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化酶在现代工业中的应用
固定化酶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

固定化酶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固定化酶是指将酶固定在固体载体上,并保持其生物活性的一种技术。
它有许多优点,如可重复使用、稳定性高、易于回收等,因此成为了生物技术领域一种非常有前途的研究方向。
一、固定化酶的发展历程固定化酶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
第一种固定化酶的载体是硅胶,随后又发展了许多种载体,如凝胶、海藻酸盐、纳米材料、磁性颗粒等。
随着技术的进步,目前已有各种方法来制备纳米载体和比之前更优异的凝胶载体。
同时,各种固定化酶的制备方法也在不断改进,包括共价结合、吸附、交联、包埋等。
二、固定化酶的应用固定化酶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生物催化、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制药工业等。
其中,固定化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最为广泛。
如生产葡萄糖、果汁、醋等。
固定化酶也可以用于制药工业中的药品合成。
此外,还可以在纳米技术、环境保护、制垃圾处理等领域中找到应用。
三、固定化酶的优势1. 重复使用:固定化酶具有可重复使用的优势,节省了时间和成本,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2. 稳定性:与游离酶相比,固定化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耐受性,并可在极端环境中保持其生物活性。
3. 易于回收:固定化酶可以设计成可在固定化酶中回收,增加了其经济价值。
四、固定化酶仍需解决的问题尽管固定化酶在许多领域中具有潜力,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1. 优化载体:优化载体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其选择需要结合具体的酶种和应用需求,存在一定的技术难度。
2. 降低成本:目前固定化酶的生产成本仍比较高,限制了其在一些领域中的推广。
3. 稳定性问题:目前许多固定化酶在长时间的储存或使用过程中还会出现酶失活的情况,这需要更好的研究与解决。
综合而言,固定化酶的广泛应用前景与其固有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在未来,我们需要持续关注固定化酶领域的研究与发展,加快技术优化和成本降低,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的需求。
固定化酶催化反应的研究及其工业化应用

固定化酶催化反应的研究及其工业化应用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可以在温和的条件下催化大量的化学反应。
由于温度和酸碱度对酶的活性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确定了这些参数后,我们可以利用酶的催化性质来进行许多化学反应。
其中,固定化酶催化反应技术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研究兴趣,并已经在很多领域有了广泛的应用。
固定化酶催化反应可以分为两类:固相和液相。
固相反应中,酶被固定在一种载体上,如聚合物、纤维素等。
液相反应中,则是将酶与底物混合在一起进行反应。
不管使用哪种转化方式,该技术的根本思想是使用永久或可溶性生物支持体将酶固定在特定的位置上,从而在反应中提高反应选择性,并避免产物的性质因酶的分散而发生混合和分离。
两种固定化酶催化反应技术都有其优点和局限性,因此在应用中,需要根据产物的性质、反应环境和可行性等方面考虑其使用。
一些热度常规反应也可以利用固定化酶催化反应技术进行,如酶催化的制药过程、制香料、食品添加剂等。
另外,一些非传统反应中也广泛使用固定化酶技术。
近年来,固定化酶研究也进一步扩展到了纳米颗粒、微环境、脂质体等,从而为其在化学领域中的应用打开一些新的研究领域。
固定化酶催化反应技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是支持体的选型。
支持体应该具有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耐受性,以抵抗反应介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此外,支持剂的物理性质就能够决定支持酶的反应效率,甚至反应路径。
