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先勇PPT

合集下载

上海交通大学 世界华文PPT 白先勇的小说

上海交通大学 世界华文PPT 白先勇的小说

1896
1920
1987
2006
3.成熟期: 在美国创作《台北人》,其中包括这个集中的十四篇小 说。《台北人》与《纽约客》在时间上是平行和交叉的 ,大体写于同一时期,但《台北人》在思想、艺术上更 成熟。它是白先勇创作的一个高峰。 名为“台北人”,但所有的主人公都不是真正的“台北 人”(且命运都很悲凉,非死即疯),反讽意味。 作家频频“蓦然回首”,以“他者”身份回望过去,反 思历史,被夏志清誉为一部“民国史”的书写,艺术地 再现了那个“忧患重重的时代”。 《台北人》扉页:“纪念先父母以及他们那个忧患重重 的时代”。卷末又引中唐诗人刘禹锡的《乌衣巷》“朱 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 入寻常百姓家”表达了作者对世事变迁、人世炎凉的悲 慨和无可奈何的哀悼。
1896
1920
1987
2006
4.40年代的上海:洋场时代的繁华一梦。 上海的繁华给白先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豪华的戏院、 舞厅如“美琪”、“大光明”、“金城”、 “南京”、 “百乐门”等他都去看过。(《游园惊梦》和《金大班 的最后一夜》) 上海也是天堂和地狱的结合。 白先勇看到了旧上海1946至1948年间从繁荣到没落的过 程。 5.香港与台湾:惊梦:英雄落幕、美人迟暮。 6.纽约: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纽约客》)、 “放逐”与“漂泊”。
七:白先勇小说中的“畸恋”形象 白先勇小说中的“畸恋”
1896 1920 1987 2006
开掘人性的深度, 为孤独、寂寞而写作。 人性的孤独,内心深处的某种疼痛并不因文明的发展而 消失。 如《玉卿嫂》、《那片血一般红的杜鹃花》 与萨德创作(“虐恋”Sadist)的比较。
八:白先勇小说中的“同性恋”意象 白先勇小说中的“同性恋”

第八讲 昆曲与白先勇《游园惊梦》PPT课件

第八讲 昆曲与白先勇《游园惊梦》PPT课件

2020/2/12
30
➢ 蒋碧月与月月红:都抢夺过亲姐姐的男人,都“专拣 自己的姐姐往脚下踹”,不但性格作风一样风骚泼辣, 连相貌打扮也相仿的,都穿着大红的缎子旗袍,眼睛 明亮勾人。
➢ 殷勤细心的程参谋与英俊多情的郑彦青参谋。
➢ 拉胡琴的杨票友与吹洞箫的吴声豪等。
宴客排场、派头与款式: ➢ 今昔二宴,都有名厨设席,名票友吹苗;两个宴会都
2020/2/12
9
今情:
• 守寡多年而已丧失青春年华与富贵社会地位的 钱夫人(蓝田玉),远离旧日的相知朋友,独 自居住在台湾的南部。
• 《游园惊梦》的小说情节,便是钱夫人应邀来 台北参加窦夫人 (桂枝香)所开宴会的始末。小
说从钱夫人抵达窦公馆开始,到宴会解散而终 结。
• 宴会中酒醉时回忆起了她以前替桂枝香办生日 宴会,以及和郑参谋的那次幽会等前尘往事。
➢ 玉,代表一种高贵气质或精神。可是身为玉,是否就 能永保华美光泽?钱夫人入窦公馆前厅,站在一株 “万年青”前面照镜子的一幕。镜中出现的是褪了色 的蓝田玉——一块已经黯然失色了的蓝田美玉。在这里, 蓝田玉成了昆曲艺术衰微的意象。
➢ 另外桂枝香、天辣椒、月月红等,也有暗示性:月月 红即月季花,每月开,贱花也。天辣椒,影射蒋碧月 之泼辣性格。
➢ 童年在重庆生活, 后随父母迁居上海、南京、
香港等地,1952年到台湾。 ➢ 1957考入台湾大学外文系, 1963年赴美留学, 获爱荷华大学硕士学位。
➢ 任教于美国加州大学分校。
2020/2/12
3
二、白先勇的创作
• 白先勇的小说寓传统于现代,熔中西小说技巧 于一炉,充满现代文学精神。
• 代表作:短篇小说集——《寂寞的十七岁》、 《台北人》、《纽约客》、《谪仙记》

