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地测防治水年度工作计划

合集下载

地测防治水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范文

地测防治水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范文

地测防治水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范文地测防治水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近年来,我国频发水灾,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在这种情况下,地测防治水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有效地开展地测防治水工作,我们必须要从总结过去的工作经验出发,制定出更加详细科学的工作计划。

一、过去工作的总结在过去的工作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如下:1. 防治水工作的组织协调力度不够:工作分散、任务不明确、工作进度不同步,致使部分项目推迟进度甚至无法开展。

2. 规划设计水平不够:规划设计方案中尚存在滞后、传统,难以满足未来水灾情况发展和水上交通状况。

3. 思路不够新颖:防治水工作中重视传统防御工作,少有新颖技术的应用,过程重、效果差。

4. 人才培训不够完善:防治水工作人员不太熟悉新技术、新理念,很多问题无法得到及时的解决。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制定了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1. 加强部门内部沟通: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协调,协调各部门职能有机结合,确保任务的合理分配和实施,提高工作效率。

2. 对规划设计水平进行提升:调研市场需求,及时对规划设计方案进行改进,提高方案的合理性、可行性和创新性。

3. 多种技术手段的应用:将多种技术手段进行相结合,通过数字模拟等方式较为有效的解决现有问题。

4. 人才培训的加强:我们将加强对人员的培养,提高其水防技术和管理能力,努力提升水防工作整体动员性和应变能力。

二、工作计划在总结之后,我们制定出了以下的工作计划:1. 充分调研各地需求和难点,对已有技术进行分析,提高防治水技术水平,实现更为科学的数据采集和数据整合。

2. 与市场部门密切配合,了解市场需求,对规划设计方案进行优化,提高防治水工作的针对性和效果。

3. 多种技术应用。

通过数字模拟、地理信息技术等手段,对防治水工作进行严密的建模、优化,提升整体效果。

4. 加强人才培训工作,提高水防技术、管理能力及应变能力,并组织实战演练,实现对应急抢险、脱险救助等工作的能力加强。

地测防治水工作年度工作总结

地测防治水工作年度工作总结

地测防治水工作年度工作总结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的地测防治水工作团队紧密围绕年度工作目标,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果。

以下是对本年度工作的全面总结。

一、工作背景与目标地测防治水工作对于保障国家水资源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面对复杂多变的地质环境和日益严峻的水资源形势,我们明确了本年度的工作目标:通过精确的地质测量,为防治水工作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有效应对各类水资源挑战,确保水资源的安全与可持续利用。

二、工作内容与成果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完成了50平方公里的地质测量工作,为防治水工作提供了精确的数据支持。

具体工作内容包括:开展了详细的地质勘探工作,掌握了区域内地质构造、地层岩性、水文地质条件等基础信息。

实施了高精度的地下水位监测,建立了完善的监测网络,实现了对地下水位的实时监测与分析。

结合地质测量数据,进行了水资源评价与预测,为水资源管理和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通过这些工作,我们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提高了水资源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有效预防和减少了地质灾害的发生,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推动了地质测量技术的进步和创新,提升了防治水工作的整体水平。

三、挑战与问题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地质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给防治水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另一方面,由于技术水平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的限制,我们在工作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

具体来说:地质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难度较大,需要进一步提高数据处理能力。

防治水工作需要跨部门、跨区域的协同合作,目前的沟通协调机制仍有待完善。

部分地区的地质灾害隐患仍未得到有效治理,需要加大工作力度。

四、解决方案与实施针对以上问题和挑战,我们提出了以下解决方案并实施相应的措施:加强技术培训和人才引进,提高团队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

建立完善的信息共享和沟通协调机制,促进各部门、各区域之间的协同合作。

煤矿地测防治水年度工作计划(九篇)

煤矿地测防治水年度工作计划(九篇)

