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禅推拿说明书

合集下载

一指禅推法的操作方法

一指禅推法的操作方法

一指禅推法的操作方法
一指禅推法是一种按摩手法,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以下是关于一指禅推法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 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或卧位,施术者用拇指指腹在患者的特定部位进行上下、左右或旋转揉动。

具体操作时,可先用拇指指尖按压穴位,然后逐渐用力向下按压,再慢慢放松,如此反复操作。

每次操作时间可根据病情和需要而定,一般以10-30分钟为宜。

- 注意事项:在进行一指禅推法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力度要适中,不要过于粗暴;(2)方向要正确,避免出现偏差;(3)频率要稳定,不宜忽快忽慢;(4)注意保暖,避免受凉;(5)对于某些特殊部位如腹部等,应采用轻柔的手法。

总之,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是保证一指禅推法疗效的关键。

在使用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如有疑问,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医学诊断、治疗依据或指导建议。

请您随时关注身体状况,切勿盲目用药或治疗,如遇病情变化或感觉任何不适,建议您及时向专业人士求助,可线上咨询医生,或者去线下医疗机构就诊。

一指禅内功点穴和功力按摩28法

一指禅内功点穴和功力按摩28法

一指禅内功点穴和功力按摩28法一指禅内功点穴和功力按摩28法一指禅内功点穴与功力按摩术(基本手法28法)“一指禅内功点穴和功力按摩”,是以一指禅内功和大成拳站桩功为基础,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内功点穴以指法施术,辅以掌法,守神制神,神到力到,在强大的内功摧动之下,具有很强的穿透力。

功力按摩,以掌法施术,配合点穴、正骨,辅以运动。

一指禅内功点穴,气贯指端,以指代针,气至病所,凡是可以针刺治疗的疾病,均可以采取点穴治疗,取穴配穴与针刺相同,点穴要领为“神光内莹,意在指先,意力合一,达至病所”。

功力按摩技法体系包括:(1)、三联疗法:理筋手法、正骨手法、对症手法;(2)、分部疗法:头面部手法、颈项部手法、肩部手法、肘部手法、腕部手法、手部手法、腰背部手法、脊柱手法、胸腹部手法、髋及大腿部手法、膝及小腿部手法、踝足部手法、上肢手法、下肢手法;(3)、全息疗法:手部、足部、面部、耳部;(4)、运动疗法:颈部练功、肩部练功、肘部练功、腕手部练功、脊背部练功、腰部练功、胸腹部练功、髋部练功、膝部练功、踝足部练功。

在临床上治疗各科常见病、急慢性疾病、疑难病症、亚健康病症以及应用现代医学手段治疗不佳的病症,效果好,见效快。

一、一指禅内功点穴与功力按摩的要领1、精神集中,守神制神。

《皇帝内经》十分强调“上医治神”,并说“凡刺之真,必先治神”。

一指禅内功点穴术,在临床施术时,要求施术者内气鼓荡、气势饱满、气贯周身,从而透达指端而施治于病人身体。

所以,不仅要求施术者一指禅内功或大成拳站桩功修炼到相当程度,而且在施治之时还需要精神集中、精神内敛、宁心静气,此为守神。

更需要以施术者之神制患者之神,以施术者之目制患者之目,务使其精神集中而收制其散乱之气,此为制神。

正如《素问*针解》篇所说:“务正其神,欲瞻病人,目制其神,令气易行也”。

2、意念深透,刚柔相济。

除守神制神之外,施术者还需要配合一定的意念活动,才能使力量笃实透达,更易于与病患者连为一体,从而使病人得气、感传,以达气至病所的目的。

少林气功内劲一指禅教程18

少林气功内劲一指禅教程18

少林气功内劲一指禅教程18少林气功内劲一指禅教程182009-03-18 14:09是手补手泻:施治者用双(单)手劳宫穴或剑指在病区或穴位先顺时针方向施转发放外气,然后逆时针方向旋转,但顺逆次数要相等,如果顺多逆少是补中有泻,逆多顺少是泻中有补。