游园惊梦-白先勇PPT课件

游园惊梦-白先勇PPT课件

穿插式地出现,如音乐的三重奏、四重奏。看似杂乱
无章,实则有序可循。这个可循的线索就是昆曲《游
园惊梦》的唱词,贯穿了意识流向的始终。三是运用
十分有力的对比呈现法,用“喑哑”、“一丛枯白的
茅草”、“眼睛坑出了两只黑窟窿”、“白床单”、
“瘦黑的手”、“乌青的嘴皮”等死亡意象,和前面
那些闪耀着青春意欲的生命意象,互相对比,产生十
4、小说技法上体现为:意识流、蒙 太奇、对比、象征等手法。
.
12
.
13
从客观的角度来看,窦夫人的宴会是 怎样的?请用你认为最合适的形容词 进行形容。
从客观的角度看,窦夫人的宴会华 贵无比,成功无比,充满欢笑,充 满乐趣。
.
14
从钱夫人的角度看,窦夫人的宴会又 是怎样的?你从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 看出来,为什么钱夫人会有这样的感 觉?
参谋——今日窦长官的参谋——显然就是往日钱
将军的参谋郑彦青之影像,两人同是参谋身分,
而“程”“郑”二姓,在发音上也略同,程参谋
和钱夫人说话,正如郑参谋以前那样,开口闭口
称呼“夫人”。在这篇小说十分复杂的情节构造
中,作者更是大量地运用了平行技巧。
.
18
过去的钱夫人
钱夫人,艺名蓝田玉,便是这篇小说的主角。她现
但是在钱夫人触景伤情,宴会上的人物和
景象,触动她对往事的回忆,于是过去逐
渐渗入“现在”,使她发生一些今昔对比
的联想。等到几杯花雕下肚,酒性模糊了
理性,她就更加分不清今昔,恍恍惚惚的
好像把自己多年以前的事重新又经验了一
次……么园,惊了什么梦?
守寡多年而已丧失青春年华与富贵社会地 位的钱夫人,远离旧日的相知朋友,独自 居住在台湾的南部。《游园惊梦》的小说 情节动作,便是钱夫人应邀来台北参加桂 枝香(窦夫人)所开宴会的始末。游园醉 酒时回忆起了她以前和郑参谋的一次偷会。

白先勇《游园惊梦》PPT课件

白先勇《游园惊梦》PPT课件

(2)形象塑造呈现理念化、抽象化的倾向
台湾现代派小说有相当一部分作品并不只 是为了展示个人的世界,而是由此出发,对人 生观、伦理观、宇宙观、文化观,特别是人生 存的基本意义进行思考和探索。一些现代派小 说受西方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影响,往往以存 在主义的哲学命题去进行艺术构思,塑造形象, 从而使作品呈现出理念化. 、抽象化的特点。 8
.
4
《台北人》的内容包括:
1、写没落的国民党官僚及其家属晚年生活
的颓败境况。 如《国葬》、《秋思》、
《思旧赋》、《游园惊梦》
2、揭露台湾上流社会的内幕,反映其物欲
横流,道德 败坏的生活。
如《永远的伊雪艳》、《金大班的最后
一夜》
3、反映台湾下层人民生活和悲惨遭遇及其
“乡愁”的。如《孤恋花》、《花桥荣记
BACK
二、《游园惊梦》(1966年《现代文学》第30期)
昆曲戏剧
.
11
破题:
源出绵艳丽的梦
(怀春之梦),是杜丽娘的青春由朦胧到觉醒
的标志。这是作者借用来暗示主人翁蓝田玉的
身份和命运——唱戏的昆曲优伶;第二出《言
怀·鹧鸪天》:梦长梦短俱是梦,年来年去是何
年!现实与梦境,过去与现在的对照。《惊梦》
〔皂罗袍〕〔隔尾〕抒写春光下大自然美好景
色(杜丽娘游园看到)。但她却感到春光恼人。
(叹)吾生于宦族,长于名门,年已及笄,不
得早成佳配,诚为虚度青春。感叹自己缺乏一
.
12
种归宿。
小说主角: 钱夫人
艺名蓝田玉 ,她现在大约四十出头,以前
在南京,清唱出身,最擅长唱昆曲。有一次
.
15
小说的艺术特色:
1、采用象征、暗示、意识流等表现手法