煤矿地测防治水年度工作计划____年即将过去,为总结工作经验,了解工作进度,找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为____年工作计划提供依据,现将地测科____年度工作总结一、各项工作完成情况地测科作为矿井生产的重要技术部门,主要负责矿山测量、矿井储量管理以及矿井防治水等工作。

其中,矿井防治水作为涉及矿井安全生产的基础工作,则是本年度的工作重点。

1、防治水方面为做好____年的防治水工作,我们在年初制定了《____年度矿井防治水工作计划》,对年度防治水工作进行了初步安排,并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相关要求,逐步修改完善了矿井防治水的各项制度、台账、图纸等基础资料;根据矿井实际需要,组织相关单位进行了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并对“____”矿井防治水工作进行了长期规划。

同时,加强井下防治水工作,定期观测井下涌水变化情况,不断分析总结、积累经验,做好水情水害预测预报工作;每旬对矿井进行防治水隐患排查,发现问题,立即下发防治水隐患排查治理通知单,督促相关单位进行整改落实。

经过近一年的努力,矿井防治水基础资料已基本完善,符合矿井安全基础管理相关要求,井下防治水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经验,为今后继续开展防治水工作提供依据。

2、矿井测量方面由于矿井长期停产,井上下测量系统已不能满足正常生产需要,因此需重建井上下测量系统。

现已联系禹州市煤炭局测绘大队对我矿近井点坐标进行校准,井田范围内地面测量及井下测量将于最近开展。

3、储量管理方面本年度没有开掘任务,储量仍与____年底停产前相同。

其中保有二1煤层资源储量____万吨,累计查明资源储量【(121b)+(122b)+(333)】____万吨。

剩余可采储量____万吨。

4、资料整理方面由于矿井长期停产,各种基础资料遗失过多,因此在本年度对各种资料进行重新整理归档。

其中新建地测科各种岗位责任制、防治水管理制度;补充矿井防治水____种基础台账及矿井各种测量成果台账;修改矿井充水性图,采掘工程平面图等各种图纸。

2023年度防治水工作计划(2篇)

2023年度防治水工作计划(2篇)

2023年度防治水工作计划为有效预防矿井水害,杜绝重大水灾事故发生,保障职工生命安全,保护国家和企业财产不受损失,圆满完成____年矿井各项方针目标,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防治水规定》要求,结合____煤炭有限责任公司____井矿井生产实际,特制定下发《____煤炭有限责任公司____井____年度矿井防治水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牢固树立“安全高于一切、一切服从安全”的理念,以____执行《煤矿防治水规定》和省政府《____切实加强当前煤矿安全生产工作____若干规定》为契机,严格执行“有掘必探、有采必探、先探后掘、先探后采”的探放水原则,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防治水原则,落实“防、堵、疏、排、截”综合治理措施。

遵循“预测预报、超前探查、综合治理、安全评估、验收审批”的二十字防治水工作程序,构建“管理、投入、科研、培训”并重的防治水安全保障体系。

强化防治水系统建设,抓好防治水各项工作,完成防治水安全和科技项目。

二、工作目标1、杜绝水害伤亡事故及重大非伤亡事故。

2、矿井地测防治水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保持三级水平,争取达二级水平。

三、____机构1、成立矿井防治水工作领导组,全面负责矿井的防治水工作。

矿长是矿井防治水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矿总工程师具体负责防治水的技术管理工作。

领导组组长:(矿长)常务副组长:(技术负责人)副组长:(安全副矿长)、(生产副矿长)、(机电副矿长)成员。

(安全管理科科长)、(通风瓦斯科科长)(生产技术科科长兼探放水队队长)、(机电运输科科长)、(调度室主任)、(采煤队队长)、魏华(采煤队副队长)、(采煤队副队长)(掘进队队长)、(掘进队副队长)、(掘进队副队长)、(运输队队长)、(运输队副队长)、(运输队副队长)、(通风队队长)、(通风队副队长)、(通风队副队长)、(机电队队长)、(机电队副队长)、(机电队副队长)。

