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的方法与技巧

合集下载

写景作文十大要素和技巧

写景作文十大要素和技巧

技巧:要细致观察,写出景物的特点。

有顺序的进行观察和描写。

要想使景物描写生动形象优美,就要巧妙运用修辞手法、优美词语、俗语以及引用古诗词或名言警句进行描写。

运用感官,多角度进行描写,使景物有声有色。

注重客观事实,动静结合进行观察。

多进行合理的联想。

注意注入人物的感情。

写景作文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写景要按方位顺序,由近及远,由远及近,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由里到外,由外到里,或由中间到四周等等有次序地描写,要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可以按景物的类别来写,如山、水、花、鸟;瀑、石、峰、洞;亭、台、楼阁等。

要写出景物的光、色、味;既要写它的静态,也要写它的动态,还可以写出它的环境气氛。

要仔细观察,抓住在不同季节里景物的不同特点进行描写,不要硬编乱造,凭自己的想象来写。

写景中也可以具体地写些人和事,若让人、景、事三者交融一体来写,可以使作文更为感人。

写景物时不要忘掉自己与景物之间的关系,要有意识地把自己的感情、感受写进去,这样使人读了会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适当地、正确地引用前人描写景物的诗词歌赋,也可以为作文增色。

这就需要你平时多加阅读和积累,别等用时再去找。

122 42 1评论分享举报匿名用户推荐于2017-12-15一、写景作文的几个要素。

(其实这些内容都是真理似的废话,谁都会讲抓特征,多观察。

但是怎么抓,怎么分层,却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第一、立足于观察:观察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尤其对于写景作文,离开了细致准确的观察,是绝对写不好的。

观察必须确立好立足点。

立足点可以是固定的 ( 空间方位 ) ,也可以是变换的 ( 移步换景 ) 。

但无论怎样必须层次清楚。

第二、抓住特征:写景物,要善于抓住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时间里的景物颜色、形态、声响、变化等方面的特征,不能生搬硬套,春天就是春光明媚,秋天就是秋高气爽。

这样,你笔下的景象就会生动起来。

第三、要层次分明:层次就是文章的内容顺序,也即表达顺序。

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心里要有数。

写景作文技巧与方法

写景作文技巧与方法

写景作文技巧与方法写景作文是一种通过文字来描绘自然景色或环境的文体。

以下是写景作文的技巧和方法:观察细节:在写景作文中,观察是关键。

仔细观察你想描述的地方,注意细节,如颜色、形状、大小、气味、声音和光线。

这些细节将丰富你的作品。

用感官描述:尝试使用各种感官来描述场景,包括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

这样可以使读者更好地感受到你所描述的环境。

使用比喻和拟人:比喻和拟人是写景作文中的有力修辞手法。

通过将自然景物与其他事物进行比较,可以让描述更具生动性。

例如,你可以说“树叶像黄金一样闪闪发光”。

选择恰当的词汇:选择形容词、副词和动词,以确保你的描述准确而生动。

避免使用过于通用的词汇,而是使用具体的形容词来传达感觉。

例如,用“碧绿的草地”代替“绿色的草地”。

构建画面:写景作文需要构建一个生动的画面,以便读者可以在脑海中看到所描述的场景。

通过有序的描述和逻辑结构来建立画面。

使用对比:通过对比不同元素之间的差异,可以让景物更生动。

比如,描述一片静谧的湖面上,一只白天鹅在水中悠闲地游弋,这种对比可以增加戏剧性。

注重情感和情感共鸣:写景作文不仅仅是冷冰冰的描述,还应该传达出作者的情感和感受。

分享你在这个场景中感到的愉悦、宁静、震撼或其他情感。

遵循时间和空间顺序:按照时间和空间的顺序来组织你的描述。

从一个点开始,然后逐渐展开到周围的景物。

这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你所描述的环境。

避免过度描述:在写景作文中,适度的描述通常比过多的描述更有效。

不要陷入冗长的修辞,让文字流畅而简洁。

反复修订:写景作文通常需要多次修订。

在初稿中捕捉思维的流畅性,然后在后续的修改中增加细节和精炼表达。

最重要的是,写景作文需要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细致入微的观察来传达给读者一种感觉,使他们仿佛置身于所描述的环境中。

