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1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

部编版(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1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
部编版(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1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

11 十六年前的回忆

文本分析

这篇课文是革命先驱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写的一篇关于父亲的回忆录。作者采用第一人称,回忆了父亲被捕前到被捕后壮烈牺牲的过程,展示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怀念之情。整篇文章采用倒叙的写法,开头回忆了父亲被害的日子,接着按照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的顺序叙述。文章开头提出十六年前的1927年4月28日是父亲的被难日,结尾又强调母亲嘱咐自己要记住父亲被害的日子,这样首尾呼应,充分显示了敌人的凶残和革命者的英勇。学习本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理解课文,并适当展开讨论,使学生深入体会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

教学目标

1.会写15个生字,重点理解“含糊、纷乱、僻静、恐怖、严峻、勉强”等词语。

2.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梳理这篇回忆录主要记叙了哪些事。

3.理解文章内容,感受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受到革命传统教育。

4.体会作者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学习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理清文

章的写作顺序,了解文

章的主要内容,感受李

大钊同志的伟大精神

和可贵品质。

从对李大钊同志被捕

前后的语言、动作、神态

描写中,体会其精神品质;

领悟课文前后照应、首尾

连贯的表达方法。

2课时1.会写“稚、避、峻”等15个生字,正确读写“埋头、幼稚、含糊、避免”

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弄清楚文章记叙的主要事件。

3.理清文章顺序,感知文章内容,初步感悟李大钊的伟大精神和崇高品质。

1.读写并积累、运用生字新词。

2.理解文章内容,理清文章顺序,感悟革命先烈的形象。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导语:一个民族不应该忘记历史,不应该忘记英雄。我们应该铭记那些为了中国的解放,为了世界的和平而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我们曾经为黄继光勇堵枪眼而感动,为邱少云烈火烧身而震撼,也为卢沟桥的英雄而振奋,更为狼牙山的壮士而激动。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深深地怀念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中国革命的先驱——李大钊同志。

2.理解课题,简介人物。

(1)板书课题,理解课题。

明确:本文是一篇回忆录,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同志在1943年写的,正值李大钊同志遇难十六周年,所以题目为“十六年前的回忆”。

(2)了解李大钊。

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河北乐亭人。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事业中有着崇高的历史地位。1927年4月6日李大钊被奉系军阀逮捕,被捕以后遭受种种酷刑,始终坚贞不屈。同年4月28日在北京英勇就义。李大钊不仅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而且是学识渊博、勇于开拓的著名学者。他的诗文被鲁迅誉为“革命史上的丰碑”。其著作有《守常文集》《李大钊选集》《李大钊诗选注》等。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2.教师检查生字、词语预习情况。同桌间互查,小组轮读。

(1)出示生字,学生交流读音,教师正音。

稚避峻啪瞪僻瞅靴魔刑哼绑啃袍执

过渡:本课的生字比较多,在这些生字中,你认为哪个字在认读和书写时要提醒一下同学们?(学生自由发言。)

预设:“避”和“僻”字形相似,读音有别,声母分别是“b”和“p”;“瞅”和“执”是翘舌音;“瞪”“刑”“哼”“绑”是后鼻音;“瞅”的声调是三声。

(2)出示词语卡,学生朗读识记。

埋头整理书籍文件幼稚含糊避免组织警察局势

严峻轻易新闻尖锐纷乱喊叫闪亮僻静剧烈粗暴

皮靴便衣魔鬼包围肥胖苦刑态度冷笑残暴匪徒

拘留法庭安定占据会意执行昏倒过度

(3)理解词义。学生分组交流不理解的词语,若是小组讨论无法解决的,提出来全班讨论。

◆难理解的词:

[被难]因灾祸或重大事故而牺牲生命。

[含糊]形容说话的意思不明确。

[一拥而入]形容很多人同时闯进门来。

[满脸横肉]脸上长着带有凶相的肌肉。形容相貌凶恶。

[沉着]镇静,从容,不慌不忙的样子。

[机智]头脑灵活,能够随机应变。

[怒气冲冲]形容非常愤怒的样子。

[会意]领会别人没有明白表示的意思。

3.在读准字音、理解词语的基础上把课文读通读顺。

预设:本课中有一些使用频率较低的字词,还有一些难以理解的句子,学生读起来比较困难。因此,教师要引领学生反复认读,不仅要单独认字、认词,还要把词语和生字放在语言环境中反复读句子,以求理解。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主要写了李大钊的哪几件事?

(1)教师出示填空,引导学生思考。

课文除第一自然段,是按__________顺序写的,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件事。

(2)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在空白处做批注。

2.学生交流,指名回答,检查初读课文情况。

预设: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应允许出现不同的答案,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只要解释合理都应该予以肯定。

明确:课文除第一自然段,是按时间顺序写的,主要写了父亲被捕前、被捕时、在法庭上、被害后的情形。

教师小结:本文是作者李星华在父亲李大钊逝世十六周年时写的,通过回忆父亲被捕前、被捕时、在法庭上的情形以及父亲被害后全家人的沉痛心情,表达了对父亲的崇敬和怀念之情。文章在开头先直接交代父亲遇难的具体日子,接着按时间顺序详细叙述了父亲遇难的经过,我们把这种叙述顺序叫做倒叙。

3.读第1自然段,了解倒叙及其作用。

(1)思考:第1自然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是运用倒叙的叙述方式,开篇直接交代回忆的时间,具体到年、月、日,突出这件事留给“我”的深刻记忆和“我”的身份,语言简洁,直接引出作者要回忆的事情,并且照应文题。

(2)简单介绍倒叙及其作用。

倒叙的定义: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前边,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采用倒叙的作用:一是把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部分提到前面,突出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二是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三是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采用倒叙的叙述方法时要注意:倒叙时要交代清楚起点。倒叙与顺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还要有必要的文字过渡,做到衔接自然。特别要注意,不要无目的地颠来倒去,反反复复,使文章的脉络不清。

4.全班交流,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划分文章层次。

◆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我”忘不了父亲的被难日。(倒叙)

第二部分(第2—7自然段):写父亲被捕前烧掉书籍和文件,拒绝离开北京。(被捕前)

第三部分(第8—18自然段):写父亲被捕的经过。(被捕时)

第四部分(第19—29自然段):写“我们”和父亲在法庭上最后一次见面的情景。(在法庭上)

第五部分(第30—33自然段):写父亲被害后一家人非常悲痛。(被害后)

四、自读自悟,作业设计

1.自主阅读,圈点批注。李大钊说的哪些话,做的哪些事令你感受最深?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同步巩固练参见“世纪英才丛书——世纪英才好学案”,阅读提升练参见“英才好阅读”丛书)

1.理解文章内容,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后与敌人做斗争的事迹,受到革命传统教育。

2.体会作者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体会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写法的好处。

1.深入理解描写李大钊的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感受李大钊的革命精神。

2.体会文章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写法的好处。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检查学生字词掌握情况。

(1)教师听写词语。

埋头整理书籍文件幼稚含糊避免组织警察局势

严峻轻易新闻尖锐纷乱喊叫闪亮僻静剧烈粗暴

皮靴便衣魔鬼包围肥胖苦刑态度冷笑残暴匪徒

拘留法庭安定占据会意执行昏倒过度

(2)同桌检查听写情况,交流写错的词语。

2.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

(1)本文按时间顺序讲了四件事,分别是哪四件事?

