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能思想的苇草》教案
高中语文《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教案大全

高中语文《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教案大全我很能想象一个人没有手、没有脚、没有头(因为只是经验才教导我们说,头比脚更为必要)。
然而,我不能想象人没有思想,那就成了一块顽石或者一头畜牲了。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教案大全,希望大家喜欢!高中语文《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教案大全一一、教材分析:帕斯卡尔的《思想录》与《培根论人生》、《蒙田随笔集》被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经典。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是一篇哲理性很强的文章,是帕斯卡尔记录偶尔闪现的思想,虽然是零星无序的但真实而细致,处处洋溢着理性的光芒,说出了许多我们有感悟但永远也说不出来的话。
这篇文章较为艰深,在西方哲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其语言跳跃、晦涩、不畅,故而教师要进行引导阅读。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理清思路、概括主旨的训练,培养、锻炼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2、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把握文章内容,并体会用形象化语言阐释抽象道理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围绕“人是能思想的苇草”的中心话题,通过组织讨论,要求学生把自己的人生积累和经验带入文本,与作者、文本对话,理解作者思想的深邃并能演绎自己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著名思想家对人生价值与意义的看法,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
三、重难点分析:理解帕斯卡尔“人是能思想的苇草”的著名比喻所体现的思想对人生的意义四、学情分析作为高二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人生经验和阅读积累,思想渐趋丰富,对于思想性极强的文章理解起来虽有难度,但是可以通过阅读和指导达成目标的。
五、教学方法1.学案导学。
2.教学基本环节:发导学案、布置预习→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布置作业,课后提高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结合课本注释,阅读文章,梳理段落大意,标画精彩语句、段落,标记疑难之处。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教学设计上课教案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教学设计上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文章的主旨思想,了解作者的背景和写作意图。
1.2 技能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人类思想、自由和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介绍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的散文《人是能思想的苇草》,概述其内容和结构。
2.2 课文解读分析文章的主旨思想,探讨作者对人类思想、自由和生命的独特见解。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人类的特点和价值,激发学生对文章的兴趣。
3.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的主要观点和论据。
3.3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4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文章的主旨思想,并联系实际生活,思考人类的思想、自由和生命的重要性。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4.2 阅读理解测试通过测试题目的设计,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4.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写作或思考题目,让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文章的主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课文文本提供《人是能思想的苇草》的文本,方便学生阅读和理解。
5.2 相关背景资料提供作者帕斯卡尔的背景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5.3 课堂讨论指导提供课堂讨论的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组织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第六章:教学步骤6.1 课前准备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作者背景,阅读课文并标注重要段落,准备课堂讨论。
6.2 课文朗读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重音,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6.3 课文解析教师对课文进行详细解析,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论证逻辑。
6.4 案例分析教师提供相关的案例,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高二语文下册《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教案2篇

高二语文下册《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教案高二语文下册《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教案精选2篇(一)课程名称:高二语文下册《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教案课时安排:预计2小时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作者庄子的思想观点,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中心思想。
