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铁路运输经济学研究的前提

合集下载

《铁路运输经济学》自学指导书

《铁路运输经济学》自学指导书

《铁路运输经济学》自学指导书一、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铁路运输经济学》铁路运输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属于本专业的必修课程。

主要讲授铁路运输特点及铁路运输业的性质,铁路运输与国民经济发展间的关系,经济与铁路运输在空间上的发展规律,铁路运输需求与供给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弹性,铁路运输成本的构成、计算方法,铁路运输设备运用效果评价,铁路运输价格制定理论,铁路运输企业的经济效益分析。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铁路运输特点、铁路运输与国民经济发展间的关系、经济与铁路运输在空间上的发展规律;理解铁路运输需求与供给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铁路运输业的性质;掌握铁路运输成本的构成及其计算方法、铁路运输设备运用效果评价方法、铁路运输价格的制定方法、铁路运输企业的经济效益分析的方法。

二、本课程的学习方法学生在开始学习本课程前,应认真阅读本指导书的概述部分,了解学习本门课程的目的、任务、要求和学习方法;学生在学习每讲前,应认真阅读指导书的相应部分,了解本讲的学习内容、学习要点、基本要求和考核标准。

在阅读指导书的相应部分后,采取反复观看光盘、认真学习本课程教材的办法,掌握该讲的学习要点。

通过认真完成作业(习题)检查各单元的学习效果。

对在完成作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以通过网站、电话、信件等形式进行联系,任课教师给予辅导和解答。

按照指导书规定的考核标准,对学习情况进行自评。

三、学习时间分配本课程共包括八章内容,用一个学期(4个月)的时间学完。

学习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每一阶段可为一个月时间,第一阶段学习前三章,第二阶段学习第四至第六章,第三阶段学习第六、第八章。

第四阶段进行复习。

四、选用教材及参考书选用教材:秦四平,葛正义,卫振林.铁路运输经济学.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参考书:1、秦四平.运输经济学(第二版).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72、帅斌.铁路运输经济学.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13、邵春福,秦四平.交通经济学.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4、贾顺平.交通运输经济学.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5、蒋惠园.交通运输经济学.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6、Gust Blauwens,Peter De Baere,Bddy Van de Voorde.交通运输经济学.史小宁,胡微红,胡昊译.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五、课程的内容和学习要求第一章绪论一、学习目的和教学要求:1.了解铁路运输经济学研究的内容,运输经济学科发展动态;2.理解铁路运输生产和产品的特点,运输业的性质二、重点知识:运输生产的特点三、难点知识:运输业的性质四、学习要点1.1铁路运输的特点1.1.1运输的含义及其分类1,运输是在一定范围内的人与物的空间位移,但并非所有的人与物的位移。

铁路运输经济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铁路运输经济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铁路运输经济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第一章测试1.资源原意是指()A:自然资源 B:资本资源 C:人力资源 D:土地资源答案:自然资源2.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A:价格 B:市场 C:价值 D:竞争答案:价值3.微观经济学三个基本假设是:()A:完全信息假设 B:自由市场假设 C:市场出清假设 D:理性经济人假设答案:完全信息假设;市场出清假设;理性经济人假设第二章测试1.铁路行业具有明显的(),难以被其他运输方式完全替代和竞争。

A:经营性 B:公益性 C:自然垄断性 D:网络性答案:自然垄断性2.公共产品的特性是非排他性和()A:公益性 B:非选择性 C:非竞争性 D:成本沉没性答案:公益性3.()条件决定着人口的分布,影响旅客运输需求的空间分布。

A:土地 B:地理 C:气候 D:地质答案:土地4.运输基础设施的特性有()A:滞后性 B:自然垄断性 C:沉没成本性 D:范围经济性答案:自然垄断性;沉没成本性;范围经济性5.铁路运输具()有等优势,是各类经济活动降低运输成本的一种理想方式。

