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城镇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报告 (1)
土地整理效益分析初探——以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柳林镇土地整理项目为例

项 目区涉 及 柳 林 镇 罐 子 沟 、 金 、 玉 七 星 寨 、 颗 石 、 鸣 垭 、 家 坝 等 六 个 村 七 凤 钟 以及 柳 林 镇 政 府 驻 地 .参 与 本 次 整 理 的
32 生 态效 益 分 析 。土地 整 理 的 生 态效 . 益就 是 土 地 整 理 投 资 行 为 主 体进 行 的 活 动 影 响 了 自然 生 态 系 统 的结 构 与 功 能 . 从 而 使 得 自然 生 态 系 统 对 人 类 的生 产 、 生 活 条 件 和 质 量 产 生 直 接 或 间 接 的 生 态 效 应 。 巴 中 市 巴州 区 柳 林 镇 土 地 整 理 项 目将 产 生 的 生 态 效 益 主要 集 中 在 以 下 几
农 业 的高 速 发 展 具 有 较强 的辐 射 带 动作
用。
中最 重要 的 组 成 部 分 之 一 . 它 不仅 是 土
地 整 理 项 目规 3 方 案 比 选 的 主 要 依 据 . t , 】 而 且 能指 导 土 地 整 理 实践 活 动 的顺 利 进
使用 政 策 为 承 包 责 任 制 项 目区 经 济 收
剩余劳 动力可 投身 于坡改 梯等工 程 中 .
从 而 扩 大 农 民就 业 机 会 .减 少 劳 动 力 盲
发 展 目标 ( : 加 农 民 就 业 机 会 、 小 如 增 缩 城 乡 差 别 、 平 分 配 等 ) 做 出 的 贡 献 与 公 所
影 响 的程 度
调 整 土 地 利用 和 社 会 经 济 管 理 .改 善 土
维普资讯
时 代 视 点
析 初 探
州 区 柳 林 镇 土 地 整 理 项 目 为 例
摘
要 :效 益 分 析 是 土 地 整 理 项 目
土地利用现状变化情况分析报告

土地利用现状变化情况分析报告一、引言土地利用是指人类对土地进行开发、利用的一种方式,是农业、工矿、交通运输、旅游和城市建设等人类活动的基础。
本报告旨在对土地利用现状变化进行详细分析,以求全面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
二、土地利用现状变化概述土地利用现状变化是指土地利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断变化和演化。
根据数据统计,近年来我国土地利用现状发生了较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用地面积的减少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和农村劳动力的向城市流动,大量农用地被转为工矿用地和城市用地,导致农用地面积的减少。
根据数据,过去十年间,我国农用地面积减少了约10%,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和农民的生计。
2.城市用地的扩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用地不断扩张,主要体现在新建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等。
数据显示,过去十年中,我国城市用地面积增加了约20%,城市化对土地利用造成了较大影响。
3.工矿用地的增加近年来,为了满足工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需求,大量农用地被转为工矿用地,导致工矿用地面积的增加。
根据数据,过去十年间,我国工矿用地面积增加了约15%,给环境和生态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4.林地和草地的变化近年来,随着国家生态建设的不断推进,林地和草地的面积有所增加。
数据显示,过去十年中,我国林地和草地面积分别增加了约5%和10%,但仍存在一些地区的生态破坏和资源浪费问题。
三、土地利用现状变化原因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变化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根据研究和调查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化的推进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规模的扩大需要大量土地资源用于建设住房、工业区和商业区等,导致农用地被转为城市用地,土地利用现状发生变化。
2.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随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传统的小农经济逐渐衰退,大规模农业生产成为主流,需要更多的土地资源用于农业生产,导致农用地面积减少。
3.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为了满足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大量土地被拿来建设工矿用地,导致农业用地减少,工矿用地增加。
巴中调研报告范文

巴中调研报告范文一、调研目的和背景本次调研的目的是深入了解巴中市的发展现状,分析其产业结构和经济特点,探讨巴中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潜力。
巴中市位于四川省中部,是川陕、川黔两大经济区的结合部,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林木资源,同时也是川渝经济区的重要节点城市。
二、调研方法和步骤本次调研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
具体步骤如下:1.实地调研:前往巴中市,参观企业、工厂、农户等地,了解当地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情况。
2.问卷调查:设计问卷,向巴中市的居民和企业进行调查,收集他们对当地发展的看法和需求。
3.数据分析:收集巴中市相关的统计数据,分析巴中市的经济特点,如产业结构、就业情况、经济增长率等。
三、调研结果和分析1. 巴中市产业结构和经济特点分析根据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巴中市的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以能源和化工产业为主导。
巴中市拥有丰富的煤炭、天然气和油气资源,在能源和化工领域具有一定的优势。
但是,由于长期以来过度依赖能源和化工产业,巴中市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的压力。
2. 巴中市未来发展方向和潜力分析针对巴中市目前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特点,提出以下建议:•多元化发展:加快推进农业、服务业和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打造巴中市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产业结构的多元化。
