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笛卡尔与培根

合集下载

笛卡尔简介

笛卡尔简介

勒内·笛卡尔(1596~1650)[美]迈克尔·H·哈特著苏世军周宇译著名的法国哲学家、科学家和数学家勒内·笛卡尔于1596年出生在都兰省海乐村。

少年时期他上过一所环境优雅的耶稣会学校──尖塔中学。

二十岁在普瓦提·埃大学获得法律学学位。

虽然笛卡尔受过良好的教育,但他却认为除了数学以外,任何其它领域的知识皆是有懈可击的。

从此,他没有继续接受正规教育,而是决定漫游整个欧洲,开阔视野,见悉世面。

由于笛卡尔的家庭经济富裕,足以使他囊满无挂,悠哉游哉。

从1616年到1682年,笛卡尔做了广泛的游历。

他曾在三个军队中(荷兰、巴伐利亚和匈牙利)短期服役,但是他显然未参加任何战斗。

他还观光过意大利、波兰、丹麦及其它许多国家。

在这些年间,他系统陈述了他认为他发现真理的一般方法。

他五十二岁时,决定用此方法将世界做个综合性的描述。

当时他定居荷兰。

此后的二十五年一直生活在那里,他选择了荷兰,因为那里有更多的思想自由,还可以躲避巴黎社会的纷扰。

1629年他写了《思维指南录》一书,概述了他的方法(但是这本书从未完稿,也许从未打算发表,直到他去世五十多年后他的第一版才问世)。

在1630年到1634年期间,笛卡尔运用自己的方法研究科学。

为了学到更多的解剖学和生理学知识,他亲自做解剖。

他在光学、气象学、数学及其他几个学科领域内都独立从事过重要研究。

笛卡尔本想在一本题为《世界》的书中介绍他的科研成果,但是当该书在1633年快要完稿时,他获悉意大利教会的权威们宣告伽利略有罪,因为他拥护哥白尼的日心说。

虽然笛卡尔在荷兰未受到天主教权威的迫害,但是他还是决定谨慎从事,收书稿进箧入匣,因为在书中他捍卫了哥白尼的学说。

但是在1637年他发表了最有名的著作《正确思维和发现科学真理的方法论》,通常简称为《方法论》。

《方法论》是用法文而不是用拉丁文写成的,一切有文化的人都可以通读,包括没有学过古典语言的人。

西方哲学史中49位哲学家的核心思想

西方哲学史中49位哲学家的核心思想

西方哲学史中49位哲学家的核心思想1.泰勒斯——水是万物的始基这一命题开创了人类认识的一个新时代,拉开了从哲学的角度审视世界的大幕。

2.阿那克西曼德——世界源于无定阿那克西曼德生于米利都,是泰勒斯的追随者和最出色的学生。

3.阿那克西米尼——世界源于无限的空气在西方哲学史上,他开创了用事物量的变化来说明事物在性质上的区别的历史。

4.毕达哥拉斯——万物都是数“最优秀的人则献身于发现生活本身的意义和目的。

他设法揭示自然的奥秘,热爱知识,这种人就是哲学家。

”5.巴门尼德——存在是一从巴门尼德开始,哲学的研究开始进入思辨的领域。

6.赫拉克利特——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一切皆流,无物常住。

”7.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他是第一个自称为智者的人,也是古希腊第一位公众教师,还是第一个收学费的人。

8.苏格拉底——自知其无知就是这么一个其貌不扬的人物,让很多年轻人聚集在他的周围,和他就形形色色的问题展开激辩,成为他们的精神导师和良师益友。

9.芝诺——飞矢不动亚里士多德说他是论辩法即辩证法的创始人。

他的论证方法及辩论技巧,是后来智者们的思想渊源,促进了逻辑和理论思维的发展。

10.恩培多克勒——同类相知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的色彩,可以说在他那里,哲学家、预言者、科学家和江湖术士等等身份经常交错出现,以至于我们无法确切地勾勒出他的形象。