目前最常用的支持体有Polyacrylamide (PAA)、Agarose、Sepharose等,在这些支持体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改性形成不同特性的支持体,如Silica Gel、Bentonite、Chitosan等。
进一步的研究有助于区分和使用各种支持体在反应中的优缺点,从而轻松地选择适合特定反应的支持体,提高酶的反应效率和稳定性。
固定化酶催化反应技术还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是:在反应中,酶是否具有可重复利用性。
如果酶在反应中被耗费,或是难以再次固定在支持剂或载体上,则不能被视为有效的催化剂。
固定化酶在现代工业中的应用

固定化酶在现代工业中的应用姓名:胡艳芬学号:2008132106 指导教师:张孟摘要酶是一类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具有反应条件温和, 底物专一性强, 可在水溶液和中性pH 下操作等优点。
与游离酶相比,固定化酶在保持其高效专一及温和的酶催化反应特性的同时,又克服了游离酶的不足之处。
本文简要介绍了固定化酶的概念、制备方法及其在生物、医药、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广泛应用。
重点介绍一些固定化酶在现代工业中的应用,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固定化酶制备工业应用前景酶是一类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分子量适中的蛋白质,具有极高的催化效率、高度的特异性及控制的灵敏性。
大多数酶是水溶性的。
由于酶催化反应具有底物专一性、催化高效性、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从而被大家高度重视,已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1]。
酶的最大缺点是其不稳定性,在酸、碱、热及有机溶剂中易发生变性,活性降低或丧失;而且酶反应后,会在溶液中残留,造成酶反应难以连续化、自动化,同时也不利于终产品的分离提纯,这些都大大阻碍了酶工业的发展,所以有必要采取酶工程技术改善这些缺点。
酶工程技术措施较多,其中酶的固定化技术是重要举措之一。
酶的固定化是用人工方法把从生物体内提取出来的酶固定在特定的载体上或使酶与酶相交联,酶被限定在一定区域内,但仍保持原有高效、专一、条件温和的催化功能[2]。
已固定化的酶像化学反应所用的固体催化剂那样, 既能发挥它们的催化特性, 又能回收, 并能多次反复使用, 使整个生产工艺可以连续化、自动化。
近年来, 国内外科技工作者在固定化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做了大量研究,并得到了广泛的发展,本文将对这些成就做具体介绍。
1 固定化酶的概念1916 年Nelson 和Griffin最先发现了酶的固定化现象后, 科学家就开始了固定化酶的研究工作。
1969 年日本一家制药公司第1 次将固定化的酰化氨基酸水解酶用来从混合氨基酸中生产L-氨基酸, 开辟了固定化酶工业化应用的新纪元。
工业中应用的固定化酶原理

工业中应用的固定化酶原理1. 固定化酶的概述1.1 什么是固定化酶固定化酶是将酶分子固定在载体上,形成固定化酶,以增强酶的稳定性和重复使用性。
1.2 固定化酶的优势•提高酶的稳定性•增加酶的活性•便于分离和回收•可重复使用2. 固定化酶的原理固定化酶的原理是通过酶与载体之间的化学结合或物理吸附实现酶的固定化。
2.1 化学结合固定化酶通过化学反应,在酶分子和载体表面形成共价键。
典型的化学结合方法有: -亲和吸附:利用亲和对配体和受体之间的特异性结合进行固定化。
- 共价键连接:通过化学交联剂将酶与载体化学结合。
2.2 物理吸附固定化酶通过静电作用、氢键和范德华力等物理作用,实现酶分子在载体表面的吸附。
常见的物理吸附方法有: - 吸附:利用载体表面的物理性质吸附酶分子。
- 包埋:将酶分子包埋在载体中。
3. 工业中应用的固定化酶3.1 制药工业在制药工业中,固定化酶被广泛应用于药物合成、药物分离和药物检测等领域。
例如: - 利用固定化酶合成药物,提高反应效率和产物纯度。
- 利用固定化酶实现药物分离和纯化,提高制剂的质量。
- 利用固定化酶进行药物代谢研究,加快药物开发进程。
3.2 食品工业在食品工业中,固定化酶被应用于发酵、饮料生产和食品检测等方面。
例如:- 利用固定化酶进行食品发酵过程中的废液处理,提高废液利用率。
- 在饮料生产中,利用固定化酶降解果汁中的糖分,改善口感和保持果汁的营养成分。
- 利用固定化酶进行食品中的常见成分检测,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3.3 环保工业固定化酶在环保工业中也发挥重要作用。
