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生态浮床技术与水体修复的应用
太阳能微动力生态浮岛技术在水体修复中的应用

ApplicationofSolarPowerMicroEcological FloatingIslandTechnologyintheRepairofWater
LiuYushuang,LiuJin,ZhaoHai,WangWenbo,YunZhiqiang
(CollegeofNewEnergy,ShenyangInstituteofEngineering,Shenyang 110136,China)
1.2 实验设备
小锯子:1把 ;砍竹刀:1把 ;
鱼线:2捆;水盆:2个;太阳能电池板:1块 ;曝气头:4个; 12v蓄 电 池:1块;继 电 器:1块;太 阳 能 充 电 保 护 器:1块;竹 竿:1根。
1.3 实验试剂
COD测定所需仪器及试剂: (1)沸水浴装置(酒精灯、三角架和 250mL烧杯),25mL酸 式滴定管、铁架台、万分之一天平、250mL锥形瓶、10mL移液管、 250mL容量瓶、吸耳球、塑料滴管、玻璃棒和 100mL量筒。 (2)试剂:0.02mol/L高 锰 酸 钾 标 准 溶 液、0.002mol/L高 锰酸钾标准溶液,0.005mol/L草酸钠标准溶液、3mol/L硫酸溶 液和试验水样。 溶解氧测定所需仪器及试剂: (1)仪器:便 携 式 溶 氧 仪;溶 解 氧 电 极;烧 杯;玻 璃 棒;温 度 计。 (2)试剂:试 验 水 样,自 来 水;蒸 馏 水;硫 代 硫 酸 钠 (化 学 纯)。 总氮测定所需仪器及试剂: (1)仪器:紫外分光光度计,10mm石英化色皿、医用手提式 蒸气灭菌器和具玻璃磨口塞比色管 25mL。 (2)试剂:无氮化合物的纯水,氢氧化钠溶液、碱性过硫酸 钾溶液、盐酸溶液、硝酸钾标准溶液、硝酸钾标准使用溶液和硫 酸溶液,试验水样。 总磷测定所需仪器及试剂: (1)仪器:分光光度计,50mL比色管和 10mm比色皿。
生态浮床在改善农村涝池水质方面的作用

生态浮床在改善农村涝池水质方面的作用【摘要】生态浮床是一种通过植物吸收和转化废水中有害物质的生态环境修复技术。
在农村涝池水质恶化严重的情况下,生态浮床可以有效改善水质,净化废水。
其工作原理是借助植物根系的吸附和微生物的作用,将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沉积在植物体内,从而净化水质。
生态浮床不仅可以提高水质,还能保护水生态系统,维护生态平衡。
在农村涝池中广泛应用生态浮床技术,可以有效改善水质,提升水源利用效率,减少农村水环境污染。
生态浮床还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为当地农民创造了就业机会。
生态浮床在改善农村涝池水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未来还有巨大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关键词:生态浮床,农村涝池,水质改善,工作原理,应用,水生态系统,经济价值,重要性,发展前景。
1. 引言1.1 生态浮床的定义生态浮床是一种利用植物和微生物共同净化水体的生态工程技术。
它通常由浮动基座、植物、填料和微生物群落组成。
植物通过根系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和有害物质,同时提供生长环境给微生物,微生物则通过代谢作用分解和降解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质。
生态浮床的运行原理是利用植物和微生物共同作用,形成生物膜和根系系统,在自然界形成一种类似湿地生态系统的微环境,其中的生物、物理和化学过程协同作用,达到净化水质的效果。
生态浮床常常被用于改善水体富营养化、有机物浓度高和水体富集的废弃物等问题。
在不同的水体环境中,生态浮床能够发挥不同的净化作用,是一种具有较高适应性和效果的水质改善技术。
1.2 农村涝池现状农村涝池是指在农村地区经常发生的积水池塘,通常是由于排水系统不畅或者地势较低导致无法排水而形成的。
农村涝池的水质通常较差,存在着各种污染物和细菌,对周围环境和居民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农村涝池的水质问题主要表现为水体浑浊、富营养化严重、水体PH值波动大、氨氮、亚硝酸盐等污染物超标的情况较为普遍。
2. 正文2.1 生态浮床的工作原理生态浮床是一种利用植物的吸收作用和微生物的降解作用来净化水体的生态工程技术。
漂浮湿地系统在水域修复中的运用

漂浮湿地系统在水域修复中的运用生态浮床研究内容:本研究是关于漂浮湿地系统的研究。
该系统的特点是可以漂浮在水面上,为植物生长提供营养基质。
研究背景:世界环境法规越来越严格,环境问题日益敏感,这推动了废物处理工序或技术不断地发展,而且在解决地下水、开放水体和湿地相关环境问题的领域表现尤为突出。
目前,农业生产成为非点源性污染的最主要来源,农田、牧场、饲养场和农场的生产持续向全国范围内的地表水和地下水排放大量氮和鳞。
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都可以调节水污染,如农业灌溉残留物和牲畜污水。
利用人工湿地截留和去除污染物的技术越来越流行。
