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免疫学课件

合集下载

免疫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培训课件

免疫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培训课件

03
生物制品特点
生物制品的原材料来源广泛,包括微生物、动物和人体组 织等;其生产工艺复杂,涉及生物技术和制药技术等多个 领域;同时,生物制品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生物活性,能 够针对特定的疾病或病理过程发挥治疗作用。
生物制品在感染性疾病中应用
疫苗
疫苗是预防感染性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注射疫苗可以激发人体免疫系统产 生特异性抗体,从而预防相应病原体的感染。目前已有多种疫苗成功应用于临床 ,如麻疹疫苗、流感疫苗等。
免疫学在临床医学中的 应用培训课件
汇报人: 2023-12-26
目录
• 免疫学基础概念与原理 • 常见免疫相关疾病介绍 • 免疫学诊断技术应用与案例分析 • 免疫学治疗策略与实践探讨 • 生物制品在临床医学中应用前景展望 • 总结回顾与拓展思考
免疫学基础概念与
01
原理
免疫系统组成及功能
固有免疫
过敏原与机体免疫系统相互作用,导致免疫细胞释放炎性介质,引起组织炎症和损伤。
免疫缺陷综合征
1 2
免疫缺陷综合征概述
免疫缺陷综合征是指由于免疫系统先天或后天性 缺陷,导致机体对感染、肿瘤等疾病的易感性增 加的一类疾病。
常见免疫缺陷综合征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如先天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如艾滋病)等。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 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 用及挑战。
未来发展方向预测
个体化精准免疫治疗策略的开发 与应用。
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免疫学 研究和应用。
免疫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 如基因编辑、细胞生物学等。
THANKS.
胞活化信号转导、细胞因子网络调节等。
常见免疫相关疾病
02
介绍
自身免疫性疾病

临床免疫学PL医学PPT课件

临床免疫学PL医学PPT课件
• 2.黄凤琼、汤国宁、张大勇、郭莉、吴逊、许志萍,人类免疫缺陷 病毒感染患者的脑电图表现(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052,5卷1期:55-56.
• 3.盛 磊、常生军、程 江,CCR5 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 ,实用医技杂志 ,2007 年 2 月第 l4 卷第 4 期(旬刊):429-430.
问题一
患者从发病起至检查并未接受抗病毒 治疗,出院4周后 HIV病毒载量为 2.6×105拷贝/ml,半年后复查病毒 载量为降至2.8×103拷贝/ml,这是 为什么?
• 患者未进行抗病毒治疗
• HIV病毒主要攻击人体的辅助T淋巴细胞系统
• 在潜伏感染阶段,HIV不会被免疫系统所识别
• 艾滋病毒感染时,不仅CD4细胞被破坏殆尽, 而且新制造出的免疫细胞会被艾滋病毒感染, 所以说CD4细胞是HIV的制造工厂。
请阐述该比值倒置的免疫学机制
总结
半年后患者的HIV病毒载量大幅下降机理是什么? HIV侵犯神经系统的免疫机制是什么呢? 巨噬细胞在抗HIV过程中起的作用及机制是什么? 抗HIV特异性体液免疫作用是有限的,为什么? CD4/CD8比值倒置的免疫学机制是什么?
引用文献列表
• 1.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学组,艾滋病诊疗指南(J),中 华传染病杂志,2006-4,第24卷第2期:133-144.
问题一
患者从发病起至检查并未接受抗病毒 治疗,出院4周后 HIV病毒载量为 2.6×105拷贝/ml,半年后复查病毒 载量为降至2.8×103拷贝/ml,这是 为什么?
问题二
问题三 HIV侵犯神经系统的免疫机
制是什么呢?
脑电图:是通过电极记录 下来的脑细胞群的自发性、 节律性电活动。脑电图说 明脑功能的一种状态。

临床免疫学课件(医学PPT)

