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白先勇笔下的女性形象——女性命运的悲歌
浅析白先勇和田纳西笔下的女性人物形象

强调 白先 勇作 品的历 史 背 景 , 也 正 是 他 笔 下 女 性人 这
物形象所处的时代环境 。谪仙原 指被贬 到凡 间的诗
人, 白先勇将其作为题 目是喻指女主人公 出身高贵突
逢家变而后沦 为风尘女 子最 后毁 灭 的遭 际。《 谪仙 记》 是白先勇最具代表性 的短篇小 说之一 , 主人公 女
李彤 的人 生 悲剧 有着 时代 背 景 , 变李 彤 一 生 的父 母 改
作中 , 过这些 女 性人物 的命运 遭 遇 , 透 白先 勇抒 发 了对 历 史更 迭 的兴 衰 之感 , 将 自己 的生 活 和 思想 融 人 其 并
双亡却是 由于国内战事 的爆发 , 她的人生早该在父母 意外 时就 结束 。李 彤 象 征 着 没落 的 民 国文化 , 然 李 虽 彤 没 有踏 过 台湾 的 土地 , 在 外 漂 泊 的她 更 能体 会 到 可
21 0 0年 3月
湖 北 第 二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Ju a fHu e nv mi fE u ain o r l b iU ie t O d c t n o y o
Ma . r 201 0
V0 _ NO 3 l27 .
第2 7卷第 3期
浅 析 白 先 勇 和 田纳 西 笔下 的 女 性 人 物 形 象
田纳西 ・ 廉斯 的 《 望 号 街 车 》 部 作 品对 两 位 作 威 欲 三
家笔下的女性形象在三个方面进行 比较分析。
怀旧, 这一 重要 主题 一 直 都 贯 穿 于 白先 勇 和 田纳 西 ・ 廉斯 的作 品之 中。 怀 旧 , 对 已逝 去 的美 好 岁 威 是 月 的留恋 , 两位 作家 也 一 直 用 这 特 殊 的审 美 视 角 向我 们展 示那些 追 溯从前 的痛苦 心灵 。 白先 勇生 于 内陆 , 长 于 台湾 , 成 在文 学创 作 中融 人
浅析白先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在《闷雷》中,福生嫂是一个具有反抗精神的女性。面对一个性无能的丈夫, 她本可以为了传统道德而压制自己的爱,然而她却选择了把这份爱埋藏在心底, 勇敢地走出家门去追求自己的幸福。福生嫂的行为体现出了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 勇气和决心。
同样,《玉卿嫂》中的耿素棠在面对家庭的不公和社会的压迫时,也没有选 择逆来顺受。她勇敢地选择了出走,虽然她的行为最终以失败告终,但是她的觉 醒和反抗却让人深深地感受到女性自我意识的崛起。
同样,耿素棠也是一个典型的底层女性。她在《玉卿嫂》中是一个被家庭和 社会所抛弃的风尘女子,为了生存而不得不屈从于命运的安排。尽管她的生活中 充满了艰辛和无奈,但她的内心却充满了对生活的渴望和对自由的热切向往。
这些底层女性形象的塑造,反映了白先勇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刻和对底层女 性的同情。同时,这些形象也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对女性的压迫。
结论:
白先勇的小说通过对女性形象的深入塑造和探索,反映了对当时社会的深刻 理解和同情。他笔下的女性形象既展现了社会的残酷和无情,也揭示了女性自我 意识觉醒的必然性。这些女性形象不仅成为了白先勇作品中的亮点,也是他文学 创作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这些形象也为我们理解和评价那个时代提供了重要的 视角和思考。
感谢观看
浅析白先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目录
01 一、底层风尘女子形 象的塑造
03
三、女性自我意识觉 醒的探索
02
二、上流社会女性形 象的塑造
白先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悲剧 与自我意识的探索
