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社会契约论讲解PPT课件

合集下载

社会契约论(PPT)

社会契约论(PPT)

第六章 论公民的宗教信仰
人类的宗教
公民的宗教
纯粹的的内在的膜拜
有法定的外在的膜拜 教条只普及该国内部
论公民的宗教信仰
• 除了信奉这种宗教的国家以外, 其他一切国家都是外化的和野蛮 的。 • 为什么发生过宗教战争呢?
• 每个公民都应该有一个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可以使他们热爱自己的 责任。
二、在世界法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及影响
目录一主要内容二影响三个人的看法社会契约论第四卷在公意是不可摧毁的这一前提之下卢梭分别论述了投票选举罗马人民大会保民官制独裁制监察官制和公民宗教等在国家治理中具有的各项制度及其运第一章论公意是不可摧毁的第一个提出那些法律的人只不过是说出了其他人已经感到的情况罢了
目录
一、主要内容 二、影响 三、个人的看法
第三章 论选举
专门才能方可担任职 务的人
选举
抽签
头脑健全和公正廉洁 的名声
第四章 论独裁者
除了在国家存亡难定的时候,其他任何时候都是不 允许终止法律的神圣权利的行使。
在需要行使独裁权的危急关头,国家不是很快被摧 毁,便是得到挽救。因此,当需要行使独裁的危急时刻 一过去,独裁者不是变成暴君,就是变成一个无事可做 的人。
第五章 论监察官
• 公意的表达是通过法律来实现的 • 监察官的法庭远远不是人民的意见的仲裁者;它只是人民意见的表达者。 • 评论风尚的人,首先就要知道怎样行为才是光荣的;在评判什么事情是光 荣的时候,就必须以公众的舆论作为他的法则。 • 法律虽然不能规范风尚,但立法可以使风尚得以形成。 • 防止公众的舆论向坏的方向发展,以贤明的措施保障舆论的正确性,甚至 有时候在它们尚不明朗之前就把它们发展的方向确定下来。
• 政治理论:《人权宣言》、法国宪法、《独立宣言》

卢梭 ppt

卢梭 ppt
• 公意来自于人的理性,人是理性的动物。在卢梭看来,理性是人类从自然状态走出来进入道德状态的第一 步。
• 卢梭的公意不是建立在一般的实用理性之上的,而是建立在更高层次的、符合每个人的真正利益而不是表 面利益的理性之上的。他不否认人性本恶,但他的整个“社会契约论”的设计,正是要从“坏事”、从恶里面锻 造出整个社会的善来,让自私的人类通过自己的理性意识到如何做才能够真正维护自身的最大利益。
“我对这种全体一致的愤恨百思不得其解,所以我几乎认为所有的人都疯了。”
1、《论科学与艺术》的发表(1749)——与同时期哲学家的隔阂 • 《论科学与艺术》:“你们的孩子们不会说他们自己的语言,然而他们却会说那
些在任何地方都用不着的语言;他们会作几乎连他们自己都看不懂的诗;他们 虽不会辨别谬误和真理,却又本领用似是而非的诡辩使得别人无从识别:可是 他们并不知道高尚、正直、节制、人道、勇敢这些名词究竟是什么;祖国这个 可爱的名字永远也不会打进他们的耳朵里去;如果他们也挺人讲说上帝,那也 并不是由于敬畏上帝,而只是对于上帝怀有恐惧罢了。”
• 由于历史的发展是不可避免的,这种深刻而悲惨的矛盾也是同样不可克服的。 正是这种辩证的历史观决定了卢梭对文明发展的悲观主义态度。
• 卢梭要找到一种制度设计,保障每个人每个人的天赋自由的权利或者保障我们 的自然天性,又要改变这种异化状态,这就是社会契约理论。
马克思: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
• 异化劳动的四重规定: 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 工人同自己的生产活动相异化 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 人同人相异化
卢梭:“为了使一个新生的民族能够爱好健全的政治准则并遵循国家利益的根本规律,便必须倒果为因,使 本来应该是制度的产物的社会精神转而凌驾于制度本身之上,并且使人们在法律出现之前,便可以成为本来应 该是由于法律才能形成的那种样子。 …… 这种超乎俗人们的能力之外的崇高的道理,也就是立法者所以要把 自己的决定托之于神道设教的道理,为的是好让神圣的权威来约束那些为人类的深思熟虑所无法感动的人们。”

