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情绪劳动与管理
情绪劳动与管理PPT文档64页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情绪劳动与管理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情绪劳动》PPT课件

精选PPT
10
情绪劳动的管理
(二)员工层面 (1)自主调节策略
(2)表面扮演策略 表面扮演,是指员工压制个人感觉到的真实情绪而假装表现出
组织所要求的情绪的一种方式。
(3)深层扮演策略 深层扮演,就是为了按要求进入角色,尽量去体验必须产生的
情绪。
(4)失调扮演策略 员工保持平静的中性心情去应对各种环境刺激,以便集中精力
影响到员工的身心健康,如产生工作压力、导致工作倦怠、 威胁身体健康等不良症状进而影响工作效率。
精选PPT
9
情绪劳动的管理
由于情绪劳动的影响是双层面的,因此,对于情绪劳动的管理,也需要 从企业的组织层面和员工层面进行。
(一)组织层面 (1)为员工的“情绪劳动池”注入“能量”
(2)为员工“减压”,疏导员工负面情绪
绪表达的过程。
精选PPT
4
情绪劳动
二、情绪劳动的条件及本质
Hochschfld指出情绪劳动发生的三个条件: ➢与公众是面对面或声对声的进行接触。 ➢目的是使顾客产生某种情绪状态和情绪反应。 ➢按一定的规则来表达 。
Zapf指出情绪劳动的本质:
个人根据组织制定的情绪行为管理目标所进行的情绪调节行为。根据个 体努力程度的不同,情绪调节可以分为表层调节和深度调节。表层调节 和深度调节的本质区别在于个体的情绪表达是否反映了其真实的情绪体 验。情绪劳动是个体为了满足组织的要求而表现出一定的情绪行为,情 绪劳动对个体和组织都会产生影响,这些影响既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 是消极的。
其次,他们认为情绪劳动并非一定要有努力的付出,表层扮演和深层扮 演可能成为一种日常的、不需努力的行为,而不是压力的来源。
再次,在情绪劳动的结果方面,他们主要关注可见的情绪表达与工作效
第十章 情绪劳动与管理

第三节 员工工作倦怠分析
一、工作倦怠的概念及结构 1974年,弗罗登伯格首先提出倦怠一词 (burnout)。 倦怠是一种情绪性耗竭的症状,这种症状最 容易在工作情境中出现。当工作本身对个人 的能力、精力以及资源过度要求,从而导致 工作者感到情绪枯竭、筋疲力尽时,工作倦 怠就产生了。
马斯拉奇认为,人们对服务性职业者往往 存在一种期望,希望他们一贯地提供优质 服务。这种社会期望造成他们在进入职业 之后不得不持续地投入大量的情绪、生理 等方面的精力来应付服务对象的要求,久 而久之,就容易形成身心俱疲的症状。 马斯拉奇把这种由于长期对情绪及人际应 激源做出反应而产生的心理综合症称为工 作倦怠。
组织情绪表现规则包含两个维度:情绪的表现 性维度和情绪的自主性维度,这两个维度都是 由不同程度内容组成的连续体。 表现性维度的一端是显性的情绪表现规则,即 组织内部明文规定工作中期待员工表现的情绪; 另一端是隐性情绪表现规则,指组织期待但没 有明文规定员工表现的情绪。如希望员工见到 领导时有殷勤的表现。 自主性维度的一端是强制性情绪表现规则;另 一端是自主性情绪表现规则。两维度相互结合 构成员工在面对情绪规则时的不同应对状态,
1981年马斯拉奇编制了工作倦怠量表,并将工 作倦怠从三个维度加以定义。 情感耗竭。是这一系列症状的主要方面,被认 为是倦怠最具代表性的指标。它的特征是缺乏 活力,有一种情绪资源耗尽的感觉。此外,情 感耗竭经常伴随着挫折、紧张,所以员工会在 心理层面上自认为无法致力于工作。
去人格化。工作倦怠的第二个维度,视服务 对象为“物”,而不将其当成“人”看待, 表现为对他人消极、冷淡、过分隔离、愤世 嫉俗等态度和情绪。去人格化是员工过度紧 张或耗竭时的一种防御性反应。 个人成就感降低。表现为自我效能感降低, 自尊心下降,感觉无助,倾向于对自己做负 面评价,工作满意度也随之降低。
《情绪劳动及管理》课件

销售行业的情绪劳动
销售过程中需要 保持积极、热情 的态度
面对客户质疑和 拒绝时,需要保 持冷静和耐心
需要具备良好的 沟通技巧和表达 能力
需要具备良好的 心理素质和抗压 能力
管理层的情绪劳动管理
情绪劳动的定义:管理层 在管理过程中需要表现出 特定的情绪,以影响员工 的工作态度和行为。
