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生理学大纲

合集下载

《普通生物学》(生物工程2024年普通专升本)考核大纲

《普通生物学》(生物工程2024年普通专升本)考核大纲

《普通生物学》(专升本)考试大纲一、考试目标1.掌握细胞和生物大分子相关的基本知识;2.掌握生物个体的组成、生长、发育、繁殖、生理等相关的基础知识;3.掌握生物的遗传、进化及生态等相关基础知识。

二、考试形式:闭卷、笔试三、试卷总分:150分四、考试时间:120分钟五、考试范围绪论:了解生命的共同特性。

第一部分细胞和生物大分子(一)细胞的化学组成掌握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的分类,结构和功能。

(二)细胞的形态结构1、细胞结构:掌握原生质的概念,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物质的跨膜运输,主要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包括染色体的定义、形态及结构,染色体的组型和染色体的带。

2、掌握细胞骨架的种类,结构和功能。

3、掌握细胞间的连接方式和连接分子。

4、掌握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间的异同。

(三)细胞代谢1、酶:掌握酶促反应的特点和作用机制,酶的分类,结构和功能。

2、细胞内的氧化还原反应:掌握细胞呼吸的概念和全过程,氧化磷酸化和电子传递链以及无氧呼吸。

3、光合作用:掌握光反应和暗反应的主要过程。

(四)细胞分裂和细胞周期1、掌握细胞周期的概念。

2、掌握有丝分裂的全过程和各个时相的特点,纺锤体的形成和染色体的行为。

3、掌握细胞周期的调控机制。

第二部分个体生物学(一)营养1、自养营养和异养营养。

2、掌握脊椎动物消化系统的组成、结构特点和对食物的消化及吸收。

(二)气体交换——呼吸1、陆生植物的气体交换。

2、掌握脊椎动物呼吸系统的组成及结构特点、呼吸运动和气体交换。

(三)物质在生物体内的运输植物的运输系统;动物的血液循环系统,重点掌握人体血液的运输功能。

(四)免疫1、了解免疫防护机制的特点。

2、掌握细胞免疫的机制和过程;掌握免疫系统疾病。

(五)水盐平衡和体温调节1、了解体液、排泄和水盐平衡;了解排泄和水盐平衡的器官结构和功能。

2、掌握体温调节的方式和体温调节的反馈机制。

(六)神经系统:1、了解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掌握反射和反射弧。

“专升本”招生考试《生理学》课程考试大纲

“专升本”招生考试《生理学》课程考试大纲

“专升本”《生理学》课程考试大纲一、考试方式闭卷(笔试),客观题与主观题相结合,满分100分。

二、考试题型名词解释(20%),填空题(10%),判断题(20%),选择题(30%),问答题(20%)。

三、考试时量120分钟。

四、参考书目唐四元.《生理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五、考试范围第1章绪论考核知识点:内环境、稳态的定义。

细胞的兴奋性,衡量兴奋性的指标,组织兴奋时兴奋性的变化。

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

负反馈,正反馈。

第2章细胞的基本功能考核知识点:物质的跨膜转运。

静息电位、动作电位的概念及产生机制,动作电位产生条件与阈电位。

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过程,兴奋收缩耦联。

第3章血液考核知识点:血浆渗透压的组成及意义,血液凝固,凝血过程。

血液的理化特性,血液的组成,红细胞生理,生理止血机制,血细胞生成的调节,血型检测。

第4章血液循环考核知识点:心肌的生理特性,心室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及其形成机制。

心动周期,心脏泵血的过程和原理,心输出量的调节和影响因素。

动脉血压的形成原理和影响因素,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心肌自动节律性、传导性和兴奋性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静脉回流与组织液的生成。

第5章呼吸考核知识点:肺通气的原理,氧解离曲线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呼吸节律的维持和呼吸运动的调节。