随着相关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技术应用的不断推广,人工湿地的分布范围越来越广。
人工湿地系统基本上分为两类:地下水位系统和地下水径流系统。
这些湿地系统成功地调节了水质。
就跟国内情况而言,人工湿地系统急需解决的问题包括:超标悬浮固体颗粒总含量、生物耗氧量、磷的超标含量、氮的超标含量,甚至还有粪便大肠菌问题。
人工湿地可以有效降低农业排水中的氨和氮含量。
氮在湿地中的转换是一个有微生物介入的多程序的复杂过程,涉及硝化作用、脱氮作用、硝酸盐还原作用和固氮作用。
在硝化作用中,氨被氧化为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又被氧化为硝酸盐。
不同的微生物参与到了每一个步骤当中。
有机体将亚硝酸盐转化成硝酸盐明显快于将氨转化成亚硝酸盐的过程。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通过细菌的脱氮作用将其分解成一氧化二氮和氧化亚氮。
亚硝酸物质和氧化亚氮被水表植物进一步变成无害的氮气。
氮氧化物的消除引起了湿地系统氨氮平衡并且间接加强了氨的硝化作用。
芦苇和香蒲等水生植物特别适合用于湿地系统,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氮。
人工湿地最好建在地下水位与土层高度大致相同的平坦地方或斜坡上。
然而,当相对平坦的地形不可用时,废水处理过程只能在池塘或人工湖泊中进行。
由于水生植物的生长受到池塘或人工湖泊深度的限制,它阻碍了氮氧化物向氮的正常转化。
我们可以使用土壤、沙子或石头来优化水生植物生长的环境,但这是一个劳动密集型项目。
生态浮床在改善农村涝池水质方面的作用

生态浮床在改善农村涝池水质方面的作用1. 引言1.1 生态浮床在农村涝池水质改善中的重要性生态浮床不仅可以净化水质,改善水生态环境,还可以提供生物栖息场所,促进水中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
在农村涝池水质改善中,发展和应用生态浮床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有效提高涝池水质,减少农田污染,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加强生态浮床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对于改善农村涝池水质,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生态浮床的原理及工作机制生态浮床是一种利用生态学原理和水处理技术结合的工程设施,通过在水面上浮置植物和微生物共同组成的人工生态系统,来改善水体的水质。
生态浮床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生物吸附、植物吸收和微生物降解等过程。
生态浮床中的植物和微生物可以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如氮、磷等,从而减少水中富营养化的问题。
植物的根系可增加水中氧气的溶解,促进水中生物的呼吸代谢,改善水体的通气条件。
生态浮床中的微生物能够利用有机废物进行降解分解,降低水中的有机负荷,减少水体的浑浊度和气味,从而改善水体的透明度和色泽。
生态浮床中的植物可以提供鱼类的栖息场所,促进水中生态系统的平衡,增加水体的生物多样性。
生态浮床的工作机制是通过植物和微生物的共同作用,实现水体中营养物质的稳定循环,净化水体,改善水质。
2.2 生态浮床的制作材料和设计要点生态浮床的制作材料和设计要点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影响到生态浮床的效果和持久性。
生态浮床的制作材料需要选用对水质净化有良好效果的材料,比如多孔材料、生物负荷材料等。
常见的制作材料包括泥土、稻草、竹片、塑料管等。
这些材料能有效提供微生物附着面和生物负荷,增加水中氧气含量,提高水体的氧化还原能力。
在设计生态浮床时,需要考虑到浮床的尺寸大小、浮床与水面的距离、浮床与底部的距离等因素。
通常情况下,浮床的尺寸应该适中,不宜过大或过小,以便于管理和维护。
浮床与水面的距离应该适中,以确保浮床能够有效接触到水体,而不致被淹没或露出水面。
简析人工生态浮床技术在水环境修复的应用

简析人工生态浮床技术在水环境修复的应用一、人工生态浮床技术的相关介绍1、人工浮床技术的概念人工浮床技术又称作人工浮岛技术、无土栽培浮床等技术,是一种利用高分子材料作为基质,利用水生植物生长中对氮、磷等营养元素吸收和植物根部对悬浮物吸附的特点配合无土的栽培技术对水资源中的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进行搬离,从而达到改善水质、抑制水体水生植物的作用,从而营造正常健康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2、人工浮床的作用除了基本的净水作用外,人工生态浮床技术还有其他的辅助作用。
