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基础知识图文简介共63页文档

合集下载

最全小麦基础知识总结

最全小麦基础知识总结

小麦知识概要1 小麦的分布 (2)2 小麦的分类 (3)3 小麦种子描述 (3)3.1 种子形状及颜色 (3)3.2小麦冬性 (4)3.3 小麦品种按成穗率和穗粒数多少分为: (4)3.4 苗期状态 (4)3.5 株型 (4)3.6株高 (4)3.7穗长 (4)3.8 叶片数 (4)3.9 千粒重 (4)3.10 穗粒数 (4)3.11麦粒质地 (4)3.12芒长 (4)3.13抗逆性 (4)3.14 亩有效穗数 (5)4 小麦的生长发育 (5)4.1 小麦的一生 (5)4.1.1 小麦生育期 (5)4.1.2 小麦生长阶段的划分 (6)4. 2小麦的阶段发育 (6)4.2.1感温阶段(春化阶段) (7)4.2.2 光照阶段 (7)4.3 营养器官的生长发育 (7)4.3.1 根系的生长 (8)4.3.2 茎的生长 (9)4.3.3 叶的生长 (10)4.4 分蘖及其成穗 (11)4.4.1 分蘖规律 (11)4.4.2 分蘖的消长与成穗规律 (13)4.4.3播种深度对分蘖的影响 (14)4.5穗的形成及促进大穗的途径 (15)4.5.1 穗的结构 (15)4.5.2 穗的分化 (15)4.6子粒形成和提高粒重的途径 (16)4.7 高产群体的培育途径 (17)5 小麦病虫害 (18)5.1 小麦全蚀病 (18)5.2 小麦锈病 (18)5.3 小麦纹枯病 (19)15.4 小麦散黑穗病 (19)5.5 小麦白粉病 (19)5.5 小麦黄矮病 (20)5.6 小麦赤霉病 (20)5.7 小麦蚜虫 (21)6 小麦的管理 (21)6.1 高产小麦的土壤条件 (21)6.2 小麦的需肥量 (21)6.3 各生育时期适宜土壤水分 (22)6.4 播种 (22)6.5 麦苗情况 (22)6.5.1 弱苗的成因及表现: (22)6.5.2措施 (22)6.5.3 越冬死苗的原因 (23)1 小麦的分布小麦品种小麦分布生育期播种时间收获时间春小麦(东北)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部分90天4月中旬7月20日(北部)内蒙古、河北、陕西、山西部分90-120天3月中旬至4月中旬7月上旬22 小麦的分类3 小麦种子描述【例】济麦22:半冬性,幼苗半匍匐,中晚熟,株高75厘米左右,株型紧凑,叶片较小上冲,抗寒性好,抽穗后茎叶蜡质明显,长相清秀,茎秆弹性好,抗倒伏,抗干热风,熟相好;分蘖力强,成穗率高;穗长方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硬质饱满;亩有效穗40—45万穗,穗粒数36—38粒,千粒重42—45克,容重800克/升左右。

小麦资料

小麦资料

1目的:清除小麦表面粘附的灰尘、毛麦、微生物、虫卵、嵌在腹沟里的泥沙以及残留的强度低于小麦的并肩泥块和煤渣、虫蚀病害小麦等。

2基本方法(干法):打击与撞击、擦刷、碾削(1)打击:根据谷物和杂质的强度不同,在具有一定技术特性的工作筛筒内,利用高速旋转的打板对谷物进行打击,使小麦与打板、谷物与筛筒、谷物与谷物之间反复碰撞和摩擦,从而达到使谷物表面杂质与谷物分离的目的。

撞击:利用高速旋转的转子对谷物的撞击、谷物与撞击圈之间的撞击以及谷物与谷物之间反复碰撞和摩擦,从而使谷物表面杂质与谷物分离或使谷物破碎。

两道打麦:水分调节前轻打,调节后重打。

(2)碾削:利用小麦表面的杂质与小麦结合强度较低、小麦皮层有一定韧性,借助旋转的粗糙工作构件和圆筒,使小麦在圆筒内保持一定密度和压力,通过工作构件对小麦的碾削和摩擦,使杂质和部分皮层被碾去,借助吸风系统吸走碾下的杂质。