例如: - 利用固定化酶降解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 利用固定化酶处理废弃物,提高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率。
- 利用固定化酶进行大气污染物的检测,帮助环保部门监测和改善空气质量。
4. 结论固定化酶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工艺技术,在工业中具有广泛应用的潜力。
其稳定性、活性和可重复使用性等优势,使得固定化酶在制药、食品和环保工业中发挥重要作用。
固定化酶的方法和应用

固定化酶是将酶固定在载体上,形成固定化酶催化系统的过程。
通过固定化,可使酶的活性和稳定性得到提高,并能够重复使用。
常用的固定化酶方法包括吸附法、共价连接法、包埋法和交联法等。
1. 吸附法:利用载体表面与酶相互吸附的原理将酶固定在载体表面。
常用的载体包括硅胶、纤维素、聚丙烯酰胺凝胶等。
2. 共价连接法:通过将酶分子与载体分子之间的化学键共价连接,在载体表面上固定酶。
常用的共价连接剂包括辛二酸二酐、戊二酸二酐等。
3. 包埋法:将酶包裹在聚合物中,在聚合物内部形成微观环境,保护酶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常用的包埋材料包括明胶、蛋白质和聚乙烯醇等。
4. 交联法:将酶和载体分子之间形成交联结构,将酶牢固地固定在载体表面上。
常用的交联剂包括戊二醛、葡萄糖等。
固定化酶在生物技术、食品工业、医药工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中,利用固定化酶在生物技术领域中最为突出。
例如,固定化酶可以应用于产生大量纯度高的特定酶,用于DNA重组、制备抗体和识别特定分子等。
此外,在医药工业中也广泛使用固定化酶,如利用固定化酶制备药物、检测生物标志物等方面。
在食品工业中,固定化酶可用于生产乳制品、果汁、啤酒等食品中。
总之,固定化酶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技术手段,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可推动生物技术、食品工业、医药工业等领域的发展。
简述固定化酶的应用及前景

简述固定化酶的应用及前景一、固定化酶的应用1。
食品工业:将酶直接添加到果汁,奶制品,肉制品等食品中,既保留了原有的营养成分又提高了产品质量。
目前,酶制剂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食品行业中,尤其是在软饮料行业中得到了最好的利用。
2。
发酵工业:酶具有多样性和专一性,可以实现酶的固定化和工业化生产,其中包括了传统工业菌株的固定化,酶反应器的固定化,以及微生物细胞固定化等。
在固定化酶的基础上可以实现微生物的快速发酵,节约人力资源的同时,也降低了发酵设备的要求。
3。
医学领域:固定化酶在疾病诊断和治疗方面有很大的潜力。
利用固定化酶可以诊断出体内不同的疾病,如癌症、糖尿病等,也可以进行病毒的检测。
同时,在蛋白质的表达,纯化及工业生产中有重要作用。
4。
日用化学工业:目前,市场上大部分洗涤产品都采用高效活性酶,如脂肪酶、蛋白酶、淀粉酶等。
高效活性酶能够去除皮肤表面多余油脂和污垢,具有较强的杀菌消毒能力,因而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以自动加药为例,目前的加药方式是先把水或药液配成适宜浓度后再加入原料,这种方式比较麻烦,而且经常会出现因浓度过高而影响产品质量,造成浪费的现象,甚至还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污染。
另外,传统的固定化技术只限于小规模生产,仅用于特殊需要的地方,限制了酶固定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以上所说的全是新的思路和工艺,它们并非取代传统的工艺,但它们确实存在着很多优点。
固定化酶能够帮助我们解决许多难题,使我们的工作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节约了成本,这是毋庸置疑的。
另外,酶的应用还拓宽了其他的领域,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二、固定化酶的前景1。
能源工业。
这主要是利用微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糖类,脂类等发酵生产生物燃料,它属于二次能源,未来可充分利用纤维素、淀粉、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进行发酵。
同时,由于固定化酶反应器所需要的发酵底物种类少,处理量大,易于回收,因此固定化酶还可以用于大规模发酵生产生物燃料,解决交通运输过程中的能源紧缺问题。
