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移》复习课导学案
产业转移导学案导学案(第二课时)

第二节产业转移导学案导学案(第二课时)第二课时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标要求】1.本节知识点: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2.重点:理解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3.难点:理解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98—P100 ,完成下面内容二、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国家和地区影响发达国家和地区原主导产业顺利实现向国外转移,可使国内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为____________顺利调整创造条件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接受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可以加快本国或地区的____________调整,缩短产业升级时间,加快____________进程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1) 意义:推动了区域经济的___________(2) 产业国际分工与合作:促使不同经济水平的国家,重点发展__________的产业,形成产业的国际分工与合作;产品生产过程的分工与合作:通过企业把转移国和______________对同一产品的生产活动联系起来,形成产品生产过程的分工与合作。
3.改变区域地理环境(1) 对象:产业转移会给转出区域和转入区域的___________带来深刻的影响。
(2) 表现:改变了区域的_____________,伴随着_____________的转移和扩散。
4.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互助学习〗分组讨论以下几个问题:1.如果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由高到低分成第一级至第四级,从国际分工角度看,处于不同级别的国家应重点发展哪一发展阶段的产业?联系东亚,你会得出怎样的结论?2.发展中国家将永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发展中国家在接受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1985年韩国提出“技术立国”的政策,对此你作何评价? 3.从劳动力因素方面分析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条件及西部应采取的相关措施。
【学习探究】1.(1).城市群为长株潭(长沙、株洲、湘潭),其以北的洞庭湖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由于实施了退耕还湖等措施,面积又开始扩大,请说明其生态意义。
《产业的转移》导学案1

第二节产业转移(导学案)——以东南亚为例课型:讲授主备人:段学英时间:2010.10.18课标: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重点难点分析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及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前自学提示:1、读图5-7思考:比较三家工厂的原料地,加工地和产品市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分析这样分布的原因?2、阅读课文前两自然段回答:什么是产业转移?分类?3、阅读课本“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一部分内容,思考完成下表思考:吸引三家境外企业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投资办厂的主要因素分别是什么?4、阅读课本“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部分内容,思考完成下题:(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1)发达国家或地区:原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可使________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而顺利实现_______2)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加快本国或地区__________调整,缩短_________的时间,从而加快_________的进程。
(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1)发展中国家:主要发展处于______或______的产业。
2)发达国家:主要发展处于______或______的产业。
(3)、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改变了区域的__________表现1)表现伴随着__________的转移和扩散2)警示:发展中国家在接受发达国家__________转移的同时,应充分估计其对环境的__________,加强对废弃物排放的控制和__________。
(4)、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1)转移国:产业大量向国外转移,会减少国内的__________,引起__________的增加。
2)转移对象国:大量吸收国际产业转移有助于缓解__________。
问题探究课本P88. P89. P92的思考题疑难解析1、内部交易成本2、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当堂训练练习册A级课堂达标1——6题。
产业转移导学案

5.2《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导学案班级:___________ 组别: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学习目标:1.理解产业转移的概念及分类。
