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建设地下市政综合管廊优点

合集下载

预制综合管廊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预制综合管廊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预制综合管廊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效果评价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对高质量生活的需求不断增加,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快速、节能、环保的建筑模式受到了广泛关注。

而预制综合管廊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装配式建筑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预制综合管廊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

一、提高施工效率预制综合管廊可以在工厂内进行生产和加工,减少了现场施工时间和人力资源消耗。

由于预先设计和构造完成,它可以快速地被运输到现场,并直接与其他组件进行拼装。

相比传统施工方式,预制综合管廊大大缩短了总体工期。

并且由于采用标准化设计,材料利用更加充分,避免了浪费现象的出现。

二、提升整体质量通过使用预制综合管廊,在装配式建筑中可以实现精确控制和规范施工流程。

这些组件在工厂内进行质量检验和调试后被运输至现场,避免了人为施工误差和质量问题的发生。

预制综合管廊采用专业化生产模式,更能确保零部件的密封性和耐久性,有效减少漏水、渗水等问题。

因此,在装配式建筑中应用预制综合管廊可以提升整体建筑质量,保障居民的安全和舒适度。

三、改善空间利用传统建筑在管线布置方面常常面临诸多限制。

然而,预制综合管廊以其柔性、可调节等特点,在装配式建筑中更容易进行精确的布置和设计。

通过使用预制综合管廊,可以将各种液体、气体、电力等管线集成于一体,并进行独立的管理维护。

这样不仅充分利用了空间资源,也提高了空间的灵活性。

此外,它还有助于美化室内外环境,增加了装配式建筑的整体观赏性。

四、降低运营成本装配式建筑具有快速投入使用和灵活拆卸等优势,在未来可能需要经常变动功能或进行扩改时更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而预制综合管廊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样具备这些特点。

预制综合管廊的可拆卸性使得线路检修、设备更换等操作更为便捷。

此外,采用标准化设计和工业化生产方式,预制综合管廊能够降低材料和人力资源的消耗,从而有效降低运营成本。

五、促进环境保护由于预制综合管廊在工厂内进行加工和生产,大大减少了施工现场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综合管廊与设备布置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综合管廊与设备布置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综合管廊与设备布置综合管廊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它作为一种集成化的系统,能够方便地安装各类管线设备,提供更高效、可持续和灵活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探讨综合管廊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应用以及其设备布置方面的考虑。

一、综合管廊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应用1. 解决管线问题:传统的建筑施工过程中,各类管线(如电力、通信、给排水等)需要分别敷设,造成空间浪费和后期维护困难。

而综合管廊则将这些管线集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结构,在节约空间的同时提高了施工速度和质量。

2. 功能多样化:综合管廊能够满足不同场景下的需求。

比如,在商业建筑中,可以安装照明设备和安防设备;在住宅区域,则可以配置供暖设备和消防设备。

因此,通过灵活配置各类设备,使得综合管廊能够充分发挥功能。

二、综合管廊设备布置考虑因素1. 设备类型选择:根据建筑特点和功能需求,选择适合的设备类型。

如空调设备、电力配电设备、通信设备等。

考虑到室内高效布局,可以选择集中式或分散式的布置方案,避免设备冲突和能耗浪费。

2. 维护便捷性:在综合管廊设计时需要考虑各类设备的维护便捷性。

这包括避免管道交叉、保证每个设备都有足够的操作空间,并且安装可拆卸的工作面板,以方便将来的检修和维护工作。

3. 安全性考虑:综合管廊与建筑其他结构相连,因此在安装传输介质和电线时,需要注意消防隔离要求和防治电磁辐射措施,确保居住者和办公人员的安全。

三、综合管廊与装配式建筑施工优势结合1. 减少施工时间:由于综合管廊采用预先集成化组件,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减少现场制造所需的时间。

通过优化设计和提前准备,可以实现模块化生产,并加速整体施工速度。

2. 提高施工质量:综合管廊系统能够提供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安装方案,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质量一致性,并降低人为操作错误的风险。

此外,系统集成性还能减少由于人为因素引起的漏水、断电等问题。

3. 环境友好与可持续性:尤其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建筑物用地有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已成为严重问题。

预制装配式综合管廊介绍

预制装配式综合管廊介绍

背景
现浇综合管廊主要缺点:
环境破坏严 重,不能满 足“绿色建 造”需要
现浇混凝土 质量难以控

工作面广, 安全协调难
度大
受天气因素 影响大,进 度不可控
现场工作量 多,施工速
度慢
背景
预制综合管廊主要优点:
环境破坏 少,满足 “绿色建 造”需要
工厂内生 产,结构 成型质量