A:大运力 B:速度快 C:规模化 D:低成本答案:大运力;规模化;低成本第三章测试1.从产业角度划分,运输业属于第()产业。

A:三 B:一 C:四 D:二答案:三2.()运输具有机动灵活、适应性强,可以实现“门到门”的运输的特点。

A:水运 B:航空 C:公路 D:铁路答案:公路3.人们认为在能源消耗、噪声等方面哪种方式更优越()A:电力列车 B:气悬浮 C:内燃列车 D:磁悬浮答案:磁悬浮4.长距离,大宗稳定的货流,需要由()充当运送任务。

A:公路 B:水路 C:航空 D:铁路答案:铁路5.铁路运送需求与日俱增,其重要因素是()A: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B:铁路服务质量的提高 C:铁路运送设备提高 D:旅客流通量的增长答案: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6.铁路旅客运送对象不涉及()A:汽车 B:旅客 C:行李 D:包裹答案:汽车7.旅客运输需求是()和购买能力的统一体。

运输经济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运输经济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运输经济学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运输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A. 运输成本B. 运输需求C. 运输效率D. 运输方式选择2. 在运输市场中,价格机制的作用是()。

A. 调节供需关系B. 保证运输安全C. 提高运输服务质量D. 促进运输技术发展3. 下列哪项不是运输市场失灵的表现?()A. 交通拥堵B. 环境污染C. 运输资源浪费D. 运输价格稳定4. 运输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指()。

A. 运输需求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B. 运输需求与价格的正相关关系C. 运输需求与收入的负相关关系D. 运输需求与时间的正相关关系5. 运输成本中的固定成本不包括()。

A. 车辆购置费B. 燃油费C. 维修费D. 驾驶员工资6. 运输企业提高运输效率的途径不包括()。

A. 优化运输路线B. 提高车辆装载率C. 增加运输次数D. 降低服务质量7. 运输政策的制定需要考虑的因素不包括()。

A. 社会经济发展需求B. 环境保护要求C. 运输企业利润最大化D. 公众出行便利性8. 下列哪项不是运输方式的特点?()A. 铁路运输的大运量B. 公路运输的灵活性C. 航空运输的高成本D. 水运的快速性9. 运输网络的优化可以()。

A. 提高运输成本B. 降低运输效率C. 提高运输服务质量D. 减少运输时间10. 运输经济学中的“瓶颈”效应指的是()。

A. 运输能力过剩B. 运输需求过剩C. 运输能力不足D. 运输成本过高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运输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A. 运输需求分析B. 运输成本分析C. 运输政策分析D. 运输市场分析E. 运输技术发展12. 运输市场失灵的原因可能包括()。

A. 外部性B. 垄断C. 公共物品D. 信息不对称E. 政府干预13. 运输需求的影响因素包括()。

A. 价格水平B. 消费者偏好C. 收入水平D. 替代品价格E. 时间因素14. 运输成本的构成包括()。

《交通运输经济学》课程笔记

《交通运输经济学》课程笔记

《交通运输经济学》课程笔记第一章:运输需求概述一、运输经济学导论1. 运输经济学的定义:运输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专注于研究运输活动中的资源配置、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问题。

它旨在通过经济分析,提高运输系统的效率,降低运输成本,优化运输结构,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

2. 运输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运输市场的结构和行为- 运输企业的运营与管理- 运输政策的设计与评估- 运输需求与供给的规律- 运输成本的形成与控制- 运输价格的决定与影响3. 运输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实证分析: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来描述和解释现实中的运输现象。