临床免疫学课件(医学PPT)
临床免疫学课件(医学 PPT)
这份临床免疫学课件将为您介绍免疫学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帮助您深入了解 免疫系统及其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
概述
免疫学是研究机体免疫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调控的学科。它涵盖了体液免疫 和细胞免疫,是理解人体防御机制的关键。
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细胞
包括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 粒细胞等,它们协同工作以 识别和抵御外来入侵。
治疗
免疫治疗通过调节免疫反应来控制疾病的进展,如 抗体药物和免疫调节剂的使用。

常见的临床免疫相关疾病
1
风湿性关节炎
一种自身免疫性炎症性关节病,表现为
免疫缺陷病
2
关节疼痛和肿胀。
由于免疫系统功能缺陷导致易感染的遗
传性或获得性疾病。
3
过敏性疾病
免疫系统异常对平常无害的物质过度反 应,引发过敏症状。
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免疫学角色
诊断
免疫学方法可以检测疾病相关的免疫标志物,从而 帮助确定诊断和监测疗效。
淋巴器官
如脾脏、淋巴结和扁桃体, 它们是免疫细胞发育和相互 作用的重要场所。
免疫分子
包括抗体、细胞因子和补体 等,它们参与调节免疫反应 的各个方面。
免疫反应的基本原理
抗原-抗体反应
免疫系统通过检测和结合抗原和 抗体来识别和消除病原体和异常 细胞。
T细胞活化
T细胞通过与抗原适配并接收其 他信号来调节和协调免疫反应的 过程。
炎症反应
免疫系统通过引发炎症反应来吸 引和激活免疫细胞,以清除病原 体和促进修复。
临床免疫学应用
1 免疫诊断
利用免疫学方法检测和诊断 疾病,如自身免疫病、感染 病和肿瘤。
2 免疫治疗
利用免疫调节剂和免疫细胞 治疗疾病,如癌症、自身免 疫病和移植排斥。

临床免疫学与检验培训课件

临床免疫学与检验培训课件

临床免疫学与检验培训课件xx年xx月xx日•临床免疫学基础知识•临床检验技术概述•免疫学检验技术及应用目录•临床免疫学与检验案例分析•总结与展望01临床免疫学基础知识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T细胞、B细胞、NK细胞、巨噬细胞等。

抗体、补体、细胞因子等。

03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02 01胸腺、骨髓、淋巴结、脾脏等。

免疫细胞对外部抗原进行识别并作出反应。

抗原识别免疫细胞活化并分化为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

活化与分化效应细胞发挥免疫效应,清除抗原。

效应功能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免疫学在医学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通过检测抗体或抗原检测感染。

感染诊断疫苗开发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肿瘤免疫治疗基于免疫学原理开发疫苗。

利用免疫抑制剂、抗炎药物等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

利用肿瘤免疫疗法治疗肿瘤。

02临床检验技术概述临床检验的基本概念与分类01临床检验是指通过运用各种检验技术,对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细胞组织等进行检验,以获得客观准确的检验结果,为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02临床检验技术可根据检验对象和检验目的的不同,分为血液检验、尿液检验、粪便检验、分泌物检验、细胞组织病理学检查等。

03各种检验技术都有其特定的应用范围和适用条件,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诊断需要,选择合适的检验项目和检验技术。

临床检验的流程包括患者准备、标本采集、标本处理、检验操作、结果分析和报告等环节。

在患者准备环节,应告知患者检验前注意事项,如饮食、休息、停药等。

在标本采集环节,应根据检验项目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标本类型和采集方法。

在标本处理和检验操作环节,应遵循实验室安全规范和质量控制标准,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结果分析和报告环节,应对检验结果进行审核和校对,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临床检验的流程与规范临床检验的质量控制包括实验室内质量控制和实验室间质量控制。

