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发性房颤是怎么一回事

合集下载

ESC房颤指南解读

ESC房颤指南解读

ESC房颤指南解读什么是房颤?房颤(AF)是指心房肌肉因为某种因素引起搏动节律的紊乱,经常产生出现心脏搏动失常的一种心律失常。

房颤可分为阵发性房颤(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持续房颤(persistent atrial fibrillation)和长期持续房颤(long-standing persistent atrial fibrillation)3种类型。

ESC房颤指南概述欧洲心脏病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ESC)于2016年发布了关于房颤的最新诊疗指南。

这份指南对房颤的诊断和治疗提出了很多建议和指导,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和应对房颤。

ESC房颤指南的重要内容1. 防止脑卒中房颤是导致脑卒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专家们建议:•对于房颤患者,应根据患者的年龄、健康状况和是否存在其他脑卒中风险因素来决定是否需要口服抗凝药物预防脑卒中。

•对于不能口服抗凝药物的患者,应考虑使用机械性心房颤动屏障(让血液在心脏内部流动更为平稳,减少形成血栓的风险)或者直接行左心耳封堵手术(简单来说就是堵住心脏中的一个部分,以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2. 控制心率和复流房颤患者常常存在心律失常和心房的电信号异常,从而导致心率失常和心房收缩功能下降。

治疗房颤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控制心率:即采用药物或其他方法降低心率,使心脏不会因为过快的心率而过度消耗能量和氧气。

•控制复流:即采用药物或手术等手段尽可能恢复正常的心房节律,避免房颤反复发作,进而减少患者心房的扩大和心室的负荷。

3. 选择适宜的抗心律失常药抗心律失常药是指可以维持正常心律的药物,常用的药物包括福辛普利、胺碘酮等。

选择抗心律失常药需要考虑患者年龄、病史、肝肾功能和心脏状况等因素,同时还要考虑药物的潜在危害和药物相互作用等因素,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导。

通过对ESC房颤指南的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房颤的特点和治疗方法。

带你认识房颤的那些事!

带你认识房颤的那些事!

带你认识房颤的那些事!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人民医院(眉山市第三人民医院) 620860伴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在临床中房颤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但是,大多数人都基本上没有听说过这一疾病,对其也不是特别了解,下面就一起走进房颤的小课堂。

一、什么是房颤?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

随着年龄增长房颤的发生率不断增加,75岁以上人群可达10%。

房颤时心房激动的频率达300~600次/分,心跳频率往往快而且不规则,有时候可达100~160次/分,不仅比正常人心跳快得多,而且绝对不整齐,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

二、房颤有哪些症状呢?房颤的临床症状较为典型,其和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症状有些相似,因此,很多人在房颤发作时都会误认为时心脑血管疾病,下面就一起了解一下房颤的临床症状吧!(一)心悸房颤最为常见的症状就是心悸、头晕以及乏力,同时还会伴有紧张焦虑等情绪状态。

(二)晕厥、黑朦患者可能会因为心律的改变而出现慢快综合征或快慢综合征,这两种症状均会使患者感到眼前发黑或晕厥三、房颤有哪些类型呢?根据病情的轻重,房颤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阵发性房颤可以自行停止,发作时间较短(二)持续性房颤发作时间持续一周以上,需要进行药物控制或同步直流电复律才能缓解症状。

(三)永久性房颤房颤持续时间已经超过一年,并且患者不愿意接受治疗从而导致其变为永久性房颤。

四、房颤有哪些治疗原则呢?在治疗房颤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几方面的治疗原则:首先,要帮助患者恢复窦性心律。

其次,要对快速心室率进行控制,如果没有较好控制或出现复发现象时,应当用药物控制。

再次,在治疗的过程中需要预防血栓形成以及脑卒中,必要时需要使用抗凝药物。

五、预防房颤有哪些措施呢?当人们做好相关的预防措施以及掌握相应的护理措施,那么房颤的发生几率则会大大降低,其对身体的影响也会降到最低。

人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房颤的预防以及护理措施:(一)做好保暖工作在换季的过程中会出现昼夜温差大的情况,这时人们的血管收缩较为明显,对心脏的正常运作会产生影响。