白先勇《我们看菊花去》-课件

白先勇《我们看菊花去》-课件

赏析
《我们看菊花去》中的“我”和“姐 姐”,自小就一起“在桂林上小学”,两人一 起长大,感情深厚,可因为“姐姐”精神有病, “我”必须把她送进医院接受精神治疗。白先 勇在自己的第二篇小说中写这样一个故事并不 偶然,就在这篇小说发表的前5年,他的三姐白 先明因患精神分裂症从美国回到台湾。白先明 从小就心地善良,和白先勇相处时间最长,姐 弟两人的感情也最深最融洽。
中国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 之子。
毕业于台湾大学、美国爱荷 华大学。现任香港中文大学 博文讲座教授
著有短篇小说集《台北人》《寂 寞的十七岁》《纽约客》等。
长篇小说《孽子》。
散文集《蓦然回首》《第六只手 指》《树犹如此》等。
舞台剧《游园惊梦》。
其中《台北人》入选20世纪中文 小说100强(第七位,是仍在世作 家作品的最高排名)。
单元一 亲情歌吟
学习标准
1.2.1聆听与理解教材,从中获取有 用的信息。能专注耐心地聆听,一边 记忆,一边综合、评析,正确领会话 语的深层含义,抓住说话者的用意和 观点。【附加内容】
学习标准
1.3.1进行口头表达, 针对主题议论事情,做 到论点明确,论据充足, 论证清楚,符合逻辑, 说话态度得体,并积极 设法吸引听众。【基本 内容】
写法品析
一、人物描写 塑造对立的内心世界
我挽着姐姐走过这些走廊时恨不得三步当两 步跨过去,因为每一道目光扫过来时,我就得低一 下头;可是姐姐的步子却愈来愈迟缓了,她没有说 什么,我从她的眼神却看出了她心中渐生的恐惧。 在医院内,“我”和姐姐都充满恐惧。“我”因为 害怕被那些坐在候诊室的人打量,所以加快脚步逃 避那从后而至的目光;然而姐姐並不是害怕旁人的 目光,而是于那不明的前方的黑暗,她抗拒被黑暗 吞噬,走得愈來愈慢。这种步伐、方向的分歧,深 化了两人间思想对立的关系。

