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公式概念
二年级下册数学公式

二年级下册数学公式二年级下册数学公式一、加法公式在二年级下册的数学学习中,我们将学习到加法公式。
加法是数学中最基本的运算之一,通过加法我们可以求得两个数的和。
1. 两个一位数的加法:对于两个一位数的加法,我们可以通过一下公式进行计算。
a +b = ca和b分别代表两个被加数,c代表它们的和。
2. 三个一位数的加法:在二年级下册,我们还将学会如何计算三个一位数的加法。
a +b +c = da、b和c分别代表三个被加数,d代表它们的和。
二、减法公式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通过减法我们可以求得两个数的差。
1. 两个一位数的减法:对于两个一位数的减法,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a -b = ca代表被减数,b代表减数,c代表它们的差。
2. 退位减法:在二年级下册,我们还将学会退位减法。
当被减数的个位小于减数的个位时,我们需要从十位向百位借位。
a- b-----ca代表被减数的十位数,b代表减数的十位数,c代表它们的差。
三、乘法公式乘法是一种重复加法的运算,通过乘法我们可以求得两个数的积。
1. 一位数的乘法:对于一个一位数和一个数字相乘,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a代表被乘数,b代表乘数,c代表它们的积。
2. 两位数和一位数的乘法:在二年级下册,我们将学习如何计算两位数和一位数的乘法。
a ×b = ca代表被乘数的十位数,b代表被乘数的个位数,c代表它们的积。
四、除法公式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通过除法我们可以求得两个数的商或者余数。
1. 一位数除法:对于一个一位数和一个数字相除,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a ÷b = ca代表被除数,b代表除数,c代表它们的商。
2. 两位数除法:在二年级下册,我们将学习如何计算两位数和一位数的除法。
a代表被除数的十位数,b代表除数,c代表它们的商。
以上就是二年级下册数学公式的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公式,我们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运算方法。
小学二年级最新数学公式大全

小学二年级最新数学公式大全二年级数学公式对小朋友们的数学学习非常重要,查字典数学网小学频道为大家整理了小学二年级最新数学公式大全,让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吧!一、算术方面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如:2+4)5=25+45。
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7.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8.方程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9.一元一次方程式: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
学会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计算。
即例出代有的算式并计算。
10.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
11.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12.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
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13.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14.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
15.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16.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17.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18.带分数:把假分数写成整数和真分数的形式,叫做带分数。
小学二年级最新数学公式大全

小学二年级最新数学公式大全二年级数学公式对小朋友们的数学学习非常重要,本店铺为大家整理了小学二年级最新数学公式大全,让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吧!一、算术方面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如:2+4)5=25+45。
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7.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8.方程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9.一元一次方程式: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
学会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计算。
即例出代有的算式并计算。
10.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
11.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12.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
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13.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14.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
15.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16.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17.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18.带分数:把假分数写成整数和真分数的形式,叫做带分数。
二年级下册公式大全表

二年级下册公式大全表二年级下册数学公式大全(人教版)一、除法相关。
1. 平均分的含义。
- 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 除法的意义。
- 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总数÷份数 = 每份数。
- 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求能分成几份,也用除法计算。
总数÷每份数 = 份数。
3. 除法算式的读法。
- 例如:12÷4 = 3,读作:12除以4等于3。
4. 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 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二、万以内数的认识。
1. 数位顺序表。
-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
2. 读数法则。
- 读数时,从高位读起,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只读一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 例如:3005读作三千零五,3500读作三千五百。
3. 写数法则。
- 写数时,从高位写起,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几十就在十位上写几,几个就在个位上写几,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 例如:五千零六十写作5060,四千三百写作4300。
4. 数的大小比较。
- 位数不同的两个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
- 位数相同的两个数比较大小,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
三、克和千克。
1. 质量单位。
- 克(g)和千克(kg),1千克=1000克。
2. 克和千克的认识。
- 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
例如:一枚2分硬币约重1克。
- 计量比较重的物品,常用“千克”作单位。
例如:两袋盐重1千克。
四、图形的运动(一)1. 轴对称图形。
-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2. 平移。
- 物体或图形沿直线运动,而本身的方向不发生改变时,这种运动现象就是平移。
二年级数学下册基础知识点和公式