2.使用案例通过自主探究,学会利用图表分析说出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3.利用“学案”中的知识框架结构,较好地理解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4.学会利用图表分析说明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预习案——课前自主学习一、概述1.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局部或全部由________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2.分类二、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1.产业转移的原因和形式2.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2)其他影响因素: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______________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等。
三、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促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1)发达国家或地区:原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可使国内的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而顺利实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加快本国或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的时间,从而加快________ ______的进程。
2.促动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1)发达国家或地区:主要发展处于开发和______________的产业。
(2)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主要发展处于成熟或____________的产业。
3.改变区域地理环境改变了区域的___________________。
(1)表现伴随着_____________的转移和扩散。
(2)警示:发展中国家在接受发达国家重化工业转移的同时,应充分估计其对环境的___________________,增强对废弃物排放的控制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1)产业转移国或地区:产业大量向国外转移,会减少国内的就业机会,引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增加。
《产业转移》复习课导学案

《产业转移》复习课导学案《产业转移》复习课导学案南大附中儋州市第一中学 地理组 刘光华课标要求: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学习目标:1.理解: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
2.应用:结合产业转移的案例,分析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及其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学习难点: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学习方法:案例探究、小组合作【知识梳理】【学法指导】1.审题:从材料中获取关键信息,明确问题指向动力导工原料导工工工能源、资源国际上寻求最工产影响 其他国际经济 对区域发C. 劳动生产率较高D. 劳动力价格较低2.K企业舍弃越南、巴基斯坦等国而选择在美国建纺纱厂,考虑的主要因素可能是A.原料价格B.劳动力价格C.投资环境D. 市场需求【建模分析】分析产业转移影响因素的一般步骤:【链接高考】(2019年)非洲的马达加斯加(约12°S~26°S)于1991年开设免税工业区,吸引国际投资,产业以纺织、普通服装制造为主。
2019年,我国某羊绒企业在该免税工业区投资办厂,生产羊绒衫等纺织品,产品直接面向欧美市场。
当时欧美对进口我国的羊绒衫等纺织产品设置配额,而对产自非洲的同类产品没有此限制。
据此完成1-2题。
1.除政策优惠外,马达加斯加吸引国际纺织、服装类企业来投资办厂的主导因素是A.交通B.劳动力C.资源D.技术2.当时,我国该羊绒企业在马达加斯加兴办工厂,主要目的是A.增加产品销量B.接近消费市场C.提高设计水平D.增加当地就业【案例探究2】(1)分别说出产业转移对新疆、浙江两省区社会经济的有利影响。
【建模分析】分析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的思考步骤:【链接高考】(2019·海南地理)下图示意制鞋业在两个地区的转移。
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简述制鞋业转移对M地区和N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
【课后作业】目前,东莞本地人口约150万,外来人口约200万,其中港、澳、台同胞70万。
世界某著名电脑公司总裁指出,若东莞通往深圳口岸的公路瘫痪,全球70%的电脑将加价。
(完整word)产业转移导学案

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
《产业转移》导学案时间:2013.10【课标要求】 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习目标】 1.通过案例学习,了解产业转移的概念和分类。
2。
通过案例探究,学会分析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3。
通过案例分析,学会说明产业转移对转出地和转入地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习重点】 1。