不断练习和尝试不同的场景可以提高你的写景作文技巧。

作文景物描写六种技巧

作文景物描写六种技巧

作文景物描写六种技巧作文景物描写六种技巧(一)背景式景物描写背景式景物描写,就是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来展示文章的写作背景。

这种方法多用于记叙文。

用这种方法描写景物,意在为文中的人和事设置背景。

它的位置一般在文章的开头,为后面的写人叙事提供便利,如舞台演戏一般,先设置好背景,然后人物登场表演。

请看鲁迅的《故乡》一文的开头: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2000余里,别了20余年的故乡去,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这段文字,是我渐近故乡时看到的故乡景物,是通过我的观察来描写的,时令是深冬,天气阴晦,有冷风吹着,天是苍黄的,村子是萧索荒凉的,总的感觉是没有一些活气。

我在这样的背景下回到故乡,悲凉之情也就油然而生了。

这段景物描写,描绘了我的故乡萧条凉落的面貌,实际上,它是辛亥革命后10年间中国农村衰败、萧条、日趋破产的悲惨景象的缩影。

文中所写的人物,所述的故事,都离不开这特设的背景,都是在这个背景下发生的。

可见,这段景物描写,不仅给文中的人和事提供了背景内容,而且也奠定了这篇小说的悲凉基调。

运用这种方法写景,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根据文中所写的人和事选择景物描写的对象,以适应内容和情节展示的需要,也就是说,二者要密切配合,和谐一致。

如《故乡》的背景描写,与文中所写的人和事,与所要表达的主题和感情色彩完全吻合。

如果选择春天回故乡,鸟语花香,阳光灿烂,这样的景物显然与文中的人和事不相吻合,甚至相悖,作为这篇文章的背景就不合适了。

二是要安排好写景的详略,根据文章主题和情节的需要,来考虑哪种景物要写,哪种景物不要写,哪种景物要详写,哪种景物略写,要做到恰如其分。

如《故乡》的开头所写的景物有节令、天气、风、乌篷船、村子等,这些都是展示凄凉背景的典型材料,如果加进一两句鸡犬相闻或孩童嬉戏就与文章的背景不协调了。

写景的五感技巧和方法

写景的五感技巧和方法

写景的五感技巧和方法
写景时,通过五感来描绘场景可以让读者更加身临其境,感受到文字所描绘的场景。

下面我将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五个方面介绍写景的技巧和方法。

1. 视觉,通过生动的形容词和具体的细节来描绘景色的色彩、形状和光线。

例如,可以用“湛蓝的天空”、“碧绿的草地”、“金色的阳光”等词语来表达景色的美丽和绚丽。

2. 听觉,通过描写自然界的声音来增强场景的真实感。

比如,可以描述鸟儿的啁啾、树叶的沙沙声、水流的潺潺声等,让读者仿佛能够听到这些声音。

3. 嗅觉,通过描写空气中的气味来丰富场景的描写。

可以描述花香、泥土的清新气息、海水的咸涩味道等,让读者能够想象出空气中弥漫着的气味。

4. 触觉,通过描写物体的质地、温度和触感来让读者感受到场景的真实。

比如,可以描述阳光下的温暖、草地的柔软、风的轻抚等,让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这些触感。

5. 味觉,虽然在写景中不太常用,但有时也可以通过描写食物
的味道来增加场景的真实感。

比如,可以描述新鲜水果的甜蜜味道、烤肉的香气等,让读者在想象中能够尝到这些味道。

总的来说,通过五感的描写可以让读者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到
文字所描绘的场景,增强阅读的沉浸感和代入感。