固定化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固定化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随着科技不断地发展,固定化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它可以改善
产品的口感、营养价值、可食性和安全性。
1、口味改善:食品中使用固定化酶可以改善产品的口感,改善食物组织结构,以适
应消费者的口味,使吃起来更加软糯或硬韧;
2、营养价值的改善:新鲜的原料中存在许多抗性物质,这些物质可以用固定化酶将
其转化为更易消化的物质,增加了食品的营养价值;
3、可食性的改善:食品中的固定化酶可以切断食品中的抗性大分子,使食品的可食
性大大提高;
4、安全性改善:固定化酶在食品加工中可以有效地消毒和去除有害物质,减少细菌
滋生,提高食品的安全性。
虽然如此,在应用固定化酶时也需要特别注意,一方面避免败坏食品的营养价值,另
一方面还要避免因使用过量而对消费者造成不良影响,从而使食品更安全,更有营养价值。
二、总结
可以看出,固定化酶在食品工业的应用越来越重要,它可以改善食品的口味、营养价值、可食性和安全性等,但在应用时要特别注意不要损害原有食物的营养价值,也不要造
成对消费者不良影响,使食品更安全更有营养价值。
固定化酶方法

固定化酶方法
固定化酶是一种将酶固定在载体上的技术,可以提高酶的稳定性和重复使用性,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
固定化酶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
固定化酶的方法有很多种,包括物理吸附、共价键结合、交联等。
其中,物理吸附是最简单、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物理吸附是指将酶溶液与载体混合,通过静电作用、范德华力等吸附力将酶固定在载体表面。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但稳定性较差,容易受到温度、pH等因素的影响。
共价键结合是将酶与载体表面的官能团通过化学键结合在一起。
这种方法稳定性较好,但操作复杂,成本较高。
交联是将酶与载体表面的交联剂通过化学反应交联在一起。
这种方法稳定性最好,但操作复杂,成本最高。
固定化酶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食品工业中,固定化酶可以用于酿造啤酒、酸奶、酱油等食品的生产中,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医药工业中,固定化酶可以用于制备药物、诊断试剂等,可以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
在化工工业中,固定化酶可以用于催化反应、废水处理等,可以提高反应速率和废水处理效率。
固定化酶技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生物技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改善产品质量,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定化酶在现代工业中的应用姓名:胡艳芬学号:2008132106 指导教师:张孟摘要酶是一类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具有反应条件温和, 底物专一性强, 可在水溶液和中性pH 下操作等优点。
与游离酶相比,固定化酶在保持其高效专一及温和的酶催化反应特性的同时,又克服了游离酶的不足之处。
本文简要介绍了固定化酶的概念、制备方法及其在生物、医药、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广泛应用。
重点介绍一些固定化酶在现代工业中的应用,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固定化酶制备工业应用前景酶是一类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分子量适中的蛋白质,具有极高的催化效率、高度的特异性及控制的灵敏性。
大多数酶是水溶性的。
由于酶催化反应具有底物专一性、催化高效性、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从而被大家高度重视,已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1]。
酶的最大缺点是其不稳定性,在酸、碱、热及有机溶剂中易发生变性,活性降低或丧失;而且酶反应后,会在溶液中残留,造成酶反应难以连续化、自动化,同时也不利于终产品的分离提纯,这些都大大阻碍了酶工业的发展,所以有必要采取酶工程技术改善这些缺点。
酶工程技术措施较多,其中酶的固定化技术是重要举措之一。
酶的固定化是用人工方法把从生物体内提取出来的酶固定在特定的载体上或使酶与酶相交联,酶被限定在一定区域内,但仍保持原有高效、专一、条件温和的催化功能[2]。