工人数量 少,安全
可控
受天气因 素影响小, 进度可控
预制装配式综合管廊介绍
1
背景简介
2
深化设计
3
生产制造
4
运输堆放
5
现场施工
背景
预制拼装综合管廊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需要
地下综合管廊是目前世界上比较先进的基础设施管网布置 形式,是城市建设和城市发展的趋势和潮流,是充分利用地下 空间的有效手段。
地下综合管廊施工工法现浇与预制相比,预制混凝土管廊 装配化施工更具质量保证、缩短工期、降低成本、节能环保等 较为显著的优势,应作为建设地下综合管廊的首选施工工法 。
场内循 环路线
车辆载重
车体 平衡
车体 倾覆
绑扎 固定
水平 支架
角部 混凝 土
衬垫 保护
挂车及汽车列车外廓尺寸的最大限值 (单位为毫米)
挂车 汽车列车
车辆类型
车长1) 车宽 车高
一轴
8600
半挂车10)
二轴
1000011)
三轴 中置轴(旅居)挂车
1300012) 25008)
8000
4000
最大设计总质量≤10000kg 其他挂车
1
背景简介
2
深化设计
3
生产制造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优势分析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优势分析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优势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功能需求的不断增长,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综合设施建设方式,具有诸多优势。

本文将从经济、环境、社会等多个角度,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优势进行分析。

一、经济优势1.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将公共设施集中布置于地下,减少地面占地面积,使得地上空间得到合理利用,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

2. 降低建设成本:相较于传统的地面布设方式,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避免了地面上各类管线的重复建设,降低了建设成本。

3. 方便维护管理:地下综合管廊内的设施易于维护和管理,可以通过统一的管廊系统进行维修和检修,提高设施使用效率,减少运营成本。

4. 促进产业发展: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就业增加和经济增长。

二、环境优势1. 减少地表空间占用:地下综合管廊将公共设施置于地下,减少地面占用空间,保护了城市绿地和景观资源,提升了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2. 降低噪音和视觉污染:地下综合管廊可以有效隔离交通噪音和杂乱的线缆等设施,减少了噪音和视觉污染,提升了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

3. 保护地下水资源: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在布置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地下水资源,合理规划和防护,保护了地下水资源的安全和可持续利用。

4. 降低排放物质释放:地下综合管廊可以将公共设施的排放物质进行集中处理,减少了对空气和水体的污染,提高了环境质量。

三、社会优势1. 提升城市形象: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使得城市的交通、供水、供电等公共设施得到统一的规划和布局,提升了城市整体形象和软实力。

2. 提高城市安全性:地下综合管廊将人们和设施隔离开来,减少了安全隐患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提高了城市居民的生活安全。

3. 方便城市管理: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为城市管理提供了便利,通过管廊系统可以对设施进行监控和管理,方便了城市的整体运营和管理。

4. 促进社会发展: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需要大量的人才和技术支持,推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提高了城市的科技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

装配式建筑在综合管廊工程中的应用浅析

装配式建筑在综合管廊工程中的应用浅析

装配式建筑在综合管廊工程中的应用浅析装配式建筑是指在工厂内进行生产加工,然后将预制构件运输至现场进行组装安装的建筑方式。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和技术的提升,装配式建筑逐渐成为建筑行业的一种新趋势,它具有施工速度快、质量可控、安全可靠等优点。

而在综合管廊工程中,装配式建筑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综合管廊工程是一项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提供保障的工程,它将各种管线、电缆等设施集中在一个管廊内,既美观又便于维护管理,因此在城市建设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而装配式建筑的快速、高效特性与综合管廊工程的需求相契合,因此在综合管廊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装配式建筑在综合管廊工程中的应用加快了工程进度。

相比于传统的施工方式,装配式建筑将大部分施工工序转移到了工厂内进行,大大减少了现场施工时间,可以提前进行生产加工、策划、设计以及工艺、工法、人员的培训等准备工作。

而在综合管廊工程中,时间通常是非常宝贵的,装配式建筑的快速施工能够大大缩短工程周期,提高工程的进度和效率,有利于提前完成工程并投入使用。

装配式建筑在综合管廊工程中的应用提高了工程质量。

由于装配式建筑大部分施工工序在工厂内完成,能够避免受到现场环境、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保证了施工质量的稳定和可控。