首先,人工生态浮床技术可以利用植物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分泌物来抑制藻类植物生长;其次,水生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赖以生存的氧气,并通过根本传到水中,将氧气释放与水体中,避免了水中鱼类等生物的死亡,修复水体物质平衡,达到了防臭防灭的目的;然后,水生植物个头较大,覆盖于水面上可以挡住阳光,抑制了藻类植物的光合作用,使得藻类生物萎缩甚至死亡;最后,因为人工生态浮床技术使得水生植物根部产生的营养促进了鱼类等生物的繁殖,一定的程度上稳定了水利生态平衡,强化了水资源的自净能力。
二、人工生态浮床技术在水环境修复中的分类人工生态浮床技术通过使用环境分为干式浮床和湿式浮床。
干式浮床是一种利用植物在浮床生长不接触治理的水面景观栽培技术,对于水体并没有任何净化作用;湿式浮床可以与水面接触,能对水体产生净化作用,从而被广泛使用。
湿式浮床因为其材料又被分为现为强化塑料湿式浮床、混凝土湿式浮床、不锈钢架发泡聚苯乙烯湿式浮床、盐化乙烯合成树脂湿式浮床、特殊发泡聚苯乙烯加特殊合成树脂湿式浮床等多种有框性湿式浮床和叶子钱纤维编制而成无框湿式浮床。
人工生态浮床技术通过使用时间分为传统浮床式人工和组合式人工浮床。
对于传统的人工生态浮床,主要是由浮床整体框架、固定装置、水生植物构成,利用重力型、杆定型、锚定型三种固定方法对浮床进行水下固定。
水生植物是传统人工生态浮床技术中最重要的部分,可以很有效的出去水体中的氮、磷等元素,很好的做到了对水质的净化。
生态浮床对鱼塘水质的净化评价及管理

生态浮床对鱼塘水质的净化评价及管理【摘要】生态浮床是一种有效的鱼塘水质净化工具,通过植物的根系和微生物的作用,可以去除水中的有害物质,改善水质。
本文从生态浮床在鱼塘水质净化中的作用、对有害物质的去除效果、管理方法、注意事项和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研究表明,生态浮床具有显著的净化水质和提高鱼塘环境的作用,科学管理和维护生态浮床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水质,促进鱼类的健康生长。
生态浮床在鱼塘养殖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对于改善水体环境、保障水产养殖的生态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结论指出,生态浮床对鱼塘水质净化具有积极作用,科学管理生态浮床是提高水质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生态浮床、鱼塘、水质净化、管理、有害物质、效果、方法、注意事项、养殖、应用、积极作用、科学管理。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鱼塘水质是养殖行业中一个重要的环境因素,直接影响着鱼类的生长发育和养殖效益。
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养殖密度的增加,鱼塘水体中产生的有机废物和氨氮等有害物质也不断累积,容易导致水质恶化,影响养殖水体的生态环境和鱼类的生长。
如何有效净化鱼塘水质成为了养殖业者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生态浮床对鱼塘水质的净化效果以及相关管理方法,旨在通过对生态浮床在鱼塘水质净化中的作用、对水质中有害物质的去除效果以及管理方法的探讨,为鱼塘水质提升提供科学依据和实用建议。
具体目的包括:1. 评价生态浮床在鱼塘水质净化中的效果和优势,探讨其在改善水质方面的作用机制;2. 研究生态浮床对鱼塘水质中有害物质(如氮、磷等)的去除效果,分析其对水质提升的贡献;3. 总结生态浮床的管理方法,包括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布置方式、养护措施等,以实现最佳净化效果;4. 探讨在实际应用中生态浮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提高其在鱼塘养殖中的应用效果;5. 最终旨在认识到生态浮床在鱼塘水质净化中的积极作用,为科学管理生态浮床提供依据,从而进一步提高鱼塘水质,促进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人工曝气充氧结合生态浮床景观水体修复施工工法

人工曝气充氧结合生态浮床景观水体修复施工工法一、前言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速发展,水污染成为全球环境问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水体修复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传统的水处理方法由于成本高、效率低,也面临种种限制,人工曝气充氧结合生态浮床景观水体修复施工工法应运而生。
本文将对该工法进行全面的介绍。
二、工法特点人工曝气充氧结合生态浮床景观水体修复施工工法是一种采用人工曝气与自然曝气结合的技术,使水中的微生物及溶解氧得到快速补充,采用生态浮床景观作为修复的载体和景观,使废水经过一系列生化反应后能够在浮床上失去其污染物。
该工法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经济环保等特点,是一种理想的水体修复方法。
三、适应范围该工法适用于城市工业废水,市区河道、湖泊、沼泽等污染水体的整治。
