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到户网络发展规划及工程规范

合集下载

中国电信光纤到户(FTTH)工程设计规范

中国电信光纤到户(FTTH)工程设计规范

IP 电话
时分复用 谈话感觉质量测量 平均意见得分 互联网组管理协议
5、无源光网络系统架构
5.1 网络参考模型 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PON)是一种采用点到多点(P2MP)结构的单纤双 向光接入网,其典型拓扑结构为树型或星型,由网络侧的OLT、光分配网 (ODN)和用户侧的ONU组成,如图1所示,图2为EPON协议分层和OSI参考模 型间的关系 根据ONU摆放的位置,EPON系统可能的应用包括FTTH、FTTO、FTTB、 FTTC等场合
5.3.1 馈线光纤保护 如图3所示,馈线光纤保护就是采用1:N或2:N光分路器, 在分路器和OLT之间建立2条独立的、互相备份的光纤链路, 一旦主用馈线光纤发生故障,通过人工改接的方式,在备用光 纤链路可用的情况下切换至备用光纤的保护方式。
ONU1 1:N分光器 OLT 备用光纤 ONUn ONU2
光配线网
光线路终端 光网络单元 无源光网络 普通电话业务 业务接点接口 用户网络接口 基于以太网方式的无源光网络 千兆能力的无源光网络
OLT(Optical line terminal)
ONU(Optical network unit) 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 POTS(Plain old telephone service) SNI(Service Node Interface) UNI(User network interface) EPON(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点到点仿真
物理编码子层 物理媒质附加(子层) 物理媒质相关(子层) 源地址 单拷贝广播 帧起始定界符 服务等级协议 LLID 起始定界符
4、缩略语
SLM(Single-Longitudinal Mode) TDP(Transmitter and Dispersion Penalty) RTT(Round Trip Time) UCT(Un-Condition Transition) 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 单纵模 发射器色散代价 往返时间 无条件转移 虚拟局域网

光纤入户(FTTH)驻地网建设规范

光纤入户(FTTH)驻地网建设规范

三、楼内光缆布放原则 楼内光缆布放原则
在楼内垂直方向,光缆、电缆宜在弱电竖井内 采用电缆桥架或电缆走线槽方式敷设,电缆桥架或 电缆走线槽宜采用金属材质制作;在没有竖井的建 筑物内可采用预埋暗管方式敷设,暗管宜采用钢管 或阻燃硬质 PVC管,管径不宜小于φ50mm。 楼内线槽的截面利用率不应超过50%。直线管的 管径利用率不超过60%,弯管的管径利用率不超过 50%。管内穿放入户电缆时,截面利用率不超过30%。 楼内桥架和线槽安装设计,宜符合相关综合布线规 定。
三、楼内光缆布放原则 楼内光缆布放原则
注:如墙壁电缆敷设高度超过 6000mm 时,与 避雷引下线的交叉净距应按下式计算: S≥0.05L 式中 S——交叉净距(mm) L——交叉处避雷引下线距地面的高度(mm)。 在大楼内布放光/电缆,应采用非延燃光/电缆。 如采用户外光/电缆直接引入楼内,应采用不燃烧材 料对光/电缆进行防火处理。
五、入户光缆端接方式
方式四:入户光缆 在 86 盒内采用冷接方 式的需预留余长 0.5m, 见图5。
五、入户光缆端接方式
方式五: 入户光缆 与高强度 GGP 跳线或尾 纤在 86 盒内采用冷接 子方式的需预留余长 0.5m,见图6:
五、入户光缆端接方式
入户光缆各种端接方式优劣比较与选用建议: 1、L 型快速接续(方式一) 如图1、图2,该方式相对价格较高,但现场操作简便,仅 需专用夹具和拉刀,对蝶形入户光缆在86盒中余长要求不高, 方便施工能提高工效。但由于接续件内匹配液受使用期限影响, 如匹配液产生固化,会影响光纤接点性能,应控制用。 2、直接接入快速连接插头(方式二) 如图3,该方式相对价格次高,但可与蝶形入户光缆直接 端接,其端头可直接插入e8-C设备端口中,对端接空间要求较 低,不需86盒和尾纤,接续也较方便快捷,但整体牢固性稍差, 精装修住宅可选用。 适合用于较大的户内多媒体信息终端箱内,以达到保护线 缆的作用。但是对于金属加强芯的皮线缆入户,用这种方式不 利于防雷。对于非金属加强芯皮线光缆可选用。

小区光纤入户工程施工规范

小区光纤入户工程施工规范

小区光纤入户工程施工规范一、概述光纤入户工程是指利用光纤技术在小区内进行网络接入的工程。

光纤入户工程是小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小区的网络接入速度、提升用户体验、实现信息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光纤入户工程的施工规范对于保证工程质量、提升用户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二、施工前准备1. 编制工程施工方案,明确施工内容、施工方法、工期计划等内容。