已固定化的酶像化学反应所用的固体催化剂那样, 既能发挥它们的催化特性, 又能回收, 并能多次反复使用, 使整个生产工艺可以连续化、自动化。
近年来, 国内外科技工作者在固定化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做了大量研究,并得到了广泛的发展,本文将对这些成就做具体介绍。
1 固定化酶的概念1916 年Nelson 和Griffin最先发现了酶的固定化现象后, 科学家就开始了固定化酶的研究工作。
1969 年日本一家制药公司第1 次将固定化的酰化氨基酸水解酶用来从混合氨基酸中生产L-氨基酸, 开辟了固定化酶工业化应用的新纪元。
酶的固定化是用人工方法把从生物体内提取出来的酶固定在特定的载体上或使酶与酶相交联,酶被限定在一定区域内,但仍保持原有高效、专一、条件温和的催化功能。
通常酶是游离的,而经过固定化以后,酶被束缚在一定区域内,因而这样的酶被称为固定化酶[ 3, 4 ]。
与游离酶相比, 固定化酶在保持其高效专一及温和的酶催化反应特性的同时, 又克服了游离酶的不足, 呈现贮存稳定性高、分离回收容易、可多次重复使用、操作连续可控、工艺简便等一系列优点。
2 固定化酶的制备酶的固定化( enzyme immob ilization) 是指采用有机或无机固体材料作为载体( carrier or support),将酶包埋起来或束缚、限制于载体的表面和微孔中, 使其仍具有催化活性, 并可回收及重复使用的酶化学方法与技术。
固定化酶的制备方法有物理法和化学法两大类。
物理方法包括物理吸附法、包埋法等。
物理法固定酶的优点在于酶不参加化学反应,整体结构保持不变,酶的催化活性得到很好保留。
化学法是将酶通过化学键连接到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载体上,使用偶联剂通过酶表面的基团将酶交联起来,而形成相对分子量更大、不溶性的固定化酶的方法。
2.1 传统的酶固定化方法传统的酶固定化方法大致可分为4 类: 吸附法、交联法、包埋法、共价结合法。
吸附法是最早出现的酶固定化方法, 包括物理吸附和离子交换吸附。
该法条件温和, 酶的构象变化较小或基本不变, 因此对酶的催化活性影响小, 但酶和载体之间结合力弱, 在不适pH、高盐浓度、高温等条件下, 酶易从载体脱落并污染催化反应产物等。
交联法是利用双功能或多功能交联试剂, 在酶分子和交联试剂之间形成共价键, 采用不同的交联条件和在交联体系中添加不同的材料, 可以产生物理性质各异的固定化酶。
交联法一般作为其它固定化方法的辅助手段[5]。
包埋法的基本原理是载体与酶溶液混合后, 借助引发剂进行聚合反应, 通过物理作用将酶限定在载体的网格中, 从而实现酶固定化的方法。
该法不涉及酶的构象及酶分子的化学变化, 反应条件温和, 因而酶活力回收率较高。
包埋法固定化酶易漏失, 常存在扩散限制等问题, 催化反应受传质阻力的影响, 不宜催化大分子底物的反应。
载体偶联法是指酶分子的非必须基团与载体表面的活性功能基团通过形成化学共价健实现不可逆结合的酶固定方法, 又称共价结合法。
载体偶联法所得的固定化酶与载体连接牢固, 有良好的稳定性及重复使用性,成为目前研究最为活跃的一类酶固定化方法。
但该法较其它固定方法反应剧烈, 固定化酶活性损失更加严重。
2.2 传统固定化技术的改进保持各种传统固定化方法的优点并改进其不足一直是固定化酶方面研究的重要内容。
改善酶固定化效果的途径有: 改善表面积以及孔径等物理结构,如采用分子筛或纳米纤维微孔膜; 改善化学交联的反应及方式, 如辐照, 引发剂引发等; 改善结合的方向选择性, 如采用定向固定化的方法; 其他手段, 如利用长臂使酶远离载体表面, 使载体- 酶体系的溶解度随温度、pH 值等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以便于产物的分离及酶的回收。
针对不同的酶有不同的策略, 对于某些酶可能取向很重要, 而对于其他酶可能载体造成的环境重要一些, 因此, 每种酶固定的最佳条件目前还是特异的, 没有统一的理论, 其原因可能是相互间的影响因素太多, 而酶又多由具有复杂组成和空间构型的蛋白质构成, 不存在明显的因果联系。
今后可望建立起适用的模型, 使用计算机得到最优的固定策略。
2.3 新型酶固定化方法开发新型酶固定化方法的原则是: 实现在较为温和的条件下进行酶的固定化, 尽量减少或避免酶活力的损失。
通过辐射、光、等离子体、电子等新方法均可制备高活性固定化酶。
Mohy 等[ 6]以137 Cs 为辐射源,通过C2射线引发将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共聚于尼龙膜表面, 经进一步活化, 用于青霉素酰化酶的固定。
光偶联法是以光敏性单体聚合物包埋固定化酶或带光敏性基团的载体共价固定化酶, 由于条件温和, 可获得酶活力较高的固定化酶。
Li等[ 7]利用含芳香叠氮基的光活性酯, 在远紫外光辐照下, 叠氮基光解生成氮烯与PES 膜表面的C- H 键间发生插入反应形成仲胺, 将脲酶共价键合到PES 膜的表面。
等离子体是高度激发的原子、分子、离子以及自由基的聚集体, 大量的等离子体常在室温下存在。