11.阿那克萨戈拉——异类相知作为原子唯物论的思想先驱,阿那克萨戈拉凭借自己的哲学活动和哲学思想证明了自己的价值,也赢得了足够的尊重。

12.柏拉图——物质世界的背后存在一个理念的实体世界爱默生则如此称赞柏拉图和他的代表作《(理想国)》:“柏拉图就是哲学,哲学就是柏拉图。

”“烧掉所有的图书馆吧,因为它的全部价值都在这本书里了。

”13.德谟克利特——原子与虚空生成宇宙德谟克利特被马克思和恩格斯称为“经验的自然科学家和希腊人中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14.第欧根尼——别挡住我的阳光“一个哲人,即便他身为奴隶,也是他人的自然统治者,就像医生是病人的导师一样。

哲学最经典十句话

哲学最经典十句话

哲学最经典十句话1. “我思故我在。

”——笛卡尔- 有一次我在做作业的时候,遇到一道特别难的数学题,我绞尽脑汁地想啊想,我问旁边的小伙伴:“你说我能做出来吗?”小伙伴说:“当然啦,你好好想想呀!”就在我不断思考的时候,突然灵光一闪,我找到了方法。

这不就像笛卡尔说的“我思故我在”吗?思考真的能让我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呀!2. “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

”——苏格拉底- 那天我看到邻居家的大哥哥整天无所事事,我就问他:“你这样每天不做点有意义的事,不觉得浪费时间吗?”他却无所谓地耸耸肩。

我就想到苏格拉底的这句话,一个人如果不认真思考和审视自己的生活,那这样的人生多没意思呀!就像那个大哥哥,难道要一直这样浑浑噩噩下去吗?3.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莱布尼茨- 记得有一次和朋友们去公园玩,我们看到好多树叶,我捡起一片说:“每片树叶都不一样呢!”朋友也说:“是呀,就像我们每个人也都不一样。

”这不就是莱布尼茨说的嘛,世界上找不到完全一样的东西,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多神奇呀!4.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 有一天我看到电视里在讲一些关于人际关系的事,我就想到马克思的这句话。

我们可不是孤立的呀,我们和家人、朋友、同学都有着各种联系,这些联系构成了我们的生活,我们在这些关系中才成为了真正的自己,不是吗?5. “存在即合理。

”——黑格尔- 有一次我看到路上有个奇怪的人在做一些奇怪的举动,我正觉得奇怪呢,爸爸说:“存在即合理,也许他有他的原因。

”是呀,虽然我们可能不理解,但每件事的发生都有它的道理,就像黑格尔说的这样,我们不能轻易去否定呀!6. “知识就是力量。

”——培根- 在学校里,我们经常比赛谁知道的知识多,每次我答对了很多问题,就觉得特别有成就感。

这时候我就会想到培根的这句话,知识真的能让我们变得强大呀,能解决好多问题呢,不是吗?7. “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

经验论哲学与唯理论哲学

经验论哲学与唯理论哲学

经验论哲学与唯理论哲学17世纪就是哲学与科学兴盛的时代;在此一时期,许多哲学家(如培根、笛卡尔、莱布尼兹等)同时也是科学家。

不同的科学研究方法使他们在认识问题上产生了不同的观点,普遍运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对各种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和实验的方法,二是对各种观察材料和实验的结果进行数学处理和理性分析、推理的方法。

而培根代表着实验科学的哲学,这种哲学起源于对客观世界的感觉,这是「外在的经验」。

而笛卡尔代表着自我意识的哲学,这种哲学产生于对理性自我的反省,这是「内在的经验」。

从培根和笛卡尔开始,哲学才把重心转移到认识论。

亦即,17-18世纪的西欧哲学,其主要兴趣就表现为对知识来源、过程及其真理性等问题的探讨。

经验论与唯理论之差异:休谟的不可知论割裂了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莱布尼兹的独断论则直接把思维等同存在。

直到康德至黑格尔的德国古典哲学时期,才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和辩证综合。

经验论哲学一、早期的经验论产生于17世界的英国,因应当时科学之兴盛而产生的思想潮流。

(一)培根→知识即力量、四假象说、科学归纳法、双重真理1.经验论哲学的开创者;根据科学的实验精神,首先建立了经验归纳法。

2.他强调科学知识必须以自然事物作为研究对象,以感觉经验作为认识的起点,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实现对自然形式或规律的认识。

