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层AC-13C道路石油沥青施工指导意见
上面层AC-13C道路石油沥青施工指导意见doc

沥青路面上面层(70号A级道路石油沥青,AC-13C)施工指导意见根据交通部标准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规定,结合我省已建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的施工经验和研究成果,对沥青路面上面层施工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沥青路面上面层厚度采用4cm,采用AC13C级配类型。
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应符合表一的规定。
沥青路面上面层用沥青混凝土矿料级配通过率(%)范围表一层次类型方筛孔尺寸(mm)上面层AC-13C16.010013.290~1009.568~854.7538~682.3624~501.1815~380.610~280.37~200.155~150.0754~8一、材料要求1、沥青沥青路面上面层采用A级道路石油沥青,标号为70号,其技术要求见表二。
沥青性能整套检验由指挥部委托有关试验单位进行,各施工单位和驻地监理组工地试验室对针入度、延度、软化点进行检验,指挥部中心试验室除上述检测项目外,还应检验老化后的质量损失、针入度比、延度,并留样备检。
检测频率:施工单位每车检验一次,监理组每五车抽检一次,指挥部中心试验室每周抽检一次。
2、粗集料应采用石质坚硬、清洁、不含风化颗粒、近立方体颗粒的玄武岩,粒径大于2.36mm。
应用反击式破碎机轧制的碎石,严格控制细长扁平颗粒含量,以确保粗集料的质量。
集料质量应从源头抓起,派专人进驻集料加工厂,对不合格的集料不得装车、装船,对进场粗集料每500T检验一次。
粗集料技术要求见表三。
3、细集料采用坚硬、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级配的人工轧制的米砂,不能采用山场的下脚料。
对进场集料每500T 检验一次。
细集料规格见表四。
4、填料宜采用石灰岩碱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
矿粉必须干燥、清洁,矿粉质量技术要求见表五,每50T检验一次。
拌和机回收的粉料不能用于拌制沥青混合料,以确保沥青面层的质量。
沥青路面上面层用粗集料(玄武岩)质量技术要求表三注:(1)有1个或以上破碎面为黄色节理面的集料颗粒含量应不大于5%;(2)多孔玄武岩的视密度可放宽至2.45t/m3,吸水率放宽至3%。
沥青路面AC-13施工指导意见(70#沥青)

沥青路面上面层AC-13(70#道路石油沥青)施工指导意见根据部颁标准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规定,特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沥青路面上面层AC-13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应符合表一的规定。
一、材料要求1、沥青沥青面层均采用优质70#道路石油沥青,其技术要求见表二。
各施工单位和驻地监理组工地试验室应对针入度、延度和软化点进行检验,并由施工单位留样备检。
施工单位每车检测1次,监理单位每5车检测1次。
沥青全套指标检验由施工单位和监理组联合委托有关单位按每2000吨进行,每个标段至少送检1次。
沥青路面上面层用沥青混凝土矿料级配通过率(%)范围表一70#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表二2、粗集料应采用石质坚硬、清洁、不含风化颗粒、近立方体颗粒的碎石,粒径大于4.75mm。
宜采用玄武岩、辉绿岩等中性石料,也可采用石灰岩等碱性石料,宜用反击式破碎机轧制的碎石,严格控制细长扁平颗粒含量,以确保粗集料的质量。
集料质量应从源头抓起,对不合格的集料不得装车、装船,对进场粗集料每1500T检验一次。
粗集料技术要求见表三。
沥青上面层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表三3、细集料采用坚硬、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级配的人工轧制的米砂,石质采用石灰岩,不能采用山场的下脚料。
细集料每500T检验一次。
细集料规格见表四。