⑤推推包括拉,也有三种手法三种作用。

施治者运用双(单)手劳宫穴或剑指,在病区或循经上下、右左推拉,推与拉次数相等,即手补手泻,推多拉少或拉多推少是补中有泻或泻中有补,循往为补、逆往为泻。

⑥拔此法只用于热、实、湿、邪气过多。

施治者立于患者足后,用鼎立指(拇、食、中指)在患者涌泉穴捏住病气撂下入地,如此反复几次,注意不能过多(10次),防止过极。

⑦泻补的反方向,即逆时针,逆往为泻。

⑧镇也是震荡。

施治者掌心成瓦状朝向患者病位,离体约一尺,向下猛打似用气镇,离体五厘米处停止,手掌猛然撑手压气,然后手握拳上提原处,如此往复多次。

这八法归纳起来为补、平、泻三法。

“补”、“烤”为补法。

患者—般有温、热、涨和舒适感觉,有温经散寒、补充患者元气、增强抗病能力的作用。

和、推、疏、镇为平法。

旋转、提、拉、推、压、顺逆次数相等即平补平泻。

患者一般为酸、麻、痒、虫爬感串通,有活血、散淤、祛风、消积解郁,行气止痛的作用。

泻、拔为泻法。

逆往方向推拉或逆时针方向旋转为泻,患者有凉或沉痛的感觉。

有泻火退热、镇静、祛除体内经络及脏腑内的实热等作用。

概括地说一分为二:补法适应虚症、寒症、阳症。

在治疗中要服从需要,有的病用一种治法即可,有的则需要几种治法方能奏效,所以要从实际出发,灵活应用。

疏法只能开始治疗时使用,镇法只能在补、烤合法的基础上运用。

在一次治疗中泻法只能用一次,以防止过极。

在治疗前根据病体、病情,周密制定医案,认真施治,以取得理想的疗效,达到救死扶伤的目的。

几点注意事项:①在施治前要诊断正确,同时要问患者是否穿有丝绸物,因外气不能穿透丝绸物。

要观察患者面色,时间不少于15分钟,结束前从头至足在背后拉三下气,即收功。

少林绝技之一指禅功

少林绝技之一指禅功

少林绝技之一指禅功少林派功夫分为内、外、硬、软、轻等功法。

一指禅功又名一指金、金针指等,为少林硬功之一,其特点是以意领气,气与力合,以气助力。

在技山上可以以指钻砖,点人穴位;在医学上可以用于发气点穴治疗疾病,达到“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

筑基功每日子时(23点至凌晨l点)或寅时(凌晨3点至5点),找一空气清新、环境幽静的避风处,面向南方坐于椅子或床沿上头正身直,全身自然,松肩含胸,口眼微闭,百会会阴成一垂直线,膝关节弯曲90度,曲脚平行,两膝与肩同宽,双手自然放于大腿上。

姿势摆好后,意守上丹约1分钟,然后用顺呼吸法(吸气时下腹凸起,呼气十下腹凹陷)进行柔和、细长、缓慢的呼吸。

吸气时意想大地之气由头顶百会进入,到达下丹田,并贮于下丹田中,同时配合轻轻地提睾及提肌。

然后呼气,同时松睾及松肛,此时不须意守。

每次练习时间在30分钟以上。

练完后,可站起来散散步,稍微活动一下筋骨,待觉得丹田有热感时,便可转下式练习。

每次练功前都要选练此功。

内功法第一式鹰展双翼练功者面向南方自然站立,脚尖微内扣,两手侧平举,掌心朝下,十指自然伸直,全身舒松自然呼气时用以意念引领,使气从丹田起沿手臂内侧到达指尖;吸气时用以意念引领,使气从手臂外侧回归至丹田。

初练时,每次只练5分钟左右,以后逐渐增加时间。

经常练习,可聚气于十指。

第二式金刚修禅面向南方,自然站立,两脚与肩同宽,十趾抓地,两腿蹲成半马步,手抬到与肩平直,食指伸直,四指弯曲成金针指(食指仲直,中指、无名指、小指弯曲,拇指压于中指指甲上),于心向下。