明确:第一,李大钊在局势十分危急的时刻,仍然在北京坚持革命工作;第二,李大钊被捕的经过;第三,李大钊在法庭上所表现出的坚定与沉着;第四,全家得知李大钊被害的消息后无比悲痛的情形。

(2)哪位同学能用简单的语言概括这四件事?

示例:父亲坚持工作→父亲视死如归→父亲坚贞不屈→全家悲痛欲绝。

(3)课文给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预设:学生自由发言,结合具体事例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适时点拨。

3.导入新课。

过渡:同学们说的都很不错!的确,李大钊作为中国革命先驱,他心怀崇高的理想,为了伟大的事业甘愿抛头颅、洒热血;他拥有坚定的意志,不动心于高官厚禄,不屈服于严刑拷打。危难面前,他的镇定、沉着,显示了一个革命者的伟大情怀。这节课我们将再次走进课文,去感悟李大钊同志的英雄形象。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默读课文第2—30自然段,圈画重点语句。

预设:引导学生默读课文,重点读一读描写李大钊的语言、神态、动作的句子,把感受最深的地方勾画出来,然后在小组内针对自己的阅读体会展开互动交流。

2.引导学生思考:李大钊是一个怎样的人?

(1)教师出示阅读提示,学生读课文,圈点勾画,在空白处做批注。

①读课文,画出描写李大钊的语言、神态、动作的句子。

②重点品读圈画的句子,想一想李大钊是一位怎样的革命先驱。

③反复朗读感受最深的句子,体会李大钊的高尚品质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的。

④自主交流,说一说课文中最令你感动的是什么。

(2)引导学生展开汇报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品析。

品评一:父亲被捕前

①思考:被捕前,李大钊是一个怎样的人?

②解析重点句子。

A.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预设:引导学生读这几句话,了解李大钊的工作状态,感受他对待革命工作专心致志——每天早出晚归,整天埋头工作;对党的事业无比忠诚——烧掉文件,防止机密文件落入敌手。

B.父亲是很慈祥的,从来没有骂过我们,更没有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

交流示例:

师:读了前面三句话,你感受到父亲怎样的特点?

生:对子女慈祥和蔼,关心子女的成长。

师:“这一次”父亲为什么“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

生:因为当时的局势十分严峻,父亲为了工作才没有耐心地解答“我”的问题。父亲如此“含糊”地回答,也可能是不让“我”知道他的工作情况,从而保护“我”。

师:你们喜欢这位父亲吗?为什么?

生:喜欢。因为李大钊既是一个对待亲人慈爱和善的好父亲,又是一个对待工作认真严肃的好同志。

C.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明确:这几句话是在严峻的局势下,母亲和父亲的朋友都劝父亲离开北京时父亲说的话。最后一个句子是反问句,语气坚定。从这几句话中我们体会到父亲把革命工作放在第一位,他完全明白形势的险恶、处境的危险,但他仍选择决不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表现了他对革命高度负责的精神。

③总结人物形象:被捕前,李大钊是一个__对待亲人慈爱和善、对待工作认

真严肃__的人。

④带着对李大钊的崇敬之情读第2—7自然段。

品评二:父亲被捕时

过渡:危险真的到来了,4月6日的早晨,宪兵带着阎振三来了。

①思考:被捕时,李大钊是怎样表现的?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这说明了什么?

预设:这一部分重点描写了父亲的语言和动作,教师可引导学生分角色来朗读课文,带领学生进入紧张的情境,在情景式朗读中感悟父亲的形象特点。

明确:父亲的表现从容不迫、沉着镇定,从“不慌不忙”“没有什么,不要怕”“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因为他明白,对他们是没有道理可讲的”这些语句可以看出来。父亲的一言一行说明他具有临危不乱,把生死置之度外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②敌人是怎样逮捕李大钊的?这说明了什么?

明确:宪兵、侦探、警察“一拥而入,挤满了这间小屋”,这些说明敌人心虚,为了抓一个人,动用了这么多人。“窗外响起粗暴的吼声”“他们像一群魔鬼似的,把我们包围起来。他们每人拿着一支手枪,枪口对着父亲和我”,这些说明敌人残暴。

③作者把敌人和父亲的表现对比着写有什么作用?

预设:文中有多处运用了对比的写法,引导学生分析对比手法的作用对于理解李大钊的人物形象能发挥重要作用。在教学时,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找出具有对比关系的句子,理清对比的具体内容。在这一部分中有三处对比:李大钊与敌人的胆量对比,李大钊与敌人的人数对比,李大钊与敌人的态度对比。从这些对比中学生能明显感受到敌人的极度恐慌和李大钊毫不畏惧、镇定自若的大无畏精神。

④引导学生想象敌人的凶残和李大钊的镇定,用对比手法写几句话。

预设: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表达。一方面可以将对比手法学以致用;另一方面想象敌人面对革命者时的虚伪、恐慌,以及李大钊面对敌人时镇定自若的画面,在画面的对比中进一步感知革命者崇高的牺牲精神。

⑤总结人物形象:被捕时,李大钊__临危不惧、沉着镇定、视死如归__。

⑥学生练习朗读第8—18自然段,要求读出不同人物不同的语气。

品评三:父亲被捕后

①思考:在法庭上,李大钊是怎样表现的?

②学生自读课文,关注人物形象。

A.读课文,用“____”画出描写李大钊的外貌的句子,用“”画出描写李大钊的神态的句子,用“”画出描写李大钊的动作的句子。

B.重点品读圈画的句子,思考讨论:

a.“我”在法庭上见到父亲时,父亲是什么样子的?这说明了什么?

明确:“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说明李大钊经受了敌人的残酷折磨;“平静而慈祥的脸”,说明父亲对敌人的无所畏惧和对亲人的爱。

b.李大钊在法庭上见到妻子和孩子都被捕了,但他的“神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说明了什么?

明确:一方面说明李大钊对亲人被捕早已预料,更重要的是说明了他对革命事业的爱超过了对亲人的爱,正是对革命事业的无比热爱,使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种力量就是“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这种力量支持着李大钊跟敌人斗争,使他表现得无比坚强、沉着。

c.说说“安定”“沉着”这两个词在文中的意思。

明确:“安定”,不动摇。文中表现出李大钊不为私情所动摇。“沉着”,从容镇定、不慌不忙。文中表现出李大钊在法庭上无所畏惧、镇定自若。

d.说说你从父亲“瞅了瞅我们”的举动中体会到的情感。

预设:面对亲人的哭声喊声,父亲没有说一句话,只是“瞅了瞅我们”,难道父亲不疼爱自己的孩子,不爱自己的妻子吗?此处可引导学生充分思考,自由表达。

示例:父亲不想连累“我们”;父亲要用自己的安定、沉着来安慰亲人、感染亲人;父亲是在用眼神告诉“我们”不要慌乱,不要害怕,要沉着、冷静。

e.“父亲说完了这段话,又望了望我们”,父亲“望了望我们”的动作中包含了怎样的含义?