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

肺容积和肺通气量。

第6章消化和吸收考核知识点:消化和吸收的概念及消化的两种方式,胃肠的神经支配,胃肠激素及其作用,胃液的性质、成分和生理作用。

小肠内消化,消化液生成的调节,糖、蛋白质、脂肪的吸收。

第7章能量代谢和体温考核知识点: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基础代谢与基础代谢率。

体温的概念。

直接测定法和间接测定法的过程及原理,体温的正常生理变动。

第8章尿液的生成与排出考核知识点:肾小球的滤过功能,抗利尿激素对尿生成的调节。

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

第9章感觉器官的功能考核知识点:感受器与感觉器官的定义和分类,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生理学》专升本考试大纲

《生理学》专升本考试大纲

《生理学》考试大纲课程名称:生理学(physiology)先修课程: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适应专业:临床医学、护理学、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口腔医学专业教材:生理学.白波、王福青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6.一、考试目的《生理学》课程考试旨在考察学生对生理学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理解与掌握,以及结合知识点进行分析和运用的能力情况。

本门课程考试要求由低到高共分为“了解”、“熟悉”、掌握“三个层次。

其含义为:了解,指学生能懂所学知识,能在有关问题中认识或再现它们。

熟悉,指学生清楚地理解所学知识的基本概念级基本原理,以及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掌握,指学生能较为深刻理解所学知识,在此基础上能够准确、熟练地使用,分析解决较为实际的问题。

二、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命题的总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考查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学习、理解和掌握的情况。

命题的原则是:题目数量、份量适中,范围较广,最基本的知识一般占60%左右,稍微灵活的题目占20%左右,较难的题目占20%。

三、考试内容第一章绪论1.掌握:内环境、稳态,生理功能调节的三种方式及其特点,反馈调节。

2.熟悉:人体生理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前馈控制系统。

3.了解:人体生理学与医学的关系。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1.掌握: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功能,生物电现象及其产生机制,组织的兴奋和兴奋性,兴奋的引起和传导机制,神经-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兴奋-收缩耦联。

2.熟悉:(1)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骨骼肌细胞内的信号转导。

(2)细胞兴奋性的周期性改变。

(3)肌肉收缩的机制,骨骼肌收缩的外部表现。

(4)骨骼肌收缩效能的影响因素。

3.了解:细胞膜的结构,骨骼肌的超微结构。

第三章血液1.掌握:血液的理化特性,红细胞的生理特性,红细胞生成所必需的原料和因素以及生成调节,生理性止血,ABO血型系统,Rh血型系统,输血的原则。

2.熟悉:血小板的生理特性和功能,血液凝固与抗凝以及纤维蛋白溶解与抗纤溶。

专升本生理学大纲

专升本生理学大纲

专升本生理学大纲哎呀,说起专升本生理学,那可真是一门让人又爱又恨的学科。

就拿我当年备考专升本的时候来说吧,那真是一段难忘的经历。

还记得当时,我每天早早地起床,捧着生理学的教材,在图书馆的角落里默默啃书。

图书馆的那个角落,阳光总是在上午的时候斜斜地照进来,有时候照得我眼睛都睁不开。

我就一边眯着眼,一边努力记住那些复杂的生理概念和机制。

咱先来说说这专升本生理学大纲的重要性。

它就像是一张地图,指引着咱们在这茫茫的知识海洋里找到方向。

要是没有它,咱们就像没头的苍蝇,到处乱撞,浪费时间不说,还抓不住重点。

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开始,咱们就得搞清楚细胞是怎么构成的,细胞膜是怎么工作的,细胞里面那些细胞器都有啥作用。

比如说线粒体,这小家伙就像细胞的“发电厂”,为细胞的各种活动提供能量。

这可太重要啦,要是线粒体出了问题,细胞可就没法正常工作啦。

然后是组织学,各种组织的特点和功能,像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这里面的细节可多着呢,比如上皮组织的分类,不同类型的上皮组织分布在身体的哪些部位,都有啥特殊的功能。