情绪劳动的重要性:情绪 劳动可以增强员工的工作 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 促进团队合作。
ppt公司
情绪劳动及管理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PPT
目录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01
情绪劳动的概念
02
情绪劳动的表现形式
03
情绪劳动的管理策略
04
情绪劳动在工作中的应用
05
情绪劳动的挑战与应对
06
01
添加章节标题
01
情绪劳动的概念
情绪劳动的定义
情绪劳动是指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有意识地调整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以符合工作要求。
和热情
消极情绪劳动
表现虚假:为了达到工作目 标,不得不表现出虚假的情 绪
压抑情绪:为了保持职业形 象,不得不压抑自己的真实 情绪
忽视需求:为了完成任务, 不得不忽视自己的需求和感
受
承受压力:为了维持工作状 态,不得不承受巨大的心理
压力
自然情绪表达
面部表情:通过面部肌肉的变化 来表达情绪
语音语调:通过声音的变化来表 达情绪
职业倦怠与应对
职业倦怠:长时间工作导致的身 心疲惫、情绪低落
心理调适:学会自我调节,保持 积极心态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应对方法: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 时间,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第十章情绪劳动与管理

(2)情绪劳动对企业的影响。 情绪劳动是企业增强自身竞争优势的重要
途径。通过建立情感性的企业文化和相应 的制度来激励服务人员的情绪劳动,增强 顾客的消费体验,从而提高顾客的满意感 和忠诚皮。 新加坡航空公司在此方面有相当成功的经 验。
第十章情绪劳动与管理
第二节 情绪劳动与员工心理健康
(3)情绪劳动要所遵循的情绪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是组织 所规定的。
第十章情绪劳动与管理
情绪劳动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情绪劳动需在与顾客面对面、声音对
声音的互动中完成; (2)情绪表达要用来影响他人的情绪、态
度和行为; (3)情绪的表现要遵循一定的规则。
第十章情绪劳动与管理
本书将情绪劳动定义为: 当组织中的员工与其他人进行面对面或语
第十章情绪劳动与管理
(3)情绪的多样性。一般认为,要求表现较 多情绪的劳动,其情绪劳动强度就比较高。
不同职业对情绪多样性的要求是不同的,一 些职业(如幼儿教师、护士)要求比较丰富的 情绪表现。有些职业对情绪的要求则比较单 一。
第十章情绪劳动与管理
(4)情绪失调。 情绪失调是情绪劳动的负面结果。长期体
到自己的角色,做出恰当的情感表达;一 方面适当调整真实情感,适当控制持续时 间,减少自身情感的损耗。
第十章情绪劳动与管理
一般说来,每个组织对员工情绪劳动的 作用都有这样的共识:员工的积极情绪 有利于组织发展,消极情绪有害于组织 发展。提倡积极情绪,遏制消极情绪成 为组织情绪表现规则的主要内容。
第十章情绪劳动与管理
第十章情绪劳动与管理
劳动,不仅是体力、脑力的付出, 更是情绪资源的付出。
第十章情绪劳动与管理
第十章情绪劳动与管理
情绪劳动与管理

服务行业员工需要表现出友好、耐心和专业的态度,以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他们需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以符合工作要求,同时保持与客户的良好互动。
服务行业员工需要具备高度的情绪管理能力,以便在面对各种情境时保持专业和友好的态度,从而提高客户满意度。
服务行业员工的工作往往涉及到与客户的直接互动,他们需要时刻关注客户的需求和反馈,并表现出积极、友好的态度。在面对客户的投诉或不满时,他们需要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影响到客户的关系和满意度。此外,服务行业员工还需要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以适应不同情境和工作要求。