明确:“望了望”既包含着父亲对家人的不舍和爱恋,又包含着他希望通过眼神告诉家人,一定要化悲痛为力量,把革命事业进行到底。

③总结人物形象:在法庭上,李大钊是一个 安定沉着、坚贞不屈 的人。 ④齐声朗读第19—29自然段,边读边感悟父亲的安定沉着、坚贞不屈。

三、体会写法,升华情感

过渡:在法庭上与父亲的见面不幸成了“我们”最后的一次见面,当父亲被害的消息传来后,全家人的表现是怎样的呢?

1.指名读第31—33自然段,从家人的表现中体会悲伤欲绝的心情。

预设:引导学生采用列表的形式梳理不同人物的不同表现,体会他们共同的情感。 人物

表现 情感 舅老爷

哭着从街上回来,手里无力地握着一份报 悲痛欲绝 怀念父亲 憎恨敌人

“我”

立刻感到眼前蒙了一团云雾,昏倒在床上了 母亲 伤心过度,昏过去三次,每次都是刚刚叫醒又昏

过去;记住父亲被害的日子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要读出悲痛欲绝、痛恨敌人的思想感情。

3.思考:课文最后四个自然段与开头有什么关系?你从这样的开头和结尾中体会到什么?

预设:本文中多处运用了前后照应的写法,如“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与“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的工友阎振三”前后照应,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也相互照应等。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前后照应的写法及其作用,教师只需简单介绍,重点是引导学生结合本文要抒发的情感来体会作者在这里运用首尾照应的写法的好处。

4.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并总结。

明确:文章的开头指出十六年前的1927年4月28日是父亲的被难日,结尾处母亲嘱咐“我”记住父亲的被难日,前后照应。这样写可以使读者对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解得更清楚,得到的印象和感受也就更加深刻。同时,也强调了家人永远也忘不了这一天,表达出作者对父亲的深切怀念之情。

5.总结课文,升华情感。

(1)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李大钊这个人物形象的认识。

提示:①对亲人慈爱。②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③面对敌人坚贞不屈、顽强斗争。

(2)读完课文,你受到哪些教育?

提示:①革命先烈英勇献身的精神永远留在我们心中。②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完成他们未竟的事业,做建设祖国这一伟大事业的接班人。

四、积累写话,作业设计

1.摘抄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丰富积累。

2.查找李大钊的相关资料,结合本文,以“我眼中的李大钊”为题写一段话。

3.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运用对比手法从不同方面表现人物品质

(学生齐读第8—18自然段。)

师:“可怕的一天”指哪一天?

生:指的是1927年4月6日那一天。

师:“果然”怎么解释?在文中指什么?

生: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文中指“我们”想到了父亲被捕的结果。

师:请同学们在文中画出描写敌人的语言的句子。

(学生读课文,画出相关语句。)

生:“不要放走一个!”“你认识他吗?”“哼!你不认识?我可认识他。”“看好,别让他自杀!”

师:从这些句子中你体会到什么?

生:这些句子表现了敌人的虚伪和凶残。

师:找出描写敌人的动作的词句,从中你又能体会到什么呢?

生:“一拥而入,挤满了这间小屋”,说明敌人心虚,为了抓父亲一个人竟动用了这么多人力。

生:“每人拿着一支手枪,枪口对着父亲和我”,说明了敌人的残暴。

生:“他们仔细地把父亲全身搜了一遍”,也说明了敌人的心虚和凶恶。

师:作者将李大钊与敌人在神情、动作方面进行了对比,可以表现出什么呢?

生:借敌人心虚、凶恶的一面反衬出李大钊沉着冷静、临危不惧的品质。

师:面对凶残的敌人,“我”的表现又是怎样的?

生:惊恐、害怕。

师:面对惊恐、害怕的“我”,父亲说了什么?

生:没有什么,不要怕。星儿,跟我到外面看看去。

师:从这两句话中你们感受到了什么?

生:感受到父亲的沉着冷静。

师:文中的哪个词还能表现父亲的沉着冷静?

生:“不慌不忙”体现了父亲的沉着冷静。

师:从这个词中你还体会到了什么?

生:体会到李大钊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英雄气概和对敌人的无比蔑视。(教师板书:不慌不忙。)

师:作者将“我”的惊恐害怕与父亲的不慌不忙进行对比,表现了父亲的沉着冷静。那么,作者用大量的笔墨去描写敌人的凶残,目的又是什么呢?

生:从反面衬托父亲临危不惧、从容不迫的高大形象。(教师板书:临危不惧。)

师:这时的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敌人讲任何道理。因为父亲明白,对他们是没有道理可讲的。就这样,残暴的匪徒把父亲和“我”都带走了。

赏析:本文中,作者多处运用对比描写的手法从不同的方面来表现人物的品质。这一环节的设计,把“我”的惊恐和父亲的沉着冷静,敌人的凶残和父亲的平和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李大钊作为革命者的镇定从容和大无畏精神。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

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备课的过程中,我认真钻研教材,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教学规律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重点突出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点。教学实施过程中,语文的工具性主要体现在引导学生领悟、分析语句,指导学生运用“前后照应”以及“对比”的写作方法上。

