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概念
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3篇

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第一篇:分数分数是数学中的一种数表示方法,它由一个分子和一个分母组成,分子表示部分,分母表示总量。
例如,$\frac{2}{3}$ 表示三等分之后取第二份,$\frac{4}{5}$ 表示五等分之后取第四份。
分数在日常生活中也常用到,比如把一张纸平均分成四份,每份是 $\frac{1}{4}$,还有比较食物的分量,如$\frac{1}{2}$ 杯牛奶和 $\frac{1}{4}$ 盎司盐等等。
分数有很多种不同的表示方法,可以通过分数线、冒号等符号来表示,也可以化为小数或百分数来表示。
化为小数时,只需将分子除以分母即可,如 $\frac{2}{3}$ 化为小数就是$0.666...$。
化为百分数时,需要将分数乘以 $100\%$,如$\frac{1}{2}$ 化为百分数就是 $50\%$。
分数也可以进行加、减、乘、除和比较大小等运算。
加减运算只需将分数通分,然后按照通分后的分子进行计算即可,如 $\frac{1}{3} + \frac{1}{4} = \frac{4}{12} +\frac{3}{12} = \frac{7}{12}$。
乘除运算则直接相乘或相除,如 $\frac{1}{2} \times \frac{3}{4} = \frac{3}{8}$,$\frac{2}{3} \div \frac{1}{4} = \frac{8}{3}$。
比较大小时,需要将两个分数通分,然后比较通分后的分子大小即可。
在分数的学习中,注意要掌握通分、约分、分数化小数和百分数的转换,以及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
理解分数的含义和应用也很重要,在实际生活中能够准确理解和使用分数,才能更好地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

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一、认识除法。
1. 除法的含义。
- 平均分: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这种分法叫平均分。
例如,把10个苹果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2个苹果。
- 除法算式:10÷5 = 2,其中“÷”是除号,10是被除数,表示要分的总数;5是除数,表示平均分成的份数;2是商,表示每份的个数。
2. 除法的读法。
- 10÷5 = 2读作:10除以5等于2。
3. 用乘法口诀求商。
- 因为2×5 = 10,所以10÷5 = 2,10÷2 = 5。
利用乘法口诀“二五一十”可以快速求出商。
二、认识图形(一)1. 角的初步认识。
- 角的组成: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例如,三角板上有三个角。
- 角的大小: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 直角:像三角板上最大的角就是直角。
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去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
2. 锐角和钝角。
- 锐角:比直角小的角是锐角。
- 钝角:比直角大的角是钝角。
三、认识万以内的数。
1. 计数单位。
- 一(个)、十、百、千、万都是计数单位。
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
2. 数位顺序表。
-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
- 例如,数字3456,6在个位上,表示6个一;5在十位上,表示5个十;4在百位上,表示4个百;3在千位上,表示3个千。
3. 数的读法和写法。
- 读法:从高位读起,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
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只读一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例如,3005读作三千零五,3500读作三千五百。
- 写法:从高位写起,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几十就在十位上写几,几个就在个位上写几。
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二年级下册数学概念及概念题

二年级下册数学概念及概念题(一)1、分东西时每一份都分得一样多,就叫做“平均分”。
2、总数相同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份就越少,平均分的份数越少每份就越多。
3、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问题,都是平均分,在数学上我们用除法来表示。
4、写除号时,先画一短横,上下各一点,横线要平直,上下两点要对齐。
5、12÷4=3 表示把12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是3. 读作:12除以4等于3.6、把一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用除法来计算.7、除法的计算方法,用乘法口决来求商.计算时,看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就用那句口诀来求商.被除数和除数相同时,商是1.8、12÷4=( 3 ) ,想( 三)四十二,商是( 3 );9、角可以分为(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周角。
10、像滑滑梯、小火车的直行、缆车这些物体都是沿着直线移动这样的现象叫平移。
11、像摩天轮、跷跷板、旋转椅、荡秋千这些物体都是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移动,这样的现象我们把它叫做旋转。
12、平移或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
平移就是物体沿直线移动。
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
13、一个长方形有(4)个角,每个角都是(直角)。
14、一个三角板中有(3)个角,最多有(1)个直角。
15、一个角有(1)个顶点,(两)条边组成。
16、9时整,分针和时针成(直角)。
17、向前行驶的汽车轮子运动是(平移)现象。
推开教室的门是(旋转)现象。
风车转动是(旋转)现象。
汽车直线行驶是(平移)现象。
钟表上的三根指针的运动是(旋转)现象。
推拉窗户是(平移)现象。
18、红领巾里有(2)个锐角,(1)个钝角。
19、(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
20、在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边起第三位是(百)位,第二位是(十)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
第六位是(十万)位。
21、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它们相差(9000);最大的五位数是(99999),最小的六位数是(100000),它们相差(1 )。
二年级数学下册各主要内容知识点

