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化酶及其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

合集下载

固定化酶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固定化酶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7 9 2 1 )9 0 3 - 3 0 7 5 3 ( 0 0 1- 3 0 0
I n b l e z m e a d Is Ap l ai n i h o n u ty ml o i z d En y n t p i t n t e Fo d I d sr i c o Ch n Do g me e n- i
为其 节 省能 源 与资 源 、 少污 染 的生 态环 境效 应 而 符合 可 减 持续发 展的战略 要求竭 。
1 固定 化 酶 的 定 义 与 特 点
微 胶囊 包埋 法 , 该方 法操 作 简单 , 活回 收 率较 高 , 酶 但发 生 化学 反应时 , 易失活 , 酶 适用 于小 分子底物 和产物 的酶 。
进 行 催化 、 生产 , 而 固定 化 酶 一般 可 以被 认 为 是 不溶 性 因
酶。 与水 溶性酶 相 比 , 其优 点如下 : 于将 固定化 酶与 底物 、 易 产物 分高 , 于后续 的分 离和纯 化 ; 便 可以在 较长 时 间内连 续
( i aa h u n m u e c r P ou t uly np c o s ten i i g yu u o os eio , i n i i g 3 0 0 YlK zk t o o s rf t e r c Q a t Iset n n tn n a g r t N m u g n Y n g n a 5 0 ) i A o P e u d i i I i iX jn U A o R n i X jn 8
食 品科学
现代 农业 科技
21 0 0年第 1 9期
固定化酶及其在食 品工业中的应用
陈冬梅
( 疆 维 吾尔 自治 区伊 犁 哈 萨 克 自 治州 产 品 质量 检 验 所 , 疆 伊 宁 8 5 0 ) 新 新 3 0 0

固定化酶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

固定化酶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

固定化酶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固定化酶是指将酶固定在固体载体上,并保持其生物活性的一种技术。

它有许多优点,如可重复使用、稳定性高、易于回收等,因此成为了生物技术领域一种非常有前途的研究方向。

一、固定化酶的发展历程固定化酶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

第一种固定化酶的载体是硅胶,随后又发展了许多种载体,如凝胶、海藻酸盐、纳米材料、磁性颗粒等。

随着技术的进步,目前已有各种方法来制备纳米载体和比之前更优异的凝胶载体。

同时,各种固定化酶的制备方法也在不断改进,包括共价结合、吸附、交联、包埋等。

二、固定化酶的应用固定化酶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生物催化、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制药工业等。

其中,固定化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最为广泛。

如生产葡萄糖、果汁、醋等。

固定化酶也可以用于制药工业中的药品合成。

此外,还可以在纳米技术、环境保护、制垃圾处理等领域中找到应用。

三、固定化酶的优势1. 重复使用:固定化酶具有可重复使用的优势,节省了时间和成本,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2. 稳定性:与游离酶相比,固定化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耐受性,并可在极端环境中保持其生物活性。

3. 易于回收:固定化酶可以设计成可在固定化酶中回收,增加了其经济价值。

四、固定化酶仍需解决的问题尽管固定化酶在许多领域中具有潜力,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1. 优化载体:优化载体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其选择需要结合具体的酶种和应用需求,存在一定的技术难度。

2. 降低成本:目前固定化酶的生产成本仍比较高,限制了其在一些领域中的推广。

3. 稳定性问题:目前许多固定化酶在长时间的储存或使用过程中还会出现酶失活的情况,这需要更好的研究与解决。

综合而言,固定化酶的广泛应用前景与其固有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在未来,我们需要持续关注固定化酶领域的研究与发展,加快技术优化和成本降低,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的需求。

固定化酶在食品中的应用

固定化酶在食品中的应用

固定化细胞在啤酒中的应用1.固定化细胞的定义固定化细胞是指固定在水不溶性载体上,在一定的空间范围进行生命活动(生长、繁殖和新陈代谢等)的细胞。

它是用于获得细胞的酶和代谢产物的一种方法,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是在固定化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技术。