- 规范分析:基于一定的价值判断,提出运输经济活动的理想状态和改进方向。

- 定量分析:运用数学模型和统计方法对运输问题进行量化研究。

- 定性分析:通过逻辑推理和概念分析来探讨运输现象的本质和特征。

二、运输的分类1. 按运输方式分类:- 公路运输:使用汽车、摩托车等在道路上进行的运输。

- 铁路运输:利用铁路轨道和机车车辆进行的运输。

- 水运:通过河流、湖泊、海洋等水域进行的运输,包括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

- 航空运输:使用飞机在空中进行的运输。

- 管道运输:通过管道输送流体和气体等物资的运输方式。

2. 按运输对象分类:- 货物运输:涉及各种商品和物资的运输。

- 旅客运输:涉及人的位移,包括城市公共交通、长途客运等。

3. 按运输范围分类:- 长途运输:跨越较大地理范围的运输。

- 短途运输:在较小地理范围内进行的运输。

- 城市运输:城市内部的运输活动。

- 农村运输:农村地区的运输活动。

三、运输需求1. 运输需求的定义:运输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货物或旅客为实现空间位移而愿意且能够支付的运输服务量。

它反映了社会经济活动对运输服务的需求。

2. 运输需求的特性:- 空间性:运输需求产生于货物或旅客的起点与终点之间,具有明确的空间方向。

- 时间性:运输需求具有时效性,需要在特定时间内完成。

运输经济学第二周导学

运输经济学第二周导学

运输经济学第二周导学一、本周学习内容及要求第三节铁路运输经济学研究的前提对铁路运输经济问题的研究是在自然资源分布、人口分布、生产力布局基本确定的前提下,研究如何进行铁路设备空间布局及其合理配置、合理使用的问题。

一、自然资源分布二、人口分布三、生产力布局四、铁路网空间布局五、铁路机车车辆类型与配置六、铁路运输组织技术第四节运输经济学的研究的内容一、运输经济学研究的对象(重点)1、运输经济学的概念:运输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是以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探讨与运输有关的各种问题的一门学科,是一门交叉学科,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

2、运输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运输产业的基本理论、运输经济规律、运输需求与供给、以及体现上述理论、规律和供求得基本原则、制度和具体做法;3、运输经济规模包括:一般经济规律在运输业中的表现和作用;运输业本身特有的经济规律;二、运输经济学研究的内容1、经济运行模式的特点(1)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本组成部分(2)市场是经济主体从事经济活动的舞台(3)政府是市场的管理者和宏观经济调解者2、本书的研究内容(1)基本概念(2)铁路运输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3)铁路运输成本效益分析三、铁路运输经济学的相关学科四、运输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1、追溯到18实际后期2、1844年杜比特发表的《论公共工程的效用》是第一篇运输经济学专著;3、马克思关于运输经济的思想,运输业属于物质生产部门;4、1878年,奥地利经济学家萨克斯出版《国民经济中的运输工具》引入边际效用说。

5、运输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初步形成于19实际30年代;1935年洛克林出版的《运输经济学》一书标志着运输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二、本周重点难点1、运输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三、本周练习题见平台在线作业一的练习题。

运输经济学基础

运输经济学基础

运输经济学基础运输经济学是研究运输行为与运输系统的经济学原理和规律的学科。

它对运输经济活动进行分析和研究,旨在提高运输效率并优化资源配置。

本文将介绍运输经济学的基本概念、重要原则和实践应用,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学科的基础知识。

一、运输经济学概述运输经济学是运输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它研究的范畴涵盖了货物和人员的运输方式、运输成本、运输市场、运输效率等方面的经济问题。

通过对供求关系、价格机制和资源配置等经济学原理的运用,运输经济学可以提供一种科学的方法来评估运输活动的效益,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需求与供给在运输经济学中,需求和供给是两个核心概念。

需求方是指运输服务的使用者,供给方是指提供运输服务的运输企业。

需求方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和服务,而供给方则根据市场需求来提供相应的运输服务。