由于课文篇幅较长,经过两次通篇阅读后,剩下的时间已不多了。后面分析句子、感受人物形象的过程就比较仓促。要让学生透彻地理解课文内容,我认为应该做到内外结合,提高效率。这里的“内”有两层意思:一是课内的阅读,在读写模式的引领下,我们必须首先完成课程目标,也就需要学生对课文的阅读达到一定的量。二是课堂上的阅读时间,阅读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是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进行了充分的阅读,学生的知识面才能拓宽,也才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样,这里的“外”,也有两层意思:一是课外阅读的材料,拓展阅读虽然算是课外阅读,但是,它都是紧紧围绕课文中心进行编排和精选的,对学生理解课文的背景、中心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课的内容属于离学生实际情况比较久远的事情,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会有很多的不明白,如:为什么要抓捕李大钊,为什么要杀害李大钊等,这些情况在课文中交代得不是很深透,只有通过资料的补充,学生才能懂得其中的原因,了解更多,感悟更多。二是课外阅读的时间,六年级的课文内容一般都比较长,拓展的材料也十分丰富,如果仅靠课堂的四十分钟,根本不能充分利用好拓展材料,所以,一般情况下,我都安排学生在课外或者在阅读课上进行拓展材料的阅读。只有保证学生有充足的阅读时间,才能保证阅读量的跨越和为进行质的飞跃做好铺垫。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知识大全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知识大全 汉语拼音 23个声母 b、p、m、f、d、t、n、l、g、k、h、j、q、x、zh、ch、sh、r、z、 c、s、y、w 注意: ① 平舌音:以z c s为声母的音节 翘舌音:以zh ch sh r为声母的音节 ② zh ch sh r和z c s的位置,这个地方很容易出错。 ③ 分清b和d、p和q。 ④ 特别注意f、t、j三个字母小弯的方向,别拐错弯。 24个韵母 单韵母(6个)a、o、e、i、u、ü 单韵母都只有一个字母 复韵母(9个)ai、ei、ui、ao、ou、iu、ie、üe、er 复韵母由两个字母构成 前鼻韵母(5个)an、en、in、un、ün 后鼻韵母(4个)ang、eng、ing、ong 注意: (1)分清ei和ie、ui和iu、üe和ün. (2)特别注意“ou和er”,很容易出错。 (3)介母:i u ü 16个整体认读音节 zhi、chi、shi、ri、zi、ci、si yi、wu、yu ye、yue、yuan yin、yun、ying 注意: (1)整体认读音节不能拼读,要直接读出。 (2)分解开需注意:yu(y——ü) yue(y——üe) yuɑn(y——ü——ɑn)yun(y——ün) 音节的拼读

1.能直接成音节的(零声母音节)有:a、ai、ao、an、ang e、en、o、ou、er 2. 二拼音节:声母+韵母。 3.三拼音节:声母+介母+韵母。 ①u-o(除bo、po、mo、fo、wo外,其余声母与o拼都要加介音u)。 拼音的标调规则 有ɑ先找ɑ,没ɑ再找o、 e,i、u并列标在后。 1.按照六个单韵母(ɑ o e i u ü)的先后顺序,有ɑ声调就标在ɑ头上,没ɑ就标在o或者e的头上,以此类推。 2.特别注意:i和u都有,哪个在后面就标在哪个头上。 易错点 1、易写错的字母: ① 声母:b-d, p-q, t-f 三组字母易混淆写错。 ② f的第一笔写反,t 的第一笔写反,j的第一笔写反,成了右弯,s写反。 ③ ai-uiei-ie ui-iu ou-iu ie-ue un-ün几组韵母的字形要分清。 ④ 整体认读音节:yu ye yue yuan yun 中的去掉两点的ü要写成u,不要写成原来的ü。 2、易错的知识点: ① 整体认读音节只有 16 个,不要把 yan, you, wo, ya, er 等误认为整体认读音节。 ② 声调易错的地方:第二声与第三声容易混淆,特别是在音节词中第三声会标成第二声。 ③ 复韵母及音节中的声调容易标错位置,要牢记标调规则:有a不放过;没a 找o,e; i, u并列标在后。 ④ j, q, x 只和ü相拼,不与 u 相拼,j, q, x 和ü在一起时,ü上两点要去掉,如ju, qu, xu, jue, que, xue, juan, quan, xuan中的都是去掉两点的ü,不是 u 。在这些音节中要写成u,分开时要记住写成ü。 ⑤ 同样记住, yu, yue, yun,yuan 中的u 其实是去掉两点的ü,不要加上两点还写成u。 ⑥ 音节拼写要注意:声调不要忘记标,有的轻声音节不要标调。三拼音节中的介母不要忘记写,如jia, qia, xia, jian, qian, xian, jiang,qiang,

【名师推荐】小学语文第三册语文教案集优秀教案集

第 三 册 语 文 教 案 集 识字一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有收集词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准备: 自制生字卡片、收集关于秋天的词语。 教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孩子们,过了炎热的夏天,我们走进了凉爽的秋天。秋天的景象真美呀,就像一幅多彩的图画。 二、读中识字。 1学生自由试读词语。 2分组互助读词语,再开火车读词语。 3出示生字,学生自主认读(读准前后鼻音和平翘舌音的字“层、尽、染、淡、登、翠、爽、壮”。) 4开火车读生字。 5 同桌卡片抽读。 三、朗读感悟。 1 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画面。 2 分组试读,互相帮助,力求读正确。 3 多媒体演示秋天的画面,说说自己的感受。 4 学生边读边想象,联系大自然实际,整体感悟词语的意思。 5 多种形式读。 (1)开火车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美读,要求读得有感情。

(3)自由读给喜欢的小伙伴听。 四、在读中巩固识字。 1选词语,读词语。出示图片,选出与图上景色相对应的本课词语,读一读。 2分小组读“我会读”中的词语,巩固认读生字。 3 自编字谜,在编字谜、猜字谜的过程中自主识字。 五、在应用中巩固识字。 1给生字找朋友(组词语)。 2卡片游戏《找朋友》。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请同学读词语。 二、在写中巩固识字 1 认读字音。 2 根据规律分析字形,记住字形。 如,“宜”与“实”,上边都有一个宝盖儿,区别在于“宜”的下边是个“且”,“实”的下边是个“头”。 3 分组说说自己喜欢的记字方法。 4 说说难写的字和容易写错的字。 5 师范写,学生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注意指导偏旁和部件的占格位置,把字写正确,写美观。 6 学生练习。 三、实践活动 “庆丰收”: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农民收获了粮食瓜果,我们收获了词语。分小组整理收集到的秋天的词语,在班上展示、交流,看谁获得了词语大丰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1-6年级日积月累全汇总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1-6年级日积月累汇总 俗语: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有雨山戴帽,无雨半山腰. 早晨下雨当日晴,晚上下雨到天明. 蚂蚁搬家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 立了秋,把扇丢. 二八月,乱穿衣. 夏雨少,秋霜早. 八月里来雁门开,雁儿脚上带霜来.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 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雨到. 春雾风,夏雾晴,秋雾阴,冬雾雪.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平时肯帮人,急时有人帮. 与其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灯不拨不亮,理不辨不明.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 人心齐,泰山移.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知读书迟.一日读书一日功,一日不读十日空. 学习不怕根底浅,只要迈步总不迟.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成语: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柳绿花红莺歌燕舞冰雪融化泉水叮咚百花齐放百鸟争鸣 狼吞虎咽龙飞凤舞鸡鸣狗吠惊弓之鸟漏网之鱼害群之马胆小如鼠如虎添翼如鱼得水 雷声大作倾盆大雨阳光灿烂随风舞动芬芳扑鼻黑白相间 同心协力众志成城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战无不胜万众一心博采众长多多益善贪小失大舍本逐末轻重倒置小题大做 眉清目秀亭亭玉立明眸皓齿文质彬彬相貌堂堂威风凛凛膀大腰圆浓眉大眼白发苍苍鹤发童颜慈眉善目步履蹒跚短小精悍容光焕发老态龙钟 太平盛世政通人和国泰民安人寿年丰丰衣足食夜不闭户安居乐业路不拾遗多事之秋家破人亡兵荒马乱哀鸿遍野流离失所民不聊生生灵涂炭内忧外患 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秋风习习一叶知秋金桂飘香层林尽染五谷丰登果实累累春华秋实