载体材料表面可以由等离子体进行有用修饰[ 8, 9], 从而引入活性基团。
Puleo 等将钛合金T i26Al24V 表面用丙烯酸胺等离子体处理引入氨基, 然后将含碳硝化甘油接枝于钛合金表面, 或者将等离子体处理的钛合金先由琥珀酸酐处理, 再用含碳硝化甘油接枝, 进而将溶菌酶和骨形态蛋白进行固定, 实现了生物分子在生物惰性金属上的固定化。
3 固定化酶在现代工业中的应用3.1 酶蛋白工程在工业酶中的应用目前酶蛋白质工程主要集中在工业用酶的改造, 因为工业用酶有较好的酶学和晶体学研究基础, 酶的发酵技术(包括诱变技术和筛选方法)也比较成熟, 而且其微生物的遗传工程发展较好, 其次工业酶无须进行医学鉴定, 能很快地投入使用. 如用作洗衣粉添加酶的枯草杆菌蛋白酶, 是一种天然的丝氨酸蛋白酶, 它能够分解蛋白质, 使衣服上的血迹和汗渍等很容易洗掉. 但这种酶一般比较脆弱, 在漂白剂的作用下容易被破坏而失去活性, 原因是222位的甲硫氨酸容易被氧化成砜或亚砜. 现在利用蛋白质工程技术, 用丝氨酸或丙氨酸替代后, 酶的抗氧化能力大大提高, 可在0. 5mol/L 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停留1小时而活性丝毫未损, 这样便可与漂白剂混合使用. 可以预见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和酶固定化技术可以相互补充, 共同发展对酶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必将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
3.2 固定化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酶固定化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是早期发展起来的一个传统领域. 其中最有名的, 也是规模最大的过程, 就是采用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 从葡萄糖生产高果糖浆. 其它还包括采用固定化乳糖酶去除牛乳中的乳糖、采用固定化脂肪酶通过转酶反应生产可可油替代品、采用固定化耐热蛋白酶制造甜味剂2天冬甜精, 以及应用固定化L2天冬酶从富马酸铵生产天冬氨酸等[ 7]。
1973 年,日本用聚丙烯酸酰胺为载体,用包埋法制成固定化天冬氨酸酶,用于工业化生产。
固定化乳糖酶和固定化天门冬氨酸-β- 脱羧酶分别于1977 年和1982 年用于工业化生产。
3.2.1 固定化酶在乳制品生产中的应用牛奶中含有一定量的乳糖,有些人体内缺乏乳糖酶,在饮用牛奶后常出现腹泻、腹胀等症状;另外,由于乳糖难溶于水,常在炼乳、冰淇淋中呈沙样结晶析出,影响风味。
乳糖酶可将乳糖分解为半乳糖和葡萄糖,如将牛奶用乳糖酶处理则可解决上述问题。
Fernandes等[ 6 ]研究用琼脂糖作载体,固定来源于南极的冷适应菌Pseudoalterom onas sp的β- 半乳糖苷酶,并应用于牛奶中乳糖的降解,生产低乳糖牛奶;Caterina等[ 7 ]运用固定化技术,研究牛奶中碱性磷酸酶的耐热性;Mona等[ 8 ]研究用离子吸附法固定来源于B acillus licheniform is 5A1的牛奶凝结酶,并用于干酪生产。
3.2.2 固定化酶在啤酒生产中应用在啤酒生产中,需添加外源性的淀粉酶来补充天然酶的不足。
此外,长期放置的啤酒会由于多肽和多酚物质发生聚合反应而变得混浊,为防止出现混浊,目前主要采用添加蛋白酶来水解啤酒中的蛋白质和多肽。
温燕梅等以化学共沉淀法制得的磁性聚乙二醇胶体粒子为载体,固定胰蛋白酶,该磁性酶对啤酒澄清、防止冷浑浊有明显效果; Stepanova等研究用DEAE-纤维素固定β-葡萄糖苷酶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用于樱桃、李子的果酒生产。
3.2.3 固定化酶在茶饮料生产中的应用将固定化酶法应用于茶饮料生产中,可去除异味,提高适口性,提高营养价值。
李平等[ 9 ]研究从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发酵液中提取β-葡萄糖苷酶酶液,用丝素蛋白将其固定,此固定化酶可应用于茶汁的风味改良; 苏二正[10 ]等以海藻酸钠为载体,采用交联-包埋-交联的方法共固定化了单宁酶和β-葡萄糖苷酶,可应用于茶饮料的除浑和增香处理。
3.3 固定化酶在化工领域中的应用。
水解蛋白酶固定化后可用于肽及有机化合物的酶促合成,如硅藻土固定化木瓜蛋白酶可在乙酸乙酯介质中催化合成Leu - 脑啡肽前体Boc - Phe -Leu - OMe 、产率高达90 %以上;固定化嗜热菌蛋白酶可高产率及专一性催化合成高甜度低热量的二肽甜味剂Aspartame 的前体Z - L - Asp - L - Phe -OMe 、并可同时实现天冬甜精的生物合成与DL -苯丙氨酸甲酯的光学拆分[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