2. 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了解现场地貌,确定施工的方位和布线方案。

3. 科学设计施工工艺流程,确保施工过程稳定有序。

4. 选配施工设备和工具,保证施工设备完好,施工工具齐全。

三、施工过程1. 光缆敷设(1)对施工路线进行标记,保证光缆敷设路径清晰。

(2)进行预埋管道、井盖等土建工程,确保敷设路径顺畅。

(3)合理选择敷设方式,应采用水平敷设在地下,垂直敷设在室内。

(4)严格按照光缆敷设规范进行敷设,保证光缆的延展性和强度。

2. 光纤接入(1)按照工程方案布置光纤接头盒、光纤终端盒等设施。

(2)进行光纤连接,保证接头的质量。

(3)严格按照光纤接入规范进行接入工程,保证光纤的接头质量和稳定性。

3. 网络调试(1)进行网络设备的调试,确保网络设备能够正常工作。

(2)对光纤入户的网络进行测试,确保网络连接质量。

(3)保证光纤入户网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四、施工后验收1. 对已完成的光纤入户工程进行验收,确认工程质量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2. 对光纤入户网络进行测试,确认网络连接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3. 对光纤入户设备进行测试,确认设备工作状态是否正常。

4. 对光纤入户工程进行总结和交接,确保工程的顺利完工。

五、安全管理1. 严格执行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2. 进行施工现场的安全巡视,确保施工设备和工具的安全使用。

3. 对施工现场进行必要的防护措施,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卫生。

4. 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六、环境保护1. 对施工现场进行环保意识教育,确保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

光纤到户(FTTH)建设规范

光纤到户(FTTH)建设规范

光纤到户(FTTH)建设规范1适用范围本规范明确了宽带接入网络在采用PON技术进行光纤到户FTTH方式建设部署时的系统架构和建设要求。

主要对OLT设备选择及部署、OLT上联方式、ODN建设、分光比与接入距离、系统维护、网络保护、光纤连接、ONT设备及安装等内容进行了规定。

本规范适用于中国联通内部,作为规范和指导FTTH网络建设的设计、施工和验收工作的技术指导依据。

本规范与国家、行业、企业标准和规范有矛盾时应以本规范为准。

如执行本规范严格要求的条文有困难时,应提出充分理由并经主管部门审批。

2引用标准IEEE 802.3ah系列标准ITU-T G.984 系列标准YD/T 1636-2007《光纤到户(FTTH)体系结构和总体要求》YD/T 1949-2009 《接入网技术要求——吉比特的无源光网络(GPON) 》。

YD/T 1995-2009 《接入网设备测试方法吉比特的无源光网络(GPON) 》。

YD/T 1475-2006《接入网技术要求-基于以太网方式的无源光网络(EPON)》。

YD/T 1771-2008《接入网技术要求-EPON系统互通性要求》。

YD/T 1953-2009《接入网技术要求—EPON GPON系统承载多业务》。

QB/CU 049-2009《中国联通GPON设备技术规范》。

QB/CU 025-2010《中国联通EPON设备技术规范》。

QB/CU 213-2009《中国联通家庭终端远程管理系统技术规范系统要求》。

QB/CU 221-2009《中国联通家庭终端远程管理系统技术规范 HGU参数模型》。

3相关释义3.1名词释义BRAS(Broadband Remote Access Server):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EPON(Ethernet over Passive Optical Network):基于以太网技术的无源光网络FE (Fast Ethernet):快速以太网FTTH(Fiber To The Home):光纤到户GE(Gigabit Ethernet ):千兆比特以太网GPON(Gigabit-capable Passive Optical Networks):吉比特无源光网络HGU(Home Gateway Unit):家庭网关单元IAD(Integrated Access Device):综合接入设备IP (Internet Protocol):因特网协议MDF(Main distribution frame):总配线架OMDF(Optical main distribution frame):光纤总配线架ODF(Optical distribution frame):光纤配线架ODN(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光分配网络OLT(Optical Line Terminal):光线路终端ONU(Optical Network Unit):光网络单元ONT(Optical Network terminal):光网络终端ORL(Optical Return Loss):光回波损耗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无源光网络POS(Passive Optical Splitter):无源光分路器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SBU(Single Bussiness Unit):单商户单元SFU(Single Family Unit):单住户单元SLA(Service Level Agreement):服务等级协议SR(Service Router):业务路由器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虚拟局域网VoIP(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基于IP协议的语音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3.2单位释义km:长度单位,千米bit/s:数据单位,比特率,比特/秒Kbit/s:数据单位,千比特/秒Mbit/s:数据单位,兆比特/秒s:时间单位,秒ms:时间单位,毫秒μm:长度单位,微米dB:衰减计量单位,分贝m²:面积单位,平方米Ω:电阻单位,欧姆℃:温度单位,摄氏度V:电压单位,伏特4FTTH网络结构及系统组成1.PON综合接入网是一种构建于无源光分配网络(ODN)之上的宽带接入网络,它将以太网技术和高速光传输技术结合起来,可以实现语音、数据、视频多业务的综合接入。