在写景时,可以
适当运用这些技巧和方法,让作品更加生动和具体。

写景类作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写景类作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写景类作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写景类作文是一种描写自然景色的作文形式。

下面是一些写景类作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1. 观察:在写景类作文前,首先要进行充分观察。

仔细观察当地的自然环境,注意观察细节,包括天气、植物、动物、地形等。

2. 描述:具体而生动地描述所看到的景色。

使用形象生动的词语和句子描述景色的特点、颜色、形状、大小等。

例如,可以用"湛蓝的天空"、"碧绿的草地"、"高大的山峰"等描述。

3. 感受:在描述的同时,表达个人的感受和情感。

写出景色给人带来的美好感觉,或者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

这样可以使作文更富有感染力和真实感。

4. 结构:写景类作文可以根据时间、空间或者主题等来组织结构。

例如,可以按照时间的前后顺序来叙述自然景色的变化;或者按照空间的区域来描绘自然景色的分布;或者根据主题来描述不同的自然景色。

5. 运用修辞手法: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可以增加作文的艺术感和表现力。

比如使用比喻、拟人、借景抒情等手法来丰富描写,使作文更有表现力和意境。

6. 使用丰富的词汇:通过使用丰富的词汇,可以准确、具体地表达景物的特征。

避免使用过于普通和平凡的词汇,以避免作文显得平淡和毫无特色。

7. 结合自己的经历:将自己的经历、感受融入到作文中,使作文更富有个人色彩和真实感。

8. 注意结构和逻辑:写作时要注意作文的结构和逻辑性,使作文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充分用感性的语言去描写景物,给读者以直观的印象,同时要注重细节的描写和修辞手法的运用,让作文更加生动有趣。

写景方法和写景技巧

写景方法和写景技巧

写景方法和写景技巧写景是描写自然美景或环境的一种文学形式。

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可以让读者感受到自然的美妙与壮丽,增添文章的魅力和感染力。

下面是一些写景的方法和技巧。

1.看得仔细:写景要从细节入手,仔细观察所描绘的景物。

可以观察到细节方面的东西,如花朵的颜色、花蕊的形状、树叶的质地等等。

通过描写这些细节,可以让读者更加真实地感受到景物的美妙。

2.运用比喻和象征:比喻和象征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可以使景物的描写更富有想象力和艺术性。

通过将景物与类似的形象进行比较,可以让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景物的美。

例如,可以把阳光的光芒比喻为一把浓烈的剑,让读者感受到阳光的强烈和温暖。

3.运用色彩和光线:色彩和光线是描绘景物常用的元素。

颜色可以给人以其中一种情绪或感受,而光线可以赋予景物以特定的氛围。

可以通过描写景物的颜色和光线,来表达对美景的感受。

例如,可以描写大海的蔚蓝色和阳光的明亮,来表达大海的宽广和明媚。

4.运用动态的描写:可以通过描写景物的动态,来增添景物的生动性和活力。

可以描写树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花瓣在微雨中翩翩起舞等等。

这样的描写可以使读者更加感受到自然界的生命力和美丽。

5.运用上下文的描写:可以通过将景物置于特定的环境中,来使描写更加生动。

可以描写山川和河流的交相辉映,可以描写城市的喧嚣和繁忙。

这样的描写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景物的所在环境,增加文章的层次感。

6.运用对比的描写:通过将景物与其他事物进行对比,可以使景物的描写更加鲜明和生动。

可以描写白云在蓝天中像一片洁白的棉花,可以描写青山如大地的脊梁等等。

这样的描写可以让读者更好地感受到景物的独特之处。

7.运用感受的描写:可以通过描写自己对景物的感受,来增加描写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可以描写对美景的赞叹和感慨,也可以描写对自然的敬畏和钦佩。