白先勇 永远的尹雪艳 最新PPT 优质课件 教学设计

白先勇  永远的尹雪艳  最新PPT 优质课件 教学设计

• 何谓“叙述者”:我们时常误以为一篇小说的叙述者, 就是小说的作者;叙述者所说的话,就是作者要说的 话。其实并不尽然。特别是在讽刺文中,作者有时故 意让叙述者道出与自己本意完全相反的话;而此作者 与叙述者之间的差距,最能产生嘲讽效果。
(一)在《永远的尹雪艳》里,白先勇就运用了这种让叙述者说反面话 或歪扭话的嘲讽技巧。
“用钻石玛瑙串成一根链子,套在尹雪艳的脖子上, 把她牵回家去。”
“洪处长休掉了前妻……答应了尹雪艳10个条件; 于是尹雪艳变成了洪夫人。
“即使是十几年前作废了的头衔,经过尹雪艳娇声亲切的称呼起 来,也如同受过诰封一般,心理上恢复了不少的优越感。”
“尹雪艳的话就如同神谕一般令人敬畏。”
“尹雪艳亲自设计了一个转动的菜牌,天天转出一桌桌精致的筵 席来。”
• 举例如下: • 叙述者的话:来自尹雪艳总也不老……不管人事怎样变迁,尹雪艳永远是尹雪 艳。 • 作者的本意:
孰能不老?即使像尹雪艳,外表看似没有改变,人人以为 “永远”,其实还不是自欺欺人。
叙述者的话: 洪处长……一年丢官,两年破产……尹雪艳离开洪处长时还算有
良心,除了自己的家当外,只带走一个从上海跟来的名厨司及两个 苏州娘姨。
一笔,为尹雪艳未来的命运发展留下了广阔的 想象空间,增加了小说的艺术涵量。
《永远的尹雪艳》之语言与语调
该作采用的是客观叙述的方式,作者像是把自己完全 隔离,冷眼旁观,采用全知叙事观点,不探入任一角色之意 识内,只限于人物外貌言行与情节发展的具体客观之描述. 是《台北人》中讽刺意味最浓的一篇小说。此讽刺意味 皆由全文之语调,即“叙述者”的口吻——有效地传达 给读者.
《永远的尹雪艳》
1.小说是在怎样的环境中展开的?这样 的环境对表现主题有何意义?

白先勇《游园惊梦》-精品实用课件

白先勇《游园惊梦》-精品实用课件

长统马靴乌光水滑的啪咻一声靠在一起”。
他也“咧着一口雪白的牙齿”。
小说的地点背景或布设,亦呈今昔平行或相 等的现象。
窦夫人今日之盛宴,富贵豪华的程度,可比 十多二十年前钱夫人的那些“噪反了整个 南京城”的华宴。
而此盛宴又特别和钱夫人临离开南京那年, 替桂枝香请三十岁生日酒的那次宴会,遥 遥平行相对。
可是因为“长错了一根骨头”,她痴恋上钱 将军的参谋郑彦青,并显然和他有过一次私通。可是 不久,在她替桂枝香(得月台唱戏的姐妹之一)请三 十岁生日酒的宴会里,钱夫人的亲妹妹月月红,终于 把郑彦青抢夺了去,钱夫人因此而心碎。此后不久, 钱将军病亡。这便是钱夫人的过去背景。
解读原文
小说标题 “游园惊梦” “园”在何处“游”? “梦”为何 “惊”?
1、白先勇性格特征:世事无常人生如 梦,透露着强烈的感伤主义情绪,形 成白先勇性格上感伤主义。
2、思想来源还与个人经历、家族背景 变化、生活环境等因素有关。
3、思想来源是受我国传统哲学佛家思 想和中国文学传统中的历史兴亡感和 人世沧桑感的影响
“潜流于这十四篇中的撼人心 魂之失落感,则源于作者对国家兴 衰、社会巨变之感慨,对面临危机 的传统文化之乡愁,而最基本的, 是作者对人类生命之‘有限’,对 人类永远无法长保青春,停止时间 激流的万古长恨。”
意识流小说的主要表现手法
①内心独白:是默然无声,一人独操的心理语言, 是无声无息的语言意识。
②自由联想。在小说中,人物的意识流表现不出任 何规律和秩序,其意识一般只能在一个问题或一种 事物上作短暂停留,头脑中的事物常因外部客观事 物的突然出现而被取代。眼前任何一种能刺激五官 的事物都有可能打断人物的思路,激发新的思绪与 浮想,释放出一连串新的印象与感触。