需求方的需求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价格、货物属性、时间成本等。

供给方则需要根据需求方的需求来制定相应的运输服务计划,并根据市场需求和成本条件来确定运输价格。

三、运输成本与效益在运输经济学中,运输成本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

它包括直接运输成本和间接运输成本两个方面。

直接运输成本主要包括车辆成本、燃料成本、人员成本等。

间接运输成本则包括货物损耗、时间成本、环境成本等。

在实际运输过程中,运输企业需要充分考虑这些成本因素,以便更好地控制成本并提高运输效益。

四、运输市场与价格运输市场是指供给方和需求方进行交易的地方。

在运输经济学中,供给方和需求方通过价格机制来进行交换。

运输价格是供需双方进行交易时达成的价格,它受到市场供求关系、成本条件和政府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运输价格的形成主要受到市场自由竞争的影响,供需关系决定了价格的波动。

五、运输效率与资源配置运输效率是衡量运输系统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和效益水平。

通过运输经济学的研究,可以找到提高运输效率的途径,如优化运输网络、提高运输工具的利用率、减少运输损耗等。

运输经济学PPT课件

运输经济学PPT课件
运输需求是由其他经 济活动派生出来的, 受宏观经济环境和政 策影响较大。
运输需求的特征与影响因素
派生性
运输需求是由其他经济活动派生出来 的,不是直接产生的。
多样性
不同货物和人员对运输服务的需求具 有多样性。
运输需求的特征与影响因素
时空性
运输需求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不均衡。
经济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贸易状况 等。
运输组织的原则与方法
原则
运输组织应遵循安全、迅速、准确、方便和 经济的原则,确保运输过程的顺利进行并满 足客户需求。
方法
包括计划运输、合理运输、直达运输、集中 化运输和联合运输等。通过这些方法,可以 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
运输企业的经营管理策略
市场定位策略
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自身条件,选择 适合的目标市场,明确服务对象和业 务范围。
01
02
03
04
运输供给的定义
运输供给是指在一定时期和价 格水平下,运输生产者愿意且 能够提供的运输服务数量。
不平衡性
由于运输需求和运输供给在空 间和时间上的不平衡,导致运
输供给具有不平衡性。
时效性
运输服务不能储存,因此运输 供给具有时效性,即运输供给 必须在需求产生时及时提供。
部分可替代性
不同运输方式之间具有一定的 可替代性,但受到技术经济特
财务管理策略
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成本控 制和风险管理,确保企业财务状况良 好并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
01
02
产品策略
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运输产品,包括 不同的运输方式、服务质量和价格等。
03
营销策略
通过广告宣传、促销活动和客户关系 管理等手段,提高企业知名度和市场 占有率。

2024年自考考试《运输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2024年自考考试《运输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2024年自考考试《运输经济学》试题及答案2024年自考考试《运输经济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在各种运输方式中,哪一种运输方式的货运量最大? A. 航空 B. 铁路 C. 水运 D. 公路2、下列哪一种运输方式拥有最快的运输速度? A. 航空 B. 铁路 C. 水运 D. 公路3、在哪一种情况下,人们通常会选择公路运输? A. 运输大宗货物 B. 运输紧急货物 C. 运输易腐货物 D. 运输危险货物二、多项选择题1、运输经济学的研究范畴包括哪些方面? A. 运输方式的选择 B.运输成本的分析 C. 运输价格的形成 D. 运输市场的供需分析2、哪些因素会影响运输方式的选择? A. 货物的性质 B. 运输距离的远近 C. 运输费用的高低 D. 运输时间的充裕程度3、下列哪些货物适合采用水路运输? A. 煤炭 B. 石油 C. 粮食 D. 服装三、判断题1、运输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运输活动中的经济问题。

正确答案是:正确。

2、在各种运输方式中,航空运输的货运量最大。

正确答案是:错误。

航空运输的货运量远小于铁路和水运,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不如公路运输。

3、运输价格仅受市场供需关系的影响。

正确答案是:错误。

运输价格还受到运输成本、政府政策、行业竞争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四、简答题1、请简述运输成本与运输价格之间的关系。

答:运输成本与运输价格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一般来说,运输成本越高,运输价格也相应越高。