这样的描写可以使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自然的伟大和美丽。

总之,写景是一种通过描写景物来表达自然美妙和自身感受的文学形式。

通过运用细节、比喻、色彩、光线、动态、上下文、对比和感受等技巧,可以使写景更加生动和有趣。

写景方法和写景技巧

写景方法和写景技巧

写景方法和写景技巧写景是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它通过文字描绘来表现自然景色的美丽与壮丽,展现了作者的感受与情感。

在写景中,采用合适的方法和技巧可以更好地传达景色的美感,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感受到自然的魅力。

一、写景方法1.用形容词描绘景色的特点与特色:形容词是描绘景色的重要工具,通过形容词的使用,可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如,用“碧蓝的海水”、“翠绿的树林”、“绵延的山脉”等形容词来描绘自然景色,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景色的美丽与壮丽。

2.运用比喻与拟人:通过比喻与拟人的手法,可以将景色与人物相联系,增强读者对景色的感知。

例如,用“大海如同一位沉默的巨人”、“太阳像是一个害羞的少女”等比喻与拟人的描写,使景色更加生动、有趣。

3.运用对比与对照:通过对比与对照的手法,可以突出景色的特点与差异。

例如,将白雪与红梅进行对比,描绘出红梅在雪中的傲然与美丽;将高山与深谷进行对照,表现出高山的雄伟与深谷的幽静。

4.运用细节描写:通过描写景色的细节,可以使读者更加深入地感受到景色的美丽与细腻。

例如,描写花朵的颜色、花瓣的形状、花香的味道等细节,可以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二、写景技巧1.注意语言的生动与准确:在写景时,语言的生动与准确是十分重要的。

要用准确的词汇来描述景色的特点,避免使用模糊或不准确的词语。

同时,应注意使用形象生动的语言,使读者能够形象地感受到景色的美妙。

2.注意节奏与韵律:写景要注意节奏与韵律的运用,通过句子的长短、音调的变化等手法来表现景色的变幻与美感。

可以使用短句来描绘景色的细节,使用长句来展现景色的广阔与壮丽,使文章的节奏感更加丰富。

3.注意结构与层次:写景时,应注意文章的结构与层次的安排,使文章的逻辑清晰,层次分明。

可以通过分段来表现不同景色的特点,使用标题来突出关键景点,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

4.注意情感的表达:写景不仅仅是对景色的客观描绘,还应表达作者对景色的感受与情感。

可以通过自身的感受来描写景色的美丽与壮丽,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共鸣。

写景 手法

写景 手法

写景手法
写景手法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探讨,包括以下几种常见的写景方法:
1. 多角度描摹:对景物进行多角度的描写,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使读者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景物的各个方面。

2. 细节描写:通过对景物中的细节进行描写,突出景物的特点,增强景物的真实感和生动感。

3. 比喻和拟人:通过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景物人格化或者与其它事物进行比较,使其形象更加鲜明。

4. 变换视角:通过变换视角来描写景物,使景物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增强读者的感官体验。

5. 情景交融:将情感融入景物描写之中,使景物描写更加富有情感色彩,增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6. 引用前人诗句:适当引用前人有关景物的诗句,可以增加文章的文学性和诗意。

7. 衬托和对比:通过衬托和对比的手法,突出景物的特点或者强调某种情感。

在写景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使景物描写更加生动、形象、具体,同时要注意情景交融,将情感融入景物描写之中,增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景的方法与技巧一、抓住景物的特征对所写景物认真观察,抓住特点,是写好这类文章的前提。