而在综合管廊工程中,管线、电缆等设施的安全和稳定性至关重要,装配式建筑的高质量施工能够保障工程的安全可靠,并且降低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风险,提高了工程的整体安全性。

值得一提的是,装配式建筑在综合管廊工程中的应用还给环保节能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可能。

装配式建筑的工厂化生产模式能够减少现场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减少噪音、粉尘和废弃物的产生,保护和改善施工环境,符合现代社会对于环保节能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而在综合管廊工程中,环保节能和可持续发展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如何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工程的能耗成为重要议题,装配式建筑的应用为此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装配式建筑在综合管廊工程中的应用为工程的快速、高效、高质量、安全、环保等方面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建筑地下综合管廊施工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建筑地下综合管廊施工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建筑地下综合管廊施工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土地资源变得稀缺,传统建筑施工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需求。

而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型的施工方式逐渐受到关注。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讨论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建筑地下综合管廊的施工。

二、背景介绍1. 装配式建筑的特点及优势2. 地下综合管廊的定义及作用三、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注意事项1. 确定地下综合管廊布置方案a) 充分了解项目需求和其他基础设施要求b) 结合现场情况进行方案设计2. 材料选择与加固设计a) 选择耐久性强、抗压能力高的材料b) 加固设计需要考虑负载承受能力和安全指标要求3. 相关手段及技术的应用a) 利用建筑信息模型(BIM)进行设计和施工效果预测b) 利用先进的施工设备和技术,如隧道掘进机等辅助施工4. 管线敷设与连接a) 确定管线敷设路线,考虑施工便利性和后期维护保养要求b) 采用可靠的连接方式,确保管线连接的紧密度和密封性四、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地下综合管廊施工优势分析1. 施工速度快2. 减少人力资源需求3. 质量可控性高4. 可持续发展五、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案例分析六、结论随着装配式建筑在城市化进程中的普及应用,地下综合管廊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

通过本文所述注意事项和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装配式建筑项目中合理规划和施工地下综合管廊可以提高项目整体效率,降低后期运营成本,同时也为城市功能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为未来的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借鉴。

(注:本文摒弃政治、网址链接,并按照任务名称给予了相关内容回复,但对于具体细节以及丰富内容还需要您进一步的指导。

)。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有何优势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有何优势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有何优势在现代城市的发展进程中,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正逐渐成为一项至关重要的基础设施工程。

那么,它究竟具有哪些显著的优势呢?首先,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大大提高了城市的空间利用率。

以往,各类管线如电力、通信、给排水等通常是单独铺设,各自为政,这不仅导致了城市道路频繁被“开膛破肚”,影响交通和市民出行,还浪费了大量的地上和地下空间。

而综合管廊将这些管线集中收容在一个统一的地下空间中,实现了空间的集约化利用。

这就好比把原本分散在各个房间的杂物都整理到一个大型的储物间里,让城市的“房间”更加整洁有序,为城市的未来发展预留了更多的宝贵空间。

其次,它增强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综合管廊中,各类管线得到了有效的保护,避免了外界因素如土壤侵蚀、车辆碾压、施工破坏等对管线的直接影响。

而且,管廊内部通常配备了完善的监控、消防和通风系统,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大大降低了事故发生的概率。

比如,一旦发生火灾,管廊内的消防设备可以迅速启动,将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这就如同给城市的“血管”和“神经”穿上了一层坚固的铠甲,使其能够稳定、安全地为城市的运转输送“养分”和“信号”。

再者,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有利于城市的维护和管理。

传统的管线铺设方式,由于管线分布杂乱无章,一旦出现故障,维修人员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查找故障点,有时甚至需要大面积开挖道路,给城市带来诸多不便。

而在综合管廊中,各类管线一目了然,维修人员可以迅速定位故障点,并进行及时的维修和更换。

同时,管廊内还可以定期进行巡检和维护,确保管线的正常运行。

这种集中管理的模式,不仅提高了维护效率,还降低了维护成本,使得城市的基础设施能够始终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

此外,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还对城市的景观和环境有着积极的影响。

没有了纵横交错的架空线路和地面上的井盖、管沟,城市的天空更加开阔,道路更加平坦美观。

同时,减少了因管线维修和铺设而产生的扬尘、噪音等污染,改善了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有何优势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有何优势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有何优势在现代城市的发展进程中,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正逐渐成为一项至关重要的基础设施工程。

那么,它到底有哪些显著的优势呢?首先,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能够有效地避免“马路拉链”现象。