二年级数学下册各主要内容知识点
1. 数到一百
- 认识100以内的数字
- 数到100的顺序
- 数与数相邻的关系
2. 口算
- 加法口诀表
- 加法的简便计算方法
- 减法的认识与计算方法
3. 量的认识
- 长度的认识:用米、分米、厘米测量
- 重量的认识:用千克、克测量
- 容量的认识:用升、毫升测量
4. 三角形与四边形
- 认识三角形与四边形的形状及特征
- 角的认识:直角、钝角、锐角
- 边与角之间的关系
5. 时钟与日历
- 认识钟表的示意图及指示方式- 认识日历的示意图及日期概念
6. 运算符号
- 等号的认识与运用
- 大于与小于的认识与运用
- 加号与减号的认识与运用
7. 由一数到千
- 正整数的认识与读法
- 通过数位表达数字的大小
8. 位置关系
- 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 前、后、近、远的位置关系- 地图与建筑中的位置关系
以上是二年级数学下册的主要内容知识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学生将能够加深对数学的理解,提升计算能力,并扎实掌握数学概
念和技巧。
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树

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树
一、加法和减法运算
1. 两位数的加法和减法
2. 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
3. 进位和退位运算
4. 加法和减法的实际应用
二、乘法和除法运算
1. 乘法口诀表
2. 两位数的乘法和除法
3. 三位数的乘法和除法
4. 乘法和除法的实际应用
三、分数的概念和比较
1. 分数的基本概念
2. 分数的大小比较
3. 分数的简化和通分
四、数列
1. 数列的概念
2. 规律性数列的判断和延伸
3. 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特征和计算
五、面积和周长
1. 长方形的面积和周长
2. 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
3. 三角形的面积和周长
4. 实际问题中的面积和周长计算
六、时间和日历
1. 小时、分钟和秒的换算
2. 时间的读法和表示
3. 日历上的日期计算和应用
七、小数的概念和运算
1. 小数的基本概念
2. 小数与分数的关系
3. 小数的加减法运算
以上是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树的主要内容,具体内容可能因教材版本略有差异。
二年级下册数学概念集

1、总数÷每份数=份数2、总数÷份数=每份数3、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4、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5、把一个数按每几个分成一份,求可以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
6、在一个平面内,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作轴对称图形。
7、物体或图形在直线方向上移动,而本身没有发生方向上的改变,就可以看作是平移现象。
8、物体以一个点或一个轴为中心进行圆周运动,就可以看作是旋转现象。
9、0乘任何数都得0;0除以任何数都得0。
10、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要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1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12、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13、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14、最小的除数:余数+115、最大的余数:除数-116、最小的余数一定是117、被除数=除数×商+余数18、10个一百是1000,10个一千是10000。
19、读数和写数都要从高位起。
从右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
20、一个数,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以上的0,都只读一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21、算盘上的一个下珠表示1,一个上珠表示5。
22、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
60粒米大约重1克。
23、计量比较重的物品,常用千克作单位。
5个苹果约重1千克。
24、1000克=1千克。
二年级数学下册各概念知识点