光纤到户国标工程实施细则v

光纤到户国标工程实施细则v

光纤到户国标工程实施细则一、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建设分工界面 工程界面一:管道管道分工界面图工程界面二:光缆光缆分工界面图工程界面三:配线设备用户接入点设置的配线设备 1 共用配线箱或光缆交接箱时 住宅建设方负责箱体的设计、采购与安装2 分别设置配线箱或配线柜时各自负责箱体或机柜的设计、采购与安装交换局侧的配线模块、光分路器由电信业务经营者负责配置安装用户侧的配线模块由住宅建设方负责配置安装光跳纤应由接入通信业务的电信业务经营者负责二、用户接入点设置一配线区:根据住宅建筑的分类、住户密度,以单体或若干个住宅建筑组成配线区域即用户交接配线设备所辖区域二设备间及电信间配置1、设备间:住宅区内具备线缆引入、安装通信配线设备条件的房屋;是多家电信运营商配线光缆的引入部位,同时也是建筑区多个电信间至设备间配线光缆的汇聚部位;设备间安装接入网设备、传输设备、电源等,当建筑规模较小,只有一个配线区300户时,设备间可直接作为用户接入点;每一个楼宇区域应设置一个设备间,设备间宜设置在物业管理中心,设备间面积约为10-15m2,平面示意图如下:2、电信间:住宅建筑内放置配线设备并进行线缆交接的专用空间;通常作为用户接入点机房放置配线设备并进行电信运营商配线光缆与用户光缆交接;电信间面积为10-15mm2,平面示意图如下:3、每一个住宅区应设置一个设备间,设备间宜设置在物业管理中心;4、每一个高层住宅楼宜设置一个电信间,电信间宜设置在地下一层或首层;5、多栋低层、多层、中高层住宅楼宜每一个配线区设置一个电信间,电信间宜设置在住宅建筑的单元楼梯间,地下一层或首层;6、商业办公楼宇设备间\电信间面积宜为40m28mx5m以上;三用户接入点设置原则:1、低层、多层、中高层、高层——按300户一个配线区,每个配线区设置一个用户接入点2、别墅——按120户一个配线区,每个配线区设置一个用户接入点四不同住宅类型接入点设置1、单个高层住宅建筑作为独立配线区时,用户接入点应设于本建筑物内的电信间设置要点:1住户数达不到300户时,临近的几栋高层住宅建筑组成为一个光纤配线区,共用一个电信间,电信间应该设置在几栋住宅建筑较为中心位置的建筑内2当住宅区只有一个光纤配线区时,用户接入点可设置在设备间不设电信间2、低层、多层、中高层住宅建筑组成配线区时,用户接入点应设于本配线区共用电信间;设置要点:1一个住宅区的住户小于300户时,只设一个用户接入点,接入点宜设于设备间不设电信间2一个住宅区的住户小于144户时不设设备间:--用户接入点可设置在住宅区的其中某单元首层公共楼梯间;--优先考虑采用墙体壁龛安装方式,结构不允许时,可采用墙挂式;--应按共箱体考虑配线箱的规格;3、由别墅组成配线区时,用户接入点应设于光缆交接箱或设备间;设置要点:1住宅区规模小于120户,用户接入点设于设备间;2采用室外交接箱为用户接入点时,交接箱应设置在所辖用户的中心区域处; 五根据深圳市通信管理局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关于深圳市光纤到户通信配套设施设计审核有关要点的通知深通业20141号:1、通信机房以满足通信接入网为目标,分为小区总机房和单体建筑机房;2、多栋新建建筑组成的小区,应设置小区总机房,机房面积应符合下表规定:3、1000平方米以上的新建建筑应预留单体建筑机房面积;单体建筑机房面积应符合下表规定:4、设计过程中宜根据住宅建筑的类型、住户密度、光纤配线设备容量以及工程的实际状况等结合国标、深通业20141号文件要求,开展机房和接入点设计;六用户接入点交接模型1、共箱模式2、分箱模式三、光缆选用一光纤选用:用户接入点至楼层配线箱之间的用户光缆应采用单模光纤;楼层配线箱至家居配线箱之间的入户光缆应采用单模光纤;二光缆选用室内光缆宜采用干式+非延燃外护层等结构;室内外用光缆宜采用干式+防潮层+非延燃外护层等结构;三用户光纤终端采用FC、SC光纤连接器四入户光缆的选用1、根据应用外部环境选择:别墅区使用:选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护套、室内外引入光缆低层、多层、中高层及高层楼内使用:选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护套、室内引入光缆2、根据楼内管网的安装环境选择光纤子类:拐弯多、角度小的环境,选G657A2光纤3、根据楼内管网的安装环境选择“引入光缆”需承受的能力:五用户光缆的选用1、根据应用外部环境选择:1、别墅区使用:当用户接入点配线设备设在室外时,采用室外光缆;当用户接入点配线设备设在设备间时,采用“接入网用室内外光缆”2、低层、多层、中高层使用:采用“接入网用室内外光缆”3、高层楼内使用:选用接入网室内光缆系统产品2、根据选的用户汇方式和备用纤的配置方式选择光缆的结构型式:1、当采用掏纤式汇聚用户时,如果每个分纤箱分别留备纤,可选用适用于掏纤的层绞式光缆或骨架结构光缆2、当采用掏纤式汇聚用户时,如果全缆共享备纤,宜选用骨架式结构光缆; 产品标准:1、YD/室内光缆系列第四部分多芯光缆2、YD/T 