2.培养学生对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通过课文,让学生掌握一些具体的修辞手法,比如比喻、夸张和反问等。
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文章的哲学思想。
2. 高效运用修辞手法进行文学鉴赏。
教学方法:讲授法、分组讨论法、示范引导法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教材、黑板、PPT等教学过程:Step 1 课前准备(5分钟)1. 教师准备好课本、PPT和其他教学用品。
2. 将关键字和难点标记出来。
Step 2 导入(10分钟)1. 教师先通过引入一些与课文主题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2. 通过PPT展示一幅画面,让学生猜测画面所表达的意义。
引导学生进入到本课的主题。
Step 3 阅读理解(15分钟)1. 教师让学生先默读文本,然后回答一些基础的理解题,如“课文的标题是什么?有什么含义?”“课文的内容是什么?”等等。
2. 通过讨论学生的答案,澄清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疑问。
Step 4 课文解读(20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详细解读课文的意义,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思想。
2. 引导学生参与到解读过程中,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观点。
Step 5 修辞手法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一些在课文中出现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和反问等。
2. 通过PPT展示实例,要求学生分析这些修辞手法的具体作用和效果。
Step 6 学生活动(20分钟)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一下课文中的“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这个观点是否符合他们的想法。
每个小组选出代表进行发言。
2. 学生发言: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发言表达他们的观点。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_高二语文下册《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教学设计三篇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_高二语文下册《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教学设计三篇教案网免费发布高二语文下册《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教学设计三篇,更多高二语文下册《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教学设计三篇相关信息请访问教案网。
1、通过理清思路、概括主旨的训练,培养、锻炼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2、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理解散发思想华彩的语句,体会用形象化语言阐释抽象道理的写法。
3学生把自己的人生积累和经验带入文本,与文本化为一体,并能演绎自己的认识。
4了解著名思想家对人生价值与意义的看法,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
重难点分析:理解帕斯卡尔“人是能思想的苇草”的著名比喻所体现的思想对人生的意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多媒体播放《在水一方》主题曲)“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听这首歌可以想象到成片的芦苇独守江边,在风中摇曳。
那瘦瘦的筋骨,青青的枝叶,肆无忌惮的张扬着绿的野性,任凭狂风揉摇,任凭暴雨击打。
那逆流而上寻找佳人的少年,撑着长篙,荡着轻舟,映衬着茂密的芦苇,造就了三千年文明古国某优美的诗句!2000多年以后,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同样在见到芦苇后灵光一现,咏出了“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这样的至理名言。
二、合作探究围绕问题读课文1、“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概括了人什么样的特点?2、文章的核心观点是什么?(参考:1、思考和脆弱2、思想形成人的伟大)3、为什么说“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呢?(前后四人为一组探讨,某好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或自己所知道的事例)某引入A:思想有时给思想者带来的不是尊重,而是折磨,比如屈原,“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刻画了一个英雄末路、行销骨立的形象。
他完全可以“随其流而扬其波”,站在黑暗中认为这就是光明。
为什么还要做一个孤独的思想者呢?因为,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
4、如何理解“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学生合作讨论,代表发言)某引入B:当我们用水浇蚂蚁时,许多蚂蚁就在这场水灾中丧生了。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教案教学设计1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这篇名言的内容和寓意。
2.理解人类文明的特征和重要性。
3.明白思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4.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次教学的重点是名言《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主要内容包括:1.名言的寓意和含义。
2.人类文明的特征和重要性。
3.思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通过讲解、启示、讨论、小组合作探究等多种教学方式,围绕教学内容展开教学活动。
四、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您是否听过这样一句话: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您觉得这句话有何含义?我们今天就来一起探究一下。
