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给作文审题立意和谋篇布局(转)(整理精校版)

合集下载

考场作文的谋篇布局(1)(整理精校版)

考场作文的谋篇布局(1)(整理精校版)

考场作文的谋篇布局(1)作文辅导0404 1932考场作文的谋篇布局(1)考场作文思路必须清晰,必须是在设题要求范围内的一条线或一个圆,不能芜杂,不可枝蔓。

而一篇成形的考场作文,思路的唯一外现方式就是文章的结构。

所以考场作文对文章进行精雕细刻是非常必要的。

精彩的文章结构,让文章犹如精心打理过的园圃,芳香宜人又精巧别致。

常言说:“车行有道路,文行有思路。

”文章没思路等于车离轨而行,虽然可以前行,但随时有翻车的危险。

考场高分作文,主要是文思有新意而成为“佳作”。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话题作文盛行之时,给了同学们更大的更宽的思维空间,文思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考场作文时,由于时间紧,往往写得比较匆忙,就有可能会出现诸如结构无序、局部结构不完整或结构不规范等情况。

其原因在于:1.写作前缺少精心设计。

2.在构思布局阶段,缺少辩证思维。

3.平时写议论性文章较少,或者在写作时缺少必要的理论指导。

4.对高考作文特别是议论文的要求理解不清,即使作文有文体不限的要求,也要让阅卷老师看到你的结构功夫。

结构太过简单。

怎么能得到高分呢?结构可以说是文章的骨架,没有骨架,血肉无所附着,文不成章。

考生作文时应谨记下面四条要求:第一,结构必须完整,开头、主体、过渡、照应、结尾缺一不可。

第二,不应只是三段形式的结构,记叙文讲求情节的波澜,散文力求“形”“象”丰富,议论文讲求严谨的逻辑关系——或层进,或并列,或对比,或总分,“老三段”的作文水平绝对不是高中生的作文水平。

第三,结构必须匀称,不能头重脚轻缺乏稳定性,不能小头小脚大腹便便,不能大头大脚主体干瘪。

第四,结构必须符合文体特征,应注意各种文体中各种表达方式的主次关系。

那么,考场作文的常见结构有哪些呢?一、并列式记叙文中可以将几个事情或几个片段组织起来凸现一个主题,如《琐忆》等。

议论文则体现在并列式举例论证,通过不同的事例从不同侧面来论证一个论点。

这样的文章结构在议论文中应用得非常普遍,尤其在阐述式议论文写作中,围绕着“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可以由设立分论点开始论证。

高考作文的正确思维程序(整理精校版)

高考作文的正确思维程序(整理精校版)

高考作文的正确思维程序作文辅导1204 1830高考作文的正确思维程序一、审题立意的正确思维程序第一、命题人要你做什么。

圈出题目中的关键词句,明确写作方向。

(阅读广州二模的作文题,把你认为关键的语句圈出来)第二、联想相关的知识、方法。

(区别各种不同类型题目的审题方法,本题具有话题作文的特征)1、对关键词的内涵的理解:投资就是为了一定的目的而投入资金。

2、立意的方法:(1)添加限制法,也叫扩展法。

先把词语组合扩展成短语,再把短语扩展成句子(一定要以动词为核心,围绕动词进行)。

(2)提问法,对关键词提出几个问题,如“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

(3)漫想法,就是把和关键词(动词)相关(能勾连)(内容有联系)的词语想出来,以核心词为原点向四周发散(像原子弹爆炸似的),把能想到的与之相关的词语统统想出来,以备有选择的选用。

第一步:组词(漫想之一)如投资:能组什么短语.投资房地产投资酒店投资股票投资工厂投资商业感情投资事业投资爱情投资智力投资教育投资第二步:联想和核心词相关的其他词语(其实就是一种分解)(漫想之二)如“捷径”联想到:时间、距离、方法、目标如“投资”联想到:资金、目标、策略、能力、眼光、素质……为了投资房地产,需要大量的资金,需要好的地段、设计、质量、营销策略等为了投资事业,需要时间、精力、知识、拼搏、精神、能力等……第三、确定中心,要求能用一句话表达出来。