由于固定化细胞能进行正常的生长、繁殖和新陈代谢,所以又称固定化活细胞或固定化增殖细胞。

通过各种方法将细胞和水不溶性载体结合,制备固定化细胞的过程称为细胞固定化。

微生物细胞、动物细胞、植物细胞都可以制成固定化细胞。

2. 固定化原理及方法细胞的种类多种多样,大小和特性个不相同,故此细胞固定化的方法有很多种。

归结起来,主要可以分为吸附法和包埋法两大类。

1.吸附法利用各种吸附剂,将细胞吸附在其表面而使细胞固定的方法称为吸附法。

用于细胞固定化的吸附剂主要有硅藻土、多孔陶瓷、多孔玻璃、多孔塑料、金属丝网、微载体、和中空纤维等。

酵母细胞带有负电荷,在pH3~5的条件下能够吸附在多空陶瓷、多空塑料等载体的表面,制成固定化细胞,用于酒精和啤酒等的发酵生产2.包埋法将细胞包埋在多空载体内部而制成固定化细胞的方法称为包埋法。

包埋法可分为凝胶包埋法和半透膜包埋法。

凝胶包埋法是应用最广泛的细胞固定方法。

分类1.5.1无载体的固定无载体固定主要目的是将吸附或者共价交联的细胞,彼此分成自身独立的区域。

所谓吸附过程是指细胞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细胞体絮凝或者呈丸粒状;或通过二级过程,在适应的参数变化之下,简单有效地制各出具有触媒活性的颗粒。

在此过程中。

往往加入少量絮凝剂(即聚合物),加入的聚合物可直接参与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其明显特征是颗粒牢固。

1.5.2预制载体的固定在酶的固定化领域中,尤其是使用共价结合是一种典型的方法。

这一方法也可适用于固定化细胞的操作。

触媒制备过程中形成的载体本体应不受物理、化学的条件限制。

因此载体物质的柔性与制作方法要求很高。

在制作过程中最优化的机械性能、孔隙结构受生理参数约束。

酶的固定化研究及其应用

酶的固定化研究及其应用

酶的固定化研究及其应用酶是一种高效的生物催化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自由酶的使用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易失活、难回收、低稳定性等。

为克服这些缺陷,科学家们研究出了酶的固定化技术,即将酶固定在载体上,形成固定化酶。

固定化酶具有多种优点,如稳定性高、重复使用性好、反应率高等,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产业、医药等领域,在此进行探讨其固定化研究及应用。

一、固定化酶的分类将酶固定在载体上的方法有很多种,根据载体的不同,固定化酶可分为微生物固定化酶、无机载体固定化酶和有机载体固定化酶三类。

微生物固定化酶,即将酶固定在菌体或细胞内的方法。

这种方法容易操作,且菌体或细胞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能够保护酶的活性。

常见的微生物固定化酶有酵母固定化酶、乳酸菌固定化酶等。

无机载体固定化酶,即将酶固定在无机材料或人工合成材料上的方法。

与微生物固定化酶相比,无机载体的操作难度较大,但无机载体具有很强的机械强度和稳定性,不容易被生物体攻击。

最常用的无机载体为硅胶、氧化铝、氧化锆等。

有机载体固定化酶,即将酶固定在有机高聚物上的方法。

与无机载体相比,有机载体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更大的比表面积,能够与底物充分接触,提高反应效率。

常用的有机载体有聚乙烯醇、聚丙烯酸、胶原蛋白等。

二、固定化酶的优点1.稳定性高:固定化酶相对于自由酶,在温度、pH值等条件变化时,具有更好的稳定性,不易失活,能够保持较高的催化效率。

2.反应率高:由于固定化酶在载体上固定稳定,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酶底物反应能力更强,反应率更高。

3.反应可重复使用:固定化酶具有独特的再利用性,可以进行多次循环反应,避免了由于自由酶反应后分离难的困扰。

4.反应得率高:固定化酶可以在低酶浓度、低温度、低反应时间下实现高得率反应,提高了反应效率。

三、固定化酶的应用1.食品工业:在食品工业中,利用固定化酶可将大分子物质转化为小分子物质,例如将葡萄糖转化为果糖等,使食品的甜度更适合人们口感,提高了食品品质。

工业中应用的固定化酶原理

工业中应用的固定化酶原理

工业中应用的固定化酶原理1. 固定化酶的概述1.1 什么是固定化酶固定化酶是将酶分子固定在载体上,形成固定化酶,以增强酶的稳定性和重复使用性。

1.2 固定化酶的优势•提高酶的稳定性•增加酶的活性•便于分离和回收•可重复使用2. 固定化酶的原理固定化酶的原理是通过酶与载体之间的化学结合或物理吸附实现酶的固定化。