3.认为对客观事物的感觉是一切知识的源泉;真正的科学认识应该从感性材料出发,经过理性的归纳逐步上升到真理性的知识,4.他的名言:「知识即力量」;认为人只有通过认识自然才能获得支配自然的力量。

此一主张,成为近代科学理性冲破蒙昧的宗教思想专制的第一声吶喊。

5.四假象说:培根认为人们对自然的观察常常被他们心中各种先入为主的思想偏见所遮蔽,因此,无法获得真正的科学知识。

(1)族类的假象:亦即,总是以人类的尺度而非宇宙的尺度来作为认识的根据,从而使自然事物的性质常常因为人类理智的偏见而遭到扭曲。

(2)洞穴的假象:这是指个人受其习性、环境和教育的影响而产生的偏见,导致了认识的偏差。

浅析古代_近代_现代西方哲学的区别与联系

浅析古代_近代_现代西方哲学的区别与联系

洛克创造了理念论的意义理论; 密尔提出 主张: 哲学的目的就是通过语言分析使思想的逻辑变得清晰, 出了名称所指理论; 哲学就是语言批判。除上述主张外, 现代语言哲学家们还对 语言的本质、 原则、 类型、 与逻辑的关系、 语言符号等语言哲学 论题, 进行了谈论, 意图通过语言分析为哲学创立一门严格地 清晰精确的工作语言。 四、 结论: 三阶段西方哲学的区别与联系 如上所述, 可以看到: 西方哲学经历古代本体论哲学的发 展和转向、 近代知识论哲学的兴起和繁盛及现代语言哲学的 最终形成和发展三个大的阶段。 这三个阶段的西方哲学各有 特点, 并各有其独特的对象、 中心区域和重点论题, 区别极其 明显, 甚至可以说, 区别是重大的, 甚至是原则性的。这正如 杨方教授所指出的那样: “哲学对象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随 着哲学的演进而变迁, 哲学必须每隔一段时间便开辟和发展 新领域, 才能不断地向前发展。 ” 但另一方面, 西方哲学的不同发展阶段之间又是密切联 系的。无论人类社会和历史发展阶段多么不同, 哲学的使命
了词语的内涵和外延的理论; 布伦塔诺则提出了意向性的理 论。可见, 现代语言哲学才产生是有其悠久的哲学历史起源 的, 现代哲学和近代、 古代哲学之间确实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哲 学内在逻辑联系。2009 年第3期
安徽文学
271
注释: 杨方 . 从西方哲学的三次转向看哲学对象的演变. 南通大学学 报, 2005 (1) . 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4 年. 杨方 . 从西方哲学的三次转向看哲学对象的演变. 南通大学学 报, 2005 (1) . 刘放桐.现代西方哲学的历史演变及发展趋势.求是, 2002 (2) . 罗素 .逻辑原子主义哲学.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6 年 . 维特根施坦.逻辑哲学论.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62 年 . 杨方 . 从西方哲学的三次转向看哲学对象的演变. 南通大学学 报, 2005 (1) . 韩秋红, 史巍. 从西方哲学的内在逻辑看近代知识论哲学. 东北 师大学报, 2007 (3) . 涂红亮.语言哲学在现代西方哲学中的地位.哲学研究, 1993 (7) .

勒内·笛卡尔的哲学思想及评价

勒内·笛卡尔的哲学思想及评价

勒内·笛卡尔的哲学思想及评价勒内·笛卡尔的哲学思想及评价17世纪前期在笛卡尔生活的法国,批判经院哲学,建立为科学撑腰的新哲学,是先进思想家的共同任务,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笛卡尔哲学思想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查看。

勒内·笛卡尔勒内·笛卡尔(Rene Descartes,1596——1650),着名的法国哲学家、科学家和数学家。

笛卡尔常作笛卡儿,1596年3月31日生于法国安德尔-卢瓦尔省笛卡尔-1650年2月11日逝于瑞典斯德哥尔摩)。

他是西方现代哲学思想的奠基人,是近代唯物论的开拓者提出了“普遍怀疑”的主张。

他的哲学思想深深影响了之后的几代欧洲人,开拓了所谓“欧陆理性主义”哲学。

他对现代数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因将几何坐标体系公式化而被认为是解析几何之父。