作用:缩短润麦时间,缩短粉路。

(3)擦刷:利用刷毛的擦刷作用擦刷谷物表面,即通过刷毛与谷粒的接触及相对运动对谷物籽粒表面进行净化处理。

(一般在光麦清理后段入磨之前。

)小麦调制1谷物调制:通过水、热处理改善谷物加工品质和食用品质的方法。

2调制的机理:谷物的吸水性能:胚和皮层吸水快且水分含量高,胚乳由蛋白质和淀粉粒组成,吸水量小吸水慢;蛋白质吸水能力强,吸水慢,淀粉吸水能力弱,吸水快。

水热传导作用:在热力作用下水分转移的速度会明显加快,这种水分扩散转移受热力影响的现象。

谷物籽粒组织结构变化3小麦调制的目的:使麦皮与胚乳易于分离,使麦粒内部的胚乳软化。

4作用:使小麦的皮层韧性增加,脆性降低,增加了其抗机械破坏的能力,在研磨过程中利于保持麸片得完整,有利于提高面粉质量,胚乳结构疏松,强度降低,易研磨成粉,有利于降低电耗,麦皮与胚乳容易分离利于把胚乳从麦皮上剥刮下来,出粉率高。

5室温水分调节(<40度)加温水分调节(缩短润麦时间),预着水(对毛麦着水)喷雾着水(加工高质量等级分,入磨前),一次着水(最广泛)二次着水(小麦水分特别低)三次着水(加工杜伦麦)喷雾着水(补充少量水)。

小麦生长课件ppt

小麦生长课件ppt

储藏方式与注意事项
储藏方式
小麦的储藏方式主要有干燥储藏和密闭储藏两种。干燥储藏是将小麦在入库前进行晾晒,降低水分含 量,然后存放在通风良好的仓库中;密闭储藏则是将小麦装入密封的容器中,如塑料袋或密封仓,以 隔绝外界空气,防止虫害和潮湿。
注意事项
在储藏小麦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如保持干燥、防潮、防虫、防鼠等;同时还需要定期检查小麦的 水分含量和品质,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此外,小麦的储藏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影响品质和口感。
施肥与灌溉
施肥管理
根据小麦的生长需求和土壤养分 状况,合理施肥,提供充足的营 养元素,促进小麦的生长。
灌溉管理
根据土壤湿度和气候条件,适时 灌溉,保持土壤湿润,满足小麦 的水分需求。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监测
定期观察小麦的生长情况,及时 发现病虫害的迹象,采取有效的
防治措施。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和生物农药进行病虫害防 治,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环 境和食品安全。
通过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小麦 单产和品质,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
发展绿色农业
推广绿色农业技术,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 高小麦的环保品质,促进可持续发展。
拓展国际市场
加强与国际市场的合作与交流,提高我国小麦的 国际竞争力,扩大出口市场。
THANKS
感谢观看
对种子进行精选、晾晒和 药剂拌种,以提高种子的 发芽率和抗病能力。
播种技术
播种时间
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小 麦品种的特性,确定适宜 的播种时间,确保小麦的 出苗率和生长周期。
播种方式
采用机械播种或人工播种 ,控制播种深度和行距, 保持播种均匀。
播种密度
根据土壤肥力和小麦品种 的生长特性,合理确定播 种密度,以提高小麦的产 量和品质。

小麦生产基本知识PPT课件

小麦生产基本知识PPT课件
小麦主要栽培技术体系
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体系 小麦晚播“四补一促”栽培技术体系 小麦综合防倒栽培技术体系 全年全程机械化生产
全年全程机械化生产条件下的 问题与应对
推行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实施全年两季秸秆细粉碎还田,有机质提升地力培肥、节本增效栽培技术。 实行3年免1年深耕种植耕作模式。 问题与应对: 土壤塇松问题与保全苗技术; 体制问题 大农机 大植保→ →农机服务组织的兴起
小麦的一生
定义:小麦的一生就是其从种子到新种子的整个生活周期。 小麦一生经历的生育时期: 播种期→出苗期 →分蘖期→(越冬期) →返青期→起身期→拔节期→挑旗期(孕穗期) →抽穗期→开花期(扬花期)→灌浆期→成熟期 营养生长阶段:从播种到拔节只生长根茎叶器官。 生殖生长阶段:从抽穗开花到成熟为生殖生长阶段。 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阶段:从拔节到抽穗。
品种的特征特性
1、植物学特征 许多描述品种外部形态的相关性状: 如:芒的有无、叶耳颜色等 2、生物学特性 从生物学角度观察评价品种差异的性状; 如:阶段发育特性、抗逆性、抗病性等; 3、生理特性 从生理角度观察评价品种差异的性状: 如:光和特性 光补偿点、饱和点; CO的饱和点与补偿点;三基点温度等 3、遗传学特性 从遗传学角度观察评价品种差异的性状: 如:配合力,染色体,基因差异等; 了解掌握这些知识,便于辨别区分及评价品种。
基本知识
小麦的基本生命活动
1、光和作用→(略) 向光要粮、向光要产量! 栽培措施---后期光和面积大、光和能力强。 2、呼吸作用→(略)为一切活动提供能量; 有生命就一定存在呼吸作用; 3、生长发育 生长----器官或植物体由小到大的过程; 发育----器官的分化形成过程,是质变过程, 需要满足一定条件才能够正常发育。 阶段发育特性:春化特性-----需要一定低温才能发育。 光照特性-----需要一定时期长光照才发育。 根据对低温与长光照反映(需求)不同→ 将小麦区分为冬小麦和春小麦及冬性不同的小麦。 4、新陈代谢(略)