实验室间质量控制是指在不同实验室之间进行的质控活动,包括参加外部质量评价计划、比对试验等。

免疫学临床应用 ppt课件

免疫学临床应用 ppt课件

较差,维持数月至一年
较好,维持1-5年或更长
不良反响: 重,发热、部分或全身反响 轻
3、类毒素〔Toxid〕
• 细菌外毒素经0.3-0.4%甲醛处置,使其毒 性减弱而保管其免疫原性。
• 白百破:白喉类毒素+百日咳杆菌死疫苗 +破伤风类毒素
4.新型疫苗
• 〔1〕亚单位疫苗〔Subunit Vaccine〕 • 提取有效免疫原成分,去除无关或有害成分 • 如提取乙肝外表抗原--乙肝亚单位疫苗 • 优点:免疫效果高,不良反响少
染性疾病进展有效地控制,提高人类的安康程度。
• 〔2〕人工免疫有几种类型? • 一是人工自动〔自动〕免疫,就是运用抗原进展人工接
种,使机体本人建立免疫力,到达预防传染性疾病的目的, 免疫力维持时间较长;
• 二是人工被动免疫,主要运用抗体注入机体中,以快速发 扬紧急预防和治疗作用,免疫力维持时间较短,仅是抗体 IgG的半衰期。由于目前所用的大部分抗体为动物血清,与 人类抗体的同源性较小,运用时要留意超敏反响的发生〔用 前要试敏〕。
〔3〕常见制剂有那些?
• 人工自动免疫制剂为疫苗,疫苗有减毒活 疫苗、死疫苗、类毒素疫苗、亚单位疫苗 和基因工程疫苗。目前研制DNA疫苗。
• 人工被动免疫制剂为抗体〔按概念应限定 在直接发扬作用的抗体,不应该包括发扬 间接作用或暂不明确的免疫加强剂和过继 免疫的细胞〕,其中包括抗病毒血清、抗 毒素血清和胎盘丙种球蛋白等抗体。
• 〔4〕怎样确定接种对象和时间?
• 接种对象分两种人群:①普通人群,如对项前的 免疫方案接种;②特殊人群,如特殊疫区的人群 接种预防该传染病的疫苗;与牧业有关的人群接 种人畜共患的病原生物疫苗;解放军将士接种破 伤风类毒素等。同时,还要有时间上的合理选择。

《临床免疫学课件》

《临床免疫学课件》

免疫疗法
被动免疫 积极免疫 细胞治疗 基因治疗
通过提供抗体或免疫细胞来增强宿主免疫反应。
通过刺激免疫系统,促使宿主产生自身的免疫 反应。
通过使用患者自身或他人的免疫细胞来治疗疾 病。
通过修改患者自身或他人的基因,来增强免疫 反应。
免疫相关疾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
• 类风湿关节炎 • 系统性红斑狼疮 • 硬皮病
自身免疫
自身免疫是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产生免疫反 应的一种异常情况。
免疫应答
炎症反应
炎症反应是免疫系统对感染和 损伤作出的快速反应。它通过 增加血液供应和白细胞浓度来 清除感染。
细胞因子风暴
细胞因子风暴是免疫系统过度 活化导致过量细胞因子释放的 情况。它可能造成炎症损伤和 器官功能衰竭。
记忆细胞
记忆细胞是免疫系统的长期抗 原记忆部分。它们能够快速识 别和响应再次暴露于同一抗原 的情况。
《临床免疫学课件》
探索免疫学的奥秘,了解人体如何应对病原体,以及免疫系统如何保护我们 的健康。
系统免疫
T细胞
B细胞
T细胞是免疫系统的核心成员, 负责识别和攻击感染体。他 们有许多不同的亚型,以执 行不同的功能。
B细胞是身体抵御感染的另一 种关键球员。它们产生和分 泌抗体,能够中和病原体和 毒素。
抗原呈递细胞
3
抗原识别
免疫细胞通过其表面上的受体识别和 结合病原体的抗原。
效应器功能
活化的免疫细胞执行特定的效应器功 能,如杀伤病原体、产生细胞因子等。
免疫调节
免疫耐受
免疫耐受是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不产生免疫 反应的机制。
免疫调节
免疫调节是免疫系统对免疫反应进行平衡和 调节的机制。
免疫活化

