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方案
北医预防医学培养方案

北医预防医学培养方案北医预防医学的培养方案啊,那可有点东西呢。
一、入学初的基础打底阶段。
刚入学的时候,就像打地基一样,得把基础医学知识学扎实喽。
什么人体解剖学啦,这就好比是认识一座房子的结构,你得知道人体各个器官都长啥样,在啥位置,它们之间是咋连接的。
还有生理学,这就是搞清楚这个“人体房子”里的各种设备是怎么运转的,心脏怎么跳、肺怎么呼吸之类的。
生物化学也不能少,就像研究房子里的各种化学反应一样,细胞里的那些小分子怎么变来变去,这可是理解很多疾病发生机制的关键呢。
这时候的课程安排就像在给你一堆拼图碎片,让你先把人体这个大拼图的基本框架给拼出来。
二、逐步深入的专业核心构建阶段。
等基础打牢了,就开始进入预防医学的核心领域啦。
流行病学可是重头戏,这就像是个侦探学科。
想象一下,疾病就是一个个神秘的小坏蛋,流行病学就是要通过各种线索,比如说谁得了病、在啥地方得的、啥时候得的,然后找出这些小坏蛋的作案规律。
比如说,为啥这个村子里突然好多人都感冒了,是水源的问题呢,还是有啥新的病毒在传播?卫生统计学就像是给侦探配备的精密工具,你得学会用各种数据来分析疾病的分布和关联。
比如说,通过统计数据发现吃某种食物的人群患某种疾病的概率比较高,那这里面可就大有文章了。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也很有趣,这就是研究吃的学问。
告诉你怎么吃才健康,哪些食物搭配起来能让你活力满满,哪些食物要是吃错了可能就会生病。
比如说,要是老是吃那些油炸的、高糖的垃圾食品,身体就容易发胖,还可能得糖尿病之类的毛病。
三、实践操作与技能提升阶段。
光有理论可不行,还得有实际动手的能力呢。
会安排实习,去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啊,或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之类的地方。
在疾控中心,就像进入了一个疾病防控的大本营。
你可以跟着那些专业的老师,一起去调查传染病的流行情况。
比如说某个地方出现了疑似霍乱的病例,你就得去现场采集样本,然后用学到的检测方法看看是不是真的霍乱,再采取措施去控制它的传播,像给周围的居民宣传卫生知识,告诉他们要注意饮水卫生之类的。
预防医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预防医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专业代码:1004,授医学学位)一、培养目标1.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严谨、求实、创新、进取的科学态度和作风以及独立从事学了可续研究的能力。
2.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3.在本学科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二、研究方向(一)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学科、专业代码:100401,本专业设置如下研究方向:1.传染病流行病学2.慢性流行病学3.重大疾病预测预警4.健康促进与绩效评价5.社会因素与健康6.生物统计学方法及其应用(二)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学科、专业代码:100402,本专业设置如下研究方向:1.环境与工业毒理学2.环境污染的分子流行病学3.环境相关疾病与职业性疾病研究4.饮水安全与健康危害评价5.环境医学监测新技术6.劳动生理与工效学(三)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学科、专业代码:100403,本专业设置如下研究方向:1.食物营养与健康2.营养膳食与慢性病3.营养流行病学4.分子营养学(四)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学科、专业代码:100404,本专业设置如下研究方向:1.生殖健康研究:研究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对妇女生殖健康和儿童身心健康的作用机制与保健对策,研究危害妇女和儿童的各种常见疾病的流行特征、早期筛查方法和适宜技术、预防措施和治疗原则。
2.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研究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机制、现状、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和预防策略。
3.社区妇幼卫生服务与管理:主要开展社区妇幼卫生服务的需求和利用研究,探讨其作用机制。
(五)卫生毒理学,学科、专业代码:100405,本专业设置如下研究方向:1.神经毒理学:选择常用农药为受试物,采用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从分子水平探讨农药对神经系统毒作用的机理。
本方向是毒理学与神经生物学的交叉领域。
2.分子与生化毒理学:主要运用现代生物化学、酶学及生物物理学方法和技术,研究外来化合物在体内生物转化、转运及代谢解毒的特点。
泰山医学院预防医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 32 32
16
2 公共关系学
Public Relationship
2 32 32
16
3 管理学概论
Introduction To Management
2 32 32
16
4 经济学概论
Introduction To Economics
2 32 32
16
5 计算机应用技术 Technology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1.5 32 16 16 16
三、主干学科和核心课程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 核心课程:基础化学、有机化学、系统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医学 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诊 断学、内科学、外科学总论、妇产科学、儿科学、传染病学、卫生统计学、卫 生化学、卫生微生物学、流行病学、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职业卫 生与职业医学、儿童少年卫生学、毒理学基础、卫生经济学、健康教育学、突 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等。
医学史、哲学社会学、文献检索、 公共卫生英语、医学学术英语阅读 等
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时代的科学 技术革命 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社会医 学、SPSS 软件应用、SAS 统计软 件应用等 基础化学、有机化学、系统解剖 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医学微生 物学、医学免疫学、组织学与胚胎 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 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总 论、妇产科学、儿科学、传染病 学、卫生统计学、卫生化学、卫生 微生物学、流行病学、环境卫生 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职业卫生 与职业医学、儿童少年卫生学、毒 理学基础、卫生经济学、健康教育 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等 系统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 医学微生物、病理生理学、药理 学、病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 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皮肤病 科学、眼科学、精神病学、传染病