循环系统也是重点之一。

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管的类型和作用,血液的流动和血压的调节。

就拿血压来说吧,咱们得知道正常血压的范围是多少,高血压和低血压会带来哪些危害,又该怎么去调节。

我记得有一次,我在路上看到一个老人突然头晕,后来才知道是血压出了问题。

这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学好生理学,不仅是为了考试,更是为了能在生活中帮助自己和他人。

呼吸系统也不能忽视。

从鼻腔到肺泡,气体是怎么交换的,呼吸的调节机制是怎样的。

记得有一次我感冒了,呼吸都不顺畅,那个时候我就特别想弄明白,为啥感冒会影响呼吸。

消化系统也很关键,从口腔的咀嚼到胃肠道的消化吸收,每一个环节都有其独特的生理过程。

比如说,胃是怎么分泌胃酸的,胆汁又在脂肪消化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泌尿系统也很重要,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尿液的生成和排出。

这让我想起有一次我喝水喝少了,结果上厕所的时候尿液颜色特别深,那个时候我就意识到,水分的摄入对泌尿系统的正常运作是多么重要。

生理学专升本考纲及答案

生理学专升本考纲及答案

生理学专升本考纲及答案咱先来说说这生理学专升本考纲哈,这可真是个重要的玩意儿!就像你在茫茫大海里航行的指南针,告诉你该往哪儿使劲儿。

考纲里呢,首先会涉及到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比如说细胞的膜结构,这就像是给细胞建了个小房子,有大门(通道蛋白),有窗户(载体蛋白),还得有个坚固的围墙(细胞膜)来保护里面的东西。

这里面的知识点就包括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像简单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这些,你得搞清楚它们的特点和区别。

还有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这可有意思啦!我记得有一次在实验室里观察神经细胞的生物电,那仪器上的曲线一跳一跳的,就像小精灵在跳舞。

兴奋的产生和传导,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形成机制,都是考试的重点。

血液循环系统也是必考的。

心脏的泵血功能,那心脏就像一个不知疲倦的大力士,不停地把血液泵出去。

动脉血压的形成和影响因素,血液在血管里流动的规律,这些都得掌握得牢牢的。

呼吸这一块也不能落下。

肺通气的原理,气体在肺泡和血液之间的交换,就像是一场精密的接力赛,每个环节都不能出错。

消化和吸收也是重要的部分。

从食物进入口腔开始,经过胃肠道的一系列加工,变成身体能吸收的营养物质。

胃酸的分泌调节,小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都要弄得明明白白。

泌尿生理也挺关键。

肾脏就像一个超级过滤器,把有用的留下,没用的排出去。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分泌功能,这里面的学问可大了。

内分泌系统也在考纲之中。

各种激素的作用和调节,就像一个庞大的指挥系统,协调着身体的各种生理活动。

关于答案呢,其实很多都藏在对知识点的深入理解里。

比如说,问你为什么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你就得想到细胞膜的结构和各种转运蛋白的工作原理。

再比如,问你动脉血压是怎么形成的,你得把心脏的射血、外周阻力、大动脉的弹性这些因素都考虑进去,有条有理地回答。

总之,生理学专升本的考纲涵盖了人体各个系统的生理功能和调节机制,答案就在平时的认真学习和积累中。

只要你用心去琢磨,把每个知识点都弄透,就一定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加油吧!。

广东专升本生理学大纲

广东专升本生理学大纲

广东专升本生理学大纲
1. 绪论:生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和组成部分。

2. 细胞生理学: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内运输和信号传导。

3. 神经系统生理学: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神经元的兴奋性和传导;神经元的突触传递;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控制。

4. 肌肉生理学:肌肉的结构和功能;肌肉的兴奋-收缩-松弛过程;肌肉能量代谢和疲劳机制。

5. 循环系统生理学:循环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心脏的兴奋传导和心电图;心血管调节机制;血液的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和输送。