免疫学临床应用ppt课件

免疫学临床应用ppt课件
(1)鉴定病原菌:诊断疾病 (2)检测肿瘤相关抗原:检测甲胎蛋白以诊断肝癌 (3)检测血型抗原、HLA抗原:鉴定血型,亲子鉴定 (4)检测药物半抗原: 确认运动员是否服用兴奋剂
(二) 抗原或抗体的检测方法
凝集反应 沉淀反应 补体参与的抗原抗体反应 免疫标记技术
颗粒性抗原(红细胞、细菌、 乳胶颗粒等 )与抗体特异性结合,形成肉眼可见的凝集块。
副作用:明显 ,主要是骨髓抑制、肝肾毒性等
其抑制作用是非特异性的,长期应用可导致:继 发性免疫缺陷 、 严重感染、 肿瘤
抗体为基础的免疫治疗
一、免疫血清
抗毒素血清、胎盘(丙种)球蛋白、抗菌免疫血清、抗病毒免疫血清、抗 淋巴细胞丙种球蛋白等
二、单克隆抗体(mAb):用于靶向治疗等。 三、基因工程抗体:降低抗体的免疫原性
化学制剂 1、烷化剂:环磷酰胺 2、抗代谢药:激素:糖皮质激素 真菌代谢产物 1、 环孢素A:对T,尤其是TH有较好的选择性抑制作用 2、FK-506:其作用强于环孢素A10-100倍,且与环孢素A
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中药及其有效成分 雷公藤多甙
适应症:免疫功能过高引起机体损害的患者
1、抗移植排斥 2、超敏反应性疾病:激素 3、自身免疫病:激素、雷公藤多甙 4、感染性炎症:激素
3、细胞因子检测
可用于鉴定分离的淋巴细胞亚群,监测某些疾病状态的细胞免疫功 能。IL-2、IL-2R、rIFN 、TNF等检测。 ①免疫学方法:ELISA、RIA等。 ②细胞生物学方法
③分子生物学方法,如聚合酶链反应(PCR)法等
4、体内免疫细胞功能测定:皮肤试验
(1)迟发型超敏反应:旧结核菌素试验( OT试验 ) 皮试(+)——有一定的细胞免疫能力 皮试(—)——细胞免疫功能缺损

《临床免疫》幻灯片

《临床免疫》幻灯片

〔二〕特点
• 1、导致靶细胞溶解 • 2、参与的抗体为IgG、IgM,参与的
细胞是单核巨噬细胞、NK细胞、中性 粒细胞,有补体参加。
〔三〕常见疾病
• 1、输血反响 • 2、新生儿溶血症 • 3、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 4、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
Ⅲ型超敏反响
Ⅲ型超敏反应是抗原进入机体,刺激机 体产生相应抗体(IgG、IgM、IgA),相 应抗体与进入的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 在某些条件下,免疫复合物未能及时清除, 沉积于毛细血管壁等组织,通过激活补体, 吸引中性粒细胞及其他细胞,引起血管及其 周围组织炎症反应和损伤,故又称免疫复合 物型或血管炎症超敏反应。
(一)发生机制 1、靶细胞及其表面抗原
靶细胞:正常组织细胞、改变的自身细胞、被抗原 或半抗原结合的自身组织细胞
抗原: 正常存在于血细胞外表的同种异型抗原
感染和理化因素所致改变的自身抗原
结合在自身组织细胞外表的药物半抗原或 抗原-抗体复合物
外源性抗原与正常组织细胞之间具有的共 同抗原
2、抗体、补体和效应细胞的作用 抗体:IgG、IgM 激活途径: 激活补体,溶解靶细胞 激活吞噬细胞,发挥调理吞噬作用 激活NK细胞,通过ADCC作用,杀伤靶细胞
〔四〕防治原那么
• 1、查明变应原,防止接触 • 〔1〕询问病史 • 〔2〕皮肤试验 • 2、脱敏治疗 • 〔1〕异种免疫血清脱敏治疗 • 〔2〕特异性变应原脱敏治疗 • 3、药物治疗 • 〔1〕抑制生物活性介质的合成和阻断其释
放 • 〔2〕拮抗生物活性介质
Ⅱ型超敏反响
Ⅱ型超敏反应是发生于细胞膜上的抗原-抗体反应 ,其结果是导致细胞破坏,故又称为细胞毒型或细胞 溶解型超敏反应。
《临床免疫》幻灯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值】IgM抗体阴性或滴度<1:20 Vi抗体滴度<1:20 【临床意义】 ①.本试验敏感,于发病1周后即见明显升高, 故有早期诊断价值,此时肥达反应大多呈 阴性反应。 ②.如果Vi抗体滴度>1:20,有助于检出伤寒 慢性带菌者。
(三)结核分支杆菌抗体和DNA测定 【原理】机体感染结核分支杆菌后,体内可 产生结核特异性抗体。 【参考值】结核特异性抗体阴性 结核分支杆菌DNA阴性 【临床意义】结核特异性抗体阳性表示有结 核分支杆菌感染。 DNA特异性更强,灵敏 度更高,但应防止污染引起的假阳性。