二年级数学下册基础知识点和公式二年级数学下册基础知识点和公式如下:知识点:1. 长度单位:认识厘米和米,知道1米=100厘米。
2. 角的认识:会判断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画角。
3. 表内除法: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4. 图形与变换:辨认方向,认识平移和旋转现象。
5. 解决问题:能从所给的信息中,找出有用的数学信息,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6. 初步认识乘法:理解乘法的意义,能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公式:1. 乘法口诀表:1x任何数=任何数,(a+b)c=ac+bc等。
2. 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长+宽)x2,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边长x边长。
3.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角叉开的大小有关。
4. 8个相同加数相加,可用乘法表示为8a。
5. 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这叫做加法的交换律。
6. 一个加数增加几,另一个加数减少几,和不变。
这叫做加法的结合律。
7. a+b=b+a,这是加法的交换律。
8. (a+b)+c=a+(b+c),这是加法的结合律。
9. a-b-c=a-(b+c),这是减法的性质。
10. 被减数不变,减数增加几,差就减少几;减数减少几,差就增加几。
这叫做减法的性质。
11. 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
这叫做除法的性质。
12. 被除数不变,除数乘几,商就除以几;除数除以几,商就乘几。
这叫做除法的性质。
希望以上内容对你有帮助,同时建议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学习计划的制定。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公式大全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公式大全二年级数学公式大全:1.乘法有两种意义:一是表示几个相同的数相加的结果;二是表示一个数重复加上几次的结果。
2.除法有三种含义:一是表示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多少;二是表示一个数里面包含几个相同的数;三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3.如果已知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可以用除法求出这个数。
4.如果已知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可以用乘法求出另一个数。
5.如果已知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可以用除法求出另一个数。
6.如果要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可以用乘法。
7.平均除法的公式是:总数除以份数等于每份数。
8.包含除法的公式是:总数除以每份数等于份数。
9.熟练掌握乘法和除法的各部分名称和算式的读法。
10.在地图上,通常上方是北,下方是南,左边是西,右边是东。
11.如果你面向东,后面就是西,左边是北,右边是南。
如果你面向西,后面就是东,左边是南,右边是北。
如果你面向南,后面就是北,左边是东,右边是西。
12.1小时等于60分钟,1分钟等于60秒。
13.经过的时间等于结束时间减去开始时间,开始时间等于结束时间减去经过的时间,结束时间等于开始时间加上经过的时间。
14.常用的时间单位有小时、分钟、秒。
15.在钟表上,有12个大格和60个小格。
时针走过一个大格表示1小时,分针走过一个小格表示1分钟,分针走过一个大格表示5分钟。
16.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余数一定小于除数。
17.根据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可以导出以下公式:被除数等于除数乘以商加上余数;除数等于被除数减去余数除以商;商等于被除数减去余数除以除数;余数等于被除数减去除数乘以商。
18.如果一个算式中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先计算乘除法,再计算加减法。
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要从左到右计算。
如果有括号,先计算括号里面的。
19.四面八方通常指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20.10个一千是一万,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十是一百。
人教版数学2年级下册重要概念和公式汇总,新学期必备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概念和公式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1、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
2、用统计图表来表示数据的情况。
3、根据统计图表可以做出一些判断。
4、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表格。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一、平均分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
(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可以想:这个数可以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
二、除法1、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2、除法算式的读法:通常按照从前往后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读法不变。
3、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就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三、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1、求商的方法:(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
(2)用乘法算式求商。
(3)用乘法口诀求商。
2、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的被除数。
四、解决问题1、解决有关平均分问题的方法: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商、因数×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2、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1)所求问题要求求出总数,用乘法计算;(2)所求问题要求求出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1、轴对称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两边完全重合。
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2、平移:当物体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动,并且物体的方向不发生改变,这种运动是平移。
只有形状、大小、方向完全相同的图形通过平移才能互相重合。
3、旋转: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就是旋转。
小学二年级数学重点公式_公式总结

