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实验报告实验__粗食盐的提纯
粗食盐提纯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粗食盐提纯的原理和方法。
2. 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如称量、溶解、过滤、蒸发等。
3. 学习如何鉴定溶液中的杂质离子,并学会去除这些杂质。
二、实验原理粗食盐中常含有不溶性杂质(如泥沙、石子等)和可溶性杂质(如钙、镁、硫酸根离子等)。
本实验利用粗食盐溶解于水后,通过过滤、沉淀、过滤、蒸发等步骤,去除这些杂质,从而获得较为纯净的氯化钠。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仪器:- 托盘天平- 烧杯(100mL、200mL)- 玻璃棒- 漏斗- 铁架台- 铁圈- 铝箔- 蒸发皿- 酒精灯- pH试纸试剂:- 粗食盐- 蒸馏水- 1mol/L BaCl2溶液- 2mol/L NaOH溶液- 1mol/L Na2CO3溶液- 6mol/L HCl溶液四、实验步骤1. 称量:称取5.0g粗食盐,置于100mL烧杯中。
2. 溶解:向烧杯中加入20mL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使粗食盐充分溶解。
3. 过滤:将溶液过滤,去除不溶性杂质。
4. 沉淀: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生成BaSO4沉淀,过滤去除沉淀。
5. 过滤:将沉淀后的滤液过滤,去除不溶性杂质。
6. 沉淀: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生成Mg(OH)2沉淀,过滤去除沉淀。
7. 过滤:将沉淀后的滤液过滤,去除不溶性杂质。
8. 沉淀: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Na2CO3溶液,生成CaCO3和BaCO3沉淀,过滤去除沉淀。
9. 过滤:将沉淀后的滤液过滤,去除不溶性杂质。
10. 蒸发:将滤液倒入蒸发皿中,加热蒸发至浓缩。
11. 结晶:待蒸发皿中的溶液冷却后,氯化钠结晶析出。
12. 干燥:将结晶后的氯化钠用铝箔包裹,放入干燥器中干燥。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经过提纯,得到白色晶体氯化钠,外观纯净。
2. 分析:本实验成功地将粗食盐中的杂质去除,得到了较为纯净的氯化钠。
实验过程中,过滤、沉淀等步骤是关键,需要保证操作的准确性。
六、实验讨论1. 在实验过程中,加入BaCl2溶液和NaOH溶液时,需要过量,以确保杂质离子充分沉淀。
粗食盐的提纯

实验六粗食盐的提纯一、目的要求1、掌握重结晶提纯精制固体物质的方法;学会使用减压过滤装置。
2、复习玻璃仪器的洗涤、台秤的使用、常规过滤、溶解、蒸发、加热方法和结晶等基本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粗食盐中含有不溶性和可溶性的杂质(如泥沙和K+、Mg2+、SO42+、Ca2+离子等)。
不溶性的杂质可用溶解、过滤的方法除去;可溶性的杂质则是向粗食盐的溶液中加入能与杂质离子作用的盐类,使生成沉淀后过滤以除去。
采用的方法是:在粗食盐的溶液中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可将SO42-转化为难溶的BaSO4沉淀:Ba2+ + SO42- = BaSO4↓将溶液过滤可除去BaSO4沉淀。
在其滤液中再加入NaOH和Na2CO3溶液,由于发生下列反应:Mg2+ + 2OH- = Mg(OH)2↓Ca2+ + CO32- = CaCO3↓Ba2+ + CO32- = BaCO3↓食盐中的杂质离子以及沉淀SO42-时加入的过量Ba2+离子,相应的转化为上述沉淀,可通过过滤的方法加以除去;少量的可溶性杂质K+在蒸发、浓缩、结晶过程中,由于KCl与NaCl在相同温度条件下的溶解度的不同,KCl仍留在母液中,不会与NaCl一同结晶出来。