《社会契约论》课件

《社会契约论》课件

写作背景
18世纪
欧洲社会经历着深刻的变革,资本主 义的发展、封建制度的衰落以及思想 文化的激荡都在这一时期交织。
法国大革命前夕
社会矛盾激化,政治腐败盛行,卢梭 目睹了贫富悬殊、阶级压迫和民族危 机等社会问题,开始深入思考国家和 社会制度的根源。
作品影响
对政治哲学的影响
对世界民主运动的影响
《社会契约论》提出了以人民主权为 核心的政治哲学思想,成为现代民主 制度的基石,影响了后世无数的政治 家和思想家。
社会契约论对现代民主政治的影响
民主政治的基石
社会契约论强调个人权利和自由 ,为现代民主政治提供了理论基 础,强调政府权力来自人民的授
权。
限制政府权力
社会契约论认为政府权力是有限 的,必须受到制约,以保护人民
的权利和自由。
推动法治建设
社会契约论强调法律的重要性, 主张通过法律来规范政府行为,
保障人民的权利。
THANKS
感谢观看
社会契约论为全球治理提供了理论基础,强调各国之间的合作和 共同利益。
国际法的地位
社会契约论认为国际法是维护国际秩序的重要工具,有助于保障各 国的权利和利益。
跨国合作与全球治理
社会契约论主张通过跨国合作来实现全球治理,推动国际社会的和 平与发展。
05
社会契约论的当代意义
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
03
抽象性
社会契约论的抽象性和假 设性较强,难以完全适用 于现实世界的复杂情况。
忽视历史和现实
社会契约论在某种程度上 忽视了历史和现实中的政 治、经济和社会因素对政 治制度的影响。
个人主义倾向
社会契约论强调个体的权 利和自由,可能导致对集 体利益的忽视,具有一定 的个人主义倾向。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卢梭区别了公意、众意和个别意志的区别。卢梭认为公意 只着眼于公共利益,而众意则着眼于私人利益,众意只是个别 人意志的总和。他认为如果除掉个别意志中正负相抵消的部分, 剩下来的就是公意。
卢梭认为主权是公意的运用。由此得出主权的原则,包括 主权不可转让,主权不可分割,主权不可代表,主权是绝对的 权力等。
“法律是我们意志的记录”这句话的深意是,将法律 建立在公意的基础上,才能形成一个真正的道德的共和国, 才能形成自愿遵守法律,并愿意为法律献身的公民。
6.政府是主权者的执行人
卢梭认为,立法权属于人民,行政权属于政府,行政 权力的行使是个别行动,和主权的行为不一样,前者是公 意的运用,后者是按照公意的指示而行动。行政权力从属 于立法权力,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是契约关系,行政权力是 由立法权力派生出来,是主权者委托行使的权力,主权者 保留着限制、改变和收回的权力。
5.法律是人民意志的记录
卢梭认为,法律不是针对个别的对象的,必须是针对 普遍的对象,法律只考虑臣民的共同体以及抽象行为,而 绝不考虑个别的人以及个别的行为。只有公意,即人民的 共同意志,才可能是抽象的,同时又被大家承认的。所以 卢梭指出法律是公意的行为,只有法律是公意的行为,法 律才会是公正的,人们服从法律才会是自由的。
第七讲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什么样的政府能造就出最有道德、最开朗、最聪慧,总之是最好的人民?
目的与要求 一、卢梭政治法律思想的主要目的 二、《社会契约论》的主要内容
目的与要求
本讲主要对卢梭最著名的《社会契约论》进行全 面的介绍,目的在于揭示《社会契约论》的核心思 想,解读卢梭思想中令人晦涩不解之处。 主要需要掌握卢梭政治学法学的基本观点,以及 这些理论的出发点和目的。重点掌握卢梭的自然观、 法律观点以及人民主权学说。