2.1 化学结合固定化酶通过化学反应,在酶分子和载体表面形成共价键。

典型的化学结合方法有: -亲和吸附:利用亲和对配体和受体之间的特异性结合进行固定化。

- 共价键连接:通过化学交联剂将酶与载体化学结合。

2.2 物理吸附固定化酶通过静电作用、氢键和范德华力等物理作用,实现酶分子在载体表面的吸附。

常见的物理吸附方法有: - 吸附:利用载体表面的物理性质吸附酶分子。

- 包埋:将酶分子包埋在载体中。

3. 工业中应用的固定化酶3.1 制药工业在制药工业中,固定化酶被广泛应用于药物合成、药物分离和药物检测等领域。

例如: - 利用固定化酶合成药物,提高反应效率和产物纯度。

- 利用固定化酶实现药物分离和纯化,提高制剂的质量。

- 利用固定化酶进行药物代谢研究,加快药物开发进程。

3.2 食品工业在食品工业中,固定化酶被应用于发酵、饮料生产和食品检测等方面。

例如:- 利用固定化酶进行食品发酵过程中的废液处理,提高废液利用率。

- 在饮料生产中,利用固定化酶降解果汁中的糖分,改善口感和保持果汁的营养成分。

- 利用固定化酶进行食品中的常见成分检测,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3.3 环保工业固定化酶在环保工业中也发挥重要作用。

例如: - 利用固定化酶降解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 利用固定化酶处理废弃物,提高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率。

- 利用固定化酶进行大气污染物的检测,帮助环保部门监测和改善空气质量。

4. 结论固定化酶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工艺技术,在工业中具有广泛应用的潜力。

其稳定性、活性和可重复使用性等优势,使得固定化酶在制药、食品和环保工业中发挥重要作用。

固定化酶的方法和应用

固定化酶的方法和应用

固定化酶是将酶固定在载体上,形成固定化酶催化系统的过程。

通过固定化,可使酶的活性和稳定性得到提高,并能够重复使用。

常用的固定化酶方法包括吸附法、共价连接法、包埋法和交联法等。

1. 吸附法:利用载体表面与酶相互吸附的原理将酶固定在载体表面。

常用的载体包括硅胶、纤维素、聚丙烯酰胺凝胶等。

2. 共价连接法:通过将酶分子与载体分子之间的化学键共价连接,在载体表面上固定酶。

常用的共价连接剂包括辛二酸二酐、戊二酸二酐等。

3. 包埋法:将酶包裹在聚合物中,在聚合物内部形成微观环境,保护酶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常用的包埋材料包括明胶、蛋白质和聚乙烯醇等。

4. 交联法:将酶和载体分子之间形成交联结构,将酶牢固地固定在载体表面上。

常用的交联剂包括戊二醛、葡萄糖等。

固定化酶在生物技术、食品工业、医药工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中,利用固定化酶在生物技术领域中最为突出。

例如,固定化酶可以应用于产生大量纯度高的特定酶,用于DNA重组、制备抗体和识别特定分子等。

此外,在医药工业中也广泛使用固定化酶,如利用固定化酶制备药物、检测生物标志物等方面。

在食品工业中,固定化酶可用于生产乳制品、果汁、啤酒等食品中。

总之,固定化酶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技术手段,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可推动生物技术、食品工业、医药工业等领域的发展。

简述固定化酶的应用及前景

简述固定化酶的应用及前景

简述固定化酶的应用及前景一、固定化酶的应用1。

食品工业:将酶直接添加到果汁,奶制品,肉制品等食品中,既保留了原有的营养成分又提高了产品质量。

目前,酶制剂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食品行业中,尤其是在软饮料行业中得到了最好的利用。