1770-2008接入网用室内外光缆3、YD/T901-2009层绞式通用室外光缆六尾纤的选用光纤连接器的类型应在本标准规定的三种LC、SC、FC类型中选用,与当地电信业务经营者目前普遍采用的类型相一致,建议选用FC、SC类型SC单摸接头 LC单摸接头 FC单摸接头产品标准:YD/光纤活动连接器第一部分:LC型YD/光纤活动连接器第三部分:SC型YD/光纤活动连接器第四部分:FC型束状尾纤预端接尾纤型蝶形光缆光纤跳线配线设备用户终端用入户用可一分为二、家居侧入户光纤成端用四、接入点配线设备选择一光缆交接箱别墅区用1、设备位置选择:所辖区域的中心,便于用户光缆汇聚、利于施工和维护操作的位置2、结构配置要求:1采用“三房一厅”结构:三家电信业务者+用户终端区2用户终端盘应安装有带端帽的连接器,3电信业务经营者区宜配置带尾纤的光分路器盘;3、安装底座要求:底座应采用强度不低于C20的混凝土浇注,应同步安装防雷地线,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4、外型尺寸不宜超过1600mm×1200mm×600mm高×宽×深;5、产品标准:YD/T988-2007通信光缆交接箱二光缆配线机柜/架/箱室内配线用光配线架 19英寸机柜光配线箱1、配线设备配置要求:1、模块类型与容量应按引入光缆的类型及光纤芯数配置;2、交换局侧与用户侧配线模块之间应能通过跳纤互通;3、用户光缆小于144芯时,宜共用配线箱,各电信业务经营者的配线模块应在配线箱内分区域安装;2、室内配线机柜/架/箱安装位置要求:1配线机柜/架应安装在设备间、电信间;2墙挂式或壁嵌式配线箱应安装在建筑单元入口处、楼道、管线的入口处等公共部位、不应安装于人行楼梯踏步侧墙上;3、安装要求:壁嵌式箱底边距地不宜小于,墙挂式箱底边离地宜为以上;机架安装必须满足抗震加固要求4、建议选择要求:1、当住房建设方与电信业务经营者分设机架时,宜选用组合型含走线通道2、机架结构宜选用封闭式结构产品标准:YD/T778-2001光纤配线架三分纤箱选用1、根据安装环境选择以下合适产品:安装方式有落地、架空或壁挂供选用;外壳材料有塑料外壳和金属外壳供用;使用环境有室外型和室内型供选用;2、确定分纤数量、标注需配置的光纤接头数不需配置光纤活动连接器3、产品标准:YD/T2150-2010光缆分纤箱4、安装要求:在公共场所壁挂式安装,箱体底面距地不宜小干5、分纤箱外形尺寸不宜超过1000mm×800mm×600 mm高×宽×深五、用户光缆敷设一高层住宅建筑用户光缆敷设示意二低层、多层、中高层建筑用户光缆敷设示意三别墅区用户光缆敷设示意六、光纤到户国标工程设计一高层住宅设计案例设置一个电信间二多层住宅设计案例七、光纤到户国标工程施工细则一光纤到户国标工程统一标识二与公网衔接管道1、衔接井井盖材料和标识:1、井盖需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钢纤维材料预制,厚度不宜小于100mm2、井盖不得带有广电、运营商、强电标识,建议喷涂“国标光纤”字样2、衔接井位置、外观及尺寸:1、位置需便于与公网管道衔接,开发商应提前与电信运营商沟通,建议在土建阶段同步完成衔接管与公网管道连通的设计和施工2、长宽深为1120x700x1000mm,井内整洁干净,内壁做好批荡处理3、管道数量及敷设要求:1、地下通信管道的管孔孔应根据敷设线缆种类及数量选用,可选择单孔管、单孔管内穿放子管或多孔管,采用塑料或钢管;2、每一条光缆应单独占用多孔管的一个管孔或单孔管内的一个子管;3、地下通信管道至少应满足三个业务经营者需要3孔+至少1个预留备用管孔;4、管道离井底部不少于400mm,离井顶部不少于300mm4、衔接井至设备间/电信间桥架尺寸及安装要求:楼内槽盒、梯架、预埋导管等应符合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50312的规定,主线槽宽度宜选用200-400mm,线槽转弯处使用拐弯专用槽连接,不得出现直角;线槽易视面喷涂“国标光纤”字样和指向设备间\电信间的箭头,喷涂间隔在10-15m之间,且转弯处、过墙进出口处必须喷字;5、与公网衔接人手井内光缆需挂牌标识6、管道光缆出管孔150mm以内不得做弯曲处理7、管道光缆引入建筑物时应设置标识并加装引入保护管,光缆敷设完成后,在引入管两端应采取封堵措施;8、沿建筑物外墙敷设的光缆宜采用钢管保护,钢管出土部分不小于三电信间/设备间1、应设置等电位接地端子板,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0欧;机柜应就近接地,导体截面积不应小于16mm22、梁下净高不应小于3、应具备带保护接地的单相交流电源插座和照明系统4、设备间宜采用防火外开双扇门,门宽不应小于,电信间宜采用放火外开单扇门,门宽不应小于1m5、应采取防尘措施,地面采用水泥地面刷漆或铺地砖6、通信线缆与电源线应分开敷设7、走线架、线槽穿墙及楼板孔洞处应采用放火材料封堵,并应做防水处理 8、走线架应可靠接地,每隔5m 用16mm2多股铜线接地9、走线架应配置尾纤槽,用于开发商和运营商机柜之间的尾纤连接,尾纤槽应与走线架牢固连接;尾纤槽应配置相应管口和引纤套管到各机架 10、机房门应粘贴光纤到户国标工程统一标识; 四光纤配线架ODF1、300户以上楼盘需采用立式ODF 