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浆岩
岩浆岩地质特性

为喷出岩所特有
(8) 岩浆岩的 简易鉴定 方法步骤
① 据产状判定其是否为岩浆岩
② 据 颜 色 初 步 判断岩石类型
③ 观察结构、构造特征(区别喷出岩和侵入岩)
④ 查表定名
浅色
一般为酸性岩类
·基性岩类
·超基性岩类
深色,可能为
·隐晶质岩类
沙特阿拉伯哈拉特。卡伊巴尔有大片的火山岩壮观地貌,本图由国际太空站宇航员摄于2008年3月31日,所示的阿尔齐答山由不同年代的黑色玄武岩熔岩流形成,图中浅色部分则是更黏性、富含硅石的火山岩,又称流纹岩。
按矿物颗粒的 相对大小分为
等粒结构
不等粒结构
斑状 结构
斑状结构(基质为隐晶质)— 浅成和部分喷出岩中
似斑状结构(基质为显晶质)— 浅成和部分深成岩中
(7) 岩浆岩的构造
指:岩石中的矿物在空间的排列、配置和充填方式所形成的特征
类别
块状构造
流纹构造
气孔构造
喷出岩气孔构造
杏仁构造
峨眉山玄武岩中的杏仁状玄武岩
花岗斑岩(浅成岩)
花岗岩(深成岩)
(5)岩浆岩的 造岩矿物
浅 色 矿 物 (富含Si、Al)
深 色 矿 物 (富含Fe、Mg)
石英
SiO2 石英
白云母(又称金云母)
KAl2(AlSi3O10)(F,OH)2 白云母
正长石
KAlSi3O8 正长石
斜长石
NaAlSi3 O8 斜长石
如果是海底喷发,则形成枕状熔岩(pillow lava)。这是熔岩在水中发生快速淬火冷凝时,表面形成具有空隙的硬壳,壳内熔岩从许多空隙中挤出又迅速冷凝,于是无数的小岩流便形成一个个肾状、枕状的岩体,称枕状熔岩
岩浆岩的特征

岩浆岩的特征
岩浆岩是地壳中最常见的岩石类型之一,形成于地下深处的岩浆冷却凝固而成。
岩浆岩通常包含石英、长石、角闪石、黄长石、斜长石、黑云母等矿物。
它们的成分、结构和特征对地质学、矿物学等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岩浆岩的组成
岩浆岩的主要成分可以分为硅酸盐矿物、铝质矿物、铁镁质矿物、钾长石和钠
长石等。
在岩浆冷却的过程中,这些矿物会结晶成固态晶体,并形成具有一定结构的岩石。
岩浆岩的结构
岩浆岩的结构通常呈现出晶粒状、颗粒状等形态,晶粒大小、排列方式等也会
影响岩石的性质。
此外,岩浆岩中还可能存在气孔、裂隙等构造,这些构造对岩石的强度、渗透性等性质有一定影响。
岩浆岩的性质
岩浆岩在地质学领域有着独特的地位,其性质包括但不限于硬度、密度、抗压
强度、导热性等。
岩浆岩常常具有较高的硬度和密度,因此在建筑材料、地质勘探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
总的来说,岩浆岩在地质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研究其特征、成分、结构等
对于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和地质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岩浆岩的性质也为人类社会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如建筑材料、工业原料等。
对岩浆岩进行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推动地质学领域的发展,同时也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简单描述岩浆岩的形成

简单描述岩浆岩的形成
岩浆岩是一种源于地球内部的火成岩。
它是由熔融的岩浆在地表或地壳内部冷却凝固而形成的。
岩浆岩的形成过程如下:
1. 岩浆形成
在地球内部的高温高压环境下,岩石发生部分熔融,形成岩浆。