2。

发酵工业:酶具有多样性和专一性,可以实现酶的固定化和工业化生产,其中包括了传统工业菌株的固定化,酶反应器的固定化,以及微生物细胞固定化等。

在固定化酶的基础上可以实现微生物的快速发酵,节约人力资源的同时,也降低了发酵设备的要求。

3。

医学领域:固定化酶在疾病诊断和治疗方面有很大的潜力。

利用固定化酶可以诊断出体内不同的疾病,如癌症、糖尿病等,也可以进行病毒的检测。

同时,在蛋白质的表达,纯化及工业生产中有重要作用。

4。

日用化学工业:目前,市场上大部分洗涤产品都采用高效活性酶,如脂肪酶、蛋白酶、淀粉酶等。

高效活性酶能够去除皮肤表面多余油脂和污垢,具有较强的杀菌消毒能力,因而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以自动加药为例,目前的加药方式是先把水或药液配成适宜浓度后再加入原料,这种方式比较麻烦,而且经常会出现因浓度过高而影响产品质量,造成浪费的现象,甚至还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污染。

另外,传统的固定化技术只限于小规模生产,仅用于特殊需要的地方,限制了酶固定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以上所说的全是新的思路和工艺,它们并非取代传统的工艺,但它们确实存在着很多优点。

固定化酶能够帮助我们解决许多难题,使我们的工作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节约了成本,这是毋庸置疑的。

另外,酶的应用还拓宽了其他的领域,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二、固定化酶的前景1。

能源工业。

这主要是利用微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糖类,脂类等发酵生产生物燃料,它属于二次能源,未来可充分利用纤维素、淀粉、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进行发酵。

同时,由于固定化酶反应器所需要的发酵底物种类少,处理量大,易于回收,因此固定化酶还可以用于大规模发酵生产生物燃料,解决交通运输过程中的能源紧缺问题。

固定化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固定化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固定化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随着科技不断地发展,固定化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它可以改善
产品的口感、营养价值、可食性和安全性。

1、口味改善:食品中使用固定化酶可以改善产品的口感,改善食物组织结构,以适
应消费者的口味,使吃起来更加软糯或硬韧;
2、营养价值的改善:新鲜的原料中存在许多抗性物质,这些物质可以用固定化酶将
其转化为更易消化的物质,增加了食品的营养价值;
3、可食性的改善:食品中的固定化酶可以切断食品中的抗性大分子,使食品的可食
性大大提高;
4、安全性改善:固定化酶在食品加工中可以有效地消毒和去除有害物质,减少细菌
滋生,提高食品的安全性。

虽然如此,在应用固定化酶时也需要特别注意,一方面避免败坏食品的营养价值,另
一方面还要避免因使用过量而对消费者造成不良影响,从而使食品更安全,更有营养价值。

二、总结
可以看出,固定化酶在食品工业的应用越来越重要,它可以改善食品的口味、营养价值、可食性和安全性等,但在应用时要特别注意不要损害原有食物的营养价值,也不要造
成对消费者不良影响,使食品更安全更有营养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定化酶及其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生科系11级食品专业李松 11420110)摘要:固定化酶技术是酶工程的核心技术之一,它将酶工程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实现了酶的重复使用及产物与酶的分离。

而且它已在食品领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

本文主要介绍了固定化酶技术的特点、固定方法、食品工业方面的应用和发展趋势的预测。

关键词:固定化酶;食品工业;固定化技术;前景Immobilized enzym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food industry (Health department of11food professionals Li Song11420110)Abstract:The technology of immobilized enzyme is one of the core technology for enzyme engineering, it enzyme engineering to a new level, to achieve the separation of enzyme reuse and product with the enzyme. And it has been in the food area of rapid development and wide application.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mmobilized enzyme technology, fixation methods, application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in the food industry forecast.Key words:immobilized enzyme; food industry; immobilization technology; prospects1 固定化酶的定义和特点固定化酶技术是用人工方法将酶固定在特定载体上,进行催化生产,因而固定化酶一般可以被认为是不溶性酶,与水溶性酶相比,其优点如下:易于将固定化酶与底物、产物分离,便于后续的分离和纯化;可以在较长时间内连续生产;酶的稳定性和最适温度提高;酶反应条件容易控制;可以增加产物的收率提高产物质量;酶的使用效率高,成本低;适于产业化、连续化、自动化生产。