2020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带答案)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语文期末试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80分钟 一、基础达标。(23分) (考察学生对多音字和易错字的掌握)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四个是错误的,请用“____”标出并改正。 (4分) 假.期(ji ǎ) 散.步(s àn) 中.计(zh ōng) 一切.(qi è) 似.乎(s ì) 几.乎(j ī) 钥匙.(chi) 挨. 打(āi)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__ ④__________ 2.正确书写词语。(8分)(考察学生对本册书中必须会写的一类字的掌握) hu āng y ě zh ǎng sh ēng cu ì ni ǎo k ǎn sh ù li ú l èi c ōng m íng z èng s òng gu ī z é 3.辨字组词。(8分)(考察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 ?????准( )推( ) ?????悄( )哨( )?????洞( )同( ) ? ????臂( ) 壁( ) ?????怒( )努( ) ?????晾( )凉( )?????径( )经( ) ? ????猎( ) 惜( ) 4.查字典,选择正确的字义,将序号填进括号里。(3分)(考察学生查字典 的能力) 【装】①穿着的衣物;②用服饰改变人的原来面貌;③ 假作,故意做作。 ①特务化装.成游击队员混进了革命队伍。( ) ②那鲜艳的服装. ,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 ) ③我和小王以前是同学,可前天见到他时,他却假装.不认识我。( ) 二、积累与运用。(32分) 5.把词语补充完整,并选其中的两个各说一句话。(8分)(考察学生对四字词语的积累与运用) ( )( )累累 ( )心( )胆 七( )八( ) 百( )百( ) 五( )( )登 ( )( )手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把句子补充完整。(6分)(考察学生课文内容的掌握) ①______________,孤帆一片日边来。 ②有理走遍天下,________________。 ③众皆____________,光____________击瓮破之。 7.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空。(4分)(考察学生对关联词语的掌握) 一边……一边…… 只要……就…… 因为……所以…… 虽然……但是…… ①( )冬天要来了,( )鸟儿必须离开树飞到很远的地方。 ②红头蟋蟀( )一答应,( )会被青头蟋蟀发现。 ③手推车( )这么想着,( )费力地跑来跑去。 ④蚂蚁队长( )很想吃地上的奶酪渣子,( )他还是遵守了禁令。 8.句子训练。(8分)(考察学生对基本句式变换的掌握和仿写能力) ①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没有用。(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男孩把灰雀带走了。(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种子被泥土紧紧地包裹着,它不得不... 把身体缩成一团。(双重否定句)

小学二年级第三册语文教案

小学二年级第三册语文教案 第一学期语文教学计划湘湖小学张桂芬 一、全册教材学习目标: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2、认识450个字,会写35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了解意思,不作字形分析,不要求书写。要求会写的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意思,正确书写,练习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养成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3、使用音序查字法,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4、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断。 5、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践,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语。 6、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7、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学习使用句号、问号和叹号。

8、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和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9、对写话有兴趣,能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了解日记格式,学习写日记。 二、教材内容及编排本册教材设计了八个专题,围绕专题以整合的方式组织了八组教材内容。依次是:美丽的秋天,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热爱祖国,怎样看问题、想问题,友好相处、团结合作,关爱他人,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热爱科学。每个专题的涵盖都比较宽泛,避免了局限性。教材内容比较贴近儿童生活,体现了时代特点,具有一定的德育价值。每组教材都包括导语、一课“识字”、四至五篇课文以及“语文园地”。各部分互相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八组课文之后,安排了六篇选读课文,供学生课外阅读。在“语文园地”里也安排了少量要求认识的字。 三、教材特点: 1、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 2、识字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3、课文的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具有时代感,贴近儿童生活。 4、突破传统教材的呈现方式,增强了亲和力。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试卷及答案(优质)

鹿城区小学二年级(上)语文期末模拟卷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注意写得正确、端正。(10分) xióng māo gù shi píng jiǎn wúbiān wújì lìyòng kè rén fān g x iàn g 二、多音字组词。(4分) 三、根据查字典的要求,填一填,选一选(正确的打“√”)。(6分) “骗”字应先查部首(),再查()画,读音是(biànpiàn); “傍”字应先查部首(),再查()画,读音是(bàngpáng)。 四、填一填,再写出带有下列部首的字。(4分) 在“钅、艹、氵、扌”这四个部首中,与植物有关的部首是,带有这个 部首的字有();和手有关的部首是,带有这个部首的字有()。 五、比一比,再组词。(12分) 梯()课()纷() 姓 名 班 级 _ _ _ _ _ _ _ _ _ _ _ 座 位 号 … … … … … … … … … 装 … … … … 订 … … … … 线 … … … … 内 … … … … 不 … … … … 要 … … … … 答 … … … … 题 … … … … … … … … … z h òng() 种 zhǒng() chénɡ() 盛 shènɡ()

第()棵()份() 六、照样子,写词语。(12分) 雪白的(小花)一只只(小猫) 火红的()一把把() 金黄的()一片片() 碧绿的()一条条() 粗——(细)紧紧地(握手) 阴——()轻轻地() 黑——()仔细地() 正——()高兴地() 七、照样子,写句子。(12分) 1.例:他把小鱼扔进大海里。 小鱼被他扔进大海里。 大水把车子冲走了。 2.他一会儿 ...跳起来摘葡萄,可是一颗也没摘到。(用上加点词...转来转去,一会儿 造句) 3.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用加点字写一个比喻句) 4.例:雪孩子变成了一朵白云。(美丽的) 雪孩子变成了一朵美丽的白云。 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细长的) 八、给句子加上标点。(3分) 1.现在懒惰,将来难过() 2.马为什么是红色的() 3.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

第一单元识字1《天地人》 天地人 您我她 第一单元识字2《金木水火土》 一二三四五, 金木水火土。 天地分上下, 日月照今古。 第一单元识字3《口耳目》 口耳目, 耳目口手足。 站如松,坐如钟。 行如风,卧如弓。 第一单元识字4《日月水火》 日,月, 水,火, 山,石, 田,禾。 第一单元识字5《对韵歌》 云对雨, 雪对风。 花对树, 鸟对虫。 山清对水秀, 柳绿对桃红。