三、实验用品1、仪器:250 mL和100 mL烧杯各一个,100 mL和10 mL量筒各一个;蒸发皿玻璃棒研钵酒精灯玻璃漏斗点滴板一块;洗瓶石棉网漏斗架台秤表玻璃三角架;试管及试管架滤纸减压过滤装置一套(布氏漏斗、吸滤瓶、真空泵)2、药品:c (BaCl2) = 1 mol·L-1, c (Na2CO3)= 1 mol·L-1, c(NaOH) = 2 mol·L-1,c (HAc) = 6 mol·L-1, c (HCl) = 2 mol·L-1, c [(NH4)2C2O4] = 0.5 mol·L-1。
粗食盐亚硝酸钴钠镁试剂广泛pH试纸四、操作步骤1、定性鉴定:称取1 g的粗食盐于一只试管中,加5 mL水使之溶解,检验是否有K+、Mg2+、SO42+、Ca2+ 离子存在。
粗食盐的提纯实验报告

粗食盐的提纯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粗食盐的提纯方法,了解盐的提纯原理,培养实验操作技能。
实验原理,粗食盐中含有杂质,如泥沙、铁锈、碳酸钙等,需要通过提纯方法去除这些杂质。
盐的提纯方法主要有溶解结晶法和沉淀法两种。
本实验采用溶解结晶法进行粗食盐的提纯。
实验步骤:
1. 将粗食盐加入适量的水中,搅拌均匀,使盐完全溶解;
2. 将溶解后的盐水倒入容器中,静置一段时间,等待结晶沉淀;
3. 将上层清澈的盐水慢慢倒出,留下结晶沉淀;
4. 用干净的纱布包裹结晶沉淀,挤压去除多余水分;
5. 将包裹的盐结晶晾晒至干燥,得到提纯后的食盐。
实验结果分析:
经过提纯后,观察到得到的食盐晶莹剔透,无杂质,符合食用盐的要求。
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粗食盐的提纯方法,并了解了盐的提纯原理。
在实验中,我们需要注意控制溶解盐的水量,避免盐水过多,影响结晶效果。
在挤压去除多余水分时,要轻柔操作,避免损坏盐结晶。
此外,晾晒提纯后的食盐时,要选择通风干燥的环境,确保食盐干燥无潮。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了解了盐的提纯方法,还培养了实验操作技能,提高了实验操作的经验和能力。
结语: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刻认识到了盐的提纯对于食品卫生的重要性,也增加了我们对盐的认识和了解。
希望通过这次实验,能够让我们更加珍惜食盐,注重食品安全,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无机化学实验操作步骤

操作步骤(食盐的提纯):1、洗涤仪器:先用试管刷蘸洗衣粉洗,再用自来水洗,最后用蒸馏水润洗;2、称量:先用托盘天平称出小烧杯重量,再在原来重量上用游码加上5.0g,用药匙加入粗食盐使天平平衡,即得到5.0g粗食盐。
3、溶解:用量筒量取20ml蒸馏水加入装食盐的小烧杯,用玻棒搅拌溶解。
4、过滤:如下图折好滤纸安装好过滤装置,将小烧杯中食盐用玻棒转移到漏斗中,再用少量蒸馏水润洗玻棒和小烧杯,并将溶液转移到漏斗中。
过滤。
5、蒸发:将蒸发皿放在铁架台的铁环上,用酒精灯蒸发浓缩。
当蒸发皿底部出现食盐结晶时,用玻棒不断搅拌溶液。
如果有食盐结晶受热外蹦时,可将火源暂时移开,并不断用玻棒搅拌,稍后再继续加热。
如此反复操作,直至水分完全蒸发(以食盐不结块为准),即得纯白色的精制食盐。
6、冷却后称量(先称精食盐和蒸发皿的总重,将蒸发皿洗净擦干后再称蒸发皿的重量),计算食盐提纯率。
实验步骤:溶液的配制:配制9g/L的氯化钠溶液100ml(1)计算:所需氯化钠的质量:m B=ρB×V=_________g。
(2)称量:用托盘天平称取所需氯化钠质量,放入50ml烧杯中。
(3)溶解:用量筒量取30ml蒸馏水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氯化钠完全溶解。
(4)转移:用玻璃棒将烧杯中的氯化钠溶液引流入100ml容量瓶中,然后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也转移到容量瓶中。