哲学思想笛卡尔被广泛认为是西方现代哲学的奠基人,他第一个创立了一套完整的哲学体系。

哲学上,笛卡尔是一个二元论者以及理性主义者。

笛卡尔认为,人类应该可以使用数学的方法――也就是理性――来进行哲学思考。

他相信,理性比感官的感受更可靠。

(他举出了一个例子:在我们做梦时,我们以为自己身在一个真实的世界中,然而其实这只是一种幻觉而已,参见庄周梦蝶)。

他从逻辑学、几何学和代数学中发现了4条规则:除了清楚明白的观念外,绝不接受其他任何东西; 必须将每个问题分成若干个简单的部分来处理; 思想必须从简单到复杂; 我们应该时常进行彻底的检查,确保没有遗漏任何东西。

笛卡尔将这种方法不仅运用在哲学思考上,还运用于几何学,并创立了解析几何。

由此,笛卡尔第一步就主张对每一件事情都进行怀疑,而不能信任我们的感官。

从这里他悟出一个道理:他必须承认的一件事就是他自己在怀疑。

而当人在怀疑时,他必定在思考,由此他推出了着名的哲学命题――“我思故我在”(Cogito ergo sum)。

笛卡尔将此作为形而上学中最基本的出发点,从这里他得出结论,“我”必定是一个独立于肉体的、在思维的东西。

经典西方哲学家名言名句

经典西方哲学家名言名句

1.泰戈尔——“我象村里最年轻的人一样年轻,象村里最年迈的人一样年迈。

”2、康德——“痛苦就是被迫离开原地。

”3、泰勒斯(古希腊)——“水是最好的。

”4、苏格拉底,从不著书立说,推崇“无拘无束的辩论或讨论”。

比较出名的一句是,他被法庭判死刑后安详地说——“死别的时辰已经到了,我们各走各的路吧——我去死,你们去活。

哪一个更好,唯有神才知道了。

”5、笛卡儿——“怀疑一切”;“我可以怀疑一切,但我却不能怀疑我正在怀疑。

”——“我思故我在!”6、斯宾诺莎——“理性能使人自由。

”哲学名言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柏拉图:群众永远生活在无知的洞穴之中亦壁鸠鲁:幸福就是肉体无痛苦,灵魂无纷扰基督精神:拯救灵魂必须放弃肉欲托马斯.阿奎那:人生在世,不过是过路的旅客伏尔泰:我不同意你所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亚当斯密:人的本性就是追求个人利益卢梭:人人生而自由平等叔本华:幸福不过是欲望的暂时停止克尔凯戈尔:人最容易忘记的是自己泰勒斯:只有那些从不仰望星空的人,才不会跌入坑中赫拉克利特: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马基雅伟利:政治无道德笛卡尔:我思故我在培根:知识就是力量黑格尔:存在就是合理,合理的也都要存在罗素:我正在说谎萨特:他人就是地狱.人对人是狼1)达芬奇:“好人的自然愿望是求知”。

2)孟德斯鸠:“自由就是有权去做法律所允许的事情”。

3)卢梭:“人是生而自由的,却无处不在枷锁中”。

4)康德:“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越历久弥新,一个是我们头上浩瀚的星空,另一个就是我们心中的道德律。

他们向我印证,上帝在我头顶,亦在我心中”。

5)黑格尔:“合理的就是现实的,现实的就是合理的”。

6)尼采:“假如你渴望灵魂的安宁与幸福,信仰吧;假如你要做一个真理的门徒,探索吧”。

7)叔本华:“处于熙熙攘攘的现世,人们大都是为烦恼、痛苦、贫穷所困扰,活着就是充满无穷尽的欲求。

然而,在这纷乱的人生中,我们仍然看到情侣们悄悄交换思慕的眼光——不过,他们的眼神,为何总显得那么隐秘?那么猥琐?这是因为他们原来是叛徒,他们故意使所有的即将结束的痛苦和辛劳继续延续下去。