小学二年级数学重点公式_公式总结小学二年级数学公式是学生们学习中的重要部分,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提供了“小学二年级数学重点公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①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②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③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④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被除数.比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作两个数的比。
根据比的意义可以求比值;求比值的方法:用前向除以后项。
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可以化简比。
.四则混合运算①在四则运算中,加法和减法称为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称为第二级运算。
②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一次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二级运算,再做第一级运算。
③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如果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39.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单位“1”已知,用乘法。
单位“1”未知,用除法。
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百)分之几?基本公式:前一个数÷后一个数(比较量÷标准量)②求一个数的几(百)分之几或几倍是多少?(单位“1”已知)基本公式: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的量③已知一个数的几(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单位“1”未知用除法或方程)基本公式:分率对应的数量÷分率=单位“1”的量或者列方程解。
④已知两个数,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分之几。
已知两个数,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
已知两个数,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分之几。
已知两个数,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百分之几。
基本公式:两个数的差÷单位“1”的量(标准量本金:存入银行的钱叫本金。
利息: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利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公式概念
1、统计数据的时候,可以用举手、画“正”字、画“√”和画圆圈等方法。
2、分物体的时候,可以1个1个地分,也可以2个2个地分,还可以多个多个地分。
3、分物体,如果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4、被除数÷除数=商商×除数=被除数被除数÷商=除数
5、可以用乘法口诀来求商,计算时,看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就用几的口诀求商。
被除数和除数相同时,商是1.
6、“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为一份来分,求能分成几份”都用除法来解答,最后结果还要写上单位名称。
7、“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属于等分除[总数÷份数=每份数]
“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为一份来分,求能分成几份”属于包含除,即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总数÷每份数=份数]
8、对称: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如果直线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抓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对称轴。
对称轴用虚线表示。
9、把图形对折时,可以是左右对折、上下对折、还可以是对角对折,要根据图形的特点采用合适的对折方式。
10、平移: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方向运动,而本身的大小和方向不变,这种运动现象是平移。
11、平移的物征:平移是物体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移动,移动过程中本身的方向、大小、形状都不发生变化。
12、旋转:物体或图形绕同一个点(或同一条直线转动),这种运动现象是旋转。
旋转时,物体或图形的形状、大小都不改变,只是本身的方向和位置发生了变化。
13、表内除法求商的方法:因为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所以只要想除数乘几得
被除数,再根据乘法口诀就能计算出商。
14、被除数相同,交换除数和商的位置,可以用同一名乘口诀来求商。
15、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先找出已知条件,再根据已知条件之间的关系,提出
用乘法或除法解决的问题。
如果求几个几是多少就用乘法;如果是平均分就
用除法。
16、在求括号里最大能填几的算式时,容易看成“填合适的数”。
17、在解决括号里最大能填几这类算式时,可根据乘法口诀求解,找出与比较
数最相近的那句口诀,且口诀的得数要小于比较数。
18、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按照从左往右
的顺序计算。
19、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两级运算,要先算第二级乘或除的,再算第
一级加或减的。
20、小括号的作用就是改变运算顺序,在计算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时,要先
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的。
21、在解决问题时,看到两个数不能盲目地加或减,要看题目要求的是什么,
如果要求的是两个数的和,则用加法;如果求两个数产差,则用减法;如果求几个几是多少,则用乘法;如果是平均分,则用除法。
22、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如果还有剩余,剩余的部分就是余数。
23、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一定小于除数
24、在有余数的除法中,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25、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用除法计算。
试商时,除数是几,就想几的乘法
口诀,积要最接近被除数,而且要小于被除数,这样就可以求出商,再算出余数。
26、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一商,想除数和几相乘最接近被除数;
二乘,除数和商相乘,把结果写在被除数的下面;
三减,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积;
四比,比较一下除数和余数的大小。
27笔算除法的方法与步骤:(1)先写一个“”表示除号,在除号里写被除数,除号外面左侧写除数。
(2)把商写在被除数上面,要和被除数的个位对齐,把除数和商的积写在被除数的下面,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被除数减去除数和商的积,把差写在横线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