最新【心理激励指导】第九讲卢梭《社会契约论》讲学课件

最新【心理激励指导】第九讲卢梭《社会契约论》讲学课件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查看CDP邻居信息的方法. 2.掌握管理呼入、呼出Telnet会话的方法。
二、实验任务 1.查看CDP邻居信息,并以此信息为基础,远程登录到邻居 设备. 2.管理呼入、呼出Telnet会话。
三、实验设备 路由器Cisco 2611两台或工作站PC一台,控制台电缆一条。
四、“CDP协议和Telnet”实验环境
【心理激励指导】第九讲 卢梭《社会契约论》
一、生平与著作
卢梭(让·雅克·卢梭)(1712——1778),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 家、文学家,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 之一。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 弥儿》、《新ig)#no cdp run 图4-1-2 在全局配置模式下设置CDP
图4-1-3 启用或禁用CDP
3.显示CDP信息
show cdp neighbors show cdp neighbors Fastethernet 0/1 show cdp neighbors detail show cdp interface show cdp entry show cdp traffic
192.168.0.1/24)、路由器RouterB的串行接口Serial 0/0接口 IP地址(192.168.0.2/24)并同时激活接口。 4.配置路由器RouterA的串行接口Serial 0/0接口时钟频率为 64000。 5.使用Ping命令测试路由器RouterA和路由器RouterB之间的连 通性。 6.练习4.1.1节中介绍的各种CDP命令。 7.练习4.1.2节中介绍的管理Telnet会话的各种命令。
DCE
S0/0:192.168.0.1/24 RouterA Encapsulaton PPP

卢梭《社会契约论》 共40页

卢梭《社会契约论》 共40页
第三:全部转让。
只有全部转让,才能做到没有任何人奉献出自己,而人们 可以从社会得到同样的权利,并增加社会的力量以及保护 自己的利益。他认为只有通过这种方式建立的集合体才能 体现人民最高的共同意志。而他之谓国家或者社会的产生 也正是在这样一种严格规定的方式下通过协议而产生的。
1
假设
2
方式
4
缺陷
3
国家
再次,人民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以何种方式达成 了所谓的社会契约之无法证明。
几个问题: a. 人是否生而自由平等的?如果是,那么前人的契约
自然无法约束后人,哪怕是为了他们的利益。因为 ,后人享有和他们对等的选择自己的生活的权利。 如果不是,那么社会契约是如何达成的。
b. 于是,紧接着下来的这个问题,将更加深刻。因为 如果人与人之间,不是平等而自由的,那么,社会 契约论的基础将不复存在。这时候,我们又不禁要 问,在这样一种悖论的情况下,社会契约论的存在 还有什么意义?
1
假设
2
方式
4
缺陷
3
国家
本身缺陷
1 前提之无法证明 2 前人不能为后人立法 3 强调公意不利于人权保护
但是其前提是,我们必须认为卢 梭提出的假设或者前提为真,因 为“任何从错误的前提推导出的 结论,其正确性都是值得怀疑 的。”
首先,人是生而自由平等的是无法直接证明的。 其次,所谓绝境的出现,其证明也是有相当难度的。
国家产生
总而言之,国家的产生是基于公意的 。正是如此,所以国家的立法权属于 也只能属于人民。
“公共力量就必须有一个适当的代理人把它结合在一起, 并使它按照公意的指示而活动;他可以充当国家与主权者 之间的联系,他对公共人格所起的作用很有点象是灵魂与 肉体的结合对一个人所起的作用那样。这就是国家之中所 以要有政府的理由;政府和主权者往往被人混淆,其政府 只不过是主权者的执行人。”

