动,反复抻拉,根据抻拉面团的筋力,确定是否需要搋拉面剂。
经反复抻拉、叠合、打扣,一直到同团的面筋结构排列柔顺、均匀,符合拉面所需要的面团要求时,即可进行下一道工序——下剂。
将溜好条的面团,放在案板上抹油,轻轻抻拉,然后搓成粗细均匀的圆形长条状,再揪成长20公分左右,直径4公分左右,粗细均匀,长短相等的面剂,整齐码放,盖上油布,稍饧后即可拉面。
第四步:拉面→煮面案板上撒上面粉,将饧好的面剂搓成条,滚上铺面,如拉韭叶、宽面,则用手压遍,两手握住面的两端,然后抻拉,拉开后,右手面头交左手,左手两面头分开,右手食指勾住面条的中间再抻拉。
待面条拉长后把面条分开。
然后右手食指面头倒入左手中指勾住,右手食指再勾入面条中间,向外抻拉,根据左手傍边的面条粗细,用左手适当收面头,反复操作,同条可由根变4根,4根变8根,面条的根数就成倍的增长。
面条粗细以扣数多少决定,扣数越多越细,一般毛细8扣,细面7扣,三细6扣,二细5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