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方案

预防医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专业代码及专业名称专业代码:100401K专业名称:预防医学 (Public Health)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态度,掌握预防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从事疾病预防与控制、卫生监督、卫生保健、健康促进和社区卫生服务等工作,具有初步科研能力的应用型预防医学专门人才。
三、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通过学习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相关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毕业后能从事卫生行政管理、疾病预防与控制,健康教育,环境保护,劳动保护,传染病控制与职业病、妇幼保健和卫生监督,改进人群工作、居住的环境和卫生条件,实施食品卫生监督与人群合理营养以及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及教学科研等工作。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的态度、知识和能力:(一)态度要求:1.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愿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事业贡献力量;2.热爱公共卫生事业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树立预防为主的观念,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医德医风,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3.有较强的法律意识,遵纪守法,公正执法,以保护人民健康、控制疾病、提高国民健康水平为己任;4.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充分认识不断自我完善和接受继续教育的重要性;5.具有创新精神,重视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和探索;6.尊重同仁、树立团队意识。
(二)知识要求:1.基本掌握相关生物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础医学的理论知识及其研究方法,指导今后的卫生防病工作实践;2.掌握生命各阶段的人体正常结构和功能及其异常情况下的各种变化特征;3.掌握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发病原因、发生机理及诊断和防治原则;4.掌握环境因素、生物因素、社会因素及心理行为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基本理论知识;5.掌握不同环境条件下有害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危害、特点及影响因素;6.掌握环境因素与健康关系研究的原理和方法,包括宏观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及卫生毒理学方法;7.掌握不同条件下对健康有害因素的识别、监测和评价的知识;8.掌握社会医学的基本知识及卫生事业管理、卫生监督执法的基本方法和程序;9.掌握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的知识和方法。
预防医学培养方案

五年制预防医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符合社会需要,具有扎实的预防医学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在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公共卫生监测与管理、社区卫生服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方面从事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
二、培养要求(一)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1、热爱祖国和人民,热爱医药卫生事业。
2、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正确的价值观、伦理观,较强的法律意识。
3、具有正确的职业态度,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4、具有积极创新、勇于批判的科学精神。
5、具有吃苦耐劳的品质、勤奋工作的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二)知识目标1、具有一定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基础。
2、具有系统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理论知识。
3、熟悉我国疾病预防和公共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4、具有一定的人文知识和较高的人文素养。
5、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具有自主学习能力,不断追求卓越。
(三)技能目标1、具有承担疾病预防控制、卫生检验与检疫、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卫生监督和卫生管理、社区卫生服务等方面工作的能力。
2、具有初步的现场处置及公共卫生信息收集分析能力。
3、具有良好的社会交际和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
4、掌握英语,达到国家《大学英语》教学规定的“较高要求”;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计算机二级统考。
5、身心健康,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锻炼标准和体质测试标准。
三、培养方式和学习年限学制5年。
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分阶段完成学业,但累计修业时间不低于4年、不超过7年。