气沉丹田,气运劳宫,并达于指梢。

静立3分钟。

要求头要顶,肌要提,身体要正,眼要平视。

呼吸自然匀细,思想集中,肌肉放松,肩要沉,腕要坐,舌抵上腭。

第三式金刚排山于指向上竖起,手心向前,收回到肩前,同时吸气,然后,手指向前推出与肩平,引气达手指。

如此做3分钟。

要求动作要缓慢,其它同上式。

第四式饿虎扑羊面墙站立,气运到十指。

然后用十指支墙,臂伸直,再屈臂,身体向前,反复做10余次。

中医技能操作-推拿一指禅

中医技能操作-推拿一指禅
应及时处理(5分)
整体熟练度(5分)
整体熟练度评估(5分)
得分
考核内容:推拿一指禅考生姓名:准考证号:
1、如果二名考官打分差值超过30分,由主考官重新裁定考核。2、现场不公布分数。
日期:评分专家签名:
一指禅螺纹面推法:以拇指指腹螺纹面作用于治疗部位,余动作同一指禅指端推法。(10分)
一指禅偏锋推法:以拇指偏锋作用于治疗部位,余动作如一指禅指端推法,操作时拇指伸直并内收,腕关节微曲或自然伸直,腕部摆动幅度小。(10分)
跪推法:以拇指指间关节的背侧着力于治疗部位,通过腕部的摆动,使产生的力持续作用于治疗部位。(10分)
(3)患者与医生的位置要安排合适;特别是患者坐卧等姿势,要舒适而又便于操作。(4分)
(4)按摩时,有些患者容易入睡,应取毛巾盖好,以防着凉,注意室温。(4分)
操作方法及技巧
(60分)
一指禅指端(中锋)推法:拇指自然伸直,余指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自然屈曲,以拇指指端着力于治疗部位,周期性地肘关节屈伸,带动前臂与腕关节有节律的内外摆动,通过拇指持续的作用于治疗部位。(10分)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技能操作评分表模板
考核项目
考核标准
得分
扣分记录
物品准备(4分)
按摩床、毛巾、毛毯、枕头、按摩巾、血压计、一般抢救晕厥药品等。(4分)
操作前准备(16分)
(1)按摩前要修整指甲、温热水洗手,同时,将指环等有碍操作的物品,预先摘掉。(4分)
(2)态度要和蔼,严肃细心,要耐心地向患者解释病情,争取患者合作。(4分)
动作要领:沉肩;垂肘;悬腕;掌虚;指实;紧推慢移;蓄力于掌,发力于指。(20分口述)
术后处理(15分)
病人过于紧张、体质虚弱、疲劳或饥饿的情况下,因推拿手法过重或时间过长而出现晕厥,应立即停止推拿,让病人平卧于空气流通处,头部保持低位,经过休息后,一般就会自然恢复。也可采取掐人中、拿肩井、合谷、按涌泉等方法,促使其苏醒,也可配合针刺等方法。低血糖引起的晕厥,可让受术者喝些糖水。(10分口述)

少林气功内劲一指禅完整讲解(图)

少林气功内劲一指禅完整讲解(图)

少林气功内劲一指禅完整讲解(图)七、收势1.导气动作:接“转气”结束时的“大字桩”势(图52)。

前臂外旋,掌心向上,屈肘,手向头前上方划弧,左脚向右脚靠拢,同时吸气;掌心向下,经头前慢慢下落,同时呼气,导气至“涌泉”穴(图53、图54),提手、落手反复做3遍后恢复直立。

要求:1.收势是防偏、纠偏的基本方法,因此,每次练功完毕,都必须认真做好收功导气动作。

如选练本功法中的某桩势,在结束时先将左脚收回,手心向上,从两侧提起至与肩平,然后再按上述动作做即可。

2.两手内收时,手心不可对着耳朵。

2.雷声——压气动作:做完收势导气后,左脚向左前方跨出一步,伸出左手,手心朝上,在挥右臂用手猛击左手的同时,舌舐上腭,收腹提气,发出一声短促有力的“咦”字声(图55、图56)。

随即全身用劲,两脚用力抓地,后腿猛蹬起,瞪眼,直颈,大有怒发冲冠、排山倒海之势,其情形好似战士在演练刺杀中的“跃进刺”一样,表现出一股神威。

功用:虎有抖毛之威,每次练功完毕,大喊一声“咦”!不仅有先声夺人之感,表示练功完毕还有余力——振奋精神。

更重要的是使你的五脏六腑震撼一下,从而避免有气阻、气塞现象留在体内,以防止出偏差。

同时,这也是“内练一口气”。

八、坐功1.平坐式平坐于凳上,两脚交叉;起势及其他有关要求同马步站桩一样(图57),在练功中也可做扳指法。

收势:站起,同七、收势。

要求:凳子不宜过高或过低,两脚不能悬空;背部不靠椅背;不要意守,无需入静;自然呼吸。

功用:其作用同马步站桩,惟得气较慢。

适合于体弱而无力练站桩者,也适合于坐着看电视等情况下练功。

2.单手合十式动作及要求:平坐或盘坐于凳上,两脚交叉;右臂屈肘内收,掌心朝左,拇指对准鼻尖,相距约10厘米,其余四指松直朝上;同时左臂屈肘,前臂与地面平行,五指放松,掌心朝上,其劳宫穴对准右肘尖,成单手合十式(图58)。