情绪劳动的规范与标准
薪酬与福利激励
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和福利,激励员工更加积极地应对情绪劳动。
晋升与职业发展激励
为员工提供晋升机会和职业发展空间,使他们更有动力去应对情绪劳动。
表彰与认可激励
对在情绪劳动方面表现优秀的员工给予表彰和认可,树立榜样,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情绪劳动的激励机制
04
情绪劳动在工作场所的应用
详细描述
情绪劳动不仅是一种负担,也是一种资源。研究如何通过有效的情绪调节和管理,将情绪劳动转化为个体心理资本的提升,如自信、韧性、乐观等,对于促进个体心理健康和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
情绪劳动的心理资本转化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服务行业的情绪劳动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服务行业的情绪劳动
管理层人员需要表现出自信、稳定和专业的情绪状态,以树立良好的榜样并管理团队。他们需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以避免对团队产生负面影响。
管理层人员需要具备高度的情绪管理能力,以便在面对各种挑战和压力时保持冷静和自信,从而更好地领导团队。
管理层人员的工作涉及到决策、协调和解决问题等任务,他们需要时刻保持冷静和自信的情绪状态,以便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压力。在面对团队成员的反馈和问题时,他们需要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对团队产生负面影响。此外,管理层人员还需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以更好地适应不同情境和工作要求。
情绪劳动管理演讲稿范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关于情绪劳动管理的一些想法。
在当今这个快节奏、高压力的职场环境中,情绪劳动管理已经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议题。
它不仅关系到我们个人的心理健康,也直接影响着团队的凝聚力和工作效率。
下面,我将从情绪劳动的定义、情绪劳动管理的必要性、情绪劳动管理的策略以及如何提升情绪劳动管理能力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情绪劳动的定义首先,让我们来明确一下什么是情绪劳动。
情绪劳动,又称情感劳动,是指员工在工作中需要表达或调节自己的情绪,以适应工作要求,满足客户或同事的需求。
它包括情绪表达和情绪调节两个方面。
例如,客服人员需要始终保持微笑,即使面对的是极度愤怒的客户;销售人员需要展现出自信和热情,以吸引潜在客户。
二、情绪劳动管理的必要性1. 提升员工满意度:有效的情绪劳动管理可以帮助员工更好地应对工作中的压力和挑战,从而提高工作满意度。
2. 增强团队凝聚力:当团队成员都能够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相互支持和鼓励时,团队的凝聚力将得到显著提升。
3. 提高工作效率:情绪稳定的员工能够更加专注地工作,减少因情绪波动导致的失误,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4. 塑造企业形象:员工的情绪表达直接影响到企业形象。
积极、热情的服务态度能够提升企业形象,吸引更多客户。
三、情绪劳动管理的策略1. 培训与教育:为员工提供情绪劳动相关的培训,帮助他们了解情绪劳动的重要性,掌握情绪调节的技巧。
2. 建立支持系统:为员工提供心理咨询、压力管理等支持服务,帮助他们及时调整情绪。
3. 优化工作环境:营造一个积极、和谐的工作氛围,减少员工的工作压力。
4. 明确角色定位:为员工明确角色定位,让他们明白自己的工作职责和期望,减少不必要的情绪负担。