如“我们一起投资生活”。

二、展开的思维程序1、解题,选取漫想的几个内容,确定全文内容的走向。

2、清楚要论证的是一个什么问题,如为什么的问题或怎么样的问题,选取合适的角度和结构模式展开。

3、选取例子要注重分析,分析要扣住中心进行。

在切题的情况下,例子的运用就成了重要的得分砝码。

高考作文审题立意详解精练(整理精校版)

高考作文审题立意详解精练(整理精校版)

高考作文审题立意详解精练作文辅导0606 1621::高考作文审题立意详解精练第一步审题,确定写作的重点与范围。

(一) 话题作文的审题:话题作文一般由“引入性材料+阐释性话语+话题核心词+写作要求”构成。

“材料”主要用来引出话题,同时对话题的走向起导向和提示作用;“提示语”主要是启发审题立意,打开写作思路;“要求”则是写作时注意的事项,写作时不可轻视。

话题作文审题包括:审材料,审提示,审话题,审要求。

最关键的是审话题,包括审准话题的写作范围与写作重点。

⑴单个词语型话题:其话题本身是一个字或词语。

名词要注意其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

如:“脸”本义“人脸部”,引申义“表情,情感”(妈妈的脸指妈妈的关爱),比喻义“面貌”(城市的脸)。

形容词与动词话题,写作时根据立意,补出主语或宾语后,按后面的主谓短语和动宾短语的方法确定写作范围与重点。

⑵偏正短语型话题:正部是写作的重点,偏部限定写作范围。

如:生存的智慧,“智慧”是写作的重点,“生存”限定写作范围,即“智慧”只能是“生存”方面的“智慧”。

⑶动宾短语型话题:动词是写作的重点,宾语是论述的对象范围。

如:战胜诱惑,“战胜”是写作的重点(为什么要战胜,怎么样战胜),“诱惑”限定战胜的对象只能是“诱惑”而不是别的。

⑷主谓短语型话题:谓语是写作的重点,主语表示谓语论述的对象。

如:答案丰富多彩,“丰富多彩”是写作的重点,“答案”则限制丰富多彩的对象只能是“答案”,而不是别的事物。

.w.k.s.5.u.c.o.m⑸并列短语型话题:主要是关系型话题,写作时以一者为主,两个方面对比贯穿全文。

关系型话题的主要关系有:①依存关系,如《看到自己与看到别人》;②主次关系《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③取舍关系,如《材与非材》;④条件关系,如《人文素养与自我发展》。

⑹完整句子型话题:以谓语为写作重点,同时注意主语,宾语和修饰语对对象和范围的限制。

如:细节决定成败,谓语“决定”是写作重点(为什么决定,怎么样决定),“细节”“成败”则表示“决定”的范围对象。

作文指导 布局谋篇

作文指导 布局谋篇
场终,雨渐渐停了,天空上挂起一道美丽的彩虹。我们跳着、笑着, 捧着冠军奖杯在操场上合影。
自然的彩虹会很快消逝,但我们留在照片中的成功的喜悦、坚持的 品质、团队的精神、青春的回忆,却成为了我生命中永远的彩虹。
课堂小结
布局谋篇
重头尾 妙结构
巧过渡
突出主题
教师寄语
文无定法,贵在得法。 《围炉夜话》有云:“观朱霞,悟其明丽; 观白云,悟其 卷舒;观山岳,悟其灵秀;观河海,悟其浩瀚,得其幽芳,则 游览处皆师友也。”
环境描写+抒情 写遇到困难的状态 竟然下雨了,冰冷的雨,逐渐凉透的心。
一句抒情点题,总结战胜困难后的感悟 自然的彩虹会很快消逝,但我们留在照片中 的成功的喜悦、坚持的品质、团队的精神、 青春的回忆,却成为了我生命中永远的彩虹。
1.交代遇到的困难心情/状态 2.面对困难的过程/付出的努力 3.通过一个典型的场景具体写我成功克服困 难的一刻。
4.景情(理)相生式
或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或由景及理,托物言志。 例如:《春》、《紫藤萝瀑布》、《一棵小桃树》、《白杨礼赞》
布局谋篇的方法 三、巧过渡
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安塞腰鼓》
这里的风光独好
你说远方有美景,我却道这里的风光独好。
我的家乡在江南的一个小镇上,在我读书以前,我总认为我活在画里。那树,那 人,那古屋皆在画中,我也不忍醒来,这儿的风景美如画。
只要感觉到那一丝丝温暖存在,人生就会轻松多了。能够给人以这种 温暖,我想快乐一定会更大些。
2.欲扬先抑式 欲说其美,先写其不美。使情节多变,波澜起伏。
例如:《阿长与山海经》、《列夫托尔斯泰》
构思基本结构:抑(扬)→陡然一转→扬(抑)
3.一事贯穿式
文章通过完整呈现一件事情,或抒情,或悟理。 例如:《散步》、《走一步再走一步》 基本构思:提笔入事→事遇障碍→解决悟理(抒情) 注意事件的剪裁,详略的安排