高龄老年患者阵发性房颤的诱因分析

高龄老年患者阵发性房颤的诱因分析
功率
综上所述 ,因为肿瘤的部位等等不同,手术所采取的方式也有所 不同,其具体选择的方式任然是目前这一领域所谈论的焦点话题。但
是 有一 点可 以保证 的是 ,对 患者 积极的采取外 科手术的方法 能够 尽可 能的延长患者 的生命 。在手术之 前对病情 的准确 评估是必于改善 患者的预后是远远 不够的 ,更要 加强 3讨 论 对患者早 期的诊 断 ,做到早发现 ,早治疗 。 3 . 1对 于胰腺 体尾恶性 肿瘤 的治疗 ,手术彻底 切除是 目前唯一 比较有
参考文献 【 1 ] 夏金堂, 徐波. 胰腺癌 非手术治疗的现状和展望【 J 】 . 实用医学杂
志, 2 0 1 0 , 3 9 ( 1 0 ) : 1 6 8 5 ・ 1 6 8 7 .
效的方法 手术切除肿瘤的范围为胰腺体尾和脾脏。根据病情发展及 淋巴结转移情况患,清扫脾血管、腹主动脉以及肝总动脉的脂肪以及 淋巴组织。近年来很多学者的研究和实验发现 ,保留患者的脾脏对于 患者的免疫功能是相当重要的,如果不切除患者的脾脏,会对患者的 预后产生影响。但是是否应该保留脾脏在医学界还是没有确切的定
降低患者在手术中的出血量,同时能够减少住院的时间,为患者减少
医疗费用 。 3 . 3 患者 一旦患有 胰腺体尾 恶性肿瘤 ,其在早期 是很难诊断 准确的 , 同时胰腺体尾 恶性肿瘤在早 期又特别容易 生长 ,到 了后期患 者在确诊 的时候 ,常常会发现患者 的腹腔 内肿瘤广 泛的转移 。其一般 会侵犯 的
侧翻起再单独结扎胰管。然后将胰体尾肿瘤一侧的胰腺断端向左前方 翻起,再从右向左慢慢分离同时切除肿瘤和脾脏,同时把淋 巴结和左
侧腹腔神经丛 以及肾脂肪囊一 同整块的切去口 】 。
部没有浸润粘连和无血管侵犯的情况,就可以采用腹腔镜手术 的方 法,这种方法虽然和常规的开腹远端胰腺切除术的手术时间以及手术

阵发性心房颤动病因论文

阵发性心房颤动病因论文

阵发性心房颤动病因探索与分析【中图分类号】r541.7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9-0040-01【摘要】目的:探索阵发性房颤的致病原因、发病机制,为积极干预和治疗制定可行性方案奠定基础。

方法:对我科2011年3月-2012年6月间诊治的21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群抽样调查。

结果: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各5例(各占23.81%);冠心病3例(14.29%);甲状腺功能亢进2例(9.52%);糖尿病、原发性心肌病各1例(各占4.76%),。

通过对各个不同疾病的原发病因治疗和对症处理,房颤可在短时间内消失。

结论:阵发性心房颤动绝大多数发生在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其中以风湿性二尖瓣病变、冠心病和高心病最为常见。

治疗时除注重病因和诱因治疗外,应考虑心律失常发作时心室率的控制和心律失常的转复、以及预防复发的措施。

【关键词】阵发性心房颤动;病因分析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且随着年龄增加其发病率显著增加,致残率和致死率极高。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房颤总患病率为0.61%,估计房颤患者有800多万,给人们健康造成极大威胁[1]。

因此,早发现早干预减少致残率和致死率是我们防治的中心工作。

笔者有意对我科2011年3月-2012年6月间诊治的21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横断面回顾性研究。

旨在于探索阵发性房颤的致病原因、发病机制,为积极干预和治疗制定可行性方案奠定基础。

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21例阵法性心房颤动患者,男性13例,女性性9例。

年龄在35-6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23岁。

既往明确诊断风湿性心脏病3例;高血压2例;冠心病1例,其余,除偶发上感,平素均身体健康,没有慢性消耗性疾病、遗传性疾病、近期使用影响心脏节律的药物及饮酒过量史。

临床表现为:阵法性心悸、胸闷;气急、惊慌、头晕、头痛;个别患者有轻偏瘫或一侧肢体感觉功能障碍。

房颤的原因 器质性心脏病最常见

房颤的原因 器质性心脏病最常见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房颤的原因器质性心脏病最常见
导语:房颤是心律失常中很常见的一种,房颤不及时治疗会引起严重并发症,例如心力衰竭,猝死,治疗房颤要找到原因,常见的有器质性的心脏病变,例
房颤是心律失常中很常见的一种,房颤不及时治疗会引起严重并发症,例如心力衰竭,猝死,治疗房颤要找到原因,常见的有器质性的心脏病变,例如先天性心脏病,还有抽烟喝酒等外界原因。