四、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主干学科: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主要课程:系统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细胞生物学、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医学寄生虫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传染病学、流行病学方法与应用、卫生统计学方法与应用、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社会医学、学校卫生学、卫生学检测技术、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学等。
预防医学专业培养方案

预防医学专业培养方案
本专业培养具备预防医学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具有一定科学素养和人文素质,能够从事疾病预防、健康促进、卫生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人才。
2. 培养要求
(1)掌握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运用预防医学知识识别、评估和控制人群健康问题。
(2)具备统计学、流行病学、卫生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能够运用科学研究方法分析和解决健康问题。
(3)具有一定的医学知识和临床实践能力,能够为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提供基础支持。
(4)了解卫生政策和管理制度,能够为卫生机构的管理和健康政策的制定提供支持。
(5)具备较强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和卫生宣传方面发挥作用。
3. 培养课程
(1)预防医学基础:预防医学概论、医学统计学、流行病学、环境卫生学、卫生经济学等。
(2)预防医学实践:健康检查与评估、健康教育、疾病预防与控制、卫生管理等。
(3)相关医学课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等。
(4)其他:社会科学、管理学等。
4. 实践环节
(1)实习:参与卫生机构的实践活动,了解卫生机构的运作和管理。
(2)社区服务:参与社区健康服务和宣传活动,提供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
(3)科研实践:参与卫生科研项目的设计和实施,了解科研的基本流程。
5. 培养方案评估
定期对培养方案进行评估,对课程设置、实践环节、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评估和改进,以不断提高本专业的培养质量和培养效果。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博士 培养方案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博士培养方案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博士培养方案通常涉及以下方面:
1.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能够独立从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研究、教学和实践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
2. 课程设置:包括基础理论课程、专门知识课程、实践课程等,涵盖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卫生毒理学等领域。
3. 科研训练:学生需要参加科研项目,包括课题设计、数据收集与分析、论文撰写等方面,提高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4. 学术交流:鼓励学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研讨会和讲座,与同行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拓宽学术视野。
5. 临床实习:学生需要参加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领域的临床实习,了解实际工作情况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程,提高实践能力和应对能力。
6. 学位论文:学生需要完成高质量的学位论文,包括选题、文献综述、实验设计、数据收集与分析、论文撰写等方面,以培养学生的独立研究能力和学术素养。
7. 培养方式:采用导师制,学生与导师共同制定培养计划,导师负责指导学生的课程学习和科研训练,并对学生的学术成果进行评估和答辩。
此外,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博士培养方案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学科交叉: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因此需要注重学科交叉,鼓励学生跨学科学习与研究,以提高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2. 实践能力: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提高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应对能力。
3. 国际视野: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具有国际性,因此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使其能够适应国际公共卫生领域的挑战和需求。
预防医学专业培养方案

预防医学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代码、名称专业代码:100401K专业名称:预防医学专业方向: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掌握预防医学、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胜任疾病预防控制、疾病防治、健康促进等公共卫生相关领域的工作,从事公共卫生实践、预防与控制疾病的流行、保障公共卫生安全、促进人群健康的专业人才。