岩浆是熔融的矿物质的混合物,主要由硅酸盐熔体和少量气体组成。
2. 岩浆上升
受热对流作用和压力差的影响,密度较低的岩浆会沿着地壳裂隙或火山口上升。
3. 岩浆冷却
当岩浆接触到地表或靠近地表的相对低温环境时,它会开始冷却和结晶。
冷却速度决定了岩浆岩的结构和矿物组成。
4. 固化成岩
随着温度的持续下降,岩浆逐渐固化成为坚硬的岩石,形成不同种类的岩浆岩。
根据冷却环境的不同,可分为外来岩浆岩(如火山岩)和侵入岩浆岩(如花岗岩)。
岩浆岩的种类繁多,主要取决于岩浆的成分、冷却速率和环境条件。
它们是地壳组成的重要部分,对于研究地球内部结构和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岩浆岩的类型

岩浆岩的类型岩浆岩是由于地球内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熔融物质冷却凝固而形成的一类岩石。
其由于形成时的环境和成分不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本文将从岩浆岩的类型、形成过程、特征和应用等方面进行全面详细的介绍。
一、岩浆岩的类型1. 硅酸盐岩浆岩硅酸盐岩浆岩是指含有较高硅含量(SiO2>63%)的火山喷发物质凝固后形成的一类火山岩石,如流纹岩、安山岩、花岗闪长岩等。
2. 镁铁质(超基性)火山喷出物镁铁质火山喷出物是指含有较高镁铁离子(Mg2+和Fe2+)含量的火山喷发物质凝固后形成的一类火山岩石,如榴辉岩、玄武岩等。
3. 碱性火山喷出物碱性火山喷出物是指含有较高碱金属离子(Na+和K+)含量的火山喷发物质凝固后形成的一类火山岩石,如花岗岩、英安岩等。
4. 钙碱性火山喷出物钙碱性火山喷出物是指同时含有较高钙离子(Ca2+)和碱金属离子(Na+和K+)的火山喷发物质凝固后形成的一类火山岩石,如流纹岩、安山岩等。
二、岩浆岩的形成过程1. 熔融过程地球内部高温高压条件下,地幔中的矿物质可以在熔融状态下流动,形成了地幔上涌和下沉的对流环流。
当这些熔融物质向地表或近地表运动时,由于减压和接触到低温低压环境而冷却凝固,形成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岩浆岩。
2. 成分组成不同类型的岩浆岩具有不同的成分组成。
其中硅酸盐类火山喷出物中含有较多SiO2、Al2O3等元素;镁铁质火山喷出物中则含有较多MgO、FeO等元素;碱性火山喷出物中则含有较多Na2O、K2O等元素。
这些成分的不同会导致岩浆岩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不同。
三、岩浆岩的特征1. 结晶粒度岩浆岩的结晶粒度与其冷却速度有关。
当冷却速度较快时,结晶物质较小,形成了细粒的岩石;反之,当冷却速度较慢时,结晶物质较大,形成了粗粒的岩石。
2. 岩石颜色不同类型的岩浆岩具有不同的颜色。
硅酸盐类火山喷出物通常为灰白色或淡黄色;镁铁质火山喷出物通常为深灰色或黑色;碱性火山喷出物通常为红、褐、黑等颜色。
岩浆岩结构特征

岩浆岩结构特征岩浆岩是一种由地球内部的熔融岩浆在地表或地下冷却凝固而形成的岩石。
它们通常是火山喷发或地壳运动的产物,具有特殊的结构和特征。
本文将详细介绍岩浆岩的结构特征。
一、岩浆岩的基本组成岩浆岩主要由矿物质和玻璃质基质组成。
其中,矿物质包括硅酸盐类矿物和非硅酸盐类矿物,如长石、黑云母、角闪石、斜长石等;玻璃质基质则是由高温下快速冷却形成的无定形物质,具有较高的化学反应性。
二、岩浆岩的结晶程度根据岩浆冷却速率不同,可以分为深成岩浆和火山喷发所形成的火山喷出物两种类型。
深成岩浆冷却缓慢,因此结晶程度较高;而火山喷出物则在空气中迅速冷却,结晶程度较低。
三、岩浆岩的结构特征1. 斑状结构斑状结构是岩浆岩中最常见的结构类型。
它由不同颜色和尺寸的矿物质组成,呈现出斑点状的分布形态。
这种结构形成于深成岩浆中,因为深部岩浆冷却缓慢,矿物质有足够时间结晶并形成大块。