考场作文的谋篇布局(3)(整理精校版)

考场作文的谋篇布局(3)(整理精校版)

考场作文的谋篇布局(3)作文辅导0404 1935考场作文的谋篇布局(3)对照式结构结构形式上是一正一反,一阴一阳、一实一虚,在内容上是真与假、好与坏、美与丑、善与恶或用其它对立的两方作对比来发议论、抒感情、记人叙事的结构形式。

这类文章往往是在序论部分提出中心论点后,又在本论部分从正反两方面提出分论点或摆出正反两方面的论据,加以论证,最后进行结论。

它的两种看法或论据之间为一正一反的关系,或通过正反对比明辨是非,或通过正反衬托突出其中一个方面的正确性。

这种结构方式能起到对比鲜明、突出深化观点的作用。

使用这种结构应注意:1.对比必须鲜明、强烈,通过是与非、功与过、荣与辱的对照,鲜明突出事物的特征。

2.在字里行间要渗透的褒贬、爱憎之情。

3、采用这种写法要注意分段,增加层次,不要正面反面各写一大段。

如果觉得一正一反过于单薄,也可以增加层次,反复使用正反对照。

【例文一】勿为情所障目古人云: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在茫茫人世中沉浮的我们,有时总不免对事物产生错误或肤浅的认知,然而有谁想过,蒙蔽我们真实双眼的,也许就是每个人都有的“情”呢?以情障目,不见泰山!情近,则信任、亲近;情疏、则怀疑,冷淡。

这恐怕是人之皆有的常情。

然而这或亲或疏的情,却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我们的认识和决策,使之浅薄或偏颇。

翻开中国古代王朝兴衰史一看,竟有如斯感叹!君不见,为博褒姒一笑,周幽王的三百里烽火,不仅烧出片刻的欢喜,更吞噬了周朝的大好河山;只因凭着“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妹妹,杨国忠便在一系列提拔中平步青云,扬眉吐气,唐王朝的衰败也由此而起;而吴三桂情动之下“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劣迹,千年来仍是令人发指;而愤激至死的屈原,惨死风波的岳飞之所以成为令人扼腕的悲剧,除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冲突,难道就没有与君王疏远的原因吗?只因君王之目为情所障,看不到有幸埋葬忠骨的青山,只瞥见白铁无辜所铸的佞臣!情之障目,岂止不见泰山而已?幸于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为国奋斗终生,当为今人所仰,后人所慕。

作文的审题立意与选材谋篇

作文的审题立意与选材谋篇

作文的审题立意与选材谋篇篇一:立意、选材、谋篇布局十四立意选材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从理性层面理解立意及立意的重要性。

2、结合学生的习作实例做具体的分析,提高学生立意的水平。

3、在从材料中提炼中心和根据命题选配材料的练习中提高学生选材的水平。

教学过程:一、导入古人有诗评人文章“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意为其言不知所云,其主题不知所往。