机架2、ODF 机架需采用地爆螺丝固定3、有架空活动地板时,应按设备机柜的底平面尺寸制作底座,底座应直接与地面固定,机柜应固定在底座上;4、机柜的主要维护操作侧的净空不应小于800mm5、机柜顶部应与走线架用角铁连接牢固6、架内光纤连接线余长不宜超过1m,架内和架间分别走线,布放整齐;7、ODF 机柜应粘贴光纤到户国标工程统一标识,还需挂牌,明确标识楼盘名称、机柜所在位置、管辖范围、用户数、机柜编号等信息,格式如下:8、电信间ODF 机柜门内需粘贴过塑端子表,标示对应的ODB序号、光缆路由、盘号、房号、线序、备用和预留纤芯等;格式如下图所示:9、电信间ODF机柜用户光缆需挂牌,使用透明硬质塑料光缆牌,内容需打印,塑带扎牢;标示项目名称、楼宇名称、起点终点、纤芯数、项目时间等信息,格式如下所示纤盘盘号;12、ODF熔纤盘端子建议使用FC\SC适配器,并盖好端帽;13、ODF架防雷接地要求:1、ODF架外壳设备保护地应采用16mm2以上的多股铜线接到机房设备专用地排保护接地2、光缆加强芯与金属屏蔽层的接地线先汇接到ODF架内专用防雷地排后,并与机架绝缘后再采用16mm2以上的多股铜线接到机房ODF专用地排防雷接地3、ODF保护地排和防雷地排必须分开,最后汇接到机房总地排;4、ODF走线架保护地直接汇接到机房总地排;五、楼层分纤箱ODB1、楼层分纤箱分直熔型和端接型,宜采用直熔型;2、直熔型分纤箱用于楼道、弱电间等场所,用于光缆与入户蝶型光缆的熔接,箱体具备光缆固定位置,可放置熔纤盘,箱体容量为12-48芯;箱底离地高度为±30mm3、分纤箱外用户光缆和入户光缆需留5m,并用膨胀螺丝以3点固定方式绑扎牢固,如下图所示4、分纤箱内用户光缆和入户皮线光缆需预留1米5、分纤箱面板应粘贴光纤到户国标工程统一标识,并需挂牌,明确标识楼盘名称、分纤箱所在位置、管辖范围、用户数、分纤箱编号等信息,格式如下:6、分纤箱外用户光缆需挂牌,标示项目名称、楼宇名称、起点终点、,、入户皮线光缆需挂牌,标示房号和相关ODB及ODF信息,格式如下8、用户光缆进入分纤箱内后应在光缆固定位缠绕多层胶布并固定牢靠,光缆加强芯固定在箱内螺钉处;9、用户光缆引入熔纤盘需有软管保护,熔纤盘内接线端子需固定在插槽内.10、分纤箱光缆入口处应用防火泥封堵11、进出分纤箱的光缆固定后需套波纹管保护12、纤芯直熔后入户纤芯出熔纤盘的位置应与用户光缆同侧,以便于纤芯盘留和熔接13、分纤箱内需粘贴端子面板图,标示每芯所对应的ODF、ODB、房间号、备用纤芯等信息,格式参照ODF端子图六家居信息箱1、壁嵌式箱体应预装于墙体内,在房屋建造时同步完成;2、功能与尺寸标准3、箱体具备接地装置4、箱体底边距地高度宜为500mm,建议安装在客厅进门处配电箱下方,要求有电源箱到家居信息箱的连接管道5、箱体嵌入墙体部分为不锈钢质地,面板应为阻燃绝缘塑料质地6、箱内应配备至少2个三位单相交流电源插座,入户光缆应有盘纤位置,内含设备支架,可安装ONU或光猫、数据、语音、有线电视配线模块;6、箱内应预留1m的线缆盘留空间,线缆排列整齐,绑扎松紧适度,入户光缆在箱内预留1m,尾端应成端固定接头并挂牌,标示房号、ODB、ODF等信息,挂牌内容同分纤箱,参考图例如下7、引入导管不宜少于2根、导管内宜穿不少于一根带线8、参考配置图9、不合格配置图厢体尺寸偏小,大量线缆只能放于模块外侧;没有光纤入户设备的固定连接,无光纤固定位置及盘纤空间,线缆杂乱堆放,故障多影响美观度,不便易于检修维护七光交箱1、应安装在水泥底座上,箱体与底座应用地脚螺丝连接牢固,缝隙应用水泥抹八字2、水泥底座与人手孔之间应采用管道连接3、光交箱应严格防潮,设备和光缆安装完毕后,应封堵管孔缝隙和空管孔八光配线架、柜、箱尾纤布放1、光纤跳线走线横平竖直,自然、整齐、不受力;避免交叉、牵拉、挤压、扭绞现象;箱内跳纤盘绕整齐、固定绑扎2、标签应采用标签打印机打印且粘贴完整、清晰、准确、美观3、法兰盘上不使用的端口,防尘帽需盖好4、架柜、箱内以1米长的尾纤为宜,最长不超过米;避免造成纤材浪费和箱内跳纤拥堵;5、尾纤跳线按走线路由规则布放,横平竖直,全部落入走线环;对于冗余跳纤须在走线环中绕至合适长度,松紧适度,做到整齐、美观;6、尾纤盘绕,需直径大于6CM;7、根据尾纤的长短,可以有三种绕线方式:8、如尾纤路由交叉不可避免时,应采取所有竖向走纤在后,横向走纤在前的方式,将所有尾纤理顺;9、常见不规范问题1、法兰盘防尘帽缺失2、跳纤交叉:横竖交叉布放,尾纤凌乱,容易发生缠绕3、跳纤没有捆扎固定,垂坠散落八、设计图纸与竣工文件一工程预算必须包括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的投资二设计与竣工资料应具备以下图纸:1、设备间、电信间平面图2、通信管道路由、配置及水平、竖直线槽路由图1、标注管道路由所连接的用户接入点电信间、设备间和与公网衔接的互通/手孔;2、标注管道段的管孔数量及规格3、标注配置人/手孔数量及型号规格等信息3、光缆含用户光缆路由图1、每个用户接入点必须有光缆路由及配置图;2、光缆应覆盖到本交接区域的所有独立网络功能区间;3、应标注敷设方式、光缆光纤型号芯数、光缆型号数量等信息;4、光纤数量应留有不少于10%的余量;4、光缆含用户光缆拓扑图5、ODF架或光缆交接箱成端图6、楼层分纤箱面板、端子分配图。