6. 呼吸系统生理学: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肺的结构和功能;肺通气和气体交换;呼吸调节机制。

7. 消化系统生理学: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消化道的结构和功能;食物消化和吸收;消化系统的调节机制。

8. 泌尿系统生理学: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肾脏的结构和功能;肾脏的过滤、重吸收和分泌功能;尿液的生成和排泄。

9. 内分泌系统生理学: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激素的分泌和作用机制;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和控制。

10. 免疫系统生理学: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免疫细胞和分子
的作用机制;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

11. 繁殖生理学:生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雄性和雌性生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生殖细胞的形成和发育;生殖周期和调节机制。

12. 生物节律和睡眠-觉醒循环:生物节律的调节机制;睡眠和觉醒的生理学基础;睡眠障碍和生物节律紊乱的调节。

13. 运动生理学:运动的生理学基础;运动的能量代谢和调节;运动对身体系统的影响和适应。

专升本河南生理学教学大纲

专升本河南生理学教学大纲

专升本河南生理学教学大纲专升本河南生理学教学大纲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职业需求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专升本的方式提升自己的学历和职业能力。

而在专升本考试中,生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考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生理学教学大纲对于提高考生的学习效果至关重要。

一、引言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规律和机制的科学,它是医学、生物学、生物工程等学科的重要基础。

河南省专升本生理学教学大纲的制定旨在为考生提供系统全面的生理学知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生理学的原理和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论知识:掌握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人体各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 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使其能够进行常见生理学实验的设计和操作。

3. 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应用生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生理学基础知识:包括细胞生理学、神经生理学、肌肉生理学、循环生理学、呼吸生理学、消化生理学等。

2. 人体各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包括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等。

3. 常见疾病的生理学机制: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常见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及其与生理学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采用讲授、讨论和案例分析等方式,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互动,使学生掌握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研究能力。

实验内容涵盖生理学的基本实验和应用实验。

3. 讨论和研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研究,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评估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等。

2. 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生理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整个生理学课程的综合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教材和参考书目1. 教材:根据教学大纲编写的教材,内容全面、系统,符合考试要求。

专升本生理学大纲

专升本生理学大纲

专升本生理学大纲专升本生理学大纲专升本生理学作为医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是所有医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学科。

该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人体各系统生理过程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了解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和规律,为进一步学习医学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课程内容和学时安排本课程总学时数为72学时,其中理论教学48学时,实验实践24学时。

教学内容包括细胞与组织、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等八大系统的生理学知识。

二、课程目标和要求1、掌握人体各系统生理过程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了解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和规律。

2、掌握人体各大系统的生理功能及其调节机制,理解人体内各器官、组织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调控过程。

3、了解人体生理过程与病理生理过程的联系和区别,理解常见疾病的生理机制和治疗方法。

4、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力。

三、实验和实践内容实验和实践内容主要包括人体生理指标的测量、细胞与组织的观察、动物实验等。

通过实验和实践,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理学理论知识,掌握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对生理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四、考试方式和要求本课程采用闭卷考试方式,考试时间为90分钟。

考试内容主要包括细胞与组织、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等八大系统的生理学知识,以及实验操作技能等方面的考核。

考试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

五、参考教材和教学资源1、参考教材:《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八版,刘玲主编)2、教学资源:PPT课件、教学视频、案例分析、课外阅读等。

六、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人体各系统生理过程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了解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和规律。

2、教学难点:理解人体内各器官、组织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调控过程,掌握实验操作技能。

七、教学方法和手段1、采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理学》考试大纲药学专升本海南医学院一、绪论1、生理学研究的对象、任务和层次。

2、机体的内环境和内环境稳态的含义。

3、机体生理功能调节的三种方式及其特点。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1、刺激和反应的概念,反应的形式(兴奋和抑制)。