说话和写文章都必须有个明确的中心,生找出什么是立意?立意有什么作用?释袁枚的话。

二、学生练习1、找出课文中三篇不同文体的文章的中心明确:第一篇实用文体——贺电中心称颂收电人高尚的品德,表达对祖国早日统一的期盼及故人之思。

第二篇散文诗中心拯救你自己的,只有你自己。

第三篇议论文中心打破传统,思维创新的重要性。

总之,无论哪一种文体的文章,其主题都是应该是鲜明、确定的。

突出的主题都应该是新颖深刻、富有创造性。

三、练习:分析下列文章作者写作时的立意是什么?练习册59页第一、二、三篇文章总结分析立意的几种方法:1、看题目,找题眼。

2、从文中找中心句3、分析文中关键性的抒情议论句。

四、主题与材料读112页的第三节理解:1、什么是意在笔先?2、主题与材料之间是怎样的关系?3、如何做到材料与中心相一致?? 在确定主题后,选材相当关键,方法:围绕中心发掘材料。

选材标准:能突出主题中心的为最好。

以《谁是最可爱的人》为例,见课文分析。

分析113页的两节的例文和分析。

生自己分析学生习作《班门敢弄斧》找出其中的论据及论点。

? 围绕中心发掘材料。

深度开掘所选材料的理论价值、思想价值、情感价值及美学价值,找寻材料中的闪光点,给读者以思想启迪和美的享受。

阅读《爱的醒悟》和《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体会作者对材料的开掘。

五、练习练习册第6页。

如何发掘材料中的闪光点为主题服务。

完成课后练习,根据中心找材料:水的联想。

十五谴词造句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遵守语言规范,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具有形象性和情感内涵。

考场作文如何立意(整理精校版)

考场作文如何立意(整理精校版)

考场作文如何立意作文辅导0316 08:35::准确、深刻、独到——考场作文如何立意立意,就是思想感情和写作意图在文章里的集中体现。

清人王夫之说:“意犹帅也。

”没有主题的文章就没有灵魂,没有生命。

立意的统帅作用,不仅表现在它决定着材料的取舍,还表现在它影响着文章的谋篇布局、表达手法等方面。

因此,立意的“有无高下”是决定文章成败的关键。

2015届高考模拟江苏高考作文阅卷评分表(局部):一二三四五六赋分70~6362~5655~4948~4241~2827~0切题切题基本切题不切题立意独到、深刻准确、正确基本正确略有牵强牵强附会硬贴标签不正确⏹准确——一着不慎,全盘皆输高三期初考试作文题《朝露里的光明》,有以下几种立意,你觉得哪种立意是准确的?(1)童年岁月如同朝露里的光明,给我带来快乐、带来希望。

(2)与永恒相比,一切都是渺小、短暂的。

(3)一粒沙里藏着一个世界,一朵花里包含着美丽的天堂。

(4)要善于观察事物的细微之处。

⏹深刻——展示深度之美优秀的文章往往见解深刻,启人深思,如迟子建《是谁扼杀了哀愁》)一文。

请认真阅读这篇文章,思考怎样将文章写得深刻些。

……在这样的时代,我们似乎已经不会哀愁了。

密集的生活挤压了我们的梦想,求新的狗把我们追得疲于奔逃。

我们实现了物质的梦想,获得了令人眩晕的所谓精神享受,可我们的心却像一枚在秋风中飘荡的果子,渐渐失去了水分和甜香气,干涩了、萎缩了。

我们因为盲从而陷入精神的困境,丧失了自我,把自己囚禁在牢笼中,捆绑在尸床上。

那种散发着哀愁之气的艺术的生活已经别我们而去了。

是谁扼杀了哀愁呢?是那一声连着一声的市井的叫卖声呢,还是让星光暗淡的闪烁的霓虹灯?是越来越眩目的高科技产品所散发的迷幻之气呢,还是大自然蒙难后产生出的滚滚红尘?我们被阻隔在了青山绿水之外,不闻清风鸟语,不见明月彩云,哀愁的土壤就这样寸寸流失。

我们所创造的那些被标榜为艺术的作品,要么言之无物、空洞乏味,要么迷离坦荡、装神弄鬼。

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如何训练学生的审题立意和谋篇布局?

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如何训练学生的审题立意和谋篇布局?