四、工艺原理人工曝气充氧结合生态浮床景观水体修复施工工法工艺原理实现了曝气充氧和生化处理的有机结合,将水体中有害物质通过生态浮床景观的机理处理为安全的水体,其构成原理如下:(1)人工曝气充氧的机理人工曝气充氧指的是泵入空气,通过气泡的作用,形成大量的气涡以提高水的流动性,增加空气与水接触面,加速水中氧气的溶解,节省曝气设备并减少能耗。
利用微生物体内酶自催化和呼吸的能力将化学物质进行分解,从而达到水质净化的目的。
(2)浮床景观的机理浮床景观是一种装备在水面的废水净化技术,由植物(水生植物大多为浮叶植物或者深水植物)与微生物共同作用达到废水净化目的的人工环境系统。
通过水面植物吸收废水中的营养物质,同时微生物体内酶自催化和呼吸的能力将化学物质进行分解,达到水质净化的目的。
光合作用可清除废水中的氮磷等污染物并提高溶解氧的含量,提高水体自净能力,进一步提升处理效率和净化作用。
(3)生物膜的机理生物膜是由微生物体在底部管理处“立起来”并逐渐扩散伸出,在膜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生活的一种薄膜状的微生物团,是整个处理过程的关键。
它能够有效地接触废水,达到氧气和碳源等营养物质的水平,管理废水中杂质和污染物,从而提高水质的净化效率,在保持较高通量处理的基础上,促进了其迅速和深层净化水质的作用。
水生蔬菜浮床对污染水体的修复机制及应用

水生蔬菜浮床对污染水体的修复机制及应用摘要:我国水生蔬菜种类繁多,利用蔬菜浮床对水环境进行原位修复的机制主要是激发水生蔬菜体内相关酶活性,促进其对水体营养物质的吸收;为根际微生物创造适宜条件,促进其对营养物质的分解;利用浮床自身对污染物的拦截、过滤、沉淀等。
蔬菜浮床净水效果受蔬菜种类,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浮床覆盖面积,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
今后应着力从蔬菜组合、浮床改进等方面探索生态浮床的构建和管理技术,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功能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水生蔬菜;浮床;水体修复中图分类号S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7731(2017)10-0062-03Abstract:The main mechanism of utilization of vegetable floating bed for in situ remediation of water environment is to stimulate enzyme activities of aquatic vegetables to promote the absorption of nutrients in the water,to create suitable conditions for microorganisms in the rhizosphere of vegetables to promote the decomposition of nutrients,using the floating bed on the pollutant interception,filter precipitation,etc. The effect of vegetable floating bed was affected by the typesof vegetables,the degree of eutrophication,the coverage area of floating bed and the climate change. In the future,it is necessary to explore th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technology of ecological floating bed from vegetable combination and floating bed improvement,to realize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economic benefit and ecological function.Key words:Aquatic vegetables;Floating bed;Water restoration我??水生蔬菜品种繁多,大量研究表明水生蔬菜具有吸收水体中的营养物质,降低其富营养化程度的特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生态浮床技术简介 生态浮床技术原理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生态浮床技术简介 2 生态浮床技术的特点
2.1 将浮床陆生植物作为先锋种植于河湖 水面,利用陆生植物生长过程中对大量N 、P吸收和光合作用,去除水中N、P,无 须施肥,避免肥料对水体污染,且病虫害 少,生物生产量高。
生态浮床技术于水 体修复的应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目录