与此同时,由于酶的分离、固定化处理等原因,固定化酶也具有一些难以避免的缺点:在固定化过程中,酶活力会损失;生产成本会提高;工厂初期投资大;只能用于水溶性底物;适合于小分子;不适宜于多酶反应,还需要辅助因子的协助才可以有效反应。

2酶的固定方法2.1传统的固定化酶的发方法2.1.1包埋法包埋法是将酶包埋于凝胶网格或聚合物的半透膜中使酶固定化的方法。

根据被包埋的生物催化剂可分为:网格型、脂质体型、微胶囊型、中空纤维型及膜型包埋法,常用的凝胶有琼脂、海藻酸钠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用于制备微囊的材料有聚酰胺、聚脲、聚酯等。

该法反应条件温和,很少改变酶蛋白结构,操作简单,酶活回收率较高。

由于小分子底物和产物在凝胶网格和微囊中有分子扩散效应,因此更适用于有小分子底物和产物参加的反应。

2.1.2吸附法吸附法是通过非特异性物理吸附法或生物物质的特异吸附作用将酶固定到载体,此方法简便,对酶活力影响小,条件温和,但酶与载体的结合不牢,易于脱落。

而且吸附法中由离子键、氢键、偶极键及疏水键固定的酶易受反应介质的pH、离子强度等的影响,所以它的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可供选择的载体涉及天然或合成的无机与有机高分子材料,吸附法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氧化铝、硅藻土、多孔陶瓷、多孔玻璃、砖胶、羟基磷灰石等。

2.1.3结合法选择适宜的载体,使之通过共价键或离子键与酶结合在一起而制成固定化酶的方法,称为结合法。

根据酶与载体结合的化学键的不同,结合法可分为离子键结合法和共价键结合法。

离子键结合法通用的内载体是各种离子交换剂,用离子键结合法制备的固定化酶,操作简便,活力损失少,但是结合不牢固,当pH值和离子强度等条件变化时,酶容易脱落。

共价键结合法常用的载体有:纤维素、琼脂糖凝胶、葡聚糖凝胶、甲壳素、氨基酸共聚物、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等。

用共价结合法制备的固定化酶,结合牢固,酶不易脱落,可连续使用相当长的时间。

但载体的活化操作比较复杂,因为结合法制备固定化酶所用的高分子载体需带有强的反应基团,如重氮盐、醛、酰、氯、活性酯等活性基团,以保证酶的固化过程得以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

常用的载体有重氮化聚苯乙烯、缩醛类聚合物、聚酰胺等。

2.1.4 交联法交联法是指使用双功能试剂或多功能试剂在酶分子间进行交联,制成网状结构的固定化方法。

常用的双功能试剂有戊二醛、己二胺、顺丁烯二酸酐、双偶氮苯等,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戊二醛。

在使用戊二醛交联时,应使其pH值与被交联蛋白质的等电点相同。

此法常与吸附法或包埋法联用 (即双重固定法),可使酶蛋白分子更牢固地结合于载体上。

2.2固定化酶技术的改进把酶和载体在酶的特定位点上连接起来,使酶在载体表面按一定的方向排列的定向固定固定技术,将酶与酶、酶与细胞、细胞与细胞共同固定化于同一载体,充分发挥不同酶的各自优势的多酶共固技术,都成为固定化酶技术的重大突破。

与传统的固定化酶技术相比,改进后的固定化酶方法可实现在较为温和的条件下进行酶的固定化,使固定化酶更加稳定,并能减少或避免酶活损失,提高酶的使用次数。

3固定化酶技术在食品工业方面的应用3.1在果汁生产中的应用澄清果汁及浓缩汁的生产是一类几乎完全依赖外加酶的工业,用固定化酶可大大节约成本并减化生产工序。

压榨后的果汁中加入漆酶等氧化酚类物质使其聚合,可使果汁在加工过程中的澄清速度加快,同时可解决果汁在存储中易产生的后浑浊问题。

用磁性固定化漆酶去除苹果汁中的酚类物质,使以磁性聚苯乙烯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制得的磁性固定化漆酶与底物亲和力有显著提高,其热稳定性、贮存稳定性及pH稳定性均有提高。