(5)定容:向容量瓶中继续加入蒸馏水,当加到离标线约1-2cm处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最低处与标线平视相切。
盖好瓶塞,将溶液混匀。
(6)回收:将配制好的溶液倒入回收瓶中。
溶液的稀释:1.将1mol/L乳酸钠溶液稀释为0.167mol/L乳酸钠溶液50ml(1)计算:所需1mol/L乳酸钠溶液的体积:V1=C B2×V2/ C B1=_________ml。
(2)移取:用10ml吸量管吸取所需1mol/L乳酸钠溶液的体积后,移至50ml烧杯中(3)稀释:用量筒量取20ml蒸馏水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混合均匀。
提纯粗盐的化学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粗盐提纯的实验原理和方法。
2. 学会使用实验仪器和基本操作技能,如称量、溶解、过滤、蒸发等。
3. 了解并体会化学实验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粗盐中含有泥沙等不溶性杂质以及可溶性杂质如Ca2+、Mg2+、SO42-等。
本实验采用过滤、沉淀、蒸发等方法对粗盐进行提纯。
首先,利用过滤法去除粗盐中的不溶性杂质;然后,通过添加化学试剂使可溶性杂质沉淀,再进行过滤;最后,将滤液蒸发浓缩,得到较纯净的精盐。
三、实验仪器和药品1. 仪器: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药匙、普通漏斗、铁架台(带铁圈)、蒸发皿、酒精灯、火柴。
2. 药品:粗盐、蒸馏水、盐酸(2N)、氢氧化钠(2N)、氯化钡(1N)、碳酸钠(1N)。
四、实验步骤1. 称取约4g粗盐,置于烧杯中。
2. 用量筒量取约12ml蒸馏水,倒入烧杯中。
3. 用药匙取一匙粗盐放入烧杯中,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直至粗盐不再溶解为止。
观察溶液是否浑浊。
4. 将烧杯中的溶液通过滤纸进行过滤,去除不溶性杂质。
5. 将过滤后的滤液倒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盐酸(2N)调节pH值至4-5。
6. 向滤液中滴加氯化钡(1N)溶液,观察沉淀的形成。
7. 继续滴加氯化钡溶液,直至沉淀不再增加为止。
8. 向滤液中滴加碳酸钠(1N)溶液,观察沉淀的形成。
9. 继续滴加碳酸钠溶液,直至沉淀不再增加为止。
10. 将烧杯中的溶液通过滤纸进行过滤,去除沉淀。
11. 将得到的澄清滤液倒入蒸发皿中,置于铁架台的铁圈上。
12. 用酒精灯加热蒸发皿,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滤液,直至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
13. 待蒸发皿冷却后,用坩埚钳取出固体,称量其质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称量得到的精盐质量为3.5g。
2.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氯化钡和碳酸钠与杂质反应生成沉淀,过滤后滤液变得清澈。
六、实验总结1. 本实验成功实现了粗盐的提纯,得到了较纯净的精盐。
2. 通过本实验,掌握了粗盐提纯的实验原理和方法,学会了使用实验仪器和基本操作技能。
粗食盐的提纯的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1. 了解粗食盐的成分及杂质种类。
2. 掌握粗食盐提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实验数据分析能力。
4. 增强环保意识,了解资源回收利用的重要性。
二、实训时间2023年X月X日三、实训地点化学实验室四、实训器材与药品1. 器材:烧杯、漏斗、滤纸、蒸发皿、酒精灯、玻璃棒、铁架台、铁圈、石棉网、天平、药匙等。