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GB50846-2012)

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GB50846-2012)

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GB50846-201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for fiber to the home in residential districts and residential buildings GB 50846-2012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日期:2012年12月25日实施日期:2013年04月0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566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的公告现批准《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846-2012,自2013年4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1.0.3、1.0.4、1.0.7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2年12月25日前言本规范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2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补充计划的通知》(建标标函[2012]123号)的要求,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完成的。

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为了更有效地贯彻国家关于推进光纤宽带网络建设、资源共享等方针政策,编制组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并参考国内外有关标准,泛征求国内有关单位和专家的意见,经反复讨论、修改和完善,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9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住宅区通信设施安装设计、住宅建筑内通信设施安装设计、用户光缆敷设要求、线缆与配线设备的选择、传输指标、设备间及电信间选址与工艺设计要求。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中国电信光缆到户驻地网施工规范

中国电信光缆到户驻地网施工规范

b) 低用户数楼宇住宅:完成楼内布线以及相关 入楼光缆(多单元楼集中设置的光缆交接箱至各 单元楼的光缆)的建设,包括光缆交接箱和用户 家居信息箱的部署、光缆接续与成端等; c) 别墅区:完成别墅区内布线及入户布线,包 括别墅区内集中设置的光缆交接箱和用户家居信 息箱的部署、光缆接续与成端等; d) 商用楼:完成楼内布线,包括楼宇交接箱和 用户端光纤插座盒的部署、光缆接续与成端等。 本文档提供上述各种场景的建设需求。各地 应结合实际情况,在此需求基础之上进行细化, 以实现项目可操作、可运营、可管理。
中国电信光纤到户
工程驻地网建设规范
编制说明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驻地网内通信线路等公 共设施应由开发商建设。为降低中国电信投资风 险,保障企业长远利益,应提倡并积极引导开发 商自行建设驻地网的模式。针对FTTH工程,需结 商自行建设驻地网的模式。针对FTTH工程,需结 合中国电信自身需求,指导开发商进行相关工程 部署,以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有利于中国 电信快速开通业务、提升投资效益。 开发商建设 界面建议如下: a) 高用户数楼宇住宅:完成楼内布线,包括 楼宇交接箱和用户家居信息箱的部署、光缆接续 与成端等;
等结构。 b) 自室外引入室内光缆可选择如下光缆结构: 架空引入光缆:室内外用自承式,干式+防潮层 +非延燃外护层,宜选用GJYXCH、GJYXDCH、 +非延燃外护层,宜选用GJYXCH、GJYXDCH、 GJYXFCH、GJYXFDCH等结构。 GJYXFCH、GJYXFDCH等结构。 쀈 管道引入光缆: 室内外用,干式+防潮层+非延燃外护层,宜选 用GJYFS、GJYFA、GJYFJH、GJYPFHA、GJYPHA GJYFS、GJYFA、GJYFJH、GJYPFHA、 等结构。 6、 工程要求 驻地网工程建设应符合GB/T 驻地网工程建设应符合GB/T 50605-2010《 50605-2010《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通信设施工程 设计规范》 设计规范》、《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通信设施工 程验收规范》 GB50311-2007《 程验收规范》、GB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 程设计规范》 GB50312-2007《 程设计规范》、GB50312-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 程验收规范》 程验收规范》等国家、通信行业规范的相关要求。

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建设方案

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建设方案

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建设方案以“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建设方案”为标题,对现有的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建设规划提出了一个比较全面和系统的方案,以便更好地利用光纤技术,满足住宅小区和住宅建筑物内用户需求。

一、住宅区及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建设方案简介1、总体方案:以建立住宅小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至户网络为基础,提供光纤到户家庭用户多重服务,使用相关光纤设备,实施从电信或广电网到家庭用户的全宽带服务,在建筑物内构建家庭用户所需的宽带服务网络;2、实施方案:首先,要进行住宅区的针对性调研,仔细解析用户的宽带服务需求情况,然后,确定光纤到户建设的覆盖范围,选择合适的光纤技术并定义网络拓扑;接下来,确定建设现场,组织施工方案,实施布线工程,安装光纤设备;最后,要完成系统调试,如网络拓扑调整、信号检测、数据流调度等,确保光纤到户服务能够正常使用。

二、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建设方案主要内容1、技术准备:在实施光纤到户建设方案之前,要完成相关的技术准备,包括综合分析用户使用情况,确定系统的功能模式,确定光缆类型和技术参数,制定光缆路由规划,计算光缆数量,选择传输设备,安装光缆管保护装置,以及完善宽带服务内容等。

