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写字楼设计要点 (精品)

合集下载

高层写字楼设计要点

高层写字楼设计要点

高层写字楼设计要点(三)2010-12-23 13:17十三、对结构柱的估计当前的建筑都很大,很高,50米高乃至100米高的建筑已经很普遍,在设计方案的时候,结构柱子的大小如果估计不清楚的话,就很难将柱网定的合理,我在工作中总结出一个简单的数据,即100米高是1.7平米,柱直径是1.3X1.3米.列表如下:100米—1.70平米--1.3X1.390米—1.53平米—1.2X1.280米—1.36平米—1.2X1.270米—1.19平米—1.1X1.160米—1.02平米—1.0X1.050米—0.85平米—0.9X0.940米—0.68平米—0.8X0.830米—0.51平米—0.7X0.720米—0.34平米—0.6X0.6若感到柱子太粗,想让它细一点的话,可在下面几层用型钢混凝土柱(也称劲性钢筋混凝土),那么100高是1.0平米.170米—1.7平米—1.3X1.3145米—1.45平米—1.2X1.2120米—1.2平米—1.1X1.1100米—1.0平米—1.0X1.0但超高层的结构的限制要多一些,很多实例证明,用筒中筒的可能性要大一些,外筒的柱间只有一般柱距的一半,如4-6M之间,当然入口处必要时可以拔掉一根,用斜柱来转移。

十四、对总机房面积的估计我们建筑师从50年以前将各个专业全包,但现在各专业越分越细,甚至于本专业的室内装修,乃至于内墙的木门窗、铝合金门窗及外墙的玻璃幕墙、干挂石材、构件墙板等等在不知不觉地分出去了。

对这些本专业的东西,我们新一代的建筑师还多少知道一点,但其他设备、电气、结构在我们很多新建筑师头脑里几乎都没有了。

最近两、三年里遇到世界上顶尖的建筑设计公司大多数也不是很清楚,甚至于见到一个欧洲建筑师为了一个18米以下的商业建筑,过了半年建筑方案也完不成,一个美国建筑师设计一个旅馆也如此,图上没有结构柱,也不知道机房需要多少,与这种“先进”国家的建筑师打交道,感到建筑师的基本功好像在倒退.其实只要下一点点功夫,我们各专业又在一个设计单位里,要得到一些专业知识并不是很难的。

高层办公楼建筑设计要点总结

高层办公楼建筑设计要点总结

高层办公楼建筑设计要点总结设计要点总结:一:建筑风格及特色:1.1 主要建筑风格选择1.2 建筑外观设计特点1.3 建筑与周边环境融合二:空间规划:2.1 办公区域划分及布局2.2 会议室设置和功能划分2.3 公共区域设计(大堂、走廊、休息区等)2.4 各楼层功能划分及连接方式三:建筑材料和装饰:3.1 外墙材料选择及装饰方案3.2 室内装饰风格和材料选择3.3 地面、墙面以及天花板设计和装饰四:照明设计:4.1 办公区域照明设计4.2 公共区域照明设计4.3 外墙夜景照明设计五:通风与空调系统:5.1 办公室通风设计要点5.2 空调系统类型选择及布局5.3 通风与空调系统调控方式六:安全与消防设计:6.1 建筑结构安全设计6.2 防火安全设计6.3 紧急疏散通道设计七:绿化景观设计:7.1 建筑周边绿化布局7.2 屋顶、阳台绿化设计7.3 室内绿化设计附件:设计草图、建筑效果图法律名词及注释:1. 建筑风格选择:指建筑设计中所采用的艺术风格,如现代风格、古典风格等。