•创新驱动: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加强科技研发和技术创新,引导企业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能源转型:推动能源产业的转型升级,加大清洁能源和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减少对煤炭和化工的依赖,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乡村振兴: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培育壮大乡村特色产业,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3. 调研结果的意义和建议本次调研的结果为巴中市的发展提供了参考和指导,具体意义和建议如下:•对巴中市政府和企业决策具有指导意义:巴中市政府可以根据调研结果,调整产业政策,鼓励多元化发展,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
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分析报告

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分析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以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为合理规划和管理土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土地利用变化是指土地用途、土地覆盖和土地所有权的变化。
通过对土地利用变化情况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环境影响和经济效益等方面的情况,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2. 数据搜集与处理为了进行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分析,我们收集了相关的土地利用数据,并进行了处理和整理。
数据包括土地用途类型、土地覆盖分类、土地所有权等信息。
我们使用了GIS软件对数据进行空间分析和可视化展示,以便更好地理解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分布和趋势。
3. 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情况通过对土地利用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土地利用类型在过去十年间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其中,农田面积减少了10%,而城市建设用地增加了15%。
这表明农地被城市用地取代的趋势在加剧,农田资源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压缩。
工业用地和交通用地也有所增加,反映了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对土地资源的需求增长。
4. 土地覆盖变化情况土地覆盖是指地表被不同类型地物所遮盖的情况。
我们观察到,在过去十年间,森林覆盖率下降了5%,而人工地物覆盖(如建筑物和道路)增加了10%。
这说明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日益加剧,森林和其他自然地物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和改变。
5. 土地所有权变化情况土地所有权是指土地使用和支配的权力。
在过去十年间,土地所有权发生了一些变化。
农村地区的土地由农民集体所有转为国有,而城市地区的土地则由国有转为个人或企业所有。
这反映了土地改革和城镇化进程中土地所有权关系的调整和变革。
6. 影响因素分析土地利用变化的原因有多方面,包括经济发展、人口增长、政策调整等。
我们对这些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经济发展是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对土地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导致土地利用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也对土地利用产生了重要影响。
巴中调研报告

巴中调研报告巴中调研报告引言: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巴中市的经济发展状况、产业结构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通过实地考察、访谈和数据分析等方法,我们对巴中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以下是我们的调研报告。
一、巴中市的经济概况巴中市位于四川省中部,是一个以工业为主导的地级市。
近年来,巴中市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巴中市的GDP总量达到了3000亿元,并且保持了持续增长的态势。
这主要得益于巴中市政府对经济发展的重视以及优越的地理位置条件。
二、巴中市的产业结构巴中市的产业结构主要以工业为主,包括石油化工、装备制造、能源等行业。
其中,石油化工产业是巴中市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巴中市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使得其成为了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
此外,巴中市还拥有较为完善的装备制造产业,特别是钢铁制造和冶金行业。
这些优势产业的发展,为巴中市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巴中市的发展前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巴中市的发展前景较为看好。
首先,巴中市作为四川省的重要工业基地之一,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和发展潜力。
其次,巴中市政府对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较高,并且一直在积极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转型升级。
最后,巴中市在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上也在积极发力,提高了市区的交通便利度,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综合以上因素,我们认为巴中市未来的发展前景较为乐观。