白先勇是一位著名的台湾作家,他的作品中塑造了许多丰富而独特的女性形 象。这些女性角色有着不同的社会背景和命运,从风尘女子到上流社会的女性, 她们的命运和性格都深深地反映了白先勇对女性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本次演 示将通过对白先勇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分析,探讨其背后的社会悲剧和女性自我意 识觉醒的书写。
命运的悲剧——白先勇笔下的女性形象分析

命运的悲剧——白先勇笔下的女性形象分析命运的悲剧——白先勇笔下的女性形象分析白先勇在文坛上素有短篇小说“奇才”的盛誉。
其在短篇小说创作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和他笔下女性形象的塑造成功密不可分。
从他的第一篇小说《金大奶奶》到早期代表作《玉卿嫂》,从《永远的尹雪艳》到《谪仙记》,从《香港——一九六O》到《秋思》,从《一把青》再到《游园惊梦》……这些佳作中的主人公均是女性。
白先勇曾说过:“妇女是我挖不尽的宝藏。
”在小说中,他把时代的变幻与动荡,在女性的生活起伏中表现出来,并以真挚的情感、细腻的笔触,多方位地揭示出人性的深刻性与丰富性、复杂性与矛盾性,自上流社会到市井乡村的众多女性形象,她们虽然经历有所不同,但最终都以悲剧收场,唱出了一曲曲凄婉的女性命运的悲歌。
本文以《游园惊梦》、《一把青》《玉卿嫂》为例,略谈白先勇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及其体现的悲剧色彩。
白先勇在《台北人》卷首题写了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是因为《台北人》的主题是描绘解放战争胜利后,许多大陆人流亡台湾,他们眷念家园、眷念过去,在过去和现在,大陆和台湾,两个不同的时间、地点,不断交错中回味咀嚼人生的无奈和苍凉——旧时王谢堂前的燕子飞入了寻常百姓家。
《游园惊梦》中的钱夫人就是这种情绪的代表。
钱夫人蓝田玉本是南京得月台唱昆曲的“游园惊梦”的名角,她一生命运的跌宕起伏也与“游园惊梦”紧密相连———因为听了她的游园惊梦,钱将军娶了她,让她享尽荣华富贵,“除却天上的月亮摘不到,世上的金银财宝,钱鹏志怕不都设法捧了来讨她的欢心。
”“怕她念着出身低微,在达官贵人面前气馁胆怯,总是百般怂恿着她讲排场,耍派头。
”因为在南京的一次清唱会上唱“游园惊梦”而发现她的情人郑参谋和自己亲妹妹月月红的一段私情,心里一急,蓝田玉失去了嗓子;若干年后,在台北窦公馆中再次听到“游园惊梦”,触景生情,想到了曾经经历过的种种痛苦,又一次失去了嗓子。
浅谈白先勇小说中的女性视角3

浅谈白先勇小说中的女性视角摘要白先勇是最先被大陆百姓所认识的台湾作家,其作品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最具有典型的代表。
白先勇书中打造了很多经典女性人物,其书中所表达出对女性关注与同情,展现了一个独具特色的女性角度。
这篇文章主要以白先勇小说性别阐述当做主要起点,目的就是在对其书中做一个描述与剖析,想要探究性别层面对小说阐述与女性人物打造的意义,进而揭露作者在创作时形态以及小说内部含义。
就技巧来说,白先勇女性视角展现了其在使用很多阐述技巧。
这篇论文就描述者、谈话以及内心描写这三个层面对白先勇女性叙述战略做了一个剖析。
关键词:关键词;白先勇;女性视角;叙事策略;女性世界AbstractBai Xianyong was the first to be known by the mainland people of Taiwan writers, whose works are the last century, the most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the sixty or seventy's.. Bai Xianyong book to create a lot of classic female characters, the book expressed their concern and sympathy for women, showing a unique female perspective. This article mainly in Bai Xianyong's gender, described as the main starting point, the purpose is to make a descrip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book, want