2. 办公区域划分及布局:指办公楼内部不同部门或个体之间的区域界定和布局安排。

3. 外墙材料选择及装饰方案:指对办公楼外部墙体材料的选用和装饰设计方案的确定。

4. 紧急疏散通道设计:设计楼内安全疏散的通道,确保在紧急情况下人员能够安全撤离。

设计要点总结:一:建筑风格及特色:1.1 主要建筑风格选择1.2 建筑外观设计特点1.3 建筑与周边环境融合二:空间规划:2.1 办公区域划分及布局2.2 会议室设置和功能划分2.3 公共区域设计(大堂、走廊、休息区等)2.4 各楼层功能划分及连接方式三:建筑材料和装饰:3.1 外墙材料选择及装饰方案3.2 室内装饰风格和材料选择3.3 地面、墙面以及天花板设计和装饰四:照明设计:4.1 办公区域照明设计4.2 公共区域照明设计4.3 外墙夜景照明设计五:通风与空调系统:5.1 办公室通风设计要点5.2 空调系统类型选择及布局5.3 通风与空调系统调控方式六:安全与消防设计:6.1 建筑结构安全设计6.2 防火安全设计6.3 紧急疏散通道设计七:绿化景观设计:7.1 建筑周边绿化布局7.2 屋顶、阳台绿化设计7.3 室内绿化设计附件:设计施工图纸、建筑效果图法律名词及注释:1. 建筑风格选择:指建筑设计中所采用的艺术风格,如现代风格、古典风格等。

超高层办公建筑设计要点

超高层办公建筑设计要点

超高层办公建筑设计要点1. 引言超高层办公建筑是具有特殊设计要求和挑战的建筑类型。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土地资源的有限性,超高层建筑成为了现代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本文将介绍超高层办公建筑设计时需要考虑的要点,包括结构设计、安全性、可持续性等方面。

2. 结构设计要点超高层办公建筑的结构设计是确保建筑物在高风压、地震等外力作用下能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

以下是超高层办公建筑结构设计的要点:2.1 基础设计超高层建筑的基础设计需要考虑地基承载能力、地震力等因素。

在选择基础类型时,应充分考虑地质条件和土壤性质,并进行相应的地质勘测和承载力计算。

2.2 结构材料选择超高层建筑的结构材料要求高强度、高韧性和耐久性。

常用的结构材料包括钢筋混凝土和钢结构。

在选择结构材料时,应根据建筑的高度和设计荷载进行合理选择。

2.3 结构系统设计超高层办公建筑的结构系统设计可以采用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等。

结构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变形性能和抗震性能,同时要考虑建筑物的功能布局和空间利用效率。

3. 安全性要点超高层办公建筑的安全性设计是确保建筑物在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事故中能够安全疏散和使用的关键。

以下是超高层办公建筑安全性设计的要点:3.1 消防系统设计超高层办公建筑应设置完善的消防系统,包括自动喷水系统、防烟排烟系统、灭火器设备等。

应合理布置消防通道和安全出口,确保人员疏散的畅通性。

3.2 风载设计超高层建筑的风载设计要求考虑到城市风环境和局部地形的影响。

应进行风洞试验和模拟计算,合理选择和配置抗风设施,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3 地震设计超高层办公建筑的地震设计要考虑到地震力的作用。

应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估和抗震设计,采用合适的抗震措施,如增加剪力墙、设置防护装置等,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4. 可持续性要点超高层办公建筑的可持续性设计是为了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建筑物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以下是超高层办公建筑可持续性设计的要点:4.1 节能设计超高层办公建筑应采用节能设计策略,如合理选择建筑外立面材料、提高建筑的隔热性能、利用天然光照等,以减少能源消耗。

高层办公楼设计要点

高层办公楼设计要点

高层写字楼设计要点写字楼过去叫办公楼,高层写字楼已不是-条过道两排房,加上楼梯、厕所就完成了。

现代写字楼在各城市里,已发展到了100M高地高层建筑乃至100M以上地超高层建筑。

高层写字楼中有关消防地内容,消防规范里规定得比较详细:如防烟楼梯,消防电梯,防烟前室,正压送风、避难层等,在设计方面好像并不困难。

但另外-些内容:如客梯地数量、货梯地数量、卫生间、清洁间、咖啡备餐间、新风机房、强弱电用房、排烟、管道、过道排烟等,过去不属于建筑专业地内容就不太清楚了,往往方案定了之后,-改再改,业主着急,自己也着急,甚至于认为都是其他专业地事,应该另请顾问,而不是建筑专业地事,让业主哭笑不得。

其实,我们稍加研究,这些问题是有可能弄清楚地,至少来-个八、九不离十,才不会被动。

此外还有大堂、地下餐厅、地下车库、屋顶冷却塔等也是高层写字楼要考虑地-些问题。

-、写字楼地核心筒:问题出在写字楼地核心筒里。

写字楼地使用面积,大致是70%,这是大家知道地。

但要做到70%也不是那么容易,尤其是超高层,电梯占用面积比较多,所以,我们要把30%地核心筒设计好,才能保证70%地使用面积。

核心筒地内容是什么?除必要地疏散楼梯及消防电梯在规范里很明确地说清楚:就是要两个防烟楼梯,其前室面积是6平米,每1500平米要-个消防电梯,前室也是6平米,当两种前室合并地话,其合用前室是10平米,这方面大家都知道。