2. 药品:粗食盐、蒸馏水、硝酸银溶液、氯化钠标准溶液、酚酞指示剂等。
五、实训原理粗食盐提纯的主要目的是去除其中的杂质,如硫酸盐、氯化物、钙镁离子等。
本实训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提纯:1. 溶解:将粗食盐溶解于蒸馏水中,使食盐中的可溶性杂质进入溶液。
2. 沉淀: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硝酸银溶液,使氯化物生成氯化银沉淀。
3. 过滤:将溶液过滤,去除氯化银沉淀。
4. 蒸发:将过滤后的溶液蒸发至干,得到纯净的食盐。
六、实训步骤1. 称取一定量的粗食盐,准确到0.1g。
2. 将粗食盐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搅拌使其充分溶解。
3. 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硝酸银溶液,观察氯化银沉淀的形成。
4. 用漏斗和滤纸过滤溶液,收集滤液。
5. 将滤液倒入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蒸发至干,得到纯净的食盐。
6. 称量纯净食盐的质量,并与原始粗食盐的质量进行比较。
七、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经过提纯,得到的纯净食盐质量为X克,原始粗食盐质量为Y克。
2. 结果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可以计算出提纯过程中食盐的质量损失。
质量损失=原始粗食盐质量-纯净食盐质量。
根据质量损失,我们可以评估提纯效果。
八、实训体会1. 通过本次实训,我们了解了粗食盐的成分及杂质种类,掌握了粗食盐提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实验过程中,我们培养了实验操作技能,提高了实验数据分析能力。
3. 实验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了环保意识的重要性,了解了资源回收利用的意义。
九、总结本次实训使我们掌握了粗食盐提纯的基本方法,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粗盐的提纯实验报告

粗盐的提纯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二、实验仪器和药品三、实验原理四、实验操作五、实验总结一、实验目的1.掌握溶解、过滤、蒸发等实验的操作技能.2.理解过滤法分离混合物的化学原理.3.体会过滤的原理在生活生产等社会实际中的应用.二、实验仪器和药品药品:粗盐,水器材: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药匙,漏斗,铁架台(带铁圈),蒸发皿,酒精灯,坩埚钳,胶头滴管,滤纸,剪刀,火柴,纸片三、实验原理粗盐中含有泥沙等不溶性杂质,以及可溶性杂质如:等.不溶性杂质可以用溶解、过滤的方法除去,然后蒸发水分得到较纯净的精盐.四、实验操作1.溶解用托盘天平称取5克粗盐(精确到0.1克).用量筒量取10毫升水倒入烧杯里.用药匙取一匙粗盐加入水中,观察发生的现象.用玻璃棒搅拌,并观察发生的现象(玻璃棒的搅拌对粗盐的溶解起什么作用?).接着再加入粗盐,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一直加到粗盐不再溶解时为止.观察溶液是否浑浊.在天平上称量剩下的粗盐,计算在10毫升水中大约溶解了多少克粗盐.2.过滤按照化学实验基本操作6所述方法进行过滤.仔细观察滤纸上的剩余物及滤液的颜色.滤液仍浑浊时,应该再过滤一次.如果经两次过滤滤液仍浑浊,则应检查实验装置并分析原因,例如,滤纸破损,过滤时漏斗里的液面高于滤纸边缘,仪器不干净等.找出原因后,要重新操作.3.蒸发把得到的澄清滤液倒入蒸发皿.