年度矿井防治水工作计划

年度矿井防治水工作计划

年度矿井防治水工作计划一、工作目标和原则本年度矿井防治水工作的核心目标是确保矿井生产安全,有效预防和减少水害事故的发生,保障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

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将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通过科学规划、精心组织、严格管理,全面提升矿井防治水工作的整体水平。

二、水害风险评估针对矿井的地质条件、水文环境以及历年水害发生情况,我们将开展全面的水害风险评估。

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资料,结合现场实地勘查,对水害风险进行准确识别和科学评估,为后续制定防治水措施提供可靠依据。

三、防治水措施规划基于水害风险评估结果,我们将制定详细的防治水措施规划。

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加固和维修矿井防水设施、优化排水系统、建立水位监测系统、实施地下水控制等。

同时,我们还将注重科技创新,积极探索和应用新技术、新方法,提高防治水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四、应急预案制定为应对可能发生的水害事故,我们将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

预案将明确应急组织架构、救援流程和资源配置,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有效处置,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五、资源和技术支持为确保防治水工作的顺利实施,我们将充分利用内部和外部资源,积极争取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支持。

同时,我们还将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引进和推广先进的防治水技术和装备,为防治水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六、监督与评估我们将建立健全的监督与评估机制,对防治水工作的实施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和监控。

通过定期检查和评估防治水措施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整改和改进,确保防治水工作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七、培训与教育为提高矿井员工的防治水意识和技能水平,我们将加强培训和教育工作。

通过组织定期的培训课程、开展实地演练、编写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普及防治水知识,提高员工应对水害事故的能力。

同时,我们还将鼓励员工积极参与防治水工作,共同营造安全稳定的生产环境。

八、合作与交流我们深知防治水工作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2024年地测防治水工作年度工作总结范本(2篇)

2024年地测防治水工作年度工作总结范本(2篇)

2024年地测防治水工作年度工作总结范本一、工作概述____年,地测防治水工作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

在地质勘探、水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开展了系列工作,有效提升了水文地质工作的水平和水资源的管理效益。

二、工作内容1. 水文地质调查:深入开展各类水文地质调查,全面了解地下水资源的分布、赋存状态和水质情况。

通过GPS技术和遥感技术,实现了对水文地质资料的高效获取和整理。

为地下水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2. 地下水资源管理:制定了地下水资源保护规划,加强了对地下水开发利用的管理和监控工作。

建立了地下水监测网络,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

对于地下水超采、污染等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理和修复。

3. 水灾防治工程:加强了对水灾的预测预警和监测工作,及时发布水灾预警信息,提前做好防汛工作,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对于受灾地区进行了抢险和灾后恢复工作,加强了水灾防治工程的建设和管理。

4. 水资源调配: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共同推动跨区域水资源调配工作。

开展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研究,为合理规划水资源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5. 水环境保护:开展水环境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并处置水污染源。

加强了对水质监测站点的维护和管理,提高了水质监测的精度和准确性。

推进水环境治理项目,对于重点水污染河流和水体进行了治理和恢复。

三、工作亮点1. 利用先进技术,实现了水文地质调查工作的智能化和高效化。

通过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提升了调查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2. 加强了与相关部门的合作与沟通,形成了联防联控工作机制。

与水利、环保等部门建立了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了对水资源的全面管理和保护。

3. 深入推进了水环境保护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水污染治理政策和行动计划。

通过建设污水处理厂、清淤工程等措施,有效减轻了水环境污染,改善了水质状况。

四、存在问题与建议1. 在水资源调配方面,仍存在着跨区域协调不足的问题。

地测防治水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地测防治水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地测防治水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地测防治水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范文20XX年在集团公司及矿领导的正确领导和指引下,通过全体地测防治水人员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集团公司和矿领导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保证了矿井和生产安全的顺利进行,依据“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防治水原则。