三、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预防医学、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接受疾病控制和健康相关行为干预等方面的技术训练,具有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实施卫生监督监测、改进环境卫生、开展卫生保健和健康教育等工作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备开展疾病控制的基本能力;2.掌握基础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3.掌握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熟悉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技术,具有从事群体和个体预防保健及卫生防病工作的能力;4.掌握开展人群流行病学病因调查、疾病监测、疾病筛查的基本技能;5.了解卫生管理的基本原理及我国与卫生相关的法律法规;6.具备与公众、媒体及其他人员进行关于健康相关信息的有效沟通的基本技能;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计算机应用及统计分析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从事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8.掌握一门外语,能够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9.了解预防医学领域的现状和发展动向,具有一定的学术鉴别力;10.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四、主干学科主干学科:预防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五、核心课程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健康教育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卫生事业管理学、毒理学基础、儿童少年卫生学、妇女保健学。
六、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临床实习、专业实习、毕业论文。
在短学期Ι安排军训(2周)、短学期Ⅲ安排临床实习(4周),短学期Ⅳ安排专业实习A(4周),第九学期安排专业实习B(4周),第十学期安排毕业实习(15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防医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专业代码及专业名称专业代码:100401K专业名称:预防医学 (Public Health)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态度,掌握预防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从事疾病预防与控制、卫生监督、卫生保健、健康促进和社区卫生服务等工作,具有初步科研能力的应用型预防医学专门人才。
三、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通过学习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相关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毕业后能从事卫生行政管理、疾病预防与控制,健康教育,环境保护,劳动保护,传染病控制与职业病、妇幼保健和卫生监督,改进人群工作、居住的环境和卫生条件,实施食品卫生监督与人群合理营养以及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及教学科研等工作。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的态度、知识和能力:(一)态度要求:1.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愿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事业贡献力量;2.热爱公共卫生事业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树立预防为主的观念,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医德医风,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3.有较强的法律意识,遵纪守法,公正执法,以保护人民健康、控制疾病、提高国民健康水平为己任;4.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充分认识不断自我完善和接受继续教育的重要性;5.具有创新精神,重视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和探索;6.尊重同仁、树立团队意识。
(二)知识要求:1.基本掌握相关生物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础医学的理论知识及其研究方法,指导今后的卫生防病工作实践;2.掌握生命各阶段的人体正常结构和功能及其异常情况下的各种变化特征;3.掌握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发病原因、发生机理及诊断和防治原则;4.掌握环境因素、生物因素、社会因素及心理行为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基本理论知识;5.掌握不同环境条件下有害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危害、特点及影响因素;6.掌握环境因素与健康关系研究的原理和方法,包括宏观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及卫生毒理学方法;7.掌握不同条件下对健康有害因素的识别、监测和评价的知识;8.掌握社会医学的基本知识及卫生事业管理、卫生监督执法的基本方法和程序;9.掌握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的知识和方法。
(三)能力要求:1、具有对不同环境条件下存在的有害因素的卫生检测和监督的基本技能;2、具有分析影响人群健康的各种因素、疾病发生和流行规律、开展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3、具有制定预防疾病和增进人群健康的实施计划和开展实施工作的基本能力;4、具有开展调查研究、制定现场调查计划、设计调查表格及初步分析、研究的能力;5、具有对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防治和开展社区卫生保健服务的基本能力;6、具有一定的健康的心理行为及社会工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7、具备发现、分析和解决公共卫生问题及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初步能力;8、具有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文献收集和研究的能力;9、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应用语言的能力。