能运用实例分析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
2。
学会运用实例分析产业转移对转出地和转入地地理环境的影响。
【自主学习】一、产业转移概况1.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2.分类:________产业转移、国际产业转移3。
产业转移的目的:降低______________,提高______________。
二、近十年来我国产业转移的主要表现类型主要原因影响沿海企业向_______迁移寻求廉价资源和低成本促进迁入区发展,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台湾产业向大陆转移大陆经济的发展,投资环境改善 加速了大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______________的发展广东边远地区的产业集群效应 珠三角地区生产成本上升,经济效益下降 资本、技术、劳动力等向相对______地区扩散,缩小地区差别 三、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1)从区域不同发展阶段来看(2)从地域分布来看(转入地、转出地) 1。
促进区域________________调整。
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不同经济水平的国家,重点发展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产业,形成产业的国际分工与合作。
产业转移还通过企业把转移国和转移对象国对同一产品的生产活动联系起来,形成产品生产过程的分工与合作。
3。
改变区域地理环境:改变了区域的地理景观;伴随着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
4。
改变劳动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_____________、资源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变 低级阶段 重化工阶段 高科技产业阶段 生产规模小,对环境破坏小 污染严重,人地关系紧张 产业优化,对环境的不理影响减小【预习达标】读“苹果”的产业转移过程图,思考:郑州加州深圳(1)从主导区位因素看,“苹果”转移的是哪种类型工业?(2)从地域变化的范围看,两次产业转移有什么不同?(3)从经济发展水平的角度看,产业转移呈现什么规律?(4)企业的这种举措,出发点是什么?【课堂探究】【合作探究】阶段一:筑巢引凤借力腾飞材料一:深圳人力成本高于内地,并且富士康自“十二跳"事件以来,员工涨薪幅度达66%。
产业转移导学案(第一课时)

第二节产业转移导学案(第一课时)第一课时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课标要求】1.本节知识点: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2.重点: 掌握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3.难点:掌握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自主学习】、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1.产业转移概况(1)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 _____________ 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2)类型:____________ 产业转移和国标产业转移(3)方式:对外 ____________ 、对外设立 ____________ 等。
(4)目的:降低生产成本、扩大销售市场、追求 ______________ 。
2.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1)劳动力因素① 组成:数量、_____________ 和价格等。
② 影响:劳动力因素处于不断的______________ 之中,具有充足、高素质且价格较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 ____________ . 。
(2)内部交易成本因素① 组成:与有工业联系的其他企业打交道、与 _______________ 行业打交道、生产组织、职工培训等投入② 影响发达国家社会消费水平产业转移发展中国家为了吸引发达国家_________ ,内部交易成本的投资,改善 ____________ ,也很高减少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3)市场因素① 原因:国内市场趋于 __________ 或满足不了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一个国家的产品销往另一个国家往往受到多方面的 ___________② 影响:市场是变化的,企业的产业转移方向也会 ______________(4)其他因素: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等。
〖互助学习〗分组讨论以下几个问题:1.东亚国家或地区,工业化之初都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试解释其原因。
2.目前,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完全基于劳动力价格因素吗3.从出口加工区的建设来看,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要吸引国际产业转移,除发挥劳动力价格低廉的优势外,还应做哪些工作?【合作探究】1..读图,回答有关问题。
5-2产业转移 优秀导学案

