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湿度控制程序
药品库房温湿度监测执行规章制度

药品库房温湿度监测执行规章制度一、目的药品库房温湿度监测执行规章制度(以下简称“制度”)旨在确保药品库房的温湿度处于适宜的范围内,以保障药品质量和维护患者的用药安全。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药品库房温湿度监测的所有环节和相关人员。
三、定义1. 温湿度监测设备:指用于测量药品库房温湿度的仪器或设备。
2. 温湿度监测记录表:指记录药品库房温湿度监测数据的表格或文件。
四、监测设备和操作要求1. 药品库房必须配备合适的温湿度监测设备,并确保设备运作正常、准确可靠。
2. 监测设备必须定期校准,校准时间和结果应记录在相应的校准记录表中。
五、温湿度监测程序1. 温湿度监测应按照库房的特点和使用情况制定相应的监测频率。
2. 监测点的位置和数量应合理设置,确保全面监测覆盖。
3. 监测设备应按照正确的操作方法进行使用,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4. 温湿度监测记录应及时填写,并保存在指定的位置。
记录表中应包括监测时间、测量数值及相关备注等信息。
六、异常情况处理1. 当温湿度超出所规定的范围时,库房管理员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并记录相关处理措施和结果。
2. 对于持续出现温湿度异常的情况,应及时通知上级主管部门,并采取必要的紧急措施,以避免药品质量受损。
七、档案管理1. 温湿度监测记录表应妥善保存,保存期限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2. 温湿度监测记录表应定期进行复核和归档,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八、责任与处罚1. 库房管理员负责对温湿度监测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并保证其正常运行。
2. 对于故意或严重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规定给予相应处罚。
九、附则1. 应定期对本制度进行评估和修订,确保其适用性和有效性。
2.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并废止之前的类似规章制度。
以上为药品库房温湿度监测执行规章制度,各相关人员应严格按照本制度的要求进行操作和管理,确保药品库房温湿度的合理控制和监测,维护药品质量和患者的用药安全。
温湿度控制程序规定

温湿度控制程序规定
温湿度控制程序规定
一、目的与适用范围
本规定是制定温湿度控制程序,为了保障公司设施的正常运行,保证生产生活环境的优良水平。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内的所有场所,所有员工必须遵守。
二、温湿度控制的基本要求
1、温度控制:
(1)生产车间应保持在18-25℃之间。
(2)办公区域应保持在20-27℃之间。
(3)商务区域应保持在20-27℃之间。
2、湿度控制:
(1)生产车间应保持在40%~60%RH之间。
(2)办公区域应保持在40%~60%RH之间。
(3)商务区域应保持在40%~60%RH之间。
三、温湿度控制的措施
1、温度控制措施:
(1)生产车间应装设空调设备,如空调不能达到要求,应立即报告维修人员处理。
(2)办公区域和商务区域应根据具体情况装设空调或加热设备。
2、湿度控制措施:
(1)生产车间应装设加湿器和除湿器等设备,如湿度不能达到要求,应立即报告维修人员处理。
(2)办公区域和商务区域应根据具体情况装设加湿器或除湿器等设备。
四、温湿度控制的检测与记录
1、温湿度的检测应在每次更换季节时进行,中间留有时间间隔。
1 / 2。
SMP-SC-057-01 温湿度计使用管理规程

云南三七科技有限公司标准管理程序1.目的:依据2012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为了确保掌握温度及湿度变化情况,制定温湿度计标准管理规程,确保温湿度计使用管理规范化。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原辅料储存仓库的温、湿度管理工作。
3.相关责任:3.1贯彻执行本程序是仓储部负责人及仓储部管理员相关操作人员。
3.2监督执行本程序是质量部QA人员、生产部经理和质量部经理的责任。
4.程序:4.1 仓库的温、湿度范围:4.1.1 仓库各库(区)的温度要求范围为:一般的原辅料储存在常温库,常温库0~30℃(内控标准:1~29℃);阴凉库0~20℃(内控标准:1~20℃);其他需要在其他温湿度储存的按照要求储存。
4.1.2 仓库的湿度要求范围为:35%~75%(内控标准:36%~74%)。
4.2. 仓库温、湿度的记录:4.2.1 仓管员每天上、下午各记录温、湿度一次,上午9:00~10:00,下午16:00~17:00各记录一次。
4.2.2 保管员做好温湿度的记录工作(详见SMP-SC-057-R-01)。
4.3. 仓库温、湿度的调控:4.3.1 保管员如果发现库房的温、湿度超出了内控标准规定的范围,必须立即采取措施,使库房温、湿度回复到内控标准规定的范围内。
4.3.2 温度过高应采取的措施:开空调降温或者风扇降温。
4.3.3 湿度过高应采取的措施:4.3.3.1 仓库湿度过高时:1.开空调抽湿;4.3.4 湿度过低应采取的措施:1.拖地;2.洒少量水。
4.3.5 采取措施后应检查措施是否有效,温、湿度是否回复到内控标准规定的范围内,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4.4 仓库温、湿度计的管理:4.4.1. 库房内的温湿度计每年应该检定一次或者重新更换新的,并有记录。
检定的标准温湿度计可以用当年最新生产的该品种规格温湿度计或者送检当地的法定检验部门检验后的温湿度计。
4.4.2保管员如果发现温、湿度计读数可疑,应立即报告仓库负责人,要求计量检定或更换。
测量室温湿度管理规范