镜子隐喻与哲学转向三题

镜子隐喻与哲学转向三题
维普资讯
镜 子 隐 喻 与 哲 学 转 向 三 题
田 海 平
( 东南 大学哲 学与科 学 系教 授 , 江苏
【 摘
南 京 2 09 )  ̄0 6
要】 文章 由镜 子隐喻透视哲学转 向。拈 出三题 : 近代笛卡尔 、 培根 开始铸造认识论哲学转向的基本形
扫 头脑 破除那些围困人们心灵的假象。 , 培根的“ 四 假象说”是对蒙蔽“ , 人心 的各种因素的揭示,人心” “
维普资讯
要成为“ 自然的解释”就应在“ , 无障碍” 时真实地、 自
然地活动。我们必须破除心中的四种假象: 由人性而 来的假象 ; 由天性、 教育、 个人的 性格等各种因素形成 的假象; 由语言文字的运用产生的假象;由公认的哲 学权威形成的假象。破除人心中的假象是一项 “ 智力
[ 关蕾词 ] 镜子 隐喻
认识论转向
语 言转 向
庄子
( 中图分类号]5 ( B 文献标识码 ] ( A 文章编号 ]00 72 (o20 —04 — 5 1 — 362o)1 32 0 0
当代美国新实用主义哲学的代表理查 - 罗蒂在 子形象。 他指出,俘获住传统哲学的图画是作为一面 “
巨镜的心的圉画” 。我们看到, 镜子隐喻对 “ 心灵” 和
“ 语言” 之本质的预制, 决定了西方哲学的主题转向。
这突出地表现在近代哲学经历的认识论转向和现当
代哲学经历的 语言转向。 从镜子隐喻及其被“ 废除” 的 命运 ( 例如在后期维特根斯坦那里) 对西方近现代哲 学转向的深远影响, 尤其是从“ 镜子模型” 的解体对西 方知识论传统造成的颠覆, 我们可以形成一种重新理
镜” 。从这个自明的“ 镜子一样” 心灵” 的“ 出发就可以 最核心的观念是对“ 的镜喻理解。 心” 笛卡尔的普遍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希腊时期:客观世界的哲学 中世纪时期:主观精神世界的哲学 近代哲学: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怎样得出确定的知识问? 是靠感性经验的观察(比如人肉眼看到、耳朵听到)去判断?
还是通过理性的逻辑推理来得出必然的真理性知识?
理性主义分为了两大哲学派别: ——英国的经验论和大陆的唯理论
第一个沉思,感官的可错性 第二个沉思,我思故我在 第三个沉思,上帝的存在
想象你没有四肢和躯干,只是一块脑 组织,大脑被泡在营养液里,并且与 一台超级计算机相连接。而这台计算 机可以向你的大脑输入各类感官信号 和运动体验,让你觉得世界一切正常。
普遍怀疑 怀疑神学、哲学、逻辑学、数学,对一切知识怀疑
论证上帝的存在
NUMBER
笛卡尔思想脉络梳理: 普遍怀疑——我思故我在——搬出『上帝』 ——上帝存在——二元世界——身心二元论——身心交感说
演绎法:人是会死的,苏格拉底是人, 所以苏格拉底是会死的。
英国经验主义
代表人物:培根、霍布斯、洛克、 贝克莱、休谟
欧陆理性主义 代表人物:笛卡尔、斯宾诺沙、莱布尼兹
认为哲学的研究方法只是以实验、观察为基 依据数学演绎法,认为思维独立于感官经验, 础的归纳法,知识只限于感官经验中的东西 思维可以把握超经验的东西
轻视或否认超经验的玄学问题
注重玄学问题的研究
重感觉中个别的东西,重多样性,其思想源 重思想中普遍的概念,重统一性,其思想源于
于中世纪的唯名论
中世纪的实在论
以知识洞见世界
——笛卡尔与培根的近代西方哲学
02 “实践出真知” ——培根的经验论
弗兰西斯·培根(1561一1626年) 英国哲学家、思想家、作家、实验哲学之父、
科学家,经验论哲学的创始人。
从三点开始认识培根
培根批判从前的研究 他用的比喻使人深思 他认为知识就是力量
