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推荐】工业废水氨氮排放标准
合成氨 水排放标准

合成氨水排放标准
合成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农业、化肥、医药等领域。
然而,合成氨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其中含有氨氮等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因此,为了保护环境,各国都对合成氨生产过程中的水排放标准进行了严格规定。
在中国,合成氨生产企业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相关的水污染排放标准,对废水中的氨氮、总氮、总磷等指标进行监测和控制。
根据《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规定,合成氨生产企业废水中氨氮的排放标准为30mg/L,总氮的排放标准为100mg/L,总磷的排放标准为1mg/L。
此外,还要求企业必须配备完善的废水处理设施,对废水进行有效处理后方可排放。
为了达到这些严格的排放标准,合成氨生产企业通常采用生物处理、化学处理等多种方法对废水进行处理。
生物处理是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和氨氮的方法,通过好氧和厌氧生物反应器等设备,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氨氮转化为无害物质。
化学处理则是利用化学药剂对废水进行处理,通常采用混凝沉淀、氧化还原、中和沉淀等方法,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沉淀物或气体,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除了对废水进行处理外,合成氨生产企业还应加强对生产过程中的废水回收利用。
通过采用膜分离、蒸馏浓缩等技术,可以将废水中的水分和有用的物质进行分离,实现废水的资源化利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总的来说,合成氨生产企业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水排放标准,加强废水处理和回收利用工作,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人类创造一个清洁、美丽的生活环境。
国家工业废水排放标准

国家工业废水排放标准
国家工业废水排放标准是指国家规定的工业企业在生产和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废水排放应符合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水质标准,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目前,中国实行的国家工业废水排放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废水排放标准:根据不同的行业和废水特性,制定不同的废水排放标准,包括化学需氧量(COD)、氨氮、总磷、总氮、悬浮物、pH值、重金属等污染物的排放限值。
2. 水质标准:对于某些特殊行业和地区,还制定了相应的水质标准,包括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海洋功能区水质标准、饮用水卫生标准等。
3. 排放许可制度:国家对于一些高污染、高风险的工业企业实行排放许可制度,要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必须符合国家的排放标准和规定,并定期进行监测和评估。
4. 污染物减排措施:为了减少工业废水排放对环境的影响,国家还制定了一系列污染物减排措施和技术,包括废水预处理、生物处理、物理化学处理、循环利用等。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工业企业和行业可能存在不同的废水排放标准和规定,具体标准应根据企业的生产工艺、废水特性和排放去向进行选择。
同时,企业在生产和经营活动
中应严格遵守国家的废水排放标准和规定,采取有效的污染物减排措施,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污水处理技术各项指标

污水处理技术各项指标污水处理技术是为了净化和处理污水,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而采取的一系列工艺和方法。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有一些关键的指标需要被监测和控制,以确保处理效果达到预期的要求。
以下是污水处理技术中常见的各项指标及其标准要求。
1. COD(化学需氧量):COD是衡量污水中有机物含量的重要指标。
其标准要求根据不同的排放标准而有所不同。
例如,对于工业废水处理,COD的标准通常为100-200 mg/L,而对于生活污水处理,标准可能更严格,如30-50 mg/L。
2. BOD(生化需氧量):BOD是衡量污水中有机物生物降解能力的指标。
其标准要求通常与COD的标准相似,但BOD的要求更加严格。
例如,对于工业废水处理,BOD的标准通常为20-30 mg/L,而对于生活污水处理,标准可能更低,如10 mg/L。
3. SS(悬浮物):SS是衡量污水中悬浮物含量的指标。
其标准要求根据不同的排放标准而有所不同。
例如,对于工业废水处理,SS的标准通常为50-100 mg/L,而对于生活污水处理,标准可能更严格,如20-30 mg/L。
4. NH3-N(氨氮):NH3-N是衡量污水中氨氮含量的指标。
氨氮是一种有毒物质,对水生生物和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其标准要求通常为5-10 mg/L,具体要求也根据不同的排放标准而有所不同。
5. TP(总磷):TP是衡量污水中总磷含量的指标。
磷是一种营养物质,过量的磷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发水华等问题。
其标准要求通常为0.5-1.0 mg/L,具体要求也根据不同的排放标准而有所不同。
6. TN(总氮):TN是衡量污水中总氮含量的指标。
氮是一种营养物质,过量的氮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发水华等问题。
其标准要求通常为10-20 mg/L,具体要求也根据不同的排放标准而有所不同。
7. pH值:pH值是衡量污水酸碱性的指标。
其标准要求通常为6-9,以确保污水的酸碱度处于适宜的范围内。
8. 水质透明度:水质透明度是衡量污水中悬浮物浓度的指标。
氨氮的排放限值