1 生态浮床技术简介 2 生态浮床技术应用实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生态浮床技术简介 1 生态浮床技术的原理
通过水生植物根系的截留、 吸附、吸收和水生动物的摄食以 及微生物的降解作用,达到水质 净化的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生态浮床技术简介
浮床材料的选择
(4)浮床植物 植物是浮
床净化水体的 主题,需要适 宜当地气候、 水质条件,成 活率高。目前 经常使用的又 美人蕉、芦苇、 水稻、香根草 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应用实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生态浮床技术简介
2 生态浮床技术的特点
2.2 生态浮床不受光照等条件限制,可 避免沉水植物人工种植后, 由于光照等 生境条件难以保障其正常生育而死亡的 现象。浮床植物生物量高且易收割,可 实现污水资源化利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湿式无框浮床:用椰子纤维缝合作为床 体,不单独加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生态浮床技术简介
浮床材料的选择
(1)浮床框体 浮床框体要
求坚固、耐用、 抗风浪,目前一 般用PVC管、不 锈钢管、木材、 毛竹等作为框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生态浮床技术简介 2 生态浮床技术的特点
2.3 陆生植物水上种植后,能形成较大 生物量,特别是发达的根系,可吸收大 量藻类等浮游生物,根系释出能降解有 机污染物的分泌物,加速污染物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生态浮床技术简介 2 生态浮床技术的特点
2.4 生态浮床可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美化 污染水体的水面景观。如种植水生蔬菜等能 达到美化景观的功能。造价低、供试植物和 浮床载体材料来源广,结构组装方便,较好 抗风浪能力,载体可移动拼装,是其经济效 益的体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应用实例
盘溪河
生 态 修 复 前 的 盘 溪 河
____用实例
生态修复后的盘溪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束语
生态浮床技术作为一种生物处理技 术,已经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治理富营 养化水体。生态浮床以其独特的优点, 通过植物根系的吸附和吸收作用,富集 水中的N、P等元素,降解、富集其他有 害无毒污染物,并以收获植物体的形式 将其搬离水生态环境,又带来一定的经 济效益。而且还具有施工简单、工期短 、投资小等优势,在未来具有广阔的发 展前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生态浮床技术简介
3 生态浮床技术的结构和分类
生态浮床是一种像筏子 一样的人工浮体,浮床 的载体大多采用白色塑 料泡沫。在泡沫上钻出 若干小孔后,利用无土 栽培技术将一些耐污并 具有观赏效果的水生植 物(如美人蕉、旱伞草 等)种到里面,再将泡 沫板用铁丝、竹片连接 起来,固定在水中早已 打好的桩子上。
一、生态浮床技术简介
浮床材料的选择
(2)浮床床体 浮床床体
是植物栽种的 支撑物,同时 是整个浮床浮 力的主要提供 者。主要使用 的是聚苯乙烯 泡沫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生态浮床技术简介
浮床材料的选择
(3)浮床基质 浮床基质
用于固定植物 蜘蛛,同时保 证植物根系生 长所需的水分、 氧气条件及能 作为肥料载体。 目前使用海绵、 椰子纤维等。
1.贵阳小官水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应用实例
贵阳小关水库生态浮床初见规 模 ,近年来,虽然小关水库已不 作为贵阳市的饮用水源地,但为4A 级黔灵山公园中的黔灵湖提供景观 用水,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黔灵湖 的景观。近年来,贵阳市先后投入 5000多万元用于小关湖片区修建截 污管网,并采取建立生态浮床、投 放鱼苗、水体置换补充等措施,对 小关湖水库片区生态环境进行综合 整治。利用人工湿地对小关水库的 水质进行生态修复,将废水中的氮 和磷转化为生物体组织中的氮和磷 ,从而减少排入到黔灵湖的污染物, 达到修复的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生态浮床技术简介
3 生态浮床技术的结构和分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生态浮床技术简介
干式生态浮床:植物与水体不直接接触, 水质净化的功能相对较差
湿式有框浮床:一般用PVC管等作为框 架,用聚苯乙烯板等材料作为植物种植 的床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