根据级配的需要,也可使用少量质量优良的河砂。
沥青上面层用细集料规格表四注:(1)视密度不小于2.5 g/cm3;(2)砂当量不得小于60%。
4、填料宜采用石灰岩碱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
矿粉必须干燥、清洁,矿粉质量技术要求见表五,每100T检验一次。
拌和机的粉尘可作为矿粉的一部分回收使用。
但每盘用量不得超过填料总量的25%,掺有粉尘填料的塑性指数不得大于4%。
沥青面层用矿粉质量技术要求表五二、做好施工机械与质量检测仪器的准备工作1、必须配备齐全施工机械和配件,做好开工前的保养、调试和试机,并保证在施工期间一般不发生有碍施工进展和质量的故障。
AC-13C施工作业指导书

AC-13C(SBS改性沥青)施工作业指导书沥青面层是位于高速公路路面基层上最重要的路面结构层,直接承受车轮荷载和大气自然因素的作用,应具有平整、坚实、耐久及抗车辙、抗裂、抗滑、抗水害等多方面的综合性能。
根据部颁标准《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相关规定及本项目设计文件。
结合多条新建高速公路的施工经验,对沥青路面上面层AC-13C(SBS改性沥青)施工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总则采用AC-13C改进的级配类型,矿料级配要求见表1。
表1 AC-13C沥青混凝土矿料级配通过率范围(%)1.沥青沥青上面层AC-13C采用聚合物(SBS)改性沥青,其技术要求见表2。
表2 改性沥青技术要求路石油沥青的技术要求。
供应商在提供改性沥青的质量报告时应相应提供基质沥青的质量检验报告或沥青样品。
根据招标文件,供货商按照3000吨/批次提供全套检测报告(含PG分级项目)。
SBS改性沥青按照每4000吨进行一次外检,外检由建设办和总监办根据需要进行。
供货商、施工单位、监理工程师三方共同在工地取样并见证送样至建设办认可的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检测机构进行,提供沥青的全套检测报告(含PG分级项目)。
此外,改性沥青的生产、流通环节复杂,建设办根据需要安排驻场人员对工艺流程、质保体系等进行监控。
沥青运至施工现场后,每车沥青必须具备四个条件后方能泵入沥青储罐:(1)驻厂监理签字、出厂检测报告、质保书、运输车牌号、沥青供应商代表签字、铅封完好;(2)沥青供货商代表与施工单位、监理人在沥青到达现场后共同取样4份供检测与封存留样用;(3)出厂磅单显示数量与到场称量数量的误差在沥青甲供材招标文件、合同文件允许的误差范围内;(4)沥青三大指标(针入度、软化点、延度)现场检测合格,并与供货商自检报告中的检测结果在误差许可范围内。
试验方法按照现行《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规定的方法执行。
上面层AC-13C(道路石油沥青)施工指导意见

上面层AC-13C(道路石油沥青)施工指导意见沥青路面上面层(70号A级道路石油沥青,AC-13C)施工指导意见根据交通部标准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规定,结合我省已建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的施工经验和研究成果,对沥青路面上面层施工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沥青路面上面层厚度采用4cm,采用AC-13C级配类型。
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应符合表一的规定。
沥青路面上面层用沥青混凝土矿料级配通过率(%)范围表一备注:AC-13C 为粗型密级配,2.36mm关键性筛孔通过率<40。
一、材料要求1、沥青沥青路面上面层采用A级道路石油沥青,标号为70号,其技术要求见表二。
沥青性能整套检验由指挥部委托有关试验单位进行,各施工单位和驻地监理组工地试验室对针入度、延度、软化点进行检验,指挥部中心试验室除上述检测项目外,还应检验老化后的质量损失、针入度比、延度,并留样备检。
检测频率:施工单位每车检验一次,监理组每五车抽检一次,指挥部中心试验室每周抽检一次。
70号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表二2、粗集料应采用石质坚硬、清洁、不含风化颗粒、近立方体颗粒的玄武岩,粒径大于2.36mm。
应用反击式破碎机轧制的碎石,严格控制细长扁平颗粒含量,以确保粗集料的质量。