2. 粒状结构粒状结构是由一种或多种大小相近的矿物质组成的,呈现出均匀颗粒状的分布形态。
这种结构通常在火山喷出物中出现,因为火山喷发所产生的岩浆冷却速度很快,没有足够时间让矿物质充分生长。
3. 玻璃体玻璃体是由玻璃质基质组成的无定形物质,在外观上呈现出透明或半透明状态。
它通常在火山喷发后迅速冷却形成,具有较高的化学反应性。
4. 斑晶斑晶是指在基质中分散着一些较大、完整、与基质相异或相同的矿物晶体。
这种结构形成于深成岩浆中,因为在深部岩浆中,矿物质有足够时间生长并形成大块。
5. 换位结构换位结构是指在矿物晶体中出现的原子位置变化。
这种结构常见于长石、角闪石等硅酸盐类矿物中,它对于岩浆岩的形成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四、岩浆岩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岩浆岩分为多种类型。
按照地球内部环境划分,可以分为深成岩浆和火山喷出物;按照主要矿物质组成划分,可以分为花岗岩、辉长岩、榴辉岩等;按照地理位置划分,可以分为洛基山脉花岗质、中国东北玄武质等。
五、岩浆岩的应用价值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和组成特点,岩浆岩在建筑材料、装饰材料、道路建设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

变质岩的形成
⒉变质岩的特点
通常岩浆岩变质后,结构不如原岩石坚实,性能变 差;而沉积岩变质后,结构较原岩石致密,性能变 好。
⒊变质岩与油气的关系 变质岩与油气的关系:变质岩和岩浆岩形成 条件相近,因此与油气的关系也不大。
三、沉积岩
1、沉积岩的形成 原始物质
(主要是母岩的风化作用) 搬运
沉积
沉积物
②构造: 沉积岩的构造是指沉积岩各组成部分的空间
分部和排列方式,主要包括层理、层面构造。 层理构造:层理是沉积岩的岩石性质(如粒度、 成分、颜色等)沿垂向变化的一种层状构造。它是 由细层(纹层)、层系、层系组所组成,常见的层 理类型有水平层理、波状层理、交错(或斜)层理、 递变层理、透镜状层理、韵律层理,它们形成于不 同的水动力条件下和不同的沉积环境中。 层面构造:沉积岩的层面构造有波痕、泥裂、冲 刷痕迹,晶体印痕、虫迹,它们都是浅水沉积标志。 泥裂和晶体印痕还代表了干旱气候。
岩浆岩的形成
2 岩浆岩的特点
(1)岩浆岩大部分为块状的结晶岩石,部分为玻璃 质结构岩石 (2)岩浆岩中特有矿物也有着特有的结构 构造 如 气孔 杏仁及流纹等构造 (3)岩浆岩体无层理 (4)岩浆岩体中常含有围岩的碎块 这些捕虏体常 见有热变质现象 (5)岩浆岩中缺乏任何生物遗迹
3 岩浆岩与油气的关系
原始物质的 搬运和沉积 阶段
沉积后作用
沉积岩
沉积后作 用阶段
原始物质 形成阶段
⑴风化作用
① 定义:风化作用是地壳最表层的岩石在温度变化、 大气、水、生物等因素的作用下发生机械破碎和化 学变化的一种作用。 风化作用地壳岩石表层的一种破坏作用。 ②分类 :风化作用按其性质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物理风化作用 化学风化作用 生物风化作用
岩浆岩分类介绍

运输技术:利 用运输设备进 行岩浆岩的运 输和储存
环境保护
04
提高环保意识,加
强环保教育
03
加强生态修复,恢
复生态环境
02
采用环保技术,降
低污染排放
01
遵守环保法规,减
少对环境的破坏
谢谢
玄武岩
01 形成原因:地幔部分熔融形成 02 颜色:黑色或深灰色 03 结构:致密、均匀、多孔 04 应用:建筑材料、装饰材料、耐火材料等
花岗岩
1 形成原因:地壳深处的岩浆侵入地壳浅层,冷却凝固后形成 2 主要成分:石英、长石、云母等 3 颜色:通常为浅色,如白色、灰色、黄色等 4 结构:粗粒或中粒结构,颗粒大小不一,分布不均匀 5 硬度:较高,耐磨损,常用于建筑和雕塑 6 代表性产地:中国、巴西、印度等