过去,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今天电力部门要铺设电缆,把马路挖开;明天通信部门要增设线路,马路再次被“开膛破肚”。

这种反复开挖不仅给市民的出行带来极大不便,还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

而有了地下综合管廊,各类管线都能在一个统一的空间内有序铺设和维护。

当需要进行管线的增设、维修或更换时,工作人员只需进入管廊内部进行操作,无需对马路进行大面积开挖,从而保障了城市道路的完整性和交通的顺畅。

其次,它大大提高了城市的防灾抗灾能力。

在面对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等时,地下综合管廊能够为各类管线提供相对安全的保护空间。

传统的管线铺设方式,在灾害发生时容易受到破坏,导致电力中断、通信受阻、供水停止等严重问题,影响救援工作的开展和居民的正常生活。

而综合管廊由于其坚固的结构和良好的防护性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灾害对管线的影响,保障城市在紧急情况下的基本运行,为抢险救灾和恢复重建提供有力支持。

再者,地下综合管廊有利于节约城市土地资源。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日益紧张。

传统的管线铺设方式往往需要在道路两侧或其他空旷地带单独设置管位,占用了大量的土地。

而综合管廊将各类管线集中布置在地下空间,不仅减少了对地面空间的占用,还能够释放出更多的土地用于城市的绿化、公共设施建设等,提高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率,优化城市的空间布局。

此外,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有助于提升管线的管理和维护效率。

在一个统一的管廊空间内,各类管线一目了然,便于管理人员进行日常巡查和监控。

而且,由于管线集中在一起,一旦出现故障,能够快速定位并进行维修,缩短了维修时间,降低了维修成本。

同时,管廊内部可以配备先进的监控系统和消防设施,实时监测管线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保障管线的安全稳定运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用《装配式建筑》工法建设地下综合管廊的优点北京市市政专业设计院曹生龙论文摘要:国内地下市政管线常用现浇法施工,缺点较多。

近年大型预制混凝土涵管发展很快,采用现场装配施工。

在上海世博会地下综合管廊等工程中应用,具有质量好、工期短、成本低、环保绿色等优点,既可用于开槽法施工,也可用于顶管法施工,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有较大的意义。

预制混凝土涵管,除了传统的圆形及矩形外,已开发出各种异形混凝土涵管,有“三圆拱涵、四圆拱涵、圆弧涵、椭圆涵”等各种形式的涵管,可以满足各种管线、各种工况条件的不同要求。

关键词:地下综合管廊;《装配式建筑》工法与现浇工法对比;大型预混凝土涵管类型2013年以来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发改委、住建部等国家机关发了多个文件,针对长期存在的城市地下基础设施落后的突出问题,从我国国情出发,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在城市建造用于集中敷设电力、通信、广电、给排水、热力、燃气等市政管线的地下综合管廊,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民生工程。

这是创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举措,不仅可以逐步消除“马路拉链”、“空中蜘蛛网”等问题,用好地下空间资源,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满足民生之需,而且可以带动有效投资、增加公共产品供给,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

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四次人代会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

开工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2000公里以上。

积极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大力发展钢结构和装配式建筑,提高建筑工程标准和质量。

打造智慧城市,改善人居环境,使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安心、更省心、更舒心。

“十三五规划”期间国家百项重点工程中三项为:①建设一批新型示范性智慧城市,一批示范性绿色城市、生态园林城市、森林城市。

②建设海绵城市。

③建设地下管廊(网)。

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四次人代会的工作报告、“十三五规划”等对我国市政、电力、水务的规划、设计、制造、施工等诸多部门提出了从未有过的高度要求。

我们应响应国务院所作的决定,做好我们的工作,为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1 《装配式建筑》工法建设地下综合管廊的优点1.1《装配式建筑》工法与现浇工法的比较当前地下管线、综合管廊施工方法主要是现浇和预制装配两种,两种工法的差异比较如下:国内采用现场浇筑方法施工的箱形、拱形混凝土涵管,在铁道、交通、水利工程和城市地下市政综合管廊中己多年、得到较多应用,现浇混凝土的缺点是:⑴只能采用开槽法施工,不能适应顶管需求。

⑵施工作业时间长、现场湿作业工作量大、需较长的混凝土养护增强时间,开槽后较长时间不能回填,在城市中不利于道路建设缩短施工工期、满足快速放行交通的要求。

⑶在现场制作中,地下水对施工有较大影响,需将地下水降至底板标高以下,才能浇筑混凝土基础,增加施工成本,也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⑷现场制作的混凝土抗渗性能不如工厂内制作的混凝土,容易局部发生渗漏,影响管道的使用功能。