to explore gender layer face fiction to expound the significance and the female characters to create and exposing the creation form and the novel internal meaning.In terms of skill, Bai Xianyong's female perspective shows many of the techniques used to explain it. This thesis makes an analysis of the three aspects of Bai Xianyong's female narrative strategy in the aspects of description, conversation and inner description.Key words: key words; Bai Xianyong; female perspective; narrative strategy; female world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引言 (1)一、白先勇小说女性视角分析 (1)(一)女性命运多舛 (1)(二)不能发泄欲望 (1)(三)男人与女人的角色转换 (3)二、独特的视角的成因分析 (3)(一)内心情感和人生阅历的不同 (3)(二)传统文化根深蒂固 (3)(三)思想西方化 (4)三、叙事策略分析 (5)(一)叙述 (5)(二)对话 (5)(三)心理 (7)四、结语 (9)参考文献 (9)引言:此处所要探究女性视角,是拿性别当作区分准则,分成女性与男性这两个视角。
浅析白先勇笔下的女性形象及其悲剧命运

浅析白先勇笔下的女性形象及其悲剧命运作者:王欣来源:《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35期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2014年基金项目《当代文学叙事中的性别文化研究》系列成果之一,项目编号为2014SJD318。
摘要:当代著名作家白先勇先生被誉为“短篇小说家中少见的奇才”,作有短篇小说集《寂寞的十七岁》、《台北人》、《纽约客》,散文集《蓦然回首》,长篇小说《孽子》等。
他的短篇小说达到了中国现代短篇小说创作的高峰。
作品中,他直奔人物和人性的主题,用其艺术的神来之笔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生动逼真、深入人心的女性形象。
作为一名男性作者,他塑造女性形象融入了自身的情感体悟和对人生的理解才产生了震撼人心的效果。
关键词:白先勇;女性形象;悲剧命运作者简介:王欣(1985.2-),女,江苏南京人,硕士学历,讲师,研究方向:戏剧影视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5)-35-0-01一、浮华变迁诉痛楚“月余间,生离死别,一时尝尽,人生忧患,自此开始。
”如白先勇先生自己所说,妇女是他挖不尽的宝藏。
百乐门的高级舞女尹雪艳、豪门妻妾蓝田玉和蒋碧月、风尘艳女金大班、雍容贵妇钱、华夫人、杂役仆佣玉卿嫂等。
这些不同层次的女性被他刻画的准确细腻,“白先勇把她们置于一个他需要仰视的地位,这既是一种赞美,却又是一种排斥和拒绝。
她们的世界阳光太强烈,白先勇觉得自己难以走进这个世界。
他一方面用自己的笔去赞美她们,另一方面,他又觉得有一种情绪让他远离她们。
这是一种很自然的情绪,这种情绪来自白先勇生命中的自然属性。
他没有选择的权力,他只有坦诚地接受。
”所以才有人说,“他写女人,远比写男人,更细腻、更生动。
”以《台北人》中的永远的尹雪艳为例,她是一个上海旧梦符号和象征,任凭世事变迁,尹雪艳永远是尹雪艳。
她沉睡于奢靡的上海一代人的旧梦之中,挥之不去,每个人都在这场梦中去寻找身份的认同和想象。
论白先勇对女性悲剧命运的书写

1 .白 先 勇 小 说 中 悲 剧 女 性 形 象 的 分 类
1 . 1性 意 识 觉 醒 的 平 民 女 性
白 先 勇 小 说 中 还 有 一 群 生 活 在 社 会 上 层 的 贵 族 女 性, 她 们 都 有 过 风 华 绝 代 的过 去 , 然而 命运无 常 , 她 们