(一)甲胎蛋白(AFP) 【原理】AFP 是人胚胎时期血液含有的一种特殊的 糖蛋白,由胎儿的卵黄囊和肝细胞合成,其浓度从 胎龄6周逐渐上升,至16-20周达高峰,出生后下降 1个月降至正常水平。 AFP是诊断肝细胞癌的重要 指标。 【参考值】 <25μg/L(RIA法) 【临床意义】: (1)原发肝癌 AFP>300μg/L是诊断阈值,但也有 部分原发肝癌AFP正常。 (2)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大部分AFP<200μng/L
六.肿瘤标志物检测 肿瘤标志物是指能够区分肿瘤或非肿瘤的化 学物质,包括肿瘤抗原、激素、受体、酶 等。目前分5类: 1.原位性肿瘤相关抗原,如本-周蛋白 2.异位性肿瘤相关抗原,如肺癌时ACTH升高 3.胎盘和胚胎性肿瘤相关物质,如甲胎蛋白 4.病毒性肿瘤相关物质,如EB病毒 5.癌基因、抑癌基因及其产物
【临床意义】: (1)消化器官癌的诊断:CEA升高主要见于结/ 直肠癌、胃癌、胰腺癌等,病随病程的进展而升 高,对判断疗效和预后有一定价值。 (2)鉴别原发和转移性肝癌:原发性CEA升高者 不超过9%,而转移性阳性率高达90%,且绝对值 明显增高。 (3)其他:肺癌、乳腺癌、膀胱癌等亦可增高。 CEA轻度升高,也可见于溃疡性结肠炎、肝硬化、 阻塞性黄疸等。 癌症病人的胸、腹水、消化液、分泌物中的CEA 常升高

(二)伤寒与副伤寒的血清学检查 机体感染伤寒、副伤寒沙门菌1周后,逐渐产生相应 的抗体,第4周后血清中抗体达到高峰。检测伤寒 与副伤寒沙门菌的相关抗原及抗体,有助于伤寒 与副伤寒的诊断。 1.肥达反应 【原理】肥达反应时检测患者血清中有无伤寒、副 伤寒沙门菌抗体的一种反应。将被检血清倍比稀 释后,分别与伤寒沙门菌菌体“O”抗原、鞭毛 “H”抗原和副伤寒沙门菌甲、乙、丙的鞭毛抗原, 在生理盐水介质中进行凝集价的测定。凝集效价 升高或动态升高有助于伤寒、副伤寒的明确诊断。
甲胎蛋白(AFP)
(3)内胚层癌、畸胎瘤、睾丸癌、卵巢癌、 胃癌与其伴肝转移者AFP可升高 (4)妇女妊娠3个月后,AFP开始升高,78个月时达高峰,一般在400ng/ml以下,分 娩后3周恢复正常 妊娠期AFP异常升高,胎儿神经管缺损、 畸形?
(二)癌胚抗原(CEA) 【原理】CEA 1965年 结肠癌血清中发现 具有人类胚胎抗原特性的酸性糖蛋白。 最初被认为是结/直肠癌的特异性肿瘤标志 物,CEA在消化道外的肿瘤:肺癌、乳腺 癌、甲状腺癌、胰腺癌等也存在。 参考值:<5μg/L
临床常用免疫学 检查
一.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Ig) 【原理】:Ig是一组具有抗体活性的球蛋白, 由B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的 浆细胞合成和分泌,存在于人体的血液、 体液、外分泌液及某些细胞膜上。其分为 IgG 、IgA、 IgM、 IgD、IgE五类。 IgG主要由脾脏和淋巴结中的浆细胞合成和分 泌,是唯一能够通过胎盘的Ig,含量最高。 IgA分为血清型和分泌型两类。分泌型由呼吸 道、消化道等淋巴样组织大量合成,在外 分泌系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N端
C端
【参考值】IgG 7.6-16.6g/L IgA 0.71-3.3g/L IgM 0.48-2.12g/L IgD 0.6-2.0g/L IgE 0.1-0.9g/L 【临床意义】 减低:各类先天性和获得性体液免疫缺陷、联 合免疫缺陷的病人及长期应用免疫抑制 剂的患者。此时5种Ig均有降低。