白先勇《游园惊梦》终版.ppt

白先勇《游园惊梦》终版.ppt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精选
小说的艺术特色:
1、采用象征、暗示、意识流等表现手法
象征、暗示、意识流手法表现出小说的现代派特 征。小说以钱夫人为视角,用细腻的心理描写和 意识流手法,着重呈现她参加窦夫人家宴的过程 和整个赴宴过程中的内心活动,赴宴的历程就是 她意识流动的历程,点出她个人的身世之感和幸 福的毁灭。
2、运用“戏剧穿插法” 来展现人物命 运、刻画人物心理、精选 突出悲剧主题
线索:
明线——钱夫人由台南赴台北参加窦夫人 的家宴,从登门一直写到离席。 暗线——写她整个赴宴过程中的心态,表 现过去贵妇人与现在老妇人的不同。
精选
主题意蕴:
作品通过女主人公蓝田玉的一次赴宴 经历的叙述,描写了这位守寡的将军夫人 悲剧性的命运遭际,反映了原国民党上层 阶级撤离在大陆后的境遇变迁和五六十年 代的台湾现实,塑造了蓝田玉等几个性格 各异的人物形象,同时也表达了人物对世 事无常的沧桑感觉。
BACK
二、《游园惊梦》(1966年《现代文学》第30期)
昆曲戏剧
精选
破题:
源出于明朝汤显祖《牡丹亭》中第十 出《惊梦》:游园之后做一个缠绵艳丽的梦 (怀春之梦),是杜丽娘的青春由朦胧到觉醒 的标志。这是作者借用来暗示主人翁蓝田玉的 身份和命运——唱戏的昆曲优伶;第二出《言 怀·鹧鸪天》:梦长梦短俱是梦,年来年去是何 年!现实与梦境,过去与现在的对照。《惊梦》 〔皂罗袍〕〔隔尾〕抒写春光下大自然美好景 色(杜丽娘游园看到)。但她却感到春光恼人。
(叹)吾生于宦族,长于名门,年已及笄,不 得早成佳配,诚为虚度青春。感叹自己缺乏一
精选
种归宿。
小说主角: 钱夫人
艺名蓝田玉 ,她现在大约四十出头,以前 在南京,清唱出身,最擅长唱昆曲。有一次 钱鹏志大将军在南京得月台听到她唱《游园 惊梦》,动了心,便把她娶回去做填房夫人。 但由于畸形的婚姻使她与钱将军的参谋郑彦 青 私通,然而这情人却终于被自己的亲妹 妹抢走。如今,守寡多年而已丧失青春年华 与富贵社会地位的钱夫人,远离旧日的相知 朋友,独自居住在台湾精选的南部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而言之:在尹雪艳身上,时间和人生经历没有留 下任何痕迹
然而尹雪艳所代表的不仅仅只是一个人物,她自身 承载的即是作者观点在这篇文章中的体现。她代表的是 那个时代的旧上海和台北,更是白先勇作为局外者对那 个时代的慨叹。若说白先勇笔下的女人如同一朵朵娇嫩 的花绝美而凄然地开在白纸上,而尹雪艳就是这张白纸。 她是不可比拟且无法超越的,所以我们说尹雪艳永远不 老,因为上海永远不老。那个时代的记忆,那份“文化 乡愁”,永远会被人们所铭记和谈论。
《台北人》 《寂寞的十七岁》 长篇小说:《孽子》 散文集:《蓦然回首》 《明星咖啡屋》 剧本:《游园惊梦二十年》 《玉卿嫂》
白先勇的小说创作可分为两个时期
一、台湾时期: 《金大奶奶》发表到赴美前夕
回忆少年生活,主观色彩较 浓,较多地受到西方现代文学 的影响。
《玉卿嫂》:一个叫玉卿嫂 的年轻寡妇杀死情人后自戕的 悲剧,以缠绵悱恻的笔调传达 出低回抑郁的感伤情调,具有 浓重的浪漫色彩。 《芝加哥之死》、《谪仙记》、 《上摩天楼》
《孽子》是白先勇至今唯一的一
部长篇小说,也是一部独特的创作。 1977年开始连载,1983年出版单行 本。
小说通过对同性恋故事的描写,
剖析了灵与肉、父与子、情与法等 复杂关系,写出了社会沧桑和动人 的人性、亲情。作者对那些被侮辱、 被损害的“青春鸟”表现了深切的 悲悯,对同性恋者的命运表达了深 切的同情,对传统伦理道德观念进 行了反思,被称为“心灵的独白与 辩解”与“道德的反思与重铸”。
人物形象赏析
永远的尹雪艳,为什么说她永远不老? 1.外貌:永远不老
不管人事怎么变迁,尹雪艳永远是尹雪艳,在台北仍旧穿着她
那一身蝉翼纱的素白旗袍,一径那么浅浅地笑着,连眼角儿也不 肯皱一下。雪白的肌肤,细挑的身材,容长的脸蛋儿配着一副俏 丽甜净的眉眼子。一举手,一投足,总有一份世人不及的风情。 2.内心:不悲不喜
小说揭示了怎样的生活哲 理? 男人的好色使他们步入死 亡,女人的贪婪使她们成 为魔鬼。
白先勇的小说创作可分为两个时期
二、留美时期:
自《永远的尹雪艳》开始,白先 勇的小说艺术臻于成熟。
《永远的尹雪艳》作为小说集 《台北人》的首篇,表现出的历史 感和命运观昭示着该集的价值取向。
尹雪艳似乎不是风尘女子,而 是“冰雪化成的精灵”,是冥冥之 中命运之神的化身。她永不衰老的 容颜以及令人难以抗拒的魅力,具 有丰富的象征意蕴:欲望、名誉、 地位、金钱都是短暂的,唯有命运 是永恒的。
永 京上上尹 沪海 海 雪