把蒸发皿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用酒精灯加热(图20).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滤液.等到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4.用玻璃棒把固体转移到纸上,称量后,回收到教师指定的容器.比较提纯前后食盐的状态并计算精盐的产率.五、实验总结实验室制备图过滤操作中的问题探析过滤是最常用的分离液体和固体的实验操作.现行的初中化学教材中仅粗浅地介绍了过滤的操作要点,而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许多细节性的问题.笔者结合教学实际,就过滤操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谈一下自已的解决办法,仅供参考.(一)、怎样选择漏斗和滤纸?漏斗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要过滤的沉淀的量或析出固体的量,而不是看液体的体积.沉淀量或固体量较多,则所选用的漏斗就大,反之亦然.漏斗的圆锥角应为60°.管径粗细适宜,太粗难以保持水柱,太细则水流速度慢,过滤需要的时间过长.管径末端应稍微倾斜.滤纸的选择依据所做的实验来定.滤纸分定性滤纸和定量滤纸.定性滤纸在过滤操作中主要用于研究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定量滤纸主要用于物质的定量分析.在中学实验中,过滤操作常用于定性实验,所以大多用定性滤纸.选好的滤纸放入漏斗后,纸的边缘要比漏斗边缘低5毫米左右为宜.(二)、怎样组装过滤器?首先,将选好的滤纸对折两次,第二次对折要与第一次对折的折缝不完全重合.当这样的滤纸放入漏斗(顶角60°)中,其尖角与漏斗壁间有一定的间隙,但其上部却能完好贴在漏斗壁上.这样装成的过滤器比所有表面都贴在漏斗上的过滤器的过滤速度更快.对折时,不要把滤纸顶角的折缝压得过扁,以免削弱尖端的强度.然后剪去三层纸那边的两层的小角,以便在湿润后,滤纸的上部能紧密地贴在漏斗壁上.其次,将叠好的滤纸放入合适的漏斗中,用洗瓶的水湿润滤纸,用手指把滤纸上部1/3处轻轻压紧在漏斗壁上.把水注入漏斗时,漏斗颈应充满水,或用手指堵住漏斗颈末端,使其充水至漏斗顶角稍上部为止.漏斗颈保持有连续的水柱,会产生向下的引力,加速了过滤过程.(三)、怎样正确地进行过滤?在过滤时,玻璃棒与盛有过滤液的烧杯嘴部相对着;玻璃棒末端和漏斗中滤纸的三层部分相接近,但不能触及滤纸;要保持垂直(笔者认为玻璃棒斜立易导致过滤液外溢);漏斗的颈部尖端紧靠接收滤液烧杯嘴部的内壁.每次转移的液体不可超过滤纸高度的三分之二,防止滤液不通过滤纸而由壁间流出.对于残留在烧杯里的液体和固体物质应该用溶剂或蒸馏水按少量多次的原则进行润冲,将洗液全部转移到漏斗中进行过滤.(四)、怎样正确洗涤沉淀物?如果需要洗涤沉淀物,则应立即进行洗涤,否则沉淀物在滤纸上放置过久会开裂或结块,不易润洗.可用原溶剂、蒸馏水或其它适当的洗涤剂进行润洗.换一个洁净的空烧杯以代替原来接受滤液的烧杯,这样可以避免因沉淀穿透滤纸而要重新过滤大体积的液体.每次洗液用量以能浸没所收集的沉淀物为宜.洗涤时,用少量洗液小心沿四周从上而下冲洗,将沉淀冲到漏斗底部,不可使液体流速过猛,否则会使沉淀冲出过滤器.也不可用玻璃棒搅拌漏斗内的物质,以免划破滤纸,前功尽弃.一般洗2到3次左右,可基本洗净(五)、怎样检验沉淀物是否洗净?可根据沉淀物上可能检出的杂质类别,在最后一次洗出液中加入适宜的试剂,来检验洗涤程度.如过滤Na2SO4、BaCl2两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的混合物时,要检验沉淀物是否洗净,应选择AgNO3溶液.若在最后一次洗出液中加入AgNO3溶液无沉淀(AgCl)生成,则说明沉淀已洗净.(六)、过滤时,滤液过多而超出滤纸边缘或滤纸被划破怎么办?可用少量原溶剂冲洗漏斗和滤纸2到3次,原滤液连同洗液重新进行过滤.(七)、分离沉淀和液体是否必需用过滤操作?否.当分离的沉淀量很少时,可盛物于离心试管内,用离心机进行常温下沉淀分离.用吸管吸取沉淀上清液.根据需要可进行洗涤后再离心分离.只有当沉淀量较多时,才适宜用过滤法分离(八)、过滤操作是否还有其他方式?有.要使过滤速度快,且方便洗涤,可用布氏漏斗进行减压抽滤,这使得过滤和洗涤费时少,而且便于洗涤;当过滤需要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时应选用保温漏斗进行过滤.。