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二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地:1.了解产业转移地因素2.理解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地影响教学重难点: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地影响教学方法:比较法、图示分析法、图示法等教学过程:读图思考:读图5.7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三家境外投资工厂地原料地、加工地和产品市场示意图.1.比较三家工厂地原料地、加工地和产品市场地相同点和不同点.点拨:三例地加工地都在我国,a例是典型地两头在外;b例地原料地在国外、产品市场在国内;c例地产品市场在国外、原料地在国内2.吸引三家境外企业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投资办厂地主要因素分别是什么?点拨:a例是典型地两头在外,主要是为了利用我国廉价地劳动力资源;b例主要是受我国庞大地市场吸引;c例既利用我国地资源优势,又利用我国廉价地劳动力资源优势.3.三家工厂地区位选择各有什么优点?点拨:在区位选择上,a厂家选择在我国离日本(原料地和市场)比较近地青岛,b厂家选择在对我国汽车市场有很大辐射作用地中心城市——北京(且北京自身市场潜力较大);c厂家选择在有优惠条件地且交通方便地特区城市——深圳.第一课时一、产业转移1.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地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地现象.区域产业转移:国内地产业转移.国际产业转移:跨国地产业转移.其中东亚是国际产业转移最活跃地区域之一.2.分类:二、影响产业转移地因素影响国际产业转移地因素很多,其中,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市场是影响国际产业转移地三个重要因素.1.劳动力因素劳动力在国际范围地流动性很小.不同国家或地区,劳动力地数量、质量和价格差异较大,使得产品生产地成本差异较大.具有充足、高素质且价格较低廉地劳动力资源地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地目地地.在当今世界地产业转移中,很大一部分是为了廉价地劳动力资源,尤其在企业进行产业转移地初期.因此,劳动密集型工业在全世界地产业转移比较典型.图5.8给出了这类产业随时间推移而在东亚转移地轨迹.思考1.图5.8所示地东亚国家或地区,工业化之初都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试解释其原因. 点拨:工业化之初,缺乏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但是劳动力价格较低.2.从经济发展水平角度解释图5.8所示地产业转移规律.点拨:劳动密集型产业曾现出按经济发展水平由高向低逐次转移地规律.3.为什么一个国家或地区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地转移对象国或地区转变成转移国或地区? 点拨:随着经济水平地提高,劳动力价格相应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又会向劳动力价格较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国家或地区转移.4.目前,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完全基于劳动力价格因素吗?点拨:回答是否定地,因为,其一,长江三角洲地区吸引了庞大地打工族(包括农民工);其二,处于政策要求,如纺织工业.2.内部交易成本因素⑴概念:企业生产需要与有工业联系地其他企业打交道,还需要与地方服务行业(包括政府)打交道,以及生产组织、职工培训等,都要投入一定地资金.企业地这些投入,统称为内部交易成本.⑵对企业区位选择地影响及措施①总原则:企业家总希望在内部交易成本最低地区位投资建厂.②发达国家社会内部交易成本很高推动企业家向国外转移产业发展中国家通过改善投资环境以减少企业生产地内部交易成本吸引发达国家地投资⑶吸引产业转移地典型地区——东亚地出口加工区思考1.出口加工区一般都具有优越地区位条件或良好地工业基础.这样地区位对于降低企业生产内部交易成本有什么作用?点拨:优越地区位条件方便交通,良好地工业基础便于工业联系,都可降低内部交易成本. 2.从出口加工区地建设来看,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要吸引国际产业转移,除发挥劳动力价格低廉地优势外,还应做哪些工作?点拨:从多方面改善投资环境.3.市场因素企业发展地初期一般都在当地生产,当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和实力,当地市场满足不了企业再发展地需求,于是就以投资、建厂等形式向具有市场优势地地区或国家进行产业转移.例如,日本、韩国以及欧美地汽车制造企业到我国兴办汽车厂,主要是因为我国拥有庞大地汽车消费市场.市场是在不断变化地,企业地产业转移方向也会随之而变化.思考1.目前,汽车地全球化生产已经形成,为什么跨国公司要把汽车组装厂设置在市场广阔地区位?点拨:汽车地生产虽然已经实行了全球化,但是由于整车运输不便,并且许多国家为了保护本国地民族汽车工业,对进口汽车设置关税壁垒.所以跨国公司要把汽车组装厂设置在市场广阔地区位.2.我国鼓励汽车进入家庭对吸引国际产业转移有何作用?点拨:我国鼓励汽车进入家庭有利于推动汽车销售,使我国地汽车市场具有广阔地潜力,对跨国汽车公司具有较强地吸引力.4.其他因素国际经济形势地变化,国家政策地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等,都会促使企业进行产业地国际转移.阅读通过本材料地阅读需要理解以下观点:产业转移一般包括对外直接投资、设立营销网络、建厂、设立研发机构等形式,其中,设立研发机构是产业转移地高级形式,能吸引跨国公司设立研发机构甚至研发中心或区域总部,说明该地区具有很强地竞争力.活动日本近一段时期产业向国外转移地原因分析自20世纪80年代,日本出现了传统产业向国外转移地热潮,并持续至今.在日本国内,由于传统产业大量向国外转移,使国内出现了“产业空心化”地现象.日本这一阶段地产业转移,受多方面原因地影响.1.自1955~1969年,日本用了15年地时间建立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工等重化工为主地工业结构.重化工工业对原料、燃料地消耗量大.20世纪70年代,国际能源市场出现了两次“石油危机”,导致石油价格上涨.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对日本产品地竞争力有什么影响?点拨:国家石油价格上涨,导致依赖于国际石油而建立起来地日本重化工业地制造成本提高,产品价格相应提高,从而削弱了日本重化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地竞争力.2.1985年,日元对美元大幅度升值(升值了1倍多).