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新、选)
JTG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要求规范》资料

1 总如此“精心施工,质量第一〞的方针,保证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特制定本规X。
1.0.2 本规X适用于各等级新建和改建公路的沥青路面工程。
1.0.3沥青路面施工必须符合国家环境和生态保护的规定。
1.0.4沥青路面施工必须有施工组织设计,并保证合理的施工工期。
沥青路面不得在气温10℃(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或5℃(其他等级公路),以与雨天、路面潮湿的情况下施工。
宜连续施工,防止与可能污染沥青层的其他工序交叉干扰,以杜绝施工和运输污染。
1.0.6沥青路面施工应确保安全,有良好的劳动保护。
沥青拌和厂应具备防火设施,配制和使用液体石油沥青的全过程严禁烟火。
使用煤沥青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工作人员吸入煤沥青或防止皮肤直接接触煤沥青造成身体伤害。
1.0.7沥青路面试验检测的实验室应通过认证,取得相应的资质,试验人员持证上岗,仪器设备必须检定合格。
1.0.8沥青路面工程应积极采用经试验和实践证明有效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
1.0.9沥青路面施工除应符合本规X外,尚应符合国家颁布的现行有关标准、规X的规定。
特殊地质条件和地区的沥青路面工程,可根据实际情况,制订补充规定。
各省、市、自治区或工程建设单位可根据具体情况,制订相应的技术指南,但技术要求不宜低于本规X的规定。
2 术语、符号、代号2.1.1沥青结合料 asphalt binder,asphalt cement在沥青混合料中起胶结作用的沥青类材料(含添加的外掺剂、改性剂等)的总称。
2.1.2乳化沥青emulsified bitumen(英), asphalt emulsion,emulsified asphalt(美)石油沥青与水在乳化剂、稳定剂等的作用下经乳化加工制得的均匀的沥青产品,也称沥青乳液。
2.1.3液体沥青 liquid bitumen(英), cutback asphalt(美)用汽油、煤油、柴油等溶剂将石油沥青稀释而成的沥青产品,也称轻制沥青或稀释沥青。
[整理]JTG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附条文说明).
![[整理]JTG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附条文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3acb93989e3143323868932c.png)
目录1 总则2 术语、符号、代号2.1术语2.2符号及代号3 基层4 材料4.1 一般规定4.2 道路石油沥青4.3 乳化沥青4.4 液体石油沥青4.5 煤沥青4.6 改性沥青4.7 改性乳化沥青4.8 粗集料4.9 细集料4.10 填料4.11 纤维稳定剂5 热拌料沥青混合料路面5.1 一般规定5.2 施工准备5.3 配合比设计5.4 混合料的拌制5.5 混合料的运输5.6 混合料的推铺5.7 沥青路面的压实及成型5.8 接缝5.9 开放交通及其他6 沥青表面处治与封层6.1 一般规定6.2 层铺法沥青表面处治6.3 上封层6.4 下封层6.5 稀浆封层和微表处7 沥青贯入式路面7.1 一般规定7.2 材料规格和用量7.3 施工准备7.4 施工方法8 常温沥青混合料路面8.1 一般规定8.2 冷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8.3 冷拌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8.4 冷补沥青混合料9 透层、粘层9.1 透层9.2 粘层10 其他沥青铺装工程10.1 一般规定10.2 行人及非机动车道路10.3 重型车停车场、公共汽车站10.4 水泥混凝土桥面的沥青铺装层10.5 钢桥面铺装10.6 公路隧道沥青路面10.7 路缘石与拦水带11 施工质量管理与检查验收11.1 一般规定11.2 施工前的材料与设备检查11.3 铺筑试验段11.4 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与检查11.5 交工验收阶级的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11.6 工程施工总结及质量保证期管理附录A 沥青路面使用性能气候分区附录B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附录C SMA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附录D OGFC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附录E沥青层压实度评定方法附录F施工质量动态管理方法附录G沥青路面质量过程控制及总量检验方法附录H本规范用词说明前言原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部标准《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 032-94)于1994年6 月7日发布,1994年12月1日实施。