2、阈刺激、阈下刺激、阈上刺激的概念;阈值的概念。

3、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分子排列。

4、细胞跨膜物质转运方式及特点。

5、物质主动转运和被动转运的比较。

6、静息电位的概念和产生原理。

7、动作电位概念、波形组成和产生原理。

8、兴奋性概念及与刺激阈值的关系。

9、兴奋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机制。

10、神经-肌肉接头的兴奋传递过程及其机制。

11、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的概念及其过程。

12、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的关键结构和因子。

13、骨骼肌收缩的原理和收缩形式14、骨骼肌的前、后负荷的概念,最适初长度概念。

15、影响骨骼肌收缩的因素。

三、血液1、血液的组成和血液的主要功能。

2、血液、体液和内环境的概念。

3、血浆蛋白的种类及功能。

4、血浆、血清的主要区别。

5、血浆两种渗透压的形成和它们各自的生理意义。

6、红细胞的生理功能。

7、红细胞比容概念。

8、红细胞沉降率定义及意义。

9、红细胞的生成部位、原料和影响红细胞生成的主要因素。

10、血浆正常pH值及其维持。

11、白细胞分类和正常值。

12、血小板的功能及其生理特性。

13、生理止血概念和过程。

14、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

15、内源性凝血和外源性凝血的区别。

16、血液中主要的抗凝物质及其作用。

17、血型的概念,ABO血型的分型及其依据。

18、Rh血型的分型及其临床意义。

19、输血的基本原则。

四、血液循环1、心动周期概念。

心动周期中心室腔压力、容积、瓣膜和血流方向变化。

2、每搏输出量,心输出量,心指数,射血分数等心功能评价指标的概念及意义。

3、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4、第一、二心音的特点及产生原因。

5、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组成及产生机制。

6、心室肌细胞兴奋性周期变化特点及其生理意义。

7、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特点及其离子基础8、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的概念,9、正常起搏点和异位节律。

10、心脏自律性的概念、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11、正常心脏兴奋传导途径及其特点。

12、正常心电图的波形及意义。

13、血压的概念,动脉血压的正常值。

14、动脉血压的形成和影响因素。

15、中心静脉压的概念,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16、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