然而,运输价格还受到市场供需关系、政府政策、行业竞争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在分析运输成本与运输价格之间的关系时,需要考虑这些因素。

2、请简述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答:不同的运输方式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例如,铁路运输适合于长距离、大批量的货物运输,且受天气影响较小;水路运输适合于长距离、大批量的货物运输,但受天气影响较大;航空运输适合于紧急、小批量的货物运输,但运费较高;公路运输适合于短距离、小批量的货物运输,且灵活方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1 自然资源分布
对铁路运输影响较大的自然资源是土地(包括地质、地理、气候等 自然条件)、矿产。土地条件决定了人口的分布,影响旅客运输的 空间分布。矿产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分布一起决定着各种矿产品运输 的距离、走向和每条运输路径上的流量。这些因素影响着铁路系统 的成本和效益。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资源分布不均衡,带来了大量的人和货物在空 间上的长距离运输需求。为了满足这些需求,铁路网的布局需求和 运输需求的空间分布相适应,并且合理配置每条线路的运输能力。 某条铁路的运输能力由线路的能力、岩土车站的能力、机车车辆的 能力组成,配置线路运输能力既要根据需求的大小,又要综合考虑 铁路线路、车站、机车车辆的能力组成,使其形成的线路能力与需 求相适应,尽可能低降低建设与运营成本。
为了满足工业生产的运输服务需要,铁路网布局应与生产力布局带 来的运输需求的空间分布相对应。 工业行业门类众多,产品种类更多,需要的原材料种类、数量各不 相同,产量及其取向也各不相同,不同品类的原材料和产品需要的 运输设备、运输条件又不一样,满足这样结构复杂的允许需求,铁 路部门需要配置不同的运输设备,采用不同的运输组织方法。这些 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铁路货物运输的成本。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亦被用作展示国家在经济、社会以及技术上高人 一等的指标。例如前苏联的地下铁路系统便以车站装饰华丽出名, 而朝鲜首都平壤的地下铁路系统亦有堂皇的装饰。
大部分的城市轨道系统都是使用动力分布式(即动车组),而不使 用动力集中式。若果使用动力集中式,经常会用推拉运作。另外, 部分较为先进的系统已开始引入列车自动操作系统。伦敦、巴黎、 台湾、新加坡和香港等地车长都毋需控制列车。更先进的轨道交通 系统能够做到无人操控。 在我国,城轨车辆主要是引进国外成熟产品,最近几年,国内城轨 建设大涨,城轨车辆国产化也取得一定成果,部分关键技术(车体、 专用变流器、控制装置等)取得突破,但就整体而言,还未形成完 整的独立自主产业能力,尤其是在牵引供电、故障诊断、应急系统 等方面还缺乏产品和应用数据支撑国产化产品。
从图中铁路的空间分布可知其 分布特点是在台湾岛的边缘, 呈环形分布;
其原因是受地形和人口城市分 布的影响,从地形分析,台湾 岛中部多山地,修建难度大, 而岛屿边缘地势平坦,易于施 工;沿海地区人口城市分布较 多,客货流量大,对交通运输 需求多。
1.3.3 生产力分布
生产力分布尤其是工业布局对货物运输需求的影响很大。一方面, 工业生产的原材料需求要从产地运往生产单,这部分运量由生产力 布局和自然资源分布共同决定。另一方面,工业产品需要运往消费 低,其中一部分与工业生产有关,其空间分布于生产力布局相关; 另一部分与生活有关,其空间分布于人口分布有关。
1.3.2 人口分布