实验7.粗食盐的提纯

无机化学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提纯粗食盐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称量、溶解、沉淀、过滤、蒸发、 结晶等基本操作。 3、了解有关离子的鉴定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
(1)Ba 2+ + SO42- = BaSO4↓ (2)Ca 2+ + CO32- = CaCO3↓
粗盐中含 有Ca2+、 Mg2+、K+
被提纯物的溶解度大于杂质时: 将被提纯物质的溶液加热,使溶剂蒸发而 得到杂质的饱和溶液,冷却,溶解度较小 的杂质析出,过滤,除去杂质。
五、注意事项
(1) 注意抽滤装置的正确使用; (2) 蒸发前,用盐酸调溶液的pH为3~4; (3) 在蒸发过程中要用玻璃棒搅拌; (4) 蒸发时不能将溶液蒸干。
六、实验报告格式
6. 滤液从抽滤瓶的上口倒出,滤饼(固 体)连同滤纸一同取出。
2.浓缩、重结晶
蒸发皿 泥三角
铁三角 注意:蒸发皿支端要对准泥三角的一个角。
重结晶
结晶是提纯固体化合物的常用方法 之一。 实验原理:利用被提纯物质与杂质 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来分离杂质。
被提纯物的溶解度小于杂质时: 将被提纯物质的溶液加热,使溶剂蒸发而得到 被提纯物质的饱和溶液,冷却,溶解度较小 的被提纯物质析出,溶解度较大的杂质留在 溶液中,过滤得到纯净的物质。
BaCl2
沉淀完全
(1)加热2-3min (2)静置 (3)检验
过HCO3
沉淀完全 检验
弃去沉淀 过滤
滤液
HCl 调pH=4-5
蒸发、浓缩
冷却
减压过滤
固体NaCl 2+1酒精 洗涤
NaCl晶体
称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报告
姓名:班级:同组人:自评成绩:
项目粗食盐的提纯课程:学号: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提纯粗食盐的原理、方法及有关离子的鉴定。
2. 掌握溶解、过滤、蒸发、浓缩、结晶、干燥等基本操作。
3. 学会台秤、量筒、pH试纸、滴管和试管的正确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粗食盐通常是从盐湖等地方采得,其中含有不溶性的杂质(如泥沙等)和可溶性的杂质(如Ca2+、Mg2+、SO42-)。
除去粗食盐中不溶性杂质的方法是将粗食盐溶于适量水中,然后过滤。
除去可溶性杂质的方法是选择适当的沉淀剂,使Ca2+、Mg2+、SO42-等生成难溶性化合物而被除去。
首先,将粗食盐溶于适量水中,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使SO42-生成BaSO4沉淀后,再过滤除去BaSO4。
反应方程式:
Ba2+ + SO42- ══ BaSO4↓
然后,在滤液中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使过量的Ba2+和粗食盐中的Ca2+、Mg2+与之生成沉淀,再过滤除去。
其反应方程式:
Ca2+ + CO32- ══ CaCO3↓
Mg2+ + OH- + CO32- ══ Mg2 ( OH )2CO3↓
Ba2+ + CO32- ══ Ba CO3↓
三、仪器与试剂
仪器:台秤,烧杯,量筒,玻璃棒,药匙,洗瓶,普通漏斗,漏斗架,滤纸,酒精灯,石棉网,泥三角,蒸发皿,试管,布氏漏斗,抽滤瓶,循环水真空泵。