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发现巴中市的经济发展状况良好,产业结构合理,未来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我们建议巴中市在继续着力发展现有的支柱产业的同时,也要注重创新、转型和升级,拓展新兴产业,以及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等方面的工作,提升巴中市的核心竞争力。
此外,巴中市应该加强与周边城市、国内外的合作交流,不断拓宽市场,提升巴中市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1. 《巴中市统计年鉴》2. 巴中市政府官方网站及相关报告。
3. 四川省统计局提供的数据及相关报告。
巴中调研报告范文

巴中调研报告范文简介本次调研报告对中国四川省的一个地级市巴中进行了综合性的调研分析。
巴中地处川渝地区,西邻宜宾、南邻南充、北接达州,地跨四川盆地、巴山蜀水之间。
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巴中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情况,为巴中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经济发展巴中市作为四川盆地的重要城市之一,经济发展相对较为稳定。
主要经济产业包括煤炭、电力、化工、机械制造等行业。
煤炭资源丰富,是巴中经济的支柱产业。
巴中市煤炭产业链比较完善,从煤炭开采、运输到煤炭化工加工都具备一定规模和实力。
此外,巴中市电力和化工产业也有较大的潜力和发展前景。
尽管巴中市的经济发展较为稳定,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煤炭产业对环境的影响比较大,存在一定的污染问题,需要加强环保治理。
其次,巴中市其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特别是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还有待提升。
巴中市应加强对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和引导,以实现经济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社会状况巴中市的社会状况总体较好。
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体系相对健全。
巴中市人口素质较高,多数居民具备较好的教育背景和专业技能。
巴中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发展,加大对教育和培训的投入,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然而,巴中市也存在一些社会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城市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较大,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相对较差,需要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扶持力度。
其次,巴中市也需要进一步加强社会公平和民生保障,提高居民的获得感。
文化传承巴中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独特的民俗文化。
如中国少数民族巴郎山部落的传统文化、巴中古城遗址的历史文化等。
巴中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传承,加大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挖掘力度,同时积极开展文化活动和旅游推广,提升巴中市文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巴中市的文化传承还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还需加强,加大力度保护和修缮历史建筑和遗址。
其次,巴中市需要加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通过文化产业的融合创新,进一步推动巴中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巴中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巴中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2.27•【字号】川府函〔2024〕65号•【施行日期】2024.02.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巴中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川府函〔2024〕65号巴中市人民政府、自然资源厅:你们关于审批《巴中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请示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巴中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巴中市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
《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着力建设全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市和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做强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建设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平台,打造成渝地区绿色产品供给地和产业协作配套基地。
二、筑牢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
到2035年,巴中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378.01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327.12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1673.00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160.59平方千米以内。
落实蓝线、绿线、黄线、紫线、历史文化保护线以及防灾减灾等各类控制线,全面锚固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底线。