但其他内容书上找不到,在审查图纸时就没根据了,尤其是客梯。

二、写字楼地客梯数量:说到客梯,电梯地数量是根据人数、高峰等候时间来决定地。

但人数地根据又是多少?-时查不到根据,而电梯商可以提供你很多假设,人数有10、11、12平米使用面积/每人不等,高峰等候时间40秒,50秒,60秒或者40秒以下地35-30秒等,电梯载重从1000kg-1150kg-1350kg-1600kg之间又是很多种,再加上电梯速度地变化,所以他们用"电脑计算"来使人们认为是-种很复杂地计算公式,吓唬得使我们地设计人从此就不想去弄懂,我遇到地绝大多数境内外很有名地建筑师都声称需另请电梯专家来咨询,看来大家都被电梯商给唬住了。

超高层办公楼建筑设计要点

超高层办公楼建筑设计要点

超高层办公楼建筑设计要点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超高层办公楼在现代城市中越来越常见。

超高层办公楼不仅是城市的地标性建筑,也是企业形象和实力的象征。

然而,超高层办公楼的建筑设计与普通建筑相比,具有更高的复杂性和挑战性。

本文将探讨超高层办公楼建筑设计的要点。

一、结构设计超高层办公楼的结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由于高度较高,建筑物所承受的风力、地震力等水平荷载较大,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结构体系来确保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常见的结构体系包括框架核心筒结构、巨型框架结构等。

在框架核心筒结构中,核心筒承担了大部分的水平荷载,框架则主要承受竖向荷载。

这种结构体系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和经济性,被广泛应用于超高层办公楼的设计中。

巨型框架结构则是通过设置大型的框架梁和柱来抵抗水平荷载,具有较大的刚度和承载能力,但造价相对较高。

此外,结构材料的选择也十分关键。

高强度钢材和高性能混凝土能够提高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减少构件的尺寸和重量,从而增加建筑的使用空间。

二、垂直交通设计超高层办公楼中的人员数量众多,垂直交通的设计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出行效率和舒适度。

电梯是垂直交通的主要工具,因此需要合理配置电梯的数量、速度和载重。

一般来说,根据建筑物的高度、建筑面积和使用人数,可以通过计算来确定电梯的数量。

同时,为了提高电梯的运行效率,可以采用分区运行、高速电梯、智能控制系统等技术手段。

例如,将建筑物分为低区、中区和高区,每个区域设置独立的电梯组,减少电梯的停靠次数,提高运行速度。

此外,还可以设置转换层,方便不同区域的电梯转换。

除了电梯,楼梯也是必不可少的垂直交通设施。

楼梯不仅是紧急情况下的疏散通道,也是日常人员活动的辅助通道。

楼梯的数量、宽度和位置应符合消防规范和使用要求,确保人员能够安全、快速地疏散。

三、消防设计超高层办公楼的消防设计是重中之重。

由于高度较高,火灾发生时人员疏散和消防救援的难度较大,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严格的消防措施。

首先,要合理规划防火分区。

简述高层写字楼建筑设计要点

简述高层写字楼建筑设计要点

简述高层写字楼建筑设计要点1引言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高层写字楼渐渐成为了社会进步、经济繁荣的重要表现形式。

了解写字楼的发展历程,能够看出人们开始追崇多功能的集中化的高层建筑。

这种追崇主要有两方面原因,其一由于社会工作节奏和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团队和团队间、人和人间的距离需要拉近,其二是因为土地资源稀缺问题越发突出,使人们开始重视高效利用土地资源。

设计师们要设计现代化的高层写字楼,需要从写字楼内涵及功能去考虑,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注意高层建筑物与所在城市文化及周围环境的融合,重视写字楼内人们使用感受。