卢梭社会契约论的主要内容PPT课件

卢梭社会契约论的主要内容PPT课件
第六讲
卢梭《社会契约论》的 主要内容
主讲人 张恒山
1
.
1
一、简要生平
卢梭(J.J.Rousseau,1712-1778年)是法 国著名思想家,18世纪启蒙运动的倡导人之 一。
出身钟表工人家庭,12岁谋生,自学,
著作包括: 《科学和艺术的复兴是否 有助于敦风化俗》(1750),《政治经济学》 (1755),《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1755), 《新爱绿绮丝》(1761), 《社会契 约论》(1762),《爱弥儿》(1762) 等。
第四章 论贵族制
本章讨论贵族制政府的特点及其得
失。
.
1155
第六章 论国君制 本章讨论国君制的特点和得失。
第七章 论混合政府
本章论述混合型政府的特点及其得 失。
第八章 论没有一种政府形式适宜于一切国家
本章中,卢梭论述了气候和物产决
定了不同的国家适用于不同的政体。
.
16 16
第九章 论一个好政府的标志
第四章,论奴隶制
本章主题:只有约定才能成为人
间合法权威的基础,但是,对奴隶的
统治不可能建基于约定。
.
44
第五章 论总需追朔到一个最初的约定
本章主题:在说明由人民中产生君 主之前,首先应当研究并说明使人民这 一集合体得以形成的最初的约定。
第六章 论社会公约
本章主题:讨论社会公约(即最初
约定)的原因、社会公约的主要目的和
.
1199
第十七章 论政府的创制
本章进一步论述人民创设政府行 为的法律性质——这是立法性行为和 执法性行为的复合行为。
第十八章 防止政府篡权的方法
本章讨论如何对政府篡夺主权者
的权力的倾向加以防范。