⑸现浇混凝土涵管易出现裂缝(涵体侧壁通裂等)。

裂缝会引起渗漏,影响结构应力状态;如结构物所处环境具有侵蚀性介质,介质通过裂隙浸入结构,引起钢筋的锈蚀,影响构筑物承载能力和耐久性,缩短地下管道和综合管廊的使用年限。

⑹现场制作的混凝土涵管按一定长度(约20m)分段,分段间采用橡胶止水带连接,其缺点有:①橡胶止水带形式接口抗地基不均匀沉降能力差。

涵管在顶部复土及附加荷载作用下,引起涵管接口发生上下错位和翘曲变形,造成涵管接口止水带变形,在涵管接口混凝土与橡胶止水带之间产生裂隙,严重时止水带被拉裂。

②橡胶止水带耐压力差,如输送液体介质,只能在低压状态下工作,一般只用于无压管道,有压管道中易被击穿。

③混凝土涵管止水带接口施工质量不易保证,往往由于止水带部位混凝土捣固不密实而留下暗渗漏通道,引起涵管接口渗漏。

⑺现场制作的管道分段间隔长度大,地基如有不均匀沉降、或受外荷载(如地震)作用,易发行折断,因此要求提高管道纵向基础承载力,涵管纵向配筋量也需加大。

⑻现场制作生产条件差(图片1、图片2),影响质量,结构计算中要加大安全度,增加材料用量。

图片1 现浇施工图片2 预制装配施工⑼现浇施工需留支模空间,土方量增大。

⑽现浇工法总体造价与预制装配式施工工法大致相当。

1.2有关《装配式建筑》工法与现浇工法比较的国内报导⑴上海世博会地下综合管廊现浇工法与《装配式建筑》工法实例的工期与经济分析上海世博会地下综合管廊选用两种施工工法——现浇和预制混凝土箱涵现场装配工法施工,工程中详细比较了不同工法的施工工期和工程费用,列举如下。

整体式现浇段总长6.2km,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综合管廊作为试点选取了总长200m,施工工期与施工费用以一个标准段25m长度作为标准施工段工期与成本的分析,研究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综合管廊的经济性。

①工期分析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综合管廊可以分为场(现场)内、场外施工两部分,现浇混凝土整体式综合管廊的所有施工作业均为场内施工。

两者场内相同施工部分为基坑开挖与支护体系成型(包括素混凝土垫层施工)、地下综合管廊主体结构施工以及回填土方与支护体系拆除等主要环节。

在基坑开挖与支护体系成型以及回填土方与支护体系拆除环节中,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综合管廊与现浇混凝土整体式综合管廊的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基本相同,没有明显的工期差别。

而在地下综合管廊主体结构的施工环节中,两者的施工工艺截然不同,工期差别明显。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综合管廊的主体结构施工大部分在场外完成,管节的吊装、拼装等工序施工效率高,所需工期较短。

而现浇混凝土整体式综合管廊的主体结构施工则全部在场内完成,占用了大量现场工期,是总工期的重要组成部分。

施工中一个标准段对比,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综合管廊的施工工期比现浇混凝土整体式综合管廊缩短18d左右,缩短近45%工期。

②施工成本分析基坑开挖与支护成本,其中土方费用为一次性费用,不随工期长短发生变化,而钢板桩及其围檩与内支撑的租赁费用一般按租期计算,受施工工期影响较大,且单价相对较贵。

一个标准段相比,预制混凝土综合管施工工期约为22d,现浇混凝土整体式综合管廊约为40d,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综合管廊的开挖土方与支护费用为4.5万元,现浇混凝土整体式综合管廊为7.0万元,降低2.5万元。

主体结构成本一个标准段,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综合管廊为25万元,现浇混凝土整体式综合管廊为23.9万元,增加了1.1万元。

土建总成本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综合管廓为29.5万元,现浇混凝土整体式综合管廊为30.9万元,相比节约1.4万元/25m,低4%左右。

③环保对比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综合管廊在现场为干作业,施工机械作业噪声低、基本不造成环境污染,施工现场文明、有序而整洁,具有良好的节能环保效益。

现浇混凝土整体式综合管廊现场包括大量湿作业,混凝土浇筑与振捣工序噪声污染严重,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大。