集料质量应从源头抓起,派专人进驻集料加工厂,对不合格的集料不得装车、装船,对进场粗集料每500T检验一次。
粗集料技术要求见表三。
3、细集料采用坚硬、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级配的人工轧制的米砂,不能采用山场的下脚料。
对进场集料每500T 检验一次。
细集料规格见表四。
4、填料宜采用石灰岩碱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
矿粉必须干燥、清洁,矿粉质量技术要求见表五,每50T检验一次。
拌和机回收的粉料不能用于拌制沥青混合料,以确保沥青面层的质量。
沥青路面上面层用粗集料(玄武岩)质量技术要求表三料颗粒含量应不大于5%;(2)多孔玄武岩的视密度可放宽至2.45t/m3,吸水率放宽至3%。
高速公路上面层改性沥青AC-13施工指导意见

鹰瑞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上面层(AC-13)SBS改性沥青混凝土施工指导意见根据鹰瑞高速公路设计文件和部颁《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要求,结合已建成高速公路的施工经验,特提出如下指导意见:1 集料级配鹰瑞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上面层厚度4cm,采用AC 13型级配。
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工程设计范围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沥青上面层矿料级配通过率(%)范围2 材料要求2.1 沥青鹰瑞高速中上面层根据设计文件,采用优质SBS改性沥青,等级达到美国SHRP沥青路用性能规范的PG76-16要求,其具体指标要求见表2、表3。
表2 PG76-16等级SBS改性沥青参数要求注:1、表中所有项目都满足时,沥青结合料达到PG76-16等级。
2、蠕变劲度S≤300 MPa,直接拉伸试验可不做要求,在300~600 MPa之间,直接拉伸试验的破坏应变要求可代替蠕变劲度的要求,m值在两种情况下都应满足。
表3 SBS改性沥青技术要求改性沥青运抵工地后,由监理代表处组织会同承包人按1批(次)/500吨对改性沥青全套指标进行检测,检测费由各段承包人摊销。
各驻地办和承包人工地试验室应分别按1批(次)/100吨对改性沥青常规指标(如针入度、延度、软化点等)进行检验,监理代表处中心试验室按1批(次)/200吨进行检验。
2.2 集料集料各档料的规格见表4。
粗集料的质量要求见表5,细集料质量要求见表6。
表4 上面层集料筛分要求表5 上面层粗集料(1#~3#)质量技术要求及检测频率表6 上面层细集料(4#)质量技术要求及检测频率注:坚固性试验可根据需要进行。
采用的集料满足《鹰瑞高速鹰瑞高速公路路面集料备料要求》中关于中面层沥青混合料用集料的相关要求。
2.3 填料宜优先选用粘附性等级较好的石灰岩磨细加工的矿粉,拌和楼回收的粉尘不得使用。
承包人对进场的矿粉按每50吨检验1次,(驻地办对矿粉按每100吨检验1次)。
沥青混合料采用的矿粉质量要求见表7。
SBS改性沥青AC-13施工指导意见

沥青路面上面层AC-13C(SBS改性沥青)施工指导意见根据交通部标准JTG F40 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规定,结合我省已建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公路的施工经验和研究成果,对沥青路面上面层AC-13C(SBS改性沥青)施工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应符合表一的规定。
沥青路面上面层用AC-13C沥青混凝土矿料级配通过率(%)围表一一、材料要求1、沥青沥青路面上面层采用SBS改性沥青,其技术要求见表二。
沥青性能整套检验由业主委托有关试验单位进行,各施工单位和驻地监理组工地试验室对针入度、延度、软化点进行检验,并留样备检。
检测频率:施工单位每车检验一次,监理组每五车抽检一次。
2、粗集料应采用石质坚硬、清洁、不含风化颗粒、近立方体颗粒的碎石,粒径大于2.36mm。
应用反击式破碎机轧制的碎石,严格控制细长扁平颗粒含量,以确保粗集料的质量。
集料质量应从源头抓起,派专人进驻集料加工厂,对不合格的集料不得装车、装船,对进场粗集料每1000T检验一次。
粗集料技术要求见表三。
3、细集料采用坚硬、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级配的人工轧制的米砂,不能采用山场的下脚料。