17、微循环的概念、组成及基本功能。

18、组织液的生成原理,影响组织液生成的因素。

19、心脏和血管的神经支配。

20、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的反射过程和生理意义。

21、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

22、血管紧张素,血管升压素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

23、延髓心血管中枢组成及其功能。

24、冠脉血流的特点及影响冠脉血流的主要因素。

五、呼吸1、呼吸的概念和基本环节。

2、胸内负压的概念、形成及其意义。

3、潮气量、肺活量、时间肺活量、每分通气量、肺泡通气量和无效腔的概念。

4、肺泡与血液间气体交换的原理和主要影响因素(分压差、呼吸膜、通气/血流比值)。

5、平静呼吸时胸内压和肺内压的变化。

6、平静呼吸和用力呼吸过程的比较。

7、肺通气的弹性阻力和非弹性阻力概念及其组成8、肺的顺应性概念以及和弹性阻力的关系。

9、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来源、本质、作用和生理意义。

10、通气/血流比值的概念,正常值。

11、O2和CO2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

12、波尔效应和何尔登效应的概念。

13、血氧容量、血氧含量和血氧饱和度的概念。

14、氧解离曲线的概念及其特点。

15、外周化学感受器和中枢化学感受器的存在部位以及它们敏感刺激物。

16、血液中CO2浓度增高对呼吸运动的影响及其机制。

17、血液中PO2 降低对呼吸运动的影响及其机制。

18、血液中H+浓度增高对呼吸运动的影响及其机制。

六、消化与吸收1、消化和吸收的概念,机械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的概念。

2、消化管平滑肌一般生理特征。

3、消化管平滑肌的慢波电位概念及其起源部位。

4、消化管的神经支配。

5、胃肠激素的概念和脑-肠肽概念。

6、三种主要胃肠激素(胃泌素、促胰液素、胆囊收缩素)的来源及其主要生理作用。

7、胃液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

8、消化期胃液分泌的调节机制(头期、胃期、肠期)。

9、胃排空概念和排空控制机制。

10、胃的粘液-碳酸氢盐屏障作用及其临床意义。

11、胰液主要成分及其生理作用。

12、胰液分泌调节机制。

13、胆汁的要成分及其生理作用。

14、胃肠运动的主要形式,概念及其生理意义。

15、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的原因。

16、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吸收形式和途径。

七、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1、能量代谢的概念。

2、机体主要的能源物质和储能物质。

3、食物的热价、氧热价、呼吸商的概念。

4、基础代谢和基础代谢率的概念。

5、基础代谢的正常值和测定意义。

6、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7、人体体温正常值和生理变动。

8、产热和散热的主要器官。

9、机体主要的散热途径及其影响因素。

10、用调定点学说解释体温调节机制。

八、肾脏的排泄1、肾脏的生理功能,肾脏的血液循环特点和血流量的自身调节。

2、尿生成的基本过程。

3、肾小球滤过、肾小球滤过率、滤过分数、肾小球有效滤过压的概念。

4、影响肾小球滤过因素。

5、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的概念和基本方式。

6、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Na+,H2O,HCO3-的特点。

7、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的特点。

肾糖阈的概念。

8、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作用。

9、肾髓质渗透压梯度形成原理。

10、影响尿浓缩和稀释的因素。

11、抗利尿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它们的分泌调节。

12、醛固酮生理作用及它们的分泌调节。

13、水利尿和渗透性利尿的概念及产生机制。

14、肾血浆清除率的概念及测定意义。

15、排尿反射的概念。

常见排尿反射障碍的原因。

九、感觉器官1、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概念。

2、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

3、眼的调节:包括视近物的调节和瞳孔对光反射。

4、眼的折光异常形成及矫正。

5、眼视网膜感光细胞的种类及其功能。

6、视紫红质光化学反应。

7、暗适应、明适应、视力、视野的概念。

8、声音传入内耳的途径。

9、基底膜振动的行波学说。

10、前庭器官的生理功能、十、神经系统1、神经系统主要细胞成分。

神经元功能形态特征、分类。

2、神经纤维的分类。

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

3、突触的概念。

突触传递兴奋的过程和特征。

4、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概念及其产生机制。

5、突触后抑制的概念、分类和产生机制。

6、突触前抑制的概念、结构基础和产生机制。

7、ACh、NA递质系统的受体类型及其相应的阻断剂。

8、反射、反射弧概念。

反射的分类。

9、感觉的特异及非特异投射系统的概念、特点及生理功能。

10、躯体感觉、视觉、听觉的大脑皮层定位。

11、内脏痛、皮肤痛的特点,牵涉痛概念。

12、骨骼肌牵张反射的概念和类型。

13、腱反射的感受器、反射通路和意义。

14、脊(髓)休克的概念和产生原因。

15、去大脑僵直的概念和产生原因。

16、脑干网状结构、小脑和皮质运动区对运动的调节功能。

17、下丘脑的主要生理功能。

18、植物性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19、脑电图的基本波形。

慢波睡眠和快波睡眠的特点和生理意义。

20、条件反射的形成和意义。

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区别。

十一、内分泌系统1、分泌系统组成及作用方式。

激素的概念及分类。

2、激素的作用原理。

3、下丘脑与腺垂体的功能联系。

下丘脑与神经垂体的功能联系。

4、垂体的内分泌功能。

5、生长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其临床意义。

6、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代谢。

7、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分泌调节。

8、地方性甲状腺肿大产生原因及其机制。

9、糖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

10、胰岛素的来源、生理作用及其分泌调节。

11、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和活化的维生素D的主要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

12、雄性激素、雌激素、孕激素的生理作用。

复习参考教材:《医用生理学》(孙庆伟主编,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