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混凝土试件制作及管理
混凝土试件管理制度方案

混凝土试件管理制度方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混凝土试件管理制度是为了规范混凝土试件的制备、养护、试验等各个环节,保证混凝土试件的质量和可靠性,确保工程建设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第二条混凝土试件管理制度适用于各类混凝土试件的制备、养护、试验等环节,并适用于混凝土相关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试验及检测工作。
第三条混凝土试件管理制度由工程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检测单位共同遵守,具体负责人应当严格执行并全面落实。
第四条混凝土试件管理制度方案由相关部门负责编制,经相关负责人审定并正式颁布。
第二章试件制备管理第五条混凝土试件的制备应当遵循相关标准规范,确保试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六条试件制备的材料应当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并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第七条试件的尺寸、形状和数量应当符合相关标准规范,试件的标识应当清晰可辨认。
第八条试件的模具应当清洁、平整,保证试件表面光洁无瑕疵。
第九条试件的浇筑应当按照相关标准规范进行,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
第十条试件的养护应当严格执行,确保试件的强度和硬度符合要求。
第十一条试件的存放应当避免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保证试件的湿度和温度稳定。
第十二条试件的质量检测应当由专业人员进行,确保试件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第十三条试件的试验结果应当及时记录和归档,确保试件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三章试件管理责任第十四条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制定混凝土试件管理的具体制度和办法,并委派专人负责试件的制备、养护、试验等各个环节。
第十五条施工单位应当严格执行相关制度和规范,确保试件的质量和可靠性。
第十六条检测单位应当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规范进行试验工作,确保试件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十七条相关责任人应当认真履行职责,确保试件管理的全面有效实施。
第四章试件管理验收第十八条混凝土试件的管理应当定期进行验收,检查试件的质量和可靠性。
第十九条验收应当由检测单位负责,对试件的制备、养护、试验等各个环节进行检查。
第二十条验收结果应当及时记录,对于存在问题的试件应当及时处理。
水泥混凝土试件制作数量依据

水泥混凝土试件制作数量依据水泥混凝土试件制作数量依据,大伙可能会觉得,哎呀,水泥混凝土那不就是工地上见得最多的吗?对对对,就是那个我们常说的“硬邦邦”的水泥块,拿来做路面、桥梁、楼板啥的。
那为什么要做这些“水泥砖”,还得根据啥依据来定数量呢?你可能会想,这不就是搅拌、浇筑,干完就完事儿了吗?可事实可没这么简单,尤其是当你要确保这些混凝土试件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那就得有点讲究了。
咱得明白一个道理——没有定数,哪来的精准?你想,工地上用水泥混凝土,可是需要各种强度的,不管是楼板还是路面,都得考验它的抗压、抗折能力。
这些都得通过水泥混凝土试件来测试,来验证它的质量。
像是那些常见的柱子、楼梯、桥面板啥的,咱们都得在施工前,制作一定数量的试件,然后送到试验室去做一系列的检测,才能知道这些混凝土是否符合设计的要求。
如果没做好,出了问题,谁担责任?大伙都知道,工地上的事情就是马虎不得的。
你在保证项目安全的前提下,也得注意材料的经济性嘛。
制作试件的数量到底怎么定呢?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
一般来说,水泥混凝土试件的数量得根据项目规模、工程性质、结构类别来定。
比如小型的工程,试件数量相对较少;但要是那种高楼大厦、大桥这种大型工程,那就得相应增多。
常见的做法是按照每个浇筑批次,制作几个试件,这样就能对混凝土的强度进行多角度的监控了。
你看,毕竟混凝土是“活”材料,一旦搅拌不好或者天气变化,可能就会影响其性能。
所以这些试件就成了“救命稻草”,让你及时发现问题,提前改正。
制作这些试件的数量还得根据试验的目的来决定。
你比如说,有的项目需要通过试件来确认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有的则是要检查它的抗折能力;还有的则要测它的耐久性。
反正,就是看你测什么,根据试验要求,不同的工程就得制作不同数量的试件。
通常情况下,混凝土强度的检测会选择7天、14天、28天进行几次检测,所以试件的制作就不能少。
这就像是做饭,火候掌握不好,味道不对,你还得重新做一次。
砼试件管理制度