对进场细集料每500T检验一次。
细集料规格见表四。
4、填料宜采用石灰岩碱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
矿粉必须干燥、清洁,矿粉质量技术要求见表五,每50T检验一次。
拌和机回收的粉料不能用于拌制沥青混合料,以确保沥青面层的质量。
SBS改性沥青技术要求表二沥青路面上面层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表三注:(1)有1个或以上破碎面为黄色节理面的集料颗粒含量应不大于5%;沥青路面上面层用细集料规格表四注:(1)视密度不小于2.6 g/cm3;(2)砂当量不得小于60%(宜控制在70%以上),亚甲蓝值不大于25g/kg;(3)小于0.075mm质量百分率宜不大于12.5%;(4)棱角性不小于30s。
沥青面层用矿粉质量技术要求表五注:亲水系数宜小于0.8。
PR改性沥青混合料施工指导意见(AC-13C、AC-20C)

PR普通沥青混合料施工指导定见〔AC-13C、AC-20C〕PR抗车辙剂是法国出产的一种沥青混合料添加剂,与沥青混合料拌和过程中,其颗粒在热矿料的碰撞、剪切综合作用下,能够对混合料起到嵌挤、加筋、胶结的作用,使沥青混合料的性能显著提高,尤其是抗车辙能力大幅提高。
为包管新材料的正确使用,确保工程质量,特制定此施工指导定见,以利工程实施。
一、原材料沥青路面所用的沥青、集料、矿粉质量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尺度】JTG F40-2004及设计说明中的相关要求。
1、沥青采用优质A级70#道路石油沥青,其技术指标应满足表二要求。
沥青性能整套查验每批到货至少查验一次。
针入度、延度〔15℃〕和软化点每车沥青查验一次,并留样备检。
当上面层设计AC-13C级配时,应注意使2.36mm筛孔通过率<40%,中面层设计AC-20C级配时,应注意使4.75mm筛孔通过率<45%。
2、粗集料〔1〕粗集料应洁净、枯燥、无风化、无杂质,其质量应符合表三要求。
上面层可采用玄武岩或辉绿岩等磨光值较好的石料,中面层采用石灰岩。
〔2〕粗集料有二个破碎面颗粒比例不少于90%,应选用还击式破碎机轧制的碎石。
〔3〕用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时,当受料源限制,上面层采用3,吸水率可放宽至3%,但必需得到建设单元的批准,且不得用于SMA路面。
3、细集料细集料采用石灰岩粉碎的机制砂。
使用的细集料应洁净、枯燥、无杂质,其质量应符合表四要求。
集料质量应从源头抓起,派专人进驻集料加工厂,对不合格的集料不得装车、装船,对出场粗集料规定频率查验一次,细集料每500T查验一次。
4、矿粉〔1〕矿粉宜采用石灰石加工而得。
〔2〕矿粉应枯燥、洁净,其质量应符合表五要求。
〔3〕不得将拌和机回收的粉尘作为矿粉使用。
〔4〕矿粉每200T查验一次。
5、抗车辙剂PR材料呈黑色、固体、颗粒状;粒径4mm摆布;密度0.91~g/cm3;软化点(设计文件为熔点)为140~150℃。
SBS改性沥青AC-13施工指导意见解析

沥青路面上面层AC-13C(SBS改性沥青)施工指导意见根据交通部标准JTG F40 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规定,结合我省已建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公路的施工经验和研究成果,对沥青路面上面层AC-13C(SBS改性沥青)施工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应符合表一的规定。
沥青路面上面层用AC-13C沥青混凝土矿料级配通过率(%)范围表一一、材料要求1、沥青沥青路面上面层采用SBS改性沥青,其技术要求见表二。
沥青性能整套检验由业主委托有关试验单位进行,各施工单位和驻地监理组工地试验室对针入度、延度、软化点进行检验,并留样备检。
检测频率:施工单位每车检验一次,监理组每五车抽检一次。
2、粗集料应采用石质坚硬、清洁、不含风化颗粒、近立方体颗粒的碎石,粒径大于2.36mm。
应用反击式破碎机轧制的碎石,严格控制细长扁平颗粒含量,以确保粗集料的质量。
集料质量应从源头抓起,派专人进驻集料加工厂,对不合格的集料不得装车、装船,对进场粗集料每1000T检验一次。
粗集料技术要求见表三。
3、细集料采用坚硬、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级配的人工轧制的米砂,不能采用山场的下脚料。