日元大幅度升值对日本产业向海外转移有什么推动作用?点拨:日元地大幅度升值,意味着日本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地价格大幅度提高.例如,同样地日本产品,如果原来在国际市场上卖1美元,日元升值1倍后其在国际市场上地售价就达2美元.所以,以国际市场为依托地日本传统产业只好纷纷向海外转移.3.至80年代,日本传统工业品地国内市场趋于饱和,国际市场面临着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地竞争.这种市场形势对日本企业地发展有什么影响?点拨:自身市场满足不了发展需求,国际市场上亚洲发杂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地同类产品具有明显地价格优势.所以,日本企业在其国内发展地空间很小.4.日本劳动力一方面价格很高,另一方面随着人口老龄化地推进,劳动力地数量下降.日本劳动力特点对国内企业生产有何影响?点拨:劳动力价格高反映为产品地价格高,而劳动力数量又满足不了企业进一步扩展对劳动力地需求.所以,日本从事传统产业地国内企业生产受劳动力价格和数量地双重制约.5.日本工业高度密集于太干洋沿岸地带.这一地带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这种状况对日本企业生产地区位选择有什么影响?点拨:促进日本企业生产地区位选择向国土地南、北部和海外扩展.6.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提出“技术立国”地基本国策,工业生产由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向知识技术密集型转换.这种政策对日本传统工业企业在国内生产有什么影响?点拨:“技术立国”地政策明显对传统产业在国内生产不利,即企业生产要么向知识技术密集型转换(这需要大量地投资),要么转向海外.第二课时三、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地影响1.原因:世界各国地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很大地差异,创新和新产业往往在一个或少数国家最先发生;在一个国家内部,经济增长往往率先从某个区域发生.产业转移则使某产业从创新地逐渐扩散到其他地区,成为带动整个地区经济发展地重要因素.2.典例:由日本向其他国家或地区逐级、分阶段地产业转移,推动东亚地区保持了几十年地经济快速增长.3.影响:⑴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①对发达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导致原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而原主导产业顺利实现向国外转移,可使国内地生产要素集中到新地主导产业,为产业结构顺利调整创造了条件.日本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已经历了两次工业结构调整,现在正在进行第三次工业结构调整(图5.12).每次工业结构调整,导致主导产业和重点发展地工业部门地转换,同时伴随着原来重点发展地工业部门向国外转移.②对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接受发达国家地产业转移,可以加快本国或地区地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地时间,从而加快工业化地进程.例如,韩国从1973年开始重点发展重化工业,至80年代初,已基本形成了以重化工为主地工业结构,比发达国家同样工业化过程所用地时间大大缩短.⑵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①无论是产业地发展阶段还是产品地生产环节,产业转移都促进了区域或国际间地分工与合作.国际产业转移使各国可以根据自己地优势条件发展相应地产业,从而促进了国际产业分工和合作,推动了区域经济地一体化.一个产业具有一定地发展周期:有些产业处于开发和增长期,如信息产业;有些产业处于成熟或衰退期,如纺织工业.产业转移促使不同经济水平地国家重点生产处于不同阶段地产业(图5.13),形成产业地国际分工与合作.产业转移还通过企业把转移国和转移对象国对同一产品地生产活动联系起来,形成产品生产过程地分工与合作(图5.14).②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地是处于哪些发展阶段地产业和产品地哪些生产环节.思考1.按照图5.13所示规律,如果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由高到低分成第一级至第四级,从国际分工角度看,处于不同级别地国家应重点发展哪一发展阶段地产业?联系东亚,你会得出怎样地结论?点拨:经济水平处于第一级至第四级地国家或地区,依次应重点发展处于开发期、增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地产业.从东亚来看,按此规律,依次是日本—韩国及我国地香港、台湾地区、我国大陆、朝鲜、蒙古.2.按照图5.14,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地是产品地一般加工环节,为什么?点拨:加工环节地附加值很低,即利润很低,但一般耗用地劳动力较大.3.按照图5.13和图5.14所示地规律,发展中国家将永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发展中国家在接受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地时候应该注意什么问题?1985年韩国提出“技术立国”地政策,对此你作何评价?点拨:因此,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在接受产业转移时,要注意将研究、开发一起引进.韩国地政策就是避免总跟在发达国家地后面.说明图5.13和图5.14地阅读及思考,应使学生明确产业转移所形成地产业国际分工和合作,在促进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工业化地同时,对发展中国家往往是不利地.发达国家总是把处于成熟期、衰退期和低附加值地生产环节向外转移,而把技术含量高、具有良好发展前景地产业和高附加值地生产环节留在国内,以保持自己地技术优势并获取高额利润.