由于社会环境不断变化,所以设计写字楼时要注意预留提升建筑物的一些空间,在建筑物功能设施不能满足人们需求时,可以进一步提升。

2高层写字楼重要结构的设计2.1写字楼的入口设计通常情况下,高层写字楼都被布置在城市繁华地带,时常当做城市的标志性建筑。

写字楼入口是给进入写字楼人留下第一印象的关键结构,所以,设计写字楼入口时,要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参照城市的外部环境进行设计。

当人们自户外走进高耸建筑物时,通常会产生一些压抑感觉,所以,写字楼入口要设计的非常柔和,利于进入写字楼者缓解内心紧张情绪。

写字楼入口大门要有较流畅的线条,不能出现各种条条框框,避免让人产生受到约束的感觉。

当写字楼在吵闹的市区时,因为周边环境较复杂,写字楼入口一定要方便进入者立即找到,入口可以做一些个性化的设计,以和周边其他设施及景观明显区别出来。

通过入口进入写字楼以后,需要有缓冲区域或者空间供进入者适应新的环境,通常情况下,可以设置一个宽敞大厅,经过大厅后再达到电梯等候区域。

入口处的大厅具有重要作用,它能够帮助进入者逐渐适应室内温度、空间及光线,带有等候或休息基础设施设备的大厅可以给进入者提供稍作整理的场所,让进入者调节心情、整理仪容,大厅内可以提供写字楼内部指南,详细介绍写字楼内的具体分布情况,方便初次来访人员快速找到目的地。

高层办公建筑设计

高层办公建筑设计

高层办公平面空间组织 --普通办公
开放式办公
“景观”办公
高层办公搂标准层 平面核心体布置
高层办公搂标准层 平面核心体布置
国外高层办公 写字楼标准层 实例
国外高层办公 写字楼标准层 实例
秘书、打字员、管理员
财务 商务 所有成员
办公面积指标(㎡)
可能的办公桌尺寸 (m)
20-30
(1.8~1.2)X (0.8~1.0)
15-20
(1.6~1.8)X (0.8~1.0)
10-15
同上
8-12
同上
8-10
同上
8-10
同上
5-9
(1.2~1.6)X (0.6~0.8)+ (0.8~1.2)X(0.6)
高层办公楼组成
会场 (多功
能厅)
技电广卫消
术话播生防
用交室间中
记换

水变开锅贮 泵配水炉藏 房电间房室

档案
接待 会议

出租 写字间
专业 办公室
资料
打字 文印
电脑
电传
陈列 展览
电梯 邮电
收发
门厅 门廊
楼梯 会客
传达
存衣 值班
警卫
注:1、办公楼房间的组成应根据任务、性质和规模大小来决定; 2、粗线内为基本组成。
晒图 装订
复印
进货口
货梯
机房 库房 各办公楼层
厨房进货 库房 加工 餐厅 垃圾分类 处理 存放 出货口
高层出租性写字楼物品流线
各种工作位置的办公空间面积要求
办公空间类型
独立办公间
小组办公 大组办公 开放空间办公 开放空间办公 开放空间办公 成组空间 接待、会议空间

高层办公楼方案设计

高层办公楼方案设计

高层办公楼方案设计介绍高层办公楼的设计是在满足商业需求的同时,以创新和独特的方式提供一个舒适和高效的工作环境。

本文档将讨论高层办公楼的方案设计要点,包括建筑外观、内部空间规划以及设计原则。

建筑外观设计高层办公楼的外观设计需要突显其独特性,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以下是一些设计要点:1.突出主题:根据企业的文化和价值观,选择一个主题,并在建筑外观中体现出来。