三、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构建“一屏一区、一核三副六廊”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
加强生态空间保护,筑牢米仓山生态屏障,强化农牧业特色空间保护利用。
发挥中心城区引领带动作用,打造南江、通江、平昌市域副中心,推动交通干道沿线城镇协同联动发展。
巴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巴中市中心城区土地定级与基准地价更新成果的批复-

巴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巴中市中心城区土地定级与基准地价更新成果的批复
正文:
---------------------------------------------------------------------------------------------------------------------------------------------------- 巴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巴中市中心城区土地定级与基准地价更新成果的批复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你局《关于审定巴中市中心城区土地定级与基准地价更新成果的请示》(巴自然资规〔2021〕198号)收悉。
经四届市政府第20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批复如下。
一、同意你局报送的巴中市中心城区土地定级与基准地价更新成果,并向社会公布实施。
二、请严格执行新发布实施的基准地价,及时在“全国基准地价备案系统”完成电子化备案,确保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政府收益实现。
三、你局要加快全市地价体系建设,完成中心城区标定地价的制定,确保年内实现城乡基准地价和城镇标定地价全覆盖。
此复。
附件:巴中市中心城区土地定级与基准地价更新成果
巴中市人民政府
2021年7月1日
——结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巴中市中心城区城镇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报告组织实施单位:四川省巴中市国土资源局建库承担单位: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测绘工程大队2008年12月10日一、自然经济状况巴中市位于四川省盆地东北边缘大巴山南麓,东临达州市,南接南充市,西抵广元市,北与陕西省汉中市接壤,北纬32°00′-32°40′,东经106°30′-107°00′之间。
辖巴州区、通江县、南江县、平昌县。
2004年,全市辖65个镇、185个乡。
幅员总面积12301平方千米,总人口360万人,东汉永元年间始置汉昌县。
后多变更,北魏置巴州。
1913年降州为巴中县。
1993年7月5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3]98号):设立巴中地区。
巴中地区辖达县地区的巴中市、通江县、南江县、平昌县,巴中地区行政公署驻巴中市。
2000年6月14日,国务院批准:(1)撤销巴中地区和县级巴中市,设立地级巴中市。
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巴州区。
(2)巴中市设立巴州区,以原县级巴中市的行政区域为巴州区的行政区域。
区人民政府驻巴州镇。
(3)巴中市辖原巴中地区的南江县、平昌县、通江县和新设立的巴州区。
巴中地势北高南低,海拔最低208.3米,最高2507米。
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适宜,无霜260--280天。
年均气温最高17摄氏度。
年平均降雨量1100毫米。
年平均日照1470--1570小时。
巴中既是国家粮食储备基地,又是商品粮输出基地。
骨干经济作物中的蚕桑、烟叶、茶叶、油菜、水果、甘蔗、生姜等已形成规模优势,通江“天岗银芽”获国际博览会金奖,南江大叶茶被国家列为优质品种推广,“云顶绿芽”、“云顶茗兰”、“光雾茗峰”等跻身国家名茶行列,获国家AA级绿色标志。
通江银耳驰名海内外,被国家命名为“银耳之乡”,南江被命名为“核桃之乡”,江口醇酒厂、小角楼酒厂产值均超过亿元。
巴州龙头面获国家绿色食品标志认证。
猪牛羊肉总产量百强大县。
南江黄羊以其体格高大、肉质细嫩、遗传性能稳定、板皮质优被列为国家重点科技推广项目,成为“目前国内肉用性能最好的山羊新品种”,银花、川明参、蕨菜等绿色食品天然佳成。
巴中市森林覆盖率达35.91%,堪称“绿色宝库”。
南江北部山区3000k㎡“巴山水青杠”,被专家鉴定为“世界稀有树种”,浩翰林海里栖息着黑熊、金钱豹、苏门羚、林麝、大鲵、阳鱼、山猫、竹鼠等20多种国家野生保护动物,被中外专家称为“四川盆地北缘山地重要的生物基因库”。
巴中位于南北旅游圈最佳对接带,居成都、重庆、西安的“金三角”,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这方独特秀美的人间仙景。
全市旅游资源占国土总面积的12%,高出全国5个百分点。
资源类型广,资源品味高,生态环境好,可游面积宽。
有风景名胜25处,有2个待批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光雾山、诺水河,6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龛、西龛、北龛、水宁寺、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王坪烈士陵园,4个省级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南江米仓山、光雾山,巴州南阳、平昌佛头山,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诺水河、光雾山等构成了巴中的主要旅游资源。
二、行政区域划分本次城镇土地调查将巴中市划分了三个街道,其中一街道包括了15个街坊,二街道包括了9个街坊,三街道包括了1个街坊(恩阳),涉及到了18个行政村(社区)见图1。
测区面积总共为43.1 公里2,其中建成区面积为12.81公里2,建成区占测区总面积的29.7%。
图1 巴中市城镇布图巴中市中心城区街区街坊分布图图2 巴中市城镇街坊分布图三、城镇土地调查技术与分析方法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四川省第二次土地调查技术规范》、《城镇地籍调查规程》(TD1001-93)和《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等规范,对巴中市城镇土地进行了1:500比例尺的地形地籍测绘,同时调查了城镇土地利用状况。
地类面积主要依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通过数据库软件来进行汇总统计。
为了保持城镇地籍街道、街坊划分的一致性,本报告以街坊与行政村为基本单元进行分类面积统计。
城镇土地利用分析主要从城镇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强度和土地利用潜力三个角度,来介绍巴中市的城镇土地利用状况,归纳总结出巴中市城镇土地利用的特征。