我国人口众多,旅客运输在铁路运输中占有较大比例。铁路在中长 途旅客运输及大需求量短途旅客运输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人口在空间上的分布与生产力布局一起决定着客流在空间上的分布, 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铁路网的布局。因此,对铁路的建设成本、 运营成本具有很大的影响。 人口分布除了地域上的不均衡,还有城乡比例问题。由于铁路运输 的技术经济特性,男足相同数量的旅客运输需求时,城市尤其是大 城市人口集中,运输成本较低,农村人口分散,运输成本较高。
电力机车按使用场合可分为:工矿电力机车和干线电力机车两类。 工矿电力机车多采用直流制,功率和速度一般比干线电力机车小, 习惯上按机车的粘着重量分级,如150吨、100吨、85吨、70吨、60 吨、50 吨和更轻的等级。较大吨位机车用于标准轨距线路,较轻型 的机车多用于各种窄轨距线路。干线电力机车按用途可分为客运电 力机车、货运电力机车、客货两用电力机车和调车电力机车四种。 按照电气化铁路采用的电流制来分类,干线电力机车可分为直流电 力机车和交流电力机车。 我国电力机车曾采用变压器低压侧有级调压、有级调压与无级调压 相结合、无级相控平滑调压等方式,主要代表车型为韶山系列电力 机车,这些电力机车均为交直传动电力机车。自2006年以来,和谐 型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诞生及批量投入运用,标志着我国铁路 机车行业成功实现了直流传动向交流传动的转化,机车技术平台达 到世界先进水平,机车装备现代化和机车装备制造业现代化迈入了 新的历史阶段。和谐型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包括单轴功率 1200kW的六轴、八轴货运电力机车和单轴1600kW的六轴货运电力 机车。和谐电力机车的主要类型有HXD1型、HXD1B型、HXD2型、 HXD2B型、HXD3型、HXD3B型等。
3、动车组
高速铁路是多种高新技术的系统集成,融合了交流传动技术、复合 制动技术、高速转向架技术、高强轻型材料与结构技术、减阻降噪 技术、密封技术、现代控制与诊断技术等一系列当代最新科技成果。 高速铁路的出现改变了铁路在运输方式竞争中的地位,极大地促进 了高速铁路在各国的迅速发展,机车车辆的技术水平是否先进主要 体现在是否拥有高速铁路的技术。 2002年,我国自行设计了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华之星动车组, 采用交流传动、动力集中方式(2M9T),设计时速270km/h,其最 高运行速度达到了321.5km/h。自2004年我国铁路第6次大提速以来, 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研制成了新型动车组,逐渐形成了CRH1、 CRH2、CRH3和CRH5等系列,现已在京津、京沪、武广、郑西、 合武、合宁等客运专线上投入使用。2010年,我国生产的高速动车 组CRH系列最高运营时速达到了486.1km/h,成为商业运营的最高速 度。
冰洋,中下游支流众多,这也是北部地区不便于修建铁路的一个原
因。
1.3.5 铁路机车车辆类型与配置
在铁路网规模、布局及运输需求结构与分布一定的条件下,铁路机 车车辆的类型与配置是影响铁路运输成本的一个重要方面。不同类 型、不同型号的铁路机车,在完成相同运输工作量的情况下,其产 生的成本效益是不一样的。不同用途、不同型号的车辆,其使用效 果也不相同。
俄罗斯铁路空间分布
总体来说,俄罗斯铁路网的分布特点是南部密集,越往北越稀疏,
极北部基本没有铁路分布,整体随领土呈东西走向。由于欧洲部分 人口众多,经济比亚洲部分发达,因此铁路网欧洲部分比亚洲部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密集。
原因很好理解,俄罗斯地理位置偏北,绝大部分属亚寒带大陆性气 候,冬季漫长而严寒,越往北气温越低,冻土层越厚,覆盖有茂密 的原始森林(尤其是西伯利亚),不利于建立居住点和修建铁路。 而且俄罗斯境内水资源丰富,三大河的流向均为从南向北,流入北