砼试件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确保砼试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证工程质量,制定砼试件管理制度,规范砼试件的取样、试制、试验和保存等环节,确保砼试件的质量可靠,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砼试验的工程,包括地基基础、桥梁、道路、建筑等各类工程。
三、管理责任1. 工程部门负责组织实施砼试件管理工作,明确管理人员,并落实砼试件管理制度。
2. 施工单位应配备专门的砼试验室,建立砼试验室管理制度,并配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砼试验。
3. 砼供应商应按照相关标准要求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砼,并配合工程方进行砼试件的取样和试验。
四、砼试件取样1. 砼试件取样应在砼浇筑后立即进行,取样位置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取样量应满足试验需要。
2. 取样操作应由双方监理工程师共同监督,取样前应清理取样处的附着物,并用清水冲洗干净。
3. 取样应使用专用的取样器具,并按要求进行编号标注,并填写取样记录。
五、砼试件保存1. 砼试件取样后,应立即送至实验室进行试验,试验前应先进行养护,直至试验时。
2. 试验前应对试件标注编号,并在试件上标注采样日期、试验日期、试验项目等相关信息。
3. 试件试验后,应根据试验报告结果做出合理的处理,符合要求的试件应根据项目要求保存,不符合要求的试件应及时报告、处理。
六、砼试件试验1. 砼试件试验应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试验人员应具备相关资质,严格按照试验程序进行。
2. 在试验过程中发现试件或试验结果异常时,应及时停止试验,并向相关部门汇报,做出合理的处理。
3. 试验结果应准确无误,试验报告应及时送交相关方,确保工程施工的质量。
七、砼试件管理记录1. 砼试件的取样、试验和保存过程应做好详细的记录,包括取样记录、试验记录、试验结果等。
2. 管理记录应保存完好,便于查阅和追溯,确保记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3. 项目结束后,应将砼试件相关的管理记录进行整理和归档,保存至少5年以上。
八、砼试件管理改进1. 砼试件管理工作应定期进行评估和改进,根据实际情况适时修改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混凝土试件制作及养护方法

混凝土试件制作及养护方法一、引言混凝土试件是评估混凝土强度和性能的重要手段,制作和养护过程对试件的质量和可靠性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试件制作及养护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混凝土试件制作方法1. 材料准备选用符合规范要求的水泥、骨料、砂和水进行配合。
确保材料的质量和比例准确无误。
2. 配合比例设计根据混凝土试件的强度要求和使用环境,设计合理的配合比例。
确保试件的强度和耐久性满足要求。
3. 搅拌将水泥、骨料、砂和水按照一定比例放入混凝土搅拌机中进行搅拌,搅拌时间应保证混凝土均匀一致。
4. 浇注将搅拌好的混凝土倒入模具中,用振动棒进行振捣,排除气泡和杂质。
确保混凝土充分密实。
5. 表面整平用平板或抹光工具对混凝土试件表面进行整平,保证试件表面平整光滑。
6. 养护在混凝土试件浇注后,需要进行养护以促进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发展。
三、混凝土试件养护方法1. 湿养护混凝土试件养护最常用的方法是湿养护。
在试件浇注后,及时覆盖保湿膜或喷水进行湿润养护。
保持试件表面湿润有助于水泥的水化反应,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2. 避免干燥和负温养护在养护过程中,要防止试件受到干燥和负温的影响。
可以采用覆盖保湿膜、喷水、湿布覆盖等方法,保持试件表面湿润和温度稳定。
3. 养护时间混凝土试件养护时间一般为7-28天,具体时间根据试件的尺寸和强度等要求进行确定。
养护时间过短会影响试件的强度发展,而养护时间过长则可能导致资源浪费。
4. 养护环境养护环境应保持稳定,避免温度和湿度的剧烈变化。
试件养护区域应尽量避免直射阳光和大风等不利因素。
5. 其他养护方法除了湿养护外,还可以采用蒸养护、化学养护和电渗透养护等方法。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养护方法。
四、注意事项1. 混凝土试件制作和养护过程中要注意安全,佩戴防护用品,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2. 制作混凝土试件时,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配比,确保试件的强度和性能满足要求。
3. 在试件的浇注和整平过程中,要仔细操作,确保试件的质量和表面平整。
试验取样规范

建筑材料取样及制样常识一、混凝土试件的取样及制作(一)现场搅拌混凝土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和《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 107-87)的规定,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
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以下规定:1、每拌制100盘但不超过100立方米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次数不得少于一次;2、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其取样次数不得少于一次;3、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立方米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立方米取样不得少于一次;4、同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5、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二)结构实体检验用同条件养护试件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的规定,结构实体检验用用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方式和取样数量应符合以下规定:1、对涉及混凝土结构安全的重要部位应进行结构实体检验,其内容包括混凝土强度、钢筋保护层厚度及工程合同约定的项目等。
2、同条件养护试件应由各方在混凝土浇筑入模处见证取样。
3、同一强度等级的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不宜少于10组,留置数量不应少于3组。
4、当试件达到等效养护龄期时,方可对同条件养护试件进行强度试验。
所谓等效养护龄期,就是逐日累计养护温度达到600℃·d,且龄期宜取14d~60d。
一般情况,温度取当天的平均温度。
(三)预拌(商品)混凝土预拌(商品)混凝土,除应在预拌混凝土厂内按规定留置试块外,混凝土运到施工现场后,还应根据《预拌混凝土》(GB14902-94)规定取样。
1、用于交货检验的混凝土试样应在交货地点采取。
每100立方米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少于一次;一个工作班拌制的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立方米时,取样也不得少于一次;当在一个分项工程中连续供应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量大于1000立方米时,其交货检验的试样为每200立方米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混凝土试件制作及养护方法