第一单元识字口语交际《我说您做》 我们一起来做游戏吧!一个人发指令,其她人做动作。 请您抬起一条腿。 把铅笔放到文具盒里,把书合上,然后坐端正。 大声说,让别人听得见。 注意听别人说话。 第一单元识字《语文园地一》 一片两片三四片, 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无数片, 飞入水中都不见。 第四单元课文1《秋天》 天气凉了,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天空那么蓝,那么高。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啊!秋天来了! 第四单元课文2《小小的船》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 只瞧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第四单元课文3《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第四单元课文4《四季》 草芽尖尖, 她对小鸟说: “我就是春天。” 荷叶圆圆, 她对青蛙说: “我就是夏天。” 谷穗弯弯, 她鞠着躬说: “我就是秋天。” 雪人大肚子一挺, 她顽皮地说: “我就就是冬天。” 第四单元课文口语交际《我们做朋友》班里有些同学您还不太熟悉吧?去做个自我介绍,跟她们聊聊天,成为新朋友吧! 第五单元识字6《画》 远瞧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第五单元识字7《大小多少》 一个大,一个小, 一头黄牛一只猫。 一边多,一边少, 一群鸭子一只鸟。 一个大,一个小, 一个苹果一颗枣。 一边多,一边少, 一堆杏子一个桃。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我们的民族小学1周1节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坝”等12个字。 2.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 教学重难点: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举行“民族风情”展示会 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不同的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风俗。下面我们举行一个“少数民族风情”展示会,请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2.视学生介绍情况,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3.评选最佳学生,颁发小奖品。 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就有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意不愿意去参观一下? 2.板书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 3.教师配乐范读。选择具有云贵民族风情的乐曲,如《小河淌水》、

《蝴蝶泉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等配乐。 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该提示。 第一自然段:坪坝(bà)绒球花傣(dǎi)族景颇(p ō)族 阿昌(chāng)族德昂(áng)族绚丽多彩 第三自然段:蝴蝶孔雀舞摔跤(jiāo)山狸第四自然段:凤尾竹摇晃(huàng) 分组朗读,组间比赛 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 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a.着重分析指导“戴、蝴、蝶、雀、舞”。并且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b.学生写字。 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带答案

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试题 (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一、基础在线(29分) 1.读拼音,写词语。(4分) (1)可怜的小女孩儿两sāi()通红,冷得直duōsuò(),用几乎冻jiānɡ()的小手擦燃了一根火柴。 (2)妈妈一直细心伺候着tān huàn()在床的奶奶,给她洗脸、梳头、擦身,还经常包奶奶爱吃的肉xiàn()jiǎo()子。 2.形近字组词。(6分) 侍()驼()楼() 诗()鸵()偻() 塞()趟()捡() 赛()躺()检() 3.用“然”字组词,填在下列句子的括号中。(2.5分) (1)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各有特色,建筑风格()不同。 (2)两三百人聚居一楼,秩序(),毫不混乱。 (3)傣家人至今()保持着“多起竹楼,傍水而居”的习惯。 (4)客家民居的土楼已有几百年的历史,经历无数次地震撼动、风雨侵蚀以及炮火攻击而()无恙。 (5)()我听不懂他在唱什么,却已经被其中包含的热烈激昂的感情而撼动。 4.给黑体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3.5分) 大小:A.指大小的程度;B.辈分的高低;C.大人、小孩儿。 (1)这双鞋我穿上大小正合适。() (2)我们全家大小五口人。() (3)你这孩子真没大小。() 世界:A.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事物的总和;B.地球上所有地方; C.指社会的形势、风气; D.佛教用语,指宇宙。 (4)现在是什么世界,还允许你不讲理?() (5)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6)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 (7)佛语有大千世界之说。()

5.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任选两个词语造句。(7分) ()吃()用因()施() ()()洋洋()往()前 身()其()()()翼翼 心()胆()()然而() 积()成()波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按要求写成语。(6分) (1)转眼间我们就要小学毕业了,时间过得真快呀,我想用成语“、、”来形容时间的飞逝。 (2)看到公园里长得茂盛的树木,我想到了成语“、、”。 (3)露天杂技场里的人好多呀,真是、、。 (4)十指相连,密不可分,它们很团结,真是、、。 二、句子长廊。(15分) 1.按要求写诗句。(4分) 写春天的诗句:,。 写秋天的诗句:,。 写山水的诗句:,。 写思乡的诗句:,。 2.按要求写句子。(2分) (1)花瓣里飘出清香。(扩句,至少扩两处) (2)以“时间”为内容,写一个比喻句。 3.改写句子。(6分) (1)蛇本来就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画上脚呢?(给句子换种说法,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教案第一单元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 第三册 备课笔记 教师:班级:2008年9月

学期教材分析,学生情况分析及实施教学的总体思路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编排 本册教科书设计了八个专题,围绕专题以整合的方式组织了八组教材内容。依次是:美丽的秋天,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 热爱祖国,怎样看问题、想问题,友好相处、团结合作, 关爱他人,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热爱科学。 每组教材都包括导语、一课“识字”、四~五篇课文以及“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课的 形式多样,有词语、成语、谚语、三字经、对联、儿歌 等。全册课文共三十四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语言 生动,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本册课文不再全文注音, 多音字随文注音,生字在当页文下列出,注有汉语拼音 并配有赏心悦目的背景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语文园 地”包括四个栏目:我的发现–––鼓励学生探究发现, 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特点及字词的一些规律,掌握识字 的方法;日积月累–––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 段篇,复习学过的字词,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练习; 口语交际–––在双向互动的口语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口 语交际能力;展示台–––给学生提供展示课内外学习

所得的舞台。 八组课文之后,安排了六篇选读课文,供学生课外阅读。最后是两个生字表。生字表㈠是全册要求认识的字,有450个。 生字表㈡是全册要求会写的字,有350个。这两种不同 要求的字分别在课后练习里标明。除了识字课和课文安 排了识字任务外,在“语文园地”里也安排了少量要求 认识的字。 (二)教材特点 1、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 2、识字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3、课文的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具有时代感,贴近儿童生活。 4、课后练习重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着眼于积累语言,启发思 维,培养语文实践能力。 5、突破传统教材的呈现方式,增强了亲和力。 6、教材内容具有开放性和弹性。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202X-202X学年上学期六年级期末检测卷 一、基础知识。(40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8分) 登山队员们心中fèi ténɡ()了,他们惊喜地看到,在长满tái xiǎn()的xuán yá()上,一个个色彩鲜艳的bāo lěi()犹如一位位xiūsè()的chánɡé()仙子,在páo xiào()的山风中翩翩起舞……这是大自然kānɡkǎi()赠予奋斗者的礼物! (二)用“ ”选出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4分) 1.夏天,柏.(bái bó)油路被太阳晒得软绵绵的,路旁的农作.(zuōzuò)物都垂下了头。 2.看到好不容易才打到的猎物掉进了高山深涧.(jiān jiàn),年强的猎人显得十分沮.(jǔjū)丧。 (三)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4分) A.飞弛衣裳天奈之音余音绕粱 B.爆布纯熟轻歌慢舞画龙点晴 C.伶俐萍藻粉末登场字正腔园 D.批阅袖筒曲终人散有板有眼 (四)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20分) 1.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8分) (1)改变语序,意思不变: (2)仿写句子: 2.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古诗文的意思。(4分) 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3.从下面的词语中任选一个词语,把你想到的用一段话写下来。(4分) 温暖的阳光温暖的怀抱温暖的目光温暖的记忆 4.改成陈述句。(2分) 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5.“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啊,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手法。(2分) A.比喻 B.对比 C.对偶 D.排比 (五)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4分) 1.《三黑和土地》一课中的主人公“三黑”是解放后土地失而复得的新中国农民的代表之一。() 2.“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是种树老人发出的感叹。() 3.从“伯牙鼓琴”这则故事中,引申出的一个成语是“高山流水”。() 4.《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一篇回忆录,课文采用的是倒叙的写法。() 二、积累运用。(10分) 1.课文原文填空。(4分) 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的浪花,朝着岸边涌过来…… 2.古诗文填空。(6分) (1)《浪淘沙》中,描写黄河气势雄伟的诗句:,。 (2)《江南春》中,描写春天优美景色的诗句:,。 (3)读完“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我想到了其他古诗里这样的诗句:,。 三、阅读感悟。(20分)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册)全册教案