两眼睁开,目视前方,虚领顶颈,舌舐上腭,含胸拔背,自然呼吸。

时间不少于30分钟,两手可交换。

少林内劲一指禅(二级)

少林内劲一指禅(二级)

少林内劲一指禅(二级)第二套功法是在第一套(初级功)功法的基础上进行的。

其要领为:动作自然连贯,情绪稳定,静心沉气,不用意守;关节放松,用力得当,似松非松、外静内柔;上虚下实,姿势正确;舌抵上腭,呼吸自然$动静相交,相互融洽。

本功可以单独练习,亦可与初级功连贯进行。

本功的每一段功法均有疏导经络、加强经气的联系、舒筋活血等作用。

能坚持锻练,不但能治疗各关节、经络的痹症疼痛,亦能治疗肝、胆、心、脾诸脏的慢性疾病。

对无病者有强身延年之效。

(一)预备:左有两脚平行,与肩同宽,两脚尖置于同一条水平线上。

脚趾抓地,使整个脚掌紧贴在地面上,身体重心落在脚底涌泉穴上。

眼平视,嘴轻闭,舌尖轻抵上腭,用鼻白然吸吸。

上身白然松直,腹部放松,两肩下沉,掌心相对(时间为1分钟)。

(二)起势:两手掌心相对,以小臂带动.E臂慢慢地向上提起。

同时,上身逐渐下沉而两腿慢慢下蹲。

待两小臂平行、沉肘,慢慢上提到肩的高度时,两手掌心慢慢地翻转(掌心对地),再使十指逐渐相对,并向胸前慢慢收据。

待大拇指外侧逐渐靠近锁骨正前方(间距为16厘米),手腕再翻转成十指指尖对胸部正中(问距16厘米),慢慢地向下移动。

当十指下移将近腹部时,乎腕再翻转,使掌心向正前方,然后掌心向正前方水平推出,到手臂基本推直时,手腕慢慢放松下沉,手背与小臂保持在同一平面上。

同时,两小臂一边向身后方向慢慢拉回,一边向下慢慢下沉(两腿应停止下蹲),小臂与上臂之间夹角为110~120°。

起势动作过程为1分钟。

(三)低位马步站桩功法:眼睛平视前方,身子上虚下实,上臂与小臂之间夹角为110°~120°,大腿与地面垂线之间夹角为45°(年老体弱者为30°)。

胯部放松下沉小臂与地面平行,两小臂相互平行,间距为本人手指尖到肘关节长度的2倍;肘关节内侧与胸外侧间距为24尾米;两小腿平行,膝盖不,超过脚尖。

手握松敢形状,大拇指放松下垂,食指松直,且以食指为准,中指、无名指、小指依次由高到低摆成梯形,第2指关节微弯曲成弧形。

一指禅和二指禅五至八招禅定基本功教学全文

一指禅和二指禅五至八招禅定基本功教学全文

一指禅和二指禅五至八招禅定基本功教学全文揉指功(揉掌功)【方法】以双手自然伸直放松为目的,首先以右手放在左手近端,用力向左手远端揉去,反复数次直到手指手掌发热为止。

【禅定基本功要求】适当用力,使手心手背发热放松。

【呼吸方法】自然呼吸。

【注意事项】手心手背发热即可。

击物功【方法】(一)准备一小型沙袋或大沙袋均可,双脚左右开立与肩同宽.双指抱于腰间,掌心向上,目视前方,寸台头挺胸。

(二)右手指从腰间由下而上的方向正面击物体,肩要伸直用力,然后换左手指击物体.反复练习,全身直立,击物完毕还原抱于腰间。

【禅定基本功要求】击物要用力准确,手腕要伸直,手指要握紧并拢。

【呼吸方法】自然呼吸。

【注意事项】不可在人身上乱用。

双手靠墙倒立【方法】(一)并步站立,双手自然下垂,抬头挺胸,目视前方,在思想上做好下一个动作的准备。

(二)右脚后退半步放到自己感觉适合的位置即可,脚尖朝前,双手着地分开,与肩同宽、抬头。

(三)右脚用力向上摆动。

(四)随着右脚的摆动方向,左脚紧跟着右脚一起摆动,摆到墙上,即为一个完整靠墙倒立动作。

【禅定基本功要求】脚要充分挺直,摆腿的速度要快,靠到墙上时双脚并拢伸直,抬头。

【呼吸方法】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果做这个动作很轻松,那么你可选择自然呼吸,如果感觉很吃力,那么你可以选择闭气,完成动作以后再做呼吸调整。