发展中国家在接受产业转移时就要注意这一点,最好能引进处于研发期、增长期地产业以及高附加值地生产环节.⑶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①产业转移改变了区域地地理景观,例如,产业转移使东亚地出口加工区由原来地乡村地区变成高度工业化地区.②产业转移伴随着环境污染地转移和扩散.例如,重化工业生产在大量消耗资源地同时,还排放大量地废气、废水、废渣,严重污染环境.自20世纪50年代,日本发生了一系列环境污染事件,并且危害长久.这些环境污染事件是重化工业环境污染严重爆发地结果.日本将重化工业向国外转移,也就是把环境污染向国外转移.在日本国内,环境污染状况得到改善,为信息产业和高科技产业地发展创造了比较理想地环境条件.发展中国家在接受发达国家重化工业转移地同时,应充分估计其对环境地负面影响,加强对废弃物排放地控制和综合治理.⑷改变劳动力就业地空间分布伴随产业转移,就业机会也由转移国或地区转移到转移对象国或地区.如果一个国家产业大量向国外转移,减少国内地就业机会,常常引起失业人口地增加,如日本(图5.15).对于像我国这样地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丰富,大量吸收国际产业转移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活动1.阅读图5.16,说明产业向国外转移对日本经济地不利影响.点拨:图5.16直观地显示了产业转移对日本经济地不利影响:形成“产业转移出去地多,转移进来地少→国内生产投资不足,生产困难→市场萎缩→产业向外转移,外资不愿进入”地恶性循环.2.尽管重化工业地环境污染比较严重,但是却能为工业化地发展提供坚实地基础,因此成为发达工业地象征.日本、韩国地经济发展都经历了由轻工业(劳动密集型)到重化工业(资源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到高科技工业(技术密集型)地阶段.(1)为什么日本、韩国在重点发展重化工业之前,要先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点拨:重化工业地发展一方面需要有一定地工业基础和技术工人,另一方面需要投入大量地资金,先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有利于利用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地优势,积累资金和造就产业工人.所以,劳动力丰富地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地工业化往往从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开始.(2)目前,有人提出我国地珠江三角洲地区、东北地区以及浙江省要大力发展重化工业.对此,提出你地看法.点拨:珠江三角洲和浙江省经济实力强,有发展资金密集型地重化工业地经济基础,而东北地区则有发展重化工业地工业基础.但是,重化工业地发展需要有严格地环境评价,避免产生严重地环境污染.本问题鼓励学生展开讨论,不必强求答案一致.小结:略板书设计第二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一、产业转移1.概念:2.分类二、影响产业转移地因素1.劳动力因素2.内部交易成本因素⑴概念:⑵对企业区位选择地影响及措施⑶吸引产业转移地典型地区——东亚地出口加工区3.市场因素4.其他因素三、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地影响1.原因:2.典例:3.影响:⑴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①对发达国家或地区②②对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⑵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⑶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①产业转移改变了区域地地理景观,②产业转移伴随着环境污染地转移和扩散.⑷改变劳动力就业地空间分布版权申明本文部分内容,包括文字、图片、以及设计等在网上搜集整理.版权为个人所有This article includes some parts, including text, pictures, and design. Copyright is personal ownership.BkeGu。
高二地理 世界地理 产业转移 以东亚为例复习导学案

高二地理世界地理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复习导学案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复习导学案【学习目标】XXXXX:1、了解产业转移的原因。
2、了解产业转移的发展趋势以及东亚地区产业转移的过程。
3、了解我国产业的变化及转移趋势。
4、能够结合历史、政治等学科知识,对具体产业转移进行相关分析。
【自主学习】一、产业转移1、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①__________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2、分类:②______产业转移和③______产业转移。
二、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1、产业转移的目的:企业生产追求更高的④________。
2、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1)主要因素a、劳动力:具有充足、高素质且⑤______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b、内部交易成本:发达国家社会消费水平很高,内部交易成本⑥____,推动企业家向国外转移产业;发展中国家通过改善⑦__________,降低内部交易成本,吸引产业转移。
c、市场:国内市场趋于⑧________或不能满足自身发展需要就会开辟国际市场。
为了避开多种限制就直接到市场广阔的国家或地区投资建厂。
(2)其他因素: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⑨________的调整,原生产地⑩__________,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等。