3.2固定化酶在速溶茶生产中的应用在速溶茶的生产过程中,没食子酸酯的脱桔酰化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技术环节,尤其是生产冰茶时。

茶中的咖啡因与多酚物质一起形成不溶性络合物,即所谓的“茶冰淇淋”,这实际上是由于氢键存在的缘故。

通过去除桔酰基,可以使其溶解性能增加。

因此,将发酵液通过固定化单宁酶反应器,使速溶茶的生产更为简单,产品速溶性更高。

3.3固定化酶在啤酒澄清中的应用啤酒以其清晰度高、泡沫适中、营养丰富和口感好成为人们的最佳选择。

但是,由于啤酒中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它与游离于啤酒中的多酚、单宁等结合产生不溶性胶体或沉淀。

造成啤酒混浊从而严重影响了啤酒的质量3.4固定化酶在乳制品中的应用乳糖酶是工业中较多地应用于乳制品加工中一种酶。

很多人小肠黏膜内的乳糖酶活性严重偏低,导致产生乳糖不耐受症,用固定化乳糖酶反应器连续处理牛奶,可将乳糖分解为半乳糖和葡萄糖,这样就便于乳糖酶活性偏低的人对牛奶的吸收了。

此外,乳糖在在温度较低时易结晶,用固定化乳糖酶处理后,可以防止其在冷冻产品中结晶,改善口感,增加甜度。

3.5固定化酶在油脂改性中的应用脂肪酶可以催化酯交换、酯转移和水解等反应,是目前被广泛研究的一种酶催化剂。

代可可脂是生产巧克力的原料,价格甚高,而棕榈价廉,因此如何改变廉价油脂性状以更广泛地适用于其它工艺受到了较大的重视。

,而用表面活性剂处理脂肪酶固定化酶,可将棕榈油转化成代可可脂,且使酶活性大幅度提高,增加固定化酶的使用次数。

3.6固定化酶在食品分析与检测中的应用近年来,将固定化酶应用于生物传感器的研究以及食品分析与检测的应用发展十分迅速。

漆酶传感器是以固定化漆酶作为感受器,以基础电极作为换能器的装置。

运用DEAE纤维素固漆酶,制成两种活性稳定的传感器,来检测茶叶加工过程中儿茶酚的化情况,这种传感器可以进行持续检测,且保存时间较长,应用范围较广。

用酶传感器测定了猪肉新鲜度;日本农林水产省研制出的滋味传感器,可品尝肉汤风味,用于肉汤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还有采用电导型生物传感器来检查食品中有机农药的污染。

4固定化酶的发展方向随着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固定化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但并不是说可以使用酶的地方,都可以用固定化酶来代替。

在使用固定化酶技术时,也需要综合考虑其制备工艺、酶回收率、可操作性、稳定性及生产成本等方面的因素。

我国目前食品加工企业使用该技术的现状是,固定化酶的操作方法复杂、稳定性较差,成本过高或使用了有毒的化学试剂而不符合食品加工所要满足的经济和安全标准,这些都限制了固定化酶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急需探索新型载体和改进固定化方法。

但已有的成功经验也向我们展示了固定化酶技术在食品加工领域的具大潜力,因此我们相信,固定化酶技术将在食品领域有更加光明的前景。

【参考文献】[1]李炜炜,陆启玉.酶工程在食品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J].粮油食品科技,2008,16(3):34[2]王静,贾英民,邹磊,等.固定化酶生产低乳糖牛乳的研究[J].现代食品科技,2008,24(8):791~795.[3]王莎莎.固定化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J].杭州食品科技,2009,2(3):1~7[4] 赵雯玮,陈祥贵,李鑫.固定化酶与食品产业的发展 [J].农产食品科技,2008,2(2):53~55.[5]谭碧君. 固定化酶制备及应用的研究进展 [J].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11,1:12~14.[6] 秦胜利,于建生.酶固定化技术研究进展 [J].河南化工,20011,3(28):28~32.[7]JulioPolain.工业酶的结构及应用.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2[8]李斌.食品酶工程.出版社: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7[9]王向东.食品生物技术.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0]梅乐和.现代酶工程.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01[11] 吉林大学分子酶学工程教育重点实验室组织编写.酶工程.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日期:2008(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