沥青路面AC-10技术要求 设计理念

1. 沥青材料AC-10沥青混凝土采用道路石油沥青的质量应符合表1规定的技术要求。
表1 A级90#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2 粗集料规格及要求2.1 用于水泥路下面的沥青功能层粗集料为机扎碎石,用于加工集料的源石料的有关技术指标必须满足规定要求,同时加工的成品集料技术指标也必须满足规定,集料规格按给定的要求生产,各碎石厂按规定的级配范围根据碎石机的型号选择振动筛,如生产的级配不满足规定,应对振动筛进行适当调整。
2.2根据级配设计特点,推荐采用以下的集料规格,生产的集料应满足规定的要求,当生产的粗集料不符合规格要求时,但与其它材料配合后的级配符合沥青面层的级配范围时,经项目办批准,经中心试验室认可后也可使用。
路面功能层粗集料规格表22.3基于集料的规格,碎石加工厂必须配置如下尺寸的筛片,12~13mm,6 mm ,3mm。
2.4 路面各面层集料按下表规格采用:功能层集料规格表32.5 粗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磨耗性,其质量应符合以下规定:路面面层粗集料质量要求表42.6 粗集料应具有良好的颗粒形状,用于沥青路面的碎石至少应经过两级破碎,第一级为颚式破碎,第二级为反击破碎,不应单独采用颚式破碎机加工。
3 细集料规格及要求3.1 沥青面层的细集料采用机制砂或石屑,规格为S16,即0~3,其级配要求如表5所示。
3.2 细集料应洁净、干燥、其质量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路面面层细集料质量要求表6注:(1)砂当量宜控制在70%以上。
4 填料4.1 沥青混合料的填料采用石灰岩经磨细得到的矿粉,矿粉要求干燥、洁净,其质量应符合下表的要求,当采用水泥或消石灰做填料时,其用量不宜超过矿料总量的2%。
沥青面层用矿粉的质量技术要求表74.2 不准使用回收粉尘作矿粉。
5 混合料一般规定5.1 热拌沥青混合料应选用符合要求的材料,充分利用同类道路与同类材料的施工实践经验,并应经配合比设计确定矿料级配和沥青用量。
道路石油沥青性能检测及指标要求_secret

1.道路石油沥青沥青路面采用的沥青标号,宜按照公路等级、气候条件、交通条件、路面类型及在结构层中的层位及受力特点、施工方法等确定。
对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一般采用针入度指数大的沥青,即重交通石油沥青。
国产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特点是:沥青含蜡低,高温粘度大,低温延伸性好,抗老化性能强,能符合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可满足高等级公路的使用要求。
具体指标见下表。
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表1注:沥青标号由针入度值划分。
此外还有中、轻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液体石油沥青技术标准,乳化沥青技术标准,详见规范。
2.改性沥青改性沥青可单独或符合采用高分子聚合物、天然沥青及其他改性材料制作。
制造改性沥青的改性剂能要符合技术规范要求,基质沥青应与改性剂有良好的配伍性,其质量宜符合道路石油沥青的技术规范。
改性沥青对粘度、贮存稳定性等有严格要求,见规范。
改性沥青宜在固定式工厂或在现场设厂集中制作,也可在拌和厂现场边制造边使用,改性沥青的加工温度不宜超过180℃.胶乳类改性剂可直接投入拌和缸中生产改性沥青混合料。
3. 粗集料沥青层用粗集料包括碎石、破碎砾石、钢渣、矿渣等,但在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不得使用筛选砾石和矿渣。
粗集料必须用生产许可证的采石场生产或施工单位自行加工。
粗集料必须洁净、干燥、表面粗糙、无风化、不含杂质,质量应符合下表规定沥青混合料质量技术要求表2采石场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彻底清除覆盖层及泥土夹层,并不得含有土块,杂物等。
对用于抗滑表层沥青混合料中的粗集料,应该选用坚硬、耐磨、韧性好的碎石或碎砾石,因此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沥青路面的表面层(或磨耗层)对粗集料的磨耗值有严格的要求,详见下表。