测量室温湿度管理规范一、目的为保证实验室的温湿度控制在有效范围内,确保检验过程的有效性,特制订本规程;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测量室内的温湿度控制;三、职责与权限3.1、品管部负责每日对温湿度的观测和记录;3.2、品管部负责对所使用的温湿度计进行检定与校准;四、运行程序4.1、温湿度控制范围:根据公司产品的特点和检验仪器与设备的要求,实验室的温度控制在20±2℃,湿度控制在65±5﹪RH。
4.2、观测频次与记录:每日三次,每次观测时应填写《温湿度点检表》,记录时间点为08:00、12:00、16:00,记录人在记录时应填写准确无误。
4.3、温湿度计的校准:温湿度计每年应进行一次校准,经校准后的温湿度计方可使用。
4.4、纠正措施4.4.1、当温度低于所设定的温度范围时,开启红外线加热器加热升温,当温度高于设定的温度范围时,开启实验室内的空调机降温。
4.4.2、当湿度低于所设定的温度范围时,可对实验室内进行喷雾加水;当湿度高于没定的控制范围时,可开启抽湿机和空调机抽湿。
4.5、注意事项4.5.1、温湿度计应挂置在通风良好处,不得装在阳光直射的墙面和空调机出气口,且30min后可指示正确值。
4.5.2、室验室温湿度监测值为静态指示值。
4.5.3、温湿度计外型结构完好,无明显机械机械损伤,表面无划痕和锈蚀,无影响计量性能的缺陷。
五、相关支持与辅助文件5.1 《温湿度点检记录表》5.2 《ISO Guide 25-1982》长度实验室环境参考核准:审核:制作:【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本文档可自行编辑和修改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测量室温湿度管理规范

测量室温湿度管理规范
一、目的
为保证实验室的温湿度控制在有效范围内,确保检验过程的有效性,特制订本规程;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测量室内的温湿度控制;
三、职责与权限
、品管部负责每日对温湿度的观测和记录;
、品管部负责对所使用的温湿度计进行检定与校准;
四、运行程序
、温湿度控制范围:
根据公司产品的特点和检验仪器与设备的要求,实验室的温度控制在20±2℃,湿度控制在65±5﹪RH。
、观测频次与记录:
每日三次,每次观测时应填写《温湿度点检表》,记录时间点为08:00、12:00、16:00,记录人在记录时应填写准确无误。
、温湿度计的校准:
温湿度计每年应进行一次校准,经校准后的温湿度计方可使用。
、纠正措施
、当温度低于所设定的温度范围时,开启红外线加热器加热升温,当温度高于设定的温度范围时,开启实验室内的空调机降温。
、当湿度低于所设定的温度范围时,可对实验室内进行喷雾加水;当湿度高于没定的控制范围时,可开启抽湿机和空调机抽湿。
、注意事项
、温湿度计应挂置在通风良好处,不得装在阳光直射的墙面和空调机出气口,且30min后可指示正确值。
、室验室温湿度监测值为静态指示值。
、温湿度计外型结构完好,无明显机械机械损伤,表面无划痕和锈蚀,无影响计量性能的缺陷。
五、相关支持与辅助文件
《温湿度点检记录表》
《ISO Guide 25-1982》长度实验室环境参考
核准:审核:制作:。
DHT11检测的温湿度控制系统程序

case 0xbd:number=2;break;
case 0xbe:number=3;break;
case 0xd7:number=4;break;
case 0xdb:number=5;break;
case 0xdd:number=6;break;
#include<reg52.h>
#include<intrins.h>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sbit tempAndHumi=P2^0; //温湿传感器数据传输
/*LCD1602液晶显示*/
Delayy_10us();
Delayy_10us();
U8temp=0;
if(tempAndHumi)
U8temp=1;
U8FLAG=2;
while((tempAndHumi)&&U8FLAG++);
if(U8FLAG==1)
break;
U8comdata<<=1;
U8comdata|=U8temp;
void Dis_code()
{ unsigned char num=0;
unsigned char key;
unsigned char j;
unsigned char flag;
init();
write_com(0x80);
{write_data(table2[j]);
//delay_50us(1); //显示温湿字样
使用LabVIEW进行温湿度控制实现精确的温湿度调节和监测