02 地球物理勘探:利用地震 波、电磁波等方法探测岩 浆岩的深度和规模
03 钻探:通过钻探取样了解 岩浆岩的性质和资源量
04 遥感技术:利用卫星遥感 数据对岩浆岩进行大范围、 快速的勘探和监测
开采技术
钻探技术:利 用钻机进行岩 浆岩的勘探和 开采
爆破技术:利 用炸药进行岩 浆岩的开采
挖掘技术:利 用挖掘机进行 岩浆岩的开采
04
岩浆岩的形成过程包括岩浆的产 生、上升、冷却和凝固等阶段。
岩浆岩的形成过程
地壳内部岩浆的形成:地壳内部高 温高压条件下,岩石熔融形成岩浆
岩浆的上升和喷发:岩浆在地壳内 部上升,到达地表后喷发出来
岩浆的冷却和凝固:喷出的岩浆冷 却凝固,形成岩浆岩
岩浆岩的分类:根据岩浆岩的矿物 组成和结构,可以分为不同类型
岩浆岩的分类
01
侵入岩:岩浆侵入地壳后冷却凝固形成的 岩石,如花岗岩、闪长岩等。
岩浆岩(火成岩)

❖ (1)观察岩石的颜色。这里所说的岩石颜色是指岩石的 总体颜色,而不是岩石中某种矿物的颜色。岩浆岩颜 色的深浅,取决于浅色矿物和暗色矿物的相对含量。 暗色矿物由多变少,颜色也随之由深变浅。如果岩浆 岩的颜色较深,一般属于基性岩或超基性岩类若颜色 较浅,则为酸性岩或中性岩类。根据岩石的颜色,就 可以大致确定它是化学成分分类中的哪一类。
例如:
采矿 开采石油 天然气 地下水 兴建水利工程
一、岩浆作用及岩浆岩的形成
❖ 岩浆岩是由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富含挥发 性物质,在上地幔和地壳深处形成的炽热而 粘稠的熔融体冷凝而成的岩石。
❖ 岩浆的成分:硅铝的氧化物构成的络离子; 铁、钙、钠、镁和钾的阳离子。
❖ 岩浆成分、粘性、温度下降速度和冷凝环境 的不同造成多样性。
黑云母 辉石 石英与正长 石总量<5%
橄榄石 黑云母 角闪石
黑云母 角闪石 基性斜长石
浅————————————————————————深
流纹岩 花岗斑岩
火山玻璃、黑曜岩、浮岩等
粗面岩
安山岩
正长斑岩
闪长玢岩
玄武岩 辉绿岩
少见 少见 少见
花岗岩
正长岩
闪பைடு நூலகம்岩
辉长岩
辉岩 橄榄岩
五 岩浆岩的肉眼鉴定方法
肉眼观察和鉴定岩浆岩,首先应在野外 根据岩石的产状及特征,确定是否属于岩浆 岩。然后观察岩石标本的颜色、矿物成分、 结构、构造等方面的特征,结合岩浆岩分类 表查出岩石的名称。
❖ 岩浆岩的结构特征是划分岩浆岩类型和鉴定 岩浆岩的主要根据之一。
按结晶程度分
❖ 1、全晶质结构:全部由结晶的矿物组成,常 见于深成岩。
❖ 2、玻璃质结构:温度骤然下降到平衡结晶温 度以下形成的,喷出岩特有的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岩床: 岩浆沿着成层的围岩方向侵入,表面无
凸起,略为平整,范围一米至几米。
岩脉: 沿围岩裂隙冷凝成的狭长形的岩浆体,
与围岩成层方向相交成垂直或近于垂直。另外, 垂直或大致垂直地面者,称为岩墙。
3.岩浆岩的矿物成分
(1)岩浆岩中的矿物分类(按颜色)
非晶质结构:岩石全部由熔岩冷凝的玻璃质
组成。为部分喷出岩具有的结构。
按矿物颗粒相对大小分:
等粒结构(全晶质):同一种矿物的结晶
颗粒大小近似者。
似斑状结构(全晶质):岩石中的同一种
主要矿物,其结晶颗粒大小悬殊。其中晶形比 较完好的粗大颗粒称为斑晶,小的结晶颗粒称 为石基。
斑状结构(半晶质):由结晶颗粒和基质
杏仁状构造:岩石中的气孔,为后期矿物
(如方解石、石英等)充填所形成的一种形似 杏仁的构造。如某些玄武岩和安山岩的构造。 气孔状构造和杏仁状构造,多分布于熔岩的表 层。
5.常见的岩浆岩
见P.13表2-3。
冷凝时物理环境的综合反映。按矿物结晶 程度可分为以下三类结构:
全晶质结构 半晶质结构 非晶质结构(或称玻璃质结构)
全晶质结构:岩石全部由结晶的矿物颗粒组