试剂:粗食盐,1 mol/L BaCl2,2mol/L NaOH,1mol/L Na2CO3,饱和(NH4)2C2O4,2mol/L HCl,2mol/L Hac,镁试剂I,pH试纸。
四、内容及步骤
1. 粗食盐的提纯
(1)粗食盐的称量和溶解用台秤称取8.0g粗食盐放人干净的烧杯中,加水30mL,用玻璃棒搅拌,并加热使粗食盐溶解,这时不溶性杂质沉于烧杯底部,如不溶性杂质较多,可过滤除去。
(2)除去SO42- 离子把粗食盐溶液加热至近沸时,在不断搅拌下逐滴加入 1mol/L BaC12溶液,直至SO42- 全部转化为BaSO4沉淀。
为了检查SO42- 是否除尽,将烧杯从石棉网上取下,放置一段时间,待沉淀沉降后,沿烧杯壁向上层清液滴加1~2滴BaC12溶液,若不出现浑浊,则表示SO42- 沉淀完全。
沉淀完全后,继续加热5min,使沉淀颗粒长大而易于沉淀和过滤。
过滤,弃去沉淀,滤液转入烧杯中。
(3)除Ca2+、Mg2+和过量的Ba2+等离子将烧杯中的滤液加热近沸,加入1mL 2mol/L NaOH和3mL 1mol/L Na2CO3溶液。
待沉淀沉降后,沿烧杯壁向上层清液中加入1~2滴Na2CO3溶液,检查被沉淀离子是否完全沉降,若出现浑浊,可继续滴加Na2CO3溶液,直至沉淀完全。
过滤,弃去沉淀。
(4)除过量的CO32- 离子用2mol/L HCl把烧杯中的滤液调为酸性,用pH试纸检验,使pH为4~5。
(5)浓缩、结晶把调好pH的溶液倒入干净的蒸发皿中,在搅拌下加热、蒸发、浓缩至稠糊状,使NaCl完全析出,停止加热。
稍冷后趁热用布氏漏斗抽滤,尽量将NaCl 晶体抽干,再用少量蒸馏水洗涤NaCl晶体2~3次,抽干,弃去母液。
(6)干燥与称量将NaCl晶体移至另一洁净已称重的蒸发皿中,加热烘干,干燥后冷至室温,将氯化钠晶体连同蒸发皿一起称重。
计算产率:
纯食盐产率= (提纯后的食盐质量/粗食盐质量)×100%
2. 产品纯度的检查
称取粗食盐和提纯后食盐各1g,分别溶于5mL蒸馏水中,然后将两种溶液分别分成三等份于6支试管中,组成三组对照检查。
(1)SO42- 的检查在第一组溶液中,分别加入2滴2mol/L HCl溶液和2滴1mol/L BaC12溶液,比较两个试管中沉淀产生的情况。
(2) Ca2+ 的检验在第二组溶液中,分别加入2mol/L HAc溶液2滴和饱和(NH4)2C2O4溶液3~4滴,比较两管中沉淀产生的情况。
(3)Mg2+ 的检验在第三组溶液中,分别加入2滴2mol/L NaOH溶液和镁试剂3滴,若有天蓝色沉淀生成,表示有Mg2+ 存在,比较两管中溶液的颜色。
实验注意事项
1. 粗食盐可先在火上煅烧,使其中有机物碳化,再用水溶解成饱和溶液。
不溶性杂质可采用过滤法除去,可溶性杂质可根据其性质借助化学方法除去。
2. 注意抽滤装置的安装和使用:
(1)连接抽滤装置时,将布氏漏斗配一合适的塞在吸滤瓶上必须紧密不漏气,漏斗管下端的斜口要正对吸滤瓶的侧管,吸滤瓶的侧管用厚橡皮管与水泵侧管相连(最好接一安全瓶,再和水泵相连)。
(2)抽滤时为防止滤纸被抽破,可用两层滤纸。
(3)抽滤前用同一溶剂将滤纸润湿,使滤纸紧贴于布氏漏斗的底面,打开水泵将滤纸吸紧,以避免固体在抽滤过程中从滤纸边缘吸入抽滤瓶中。
(4)转移结晶和母液到布氏漏斗中,结晶应平铺于滤纸上。
抽干母液。
(5)洗涤沉淀。
抽干母液的晶体要用所选的洗涤剂洗涤,以除去晶体表面的母液。
洗涤时注意少量多次,一般2~3次,每次3~5mL。
(6)停止抽滤时,先将吸滤瓶与水泵之间连接的橡皮管拆开,或者将安全瓶的活塞打开与大气相通,防止水倒流入吸滤瓶内,才关掉水泵。
五、实验结果记录与计算
1. 纯食盐的产率
2.产品纯度的检验
六、思考题:
1. 在调节pH的过程中,若加入的盐酸过量怎么办?为何将溶液调成弱酸性?
2. 在浓缩过程中,能否将溶液蒸干?为什么?
3.怎样检验沉淀物是否洗净?
4.在除Ca2+、Mg2+、SO2-4等离子时,为什么要先加BaCl2溶液,后加Na2CO3溶液?能否先加Na2CO3溶液?
5.怎样除去实验过程中所加的过量沉淀剂BaCl2,NaOH和Na2CO3?
教师评语: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