四、学制与授予学位学制:五年授予学位:医学学士五、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六、专业核心课程系统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内科学、传染病学、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毒理学基础、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卫生事业管理学、儿童少年卫生学、健康教育学、社会医学七、主要专业实验机能实验、形态学实验、生物化学实验、毒理学基础实验、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实验、环境卫生学实验、儿童少年卫生学实验、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实验、流行病学实验、卫生统计学实验八、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预防医学专业实习、预防医学专业临床实习、预防医学专业毕业设计九、创新能力培养环节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建立在实验时间、实验内容、实验材料面向学生全面开放的开放性实验室,学生通过网络学习实验基本技能,早进实验室练习操作、早进社区、早参加科技创新活动;课外科技活动、“科技创新”大赛、全国“挑战杯”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实验计划,建立创新性学习课题库。
十、毕业学分要求该专业毕业生至少修满230.5学分,其中理论学分139.5(理论必修学分125.5、理论选修学分14),实践学分91(含12个综合教育学分)。
十一、全学程教学时间安排十二、课程设置及修读要求(一)必修课总计216.5学分1、普通教育 54.5学分(1)人文社会科学课程 17.0学分P22000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0学分P220001 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 3.0学分P22000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0学分P22000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0学分P22000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4.0学分S220005 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 2.0学分(2)自然科学 11.0学分P219009 高等数学B3 3.0学分P217114 医用基础化学 3.0学分S217123 医用基础化学实验 1.0学分P217113 有机化学 3.0学分S217124 医用有机化学实验 1.0学分(3)英语 16.0学分P21621A 大学英语(一) 4.0学分P21622A 大学英语(二) 4.0学分P21623A 大学英语(三) 4.0学分P21624A 大学英语(四) 4.0学分(4)计算机信息技术 6.5学分P208316 大学计算机基础(B) 2.0学分P208318 程序设计基础Visual Basic(B) 2.5学分P218310 信息检索与利用 2.0学分(5)体育 4.0学分P212400 体育与健康(一) 1.0学分P212401 体育与健康(二) 1.0学分P212402 体育与健康(三) 1.0学分P212403 体育与健康(四) 1.0学分2、专业教育 150学分(1)学科基础 47学分Z203001 预防医学专业概论 1.0学分Z103199 系统解剖学 6.5学分Z203303 细胞生物学 2.0学分Z103002 组织胚胎学 2.0学分S103003 形态学实验(一) 1.5学分Z103308 生物化学 6.5学分Z103701 生理学 4.0学分Z303704 医学遗传学 2.0学分S103702 机能实验(1) 1.5学分Z103309 医学免疫学 3.0学分Z103703 病理学(一) 1.5学分S103704 形态学实验(三-1) 0.5学分Z103707 病理生理学 3.0学分Z104006 药理学 3.5学分S103709 机能实验(2) 1.5学分Z103705 病理学(二) 1.5学分S103706 形态学实验(三-2) 0.5学分Z103718 病原生物学 3.5学分S103719 形态学实验(二) 1.5学分(2)专业基础 23.5学分Z217502 卫生化学 3.5学分Z103328 物理诊断学 3.5学分Z103329 影像诊断学 3.0学分Z103717 实验诊断学 2.0学分Z103311 流行病学 5.5学分Z103310 卫生统计学 4.5学分Z203306 医学统计软件应用 1.5学分(3)专业课综合课特色课 53.5学分Z103312 内科学 6.0学分Z103313 外科学(含外总) 4.5学分Z103318 传染病学 2.5学分Z103314 精神医学 2.0学分Z203314 皮肤性病学 2.0学分Z103723 妇产科学 2.5学分Z103724 儿科学 2.5学分Z103315 毒理学基础 4.5学分Z103304 儿童少年卫生学 2.5学分Z103316 环境卫生学 5.0学分Z103317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5.0学分Z103318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 6.0学分Z203308 卫生事业管理学 1.0学分Z203307 社会医学 1.5学分Z203305 健康教育学 1.0学分Z203309 卫生经济学 2.0学分Z203310 卫生法学 1.0学分Z203311 卫生监督学 1.0学分Z203304 医学科研方法学 1.0学分(4)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26学分S103308 预防医学专业实习 6.0学分S103309 预防医学专业临床实习13.0学分S103310 预防医学专业毕业设计7.0学分3、综合教育 12学分H218000 入学教育0.5学分H218001 军事训练 2.0学分H218017 军事与国防教育 2.0学分H218016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0.5学分H218018 公益劳动0.5学分H218004 社会志愿者工作0.5学分H218015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1.5学分H218006 毕业教育与鉴定0.5学分H218007 形势与政策教育 2.0学分H218008 创业意识教育 2.0学分1、自然科学类由学校教务处组织开设,供学生自行选择。
2、人文社会科学类由学校教务处组织开设,供学生自行选择。
3、专业综合教育类Z303703 医学心理学 2.0学分Z303308 人际沟通技巧 1.5学分Z303717 医学英语 2.0学分Z303707 医学伦理学 1.5学分Z303305 耳鼻喉科学 1.5学分Z303306 眼科学 1.5学分Z303307 神经病学 1.5学分Z203310 中医学 3.0学分4、网络学习课程类由学校教务处组织开设,供学生自行选择。
5、综合教育类学生参加的各类学科竞赛、科研训练、科技创作、创业训练、社会实践及相关文化素质教育活动,依据学校有关规定认定为选修学分。
预防医学专业课程计划(一)必修课总计216.5学分(二)选修课总计14学分1、自然科学类由学校教务处组织开设,供学生自行选择。
2、人文社会科学类由学校教务处组织开设,供学生自行选择。
3、专业综合教育类4、网络学习课程类由学校教务处组织开设,供学生自行选择。
5、综合教育类学生参加的各类学科竞赛、科研训练、科技创作、创业训练、社会实践及相关文化素质教育活动,依据学校有关规定认定为选修学分。