远 繁百永艳 华乐 远时老不 证代 老 永

尹 雪
恒 的 象 征

白先勇:(1937─,广西桂林人) 1957年考入台湾大学外文系,次年在 《文学杂志》发表第一篇小说《金大 奶奶》。 1960年与陈若曦、欧阳子、王文兴等 创办《现代文学》。 主要作品: 有短篇小说集:《谪仙记》
人物形象赏析
冷艳而神秘的女神 ——外表冷艳而内心冷酷自私
风月场上的老手 ——追慕金钱地位和享受
上流社会的交际花 ——圆滑、世故
小说接近尾声时又安排了余经历和 周董事长的出现,这样的安排有什 么作用?
文末余经理和周董事长的出现,是 意味深长的一笔,为尹雪艳未来的 命运发展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增加了小说的艺术涵量。 下一个牺牲品就是他们中的一个人。
波澜不惊,浅笑盈盈。周旋在几个牌桌之间,踏着她那风一般
的步子,轻盈盈地来回巡视着,像个通身银白的女祭司,替那些 作战的人们祈祷和祭祀。 男人们为了她轻则丢官破财,重则没了性命。 王贵生:枪毙 洪处长:丢官破产 徐壮图:被杀 (百乐门停了一宵、只带走自己的家当等、去慰问) 3.为人处世:老到
最称职的主人、配牌搭子、亲自设计菜牌、送输钱的人回 家······
永远的尹雪艳
《永远的尹雪艳》是白先勇的短篇代表作,创作于1965年,后收入作 者的小说集《台北人》中。这部集子中的作品均是作者移居美国后创作的, 大都以国民党上层统治阶层的生活为背景,表现国民党政权退居台湾后, 从大陆到台湾的贵族、官僚、富商以及其他各色人物的生活面貌和精神状 态。
由于作者出身于国民党上层统治阶级,对这一阶层的生活和人物有着 较深的感受、了解和认识,因此在作品中对他们从大陆沦落台湾后的生活 失意有着深刻而生动的揭示。作者在对这些人物的命运寄予了深刻的叹惋 和同情之后,也对上层社会腐败堕落的生活进行了一定的批评和揭示, 《永远的尹雪艳》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