城镇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主要涉及使用类型、面积及其分布状况这几个内容;城镇土地利用强度分析采用了建筑密度、容积率、建筑物楼高这三个指标来衡量;土地利用潜力分析主要从集约利用情况和未利用地等角度来阐述。
四、城镇土地利用分析城镇土地利用分析主要包括城镇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强度和土地利用潜力三个内容,通过分析巴中市的城镇土地利用状况,从而总结巴中市城镇土地利用的特征。
按照土地调查技术与汇总方法,将巴中市城镇土地分为建成区与规划范围内(包括建成区、恩阳工业园区)来进行统计。
巴中市城镇土地利用现状汇总结果与分析如下:(一)建成区城镇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现状一级分类面积汇总图耕地(01) 40%园地(02) 3%林地(03) 15%草地(04) 2%商服用地(05) 1%工矿仓储用地(06) 2%住宅用地(07) 8%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08) 2%特殊用地(09) 1%交通运输用地(10) 4%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1) 7%其他土地(12) 15%耕地(01)园地(02)林地(03)草地(04)商服用地(05)工矿仓储用地(06)住宅用地(07)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08)特殊用地(09)交通运输用地(10)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1)其他土地(12)图3 巴中市建成区土地利用现状农村土地利用现状一级分类面积汇总耕地(01)46%园地(02)3%林地(03)17%草地(04)2%城镇村及工矿用地(20)0%交通运输用地(10)5%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1)9%其他土地(12)18%耕地(01)园地(02)林地(03)草地(04)城镇村及工矿用地(20)交通运输用地(10)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1)其他土地(12)图4 农村土地利用现状图在建成区中,耕地面积占建城区总面积的2.94%;园地面积占0.44%;林地占1.31%;草地占0.91%;商业服务用地相对较少,面积占5.77%;工矿仓储用地占14.72%;住宅用地面积占建城区总面积的比重最高,为19.97%;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占11.47%;特殊用地占1.05%;交通运输用地占17.66%;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占12.77%;其他土地占10.97%。
(二)规划范围内城镇土地利用现状1. 耕地在测区范围内耕地面积最多,面积为43.64 k㎡,占测区总面积的20.05%。
就耕地而言,旱地占绝对优势,占耕地面积的74.95%;其次为水田占耕地面积的20.65%。
2. 园地园地为1.10 k㎡,占测区总面积的2.52%。
在园地中,果园为占园地总量的99.63%,而其他园地占园地总量的0.37%;没有茶园。
3. 林地林地为6.15k㎡,占测区总面积的14.10%。
在林地中,有林地面积占35.46%;灌木林地占50.93%;其他林地面积占13.61%。
4. 草地草地较少,面积仅为0.83k㎡,占测区总面积的1.92%。
在草地这类地类中,没有牧草地,只包括了其他草地。
5. 商服用地商服用地0.31k㎡,占测区总面积的0.07%;在商服用地中,批发零售用地最多,面积为占53.48%;住宿餐饮用地7.76%;商务金融用地占35.92%,其他商服用地面积占2.84%。
6. 工矿仓储用地工矿仓储用地1.01k㎡,占测区总面积的2.31%。
工矿仓储用地中,工业用地最多,面积为占83.98%;采矿用地占15.27%;仓储用地占0.75%。
7. 住宅用地住宅用地3.54k㎡,占总面积的8.11%。
住宅用地中,城镇住宅用地占76.12%;农村宅基地占23.88%。
8.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0.99k㎡,占测区总面积的0.22%,机关团体用地占14.72%;科教用地占41.45%;医卫慈善用地占3.37%,文体娱乐用地占24.02%;公共设施用地占8.34%;公园与绿地占5.57%;风景名胜设施用地占0.78%。
9. 特殊用地特殊用地0.35k㎡,占测区总面积的0.80%;其中,军事设施用地占38.01%;监教场所用地占25.25%;宗教用地占5.54%;殡葬用地占31.20%。
10. 交通运输用地交通运输用地1.92k㎡,占测区总面积的4.40%,铁路用地占39.55%;公路用地占5.18%;街巷用地占52.37%;农村道路面积占2.90%。
11. 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3.05k㎡,占测区总面积的6.99%。
河流水面占83.90%;坑塘水面占7.00%;内陆滩涂占5.44%;沟渠占3.66%。
12. 其他土地其他土地6.30k㎡,占测区总面积的14.44%。
空闲地为占74.28%;设施农用地占0.09%;沙地占1.06%;裸地占24.56%。
(三)城镇土地利用强度分析城镇土地利用强度分析采用了建筑密度、容积率、建筑物楼高这三个指标作为土地利用参数。
对一街道、二街道区域进行相关计算与统计,得到巴中市城镇土地的建筑密度、容积率与建筑物楼高状况,其结果如下:1. 建筑密度与容积率表1 巴中市城镇土地利用强度汇总表面积:k㎡区域名称建成区面积城镇容积率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一街区 5.41 0.54 3.24 0.17二街区7.97 1.60 5.78 0.28城区12.38 0.91 4.44 0.20从上表可以看出,巴中市城区建筑占地总面积12.38k㎡,城镇容积率偏低,为0.91,建筑容积率为4.44,建筑密度为0.20。
就区域而言,城镇容积率、建筑容积率和建筑密度三个指标均呈出较大的区域差异,老城区(二街区)建筑物相对密集,容积率高,高层建筑占地比例大,未利用和空闲的土地非常少。
而新区(一街道)包括大量农村土地,建筑密度相对较低,城镇容积率、建筑容积率都比较低,土地利用强度偏低,土地利用的效率不高,城镇土地的集约利用不够。
(四)城镇土地利用潜力分析从整体上看,巴中市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还不高,可以通过改变城市土地的用途,把土地的低效率利用变成高效率利用,投入大量资本进行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土地质量,从而使土地资产明显提高,实现城市土地的内涵式挖潜。
同时,巴中市城镇土地中的其他土地占比较大,面积为31.3k㎡,其中主要包括了空闲地、裸地等未利用地,后备土地资源较为充足,土地开发整理潜力比较大。
(五)城镇土地利用特点1.土地利用结构欠合理随着城镇的快速发展,其建设用地需求量不断增加。
从图4可以看出,就整个测区而言,江北新区还未得到大的发展,江北新区农村土地较多,耕地比重也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