识字 1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合作学习。激发学 生积累词语的兴趣。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使学生感受秋天的美景。 3、初步掌握联系生活实际,边读边想象画面,从而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教学重点: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初步掌握联系生活实际,边读边想象画面,从而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 同学们,过了炎热的夏天,就是凉爽的秋天。秋天就像一幅幅多彩的画卷。让我们一同来欣赏秋天的美景吧! 二、读中识字,读准生字的读音。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四人一小组,练习读词语。 3、指名读课文,开火车读词语。 4、认读生字卡片。 三、读中感悟,整体感知词语的意思。 1、师范读词语,学生想象画面。 2、游戏“找朋友”: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借助图片,找出相对应的词语,初步感知词语意思。 3、指名读词语,要求读出语气。 四、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个有关秋天的四字词语,还有很多描写秋天的词语,请同学们回家收集,看谁收集的词语最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认读生字新词 二、分析字形,记忆汉字。 1、小组自主学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汉字? 2、全班汇报。

三、指导学生书写。注意写字习惯的培养。 四、小组竞赛。 1、读词语,看谁读得正确? 2、汇报。 3、小组竞赛,比一比谁收集的有关秋天的四字词语多。 五、教师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但学会了一些描写秋天的词语,同时也积累了一些有关秋天的词语。回家后,可以画一画秋天。 1秋天的图画 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 表现秋天。 3、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借助画面边读边想象,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 们的喜爱、赞美之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借助画面边读边想象,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出示挂图:这是一幅怎样的图画?(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课文,看看秋天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二、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可借助“苹果”里的拼音。 三、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说说你们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四、全班汇报。 1、指名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游戏“说字找字” 3、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4、指导书写。 五、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 2、指名读课文。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一至六年级日积月累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一至六年级日积月累 俗语: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有雨山戴帽,无雨半山腰. 早晨下雨当日晴,晚上下雨到天明. 蚂蚁搬家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 立了秋,把扇丢. 二八月,乱穿衣. 夏雨少,秋霜早. 八月里来雁门开,雁儿脚上带霜来.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 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雨到. 春雾风,夏雾晴,秋雾阴,冬雾雪.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平时肯帮人,急时有人帮. 与其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灯不拨不亮,理不辨不明.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 人心齐,泰山移.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知读书迟.一日读书一日功,一日不读十日空. 学习不怕根底浅,只要迈步总不迟.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成语: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柳绿花红莺歌燕舞冰雪融化泉水叮咚百花齐放百鸟争鸣 狼吞虎咽龙飞凤舞鸡鸣狗吠惊弓之鸟漏网之鱼害群之马胆小如鼠如虎添翼如鱼得水 雷声大作倾盆大雨阳光灿烂随风舞动芬芳扑鼻黑白相间 同心协力众志成城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战无不胜万众一心博采众长多多益善贪小失大舍本逐末轻重倒置小题大做 眉清目秀亭亭玉立明眸皓齿文质彬彬相貌堂堂威风凛凛膀大腰圆浓眉大眼白发苍苍鹤发童颜慈眉善目步履蹒跚短小精悍容光焕发老态龙钟 太平盛世政通人和国泰民安人寿年丰丰衣足食夜不闭户安居乐业路不拾遗多事之秋家破人亡兵荒马乱哀鸿遍野流离失所民不聊生生灵涂炭内忧外患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年级(上)语文期末统考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拼一拼,写xi ě一写xi ě。(10分) huǒ chē xià yǔ zì j ǐ w ěi bɑ shān yáng 二、拼一拼,连li á n 一连li án 。( 8分) 云 雪 找 早 放 短 森 步 三、数一数, 填ti á n 一填 ti á n 。( 4分) 1.“马”字共有( )画,第2画是( )。 2.“四”字共有( )画,“丿”是第( )画。 四、想一想,连li án 一连li án 。( 28分) 1.影 衣 同 水 书 服 学 子 本 果 姓名 班级___________ 座位号 …… …… … … … … … 装 … … … … 订 … … … … 线 … … …… 内 … … … … 不 … … … … 要… … … … 答 … … … … 题 … … … … … … … … … 远 后 多 反 右

3.一串 一把 一只 一面 一幅 雨伞 图画 水珠 国旗 乌鸦 4.穿 坐 搭 摘 升 骑 积木 衣服 国旗 小船 自行车 草莓 树 乌鸦 转笔刀 青草 黄牛 作业本 五、读一读,圈qu ān 一圈qu ān 。(8分) (化 花)朵 桌(子 了) (办 半)法 (立 力)正 (尘 尖)土 (采 彩)莲 (座 坐)下 (里 礼)边 (公 工)厂 六、比一比,组z ǔ词c í语。(8分) 天( ) 几( ) 日( ) 山( ) 大( ) 儿( ) 口( ) 出( ) 七、照样子,组z ǔ句j ù子。(写序号)(8分) 例:①一棵 ②小树 ③门口 ④种着 ③ ④ ① ② 1.①从 ②数不清的 ③飘落下来 ④云彩里 ⑤雨点儿

2020年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教案 17 酸的和甜的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课文。 3懂得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教学安排第一课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认识“我会认”的生字,朗读感悟4—7自然段,写好反犬旁的生字。第二课时:复习巩固生字词,有感情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课文。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包括8幅连环画,生字词和有关句子,课后“读读比比”的两组句子及相关练习等。) 2、小松鼠、小兔子、小猴子的头饰。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看图编故事,激趣揭题 1、同学们,老师这里有几幅连环画,你能给它编个故事吗?(出示8幅连环画,请学生用1、2句话说说每幅图的内容。) 2、有位小朋友,根据连环画也编了个故事(出示课题),题目是——(学生齐读课题),他是怎么写的呢?请打开课本74页,听老师来读故事。 3、你觉得这个故事有趣吗?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吧。这是一篇连环画式的课文,在学习课文之前,让学生看图编故事,自己感知内容,有助于对课文的感悟。二、整体感知,识记生字 1、请同学们自己来读课文,要求: A、读通课文,遇到生字新词多读几遍,想想意思。 B、同时想一想:故事中出现了哪几种小动物,你最喜欢谁,为什么?2、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 A、(出示生字词)谁来当当火车头?(及时正音):酸的葡萄狐狸一串串迫不及待硬说 B、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三遍) C、(出示句子)下面的句子你会