2006 年以来,我国和谐型大功率 HXN系列内燃交流传动机车诞生并批量投 入使用。HXN3和HXN5型内燃机车均为6000马力内燃交流电传动机车,采 用了 4660kW 电喷控制柴油机,排放指标达到美国环保署最新执行的 EPA Tier2标准的要求,有效油耗率每千瓦仅为200克,是世界最大功率等级的经 济、环保型机车柴油机。 HXN3和 HXN5型内燃机车具有持续牵引力大,低 油耗,低排放以及运行速度快,耐久可靠性高等一系列优点,在平直线路上 牵引5000吨,最高时速可达到120公里。
我国从1958年开始制造内燃机车,先后有东风型等3 种型号机车最早投入批 量生产。1969年后相继批量生产了东风4等15种新机型,同第一代内燃机车 相比较,在功率、结构、柴油机热效率和传动装置效率上,都有显著提高; 而且还分别增设了电阻制或液力制动和液力换向、机车各系统保护和故障诊 断显示、微机控制的功能;采用了承载式车体、静液压驱动等一系列新技术; 机车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方面,性能有很大提高。东风11客运机车的速度达到 了160 km/h。在生产内燃机车的同时,中国还先后从罗马尼亚、法国、美国、 德国等国家进口了不同数量的内燃机车,随着铁路高速化和重载化进程的加 快,正在进一步研究设计、开发与之相适应的内燃机车。
因此,生产力布局及产业结构式研究铁路运输经济分析的一个重要 前提条件,研究其变化是铁路运输经济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我国地域来哦扩、人口众多,土地资源分布和人口分布不对称,农 业生产资料、农副业产品的运输是铁路运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口 分布、农业生产资料产地分布、以农产品为原材料的加工工业布局 等因素共同决定铁路货物运输需求的空间布局。 兰州铁路局始建于 1956年,经过几代铁路职工四十年的拼搏创业, 现已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交通运输企业, 形成了以兰州为枢纽,由 陇海、包兰、兰新、宝中、兰青、青藏、干武7条干线及10余条支线 构成的西北铁路基本框架。纵横跨甘、青、宁三省(区),是亚欧 大陆桥在我国境内的重要区段。兰州铁路局营业范围包括客货运输、 商贸、宾馆、旅游广告、工业修建、房地产等多种业务,主要担当 煤炭、石油、矿产、钢铁、水泥、粮食、盐、化肥、化工产品等物 资的运输任务,经济吸引区包括甘、青、宁三省(区)及新疆、内 蒙古、西藏部分地区,达160万平方公里。
南北干线:①京广线 ② 京哈线 ③京沪线 ④京 九线 ⑤同蒲线 ⑥太 焦线 ⑦焦柳线 ⑧宝成 线 ⑨成昆线。 东西干线:A、京包线 B 、包兰线 C 、陇海线 D、兰新线 E、沪杭线 F 、浙赣线 G 、湘黔线 H、贵昆线 我国西部地区比东部地区 的城市与铁路稀疏,其主 要自然影响因素是地形 (地势)和气候;
4、城轨车辆
绝大多数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都是用来运载市内通勤的乘客,而在 很多场合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都会被当成城市交通的骨干。通常,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许多都市用以解决交通堵塞问题的方法。 美国的芝加哥曾有用来运载货物的地下铁路;英国伦敦亦有专门运 载邮件的地下铁路。但两条铁路已先后在1959年及2003年停用。目 前所有城市地下铁路仅为客运服务。
1.3 铁路运输经济学研究的前提
研究铁路运输经济问题,需要考虑自然资源分布、人口 分布、生产力分布、铁路网布局、铁路机车车辆类型与 配置、铁路运输组织技术等因素。铁路运输服务于社会 经济,自然资源分布、人口分布、生产力分布决定了铁 路运输需求的分布,进而决定了铁路网在空间上的布局 及设备配置。当各种铁路设备配置一定时,部分铁路运 输成本便已确定。因此,对铁路运输经济问题的研究是 在自然资源分布、人口分布、生产力分布基本确定的条 件下,研究如何进行铁路设备空间布局及其合理配置、 合理使用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