2.学习环节(1)教师向学生阐述名言的寓意和含义:在西方哲学史上,笛卡尔以这句话来总结人类的思想活动。
苇草是柔软而坚韧的,很容易被风吹弯,同时又很难被摧毁,我们也正是这样:是柔弱而坚韧的。
人是可以想象、思考、推理、创造的,就是我们所说的“能思想的苇草”。
(2)教师通过图片展示和课件引导学生琢磨人类文明的特征和重要性:人类文明的特征有哪些?人类文明对人类社会发展有何重要意义?通过这些问题的探究,让学生加深对人类文明的认知和了解。
(3)教师运用案例分析、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了解思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像文艺复兴和科学革命等都是人类思想的产物,这些思想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4)教师通过四种思维模式:推理、逆向、归纳和类比,分类时运用思维导图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3.巩固环节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在教室内自由探究,搜集有关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的材料并撰写作文。
四、教学评价通过齐步走、小组讨论、笔试等多种方式,对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知识掌握、思维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学生对人类文明和思想的认知还不够深入,需要更加深入浅出的教学方法来引导他们。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的教案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帕斯卡尔宣城市励志中学陆厚云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①通过理清思路,根据主旨的训练,培养、锻炼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②引导学生在整体把握文章的基础上,理解散发思想华彩的语句;③体会用形象化语言阐释抽象道理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围绕“人是思想的苇草”的人文话题,通过组织讨论,让学生感受这个比喻所体现的思想及其对人生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作者对人生价值与意义的看法,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
教学重难点:捕捉关键信息和对文中深邃思想的理解。
教学方法:采用“激趣——感知——品读、赏析——讨论——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
课堂上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朗读、欣赏、讨论、质疑”,教师适时的启发点拨,使整个教学行之有序,从而构建师生间和谐、平等、互动的语文课堂。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采用作者介绍导入法)同学们学过几何、学过物理,对帕斯卡尔这个人肯定不陌生,谁能说说他在这两个领域的成绩?(帕斯卡尔六边形定理、帕斯卡尔三角形、帕斯卡尔定理)好!看来同学们的几何、物理都学的不错。
那么,同学们知道帕斯卡尔在这两个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可以说是个叱咤风云的人物,那大家知不知道,他在哲学领域也是一位难得的才子。
(学生自己看创新设计,对作者有个大致认识)在这,老师不妨利用另一位大家的话来让咱们同学从另一侧面来对作者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维克多吉罗:“如果整个法国文学只能让我选择一部书留下,我还是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留下《思想录》,它是一个崇高的纯粹法国天才的标本。
”好!那同学们想不想成为天才?(生:想)那好!咱们一起走进这个誉有天才标本的《思想录》,通过选自它的短篇《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来汲取一点天才的精华吧!(板书课题)二、推进新课1、据题析文,带动全篇课文的学习。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①从修辞学的角度来看:比喻(暗喻)人②从句子成分上来看:人是苇草(突出强调定语:“能思想的”)设问:人就是苇草吗?作者以“苇草”为喻说明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比喻?三、文本解读1、朗读课文(个读、齐读等多种方式相结合)2、找出文眼:“思想形成人的伟大”通俗地说:就是人之伟大源于他拥有思想(反弹琵琶、逆向思维)设问:人没有思想就怎样啊?明确:如行尸走肉一般,拿作者的话说就是成了一块顽石或者一头畜牲了。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教案

【篇一】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教案《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教案一、教材分析帕斯卡尔的《思想录》与《培根论人生》、《蒙田随笔集》被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经典。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是一知识与能力1、通过理清思路、概括主旨的训练,培养、锻炼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2、引导学生在整体把握文章的基础上,理解散发思想华彩的语句。
3、体会用形象化语言阐释抽象道理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围绕“人是思想的苇草”的人文话题,通过组织讨论,要求学生把自己的人生积累和经验带入文本,与文本化为一体,并能演绎自己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著名思想家对人生价值与意义的看法,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
三、重难点分析理解帕斯卡尔“人是能思想的苇草”的著名比喻所体现的思想对人生的意义四、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多媒体播放《在水一方》主题曲)“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听这首歌可以想象到成片的芦苇独守江边,在风中摇曳。
那瘦瘦的筋骨,青青的枝叶,肆无忌惮的张扬着绿的野性,任凭狂风揉摇,任凭暴雨击打。
那逆流而上寻找佳人的少年,撑着长篙,荡着轻舟,映衬着茂密的芦苇,造就了三千年文明古国最优美的诗句!2000多年以后,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同样在见到芦苇后灵光一现,咏出了“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这样的至理名言。