5. 激励与奖励:对在情绪劳动方面表现突出的员工给予适当的激励和奖励,树立榜样。
四、如何提升情绪劳动管理能力1. 自我认知:了解自己的情绪反应,学会识别和接纳自己的情绪。
情绪劳动与管理共64页PPT

4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他 的才能 。—— 罗伯斯 庇尔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马斯拉奇把由于长期对情绪及人际应激源做出反应而产 生的心理综合症称为工作倦怠。并且提出了工作倦怠的 三维度理论模型。
MBI:服务行业
28
马斯拉奇对工作倦怠理论的调整:MBI-GS 29
• 以工作情境为中心的干预策略强调从减少工作负荷、角 色冲突、角色模糊等工作需求和加强社会支持、组织公 平、工作自主性等工作资源两个方面进行干预。
36
• 2.从努力——奖酬平衡理论角度来看 • 员工投入的个人努力和获得的奖酬之间的不平衡是倦怠
产生的根源,因此可以从个人努力和奖酬系统两方面对 倦怠的产生进行干预。
强制性表现规则
指组织虽然期待员工在工 作中表现出某种情绪,但 并没有明文规定,而是希 望员工能通过感同身受、 潜移默化的表现在自己的 行为中。
显性表现规则
指组织内部明文规定工作 中期待员工表现的情绪
自主性表现规则
隐性表现规则
组织情绪表现规则
指员工工作过 程中自然流露 出的某种情绪
16
自主性表现规则 强制性表现
• 情绪劳动者时刻进行着情感强化和情感置换的过程: • 一方面要增强自己和服务对象之间的亲密感,把陌生的
服务对象想象成自己的朋友和亲人; • 另一方面则要隐藏自己的真实情感,正确表达企业需要
的情感。
在这种情况下,员工长时间压抑自己的真情实感,很可 能出现一些不良的后果,主要表现在情感耗竭、去人格 化和工作满意度降低三个方面。
39
• (二)研究视角的扩展 • 组织结构的变革,必然引起组织成员心理上的种种变化,
工作倦怠的影响因素及具体表现也会有所不同,这也要 求组织和个体采用相应的措施来加以控制和干预。
• (三)研究区域的扩展 • 主要表现在跨文化研究上。
非专业助人行业
MBI拓展 30
工作倦怠的五因素模型 31
32
• 为什么会觉得倦怠?
工作倦怠的理论:应激资源守恒理论 33
二、工作倦怠的影响因素 34
工作环境成因论
人格特质论
认为工作环境等外界因素是倦怠 形成的主要原因。
按照应激资源守恒理论,当工作 环境等外界因素对个体的要求持 续超过个体具有的有效应对资源 时,就会发生资源枯竭。
第四篇 情绪管理
情绪劳动与管理 应激与挫折管理 员工卷入与管理
第十章 情绪劳动与管理
情绪劳动概述 情绪劳动与员工心理健康 员工工作倦怠分析
第一节 情绪劳动概述 3
什么是情绪劳动?请先看一个例子 当电梯小姐遇到淘气的蜡笔小新
再看一次电梯小姐的表情
真实的情绪
这便是「情绪劳动」 (emotional labor)
基于工作考 虑,努力表 现出来的情 绪表情
一、何谓情绪劳动 6
• 情绪劳动的概念最早由霍奇德于1983年提出, 他认为,情绪劳动多存在于情感密集型行业(如 护士、教师、服务员等),是指劳动者为了获得 一定的报酬而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控制,以营造出 公众可以观察并接收的面部和身体上的动作表现。
情绪劳动是为了获得报酬,其目的性很明确
• 它要求员工能够表面上表 现出职业所需的情绪,而 内心仍保持中性。
第三节 员工工作倦怠分析 26
• 一、工作倦怠的概念及结构 • 二、工作倦怠的影响因素 • 三、工作倦怠的干预措施 • 四、工作倦怠研究的新趋势
一、工作倦怠的概念及结构 27
• 1974年,弗罗登伯格首先提出了倦怠一词,他认为,倦 怠是一种情绪性耗竭的症状,这种症状最容易在工作情 境中出现。
情绪劳动通过面部表情和身体行为及语音来表现
情绪劳动强调的是控制自然情绪,使其适合特殊 岗位和工作环境的要求。
本书对情绪劳动的定义: 7
• 当组织中的员工与他人进行面对面或语音(如电话或邮 件)沟通和交往时,为完成组织任务,根据组织有关规 则和要求做出特定情绪表现的过程。
• 当强颜欢笑变成工作,当忍气吞声变成职责
这些因素包括:工作角色冲突与 模糊、工作负荷、工作可控性、 报酬、工作群体、社会支持系统、 时间压力、组织公平、组织与管 理变革以及需要持续、频繁、深 入地与工作对象接触等。
认为个体的人格、态度等内 部因素以及某些人口统计学 变量可以更有效地解释倦怠 的形成。