1、器质性心脏病(35%):
如肺源性心脏病(发生率为4%~5%,大多为阵发性,呼吸功能改善后发作会减少),慢性缩窄性心包炎;先天性心脏病等,心房颤动皆属于自律性增高的局灶起源性心房颤动,而部分的阵发性及部分持续性及慢性心房颤动为心房内,肺静脉,腔静脉局部微折返机制所致。

2、预激综合征(20%):
可能是由于预激综合征患者的旁道不应期很短,一旦建立了折返条件,经旁路的冲动增加,这种冲动又折返进入左心房应激期即能诱发心房颤动,预激并发房颤的发生率为11.5%~39%,预激综合征并发心房颤动被认为情况严重,因为旁路没有像房室结那样生理性传导延搁的保护作用,所以经旁道下传的心室率多在180次/min以上,严重影响心脏的排血量。

3、其他疾病(15%):
酗酒和吸烟,情绪激动,过度吸烟,排尿等可直接发生或在原有心脏病基础上诱发房颤。

4、家族性房颤(10%):
系基因突变所致,遗传方式属AD遗传,多在成年之后发生,呈阵发性,房颤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和终止,房颤发作症状较轻,多由劳累,
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治疗

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治疗

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治疗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可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或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后者称为特发性房颤。

按其发作特点和对治疗的反应,一般将房颤分为三种类型:能够自行终止者为阵发性房颤(paroxysmal AF) ;发作持续48h 以上未能自行转复而需要药物或非药物干预后才能转复的称为持续性房颤(persistent AF) ;经治疗也不能终止的房颤(发作持续7 天) 为永久性房颤(permanent AF) 。

本文主要介绍阵发性房颤的治疗。

一、发作时的处理 (一) 一般处理:如处理原发疾病,心电监测,必要时吸氧,给予镇静剂。

(二) 急性转复的适应证:阵发房颤转复的适应证为:主要是可影响血流动力学的房颤或房扑,如合并旁道逆传型预激综合征、肥厚梗阻性心肌病、急性心肌梗死以及其他心室率特别快的房颤或房扑。

(三) 急性转复的方法:以上情况临床状态一般比较紧急,故电转复是迅速有效的方法,转复后血流动力学情况往往能迅速改善。

电转复前一般无法进行充分的药物准备。

1/ 9如果病情相对稳定,可试用药物转复。

静脉给普罗帕酮、依布利特、多非利特、胺碘酮终止房颤可能有效。

有器质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的患者首选胺碘酮,没有器质性心脏病者可首选 Ic 类药(如普罗帕酮) 。

近年有报道用普罗帕酮450-600mg 顿服终止房颤发作,成功率较高,但首次应用最好在住院或有心电监护的条件下进行。

在药物效果不好或出现血压下降,症状加重等情况时,应尽快电转复。

(四) 控制心室率:对大多数快速阵发房颤或房扑可只进行心室率的控制,心室率减慢后病人的症状减轻,血流动力学状态改善,经常可以自行转复。

心功能正常者可用阻滞剂、钙拮抗剂、地高辛。

对常规控制室率措施无效或有禁忌时可考虑用静脉胺碘酮。

心功能受损(LVEF<40%) 时可考虑地高辛、地尔硫卓、胺碘酮。

预激伴房颤/房扑若考虑药物治疗时,可用普罗帕酮、索他洛尔,普鲁卡因胺、胺碘酮、氟卡胺,不可用钙拮抗剂、腺苷、受体阻滞剂或洋地黄。

什么是心房颤动、心房颤动名词解释

什么是心房颤动、心房颤动名词解释

什么是心房颤动、心房颤动名词解释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

房颤时,心房内激动传导的方向不一致,频率快而且不规则,使心房丧失了有效的收缩功能。

房颤时心房的激动频率高达300~600次/分,虽然由于房室结的保护作用可使这些激动不能全部到达心室,但是心室率(心率)仍然可以达到100~160次/分,这比正常窦性心率快,而且节律绝对不整齐。

患者常有自觉心跳快且不规律,脉搏不整齐等表现。

阵发性房颤是指能在7天内自己转复为窦性心律者,一般房颤的持续时间<48小时;持续性房颤指持续7天以上,需要药物或电复律才能转复为窦性心律者;永久性房颤指不能转复为窦性心律者,或者医生和患者已经接受房颤持续存在不打算转复为窦性心律的;当房颤持续时间超过1年并考虑转复窦性心律(如拟行射频消融手术)时称为长程持续性房颤。