时间犹如大河,把轻浮的、膨胀的东西传到我们手里;而沉重 的、结实的东西全都沉下去了。所以,我们现在所接触到的传 下来的科学都是浮在水面上的,价值不高。
知识就是力量
假象阻碍我们认识世界
种族假象 洞穴假象 市场假象 剧场假象
人们认识世界时有很多偏见在 阻碍着这个认识过程,而这些 偏见也正是科学进步的障碍。
种族假象(人类)
人的理智好像一面不平的镜子, 它不规则的接受了光线,而把事 物的性质与自己的性质搅和在一 起,使事物的性质受到扭曲。
洞穴假象(个人)
基督教经院哲学 AD500-AD1500
黑暗时代,理性与信仰 什么是上帝呢? 上帝真的存在吗?如何证明呢? 我们为何信仰上帝呢?信仰后要如何做呢?
近代西方哲学 AD1500-AD1900
宗教改革,理性与自由之光 科学如何阐述真理? 唯物还是唯心?理性还是经验? 形而上学还是认识论?
01 “伟大的转向” ——近代哲学认识论
自然+感官→经验:经验+加工→规律:规律→知识。 培根的“知识三部曲”
归纳法: 条件:我养的一只猫A喜欢吃鱼.邻居家的一只猫B喜欢吃鱼. 猫C喜欢吃鱼.猫D喜欢吃鱼.…… 结论:猫喜欢吃鱼.
03“我思故我在” ——笛卡尔的唯理论
《第一哲学沉思集》
笛卡尔(1596—1650年)法国著名哲学家、物 理学家、数学家。开创了解析几何学;西方现 代哲学思想的奠基人之一,开拓了理性主义哲 学。提出“我思故我在”
培根的批判
向来研究科学的人只有两种,一种偏重经验,一种偏重理性。偏 重经验的人像蚂蚁,只知道搜集资料来使用;重视理性的人,像 蜘蛛,由自己内在把网子造出来。但是做学问应该像蜜蜂一样, 取中间的道路,由花里面采集材料,再以自己的力量来改变、消 化这些材料。
培根的比喻
人的知识与人的力量合而为一,只要不知道原因,就不可能产 生结果,你必须对原因有所认识,才能够透过你的力量产生结 果,才能算是有力量。
以知S
1.“伟大的转向”——近代哲学认识论 2.“实践出真知”——培根的经验论 3.“我思故我在”——笛卡尔的唯理论
古希腊罗马哲学 BC700-AD500
智者如泉涌,西方文明最强音 世界从何处诞生? 世界的本原是什么呢?是物质还是精神呢? 纷繁的现象背后是否存在共同的本质?
从两个相反的角度去求得思维与存在的统一
思考:
笛卡尔有一句座右铭:“让我的欲 望不要超过我的能力范围。”你觉 得这句话适用于人生所有方面吗?
培根要打破四种假象,你认为哪一 种假象对人类社会或对个人的爱智 慧造成最大的伤害?
若不是因为你所爱之人居住其中, 这个宇宙没什么大不了的。
关于黑洞,我不怕被吸进去。我理解它们。 某种程度上说,我觉得我是它们的主人。
我思
脱离了具体思考内 容的一种纯粹的思 考活动本身

必然的关系
我在
精神主体的 思想存在
当你在产生怀疑的时候,你会意识到自身是不完满的,因为产生了怀疑, 怀疑和确定性比较,肯定是不完满的。当你怀疑“地球是圆”和你非常 清楚明白地确定“地球是圆的”,这两者放在一起的时候,一定是确定 性的答案比怀疑的问题要圆满。所以,当你在怀疑时,你就是不完满的, 之所以是不完满的,是因为心中有一个更为完满的东西存在。
每个人都身处在洞穴的环境中, 人被束缚起来了,每个人因为 自己的成长环境、形成了自己 的那一套固有的思维模式,较 为主观和狭隘。
市场假象
市场上流通的假币混迹在市 场中让我们难辨真假,给我 们的交易带来很大的困扰。 这通常会出现在语言的交流 中,是词语在强行统治我们 的理智。
剧场假象
剧场看表演会有一种感觉,就是 置身其中,看舞台上演员表演, 以为这就是真实的,从而忘记了 他们是在表演。(知识也会表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