而能否抓住景物的特点,关键在于作者细心的观察,并将观察所得铭记于心。

正所谓"静观默察,烂熟于心"。

因此,要求在观察中,善于抓住不同季节、不同时间、不同地区中景物呈现出的颜色、形态、声响、气味等方面特有的变化,善手通过眼、耳、鼻、舌、身等感官去观察、体会。

这样,才能抓住景物特征加以描写。

为此,一要注意不同季节的特征。

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季节的变化会引起景物的变化。

每个季节的景物都有各自的特征;二要注意时间变化的特征。

有的景物在不同的时间往往各有特征。

白昼、夜晚、早晨、黄昏都为景物涂上了不同的色彩;三要注意气候不同的特征。

同一景物在雨中、风中、雾中、雪中所展现的景观是不同的,四要注意不同的地理特征。

南方、北方、城市、乡村、高原、平地,不同的地域,有着各自不同的景物特征。

二、要选好观察的角度选好观察的角度,就要先确立好观察点。

要根据表达的需要运用固定立足点和变换立足点观察景物的方法,或远观、或近觑、或仰视、或俯瞰。

同时,要注意观察的顺序,是由近及远,还是由远而近?是由上而下,还是由下而上?这是指空间的变换。

还可以时间的变化或游览的先后为顺序。

这样,所描写的景物才不会杂乱无章。

总之,要做多角度、多侧面的描写。

三、安排好描写的顺序景物描写的顺序一般分为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两种空间顺序--一般是取一个固定的观察点,按照视线移动的顺序依次写出各个位置上的景物。

还有一种空间顺序,不取固定的观察点,而随着观察者位置的转移来描写景物,这叫做游览顺序。

时间顺序--同一个地方在不同的时间里,其景物是有变化的,按一定的时段依次写来,可以表现出景物的丰富多姿,使人产生美的感受。

时段有长短之分,长时段如春、夏、秋、冬,短时段如晨、午、暮、夜。

选用哪一种时间顺序,应视描写对象的特点而定,四、要融情于景,表达主观感受国学大师王国维曾断言:“一切景语皆情语”。

景物是客观的,而写景之人则是有情的,作者对任何景物,总会有自己的感情。

没有感情色彩的景物只不过是苍白美丽的“躯壳”,难以达到感人的目的;同时,观察、描摹景物的过程本身也是写作主观感受的过程,因此,要在写景的字里行间,自然渗透感情,寓情于景。

做到情景交融,物我一体。

写景贵有情,在描绘客观景物的同时,要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等思想感情融注到作品中去,使读者产生共鸣,进而给读者带来愉悦之情,陶醉之情,将读者带入特定的情景之中,受到美的熏陶,获得美的享受。

五、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只写静景,很容易使文章呆滞,而只写动景,又可能失去稳定。

只有将静态描写景物形态特征和动态描写利于传神的长处结合起来,所绘景物才会具体、生动,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描写景物需要绘形、绘色、绘声,仿佛使人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这就需要尽可能选用那些生动形象的语言。

因而要善于找到最能表现景物特征的动词和一些恰当的形容词,尤其要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但要注意不能堆砌词藻。

【方法一】五觉法[解说]“五觉法”就是通过人的感官(眼、耳、鼻、舌、口、手等)充分接受外界的信息表达方式(光、声、味、嗅、触等)对物体的多重感知。

写景状物时,视觉描写和听觉描写是主要的,如果视、听、嗅、味、触五觉并用,将会产生更加细腻、逼真的描写效果。

如果我们对所需要描写的相对静止的状态加以每一种感觉的分解、描摹,便会联想得更加丰富多彩,描写得更加生动形象。

[示例]每天潮来的时候,听见海涛冲击岩石的声响,看见空际细雨似的,朝雾似的,幕烟似的飞沫升落,有时它带着腥气,带着咸味,一直冲进我们的窗棂,粘在我们的身上,润湿着房中的一切。