味。 另 一 方 面 又 与 作 家 对 小说 主 题 创 作 的 把 握 有 关 ; 最 后 一 部 分 阐述 了 白 先 勇 笔 下 悲 剧 女 性 的 塑 造 方 式 。研 究 白先 勇 笔 下女 性 悲剧 命 运 的 书 写 的 主 要 目 的 , 一 方 面 在 于 这 些 悲 剧 女 性 形 象有 着 自身 的 独 特 性 , 在 当代 文 学 女 性 形 象 塑 造 方 面 占有 重 要 的 一 席 之 地 ; 另一 方面 , 女 性 形 象在 白 先 勇 小 说 中 占据 重 要 位 置 , 分 析 作 家对 女 性 悲 剧 命 运 的 书 写 , 有利 于深入 了解 白先 勇
的创作 风格 。
关键词 : 白先 勇 ;悲剧 命 运 ;女 性 形 象 ;塑造 方 式
中图分 类号 : 1 0 4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 号 : 1 0 0 8 — 7 2 5 7 ( 2 0 1 5 ) 0 3 — 0 0 2 0 — 0 4
会里是没有地位 的, 是 受 压 迫 的 对 象 。 随 着 封 建 社 会 的
个 新 思 想 出 现 但 并 不 成 熟 、社 会 体 制 老 旧 残 缺 的 男 权 社 会里 , 她们 的命运正如《 伤逝 》 中的子君 , 压 抑 自 身情 感 顺 从 传 统 伦 理 道 德 是 悲 剧 , 用 不 成 熟 的 方 式 去 追 求 爱也终将是悲剧 . 这不仅 仅是玉卿嫂 、 福 生 嫂 的 个 人 悲
论白先勇小说《玉卿嫂》悲剧性

论白先勇小说《玉卿嫂》的悲剧性摘要:白先勇作为台湾现代派代表作家独树一帜,他的心头总是萦绕着抹不去的忧愁,于是便将自己的忧患意识倾注到他笔下的人物,尤其是女性人物身上,《玉卿嫂》中的主人公玉卿嫂便是代表之一。
小说中的玉卿嫂对将爱情建立在对男性的依附上导致爱情的失败,这是自身性格的悲剧;面对命运之神的捉弄,无力反抗而又苦苦挣扎,这是一出命运悲剧;对美好青春的拼命挽留却不可得,这是人性的悲剧。
作者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时代的弱者的悲歌,看到了生命之美的被毁灭,具有独特的发人深思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白先勇;玉卿嫂;悲剧性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9-0000-01白先勇是20 世纪60 年代台湾极有代表性的现代派作家,他的作品总是弥漫一种浓郁的悲剧色彩。
“白先勇不止一次地表示:‘我的小说痛苦多,欢乐少’,它们是‘对过去,对自己最辉煌的时代的一种哀悼’;它们是写在‘对自己国家的文化乡愁日深’之际。
”【1】白先勇在《玉卿嫂》中塑造的“玉卿嫂”这一受侮辱受迫害的女性形象,充分体现了白先勇这种浓郁的悲剧意识。
玉卿嫂原也是体面人家的少奶奶,可是丈夫抽鸦片死了,家道中落,被婆婆赶出家门,做了人家的老妈子。
虽然她沦落底层,却总是收拾得周整,行为从不放荡,不肯为钱违心地嫁给满叔。
但他却爱上一个不该爱的人,那个比自己小十来岁、身染肺病的庆生,玉卿嫂做老妈子省吃俭用来养活庆生,她全心全意地爱着庆生,因他喜而喜,因他悲而悲,最后得知庆生另有新欢时,它采用决绝的态度,与其同归于尽。
玉卿嫂对爱情的追求是执著的、狂热的,但也是无奈的、可悲的。
这种悲剧性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性格悲剧自身根深蒂固的依附意识,把爱恋对象当作自己的生命支柱和精神依托。
拜伦说过:“男人的爱情是男人的一部分,是女人生命整个的存在。
”【2】女性没有建功立业的重负,没有养家糊口的责任,一生就把爱情婚姻、相夫教子作为自己生活的全部内容。
《永远的尹雪艳》:白先勇笔下的繁华与凄凉

《永远的尹雪艳》:白先勇笔下的繁华与凄凉白先勇的《台北人》无疑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一部重要作品。
尤其是其中的一部短篇《永远的尹雪艳》,它不仅在台湾文学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而且也为白先勇赢得了无数的赞誉。
在小说中,白先勇巧妙地通过主人公尹雪艳的形象,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无常。
尹雪艳,这个神秘而美丽的女性,不仅是旧上海百乐门的高级舞女,也是台北上层社会的交际花。