预防医学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第一学年秋季学期课程代码课程名称总学分总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说明P22000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0 48 24 必修P219009 高等数学B3 3.0 48 48 必修P217114 医用基础化学 3.0 48 48 必修S217123 医用基础化学实验 1.0 24 24 必修P21621A 大学英语(一) 4.0 64 48 16 必修P208316 大学计算机基础(B) 2.0 48 16 32 必修P212400 体育与健康(一) 1.0 32 32 必修Z203001 预防医学专业概论 1.0 16 16 必修Z203303 细胞生物学 2.0 32 24 8 必修H218000 入学教育0.5 0.5周0.5学分必修H218001 军事训练 2.0 2周2学分必修H218017 军事与国防教育 2.0 32 32 必修H218016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0.5 8 8 必修H218015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1.5 38 38 必修,1,3,5,7学期开设H218018 公益劳动0.5 0.5学分必修,1-4学期开设H218004 社会志愿者工作0.5 0.5学分必修,1-7学期开设小计 27.5 438 +2.5周夏季学期课程代码课程名称总学分总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说明P22000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0 32 24 8 必修P217113 有机化学 3.0 48 48 必修S217124 医用有机化学实验 1.0 24 24 必修P21622A 大学英语(二) 4.0 64 48 16 必修P208318 程序设计基础Visual Basic(B) 2.5 56 24 32 必修P212401 体育与健康(二) 1.0 32 32 必修Z103199 系统解剖学 6.5 104 40 64 必修Z103002 组织胚胎学 2.0 32 32 必修S103003 形态学实验(一) 1.5 48 48 必修H218007 形势与政策教育 2.0 32 32 必修,2-5学期开设建议本学期各类选修课选修学分≦2学分小计 25.5+(2) 472+(32)秋季学期课程代码课程名称总学分总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说明P220001 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 3.0 48 24 24 必修P21623A 大学英语(三) 4.0 64 48 16 必修P212402 体育与健康(三) 1.0 32 32 必修Z103308 生物化学 6.5 104 56 48 必修Z203302 医学遗传学 2.0 32 24 8 必修Z103701 生理学 4.0 64 64 必修S103702 机能实验(1) 1.5 54 54 必修建议本学期各类选修课选修学分≧4学分小计 22+(4) 398+(64)夏季学期课程代码课程名称总学分总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说明P22000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4.0 64 48 16 必修S220005 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 2.0 2周 2 必修P21624A 大学英语(四) 4.0 64 48 16 必修P212403 体育与健康(四) 1.0 32 32 必修Z103703 病理学(一) 1.5 24 24 必修Z103309 医学免疫学 3.0 48 32 16 必修S103704 形态学实验(三-1) 0.5 21 21 必修Z103707 病理生理学 3.0 48 48 必修Z104006 药理学 3.5 56 56 必修S103709 机能实验(2) 1.5 54 54 必修建议本学期各类选修课选修学分≦2 学分小计 24+(2) 411+2周+(32)秋季学期课程代码课程名称总学分总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说明P22000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0 48 40 8 必修Z103705 病理学(二) 1.5 28 28 必修S103706 形态学实验(三-2) 0.5 24 24 必修Z103718 病原生物学 3.5 56 56 必修S103719 形态学实验(二) 1.5 54 54 必修Z217502 卫生化学 3.5 54 30 24 必修Z103328 物理诊断学 3.5 56 40 16 必修Z103329 影像诊断学 3.0 48 32 16 必修Z103717 实验诊断学 2.0 32 24 8 必修建议本学期各类选修课选修学分≧3学分小计 22+(3) 400+(48)课程代码课程名称总学分总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说明P218310 信息检索与利用 2.0 32 20 12 必修Z103310 卫生统计学 4.5 72 48 24 必修Z203306 医学统计软件应用 1.5 24 8 16 必修Z103312 内科学 6.0 96 64 32 必修Z103313 外科学(含外总) 4.5 72 56 16 必修Z103723 妇产科学 2.5 40 32 8 必修H218009 创业意识教育 2.0 20 20 必修建议本学期各类选修课选修学分≧3学分小计 23+(3) 356+(48)秋季学期课程代码课程名称总学分总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说明Z103311 流行病学 5.5 88 56 32 必修Z103318 传染病学 2.5 40 32 8 必修Z103314 精神医学 2.0 32 28 4 必修Z103724 儿科学 2.5 40 32 8 必修Z203314 皮肤性病学 2.0 32 24 8 必修Z103315 毒理学基础 4.5 72 48 24 必修Z103304 儿童少年卫生学 2.5 40 32 8 必修Z103316 环境卫生学 5.0 80 56 24 必修小计26.5 424夏季学期课程代码课程名称总学分总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说明Z103317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5.0 80 56 24 必修Z103318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 6.0 96 64 32 必修Z203307 社会医学 1.5 24 18 6 必修Z203308 卫生事业管理学 1.0 16 16 必修Z203305 健康教育学 1.0 16 16 必修Z203309 卫生经济学 2.0 32 32 必修Z203310 卫生法学 1.0 16 16 必修Z203311 卫生监督学 1.0 16 12 4 必修Z203304 医学科研方法学 1.0 16 16 必修小计19.5 312第五学年课程代码课程名称总学分总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说明S103308 预防医学专业实习 6.0 13周13周S103309 预防医学专业临床实习13.0 25周25周S103310 预防医学专业毕业设计7.0 14周14周H218006 毕业教育与鉴定0.5 0.5学分小计 26.5 52周培养方案制订人:郭淑霞培养方案审核人:井明霞培养方案批准人:王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