我们安泰煤矿严格执行《煤矿防治水规定》,按照2010年矿井采掘计划及防治水年度计划进行实施,对20XX年度的地测防治水工作做如下总结并对20XX年度地测防治水工作做如下计划。

一、20XX年度地测防治水工作总结完善基础资料,坚持预测预报制度。

虽然我矿水文地质资料不全,但是我矿对地质防治水工作非常重视,特别是分管矿长穆三平,他带领我们地测科多次走访周边矿井,调查搜集有关老窑,老空及地表水的各种资料,并且不断进行搜集整理,基本摸清并掌握了影响我矿水害的水文地质问题。

为我矿今后防治水工作重点有了明确的方向。

2、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预测预报制度。

我们首先对8101首采工作面的'掘进进行了周密的设计,根据设计专门成立了探放水队伍,并配备了一名技术员负责钻孔布置与验收工作,在8101回风顺槽靠近大庄煤矿边界处,经钻探探明有越界开采区,我矿技术部门立即修改开拓方案,退回原掘进巷道的30米,重新布置掘进方案。

由于钻探布置合理、准确,避免了遇采空区危险事故的发生。

3、坚持每月开展地质及水文预报和各个采掘工作面的水害总结工作,为矿井生产提供基础性的地质资料。

4、搜集井下各个采掘地点的基础地质资料,绘制掘进地质素描图,并进行整理、分析、归档。

5、在8#、9#煤层巷道共完成探水钻孔16000余米,并及时提供预测预报工作,为地质指导生产确保水害防止水患发生做出一定的贡献。

6、探水队配合地测科采用高分辨电法仪对8#、9#煤层巷道进行超前物探,共探96次,完成探水长度6000余米,探明了掘进迎头富水情况,为探放水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7、重庆研究院在我矿8101回风顺槽,9#运输下山,9#轨道下山掘进头进行瞬变电磁法朝前地质探测工作5次,完成探水长度500余米。

2024年煤矿地测防治水年度工作计划标准模板(三篇)

2024年煤矿地测防治水年度工作计划标准模板(三篇)

煤矿地测防治水年度工作计划标准模板一、矿井水文地质概况区内地形平缓,海拔标高141-110m,相对高度31m。

区内为风积砂掩盖地区,地表水体为汤泥河和坨间沼泽地,可采煤层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下。

主要含水层为第四系含水层、白垩系中部砂砾岩含水层段、白垩系底部及侏罗系直接充水含水层。

第四系含水层,含水丰富,CK____号钻孔抽水资料,单位涌水量为2.518L/s·m,下部均有平均厚度238.0m白垩系泥岩、粉砂岩、细砂岩隔水层,属间接充水层,对矿井深部开采无直接影响;白垩系中部砂砾岩含水层段,据23-3钻孔抽水资料,单位涌水量为0.0487L/s·m。

因该层下部有平均厚度为112.04m的泥岩、粉砂岩、细砂岩相隔,为间接充水含水层,对井田深部开采无直接影响;白垩系底部及侏罗系直接充水含水层由泥质胶结的粗砂岩、砾岩组成,煤层顶、底板含水层据抽水资料,单位涌水量为0.000058-0.00703L/s·m,为井田的直接充水含水层。