——《听潮》[题例]把看不见、摸不着的“风”描写得有声、有色、有法治、可感、可闻、可心,细腻而有层次,五觉并用。

[示范]沙沙,沙沙,起风了,微风徐来,像一面透明的纱布,轻拂在我的脸上,舒服极了。

迎着风深深呼吸,然后仔细辩别,风儿夹着泥土淡淡的芬芳、小草翠翠的气息,使我的心胸一下子开朗起来。

再闻闻,这味儿还有点儿甜呢。

啊,风渐渐地大了,顺着呼呼的响声寻去,远山脚下,一层白色的海涛涌过来。

【方法二】分解法[解说]写景状物一般要对所写植物、动物、自然景物,建筑物、社区环境作“镜头特写”,特写不能太笼统,要逼真、有层次,这就必须把一个整体的东西分解为右干细部来描写。

如《白杨礼赞》,就是把白杨树分解成为“干、枝、叶、皮”来写。

分解有序,抓住特征描绘,就把事物描写得形象、具体、可感。

无论是描写人物的外貌,还是写动植物形状,迹或是写景,如果想写得逼真、真体,就可利用分解法,使人物特征更加突出,使动物五官肢体活动起来,使景物层次分明,使结构有条理,也就完成了物、意、文的又重转化。

[示例]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

它的干呢,通常是丈把高,像是加以人工似的,一丈之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桠枝呢,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是加以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无横斜逸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中,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的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青色。