使用LabVIEW进行温湿度控制实现精确的温湿度调节和监测LabVIEW是一种由国家仪器公司(National Instruments)推出的图形化编程环境,专门用于实时测量、控制和数据采集等应用。
在工程和科学领域,它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自动化系统中。
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LabVIEW进行温湿度控制,以实现精确的温湿度调节和监测。
一、实验设备概述我们实验所需的设备如下:1. 温湿度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环境的温度和湿度。
2. 加热器和制冷器:通过加热器和制冷器对环境进行温度调节。
3. 湿度调节器:调节环境中的湿度水平。
4. 控制器:使用LabVIEW进行温湿度控制的主要设备。
二、LabVIEW软件的安装和配置首先,下载并安装LabVIEW软件。
安装完成后,打开软件并进行配置。
配置过程中,需要选择适合使用的设备和传感器,并将其与LabVIEW软件连接。
三、创建温湿度控制程序1. 打开LabVIEW软件,创建一个新的VI(Virtual Instrument)。
2. 在Block Diagram窗口中,从Functions面板上拖拽控制模块到主程序中。
3. 连接温湿度传感器和控制模块,确保数据传输的准确性。
4. 使用LabVIEW的控件和指示器,设计一个用户界面,用于实时显示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并设置温湿度调节的参数。
5. 在Block Diagram中,使用条件或循环结构来编写温湿度控制的逻辑。
根据传感器的数据和用户设置的参数,判断是否需要调节温湿度,可以使用PID(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算法来实现精确的温湿度调节。
6. 添加记录和报警功能,当温湿度超出设定的范围时,及时发出警报并记录异常数据。
7. 调试程序,确保温湿度控制的准确性。
可以通过模拟环境中的温湿度变化来进行测试,并检查控制器的输出是否符合要求。
四、温湿度控制实验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上述搭建的LabVIEW程序对环境的温湿度进行控制和监测。
系列温湿度控制器使用说明书

JWSK-5 系列温湿度控制器使用说明书 V3.5
T_L: CLOSE OPEN <+10 >+12
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键进入修改地址的
程序, 使用Ù/Ú键输入修改
温度下限报警点成 15℃
T_L: CLOSE OPEN <+15 >+12
按
键进入修改地址的程序,
使用Ù/Ú键输入修改温度下限报
警的回差值 1℃,为 16℃
2、显示测量值 `
T= 10.5℃ H= 45.6%
3、报警时显示: 提示出当前测量值是大于还是小 于报警值
T=10.0℃
L
H= 80.0%
H
注:L代表低温或低湿报警,H代表高温或高湿报警。
4、按键功能
l menu: 进入键盘设定程序和退回键盘程序
l Ù/Ú: 修改参数,按住不放,参数快数变化
l
: 存储参数并继续下一项
温度﹤0.1℃/y 响应时间:湿度:﹤4s(1m/s 风速)
温度﹤15s(1m/s 风速) 输出信号:继电器输出(温度高,低报警;湿度高,
低报警) 负载能力:AC 220V/5A,120V/10A 安装方式:壁挂式:固定墙面
分体式:法兰或螺纹安装 管道式:法兰或螺纹安装 外 壳:ABS 白色 90mm x 115mm x 55mm 产品重量:壁挂型 约 440 克 管道型 约 580 克
H_H: CLOSE OPEN >+90 <+85
参数修改设定的方法同上
按 键保存参数
Save right
按 menu 键退键盘的操作
注:面板操作说明中的数值为样例,用户可根据需 要调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6如果该调整措施未能在4小时内完成,车间主管须考虑安排将车间货品迁移至其它适合车间,若车间内有员工作业生产必须即时作出调整安排;
5.7如果超过摄氏31度不足2小时,可以研究及暂缓安排。但必须在下次同样时间、温度前予以改善。
注:室温摄氏31以上时,可能导致员工长期处于该状态下会出汗感到不适
xx玩具厂
文件编号
WB-ICTI-P-021
制定单位
行政部
总页数
3
制订日期
2015-06-01
生效日期
2015-06-01
版本
A0
温湿度控制程序
制定
审核
核准
1.0目的
为了确保公司员工能够在适应的温度环境中工作,保护员工的健康与安全做出了具体的规定.
2.0范围
适用于在工作环境(生产车间、仓库、办公室)的温度控制.
5.9.2对于一线员工尽量避免安排一天中的高温段(11:00-15:00)工作。
3.0定义
无
4.0职责
4.1公司的高层管理者提供必要的资源和设施。
4.2部门主管负责具体措施的实施。
4.3行政部门负责相应防护物品的购置。
4.4其它部门协助相关工作。
4.5各部门负责温度的点检。
5.0程序
5.1由各部门负责每天检查工作环境的室内温度,并记录到《每日温度检测表》中。
5.2工作环境安全温度标准:
5.8当工作环境温度低于安全温度标准时:
5.8.1仓库、生产车间的出口增加防风帘,增加保暖。
5.8.2对于坐着不动的员工提供防护保暖设施:护腿、手套等。
5.8.3调整工作节奏,每工作一小时休息十分钟,让员工充分活动身体。
5.9当工作环境温度高于安全温度标准时:
5.9.1对生产车间房顶采取水降温,仓库和办公室开启空调和风扇等降温设备。
区域
低温限制
高温限制
仓库
4℃
29℃
生产车间(坐着工作:如装配、包:啤机、压铸、静电、手喷、移印)
4℃
30℃
写字楼及其他办公区域和接待处
16℃
31℃
其他单位,如维修部
16℃
31℃
5.3每日检查车间内温度是否保持在摄氏4~31度之间;湿度是否在20%~70%之间。
5.4如室温在摄氏31以上或4摄氏度以下,或湿度超出规定范围,须即时向行政部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