对进场细集料每500T检验一次。
细集料规格见表四。
4、填料宜采用石灰岩碱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
矿粉必须干燥、清洁,矿粉质量技术要求见表五,每50T检验一次。
拌和机回收的粉料不能用于拌制沥青混合料,以确保沥青面层的质量。
SBS改性沥青技术要求表二沥青路面上面层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表三注:(1)有1个或以上破碎面为黄色节理面的集料颗粒含量应不大于5%;沥青路面上面层用细集料规格表四注:(1)视密度不小于2.6 g/cm3;(2)砂当量不得小于60%(宜控制在70%以上),亚甲蓝值不大于25g/kg;(3)小于0.075mm质量百分率宜不大于12.5%;(4)棱角性不小于30s。
沥青面层用矿粉质量技术要求表五注:亲水系数宜小于0.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沥青路面上面层(70号A级道路石油沥青,AC-13C)施工指导意见根据交通部标准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规定,结合我省已建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的施工经验和研究成果,对沥青路面上面层施工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沥青路面上面层厚度采用4cm,采用AC-13C级配类型。
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应符合表一的规定。
沥青路面上面层用沥青混凝土矿料级配通过率(%)范围表一备注:AC-13C 为粗型密级配,2.36mm关键性筛孔通过率<40。
一、材料要求1、沥青沥青路面上面层采用A级道路石油沥青,标号为70号,其技术要求见表二。
沥青性能整套检验由指挥部委托有关试验单位进行,各施工单位和驻地监理组工地试验室对针入度、延度、软化点进行检验,指挥部中心试验室除上述检测项目外,还应检验老化后的质量损失、针入度比、延度,并留样备检。
检测频率:施工单位每车检验一次,监理组每五车抽检一次,指挥部中心试验室每周抽检一次。
70号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表二2、粗集料应采用石质坚硬、清洁、不含风化颗粒、近立方体颗粒的玄武岩,粒径大于2.36mm。
应用反击式破碎机轧制的碎石,严格控制细长扁平颗粒含量,以确保粗集料的质量。
集料质量应从源头抓起,派专人进驻集料加工厂,对不合格的集料不得装车、装船,对进场粗集料每500T检验一次。
粗集料技术要求见表三。
3、细集料采用坚硬、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级配的人工轧制的米砂,不能采用山场的下脚料。
对进场集料每500T 检验一次。
细集料规格见表四。
4、填料宜采用石灰岩碱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
矿粉必须干燥、清洁,矿粉质量技术要求见表五,每50T检验一次。
拌和机回收的粉料不能用于拌制沥青混合料,以确保沥青面层的质量。
沥青路面上面层用粗集料(玄武岩)质量技术要求表三注:(1)有1个或以上破碎面为黄色节理面的集料颗粒含量应不大于5%;(2)多孔玄武岩的视密度可放宽至2.45t/m3,吸水率放宽至3%。
沥青路面上面层用细集料规格表四注:(1)视密度不小于2.6 g/cm3;(2)砂当量不得小于60%(宜控制在70%以上),亚甲蓝值不大于25g/kg;(3)小于0.075mm质量百分率宜不大于12.5%;(4)棱角性不小于30s。
沥青面层用矿粉质量技术要求表五注:亲水系数宜小于0.8。
二、施工机械与质量检测仪器1、必须配备齐全施工机械和配件,做好开工前的保养、调试和试机,并保证在施工期间一般不发生有碍施工进度和质量的故障。
沥青上面层宜采用单幅全宽机械化连续摊铺作业,对于单幅双车道面层,应实施两台摊铺机梯队作业,以确保摊铺面的质量。
因而必须配备以下主要施工机械(一个施工点)。
(1)间歇式沥青混合料拌和机,额定产量大于200T/H,另配有80T以上热贮料仓。
全部生产过程由计算机自动控制,配有良好的打印装置。
(2)进口沥青混合料摊铺机二台。
(3)压路机:25T以上轮胎压路机2台,10T以上双钢轮压路机3台。
(4)载重量15T以上的自卸汽车不少于20辆。
2、必须配备性能良好、精度符合规定的质量检测仪器,并配备足够的易损部件。
主要仪器设备如下。