4.小麦基础知识

4.小麦基础知识

小麦的基本知识1.小麦的基本慨况:小麦的分布以及产地:可以分为三个主区,十个亚区。

分布是北方冬麦区,南方冬麦区和春麦区。

十个亚区是:东北春麦区,北部冬麦,北部春麦,西北春麦,西南冬麦,华南冬麦,黄淮冬麦,长江中下游冬麦,新疆冬春麦,青藏春冬麦。

三个主区:1.春小麦区:长城以北、岷山、大雪山以西地区。

处在高寒或干冷地带,冬季严寒;无霜期短促,常在200天以下,栽培制度绝大部分是一年一熟。

2.北方冬小麦区:长城以南,六盘山以东,秦淮以北地区。

是全国最大的小麦集中产区和消费区,播种面积和总产量约占全国2/3。

一般实行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仅北部长城沿线两侧地带为冬、春麦混合的过渡地带。

冬小麦是越冬作物,种植冬麦与其他粮食作物矛盾较少,因此能减少冬闲地面积,扩大夏种面积,增加粮食总产量。

3.南方冬小麦区:在秦淮以南、折多山以东,播种面积和总产量约占全国30%左右。

由于本区人民多以稻米为主要口粮,因此,小麦的商品率较高,是我国商品小麦重要产区。

十个亚区:1.东北春麦区:包括黑、吉两省全部,辽宁省除南部沿海地区以外的大部以及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

全区小麦面积及总产量均接近全国的8%左右,约占全国春小麦面积和总产量的47%及50%,故为春小麦主要产区,其中以黑龙江省为主。

本区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土壤以黑钙土为主,土层深厚,土质肥沃。

全区属大陆性气候,气温偏低,热量不足,冬夏温差极大。

本区小麦品种属春性,对光照反应敏感,生育期短,多在90天左右。

病害以根腐病、锈病、赤霉病为主,丛矮病和全蚀病也有发生。

种植制度一年一熟,4月中旬播种,7月20日前后成熟。

全区除对各类病害及时防治外,东部排涝防湿;北部防除杂草;西部兴修水利,采用少深翻,多深松,少耕、免耕等防风固沙和减少蒸发的耕作技术,均为小麦增产的主要措施。

据温度、降水量,又可将本区分为北部高寒、东部湿润和西部干旱3个副区。

2.北部春麦区:本区地处大兴安岭以西,长城以北,西至内蒙古自治区的伊克昭盟和巴彦淖尔盟,北邻蒙古人民共和国。

小麦基础知识课件

小麦基础知识课件

小麦基础知识小麦概述:小麦是小麦属植物的统称,是一种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的禾本科植物,最早起源于中东的新月沃土地区。

小麦是世界上总产量第二的粮食作物,仅次于玉米,而稻谷则排名第三。

小麦是人类的主食之一,磨成面粉后可制作各种食品;发酵后可制成啤酒、酒精、伏特加,或生质燃料。

品种分类:1. 按播种季节分:春小麦、冬小麦。

2. 按皮色的不同:白皮小麦(白麦)、红皮小麦(红麦)、混合麦。

3. 按籽粒胚乳结构呈角质或粉质的多少:硬质小麦、软质小麦。

4. 按制定标准不同:普通麦、优质麦。

5. 国内品种、国外品种。

春小麦是冬季很冷的地方种的,因为冬季太冷,不能播种,所以在开春后才种,称为春小麦,春播秋收;冬小麦是稍暖的地方种的,秋季播种夏季收,比如中国东北就是春小麦,华北及其以南是冬小麦。

春小麦三月下旬四月上旬播种,7月中下旬收获。

春小麦的抗旱能力极强,株矮穗大,生长期短,适于春天播种,但不如冬小麦粉好吃。

冬小麦是稍暖的地方种的,一般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翌年5月底至6月中下旬成熟。