读吗?请试一试。狐狸指着架子上的葡萄,说:“这葡萄是酸的,不能吃。”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摘下一串就要往嘴里送。小松鼠和小白兔真不明白,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呢? D、你喜欢哪一句,能读给大家听吗?(请不同程度的学生来读)由词至句,为学生提供语境,丰富语言实践活动的形式。 3、现在,谁能告诉老师,故事中出现了哪几种小动物?(板书)你喜欢谁?(多问几个) 4、哦,看来大家都挺喜欢小猴子的,找一找,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小猴子的?(4—7)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部分内容。三、朗读感悟,相互交流 1、你喜欢小猴子的什么呢?请自己读读这部分内容,边读边想,并从故事中找到有关的依据。学生朗读后,交流讨论,教师归纳板书。(板书:聪明) 2、你从哪里看出小猴子是聪明的?在课文里找一找,读给大家听。(小猴子不轻易相信兔子、松鼠的话) 1)小组里交流读,班里指名读。 2)(出示句子:小猴子又问小松鼠:“你尝过吗?”)这里的“又”是什么意思?小猴子为什么两次提出这样的疑问?书上是怎样写的?请找找小兔子的话。(同桌互读)3)我们来读一读。你能给“连忙”找一个好朋友吗?小兔子为什么要连忙说?请找出文中的原句读读。(出示句子):小猴子爬上葡萄架。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你能读出小猴子迫不及待的语气吗? 3、刚才,小朋友说小兔子没吃过,可小松鼠说葡萄酸得很,小松鼠吃过吗?你怎么知道?你能来表演一下吗? 4、哦,原来小兔子和小松鼠都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龙湾区小学二年级(上)语文期末模拟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我 会用端正、漂亮的字正确抄写下面的句子。(标点占一格)(4分) 纸船里放着一个小松果,松果上挂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祝你快乐!” 二、我有火眼金睛。(16分) 1.我会拼,我会圈。(圈出正确的读音)(4分) 水沟.(ɡuō ɡōu) 空调.(tiáo d iào) 楼梯.(tī d ī) 淹没. (méi mò) 2.我会辨,我会划。(用“\”划去不正确的字)(4分) 一(只 支)笔 猴子(现 观)海 一(座 坐)山 群山(坏 环)绕 3.我会认,我会连。(8分) 吸取 江面 好客的 老乡 驶过 教训 可爱的 叫着 开通 天空 不停地 变黄 升上 河道 慢慢地 小猫 三、我会根据课文内容填空。(23分) 1. ”,一片欢笑。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得分 姓名 班级___________ 座位号 ………………………装…………订…………线…………内…………不…………要…………答…………题………………………

2.开花满院香。 3.观察。那里有许许 多 的小朋友却得不到它。 4.。 5.;遇到冷 风, 下来。 四、句子百花园。(12分) 1.不学习怎么会有知识?(给句子换种说法,使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风吹走了树叶。(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地上的垃圾被小红扫干净了。(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句子加标点。 (1)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2)秋天的田野真美啊() (3)雾把自己藏了起来() 五、我能给句子排排队。(填序号)(10分) ()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团废手纸。 ()看着干净的操场,他笑了。 ()下课了,小刚到操场上去玩。

部编版2019最新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2019年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 注:凡就是加粗得部分,均就是课程标准(修订稿)新改动得,或增或删,或调或整合。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语文就是最重要得交际工具,就是人类文化得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得统一,就是语文课程得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得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就是学生学好其她课程得基础,也就是学生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得基础。语文课程得多重功能与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得重要地位。 二、课程得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得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得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得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激发与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得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得积累,培 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得基本方法,养成良好得学习习惯,使她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得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与运用祖国语文。同时,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得熏陶感染,提高学生得思想道德修养与审美情趣,使她们逐步形成良好得个性与健全得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得与谐发展。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得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得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得影响就是深广得,学生对语文材料得感受与理解又往往就是多元得。因此,应该重视语文得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得价值取向, 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独特体验。 语文就是实践性很强得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得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得主要途径也应就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得系统与完整)。语文又就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与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得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得规律,而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得系统与完整。 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得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与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得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得语感与整体把握得能力。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得学习方式 学生就是学习与发展得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与语文学习得特点,关注学生得个体差异与不同得学习需求,爱护学生得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得主动意识与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得学习方式。教学内容得确定,教学方法得选择,评价方式得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得形成。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得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就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得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得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应继承语文教育得优秀传统,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与运用得领域,并注重跨学科得学习与现代科技手段得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与方法得相互交叉、渗透与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得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该就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得。应当密切关注学生得发展与社会现实生活得变化,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得需求,确立适应时代需要得课程目标,开发与之相适应得课程资源,形成相对稳定而又灵活得实施机制,不断地自我调节、更新发展。

部编本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标

部编本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说课标说教材文稿 柳丽艳 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 我为大家研说的内容是部编本语文一年级上册。我将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方面与大家交谈。 一、说课标 总目标: 1.知识目标:要求学生认识3500个常用汉字,能正确的书写汉字,能说普通话。2.能力目标:要求学生能主动探究性学习,具有独立阅读、日常口语交际的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学段目标:第一学段1-2年级,第二学段3-4年级,第三学段5-6年级。1.识字写字,(1)主动识字,认字300个,会写100个生字。 (2)掌握汉字常用的偏旁部首,按笔顺规则书写美观汉字。(3)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写字习惯。(4)学习独立识字。借助拼音识字。2.阅读,(1)感受阅读的乐趣。初步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不同标点符号的语气。学习默读。(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4)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体验情感。3.口语交际,(1)能使用普通话简要讲诉自己心中的想法。(2)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4.写话, 4.写话,(1)对写话有兴趣。(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积累的词汇。 (3)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5.综合性学习,有好奇心,主动观察生活中的事物,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热爱。 二、说教材。 我结合教材的编写特点,编排体例,内容结构来谈。本册设计了七个板块:分别是我上学了;集中识字;汉语拼音;课文;口语交际;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集中识字两个单元共10课,汉语拼音两个单元共13课,课文四个单元共14课,四个口语交际,八个语文园地,本册还编排一个快乐读书吧,语文园地包括四—五个栏目。最后是两个生字表,还有常用的笔画及偏旁名称表。 (一)编排体例: 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编写依据,吸纳语文课程改革的最新成果,沉淀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加强语言文字运用,加强语文和生活的联系,致力于构建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内容结构:1.入学教育以孩子的口吻“我上学了”,引领学生走进学校生活。内容分“我是中国人”“我是小学生”“我爱学语文”三部分。三部分内容有着较强的逻辑关系:从“我是中国人”身份的认同,到“我是小学生”角色的认同,再到“我爱学语文”情感的定位。“我爱学语文”中,有一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