可以通过建筑的形状、颜色、纹理等元素来表达主题。

2.窗户设计:设计大量的窗户以提供充足的自然光线,并为员工营造开放和通透的感觉。

可以使用大型落地窗或玻璃幕墙来实现这一点。

3.建筑亮化:通过照明设计将建筑物变成一个夜晚的焦点。

可以使用LED灯光和投光灯来突出建筑的轮廓和细节。

4.绿化设计:在高层办公楼的外部空间增加绿植和景观设计,创造一个舒适和宜人的工作环境。

可以在屋顶或庭院种植花草树木,并设计休闲区域供员工使用。

内部空间规划高层办公楼的内部空间规划应该符合员工的需求和舒适度。

以下是一些建筑内部空间规划的要点:办公区域1.开放式办公区域:为员工提供一个开放的工作环境,以促进沟通和合作。

可以采用开放式工位或小组工作区域的设计。

2.会议室:设计符合不同需求的会议室,包括小型会议室、大型会议室和多功能会议室。

会议室内应配备现代化的设备和舒适的座位。

3.休息区域:提供舒适的休息区域,供员工休息和放松。

可以设计带有舒适座椅、咖啡机和休闲设施的休息室。

公共空间1.大堂设计:设计宽敞的大堂,给客户和访客留下良好的印象。

大堂可以采用高天花板设计、豪华装饰和舒适的休息区域。

2.运动设施:提供体育设施,如健身房、游泳池或瑜伽室,以鼓励员工保持健康和活力。

3.餐厅和咖啡厅:设置餐厅和咖啡厅,供员工用餐和社交。

可以提供多种饮食选择和舒适的用餐环境。

垂直交通和安全1.电梯系统:设计现代化的电梯系统,以确保员工和访客的垂直交通效率和安全。

2.安全设施:安装监控摄像头、门禁系统和火警报警系统等安全设施,保障员工和资产的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层办公楼设计要点办公楼即写字楼,现代写字楼在各城市里,已发展到了100M高的高层建筑乃至100M以上的超高层建筑。

高层写字楼中有关消防的内容,消防规范里规定得比较详细:如防烟楼梯,消防电梯,防烟前室,正压送风、避难层等,在设计方面好像并不困难。

但另外一些内容:如客梯的数量、货梯的数量、卫生间、清洁间、咖啡备餐间、新风机房、强弱电用房、排烟、管道、过道排烟等,过去不属于建筑专业的内容就不太清楚了,往往方案定了之后,一改再改,业主着急,自己也着急,甚至于认为都是其他专业的事,应该另请顾问,而不是建筑专业的事,让业主哭笑不得。

其实,我们稍加研究,这些问题是有可能弄清楚的,至少来一个八、九不离十,才不会被动。

此外还有大堂、地下餐厅、地下车库、屋顶冷却塔等也是高层写字楼要考虑的一些问题。

一、写字楼的核心筒:问题出在写字楼的核心筒里。

写字楼的使用面积,大致是70%,这是大家知道的。

但要做到70%也不是那么容易,尤其是超高层,电梯占用面积比较多,所以,我们要把30%的核心筒设计好,才能保证70%的使用面积。

核心筒的内容是什么?除必要的疏散楼梯及消防电梯在规范里很明确地说清楚:就是要两个防烟楼梯,其前室面积是6平米,每1500平米要一个消防电梯,前室也是6平米,当两种前室合并的话,其合用前室是10平米,这方面大家都知道。

但其他内容书上找不到,在审查图纸时就没根据了,尤其是客梯。

二、写字楼的客梯数量:说到客梯,电梯的数量是根据人数、高峰等候时间来决定的。

但人数的根据又是多少?一时查不到根据,而电梯商可以提供你很多假设,人数有10、11、12平米使用面积/每人不等,高峰等候时间40秒,50秒,60秒或者40秒以下的35-30秒等,电梯载重从1000kg-1150kg-1350kg-1600kg之间又是很多种,再加上电梯速度的变化,所以他们用“电脑计算”来使人们认为是一种很复杂的计算公式,吓唬得使我们的设计人从此就不想去弄懂,我遇到的绝大多数境内外很有名的建筑师都声称需另请电梯专家来咨询,看来大家都被电梯商给唬住了。

其实所谓人数,就你自己这一层办公室的人数除以这一层的建筑面积,大体就有数了。

我们的一层设计室40多人,700多平米,大体是15平米/人。

北京市曾在报纸上公布过一个公务员标准是16.5平米/人。

电梯商实际也是根据15平米/人,但他们有时用10平米/人(使用面积),有时用11平米/人(使用面积),实际就是使用系数67%-73%之间,也就是70%这个数。

是一个定数。

为什么是定数呢?本来一栋建筑物还没有建成,还没有使用,即使使用以后,一栋高层建筑至少也要用50年,50年里是否会永远人数不变?事实上本来就是一种模糊统计的数字,本身就不是计算出来的,所以不是只有电梯商才能够说出的数据。