矿井涌水量正常涌水量98.5m3/h,最大涌水量132m3/h。

二、矿井充水因素分析井田内白垩系底部及侏罗系直接充含水层均为泥质胶结的砂砾岩、砾岩组成,含水透水性很弱。

1、煤层顶板含水层根据抽水资料;单位涌水量为0.000058-0.00703L/s.m。

2、煤层底板含水层根据14-2孔抽水资料;单位涌水量为0.00118L/s.m。

从水质分析来看矿化度较高,说明本区底板充水含水层地下水外排不畅。

3、井田及周边无其他矿井,本矿井北翼一阶段的采空区均已压严压实。

三、矿井涌水量的构成根据设计,矿井正常涌水量130m3/h,最大涌水量170m3/h。

现在矿井实际最大涌水量为118m3/h,主要来自主、副井筒淋水,采区工作面机械的冷却水,水量小,北翼其他巷道基本无水,南翼开拓大巷局部涌水。

因此,矿井突水的可能性不大。

四、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为简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字】计划地测防治水年度工作计划篇一:XX地测防治水总结及XX年计划地测防治水工作XX年年度工作总结及XX年工作计划XX度地测防治水工作总结埠村煤矿XX年地测防治水工作,按照集团公司及矿年度工作会议总体工作安排和地测防治水年度工作会议要求,按照矿总体工作部署,在各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下,以实现安全生产年为目标,以深化地测防治水“双基”和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为总抓手,突出超前预防、源头控制,狠抓责任落实,进一步夯实地测根底工作,强化各级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

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防治水原则,认真落实地测防治水工作计划,紧紧围绕矿井安全生产开展工作。

杜绝了各类地测和水害事故的发生,确保了地测防治水工作安全平稳发展和矿井安全生产。

一、所做的地测防治水主要工作㈠重点防治水工作XX年根据矿安全生产及年度防治水工程计划,埠村煤矿积极组织,稳步扎实的开展各项防治水工作,主要完成情况总结如下:⒈钻探工程完成情况⒈完成东区井下水文钻孔7孔/356.55m。

其中,9214底板徐灰探查孔2孔/135.95m;9214顶板四五灰探查孔1孔/56.6m;-85m管子道放水钻孔4孔/164m。

⒈完成西区井下各类钻孔11孔/910.1m。

其中,9200皮带集中巷F8断层超前探查钻孔3孔/346.5m;9200皮带集中巷9-1煤探查钻孔2孔/97.2m;122采区3煤探查孔4孔/225.05m;9110下面里出口陷落柱超前探查孔2孔/241.35m。

⒈完成地面排水钻孔施工1孔/208.81m⒈物探完成情况XX年全矿共完成井下物探8558m。

其中,东区陷落柱超前物探2950m,西区陷落柱超前物探5328m、底板测深280m。

⒈封闭钻孔截至XX年11月份完成东区921采区5个徐奥灰观测孔(Lxg2、Lxg10、Lxf1、Lxf2、Lxf3)封孔工作,共注水泥19.0t,完成地面奥灰水位观测孔(埠观2)封孔工作,注水泥1.6t;完成西区11个徐奥灰观测孔(探18、911-Lxg2、911-Ox2、101-Ox1、101-Ox2、101-Lxf2、101-Lxf4、101-Lxg3、103-TC1、103-TC2、103-TC3)封孔工作,共注水泥98.4t。

⒈矿井水文动态监测系统安装维护工作XX年埠村煤矿对矿井水文动态监测系统进行了维护安装,其中井下更换传输监测线XXm,压力传感器2台,地面遥测仪更换电池3块,并重新安装降雨量自动监测系统,保证了设备完好,上传数据正常。

⒈雨季三防工程完成情况⒈认真做好雨季“三防”工作。

根据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关于做好XX年雨季“三防”工作的意见》要求,认真编制了《雨季“三防”工程计划》,进一步完善了《汛期事故应急预案》。

为确保汛期安全生产,矿成立了以矿长为组长的雨季“三防”工作领导小组和防洪抢险专业队伍,24小时值班。

雨季前对各类水害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和排查,编制了雨季“三防”工程计划,并认真组织落实。

完善《雨季“三防”应急预案》、《预防暴雨洪水引发煤矿事故灾难的措施》和《埠村煤矿灾害性天气停产撤人预案》,制定了《水灾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方案》,并在XX年4月份进行了水灾事故应急救援演练,5月份、11月份完成井下水闸门关门试验。