(二)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抗体IgM测定 【原理】人体感染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后, 早期可产生特异性IgM抗体。 【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急性乙型脑炎血清特异性IgM抗 体于发病后3-4天出现,两周阳性率达高峰, 因此IgM抗体有助于早期诊断。乙型脑炎病 后机体可产生中和抗体,2个月时达高峰, 可持续5-15年,常用于人群隐性感染的流行 病学调查。
二.血清补体的检查 【原理】补体是血清中具有酶活性的一组不 耐热的大分子球蛋白。由三组球蛋白分子 组成:C1-C3;B因子、D因子、P因子;C1 抑制物、I因子、 H因子。补体分子由干细 胞、巨噬细胞等分泌,它的产生与抗原刺 激无关,但可被抗原、抗体复合物所活化 产生溶菌和溶细胞现象。补体通过经典和 旁路两种那个途径参与机体灭活病原体的 免疫反应,也参与破坏自身组织或细胞免 疫损伤。
(三)寄生虫感染免疫检测 1.弓形虫抗体和DNA测定
【原理】弓形虫感染为人畜共患疾病,人体感染后, 可引起发热、关节及肌肉疼痛、淋巴结肿大等, 若孕妇感染可引起流产、胎儿先天畸形等。弓形 虫抗体有IgM和IgG两型。 【参考值】 IgM、IgG阴性 DNA阴性 【临床意义】 IgM升高是近期感染;IgG升高是既往 感染的指标; DNA阳性诊断意义更大。

三.细胞免疫检查 淋巴细胞是构成机体免疫系统的主要细胞群 体,可分为T细胞、B细胞、K细胞、NK细 胞。临床上各种免疫病时均可出现不同群 淋巴细胞数量和功能的改变。
(一)T细胞免疫检测 1.T细胞花结形成试验 【原理】T细胞表面有特异性绵羊红细胞受体, 可与绵羊红细胞结合形成玫瑰花结样细胞, 称为和那个细胞玫瑰花结形成试验。本试 验所得花结的百分率,基本代表了被检标 本中的T细胞占淋巴细胞) 【原理】CA125 1983年 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细 胞免疫小鼠,+骨髓瘤杂交=单克隆抗体 OC125 OC125识别的抗原为CA125 CA125 是一种糖蛋白性肿瘤相关抗原,存在 于卵巢肿瘤上皮细胞内。主要用于辅助诊 断恶性浆液性卵巢癌、上皮性卵巢癌等。 【参考值】 <2.5万U/ml
(五)艾滋病病毒抗体和RNA
【原理】艾滋病是由人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 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当机体感 染病毒数周到半年后,患者体内可出现抗 体。 【参考值】抗体阴性;RNA阴性 【临床意义】 临床上抗体阳性,又具有体重减轻10%以 上,持续发热达38℃1个月以上,持续腹泻1 个月以上等任何一项,可诊断为艾滋病。
甲胎蛋白(AFP)
(3)妇女妊娠3-4个月后,AFP开始升高, 7-8个月时达高峰,一般在400μg/L以下,分 娩后3周恢复正常。妊娠期AFP异常升高, 胎儿神经管缺损、畸形。 (4)其他:生殖腺胚胎性肿瘤等,AFP可 升高
甲胎蛋白(AFP)