2、系统建设:实施光纤到户建设的主要工作是进行网络建设,具体内容包括:建设光缆分段、光缆连接、信号调试和光缆维护、安装新的光分纤等。

要求建设现场的整洁干净,安装件要坚固耐用,以及实施光纤路线的布线应该做好保护,禁止路径分叉,以确保网络拓扑结构的完整性。

3、安全维护:系统建设完成后,应定期对系统进行定期检查,检查各种设备的运行情况,并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以确保系统的安全稳定。

此外,为了保护系统安全,切断不必要的服务,应做好各种设备的密码保护工作,以防止恶意攻击。

三、关于维护建设成本问题1、人力成本:实施光纤到户建设需要相关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准备和设计,并组织施工人员实施。

2、设备成本:根据建设范围确定系统所需的设备,包括光缆、传输设备、网络设备等,并在施工安装时选择合适的设备以确保服务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NU/用户光收
双纤入户方式。农村分 光点分别设置在行政村 光交接箱和村组分光分 纤箱,别墅分光点设置 在别墅中心光交。
1550nm光传输系统: 分光方式按照两级分光 为主、三级分光为辅设 计
EPON系统:农村按照 两级为主、三级为辅设 计,别墅建议采用一级 分光。
用户光交引入纤芯规划
引入光缆芯数按(覆盖总用户数/A网平均分光比+覆盖总用户数/B网平均 分光比)配置,幵应预留维护及FTTH业以外务使用的纤芯。 分散居住区:采取全光网、双平面纤芯规划, 500-1000户设置1台用户光 交,覆盖距离500-1500米,引入光缆需求一般为12-24芯 集中居住区:采取不分散居住区相同的纤芯规划原则, 200-500户设置1台 用户光交,覆盖距离100-300米, 引入光缆需求一般为6-12芯
© 中通服软件不江苏有线版权所有 注意保密
19
集中居住区分光设计1
城网多层楼栋ODN模型
1-5km 馈线 段
50-300m 配线 段
50m 配线 段
20m 户线 段
二级 站机房
光交 (含分 光) 覆盖500户
楼栋 分纤点 覆盖64户
单元 接入点 覆盖16户
用户 配线 箱
接入终端
OLT/1550 传输设备
O LT
接入机房
分光 器
分配网
双纤入户(分散居住区)
ONU
PC
家庭网络
DVB/VOD
光发 射机
光放 大器
用户 光接 收机
STB
TV
IP城域网
B RAS
O LT
接入机房
© 中通服软件不江苏有线版权所有 注意保密
ODN网络
ONU
PC
家庭网络
1、双平面独立规划,提 供双下行通道:DVB+IP 2、双纤相比电信单纤成 本高,做好成本控制 3、双纤入户建设对器材 选用、两平面区分标识 提出新要求
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 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建筑不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 中通服软件不江苏有线版权所有 注意保密
11
目录
1 总体部分 2 设计原则 3 设计要求 4 工程苏有线版权所有 注意保密
广播电视传输网络:广覆盖、低功率接收(丌低于-12dBm)、高阶调制传输( 256QAM)
EPON网络:万兆到OLT,千兆到楼,百兆到户,提速采用缩小光分路比、引入10G EPON、终端升级
家庭终端和联网:终端规划、终端安装、家庭联网
© 中通服软件不江苏有线版权所有 注意保密
6
网络支撑
现状
造,预埋入户方式推荐采用EPON+EOC方式改造
© 中通服软件不江苏有线版权所有 注意保密
16
数字电视局端系统设计
广播电视和IPQAM点播信号射频混合
前端广播信号
广播射频信号
光收平台
IPQAM插播
1550nm 直调光发射机
光分路器
1550nm掺铒 镱光纤放大器
局端接入机房
© 中通服软件不江苏有线版权所有 注意保密
© 中通服软件不江苏有线版权所有 注意保密
家庭网络设计
© 中通服软件不江苏有线版权所有 注意保密
家庭网络是以家居配线 箱为中心的星形网络。
根据房屋户型特点,向 开发商和用户提供室内布线 设计施工指引,为用户提供 一整套的专业家庭有线+无 线联网服务。确保ONU 到客 厅电视墙、书房及卧室的信 息面板至少应有一条网线。
家庭终端选用和联网
终端规划
光纤叠加同轴网络使用单体ONU,双纤入户网络使用光收+ONU二合一设备 构建支撑各种接入方式的统一终端管理平台,用于终端远程监控和业务配置下发
终端安装
家居配线箱满足终端安装空间,在箱体内完成入户光缆成端、安装光接入终端。如 箱体无法供电,通过网线远程供电
家居配线箱丌满足终端安装空间,或至房间网线汇聚点丌在家居配线箱,通过隐形 光纤延伸光信号安装在用户指定位置
分散居住区:对于同一路由上的分光箱,出光交采用12-48芯的光缆,每
个分光箱引入4-6芯光缆,分光箱容量为32芯或48芯
© 中通服软件不江苏有线版权所有 注意保密
24
户线光缆段设计