房颤的分类
初发房颤
首次出现或首次诊断的房颤,不论其持续时间和症状的严重程度。

阵发性房颤
在7天内自行转复为窦性心律者,一般持续时间<48小时。

持续性房颤
持续7天以上,需要药物或电复律才能转复为窦性心律者。

永久性房颤
不能转复为窦性心律,或者医生和患者已经接受房颤持续存在不打算转复为窦性心律。

长期持续性房颤
房颤持续时间超过1年并考虑转复窦性心律。

新版中医单病种—心房颤动

新版中医单病种—心房颤动

心房颤动【定义】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指规则有序的心房电活动丧失,代之以快速无序的颤动波,是最严重的心房电活动紊乱。

心房无序地颤动,失去了有效的收缩与舒张,心房泵血功能变差或丧失,加之房室结对快速心房激动的递减传导,引起心室极不规则的反应。

心室律紊乱、心功能受损和心房血栓形成是房颤患者的主要病理生理特点。

本病多属于中医学“心悸”“怔忡”范围。

【诊断标准】心房颤动的诊断必须依据心电图,常规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表现为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形态及时限均不规则的颤动波,频率为350~600次/分。

房颤波可粗可细,有时细至必须用右房或食管内电极方能记录到。

心室律大多绝对不规则。

当心电图显示室上性型QRS,律不规则,又无P波时,应怀疑房颤可能。

房室传导正常且未经治疗的患者心室率大多为100~160次/分;预激综合征患者并发房颤时,心室率有时可超过300次/分,可致室颤。

房颤时,众多心房颤动在房室结内隐匿传导或阻滞,心室律因而完全不规则。

参照美国心脏协会(AHA)、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及美国心律学会(HRS)联合发布的2014年AHA/ACC/HRS房颤指南,将房颤分为五类:1.首发性房颤首次证实,伴或不伴症状。

2.阵发性房颤指房颤持续时间≤7天,可自行恢复为窦性心律,可反复发作。

3.持续性房颤指房颤持续时间>7天但≤1年。

4.长程持续性房颤指房颤持续时间超过12个月的持续性房颤。

5.永久性房颤指房颤用药物或电转复后不能恢复为窦性心律,或转复为窦性心律后个能用药物维持,在转复后易复发者,或医生和患者放弃复律治疗的持续性房颤,以改善患者症状为主要目的。

【辨证分型】房颤的辨证应分虚实,虚者系指脏腑气血阴阳亏虚,实者多指痰饮、瘀血、火邪上扰,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气血阴阳亏虚为本,痰湿瘀阻为标。

房颤的病位在心,心脏病变可以导致其他脏腑功能失调或亏损,“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灵枢·口问》);同样,其他脏腑病变亦可直接或间接影响心,故临床应分清心脏与他脏的病变情况,有利于决定治疗的先后缓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阵发性房颤是怎么一回事
导语:身体的健康和心脏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对于心脏的健康,现在很多人都很关注,特别是有阵发性房颤的一些朋友,对自己的心脏更关注,想具体了解
身体的健康和心脏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对于心脏的健康,现在很多人都很关注,特别是有阵发性房颤的一些朋友,对自己的心脏更关注,想具体了解一下阵发性房颤是怎么一回事?为了你能对阵发性房颤有一个具体的了解,就来看看下面内容的具体介绍。

在最近的美国心脏协会科学会议上,一群由医学博士Mandy N. Lauw(加拿大安大略省汉密尔顿市麦克马斯特大学)为代表的研究人员所做的综述指出:阵发性心房颤动(AF)相较于永久性房颤而言,可能有着较低的卒中风险.(该综述包括了18个研究中的134847例房颤患者,发现无论患者患有的是较低卒中风险的阵发性房颤还是永久性发颤,他们都会口服抗凝药物.)
“许多人直觉会认为阵发性房颤的卒中风险可能低于永久性房颤,”资深作者Stuart Connolly 博士(麦克马斯特大学),向Medscape医学新闻网记者解释道,“这似乎也是合情合理的,就像如果你的房颤好几个月才发作一次当然比始终在发房颤的患者的风险要低.”
但有一项发表于二十年前的SPAF(对于房颤患者的卒中预防)研究表明,卒中的发生率与房颤类型的不同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并且目前的指南也未将房颤的类型考虑进去.“他们建议抗凝治疗应基于卒中的危险分数,而并不区分是阵发性还是永久性房颤.”
Connolly博士指出,现有的大多研究观察很少会关注到这个问题.此外,永久性房颤患者更容易接受口服抗凝治疗,以至于很难界定卒中风险.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