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如何训练学生的审题立意和谋篇布局?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如何训练学生的审题立意和谋篇布局,从教近二十年了,我是这样指导学生写作的:平时要求学生多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勤动笔,及时把看到或听到的触动记下来。

还要善积累,巧模仿。

在具体指导写作时,我是这样训练学生的审题和谋篇布局的。

一、精细审题审题时,一定要抓住题中的关键字词进行解读,把握题眼,理解其含义才能正确审清题意。

如命题作文中:请以“少年风采”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审题时,弄清风采的含义。

“少年”这一词语对写作的对象作了限定,即只能写少年时期的故事。

“那件小事激励着我”“那件”是指过去曾发生过的一件事,而且仅仅是一件事。

“激励着我”,说明那件事具有激励人心的作用,让“我”从平凡小事中感受到了真、善、美,从而备受鼓舞。

就文体而言,本题适合写成记叙文。

二、精深立意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思想。

中心犹如文章的灵魂,必须正确、集中、深刻。

立意要正确,就是要保证文章的感情和思想观点正确,符合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符合人的基本道德要求,能给人以积极的启发。

立意要专一,指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中心,无论多么复杂的事情,主旨不能分散。

一篇文章如果既想说明这个问题,又想阐述那个观点,东拉西扯,必然立意不明确。

立意要新颖、深刻,要求能跳出陈旧的框框,不按顺向思维进行构思,而是以独到的视角去审视题目所蕴含的另类内容,避开他人所常写,写他人所未写。

即使同一写作对象,总是可以人许多角度切入。

立意要巧妙,在习作有限的文字内,要表现较为深刻的思想,就要一粒沙里看世界。

从生活的一斑一点,一枝一叶去再现生活的全貌,从一个点、一个片断、一个瞬间、一个现象入手,对社会对人生进行描述和深思,即立意要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

三、布局谋篇谋篇布局虽忌讳千篇一律,却也应让同学们了解谋篇布局的常见模式。

从“有法到无法”,是学习谋篇布局的捷径。

前人总结出的“起承转合”、“凤头猪肚豹尾”的章法,可以视为谋篇布局的常见模式和写作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给作文审题立意和谋篇布局(转)作文辅导0309 19:15::一.如何审题立意1.思路方法:①找准立意角度,整体感知材料;②提出中心论点,符合材料主旨。

2.举例分析:(1)爱因斯坦成名以后,比利时国王和王后邀请他去做客。

国王按约定的时间派了宫廷小汽车去火车站接他。

火车到了,去接爱因斯坦的小车司机却怎么也找不到他,只好空车回去,报告国王说爱因斯坦没有来。

可半小时后,爱因斯坦身着沾满尘土的破雨衣,脚穿一双旧皮鞋走来了。

原来司机只看衣着不认人,爱因斯坦只好步行而来。

对这则材料,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立意:①爱因斯坦接受比利时国王和王后的邀请后,准时赴约,虽然接站的司机没有接到他,但他还是克服困难去赴约。

他这种言必信、行必果的品德值得赞颂。

②批判只看衣冠不认人的行为,反对以貌取人。

③赞美爱因斯坦艰苦朴素的美德。

④赞扬比利时国王爱才。

⑤真正伟大的科学家即使成了名,仍专注于科学事业,不讲究衣着,不追求个人享受。

上述五种立意,哪一种是最佳立意呢?答:⑤【审题立意】第①种立意,虽然是从爱因斯坦的角度立意,但不是这则材料的重心所在,不是材料的本义,属偏离题意。

第②种立意,虽然不能算错,但还不是最佳角度,因为这则材料的主体不是小车司机,而是爱因斯坦,属符合题意。

第③种立意,只是看到了表面现象,流于肤浅。

因为穿沾满尘土的雨衣,并不是艰苦朴素的表现,而是不修边幅、不讲卫生的行为。

“穿旧皮鞋”也并不足以证明爱因斯坦就是艰苦朴素。

这种立意,也只是就事论事,不得要领,属偏离题意。

第④种立意,更是站不住脚,因为这则材料的含义与“爱才”沾不上边,属偏离题意。

另一方面,这则材料的主旨并不是评述比利时国王,因为材料的主体是爱因斯坦。

第⑤种立意,才是最佳角度,属切合题意,它揭示了材料的主旨:一个科学家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对科学事业不懈的追求。

如果他只注重衣着,只计较待遇,只追求享受,那是绝对不可能在事业上有太多建树的。

只有表现这一主题,才算真正抓住了这一事件的本质。

(2)下面这则材料,你可以从哪些方面来立意?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有一次赴欧洲参加指挥家大赛,演奏中发现乐谱出现了错误。