同时编制井下避灾路线图和避灾措施,完善避灾路标,使人人熟悉避灾路线,提高个人灾害面前避灾能力。

及时组织有关部门对雨季“三防”工程的完成情况、防水设施、供电排水系统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限期整改,使雨季“三防”工程按期完成。

⒈加强雨季巡查和矿井涌水量观测。

对矿区内的巴漏河、大治河、废弃老窑、地面排水沟及可能渗漏水地段,每5天进行一次巡查,严格执行雨季“三防”期间暴雨灾害预警信息和警报制度,实施24小时不间断巡查;雨后3天内每天至少巡查一次;矿区每次降大到暴雨时和降雨后,两区水文地质技术员及时观测矿井涌水量变化情况。

㈡重点加强建筑物下压煤开采管理工作随着章丘市地方规划建设及新农村改造,埠村煤矿受地面建筑物压煤严重,为保证地面建筑物安全,最大限度提高煤炭资源回采率,提高矿井效益,重点牢抓建筑物下压煤开采方案设计编制、审批、现场实施、地面岩移观测等工作。

⒈建筑物下压煤开采设计编制情况现已完成《埠村煤矿西区122、322采区建下压煤开采方案设计》,并已上报到省局进行审批;西区9-1煤工广煤柱压煤开采设计已与中国矿业大学联系合作正在编制中。

⒈建筑物下压煤工作面开采情况根据年度生产计划,埠村煤矿东区严格按照《淄矿集团关于转发省煤炭工业局埠村煤矿部分采区建下开采方案设计的批复》、《山东省煤炭工业局关于埠村煤矿东区921采区建筑物下压煤开采方案设计的批复》规定条带采留比例进行回采,截至XX年12月完成442采区、921采区工作面安全回采;现严格按照《山东省煤炭工业局关于淄矿集团埠村煤矿东区工广采区建筑物下压煤开采方案设计的批复》规定的采留比例对工广363采区进行回采,预计XX年12月回采结束。

西区9218工作面为建下开采,根据山东省煤炭工业局鲁煤搬迁字【XX】105号文《关于埠村煤矿西区921采区建筑物下压煤高水材料充填开采方案设计的批复》,确定921采区9212、9216、9218工作面采用倾斜条带布置方案,采宽为20m、留宽为20m,留设的20m煤柱则全部回收,目前9218面正在复采。

⒈地面岩移观测情况⒈东区443采区开采岩移观测情况根据《埠村煤矿东区443采区建筑物下压煤开采方案设计》,XX年7月建立443采区地面岩移观测站。

观测站由两条观测线组成,一条沿济王南路布置、一条沿明埠西路布置。

济王南路观测线长度2270m,明埠西路观测线长度1420m,共布置测点115个。

XX年7月20日,进行采动前观测,以后每隔5天进行一次巡视测量。

首采面4431下工作面于XX年08月1日开始回采。

XX年2月,4431上、下两个工作面(采宽70m、留宽70m),4433、4435工作面(采宽100m、留宽80m)、4434工作面(采宽120m、留宽70m)回采结束。

XX年4月26日进行巡视测量时,明埠西路观测线22、23、24测点下沉值均为11mm,地表开始移动。

以后每隔30天进行一次全面测量。

截至XX年11月25日观测,济王南路观测线最大下沉点为35号点,最大下沉值为131mm (预计最大215mm),较上月增加0mm;明埠西路观测线最大下沉点为23号点,最大下沉值为117mm(预计最大170mm),较上月增加2mm。

下沉点主要受443采区4431上、下工作面、4433工作面、4435工作面、4434工作面和442采区4421、4422、4423、44210、44211、44212工作面开采影响。