成。主要为深成岩和浅成岩的结构,部分喷出 岩有时也具有这种结构。
半晶质结构:岩石由结晶的矿物颗粒和部分
未结晶的玻璃质组成。主要为浅成岩的结构, 有时喷出岩也能看到这种结构。
岩浆岩的产状:岩基,岩株,岩盘,岩 床,岩脉。
岩基: 深成巨大的侵入岩体,范围很
大,常与硅铝层连在一起。形状不规则, 表面起伏不平。与围岩成不谐和接触, 露出地面大小决定当地的剥蚀深度。
岩株: 与围岩接触较陡,面积达几平方公里或几十源自方公里,其下部与岩基 相连,比岩基小。
岩盘: 岩浆冷凝成为上凸下平呈透镜状的侵入
块状构造:矿物在岩石中分布杂乱无章,不
显层次,呈致密块状。如花岗岩、花岗斑岩等 一系列深成岩与浅成岩的构造。
流纹状构造:由于熔岩流动,由一些不同颜
色的条纹和拉长的气孔等定向排列所形成的流 动状构造。这种构造仅出现于喷出岩中,如流 纹岩所具的构造。
气孔状构造:岩浆凝固时,挥发性的气体未
能及时逸出,以致在岩石中留下许多圆形、椭 圆形或长管形的孔洞。气孔状构造常为玄武岩 等喷出岩所具有。
岩浆岩的元素成分:
主要有SiO2、TiO2、A1203、Fe203、FeO、 MgO、 MnO、CaO、K2O、Na2O等。
岩浆(根据SiO2含量的多少),分为: 基性岩浆:富含钙、镁、铁,贫钾和钠, 粘度小,流动性大;
酸性岩浆:富含钾、钠、硅,贫钙、镁、 铁,粘度大,流动性小;
根据岩浆岩冷凝时地质环境不同,分为三大类:
深成岩:岩浆侵入到距地表约3km处冷凝而成 的岩石,由于压力和温度较高,温度降低慢, 岩石中的矿物结晶好;
浅成岩:距地表较浅处冷凝成岩,岩石中矿物 结晶细小;
喷出岩(火山岩):喷出地表后冷凝成岩,矿 物来不及结晶或结晶较差。
2.岩浆岩的产状
岩浆岩的产状是反映岩体空间位置与围 岩的相互关系及其形态特征。
组成。
按矿物颗粒绝对大小分(全晶质): 粗粒结构:矿物的结晶颗粒大于5mm; 中粒结构:矿物的结晶颗粒5~2mm; 细粒结构:矿物的结晶颗粒2~0.2mm; 微粒结构:矿物的结晶颗粒小于0.2mm。
(2)构造:指矿物在岩石中的组合方式
和空间分布情况。
岩浆岩构造的特征,主要取决于岩浆冷 凝时的环境。岩浆岩最常见的构造主要有: 块状构造、流纹状构造、气孔状构造、杏 仁状构造。
基性岩类: SiO2含量45%~52%,矿物 以斜长石、辉石为主,含少量角闪石及 橄榄石,颜色深,比重大。
超基性岩类: SiO2含量<45%,矿物以 橄榄石、辉石为主,含少量角闪石,颜 色很深,比重很大。
4.岩浆岩的结构和构造
(1)结构:指组成岩石的矿物的结晶程
度、晶粒大小、形状及其相互结合的情况。 岩浆岩的结构特征,是岩浆成分和岩浆
第2章 岩石的成因类型及其工程 地质特征
§2.2 岩石
自然界中的岩石按成因分类: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2.2.1 岩浆岩
概述 岩浆岩的产状 岩浆岩的矿物成分 岩浆岩的结构、构造 常见的岩浆岩
1.概述
岩浆岩的形成:
地壳下部放射性元素不断蜕变而放出大量的热 能,使物质处于高温(1000ºC以上)、高压的过 热可塑状态。当地壳变动时,上部岩层压力一旦 减低,过热可塑性状态的物质就立即转变为高温 的熔融体,称为岩浆。岩浆内部压力很大,不断 向地壳压力低的地方移动,以致冲破地壳深部的 岩层,沿着裂缝上升。上升到一定高度,温度、 压力都要减低。当岩浆的内部压力小于上部岩层 压力时,迫使岩浆停留,冷凝成岩浆岩。
浅色矿物: 长石、石英、白云母等
深色矿物: 角闪石、辉石、黑云母等
(2)岩浆岩的分类(按SiO2含量):
酸性岩类: SiO2含量>65%,矿物以石 英、正长石为主,含少量黑云母和角闪 石,颜色浅,比重轻。
中型岩类: SiO2含量52%~65%,矿物 以正长石、斜长石、角闪石为主,含少 量黑云母及辉石,颜色较深,比重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