但在场的音乐家、作曲家、评委都郑重申明没问题,说是他自己的错觉。

他考虑再三,还是坚持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

原来,这是评委故意设置的考题,他也因为坚持自己的正确观点而夺魁。

人生在世,凡事唯唯诺诺似乎是最容易了。

人在许多场合,能毫不含糊地说一声“不”,是需要有很大的勇气的。

【审题立意】第一段是材料语,一般用叙述的语言记叙某件事或某个人;第二段是分析语,一般用议论或抒情的表达方式,是命题人的思想倾向,便于学生把握材料的主旨,从而立意。

立意角度有:①要敢于说“不”;②论勇气;③自信的力量;④坚持与放弃;⑤成功的诀窍。

【谋篇布局】若要采用并列式,⑤可作为中心论题,将②③④分别做成分论点:成功需要勇气,成功需要自信,成功需要坚持;若要采用层进式,选取①至④中的任何一个角度来写。

(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小树问大树:“你吃了什么才长得这么大呢?”大树说:“我每天吃青山一座,白云一片,蜂鸣与蛙唱四两,早晚各吃晨曦与落日一遍,有时也吃些鸟粪、腐叶,喝点朝露和山泉。

”小树:“吃这些你的体形就这么完美和谐?”大树:“这还要感谢风雨雷电。

风为我修饰身材,雷为我劈去放肆,雨为我洗去尘土,电为我斩去高傲。

”小树又问:“为何有的树木长得枯黄又干瘦?”大树说:“他们选择的是愤世,是抱怨,是黑暗;因此就不能青翠光鲜。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立意】这是一则多角度立意的新材料作文,命题意在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成长过程,发现、体悟生命的价值,学会珍重生命。

审题的突破口在于三问三答的内涵,尤以大树的回答为要。

立意角度有:①善于吸收,吸取一切可转化为成长所需要的营养的东西;②在挫折中经受磨练;③拥有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④成长的启示。

【谋篇布局】若要采用并列式,④可作为中心论题,①②③分别作为分论点;若要写成层进式,选①②③中的任何一个角度立意。

二.议论文最常见的两种结构模式并举例1.并列式第一部分:引出中心论点第二部分:分论点1——举例论证第三部分:分论点2——举例论证第四部分:分论点3——举例论证第五部分:结尾扣题例文:《正确教育,让明日之花盛开》2.层进式第一部分:引出中心论点第二部分:举例论证1第三部分:举例论证2第四部分:深入论证第五部分:结尾扣题例文:《和谐之美》和谐之美一枝红梅,独立寒冬,美在它的傲雪盛开,以点点嫣红增添了风景的内容,这是一种和谐的静美。

(点评:借助红梅凌冬开放的图景,表现和谐的美,切合题意,形象生动。

)一只雄鹰,直冲云霄,美在它的排云而上,以雄健的身姿打破天空的沉默,让岑寂一下生动起来,这是和谐的壮美。

(点评:变换对象,营造雄鹰直击长空的画面,展现另一种类型的和谐之美,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 它们与自然天衣无缝地融合在了一起,恰到好处地使生命与自然相得益彰。