为此,我问过境外的机电顾问公司:你的使用面积那里来的?他说是根据方案图,而我们的设计图纸还在方案阶段,我又问我们方案不断修改,你是用什么办法跟上的,他答不上来。

实际没有方案图,有总面积,有层数,他们就是根据70%的系数来决定的。

所以,我们在设计初期时只有建筑面积(平方米),为什么不用平方米自己来推算呢?我工作的办公楼15000平米,两台1000kg客梯,合7500平米/1吨电梯,上下班特别紧张。

办公楼是21层,越是紧张越是站站停,十分着急。

后来改成单双号停,好了一点,但还是不能承受,于是使用了十多年的大楼,正在想办法加电梯。

由此说明合理的话,一定在7500平米/1吨以下才行。

二十多年前,我从当时先进国家的书本、杂志、图纸中,统计出了很多大楼的数据,粗略统计的平均数字是5000平米/1台,但由于书本、杂志的比例不清楚,不知1台是多少重量的。

但客梯大多在1000-1600kg之间,而高层写字楼的柱网也大多是8-9M之间。

反算的话,是5000平米/1吨-5000平米/1.6吨之间。

为什么我用“5000平米”及“1吨”这两个数字为基础呢?是为了容易记住。

用1000kg-1600kg反算的话即是:5000平米/1吨-3125平米/1吨之间。

这是非常宏观的数据,但已很清楚地说明写字楼的等级就在这几个简单数据之中,没什么好神秘的。

由此得出一般写字楼5000平米/1吨客梯。

高级写字楼4000平米/1吨客梯。

超级写字楼3000平米/1吨客梯这个宏观数据的规律。

后来经过20多年的很多工程实践证明,并通过很多电梯商用精确的电脑计算出来的数字基本是吻合的。

而电梯商的数据往往略为偏大一点,是可以理解的,他们要推销商品么!让他们降一点下来,他们认为也没有问题。

因为电梯计算不只是重量一个参数,还可以用速度来调节,而我们的设计图对载重是设计中最重要的数据,有了载重就可以有电梯井道的具体尺寸,设计就好做了。

同时我还推论的公寓在10000平米/1吨-6000平米/1吨之间,也是普通、高级及豪华公寓之分。

对旅馆客体的数量是每100间客房/1000kg-1600kg之间,也就是三星、四星及五星之间的区分。

而商住楼虽是居住建筑,但作为小公司办公者居多,所以用写字楼的下限5000平米/1吨为好,这方面很多设计人用了居住的概念,每每大量地等候,是一种常见的错误,要特别提醒注意。

大量的实践证明这些数据是可行的。

另一种思路可以旁证,如超级写字楼3000平米/1吨客梯,相当于200人用1吨客梯,1吨客梯可载14人,即高峰时200人要载14次,再去掉满住系数,以及去掉非高峰人数,打两个八折的话,高峰时不过运载9次就行了,再加上速度的调整、上下分区以及群控来调节,就会得出高峰等候的时间。

根据这样的分析,是不是心里有点底数了。

当然非超级的高级写字楼及一般写字楼,由于电梯的吨位和数量相对少,其等候时间会长一点。

三、高层写字楼电梯的服务面积写字楼由于下面经常有商业裙房,所以计算面积的时候,要将裙房的面积扣掉,首层不用电梯的面积也扣掉。

即使用电梯的面积来计算,是理所当然的事。

如一栋40000平米写字楼,首层加裙房商业10000平米的话,我们算电梯时,就依30000平米来计算,一般写字楼用6台1吨,或4台1600kg的客梯就基本正确。

四、客梯厅的理想布置客梯的安排,最好是一对一对的,因为如果遇到检修,不至于没有电梯用.当然一对以上,如3台为一组也可以,但横向最好不要超过3台,超过后会看不见信号,而在电梯厅里挤来挤去也不是办法.如果面积偏大,也可以用1吨以上的电梯来调节,如1150kg、1350kg、1600kg等来调节。

电梯群控能充分发挥电梯的效能,我的经验是群控不要超过4台,而4台最好用各两台双双面对为好,横向一排4台很不理想。

因为群控多了有一个毛病,即有时这台电梯人刚进完,门刚关上,外面有人按信号按钮,门又自动开了,有时会有多次开关,这是群控台数太多造成的问题,所以群控的电梯不宜过多。