氨氮的排放限值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氨氮排放限值的定义
2.氨氮排放的来源
3.氨氮排放的危害
4.氨氮排放的法规标准
5.氨氮排放的控制措施
正文
氨氮排放限值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允许排放的氨氮总量。
氨氮是一种主要的水污染物,它的排放主要来源于农业、工业和生活三个方面。
农业上,主要是由于化肥和农药的过量使用,导致氨氮含量过高;工业上,主要是一些化工厂、制药厂和食品加工厂等产生的废水排放;生活中,主要是由于生活污水的排放。
氨氮排放对环境的影响非常严重。
首先,氨氮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使水体中的藻类大量繁殖,进而导致水体缺氧,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
其次,氨氮还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它对人体的皮肤、眼睛和呼吸道都有刺激作用,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癌症。
我国对氨氮排放的法规标准非常严格。
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和《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我国的氨氮排放标准为:地表水氨氮排放标准为一级水 0.5mg/L,二级水 1.0mg/L,三级水 1.5mg/L;地下水氨氮排放标准为一级水 0.05mg/L,二级水 0.1mg/L。
针对氨氮排放的问题,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控制措施。
在农业上,推广有机农业、绿色农业,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在工业上,加强废水处理,确保达标排放;在生活中,推广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减少生活污水的
直接排放。
GB-13458-2013合成氨工业废水排放标准

GB-13458-2013合成氨⼯业废⽔排放标准中华⼈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3458-2013代替GB13458-2001合成氨⼯业⽔污染物排放标准Dischargestandardofwaterpollutantsforammoniaindustry(发布稿)本电⼦版为发布稿。
请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正式标准⽂本为准。
2013-03-14发布2013-07-01实施环境保护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GB13458-2013I⽬次前⾔ (II)1适⽤范围 (1)2规范性引⽤⽂件 (1)3术语和定义 (2)4⽔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 (2)5⽔污染物监测要求 (4)6实施与监督 (5)GB13458-2013II前⾔为贯彻《中华⼈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民共和国⽔污染防治法》、《中华⼈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作的意见》等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保护环境,防治污染,促进合成氨⼯业⽣产⼯艺和污染治理技术的进步,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合成氨⼯业企业⽣产过程中⽔污染物排放限值、监测和监控要求。
本标准中的污染物排放浓度均为质量浓度。
合成氨⼯业企业排放⼤⽓污染物(含恶臭污染物)、环境噪声适⽤相应的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产⽣固体废物的鉴别、处理和处置适⽤国家固体废物污染控制限值。
本标准⾸次发布于1992年,2001年第⼀次修订,本次为第⼆次修订。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根据落实国家环境保护规划、环境保护管理和执法⼯作的需要,调整了控制排放的污染物项⽬,提⾼了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取消了按污⽔去向分级控制的规定;——为促进地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式的转变,引导合成氨⼯业⽣产⼯艺和污染治理技术的发展⽅向,规定了⽔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为完善国家环境保护标准体系,规范⽔污染物排放⾏为,适应国家⽔污染防治⼯作的需要,增加了⽔污染物间接排放限值。
氨氮排放标准