• 户线光缆:指从用户接入点至用户室内家居配线箱的光缆。户线光缆 采用2芯蝶形光缆,新建网络一次布放到位,改造网络视需求而定。
• 分散居住区:(1)已双向化区域按照原有技术路线升级;(2)未数 字化区域以全光网FTTH改造为主,EPON+EOC为辅;(3)未双向化区 域优选FTTH改造
© 中通服软件不江苏有线版权所有 注意保密
5
设计要求
ODN光分配网络:大容量少节点、免跳纤少接续、易开通便维护,基于营 销网格规划接入光缆网,建立市场发展和网络建设的紧密联劢
农村数字电视网改解决方案
改造原则
根据光进铜退原则,丌再新建电缆网 根据用户场景网络现状,做好入户方式的选择 具体需考虑苏南、苏中和苏北的地区差异,农村网络现状的差异,市场竞争
激烈程度的差异,结合投资额度,合理制定覆盖方案
改造方案
纯农村:采用全光网FTTH方式建设,光缆网具备双向覆盖能力 镇区:根据入户难度情况选择改造入户方式,原明线入户方式推荐采用双纤方式改
21
ONU ONU
分散居住区分光设计
分散居住区---农网ODN模型
二级站机房
OLT/1550 传输设备
1-10km
0.5-1.5 km
100m左右
馈线段
配线段
配线段
行政村光交(含 分光),覆盖
200-1000户
自然村组分光点 一般覆盖16户
用户 配线箱
ONU/用户光收
ONU/用户光收
© 中通服软件不江苏有线版权所有 注意保密
业务需求
云计算、高速互联网、OTT视频等业务需要高速率、高可靠性宽带接入网络来支撑 丌断推出基于宽带基础网络的创新业务和产品,提升市场竞争力
运营需求
实现网络全无源化,提升网络运行质量,解决取电难、电费高的问题,降低运营维 护成本
© 中通服软件不江苏有线版权所有 注意保密
3
技术路线
现阶段:采用光纤叠加同轴、双纤入户两种接入方式,广播电视和 PON数据网络隑离 演进方向:全光网、全IP接入
• 网络管理:以厂家EMS网管为主,仅能实现单厂家设备管理
• 业务开通:基于ONU MAC地址向OLT认证,BOSS系统支持ONU设备 MAC地址资源录入,ONU的MAC地址在ONU安装前预配置到EPON 网管中,ONU业务模版通过网管下发
实现目标
• 网络管理:建设形成支持多厂家设备统一管理、面向FTTB/FTTH多 种接入场景的网管系统
集中居住区分光设计2
城网高层楼栋ODN模型
1-5km 馈线 段
50-300m 配线 段
50m 配线 段
20m 户线 段
二级 站机房
光交 (含分 光) 覆盖500户
楼栋 分纤点 覆盖128户
单元 接入点 覆盖64户
用户 配线 箱
ONU ONU
OLT/1550 传输设备
© 中通服软件不江苏有线版权所有 注意保密
演进方向:TWDM PON,即 在10G时分PON基础上,增加 波分维度,即采用时分、波
分两维度的复用
实施策略
新建接入网:全面按照FTTH方式建设
• 集中居住区:光纤叠加同轴 • 分散居住区:双纤入户
改造接入网:充分利用入户电缆资源,局部引入FTTH提升网络质量带宽
• 集中居住区:以FTTB为主,仍然基于电缆双向化技术演进,由部分地 市继续探索FTTH改造模式
• 业务开通:服务开通和资源管理系统等补齐功能后,采用面向用户、 与ONU硬件无关的统一ID认证和资源管理方式,结合终端远程自动 配置,打通自动化开通全流程
© 中通服软件不江苏有线版权所有 注意保密
7
运行维护
1.构建FTTH运行维护体 系:清晰的维护界面、
标准化的维护流程、
可靠的运维指标体系
2.建立统一接入网网管 平台,实现故障预警,
© 中通服软件不江苏有线版权所有 注意保密
23
配线光缆段设计
配线段光缆:指从用户光交接箱到楼栋单元或路边分光节点的光纤链路
集中居住区:
采用集中分光的一级分光ODN网络,配线光缆芯数丌小于住宅楼总住宅户数; 采用楼内分光的两级分光ODN网络,一般多层应选用6-12芯光缆;对于100户住宅以
上的高层可选用12-36芯光缆
接入终端
© 中通服软件不江苏有线版权所有 注意保密
光纤叠加同轴入户方式 。分光点设置在小区光交 接箱和单元分光/分纤箱
1、业务需求明确区域采
用一级分光(EPON), 1:64分光点位于光交接 箱,建设期间光分路器不 至用户光纤全部完成连接 ,局端PON口满配。
2、业务需求丌明确区域 两级分光(EPON) , 开通前用户不第二级分光 器连接
家庭联网
有线无线一体化信号分发 有线通道:ONU至各房间均由网线连接,未敷设网线优先采用电力线家庭互联技术 无线通道:无线网络优先支持802.11ac、双频方式,保证主要区域的有效覆盖。机
广播电视分光端口采用满配设计, 最后一级分光端口数保证超过覆盖用户数 即可。采用1550nm波长,1550nm光传输系统分光比:128分光@机房20dbm 入纤, 256分光@机房22dbm入纤(待工程验证)。采用两级分光为主。
EPON网络分光端口尽量按照满配规划,初期覆盖采用按需设计,最后一级分 光端口数按照用户数*宽带/互劢综合渗透率测算。分光比以1:64为主,采用 一级或两级分光,两级分光比组合:1:8 + 1:8、1:16 + 1:4、1:4 + 1 :16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