【注意事项】双手双臂不能放松.充分伸直。

双手空中倒立【方法】(一)并步站立,双手自然下垂,抬头挺胸,目视前方,在思想上要为下一个动作做好准备。

(二)右脚后退半步放到左脚的后方位置,脚尖朝前,双手着地分开,与肩同宽,五指自然分开。

(三)身体重心前移到左脚和双手,右脚用力向上摆。

(四)身体重心全部移到双手上.左脚随右脚一起向上摆到空中,定位。

【禅定基本功要求】摆动腿要快,在空中要快速并拢双脚.伸直,用力,要充分地掌握平衡。

【呼吸方法】根据自身条件选择自然呼吸和闭气的方式进行。

【注意事项】控制身体平衡主要布双手,身体要挺直,双臂不能放松以免使身体落下造成受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指禅推拿说明书
篇一:推拿一指禅
浙江省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技能操作评分表
考核内容:推拿一指禅单位:学员姓名:
日期:评分专家签名:
注:如果二名考官打分差值超过30分,由主考官重新裁定考核
篇二:针灸推拿功法指导:一指禅推法
一指禅推法:术者将拇指的指端、指腹或桡侧偏峰置于体表,运用腕部的来回摆动带动拇指指间关节的屈伸,使压力轻重交替,持续不断地作用于治疗部位上。

每分钟摆动一般为120-160次。

本法接触面小,深透力强,可广泛应用于全身各部穴位上。

篇三:一指禅推拿与脊柱病的治疗
一指禅推拿与脊柱病的治疗
朱鼎成
(上海华东医院推拿科)
一指禅推拿是我国最著名的中医推拿学派之一,在近代中国推拿史上占有重要的学术地位。

它是以一指禅推法为临床操作的主要手法用来治疗疾病的推拿方法,相传由达摩所创。

施术者通过练习内外功夫,将全身之力集于一指之尖,直达病所,
宗用语,意为万法归一。

《辞海》“一指禅”条目作了如下的解释:①佛家语。

宋俱胝和尚尝参天龙和尚,天龙竖一指示之,俱胝大悟,亦常竖一指对学者参问。

当欲示寂时,曰:“吾得天龙一指头禅,一生受用不尽”。

②按摩术亦称一指禅。

按摩创于岐伯,至达摩大备,于按、摩、推、拿四法之外,复增搓、抄、滚、捻、缠、揉六法,名曰一指禅。

岐伯之术,施术者无须习内外功;而达摩一指禅,则须先练外功,使两臂及十指骨节,能柔屈如棉,更练内功,调匀气息,贯全身之气力于一指之尖,使直达病源之所在,其功效有过于药石。

一指禅推拿历史悠久,源于何时何人,尚待进一步查考。

目前盛行于江、浙、沪一带的一指禅,根据师承的脉络可追溯到清朝咸丰年间,由少林高手李鉴臣先生传授。

门人丁凤山得其
真传,为江浙两省一指禅学派的创始人。

先父朱春霆为
朱春霆先生(1906-1990),我国著名中医推拿学家,主任医师,上海十大名医之一。

世代业医。

早年从师推拿名家丁树山,得一指禅推拿真传。

后悬壶沪上,以一指之功诊治各种疾
病,尤以内、妇、骨伤疾病见长。

1956年应聘上海华东医院,创建沪上第一个推拿专科,任推拿科主任。

1956年朱老创立了中国第一所推拿学校——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
学校,任推拿学校校长、上海市推拿门诊部主任。