④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综合管廊施工工期缩短的社会效益更是不可估量。

从上述对比,地下综合管廊施工工法现浇与预制装配相比,预制混凝土涵管装配化施工更具缩短工期、降低成本、节能环保等较为显著的优势。

⑵上海浦江上游一期引水工程等工程上海浦江上游一期引水工程建于1987年。

上海水环境建设有限公司韩显明工程师于2001年8月25日发表于《中国市政工程》的“钢筋混凝土箱涵接口的渗漏通病及设计优化的应用研究”文章中报导:「1995年1月上海原水公司对白莲泾附近100余米倒虹吸段箱涵作停水检查,发现三分之二以上箱涵接头有2.5-5cm的接口错位,并有三处(75%)漏水;在一期为二期工程预建的长约1km箱涵的检查中,箱涵还未投入使用,已在40条变形缝中发现8条漏水(20%)。

在国内其他输水钢筋混凝土箱涵中亦存在上述问题。

」「天津引滦工程长约12.6km,曾对4.4km一段箱涵进行停水检修,在185条变形缝中渗漏水的有90条,约占48.6%。

」「金山石化12.8km暗渠于1980年建成并投入使用,1986-1989年先后检修8 次,1992年停水检查,发现各种渗漏47处。

」⑶南水北调某河流倒虹吸箱涵工程南水北调工程为国家级工程,设计使用年限100年。

某河流倒虹吸设计为双排三孔箱涵(见图片3),内孔宽与高均为3.6m,顶板、底板厚1000mm、外侧墙厚800mm、内侧墙厚600mm。

2014年夏为迎接秋季全线通水,停水检查,发现在0.2Mpa低压作用下,通水5年即有三处止水带被击穿,橡胶止水带接口的使用年限远不能达到南水北调使用年限一百年的指标。

图片3 南水北调某河流倒虹吸箱涵⑷部分有关箱涵施工质量事故的报导①上述某河流倒虹吸箱涵施工初期,每隔3m-7m出现贯穿性裂缝,外侧壁竖向由下至上长3m左右的通裂,缝宽0.5mm-0.9mm,起始于底板与侧墙接缝处,终止于侧墙与顶板相交处。

②施工质量缺陷报导的有关工程实例:辽宁省交通勘测设计院朱朝东发表于《东北公路》“箱涵开裂及补强措施”;中铁十七局孙江民等发表于《施工技术》“钢筋混凝土框架箱涵施工裂缝的分析与控制”广东茂名城建设计院李勇等发表于《建筑安全》“浅谈箱涵裂缝问题及控制”;中铁二十二局曲世安发表于《建筑工程》“谈混凝土箱涵施工裂缝原因的分析”;徐培利发表于《山西建筑》“压力箱涵的裂缝控制及防渗措施”。

这样的文章很多,不一一列举。

据业内人士反映,现浇混凝土箱涵80%-90%都存在质量缺陷、运行隐患。

箱涵管道工程投资很大,如果使用几年后就需不断维修,应该是难以接受的。

1.3 采用《装配式建筑》工法建设综合管廊的优点⑴预制装配化施工综合管廊,既可采用开槽施工,也可采用顶管施工,在城市中施工地下管道极其重要。

⑵管道主体结构在专业工厂内完成,产品质量有保证。

⑶在有水的条件下也能施工(图片4),不需降水。

图片4 正在水中施工的箱涵⑷管道主体结构在施工场地外完成,现场装配速度快,一般工程可不作混凝土底板基础,前面安装涵管,后面即可还土、恢复交通,因而可实施城市系列快速施工工法。

⑸接口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输水管的接口形式,接口能满足2Mpa水压要求,闭水性能好。

⑹带胶圈的接口是柔性接口,如地基发生一定量的不均匀沉降,接口仍具备闭水性能。

⑺是管道抗震作用最佳的结构形式。

上述对比可知,地下混凝土管道施工工法现浇与预制装配相比,预制混凝土涵管装配化(《装配式建筑》工法)施工具有保证质量、缩短工期、降低成本、节能环保等较为显著的优势,应作为建设地下综合管廊的首选施工工法。

2 用于地下综合管廊《装配式建筑》工法施工的混凝土涵管类型2.1预制装配化混凝土涵管类型国外用于地下综合管廊的管型如图片5所示多种多样,他们多是按管道的功能选定涵管的断面形状,而且常以预制构件在现场装配的方法施工。

用于地下综合管廊的预制混凝土涵管的管型对建设综合管廊的工期、建设费用等有重大的影响,应设计、选用适宜用于综合管廊的预制混凝土涵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