二、合作探究围绕问题读课文1、“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概括了人什么样的特点?2、文章的核心观点是什么?(参考1、思考和脆弱2、思想形成人的伟大)3、为什么说“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呢?(前后四人为一组探讨,最好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或自己所知道的事例)*引入A思想有时给思想者带来的不是尊重,而是折磨,比如屈原,“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刻画了一个英雄末路、行销骨立的形象。
他完全可以“随其流而扬其波”,站在黑暗中认为这就是光明。
为什么还要做一个孤独的思想者呢?因为,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教案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教案[教学目的]1、了解作者。
2、文中重要语句的理解。
3、把握文章主旨“人因有思想而伟大”的深刻内涵。
[教学时数]一教时[教学过程]一、帕斯卡尔(1623—1662),法国17世纪最具天才的成果卓著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同时又是一位哲学家、散文大师和宗教圣徒似的人物。
他在理论科学和实验科学两方面都做出巨大贡献。
几何学上的帕斯卡尔六边形定理、帕斯卡尔三角形,物理学上的帕斯卡尔定理等均是他的贡献。
他还创制了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制作了水银气压计。
他同时还是概率论的创立从之一。
他一生体弱多病,只活了39岁,但在身后却为自己留下了高耸的纪念碑,他的主要著作是《给外省人》和《思想录》,前者常常被看做是法国古典主义散文的奠基之作,后者则为哲学和宗教方面的探讨提供了丰富的源泉,成为人因思想而伟大的一个明证。
帕斯卡尔有言:“我们人类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
”帕斯卡尔指引人的力量在于他的心灵。
读《帕斯卡尔思想录》,是一次走进大师的心灵之旅,能帮助人从精神的噩梦中苏醒。
二、关于《思想录》《思想录》集中了帕斯卡尔对于人生和宗教等问题的沉思与感悟,以其思想的深邃以及文笔的流畅隽永已经成为思想文化史上的古典著作。
本文节选自《思想录》的第六编“哲学家”,侧重于对思想之价值的体认。
世界上最伟大的随笔经典,畅销四百年,被译成几乎所有文字。
帕斯卡尔以其揭示矛盾的方法,反复阐述了人在无限大与无限小两个极限之间的对立悖反,论证了人既崇高伟大又十分软弱无力这一悖论,天才地揭示了人因思想而伟大这一动人主题。
三、课文理解1、阅读课文,先谈谈你对题目的理解。
这是一个比喻句,把人比作是苇草。
所不同的是人能够思想。
2、理解第1节“思想形成人的伟大”。
(帕斯卡尔的一个核心观点)说明人的伟大源于他拥有思想。
3、读第2、3节,作者为什么把人比作是苇草呢?帕斯卡尔先把人放在阔大浩瀚的宇宙背只能在风中无力摇晃的苇草作喻,形象写出人本身的脆弱、渺小,在大自然中是不堪一击的,这是人悲剧性的一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把握文章内容。
2、品味鉴赏两位哲学家深邃的思想。
教学设想:
1、教学重点和难点:捕捉关键信息和对文中深邃思想的理解。
2、安排两教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第一教时
内容:学习《人是能思想的苇草》
一、导入,板书课题。
帕斯卡尔是法国17世纪有一位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他的思想深受另一位法国启蒙思想家和文学家蒙田的影响。
蒙田认为思想很难保留和捕捉,“我把思想写下来,乐事,我写下的却是思想逃逸了”,因为人的记忆能力差,念头过多,要捕捉到有价值的思想全靠运气。
于是帕斯卡尔追随蒙田《随笔录》的方式,记录下偶然闪现出的思想,并保持原貌,这就是《思想录》。
这些零星无序的思想比逻辑演绎的思想更加真实、细致,是一种智慧而不是胡思乱想。
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思想录》中有关思想价值的一个段落,来体会其思想的光辉。
二、要求学生围绕以下问题阅读课文,重点看看文章说了几个方面的内容。
思考:“人是能思想的苇草”概括了人什么样的特点?为什么说人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思想既然是无与伦比的东西,为什么又说它有缺点又是卑贱的?如何认识人是可悲与伟大的统一体?
师生讨论问题;
①文章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第一段:思想形成人的伟大。
即:人之伟大源于他拥有思想。
②作者以“苇草”为喻说明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比喻?
◆形象写出人的渺小、脆弱,在大自然面前的不堪一击。
这样比喻是为了衬托出思想的力量:思想使渺小的人变得高贵和有尊严。
宇宙的浩大,能毁灭脆弱渺小的人;人却因为思想,可以概括宇宙,这就是人在宇宙中的全部尊严。
③为什么说“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怎样理解“这就是道德的原则”?
作者把思想看作人之所以为人及人超出其他万物的标志。
因为人是高于自然的,在自然界中人有着绝对的优势,它的优势表现在精神上,在他的思想上,思想可以超越自然,超越物质,可以通向无限,这使得人在自然中有了尊严,有了主宰世界的能力,所以说:“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提高自己”,要“努力好好地思想”,这就是我们存在于世界的意义,人在自然中的崇高使命。
这里作者把
这一使命上升到道德层面,换言之,人若不努力思考,就不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即丧失了人之为人的起码条件。
④怎样理解“表现为天使的人却表现为禽兽”?
◆作者认为,人的心灵追求与实际表现是矛盾的。
人,即使他堕落了,但也没有完全泯灭心中的灵性之光,所以他才会想表现为天使;但是这个善良的愿望只是人的显意识,而在这一意识的冰山下蠕动的,常常是连禽兽都不如的邪恶,而人又常常由以示或者无意识地漠视这种邪恶。
有一句老话:善良的愿望优势八人引导到地狱中去,这些善良的愿望可以用自有、民族、平等、博爱等名之,也可以用幸福、革命、富裕、正义等描绘,但在历史上,有多少罪恶都是凭着这些善良的愿望而大行其道。
⑤“思想由于他的本性是何等地伟大啊!思想又由于他的缺点是何等卑贱啊!”这里的“本性”和“缺点”指什么?
◆思想是伟大的,因为它是独立的、自由的,这本身就是一种可惊叹的、无与伦比的东西。
正是它使人如芦苇一样脆弱的生命变得有力;使它使人高于其它万物,超越了一切貌似强悍的对手,成为万物灵长;使它使人拥有了尊严,使它形成了人的伟大。
这就是思想的本性。
同时,它又是卑贱的的。
帕斯卡尔认为“欲念和强力是我们行为的一切根源”,人们总是被许多虚幻、邪恶的欲念包围着,它驱使人们追求享乐、追求安适、追求衣食温饱,追求天伦之乐,人们永远不会满足于此,妄想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