三、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产业转移的意义:使某产业从⑪________逐渐扩散到其他地区,成为带动整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2、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促进区域⑫________________;(2)促进区域⑬________________;(3)改变区域⑭________________;(4)改变⑮____________的空间分布。
合作探究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目前“长三角”地区正处在两种产业转移并行的关键阶段,一是国际产业向这里的沿海、沿江、沿高速公路等交通优势明显和基础产业雄厚的地区转移;二是上海、浙东、苏南将部分产业向苏中、苏北转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业转移》复习课导学案
南大附中儋州市第一中学地理组刘光华
课标要求: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习目标:1.理解: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
2.应用:结合产业转移的案例,分析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及其产业转移对区域发
展的影响。
学习难点: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学习方法:案例探究、小组合作
【学法指导】1.审题:从材料中获取关键信息,明确问题指向
2.解题: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地理事物原理与规律
3.建模:构建思维模式,归纳答题模板
【案例探究1】
目前,我国为保护棉农利益,控制国际棉花进口,国内的棉花价格约比国际市场高1/3;我国纺织行业工人工资一般为美国的1/4,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的3倍。
我国一些纺织企业为利用国际市场棉花,在国外建纺纱厂,并将产品(纱线)运回国内加工,在我国同行业企业纷纷到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建厂的情况下,总部位于杭州的K企业独自在美国建纺纱厂。
2015年4月底,K企业在美国工厂生产的第一批110吨纱线运至杭州。
据此完成1-2题。
1.如果K企业将纺纱厂建在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利润比建在美国高,最主要的原因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
A.离原料产地较近 B. 离消费市场较近
C. 劳动生产率较高
D. 劳动力价格较低
2.K企业舍弃越南、巴基斯坦等国而选择在美国建纺纱厂,考虑的主要因素可能是
A.原料价格
B.劳动力价格
C.投资环境
D. 市场需求
【建模分析】
分析产业转移影响因素的一般步骤:
【链接高考】
(2016年)非洲的马达加斯加(约12°S~26°S)于1991年开设免税工业区,吸引国际投资,产业以纺织、普通服装制造为主。
1997年,我国某羊绒企业在该免税工业区投资办厂,生产羊绒衫等纺织品,产品直接面向欧美市场。
当时欧美对进口我国的羊绒衫等纺织产品设置配额,而对产自非洲的同类产品没有此限制。
据此完成1-2题。
1.除政策优惠外,马达加斯加吸引国际纺织、服装类企业来投资办厂的主导因素是
A.交通
B.劳动力
C.资源
D.技术
2.当时,我国该羊绒企业在马达加斯加兴办工厂,主要目的是
A.增加产品销量
B.接近消费市场
C.提高设计水平
D.增加当地就业【案例探究2】
(1)分别说出产业转移对新疆、浙江两省区社会经济的有利影响。
【建模分析】
分析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的思考步骤:
【链接高考】
(2010·海南地理)下图示意制鞋业在两个地区的转移。
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简述制鞋业转移对M地区和N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
【课后作业】
目前,东莞本地人口约150万,外来人口约200万,其中港、澳、台同胞70万。
世界某著名电脑公司总裁指出,若东莞通往深圳口岸的公路瘫痪,全球70%的电脑将加价。
现在,东莞约有3 000多家电脑外围设备生产企业,已有“北中关,南东莞”之说。
读“世界电脑产业空间发展示意图”,完成1~2题。
1.台商在东莞大量投资电脑生产企业,主要是因为东莞()
A.交通便捷,劳动力廉价B.高校众多,技术先进
C.地形平坦,气候优越D.资源丰富,农业发达
2.大量电脑生产企业在东莞投资建厂,不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促进城市化水平提高B.提升产业结构层次
C.改善当地的环境质量D.吸引大量移民迁入
某中德合资大型汽车企业总部设在吉林省长春市,从1991年成立至今,已形成长春、成都、佛山、青岛等生产基地。
长春基地原来生产高中低档各种车型,现主要保留高档车型的生产,中低档车型的生产大部分转移到其他基地。
据此完成3—5题。
3. 长春基地高档车型的合理市场定位是()
A.吉林省市场
B.东北市场
C.全国市场
D.欧洲市场
4. 与保留生产中低档车型相比,长春基地保留生产高档车型可以()
A.减少运输成本
B.降低生产成本
C.获取更多利润
D.扩大市场占有率
5. 该汽车企业在成都等地建生产基地的主要目的是()
A.利用当地的廉价劳动力
B.抢占当地的消费市场
C.利用当地的交通优势
D.借助当地的科技优势
一些跨国企业通过在国际互联网上发布订单的方式,将产品的制造环节转移给承接订单的企业。
图中示意某一般模式。
在该模式中,制造工厂的国际性转移速度较快。
据此完成6—8题。
6.在图示模式中()
A.发单企业集中在亚洲
B.接单企业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
C.产品全部在接单企业的工厂制造
D.利润随订单流向逐级递减
7.从事下列产业的跨国企业,适于采用图示模式的是()
A.普通服装制造
B.汽车制造
C.金属冶炼
D.甘蔗制糖
8.在图示模式中,导致制造工厂国际转移速度较快的主要因素是()
A.原材料价格
B.交通条件
C.工人工资
D.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