一个失败的过宽的电梯厅是北京饭店(虽不是写字楼,但可借鉴),电梯厅是8M宽,由于8台群控,经常来回走,再加上地毯产生的静电,常常在按钮时打电,非常恐怖。

另外有一种常常出现的问题是,由于很多城市地处地震区,核心筒的墙,作为抗震墙是理所当然的。

但建筑师们很容易将电梯门的短墙也设计成抗震墙,而抗震墙一般比较厚,当三台或四台成排的时候,客人往往看不见后面两台电梯门开了没有,等到发现有人进去而赶过去的时候,门已关上了,感到特别的烦恼。

其实只要将该墙不要设计成厚的抗震墙,而设计成填充墙,就会薄得多,那样就看得见了。

那么墙薄了,对抗震是否不利呢?其实不然,因为该墙的洞口很多,对抗震起不了很大作用。

如果这道墙减薄0.2M,而将电梯背后的墙加厚只要0.1M,其抗震的作用反而更大些,岂不合适吗。

再者,这道墙改成填充墙后,还有一个好处是,不管电梯定那个厂商的型号,不管电梯的信号箱是何种样子,反正当填充墙砌的时候,肯定已经定货了,所以可以轻松出图,何乐不为呢?此外对上下分区的电梯组,由于低区电梯的上空是不用的,那么由于不是抗震墙,上面就可以变成一个大房间,可作为会议室或数据库,增加投资的回收,一举数得。

小小的研究,可以将被动变成主动。

五、客梯的上下分区当高层或超高层,层数多的时候,可以上下分区,以提高效率,分区以50M高度左右一区为宜,因为50M左右,大约10-12站,以1000-1500平米一层来算,大约12000-18000平米,正好是2-3台一组,即使达到20000平米左右,也不过4台,又因结合避难层,容易安排中间的电梯机房,比较理想。

第一个50M用最慢的一种常规速度,过去是1.5M/秒,现在有1.75M/秒,价格差不多,所以近来都用1.75M/秒的产品。

每隔50M升一级,每升一级可加1M速度,即50-100M高用2.5M/秒,100-150M高用3.5M/秒,150-200M高用4.5M/秒,200-250M高用5.5M/秒……,以此类推为什么我敢大胆的用这个宏观数字呢?因为50年以前美国的电梯最高速度是6M/秒,而当初的建筑高度没有超过300M的,后来经过实践,20年前我在深圳设计的218M高的建筑,就用自己的经验数字,电梯商是认可的。

用每秒的速度在平时很少有对比物,但用每分钟就有点数了,6M/秒相当于360M/分钟,300M高的建筑不到1分钟就到最高层,速度已很快了。

当然,现在科技更进步了,我在十年前看到三菱在日本横滨的一栋300M高的建筑上用了12M/秒的电梯,直达最高层只用了20秒钟,所以在高级或超高级的大楼可以利用这种新技术,可以提高一级。

即每隔50M,每升一级加1.5M,即50-100M用3M/秒,100-150M用4.5M/秒,150-200M用6M/秒……,以此类推,肯定会提高效率,现在北京正在建设的330M最高建筑用了8M/秒,相当于480M/分钟,已相当快了。

六、客梯的门宽高挡一点的写字楼最好不用1吨的电梯,因为1吨电梯的门偏小,只有1M宽,1150kg的电梯可以做到1.1M的门,这样进出就比较理想。

也有1600kg电梯能做到1300门宽的,对特大型建筑人数特多的建筑应该考虑,门宽可以提高效率。

七、客梯厅宽及直达梯的等候电梯厅也不宜太窄,当然也不宜太宽,一般在 2.5M-4M之间合适,太宽了,来回走,很不方便,如上面谈到的老北京饭店,厅有8米宽,那边刚刚铃响,待走过去,正好关门.值得注意的是,在首层的电梯厅口,不要缩小宽度,如厅宽是3M的话,口部也应是3M,因为首层的人数是标准层的10-12倍,要十分注意这个口部,为什么我要提醒这个问题呢?因为很多设计单位做居住建筑多了,居住建筑经常是电梯厅就是消防的合用前室,做防火门习惯了,所以我经常发现此问题而特别提醒大家。

一般在150M到200M以下的建筑,上述的规律可以运用,但150M以上,甚至到了300M 及300M以上,那种超高层,每层面积很大,而总面积更大,造成安排进电梯的核心筒的面积过大,而150M以上部分的核心筒无论内容或结构、抗震诸方面都没有需要那么大,那么多的电梯筒里空走的浪费面积过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