氨氮排放标准氨氮是指水体中的氨和游离态氮的总和,是衡量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化进程的扩大,我国水体中氨氮排放量逐渐增加,对水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因此,为了保护水环境,我国对氨氮排放制定了相应的标准。
根据《水污染控制标准》(GB3838-2002)的规定,我国对不同类型的水体制定了氨氮排放标准。
其中,地表水的氨氮排放标准为I类水体为0.15mg/L,II类水体为0.5mg/L,III类水体为1.0mg/L,IV类水体为1.5mg/L,V类水体为2.0mg/L。
而对于地下水,氨氮排放标准为I类水体为0.02mg/L,II类水体为0.1mg/L,III类水体为0.5mg/L。
这些标准的制定,旨在保护不同类型水体的水质,减少氨氮对水环境的污染。
除了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氨氮排放标准外,我国还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畜禽养殖废水的氨氮排放制定了相应的标准。
根据《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规定,工业废水的氨氮排放标准为不得超过工业废水综合排放标准规定的限值;生活污水的氨氮排放标准为不得超过生活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规定的限值;畜禽养殖废水的氨氮排放标准为不得超过畜禽养殖废水综合排放标准规定的限值。
这些标准的制定,有利于控制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畜禽养殖废水中氨氮的排放,减少氨氮对水环境的影响。
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要严格遵守氨氮排放标准,加强对氨氮排放的监测和管理。
对于超标排放的单位,要依法进行处罚,促使其改正违法行为,减少氨氮对水环境的污染。
同时,要加强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畜禽养殖废水的处理,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氨氮的排放,保护水环境的健康。
总之,氨氮排放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保护水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加强对氨氮排放的监管,严格执行氨氮排放标准,才能有效减少氨氮对水环境的污染,保障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推动可持续发展。
希望全社会都能共同努力,共同呵护我们的水环境,让清澈的河流和湖泊永远流淌在我们的身边。
石化工业废水排放标准

石化工业废水排放标准
石化工业废水排放标准是指对石化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排放时所应遵循的一系列环境保护要求和标准。
这些标准的制定旨在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促进可持续发展。
一般来说,石化工业废水排放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化学需氧量(COD):限制废水中有机物的含量,以降低对水体的污染。
2.生化需氧量(BOD):限制废水中可生物降解有机物的含量,以降低对水体的影响。
3.悬浮物(SS):限制废水中悬浮物的含量,以防止对水体造成浑浊和沉淀。
4.氨氮(NH3-N):限制废水中氨氮的含量,以降低对水体生态系统的影响。
5.总磷(TP):限制废水中总磷的含量,以防止水体富营养化。
6.总氮(TN):限制废水中总氮的含量,以降低对水体生态系统的影响。
7.pH 值:限制废水的酸碱度,以保持水体的酸碱平衡。
8.重金属:限制废水中重金属的含量,以防止对水体和生物造成危害。
这些标准的具体数值可能因国家、地区和行业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在实际操作中,石化企业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法规和标准,采取有效的废水处理措施,确保废水达标排放。
同时,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应加强对石化工业废水排放的监督和管理,推动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环保改造,共同促进石化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氨氮的排放限值

氨氮的排放限值
氨氮是指水体中游离氨和铵离子形式的氮的总和,其排放限值是指根据不同水体类型和用途,对氨氮在废水排放中的限制标准。
根据中国环境保护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环境污染控制标准》(GB 3838-2002)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等相关法规,氨氮的排放限值如下:
1. 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出厂水:≤15mg/L;
2. 工业废水排放:依据不同行业和工艺,氨氮排放限值有所差异,但一般为≤20-30mg/L;
3.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厂出厂水:≤15-20mg/L;
4. 污水进入接受水体的排放限值:根据接受水体的类别和水质要求,氨氮的排放限制标准有一定的差异。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和特定行业可能会有不同的氨氮排放标准,具体限值还需结合当地法规和标准进行确定。
此外,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技术的进步,氨氮的排放限值有可能随时进行更新和修订。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应及时关注相关法规和标准的更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废水氨氮排放标准
小编希望工业废水氨氮排放标准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有必要请您下载收藏以便备查,接下来我们继续阅读。
本文概述:本文概述:氨氮物是工业废水中的一种常见物质,对环境危害很大,相关部门对此有明确的排放标准要求,那么,工业废水氨氮排放标准是什么呢?
氨氮污染是导致江河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
水体中氨氮含量较高时,对鱼类呈现毒害作用,氨氮会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导致水草、蓝藻等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散发恶臭,影响水质。
目前中国氨氮排放量远远超出受纳水体的环境容量,在某些地方成为限制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氨氮将成为中国水体污染控制的主要污染物之一,纳入国家污染物总量控制体系。
通过排放标准来控制废水排放量和污染物排放浓度是减轻污染的有效措施,为此,在中国现行的国家和各省(市、区)地方发布的废水排放标准中,对氨氮排放基本上都规定了排放标准限值。
按照水体功能对污染物排入不同功能水域的污水制定不同的排放标准。
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中的五类水域和《海水水质标准》(GB3097)的四类海域划分为三级控制区。
①特殊控制区:相当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一、二类水域和《海水水质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