这是虽然在北方的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

——《白杨礼赞》[题例]写植物、写动物按其结构有序分解,再加上五觉中的任何一种可感描写,都可使动、植物的形象跃然纸上。

想想《天山景物记》中对动物旱獭的描写也采用了分解法,是怎么描写的呢?[示范]旱獭要整整在洞穴里冬眠半年,到了夏至后,发亮的酥油草把它们养得胖墩墩,圆圆滚滚。

这时它们的毛色麻黄发亮,肚子拖着地面,短短的四条腿行走迟缓,正可以大量捕捉。

【方法三】烘托法[解说]有时候,描写的对象很单调,不适宜用分解法,可运用联想、打比方多方烘托,突出其特征,表现其神韵。

[示例]这可是个好瓜。

在青蔓绿叶的掩映下,透露着碧绿的瓜皮,反射着几点柔和的阳光。

拔开枝蔓,你看吧,好大的个儿啊!它静静地躺在那儿,仿佛远古留下的一颗未曾孵化的恐龙蛋。

瓜皮上的浅绿和深绿布成了许许多多奇异的图案,深绿的似“漫江碧透”的湘江,浅绿的似朱自清先生眼里的“女儿绿”。

它映着阳光像是在用离合的神光招引着你:快来欣赏,快来品尝这造化为你为我为他奉献的神出鬼奇的甜密的“圆”。

[题例]要求:较普通的事物通过喻旨和喻体远距离的比喻烘托出事物可见的形、色、可见之色又由联想烘托出来,由于烘托得法,事物的形象跃然纸上。

[示范]蒲扇那个圆,就像奶奶手里的蒲扇。

在炎炎的夏夜,月亮爬上了树梢。

在一个小小的院落里,几张石桌,一把睡椅,躺着一个小小的我,旁边坐着满头白发的奶奶,手里拿着把圆圆的蒲扇,在我身边轻轻的摇。

赶走了夏夜的炎热,带来了风的凉爽。

那把蒲扇好旧,和奶奶一样老,上面有一条条凹起、凸下去的纹路,像奶奶那布满皱纹的脸,也像奶奶那双青筋连连、不知干过多少活的手。

夜深了。

那把圆圆的蒲扇还在摇,摇出了奶奶对我深深的爱、浓浓的情。

——形象的比喻、丰富的联想不但烘托了蒲扇的特征,而且烘托了蒲扇中寄含的感情。

【方法四】组合式,既有“特写”,又有背景式的画面“广写”。

所谓“广写”,就是把众多的场景艺术地组[解说]描写景物时合起来,展现出一幅生动广阔的画面。

常见的组合方式有“由远及近”、“由上到下”、“由周围到中心”等空间组合式,还有“春夏秋冬”、“晨午昏夜”、“四季四时”等时间组合式。

[示例]临河的土场上,太阳渐渐地收了他通黄的光线了。

场子边靠河的乌柏树叶,干巴巴的才喘过气来,几个花脚蚊子在下面哼着飞舞。

面河的农家烟囱里,逐渐减少了炊烟,女人孩子们都在自己门口的土场上泼些水,放下小桌子和矮凳:人知道,这已经是晚饭时候了。

老人、男人坐着矮凳,摇着大芭蕉扇闲谈,孩子飞也似跑,或者蹲在乌柏树下赌玩石子。

女人端出乌黑的蒸干菜和松花黄的米饭,热蓬蓬冒烟。

河里驰过文人的酒船,文豪见了,大发诗兴,说“无忧无虑”,这真是田家乐呵!——《风波》——《西瓜》天山景物记(节选)雪峰·溪流·森林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就远远地被撇在后边,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立刻会使你感到象秋天似的凉爽。

蓝天衬着高矗的巨大的雪峰,在太阳下,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下云影,就象白缎上绣上了几朵银灰的暗花。

那融化的雪水,从高悬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飞泻焉,象千百条闪耀的银链。

这飞泻下来的雪水,在山脚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可是每到水势缓慢的洄水涡,却有鱼儿在跳跃。

当这个时候,饮马溪边,你坐在马鞍上,就可以俯视那阳光透射到的清澈的水底,在五彩斑谰的水石间,鱼群闪闪的鳞光映着雪水清流,给寂静的天山添上了无限生机。

再往里走,天山越来显得越优美,沿着白皑皑群峰的雪线以下,是蜿蜒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象撑天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桠,只漏下斑点点细碎的日影,骑马空行林中,只听见马溅起漫流在岩石上的水声,增添了密林的幽静。

在这林海深处,连鸟雀也少飞来,只偶然能听到过错处的几声鸟鸣。

这时,如果你下马坐在一块岩石上吸烟休息,虽然林外是阳光灿烂,而遮去了天日的的密林中却普耀着你烟头的红火光。

从偶然发现的一棵两棵烧焦的枯树看来,这里也许来过辛勤的猎人,在午夜中他们生火宿过营,烤过猎获的野味。

这天山上有的是成群的野羊、草鹿、野牛和野骆驼。

如果说进到天山这里还象是秋天,那么再往里走就象是春天了。

山色逐渐变柔嫩,山形也逐渐变得柔和,很有一伸手就可以触摸到嫩脂似的感觉。

这里溪流缓慢,萦绕着每一个山脚,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象织不完的织锦那么绵延,象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象高空的长虹那么绚烂。

这密密层层成丈高的野花,朵儿赛八寸的玛瑙盘,瓣儿赛巴掌大。

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也显得格外精神。

在马上你用不着离鞍,只要稍微伸手就可以满怀捧到你最心爱的大鲜花。

野马·蘑菇圈·旱獭·雪莲夜牧中,草原在繁星的闪烁下或者在月光的披照中,该发生多少动人的情景,但人们却在安静的睡眠中疏忽过去了;只有当黎明来到这草原上,人们才会发现自己的马群里的马匹在一夜间忽然变多了,而当人们怀着惊喜的心情走拢去,马匹立刻就分为两群,其中一群会奔腾离你远去那长长的鬣鬃在黎明淡青的天光下,就象许多飘曳的缎幅。

这个时候,你才知道那是一群野马。

夜间,它们混入牧群,跟牧马领群,它们对许多牧马都熟悉,相见彼此用鼻子对闻,彼此用头亲热地磨擦,然后就合群地在一起吃草、嬉逐。

黎明,当牧民们走出蒙古包,就是它们分群的一刻。

公野马总是掩护着母野马和野马驹远离人们。

当野马群远离人们站定的时候,在日出的草原上,还可以看见屹立护群的公野马的长鬣鬃一直披垂到腠下,闪着美丽的光泽。

日出后的草原千进而通明,这时最便于去发现蘑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