性格被动、退缩、不合作、 疑心重、易激惹、低勇敢性、 外控、防御性应付、低自尊、 A型行为模式等人格变量与倦 怠关系密切。
(3)深层扮演
• 深层扮演策略就是为了按 要求进入角色,尽量去体 验必须产生的情绪。
• 在这种情况下,表情行为 是发自内心的。
• 深层扮演是个积极主动的 过程,要求员工尽可能努 力激活那些能够引起某种 情绪的思想、想象和记忆 等心理活动。
(4)失调扮演
• 这种策略要求员工保持平 静的中性心情去应对各种 环境刺激,以便集中精力 去完成主要任务。
年龄、性别、婚姻状况也会 影响倦怠的发生。
三、工作倦怠的干预措施 35
• 1.从资源论角度
• 将干预措施分为以人为中心的干预策略和以工作情境为 中心的干预策略。
• 前者强调加强员工的内部资源,从认知角度改变个体应 对压力源的反应,包括减少期望、重新解释工作意义, 以及培养乐观态度、组织承诺感、正性情绪和主动策略 等。
8
• 霍奇德并且提出了六个最需要用到情绪劳动的工作类型: • (1)专业性、技术性工作; • (2)经营管理者; • (3)销售人员; • (4)办事员; • (5)服务性工作; • (6)私人家庭工作者。
二、情绪劳动的结构与分类
• 莫里斯和费得曼将情绪劳动划分为四个维度:
9
10
11
• 根据情绪劳动所动用的情绪资源层次的不同,情绪劳动 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 3.从匹配理论角度看 • 人与工作的不匹配造成了倦怠的产生,因此就应该从匹
配角度实施干预措施。 • 同时,将组织特征干预与教育干预结合起来,改变员工
的消极态度和技能,实现匹配。 • 工作匹配、奖酬匹配、社会交往匹配、公平匹配、员工
与组织匹配等。
四、工作倦怠研究的新趋势 37
• (一)研究内容上的扩展 • 将工作投入的概念补充进工作倦怠模型,把倦怠与投入
13
• 与情绪劳动紧密相连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组织的规则。
• 一般说来,每个组织对员工情绪劳动的作用都有这样的 共识:员工的积极情绪有利于组织发展,消极情绪有害 于组织发展。
• 因此,提倡积极情绪,遏制消极情绪成为组织情绪表现 规则的主要内容。
组织情绪表现规则 14
15
指组织强制性 地要求员工工 作表现出的某 种情绪
显性表现规则 认同 顺从
隐性表现规则 内化 应激
对组织不同表现规则的应对状态
三、情绪劳动的主要作用与影响 17
第二节 情绪劳动与员工心理健康 18
• 一、情绪劳动中的心理健康问题
• 二、情绪劳动中的自我管理策略
情绪劳动的情绪效应 19
后两者为负面效应,也是工作倦怠的来源。
一、情绪劳动中的心理健康问题 20
21
情绪劳动在进行角色转换时还存在以下问题 22 分不清楚哪些情感属于 自己的情感,哪些情感 是与工作相关的情感。
工作状态下和生活状态 下的角色冲突。
“虚拟关系”,员工的 工作角色与其自身的感 受出现分离与脱节。
二、情绪劳动中的自我管理策略 23
• 你们是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的?
24
(1)自主调节
• 想一下:
12
•例如: •当医生看到一个被病痛 折磨的病人,他可能首 先想到的不是“这是我 的工作,我应该去帮助 他”,而是本能地想到 去帮助他。 •如果医生每天接触很多 病人,他们可能变得麻 木,但为了完成职责, 他们需要情感性的表现。 •但是被服务者可能会表 达不满,因此医生要在 自发的情感和职业情感 之间取得平衡。
看作是一个三维连续体的两个极端点,这三个维度分别 是精力、卷入和效能。
工作投入
38
倦怠
• 工作投入指一种感觉充满精力,能有效地进入到工作 状态并与他人和谐相处的状态,这对个体与组织而言 都是积极的、高效的工作状态。
• 倦怠是一种感觉无效能、耗竭以及与工作及他人疏离 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体的精力变得耗竭,卷入 程度低,效能感丧失。
(2)表面扮演
• 该策略把情绪看作一种自 • 指员工尽量调控表情行为
主的体验过程,当事人没
以表现组织所要求的情绪,
有必要刻意扮演,以自动
而内心的感受并不发生改
模式来完成情绪表达即可。 变。
• 在感觉到某种情绪时就自 然流露,产生相应的情绪 反应,这种情绪劳动不需 要有意识的努力。
• “陪笑脸”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