混凝土试件制作及养护方法目的与适用范围本方法仅限于普通混凝土在常温环境中试验时使用,轻混凝土、防水混凝土、碾压混凝土等其他特种混凝土的一般性能试验,可以参照本标准进行,但对于它们的特殊性能检验以及因为特殊性能所引起的对试验设备及方法的特殊要求,均应遵照这些混凝土的有关技术规定执行。
材料要求拌制混凝土所使用的材料,应符合技术要求,并与施工实际用料相符,材料拌和前温度与室温相同。
材料的取样应具有代表性。
拌制混凝土的材料以质量计。
称量的精度:集料为±1%,水、水泥及砂、石拌和物为±0.5%。
测试拌和物性质时,应在拌和后5min内进行试验,在浇制试件时,须在拌和之后的15min内装入试模并在45min内成型完毕。
试验步骤一、成型1.将拌和机等在试验中用到的仪器设备擦干净,检验准确。
配备齐全,备齐原料,做好养护。
2.拌和前,用少量水灰比、砂石比与正式的水泥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沙浆进行涮膛。
3.按规定称好原料,往拌和机里依次装入石子、砂、水泥。
水在拌和的同时徐徐加入。
全部加料时间不宜超过2min。
全部加入后,继续拌和约2min,而后将拌和物倾出在铁板上,人工翻拌1-2min。
4.取出试样,进行坍落度或维勃试验,认为合格之后在进行试验或制作试件。
5.一般情况下,当坍落度小于70mm时,用标准振动台成型。
振动结束后抹平,收浆后再抹一次。
表面与试模边缘的高低差,不得超过0.5mm。
6.坍落度不小于70mm,用人工成型。
二、养护1.试件成型后,用湿布覆盖表面,在室温20±5℃,相对湿度大于50%的情况下,静放1-2昼夜,然后拆模作外观检查。
2.将完好的试件标准养护至试验时止。
3.至试验龄期时,自养护室取出,并继续保持其湿度不变。
混凝土试验过程管理制度

混凝土试验过程管理制度混凝土试验过程管理制度是针对混凝土试验过程中实验室人员、试验设备、试验方法等方面进行规范的文件,旨在确保混凝土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障混凝土工程质量。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进行混凝土试验的实验室,包括建筑、道路、桥梁等各类混凝土工程。
二、试验过程管理制度的制定目的1. 规范混凝土试验过程,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2. 提高试验效率,保障混凝土工程质量;3. 统一试验操作流程,降低试验误差;4. 加强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延长使用寿命;5. 建立完整的试验过程记录,为质量监督提供依据。
三、试验过程管理制度的实施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进行混凝土试验的实验室,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混凝土强度试验;2.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3. 混凝土抗压、抗折等性能试验;4. 沉降度试验;5. 弯曲强度试验等。
四、试验过程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1. 实验室管理1.1 实验室应具备相应的试验设备和仪器,并对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1.2 实验室应设有专门负责混凝土试验的技术人员,具有相关资质和经验;1.3 实验室应建立混凝土试验人员的培训计划,提高试验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操作水平;1.4 实验室应建立混凝土试验质量监督制度,对试验结果进行审核和监督。
2. 试验准备2.1 在进行混凝土试验前,试验人员需对设备和仪器进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转;2.2 对试验样品进行标识和编号,确保试验结果准确;2.3 根据试验要求准备好试验材料,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混凝土制备。
3. 试验操作3.1 试验人员应严格按照试验方法和操作规程进行试验操作,杜绝试验误差;3.2 实验室应定期对试验人员进行操作技能培训和考核,确保试验操作规范;3.3 试验人员应认真记录试验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和数据,确保试验结果可靠。
4. 试验报告4.1 试验人员应及时完成试验报告,将试验过程、结果和分析记录清晰准确;4.2 试验报告应经过审核和批准后方可发布,确保试验结果的可信度;4.3 试验报告中应包括试验方法、设备使用情况、数据统计和分析等内容,完整记录试验过程。
混凝土试件制作和养护管理制度