它们美得和谐,美得永恒。

(点评:本段总结前两段,用简洁的话语点出前面两幅画面的实质内涵,明确点题,这是切合题意的重要体现,同时,也为下文的论述作好准备。

)其实自然界处处绽放着和谐带来的光彩。

浮云掠过天空,排遣了天空的空荡,拓展了浮云的空间;百合绽放于山谷,增添了山谷的生机,弥散了百合的幽香;鸟儿筑巢于大树,焕发了大树的活力,鸟儿获得了快乐的天堂。

天地万物都以不同的丰姿勾勒出自然界的和谐画面,让每个生灵都不会感到孤独,因为它是与整个大自然相融的。

和谐让美丽的自然永驻。

(点评:紧扣“和谐”的主题,历数自然界中和谐之美的种种体现,拓宽了文章的表达空间。

从自然界的角度阐发,使主题得到充分的彰显和强调。

)自然的和谐如此优美,人是万物的主宰,和谐的光辉在他们身上体现得更加动人。

(点评:这是承上启下的过渡段,扣紧主题,灵活转换思路,体现出行文的层次性。

)校园里——抱着一大摞书的女生和一位匆匆下楼的女生在拐角处相撞了,书本撒落一地。

一个歉意的微笑,一起俯身捡拾散落的书本,然后挥手,转身。

旁边的我深深地体会到了这校园中的和谐的美好。

(点评:用典型事例来表现校园里的和谐人性之美。

)而那些不同寻常的人,博大的胸怀更加诠释了“和谐”的精神力量的动人。

在众多荣誉包围下,袁隆平依然平静,内心的宁静、外表的朴素让他由内心折射出一种和谐之美。

他像一尊佛,将外在的美与内心相平衡,与灵魂相勾连,让内外达到了和谐。

这份和谐为社会增添了一份美,为每一个人树立了榜样。

(点评:借助典型事例来表现大人物的博大胸怀,体现出和谐的人性之美。

)郭明义用点滴的小事滋润了人们干涸的心灵,为他们点起了希望之灯。

他的爱心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促成了社会的和谐。

郭明义用自己的丝丝爱意温暖着贫困的家庭,让社会多了一份温情,少了一份绝情,让人们多了一些交往,让社会多了一份和谐。

和谐需要爱心去传递,只有拥有爱心,才能去构建和谐社会。

(点评:典型事例的运用,写平凡人物用自己的点滴行为,为社会的和谐添砖加瓦,令人敬佩。

)和谐是父母一辈子操劳而累弯的脊柱所形成的弧线,像彩虹桥一样美丽;和谐是教师为传播文明呕心沥血所滴落的汗水,像露珠一样晶莹;和谐是战士为保卫祖国洒下的一腔热血,像晚霞一样艳丽……和谐是宽容,和谐是理解,和谐在人类文明中处处闪耀着光芒。

(点评:概述生活中的其他事实,再次印证主题,用整齐的句式、生动的比喻、深情的语言来赞美生活中的种种和谐所具有的美,拓展了范围,使“和谐”的主题得到强化。

)和谐之美,美之和谐,愿和谐充满人间!(点评:简短但有力的语言结尾,主题集中而鲜明。

)【总评】文章精心开头,借两幅画面表现自然界的和谐之美,然后紧扣“和谐”主题,转向生活中人的和谐之美。

行文自然、层次分明、切合题意,选用的事例也比较典型。

3.举例论证应注意的三个问题:(1)怎样举例?用概叙的语言;(2)怎样议论?直接议论和假设议论;(3)举例和议论的关系?先叙后议和夹叙夹议。

4.深入论证部分的三种写法:(1)挖掘事例,增加深度;(2)排比举例,扩大范围;(3)反面举例,对比深刻。

三.注意写好过渡段四.议论文语言运用1.善用整句:(1)排比句:“停留一刻给自己,给孔明一个韬光养晦、通观天下的机会,成就深山卧虎后世贤表;停留一刻给自己,给了梭罗一个思考人生感悟哲思的机会,造就《瓦尔登湖》的悠远隽永鞭辟入里;停留一刻给自己,给了孙俪一个回归生活丰富阅历的方式,让她能知药理充实自得。

”(2)对偶句:“享受原汁原味的生活,享受难得的从容淡泊。

”2.善于用词:(1)修饰词:“我没有冒雨前行,而是选择停下来,静静地驻足观赏这场雨。

”(2)省略词:“笔杆不停地写下纷呈精彩。

”3.善用修辞:(1)比喻、拟人(2)移用:“收拾行装,收拾心情。

”(3)引用:①引用古诗文:让自己有那么一些时刻,可以纵情山水、忘情孤桐,于“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幽境“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为自己忙碌的生活增添几分情趣。

②引用隽永、有意蕴、有哲理、启人思考、有辩证意味的句子:·杨澜曾说:“人生并非只有逆流而上和顺流而下两个选择,有时候在中间找个水潭停顿一下会更好。

”·吴良镛说:“抬头让我们学会如何走,低头让我们学会该向哪里走。

”·当年明月说:“历史告诉我,被人捧久了,无论脑袋多清醒,也会变傻。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