粗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决定着混合料的基本性能,其指标见下表。
3细集料沥青路面的细集料包括天然砂、机制砂、石屑。
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不含杂质,并有适当的级配范围。
细集料的洁净程度,天然砂以小于0.075mm含量的百分数表示,石屑和机制砂以砂当量(适用于0-4.75)或亚甲蓝值(适用于0-2.36mm或0-0.15mm)表示,对细集料的技术要求见下表。
道路石油沥青技术标准

道路石油沥青技术标准道路石油沥青技术标准是指在道路建设和维护过程中,对石油沥青材料和工程技术的要求和规范。
石油沥青是道路建设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其质量和施工工艺对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制定和遵守道路石油沥青技术标准对于保障道路质量、提高道路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道路石油沥青技术标准包括对石油沥青材料的质量要求。
石油沥青是一种由石油炼制而成的黑色胶状物质,其主要成分是碳氢化合物,具有粘结性和耐水性等特点。
在道路建设中,石油沥青主要用于路面的铺设和封层,因此其质量直接影响着路面的耐久性和使用性能。
道路石油沥青技术标准对石油沥青的粘度、软化点、抗拉强度、渗透性等指标进行了详细规定,以确保其在道路工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其次,道路石油沥青技术标准还包括对石油沥青施工工艺的规范要求。
石油沥青在道路施工中需要经过加热、搅拌、铺设、压实等多道工序,才能发挥其最佳性能。
因此,施工工艺的规范性和操作技术的熟练程度对于道路施工质量至关重要。
道路石油沥青技术标准对石油沥青的加热温度、铺设厚度、压实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操作规范和施工质量。
总的来说,道路石油沥青技术标准是道路建设和维护中的重要依据,其制定和遵守对于提高道路质量、延长道路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遵守技术标准,选用优质的石油沥青材料,采用规范的施工工艺,才能保障道路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因此,各相关部门和施工单位应当严格遵守道路石油沥青技术标准,确保道路建设和维护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对石油沥青材料和施工工艺进行合理选择和调整,以充分发挥其性能和效益。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操作技术和质量意识,确保道路石油沥青技术标准得以有效执行。
只有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才能够更好地保障道路质量,提高道路使用寿命,为人们出行和交通安全提供更好的保障。
新版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

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
注【1】: 30号沥青仅用于沥青稳定基层。
130号和160号沥青除严寒地域可直接在中低级公路上直接应用外, 通常见作乳化沥青、稀释沥青、改性沥青基质沥青。
注【2】:
经建设单位同意, PI值、60℃动力粘度、 10℃延度可作为选择性指标, 也可不作为施工质量检验指标。
注【3】: 70号沥青可依据需要要求供给商提供针入度范围为60~70或70~80沥青, 50号沥青可要求提供针入度范围为40~50或50~60沥青。
注【4】: 用于仲裁试验求取PI时5个温度针入度关系相关系数不得小于0.997.
聚合物改性沥青技术要求
注【1】: 135℃运动粘度可采取布什旋转粘度。
注【2】: 贮存稳定性指标适适用于工厂生产成品改性沥青。
现场制作改性沥青对贮存稳定性指标可不作要求, 但必需在制作后, 保持不间断搅拌或泵送循环, 确保使用前没
有显著离析。
道路用乳化沥青技术要求
改性乳化沥青技术要求
稀浆封层和微表处混合料技术要求。
沥青路面原材料设计技术要求

沥青路面原材料设计技术要求1.沥青路面上面层采用SMA-13的原材料及混合料设计要求(1)、沥青:用于SMA-13的沥青必须具有较高的粘度,与集料有良好的粘附性,设计采用成品SBS改性沥青,其技术要求详见下表(改性沥青的基质沥青宜采用符合“道路石油沥青技术指标”要求的70号A级沥青):SBS改性沥青技术指标要求表1-1注:试验依据《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