(1)针入度仪(2)延度仪(3)软化点仪(4)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仪(5)马歇尔试件击实仪(6)试验室用沥青混合料拌和机(7)脱模器(8)沥青混合料离心抽提仪(带矿粉离心加速沉淀仪)或回流式全自动沥青混合料抽提仪(9)标准筛(方筛孔)(10)集料压碎值试验仪(11)烘箱(12)试模(不少于10只)(13)恒温水浴(14)冰箱(15)路面取芯机(16)路面弯沉仪(17)砂当量仪(18)真空法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试验仪三、上面层沥青混凝土的技术标准按沥青面层所选定的沥青混凝土类型,均为热拌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
根据《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规定,上面层沥青混凝土AC-13C应符合表六规定的马歇尔试验技术标准。
沥青混合料进行配合比设计时,动稳定度不应小于1000次/mm。
热拌沥青混凝土马歇尔试验技术标准表六注:1、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矿料间隙率(VMA,%)当马歇尔试件设计空隙率(%)为4、5、6时,分别为14、15、16,当设计空隙率不是整数时用内插法确定要求的最小VMA;2、沥青混合料冻融劈裂强度比不应小于80%;3、配合比设计中,粉胶比宜控制在0.6~1.6范围内。
四、必须进行完善的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1、热拌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由马歇尔试验设计、抗水损害检验及车辙试验三个部分组成。
2、热拌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遵照下列步骤进行:(1)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a、确定各矿料的组成比例。
从施工现场分别取各类矿料进行筛分,用计算机或图解计算各矿料的用量,使合成的矿质混合料级配符合表一的范围。
本计算应反复进行,使矿质混合料级配曲线应接近一条顺滑的曲线,其中特别注意使0.075mm、2.36mm、4.75mm的筛孔通过量控制接近标准设计级配。
b、确定沥青的最佳油石比。
用计算确定的矿料组成和经验采用的油石比范围,按0.5%间隔变化,取五个不同的油石比,用实验室小型拌和机拌制沥青混合料,制备五组马歇尔试件。
测定试件的密度、空隙率、沥青饱和度、稳定度和流值,分别绘制各项指标的曲线。
取相应于密度最大值的油石比a1、稳定度最大值的油石比a2和设计空隙率油石比a3和饱和度范围中值的油石比a4,按下式取四者的平均值作为最佳油石比初始值OAC1。
OAC1=(a1+ a2+ a3+a4)/4求出能满足沥青混凝土各项标准的最大油石比OAC max和最小油石比OAC min,按下式取中值OAC2。
OAC2=(OAC max+OAC min)/2如果最佳油石比的初始值OAC1在OAC max和OAC min之间,则认为设计结果是可行的,可取OAC1和OAC2的中值作为目标配合比最佳油石比OAC,并结合气候交通特点论证地取用,其对应的试件空隙率在4%~5.5%范围内。
如OAC1处在上述范围之外,应调整级配,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
c、残留稳定度检验。
按以上配合比制备沥青混凝土马歇尔试件,做浸水48小时马歇尔试验,检验残留稳定度必须满足表六的规定。
d、抗车辙能力检验。
对于AC 13C上面层沥青混合料,应按规定进行动稳定度检验,指标应符合相关规定。
(2)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a、确定各热料仓矿料和矿粉的用量。
必须从二次筛分后进入各热料仓的矿料取样进行筛分,根据筛分结果,通过计算,使矿质混合料的级配接近目标配合比并符合表一的规定,以确定各热料仓矿料和矿粉的用料比例,供拌和机控制室使用。
同时反复调整冷料仓进料比例,以达到供料均衡。
b、确定最佳油石比。
取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最佳油石比OAC和OAC±0.3%三个油石比,取以上计算的矿质混合料,用试验室的小型拌和机拌制沥青混合料进行马歇尔试验,依据目标配合比设计方法绘图分析,综合确定生产配合比的最佳油石比OAC。