她的名字如同一个传奇,充满了魅力和魔力。
她姿色过人,手腕出众,总是能够轻易地吸引人们的目光和心神。
然而,在她那亮丽的外表下,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和悲剧。
尹雪艳的魅力不仅仅是外表,更多的是她那种与生俱来的气质和独特的处世哲学。
她仿佛是一个永远不会老去的存在,始终保持着那份优雅和魅力。
然而,正是这种永葆青春的神秘感,也给她带来了无尽的悲哀和痛苦。
她目睹了许多曾经风华绝代的人们在经历了生活的变迁后变得苍老和颓废,而她自己却依然保持着那份青春和魅力。
白先勇通过尹雪艳的形象,展现了现代人在繁华与凄凉之间的挣扎和无奈。
在这个变化莫测的世界里,每个人都希望抓住一些永恒的东西,但却又不得不面对现实的残酷和无情。
尹雪艳虽然拥有着众人羡慕的一切,但她内心深处的寂寞和空虚却无人能懂。
白先勇的文字细腻而富有感染力,他通过对尹雪艳和其他人物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现代社会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在繁华的台北都市中,人们都在追逐着名利和地位,但最终却往往失去了自己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尹雪艳的存在,就像一面镜子,让人们看到了自己内心的空虚和无奈。
此外,《台北人》作为白先勇的代表作之一,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它不仅展现了台湾社会历史的变迁和人性的复杂性,而且也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白先勇通过对《台北人》和《永远的尹雪艳》等作品的创作,展现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内涵,也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总之,《永远的尹雪艳》作为白先勇的一部重要作品,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而且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人生和社会的重要视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生毕业设计 (论文)题目:女性命运的悲歌——简析白先勇小说笔下的女性形象Title:Female Fate Elegy——Bai xianyong's image as women教学单位 __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___姓名 _______李晓妹________学号 _____200730401051_____年级 ______07_____________专业 _______汉语言文学____指导教师 ___ 王进职称 ___ 副教授2011年 5 月 2 日目录:摘要与关键词 (2)序言…………...............................................................................................................3. 4一、下层社会风月女子的命运悲剧………………………………………………4. 5. 6 .7二、上流贵妇人的爱情悲剧…………………………………………………………7.8三、迷失于爱情的女子的命运悲剧………………………………………………..8.9.10四、欧风美雨里的“中国”丽人的命运悲剧..........................................10.11 结语 (12)参考书目 (13)致谢 (14)摘要:白先勇是一位善写女人的现代小说家,他的小说以刻画不同的女性形象而著称,小说里的女性角色性格形象鲜明,风采样貌琳琅满目,生活经历也多姿多彩,他非常关注于女性的命运及女性角色的塑造,尤其是表现在历史场合中女性心灵深处的痛楚与伤感。
白先勇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视角,将时代的变幻和动荡在女性的生活中起伏的影响表现出来,奏出了一曲曲凄婉的女性命运的哀歌。