PG76-22沥青技术要求表1-2注:1)SHRP指标作为代理商或供应商对每批次沥青结合料的质量承诺,其余常规指标作为施工质量控制。
2)试验依据《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
(2)、粗集料:采用新鲜、坚硬、耐磨、洁净的玄武岩用大型联合碎石机(不少于三级,其中反击破不少于两级)轧制成的碎石,形状接近立方体,其技术指标应满足下表的要求: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表1-3粗集料规格要求表1-4(3)、细集料:上面层沥青马蹄脂碎石细集料采用碱性或中性石料加工生产的机制砂,细集料在加工过程中应具有吸尘或水洗设备,细集料中水洗法<0.075mm的颗粒含量不大于3%,不得含有杂物。
细集料应具有耐嵌挤,颗粒饱满,且粉尘含量低,其技术指标应满足下表的要求:细集料质量技术要求 表1-5机制砂规格要求 表1-6注:1)采用水洗法筛分。
2)细集料中小于0.075mm 颗粒含量的说明:对进场的拌和设备应事先标定经过二级除尘后各级热料仓中小于0.075mm 的颗粒含量是否符合要求(0~3mm 热料仓中小于0.075mm 颗粒含量不得超过3%,其余各级热料仓中小于0.075mm 颗粒含量不得超过1%),如果设备的最大除尘能力仍不能满足此要求,应采取措施严格控制冷料加工过程中的粉尘含量,尤其是细集料中小于0.075mm 颗粒的含量,并据此确定细集料中小于0.075mm 颗粒含量控制上限(将上表中0.075mm 筛孔通过率的上限8%下调,但不得上调)。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标准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标准一、基层1、沥青面层施工前应对基层进行检查,基层质量不符合要求的不得铺筑沥青面层。
2、新建沥青路面的基层按结构组合设计要求,选用沥青稳定碎石、沥青贯入式、级配碎石、级配砂砾等柔性基层;水泥稳定土或粒料、石灰与粉煤灰稳定土或粒料的半刚性基层;碾压式水泥混凝土、贫混凝土等刚性基层;以及上部使用柔性基层,下部使用半刚性基层的混合式基层。
3、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基层与沥青层宜在同一年内施工,以减少路面开裂。
4、以旧沥青路面作基层时,应根据旧路面质量,确定对原有路面修补、铣刨、加铺罩面层。
旧沥青路面的整平应按高程控制铺筑,分层整平的一层最大厚度不宜超过100mm。
5、以旧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作基层加铺沥青面层时,应根据旧路面质量,确定处治工艺,确认能满足基层要求后,方能加铺沥青层。
6、旧路面处理后必须彻底清除浮灰,根据需要并作适当的铣刨处理,洒布粘层油,再铺筑新的结构层。
二、材料(一)一般规定1、沥青路面使用的各种材料运至现场后必须取样进行质量检验,经评定合格方可使用,不得以供应商提供的检测报告或商检报告代替现场检测。
2、沥青路面集料的选择必须经过认真的料源调查,确定料源应尽可能就地取材。
质量符合使用要求,石料开采必须注意环境保护,防止破坏生态平衡。
3、集料粒径规格以方孔筛为准。
不同料源、品种、规格的集料不得混杂堆放。
(二)道路石油沥青<1>沥青路面采用的沥青标号,宜按照公路等级、气候条件、交通条件、路面类型及在结构层中的层位及受力特点、施工方法等,结合当地的使用经验,经技术论证后确定。
<1.1>对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夏季温度高、高温持续时间长、重载交通、山区及丘陵区上坡路段、服务区、停车场等行车速度慢的路段,尤其是汽车荷载剪应力大的层次,宜采用稠度大、60℃粘度大的沥青,也可提高高温气候分区的温度水平选用沥青等级;对温度日温差、年温差大的地区宜注意选用针入度指数大的沥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
注【1】:30号沥青仅用于沥青稳定基层。
130号和160号沥青除寒冷地区可直接在中低级公路上直接应用外,通常用作乳化沥青、稀释沥青、改性沥青的基质沥青。
注【2】:经建设单位同意,PI值、60℃动力粘度、10℃延度可作为选择性指标,也可不作为施工质量检验指标。
注【3】:70号沥青可根据需要要求供应商提供针入度范围为60~70或70~80的沥青,50号沥青可要求提供针入度范围为40~50或50~60的沥青。
注【4】:用于仲裁试验求取PI时的5个温度的针入度关系的相关系数不得小于0.997.
聚合物改性沥青技术要求
注【1】:135℃运动粘度可采用布什旋转粘度。
注【2】:贮存稳定性指标适用于工厂生产的成品改性沥青。
现场制作的改性沥青对贮存稳定性指标可不作要求,但必须在制作后,保持不间断的搅拌或泵送循环,保证使用前没有明显的离析。
稀浆封层和微表处混合料技术要求
最新文件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方便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