按以上方法确定的OAC可能与目标配合比的OAC不一致,如相差不超过0.2个百分点,应按生产配合比确定的OAC进行试拌和试铺,或分析确定试拌试铺用油石比;如相差超过0.2个百分点,应找出原因,进一步试验分析后确定试拌试铺用油石比。
c、残留稳定度检验。
按以上生产配合比,用室内小型拌和机拌制沥青混合料,做浸水48小时马歇尔试验,检验残留稳定度,必须满足表六的规定。
(3)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用生产配合比进行试拌,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指标合格后铺筑试铺段。
取试铺用的沥青混合料进行马歇尔试验检验和沥青含量、筛分试验,检验标准配合比矿料合成级配中,至少应包括0.075mm、2.36mm、4.75mm及公称最大粒径筛孔的通过率接近目标配合比级配值,并避免在0.3mm~0.6mm处出现驼峰。
由此确定正常生产用的标准配合比。
3、关于沥青混凝土马歇尔室内试验中几点统一做法(1)进行目标配合比设计和生产配合比设计时,制备试件的混合料,需采用小型沥青混合料拌和机拌和,以模拟生产实际情况。
(2)每组试件个数一律用6个。
(3)试件成型温度参照表七。
试模应按规定预热。
上面层AC-13C沥青混合料试验拌和与击实温度℃表七(4)沥青混合料试件密度试验方法:上面层沥青混合料统一用表干法的毛体积相对密度。
(5)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每天两次按T0711真空法实测获得,并按每天总量控制算的平均油石比用计算法进行校核,当两者差值小于0.005时取两者数值较大值作为标准值,当差值超过0.005时,应分析原因,论证后取值;沥青混合料试件体积指标,按JTG F40 2004 B·5·10条规定的方法计算。
(6)试件的配料、拌和均应单个进行,以确保试验结果的一致性。
五、做好沥青下面层的检查与清扫1、检查下面层的工程质量和与基层的粘结性,对下面层局部质量缺陷(例如严重离析和开裂等以及油污造成松散的)应按规定进行修复。
2、对下面层表面浮动混合料应扫至路面以外,表面杂物亦清扫干净。
灰尘应提前冲洗,风吹干净。
3、铺筑上面层前,对下面层表面应进行彻底清扫,清除纹槽内泥土杂物,风干后均匀喷洒粘层沥青,施工工艺按有关规定执行。
粘层沥青喷洒后应进行交通管制,禁止任何车辆通行和人员踩踏,不粘车轮时才可摊铺上面层。
六、铺筑试铺阶段沥青上面层施工开工前,应先做试铺路段。
每个面层施工单位,通过合格的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拟定试铺路段铺筑方案,采用重新调试的正式施工机械,铺筑试铺路段。
试铺路段宜选在正线直线段,长度不少于300m。
试铺路段施工分为试拌和试铺两个阶段,需要决定的内容包括:1、根据各种机械的施工能力相匹配的原则,确定适宜的施工机械,按生产能力决定机械数量与组合方式。
2、通过试拌决定:(1)拌和机的操作方式——如上料速度、拌和数量与拌和时间、拌和温度等。
(2)验证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和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质,决定正式生产用的矿料配合比和油石比。
3、通过试铺决定:(1)摊铺机的操作方式——摊铺温度、摊铺速度、初步振捣夯实的方法和强度、自动找平方式等。
(2)压实机具的选择、组合,压实顺序,碾压温度,碾压速度及遍数。
(3)施工缝处理方法。
(4)各种沥青面层的松铺系数。
4、确定施工产量及作业段的长度,修订施工组织计划。
5、全面检查材料及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6、确定施工组织及管理体系、质保体系、人员、机械设备、检测设备、通讯及指挥方式。
试铺段的铺筑,严格按交通部标准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规定操作。
在试铺段的铺筑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应一起参加,检查施工工艺、技术措施是否符合要求,测温、观色、取样,并记录试验与检测结果,检查各种技术指标情况,对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各层试铺,必须力争一次铺筑成功,使试铺面层成为正式路面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