关键词:白先勇小说女性形象悲剧命运Abstract:Bai Xianyong is a modern novelist who is good at writing novels of female novel, and his novels depict different images of women known for the novel's female characters vivid personality, style appearance dazzling, colorful life experiences but also his Very concerned about the fate of women and women in shaping the role, particularly where the performance of women in the history of soul pain and sorrow. Pai its unique narrative style and perspective, the changing and turbulent times in the ups and downs of life for women shown in the impact, and played one after another plaintive lament the fate of women.Keywords:Bai Xianyong novels female characters fate elegy Tragedy序言白先勇说:“妇女是我挖不尽的宝藏。
”①这句话不仅告诉我们女性在他创作中的重要意义,也暗示了他对女性的重点关注。
在白先勇的小说里,关注女性,特别是表现在特定的历史场合中女性心灵深处的痛楚与伤感,是一个突出倾向。
从他的第一篇小说《金大奶奶》到早期代表作《玉卿嫂》,从《永远的尹雪艳》到《谪仙记》,从《香港——一九六0》到《秋思》,从《一把青》再到《游园惊梦》……在这些短篇中,主人公都是女性。
白先勇在小说里塑造了许多不同境遇,不同年龄,不同地位的女性形象。
如:那些风月女子——尹雪艳(《永远的尹雪艳》)、金大班(《金大班的最后一夜》)、朱青(《一把青》)、娟娟(《蝶恋花》);那些贵妇人--华夫人(《秋思》)、钱夫人(《游园惊梦》);那些迷失于爱情的女子——金大奶奶(《金大奶奶》)、玉卿嫂(《玉卿嫂》);那些“中国”丽人——李彤(《谪仙记》)、黄凤仪(《谪仙怨》)等等。
这些女性形象让白先勇有一种激奋,是白先勇某种生命原质凝聚成的形象。
正如王玲玲、徐浮明在《白先勇传》中所说的那样:“白先勇把她们置于一个他需要仰视的地位,这既是一种赞美,却又是一种排斥和拒绝。
她们的世界阳光太强烈,白先勇觉得自己难以走进这个世界。
他一方面用自己的笔去赞美她们,另一方面,他又觉得有一种情绪让他远离她们。
这是一种很自然的情绪,这种情绪来自白先勇生命中的自然属性。
他没有选择的权力,他只有坦诚地接受。
”②所以才有人说,“他写女人,远比写男人,更细腻、更生动。
”白先勇是内敛害羞的,他对女性的观察基本上是从男性的角度出发的,但却又超出了男性的视角,几近还原女性心理的原貌,他通过对她们的服饰言行的描摹及对内心意识深处的揭示,所写的形象几乎每一个皆是血肉丰满,光彩照人,以至于龄梨华不住地赞叹:“在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没有任何一位作家,刻画女人能胜过他的。
”白先勇的小说中所创造的众多女性形象,上自上流社会下至市井乡村,或多或少都有认识意义。
她们都曾风华绝代,但历史无情,世事变迁,人事无常,在无可摆脱的命运捉弄下,美人迟暮,繁花落尽,往事如烟,她们或唱叹“原来妮紫嫣红开遍,似这①白先勇《游园惊梦》,台湾远景公司,1982年版②王玲玲徐浮明《白先勇传》北京团结出版社,2001年1月,第219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③,或凄凉以终,或在灵与肉的挣扎中自毁身亡。
女性命运的悲剧,很多都是由于客观因素引起来的,比如封建体制、男权思想,中国社会旧的传统势力和根深蒂固的风俗习惯,导致了男尊女卑的观念经久不衰,女性的社会角色往往被男性界定,女性的自由也往往被男性控制。
因此在战火不断军阀割据、抗日战争的动乱年代中,处于社会最底层的中国妇女无论是富贵还是贫贱,都是被侮辱和伤害最多的。