⒈东区341采区开采岩移观测情况根据《埠村煤矿东区341采区建筑物下压煤开采方案设计》,XX年7月11号建立341采区地面岩移观测站。

观测站由两条观测线组成,一条沿旭升路布置、一条沿木厂路布置。

旭升路观测线长度1380m,木厂路观测线长度990m,共布置测点77个。

XX年7月27日,进行采动前观测,获取各测点的高程及其平面位置。

首采面3418下面工作面于XX年08月07日开始回采,回采开始后每隔5天进行一次巡视测量。

8月25日,3418下面第一条带工作面(采宽20m、留宽25m)已回采结束。

XX 年5月,3418下面工作面和3417工作面(采宽20m、留宽25m)回采完毕。

截至到XX年11月28日进行巡视测量,两条观测线的各测点均未出现下沉。

分析原因一是采宽小,留设煤柱大;而是回采结束后及时撤出,工作面采空区积满水承压。

⒈工广采区开采,在埠村路、矿机关门前公路、矿区小路设观测站进行观测,观测线长度2125m,共设观测点87个,并按时进行观测。

截至XX年12月各观测点均未出现下沉。

⒈921采区开采,在巴漏河岸、益民路设观测站进行观测,观测线长度1550m,共设观测点60个,并按时进行观测。

截至XX年12月各观测点均未出现下沉。

⒈西区315采区与921采区开采岩移观测情况根据《埠村煤矿西区315采区与921采区建筑物下压煤开采方案设计》,XX年11月建立315、921采区地面岩移观测站,观测站由两条观测线组成,一条沿东西方向布置观测线长度1375m,沿南北方向布置观测线长度800m,共布置测点79个。

XX年11月,进行采动前观测,以后每隔5天进行一次巡视测量。

315采区最后一个工作面31510面已于XX年6月回采结束。

XX年2月进行巡视测量时,东西观测线W21~W24测点下沉值为14~30mm,地表开始移动;XX年1月,南北观测线开始受采动影响,以后每隔30天进行一次全面测量。

截至XX年11月15日观测,东西观测线最大下沉点为W24号点,最大下沉值为171mm (预计最大330mm),与上月相比未发生变化;邻近W23号点下沉值为152mm,W25号点下沉值为165mm;XX年11月15日观测南北观测线最大下沉点为N19号点,最大下沉值为65mm(预计最大190mm),与上月相比未发生变化;邻近N18号点下沉值为63mm,N20号点下沉值为58mm。

921采区采用高水材料充填置换开采,地表各观测点未出现下沉。

⒈西区911采区充填置换开采地表岩移观测情况根据《淄矿集团埠村煤矿西区911采区高水材料充填置换开采建下条带煤柱方案设计》,911采区复采前需建立地面岩移观测站,该站于XX年1月份设立。

观测站由两条观测线组成,一条沿南北方向布置观测线,测线长度983m,共布置测点33个。

第二条观测线沿东西方向布置,测线长度1180m,共布置测点37个。

911采区首个复采工作面9111面于XX 年4月开始回采,XX年1月回采结束,回采期间地面观测站每月进行一次巡测,并对地面建筑物进行了巡查,建筑物未出现裂缝。

根据XX年11月份观测资料,911采区采用高水材料充填置换复采后,地表各观测点未出现下沉。

㈢重点开展了隐患排查治理和重大危险源监控埠村煤矿开展了年度、季度、月度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和重大危险源监控安全重点监控工作。

结合生产计划,逐头、逐面进行地测防治水隐患和重大危险源排查,制定了针对性的治理和监控措施,实现了水害隐患的排查、治理、验收、总结、销号的流程控制闭环管理。

XX 年度,共排查出B级水害隐患5条,重大危险源4处,均做到了重点治理和监控。

⒈加强地质预报、水害隐患排查和防排水设施的检查与管理⒈加强水情预报与隐患排查,搞好防治水根底工作。

定期组织水害分析预报、隐患排查,研究和解决防治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保证防治水工程和措施落实到位。

坚持做到每月一排查、一分析、一预报、一落实的“四个一”制度。

每月根据生产作业计划,对全矿所有工作地点的水患威胁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排查,确定隐患地点和治理措施,实行负责人制度,限期进行治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