混凝土试件制作和养护管理制度咱先来说说这混凝土试件,那可真是建筑工程里的“小宝贝”,得精心呵护。
制作混凝土试件,就好比给小宝宝准备营养套餐。
你得把水泥、砂、石子、水这些“食材”按照一定的比例调配好,不能马虎。
要是比例不对,这“小宝宝”就长不好,将来还怎么在工程里发挥大作用?搅拌混凝土的时候,就得像厨师炒菜一样,要搅拌得均匀。
不然有的地方硬,有的地方软,这试件能合格吗?肯定不行啊!装模的时候,要轻轻的,别把混凝土弄得到处都是,就像给小宝宝穿衣服,得小心轻柔。
振捣这一步也很关键,得把混凝土里面的气泡都赶跑,让它变得密实。
这就好像给棉被压实,才能更保暖。
制作好了,接下来就是养护。
养护就像是照顾生病的孩子,得时刻关注。
养护的环境要稳定,温度和湿度都不能乱来。
温度太高或者太低,就像让孩子在极热或者极冷的环境里,能舒服吗?湿度不够,混凝土就会“口渴”,强度能上去吗?养护的时间也得足够,不能着急。
这就好比让孩子慢慢长大,不能揠苗助长。
而且,在养护的过程中,要经常去看看试件的情况,有没有裂缝啊,有没有变形啊。
这就像关心孩子有没有生病一样。
还有啊,对试件的标记可不能马虎。
得清楚地写上制作日期、编号啥的,不然到时候都分不清哪个是哪个,那不就乱套了嘛。
总之,混凝土试件的制作和养护可不能掉以轻心。
每一个环节都得认真对待,就像对待自己最珍贵的宝贝一样。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试件的质量,为工程的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咱可不能因为一时的疏忽,让整个工程出问题,那损失可就大了去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泥混凝土试件制作及
管理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水泥混凝土试件制作及管理
一、引用标准
GB/T 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080-2002《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二、仪器设备
试模、捣棒、橡皮锤、抹刀等。
三、取样规定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用于检查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
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根桩试件不少于2组;
2、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3、每工作班拌制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4、连续浇筑超过1000m3时,每200m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5、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试件。
四、成型
1、混凝土的试样应随机从同一运输车中抽取,混凝土试样应在卸料过程中卸料量的1/4至3/4之间采取。
2、成型前在试模内壁涂一层矿物油;混凝土试样取好后,应二次手工拌合均匀。
3、取拌合物的总量至少应比所需量高20%以上,并取出少量混凝土拌合物代表样,在5min内进行坍落度或维勃试验,认为品质合格后,应在15min内开始制件或作其它试验。
4、当坍落度大于25mm且小于70mm时,用标准振动台成型。
将试模放在振动台上夹牢,防止试模自由跳动,将拌合物一次装满试模并稍有富余,开动振动台至混凝土表
面出现乳状水泥浆时为止,振动过程中随时添加混凝土使试模常满,记录振动时间(一般不超过90s)。
振动结束后,用金属直尺沿试模边缘刮去多余混凝土,用镘刀将表面初次抹平,待试件收浆后,再次用镘刀将试件仔细抹平,试件抹面与试模边缘的高低差不得超过0.5mm。
5、当坍落度大于70mm时,用人工成型。
拌合物分厚度大致相等的两层装入试模。
捣固时按螺旋方向从边缘到中心均匀地进行。
插捣底层混凝土时,捣棒应到达模底,插捣上层时,捣棒应贯穿上层后插入下层20mm-30mm处。
插捣时应用力将捣棒压下,保持捣棒垂直,不得倾斜;然后应用抹刀沿试模内壁插拔数次。
捣完一层后,用橡皮锤轻轻击打试模外端面10-15下,以填平插捣过程中留下的空洞;
每层插捣次数100cm2截面积内不得少于12次。
(每层27次,两层54次。
)试件抹面与试模边缘高低差不得超过0.5mm。
6、养护
试件成型后,用湿布覆盖表面(或其它保持湿度方法),在室温20±5℃,相对湿度大于50%的环境下,静放一个到两个昼夜,然后拆模并作第一次外观检查、编号,对有缺陷的试件应除去,或加工补平。
拆模后应立即放入混凝土标准养护室中养护。
标准养护室内的试件应放在支架上,彼此间隔10-20mm,试件表面应保持潮湿,并不得被水直接冲淋。
7、试件质量
做好的混凝土试件要及时收面,在混凝土试件终凝前将部位、强度等级、浇筑日期等信息刻在试件面上。
拆模后混凝土试件外观要光滑、平顺,无气泡、蜂窝麻面、露砂、露石等情况。
试块内实外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