他改变了千百年来推拿师徒相传的习惯,开了正规教育的先河。

他的学生遍布海内外,其中不乏专家、学者、教授,已成为我国推拿界的中坚力量。

朱老致力于中医推拿理论研究,教育及临床医疗达60余年,博采众长,锐意创新,形成了独特的“朱氏一指禅推拿”,为我国推拿事业,特别是一指禅推拿的传承与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原中共中央宣传部长,国务院副总理陆定一同志曾为朱老亲笔题词:志在中兴推拿学。

朱老十分重视中医推拿理论的研究,他认为一指禅推拿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和营卫气血等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以四诊为诊察手段,强调审证求因,因人而治,因证而治,
因部位而治。

临床操作遵循“推穴道、循经络、调经气”的
一指禅推拿有三个特点:
,柔中寓刚,刚柔相济,强调以柔和为贵。

主要手法和辅助手法施行时讲究法度,要求意守丹田,气凝指尖,将一指禅功透入肌肤,沿着经络直达病所,“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

②取穴准确,以指代针。

一指禅的主要手法是推法,即以医者拇指尖点按穴位,有规律的快速摆动指关节, 取穴更准,力度更集中,力透溪谷,达到治疗目的。

③注重练功:一是练外壮功,功法是达摩“易筋经”,使
医者达到“缓节柔筋”的目的。

二是练手指功,使指力强健,无坚不入,聚精气神于手指尖,柔能克刚。

“调和营卫,力透溪谷”是朱老治疗脊柱疾病的指导思想。

溪谷一词于《黄帝内经》。

《素问·气穴论》:“愿问溪谷之会也。

岐伯曰,肉之大会为谷,肉之小会为溪,肉分之间,溪谷之会,以行荣卫,以会大气。

”朱老认为,肉之大会为谷,肉之小会为
溪。

无水为谷,有水为溪。

溪谷在天地之间是通风水的,溪谷在人身之间是通气血的。

朱老根据自己几十年的临床心得,明确地提出了溪谷在人体关节之间。

进而细化为大关节曰谷,小关节为溪;大关节和肌肉交会之处为谷,小关节和肌肉交会之处为溪。

溪谷的功能是行营卫,会大气。

以此来指
脊柱疾病之一腰痛为例:《素问·脉要精微论》曰:“腰者,肾之府。

”从经络角度看,腰部是足太阳膀胱经经过的通路。

肾与膀胱互为表里,所以肾经的腰痛多属内因性的,膀胱经的腰痛多属外因性的。

因此,腰痛和肾,膀胱两经关系最为密切。

腰痛,不外乎以寒、湿、肾虚、外伤为主要原因,而使太阳膀胱、少阴肾的经脉受到影响,而又总以寒湿两气居多。

腰痛的推拿治疗用推摩法。

特发性的腰痛用泻法,一般为平补平泻法,如果是阴虚腰痛,多用补法。

取穴:足太阳膀胱经的三焦俞,肾俞;任脉的气海,关元穴;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穴;督脉的脊中,命门穴,还有局部痛
对于“经脉受伤后,外邪乘虚而入,久留关节之间,阻碍气血流行”的脊柱疾病,朱老先采用一指禅推法,将功力集中于双手拇指的指尖,以每分钟摆动160次的频率施治,一般在主要穴位上施术5~10分钟,使功力渐渐透入肌肤直达病源之所在。

朱老一指禅已臻炉火纯青,外表观之轻松飘逸,挥洒自如,实为含而不露,如王羲之之用笔,
力透纸背。

运用朱老一指禅是需要一定的内功力和熟练指法,方能力透溪谷,达到逐邪治病的目的。

因为溪谷和经穴有直接关系,是营卫气血流周之处,如有不正之邪侵犯,便会使营卫稽留,气血流周失常,
因此力透溪谷最终目的是使营卫畅通,
经络理论应用到推拿临床上,既有诊断作用,也有治疗作用。

手法操作时应循着经络路线缓慢移动,在选取的主要穴位上要持续多推,使指力透达肢节缝,切忌不分主次,一带而过。

认为《内经》中“按摩勿释,着针勿斥,移气于不
足,神气乃得复”一段中“按摩勿释”运用于推拿临床,就
现代实验
证明,一指禅作用于人体某一穴位时,随着持续时间的延长,所治疗部位的温度亦随之逐渐升高并透达到组织的一定深
度。

根据“万法归一”的原则,朱老认为一指禅推法是最符合《辞海》一指禅条目所述“贯全身之气力于一指之尖,使直达病源之所在”。

推之则热气至,久之功力透达溪谷。

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