AFP 1963年 肿瘤胎蛋白 卵黄囊和肝细胞合成 妊娠100天高峰 出生后下降 几个月-1年内降至正常 水平 参考值 <20ng/ml(RIA法) 临床意义: (1)原发肝癌 80% AFP>400ng/ml 原发肝癌 近20% AFP正常 (2)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绝大部分AFP<400ng/ml
【原理】伤寒沙门菌脂多糖为抗原,用间接 ELISA法检测伤寒病人血清中的特异性IgM 抗体,有助于早期诊断伤寒。Vi抗原存在于 伤寒沙门菌表面,可以阻止伤寒沙门菌“O” 抗原与其相应抗体的凝集反应。当体内存 在伤寒沙门菌时就有一定量的Vi抗体存在, 细菌清除后抗体亦随之消失,故测定Vi抗体 有助于检出伤寒带菌者。
(二)血清C3的测定 【原理】 C3是由肝细胞合成与分泌,是血清 中含量最多的补体成分,无论经典途径还 是旁路途径都参与,因而可以反映出补体 的活化情况。 【参考值】0.85-1.7g/L 【临床意义】 增高:C3可作为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各种 急性炎症、传染病早期、某些恶性肿瘤 减低:肾炎、狼疮等。
【参考值】“O”凝集价<1:80 “H”凝集价<1:160 副伤寒甲乙丙凝集价<1:80 【临床意义】 】“O”凝集价>1:80、 “H”凝 集价>1:160、副伤寒甲乙丙凝集价>1: 80则有辅助性诊断意义。若抗体效价依次递 增或恢复期较急性期升高4倍或以上,则更 有诊断意义。
2.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IgM的分子量最大,是机体受抗原刺激后最先 产生的抗体,在机体早期的免疫防御中有 重要地位。 IgD含量较少,且极易被纤溶酶或胰蛋白酶水 解。有些抗核抗体及抗基底膜抗体属于此 类。 IgE由消化道、上呼吸道粘膜下的浆细胞分泌, 在血清中含量最少。在Ⅰ型变态反应性疾 病的发病中有重要的作用。
抗体:B淋巴细胞在抗原刺激下增殖 分化为浆细胞,产生能与相应抗原 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蛋白,这类 免疫球蛋白被称为抗体(antibody, Ab) 免疫球蛋白 :将抗体或化学结构与 抗体相似但无抗体活性的球蛋白统 称为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Ig)。
(四)幽门螺旋杆菌抗体的测定 【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 幽门螺旋杆菌抗体阳性见于胃、十二指肠幽 门螺旋杆菌感染,如胃炎、消化性溃疡等, 其敏感性大于90%,特异性为85%。也可见 于胃癌和胃粘膜相关性淋巴样组织淋巴瘤。
五.病毒感染 (一)汉坦病毒抗体IgM测定 【原理】汉坦病毒是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病原体。汉 坦病毒抗体IgM是感染汉坦病毒后出现于患者血清 中的一种特异性抗体。 【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人体感染汉坦病毒2-3天后,即可在血 清中检出抗体,7-10天后达到高峰,其后开始下 降。因此检测汉坦病毒抗体IgM有助于肾综合征出 血热早期诊断。
增高: (1)单克隆增高:表现为5种中仅有一种增 高而其他Ig不增高或可降低,主要见于免疫 增殖性疾病。如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多 发性骨髓瘤、过敏性皮炎、外源性哮喘。 (2)多克隆性增高:表现IgG 、IgA、 IgM均 增高。常见于慢性感染、慢性肝炎、肝癌、 淋巴瘤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 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