卢梭社会契约论ppt

卢梭社会契约论ppt
社会契约论
洛克 霍布斯 卢梭
西方近代社会契约学说
在中世纪以前,人类几乎所有的文明都认为国王或皇帝是神圣的,上 帝将权力赐予某些人,这些人和他们的后裔就组成了政府,任何对政 府的反叛行为都是对神的不敬,这就是神权理论。15世纪以后,宗教 革运动的展开、文艺复兴时期科学人文主义的兴起和统一民族国家的 建立,不但否定了教会的权威,动摇了建立于宗教教义基础上的社会 秩序的基础,也助长了个人主体意识的发展,同时在客观上也促使人 们尝试着去寻求民族国家政权形式的合法性基础,社会契约论思想也 开始由古代形态向近代的古典形态过渡,它开始逐步被引入政治生活 领域,作为确立政治权威与服从的基础。所以,西方近代社会契约论 发展过程中,格劳秀士完成了由古代契约论向近代契约论的最终转型, 霍布斯、洛克通过其社会契约论的主张共同开创了西方的自由主义传 统,到卢梭的人民主权观点,形成了系统的社会契约论,对近代资产 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社会契约理论源远流长,影 响深远。该理论最早可追溯至以普罗泰戈拉、安提芬为代表的智者学 派,而伊壁鸠鲁则最早从理论上系统阐述了社会契约思想.作为反对封 建“君权神授”的思想武器。
卢梭的简介
卢梭(1712——1778)是法国著名启蒙思想 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出生于瑞士 日内瓦一个钟表匠的家庭,是18世纪法国大 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 物之一。在哲学上,卢梭主张感觉是认识的 来源,坚持“自然神论”的观点;强调人性 本善,信仰高于理性。在社会观上,卢梭坚 持社会契约论,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的“理性 王国”;主张自由平等,反对大私有制及其 压迫;提出“天赋人权说”,反对专制、暴 政。在教育上,他主张教育目的在培养自然 人;反对封建教育戕害、轻视儿童,要求提 高儿童在教育中的地位;主张改革教育内容 和方法,顺应儿童的本性,让他们的身心自 由发展,反映了资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从 封建专制主义下解放出来的要求。主要著作 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 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O/G/O
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 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沈苏莉 2012.11.2
1
主要探讨内容
1
逻辑基础
2
契约
3
公意
4
主权与主权者
2
逻辑基础
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 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 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 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
自由
平等
3
定义
自由
服从人们自己为自己所规定的法律
平等
没有人有权奴役别人,也没有义务受别人奴役
• “为了权衡得失时不致发生错误,我们必须很好地 区别仅仅以个人的力量为其界限的自然的自由,与 被公意所约束着的社会的自由;并区别仅仅是由于 强力的结果或者是最先占有权而形成的享有权,与 只能是根据正式的权利而奠定的所有权。”
7
订立社会契约须遵守的原则:
第一,“每个结合者及其自身的一切权利全部 都转让给整个的集体。” 第二, “每个人既然是向全体奉献出自己, 他就并没有向任何人奉献出自己。”
11
主权:公意的运用和体现
主权的性质
(1) 主权是不可转让的。主权是公意的运用,是 国家的灵魂和集体的生命,主权只能由人民来掌握。
(2) 主权是不可分割的,主权是公意的体现,公 意是一个整体,一旦被分割,公意便不存在,主权 也失去了。
(3) 主权是不能被代表的。主权本质上由公意构 成,而意志是决不可以代表的,主权也不能被代表。
“人们就得到了自己所丧失的一切东西的等 价物以及更大的力量来保全自己的所有。”。
8
三种本质上不同的意志
个人固有 的意志
只倾向于 个人的特 殊利益, 毫无地位
全体行政 官的共同
意志
团体的意 志,个别 的 ,极其 次要
人民的意 志或主权 的意志
公意,主
导的,唯 一规范
9
2020/1/1
10
公意(general will)理论
4
自由
1、如何实现自由? 转让自由违背自然 转让自由违背理性
2、实现自由的途径:社会契约
“要寻找出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 来卫护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并且由于这一结 合而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 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地自由。”
5
卢梭社会契约的内容与特点:
(1) 是共同体中各个成员之间的一种约定;
(2) 权利的转让是毫无保留的;
(3) 每个人都向整个集体奉献自己,并获得自 己所丧失的一切东西的等价物,并得以以更大的 力量来保全自己的所有;
(4) 人民是主权者,也是立法者,如果政府破 坏了契约,人民有权取消这一契约,可以以暴抑 暴。
6
契约
• “人类由于社会契约而丧失的,乃是他的天然的自 由以及对于他所企图的和所能得到的一切东西的那 种无限权利;而他所获得的,乃是社会的自由以及 对于他所享有的一切东西的所有权。”
17
L/O/G/O
18
2020民根据个 人意志投票 产生公共意志
人民
政府
主权者的执行
人,按照公意
的指示而活动
15
政府与人民
遵从
决定和变更
推翻
16
经典语录
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唯有道德的自由才使人类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 人们总是愿意自己幸福,但人们并不总是能看清楚 公幸意福永。远人是民正是确决的不,会但被是腐那蚀指的导,着但公人意民的却判往往会受 断欺却骗并,不而永且远唯都有是在明这智时的候。,人民才好像会愿意要不 好的东西 。 任使何意人志拒得不以服公从意公化意的的与,其全说体是就投要票迫的使数他目服,从倒公意。 不如说是把人们结合在一起的共同利益。
(4) 主权是绝对的,至高无上的和神圣不可侵犯 的。任何人不能侵犯和动摇它,主权也不可能按受 任何权力的支配和约束。
12
主权:公意的运用和体现
1、主权不同于行政权 行使主权的是主权者,行使行政权的是政府 主权制定法律,行政权执行法律 主权高于行政权,主权者高于政府官员
2、主权的特点 至高无上 、不可代表 、不可分割
1.公意即人民的共同意志
2.公意永远正确
“公意永远是公正的,而且永远以公共利益为依归”
3.公意可以通过投票来发现
“当人们在人民大会上提议制定一项法律时,他们向人民所提问的,精确地说, 并不是人民究竟是赞成这个提议还是反对这个提议,而是它是不是符合公意…… 每个人在投票时都说出了自己对这个问题的意见,于是从票数的计算里就可以得 出公意的宣告。因此,与我相反的意见若是占了上风,那并不证明别的,只是证 明我错了,只是证明我所估计是公意的并不是公意。”
”英国人民自以为是自由的;他们是大错特错了。他们只有在选举国会议 员的期间,才是自由的,议员一旦选出之后,他们就是奴隶,他们就等于 零了”
“在立法权力上人民是不能被代表的;但是在行政权力上,则人民是可以 并且应该被代表的。”
13
主权与政府:
1.主权是一种精神力量,政府是一种行动的 力量。主权是公意的运用和体现;政府是臣 民与主权者之间的一个中间体。 2.政府的权力由主权派生,政府是主权者为 了人民的利益而建立的一个管理公共事务的 机构。 3.政府是主权者的执行人,是人民的仆从, 人们可以限制、改变或收回委托给官吏的权 力。要防止政府滥用职权和蜕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