比如华北及其以南是冬小麦。

在我国一般以长城为界,以北大体为春小麦,以南则为冬小麦。

我国以冬小麦为主。

白麦:白麦为小麦的一种,白麦分为硬质白小麦和软质白小麦。

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中空,叶子宽条形,子实椭圆形,腹面有沟。

子实含大量淀粉,是我国必不可少的粮食作物之一。

子实呈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硬质。

白麦较普通小麦相比,分蘖力较强,抽穗快,且穗层整齐,熟相较好;植株茎杆粗壮,抗倒性强。

红麦:白小麦与红小麦的种皮颜色不同,白小麦种皮颜色较浅近白色,故名。

红小麦种皮颜色较深,近红色。

除此之外,白小麦种皮相对较薄,出粉率也相对较高,红小麦种皮相对较厚,出粉率也相对低一点。

硬质小麦:硬质小麦是指角质率不低于70%的小麦。

硬麦的胚乳结构紧密,呈半透明状,亦称为角质或玻璃质;就小麦籽粒而言,当其角质占其中部横截面1/2以上时,称其为角质粒,为硬麦。

小麦生产技术,图解与口诀

小麦生产技术,图解与口诀

一、认识小麦上图所示:小麦的营养价值上图所示:小麦的综合用途上图所示:小麦植株的结构和形态。

中间为主茎及主茎成穗,两侧为分蘖及分蘖成穗。

分蘖发生于主茎基部的分蘖节,叶片有茎生叶和近根叶之分。

下面是次生根、种子根、地中茎和胚芽鞘。

上图所示:小麦种子构造上图所示:小麦小穗外形上图所示:小麦的小花拆解,由左至右依次是颖片、外桴、籽粒、内桴。

上图所示:小麦种子发芽状。

注意,先发胚根,后长胚芽。

上图所示:几种常见的小麦种子外形,由左至右依次是椭圆、卵圆、近圆、筒形、梭形。

二、小麦的生育期上图所示:小麦的一生:从种子萌发到形成新的种子的一个完整周期。

小麦各生育时期形体与指标:上图所示:萌发期(萌芽达种子长度),出苗期(子叶伸出胚芽鞘1.5——2厘米),三叶期(既离乳期)。

上图所示:分蘖期(第一个分蘖长出1——2厘米);起身期(生理拔节)。

上图所示:拔节期(基部节1.5——2厘米)。

上图所示:孕穗期(又称挑旗期)。

上图所示:抽穗期(穗抽出一半,不算麦芒)。

上图所示:开花期上图所示:成熟期。

三、这“脾气”,别忽视——春化阶段和光照阶段上图所示:小麦的阶段发育要求一定的环境条件,例如光照阶段要求低温;光照阶段要求长日照。

这一规律在引种等领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请看下面两例:上图所示:南种北引,冬前拔节造成冻害。

上图所示:北种南引,只分蘖不拔节,不能形成籽粒。

四、选好小麦良种上图所示:选择小麦良种的四条主要依据。

五、播前整地学问大整地口诀:深、细、平、透、实。

上图所示:活土层(既耕作层)在20——25厘米以上。

上图所示:活土层太浅,造成根弱。

上图所示:生土块,大孔隙对根不利。

上图所示:地面不平,浇水不匀,苗儿不齐。

上图所示:理想耕层,上虚下实。

六、播前施肥,对“症”下药上图所示:小麦俗称“胎里富”,底肥种肥要施足。

上图所示:每生产100千克小麦籽粒,需从土壤中吸收氮、磷、钾的数量。

上图所示:理想的麦田肥力。

上图所示:小麦的两个吸氮高峰,一是冬前分蘖吸氮高峰,二是春季拔节吸氮高峰。

小麦栽培基础知识

小麦栽培基础知识

目前世界小麦播种面积2亿多公顷,总产5亿多吨,居 世界各种作物之首。

小麦在世界分布极广,各国均有种植,主要产国有原 苏联、中国、美国、印度、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 英国,平均单产最高的国家是荷兰,217.5万亩平均亩 产521公斤,小面积单产最高的是联邦德国,亩产 1333 公斤。
小麦(皮色)分类结构图
小麦进入旺盛生长时期,耗水量急剧增加,其中挑旗 期是小麦一生对水分要求最敏感的时期,称为需水临界 期。这段时间一个月左右,耗水量占20~35%,日耗水 2方/亩以上。

3、抽穗到成熟
时间35天±,耗水占26~42%,日耗水量在抽穗—开 花期达最大3方/亩以上。

二、小麦对水分的要求
(三)冬小麦灌溉的一般原则 1.根据需水规律
二、小麦对水分的要求

(一)小麦的耗水量和耗水系数


3.小麦产量与耗水量的关系
① 随着产量的提高,耗水量增加。 ② 随着产量的提高,耗水增值减少,耗水系数减少, 水分利用率提高。 ③ 当水分不能满足小麦生长时,产量与水分成正比。

二、小麦对水分的要求

(二)冬小麦不同生育期的耗水特点 1.出苗到拔节前
一、小麦生产的重要性

小麦是世界各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是人们 的主要食粮。小麦籽粒营养丰富,其中碳水化 合物含量约为60~80%,蛋白质8~15%,脂 肪1.5~2.0%,矿物质1.5~2.0%,以及各种 维生素等。
小麦营养成份结构示意图
碳水化合物 蛋白质 脂肪 矿物质
§--1
一、小麦生产的重要性
13、完熟期
籽粒已具备品种正常大小和颜色,内部变
硬,含水率降至20%以下,干物质积累停 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