由于受当时社会时代大背景的熏陶和影响,身经战乱的白先勇选择了对战乱中的女性的悲剧命运的思考和关注。
他将笔触伸向了这群命运多舛的女性上,运用其独特的视角细腻的笔触含蓄的文字,塑造了,众多不同境遇的女性。
本文将这些女性形象分为四类:下层社会风月女子的形象、上流社会贵妇人形象、迷失自我的女性的形象以及欧风美雨里“中国”丽人形象来进行简要的描述。
一、下层社会风月女子的命运悲剧白先勇笔下描绘的最多,最为详细的便是风尘女子,她们处在社会的下层,被损害的比较多,由此她们生活的悲剧性比较明显。
《永远的尹雪艳》是《台北人》的首篇,作者使用素白的色调来描绘尹雪艳的形象。
尹雪艳曾是上海百乐门舞厅的高级舞女,到台湾后仍在她富丽堂皇的尹公馆中与国民党遗老俊少达官显贵们纠缠周旋。
白先勇充分调动了白色调来雕刻尹雪艳高雅、冷艳、阴柔的性格特点。
“她有一身雪白的肌肤”,“在台北仍旧穿一身蝉翼纱的素白旗袍”,“一径那么浅浅的笑着,连眼角儿也不肯皱一下”,“一个夏天,她都浑身银白,净扮得了不得”。
而在给干爹做寿酒时她“着实装饰了一番,穿着一袭月白短袖织锦旗袍,襟上一排香妃色的大盘扣,脚上也是白缎子的软底绣花鞋……而耳上却吊着一对寸把长的银坠子。
”④就连她的名字“雪艳”也和这白色连在一起。
作者塑造了一个外表艳丽、内心冰冷的高级舞女尹雪艳,她的特殊之处在于她总有自己的旋律、自己的拍子有着华丽富态的外表和玩弄男人于手掌之上的手段。
任风云突变,她“总也不老”⑤。
在台北,她常常出入于舞厅③汤显祖《牡丹亭》④《白先勇文集》第二卷《台北人》,花城出版社2009年1月第一版⑤《白先勇文集》第二卷《台北人》,花城出版社2009年1月第一版酒场,周旋在餐桌牌场,迷住了男人,也迷住了女人,被人玩弄的同时,也在玩弄着他人,深嵌于生活的栅栏而不愿自拔。
她能根据外部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自己,一种冷酷的生活行为上升为她生存的手段。
在现代意识中,白色代表纯净、清爽;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则多象征凄清、悲哀或丧葬。
富丽的尹公馆就是当年百乐过去兴盛欢乐的回忆和今朝无可挽回的悲哀之中,而尹雪艳正着一袭白色,擎着走向深渊的灵幡,同时牵揽着那个旧世界的每根神经,走在幻灭的路上。
白色,为一个行将就木的世界,泼写了一首挽歌,白色,为一个风姿绰约,冷艳神秘的女性祭奠了灵魂。
如果说尹雪艳是男人世界、女人心中的神秘偶像,那么《金大班的最后一夜》里的金大班、《一把青》里的朱青、《孤恋花》里的“总司令”和娟娟,同是风尘女子,在她们身上,揭示出的则是特定环境之下人性的病态变异与沦落,向人们展示了人的性灵被窒息,青春生命遭戕害的悲剧情景。
《金大班的最后一夜》是白先勇引以自诩的一篇小说,作者在作品中不仅:一夜之间讲完了一个女人一生的故事,而且塑造出了一个极具复杂而丰富的性格特征的社会底层的女性形象。
作品中描写的金大班,过去是上海百乐门舞厅的一名舞女,到台北后当上了舞厅大班,她在风月场所打滚了二十年,如今已年过四十,找到了一个适当的户头,为自己选择了归宿。
小说所描写的就是她在告别舞女生涯的最后一夜的心理活动。
在作品中,作者通过一系列艺术手法的运用,揭示出主人公金兆丽内在的精神气质。
在小说的开头,作者对她只是作了外表和服饰的描绘,如“穿了一件黑纱金丝相间的紧身旗袍,一个大道士髻梳得乌光水滑的高耸在头顶上,耳坠、项链、手串、发针,金碧辉煌的挂满了一身”⑥,这样的纯外观描述,反映出她表面生活的浮华。
随着小说的展开,作者揭示出了金兆丽为了生存而不得不经常笑脸迎人,以应付那些轻浮的舞客们的一面,这让人明白到她风光四射的表面下,内心也有别人很难体会到的无奈和酸楚。
尽管她有时会为自己在上海时的生活而洋洋自得,然而在浮华生活表面之下,她还是有着对自我尊严和真情的追求的,并与很多人的渴望一样,发自内心地希望可以做一个平常的女性,过着安定的生活。
不过,20年的饱受屈辱和欺凌的舞女生活,又使得她对自己的追求变得模糊起来,精神状态也渐趋于麻木。
《一把青》里的朱青上,原是南京金陵女子中学的学生,是个腼腆怯生的纯情少女,作者对她的形容是这样的:“原来朱青是一个十八九岁颇为单瘦的黄花闺女,来做⑥《金大班的最后一夜》,白先勇客还穿着一身半新旧直统子的蓝布长衫,襟上掖了一块白绸子手绢儿……”⑦。
后来嫁给了国民党的飞行员郭轸,但是婚后没几天,国共内战爆发,郭轸随着空军队伍被调离南京,不久便不幸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