二年级数学下册各概念知识点
一、数与数的关系
1. 数的比较:大于、小于、等于。
2. 数的顺序:从小到大、从大到小排列数。
3. 数的进位与退位:理解和运用十位、百位进位和退位。
二、数的认识与运算
1. 整数的认识:正整数、零、负整数的概念与比较。
2. 加法运算:数的加法法则、加数、和的认识与运算。
3. 减法运算:数的减法法则、减数、被减数、差的认识与运算。
4. 乘法运算:数的乘法法则、因数、积的认识与运算。
5. 除法运算:数的除法法则、除数、被除数、商、余数的认识
与运算。
三、长度、重量和时间
1. 长度的认识:厘米、米的换算与使用。
2. 重量的认识:克、千克的换算与使用。
3. 时间的认识:秒、分、时刻的概念与换算。
四、图形与空间
1. 平面图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梯形等的认识与绘制。
2. 立体图形:立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球体等的认识与绘制。
3. 方位与方向:前、后、左、右、上、下等的概念与运用。
五、数据的图表
1. 图表的认识:表格、柱状图、折线图的概念与使用。
2. 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将数据整理成表格或图表,并进行简单的分析。
以上为二年级数学下册各概念知识点的简要概括,希望能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二年级下册数学内容知识点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内容知识点人教版一、整数和小数1. 整数的认识在二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中,学生将开始认识整数。
整数是由正整数、负整数和0组成的数集,学生将学会使用正整数、负整数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并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理解整数的概念。
2. 小数的认识除了整数,二年级的学生还将开始接触小数的知识。
通过认识十分位、百分位的概念,学生将学会如何将分数转化为小数,并进行小数的加减法运算。
二、长度、质量、容积和时间1. 长度的认识学生将学会认识米、分米、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学习如何进行长度的换算,以及如何使用尺子、卷尺等测量工具进行长度的测量。
2. 质量的认识在质量方面,学生将学会认识千克、克等质量单位,并学习如何进行质量的比较和换算,以及使用天平等工具进行质量的测量。
3. 容积的认识学生将学习认识升、毫升等容积单位,学会进行容积的换算,并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容积的概念。
4. 时间的认识在时间方面,学生将学会认识时、分、秒等时间单位,学习如何进行时间的换算,以及如何使用钟表进行时间的读写。
三、图形和位置1. 图形的认识学生将学习认识圆、三角形、矩形、正方形、椭圆等基本图形,学会辨认各种图形,并进行图形的分拆、拼接等操作。
2. 位置的认识通过图形的位置变换,学生将学会认识左右、上下、里外、远近等基本的位置词语,以及学会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述物体的位置。
四、数据的收集和整理1. 数据的收集学生将学习如何利用调查、观察等方法进行数据的收集,培养学生对真实生活中数据的敏感性和观察能力。
2. 数据的整理通过图表、表格等形式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学生将学会如何使用直方图、饼图等手段直观地呈现数据。
五、加减法1. 个位数的加减法学生将学会进行个位数的加减法运算,掌握进位、退位的规则,并通过实际问题进行综合运用。
2. 两位数的加减法在掌握了个位数的加减法后,学生将开始学习两位数的加减法运算,学会进位、退位的方法,并灵活运用到解决问题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下册概念
1、我们把物品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平均分有两种分法。
第一种分法是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第二种分法是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
2、用乘法口诀求商时,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商就是几。
3、用同一句口诀可以计算相关联的两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
例:三五十五:
3×5=15 5×3=1515÷3=5 15÷5=3
4、要判断一个角是什么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量一量,比一比。
与三解板上的直角同样大的角是直角,比三角板上的直角小的角是锐角,比三角板上的直角大的角是钝角。
5、平移就是物体作平移运动时,本身的方向不改变。
旋转就是物体旋转时,是围绕一个点或一个轴作圆周运动。
6、“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实际上就是求一个数“一个数里包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数学问题,用除法计算。
7、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运算。
有括号,就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乘加、乘减,除加、除减混合运算时,没有括号的,要先算乘法或除法,再算加法和减法;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8、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十。
一十一十地数,10个十是一百。
1 / 5
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
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一万。
9、个、十、百、千、万都是计数单位。
表示个的数写在个位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
表示十的数写在十位上,从右边起,第二位是十位;
表示百的数写在百位上,从右边起,第三位是百位;
表示千的数写在千位上,从右边起,第四位是千位;
表示万的数写在万位上,从右边起,第五位是万位;
10、万以内的数在读数和写数时,都要从高位起。
读数时万位上是几就读几万;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都只读一个零,末尾的0不读。
写数时如果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没有,就用0占位,在那一位上写0。
11、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时,位数不同的位数多的数大。
位数相同的,要从最高位比起,如果最高位上的数也相同,就一位一位依次按顺序往下比,比到哪一个数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近似数比准确数容易记住,我们记近似数时,就记准确数接近的整千,整百数。
12、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时,先把整百、整千数看作是几个百、几个千,再相加减。
2 / 5
13、表示物品有多重,可用克和千克作单位。
1千克=1000克
14、表示物体长短,可以用米和厘米作单位。
1米=100厘米。
15、称较轻的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作单位
16、称一般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千克作单位。
17、口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时,把几百几十看作是几几十几个十,转化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来口算。
18、笔算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时,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
19、笔算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时,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10再减。
20、找图形规律时,有些图形是按行列方阵的形式排列,每组图形各有几种基本图形,每一行和每一列都有这几种图形,呈循环排列。
有些图形排成一行,每组图形呈循环排列。
有的从左边起,每组图形中的第一个图形在下一组中变成第四个图形,第二个图形变成第一个图形,其他图形依次往前移动一个位置。
从的从右边起,每组图形中的第四个图形变成下一组中的第一个图形,第一个图形变成第二个图形,其他图形依次往后移动一个位置。
21、找数列的规律时,要通过计算相邻两项数量的差来找来规律。
有些数列每相邻两项的差组成一个新的数列,这个新的数列
3 / 5
是等差数列。
有些数列从第3个数开始,每个数都是前两个数的和。
有些数列是等比数列,前一个数都是后一个数的几位,或者后一个数都是前一个数的几位。
22、估算时,要注意找最近的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相加、减。
23、复式统计表就是把几个有联系的单式统计表合编成一个统计表。
用复式统计表统计便于我们分析和比较。
24、用乘、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时,要反复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再确定解决的方法。
25、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除数×商=被除数
26、最大的一位数是9, 最小的一位数是1,
最大的两位数是99, 最小的两位数是10,
4 / 5
最大的三位数是999, 最小的三位数是100,
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
27、与10相邻的两个数是9和11
与100相邻的两个数是99和101
与1000相邻的两个数是999和1001
与10000相邻的两个数是9999和10001 28、比较万以内的数的大小时,位数越多的数越大。
5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