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歌形式的五个要素
诗歌怎么写 现代诗

诗歌怎么写现代诗
现代诗的写法如下:
1、语言和意境的运用。
我们都知道,现代诗歌有三个明显而具体的要素,它们是:语言,意境和韵律。
由此可见语言和意境对一首现代诗歌有多么关键的作用。
如果要鉴赏一部现代诗歌的好坏,这两个因素是首先的,必不可少,也是不能忽略的。
2、韵律和节奏的把握。
凡是接触过文学的人,我们都知道韵律的意思。
在古典诗词里,韵律的作用十分重要,如果缺少了韵律,或韵律不整,那么古典诗词就不能叫诗词,最好的诗词也会失去看头。
新文化运动后,在早期的现代诗歌里,诗人们对韵律的把握非常周到而细致。
3、清新灵动法。
我们都知道,诗歌都是由每个细致的句子构成。
这里的清新和灵动,指的都是句子的表达和结构。
一个句子的构成,有许多种方式,在表达上,一般个人都喜欢用自己惯用的手法和个性来组织语言,有拖沓的,凝练的,清新和雅致的,也有繁琐和啰嗦的,诗歌水平和风格的差异。
现代诗歌鉴赏教案

第一讲绪论走进诗歌中国现代诗歌的发生一、诗是什么1,西方人关于什么是诗歌的一些说法a.模仿说•赫拉克利特——艺术是对自然的模仿,德谟克利特——人是从天鹅和黄莺等歌唱的鸟那里学会了唱歌,色诺芬——对自然的模仿说发展为艺术不仅模仿外形,还有模仿心灵。
柏拉图——文艺只是模仿的模仿,影子的影子。
(自然的模仿)•托马斯·阿奎那认为艺术作品起源于人的心灵,后者又为上帝的形象和创造物,而上帝的心灵是自然万物的源泉。
艺术的过程必须是模仿自然的过程,艺术的产品必得仿照自然的产品。
b.表现说•华兹华斯“一切好诗都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诗描写的对象是人的本性,全部裸露诗人的心。
诗人是以一个人的身份向人们讲话,他是一个人,比一般人有更敏锐的感受性,具有更多的热忱和温情,他更了解人的本性,而且有更开阔的灵魂。
•柯勒律治认为诗的直接目的不是真实,而是快感,诗人不是生活的仲裁人,而是下意识里召唤出来的一种幻梦境界的操作者•雪莱“一首诗则是生命的真正的形象,用永恒的真理表现了出来,诗人是一只夜莺,栖息在黑暗中,用美妙的声音歌唱,以安慰自己的寂寞”C.形式说雅各布逊认为,诗首先在于语言被置入某种与本身的自觉的关系中。
劳特曼“诗”的原文是一种系统的系统、关系的关系,诗是可以想象的最复杂的语言表现形式2,中国人关于诗歌的一些说法•诗言志,歌永言《尚书·舜典》•诗者,志之所之也。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陆机“诗缘情而绮靡”•严羽“诗者,吟咏情性也”•黄庭坚“诗者,人之情性也”•“一般认为,诗歌是文学作品的一大样式,是饱含着强烈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运用比兴、象征、拟人、隐喻、反复、重叠等表现手法,更集中概括地表现诗•你见过大海/你想象过/大海/你想象过大海/然后见到它/就是这样/你人情思,语言生动、凝练,富于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作品”见过了大海/并想象过它/可你不是/一个水手/就是这样/你想象过大海/你见过大海/也许你还喜欢大海/顶多是这样/你见过大海/你也想象过•----韩东《你见过大海》大海/你不情愿/让海水给淹死/就是这样/人人都这样•看来没有一种能完全揭示诗歌本质的、跨越历史和文化语境以及个体理解差异性的关于诗歌的某种普遍的结论。
现代诗的要素有哪些呢?

【导语】谈及中国现代⽂学的起点,1917年的⽂学⾰命⼀定是⼀个界碑。
从最早喊出"适⽤于今,通⾏于俗"的⼝号开始,现代新诗就被赋予了很多的社会关注意识。
下⾯⽆忧考就给⼤家介绍下现代诗的要素有哪些呢?欢迎阅读! 语⾔和形式的冲破 现代诗歌与古典诗歌有着诸多的不同,在这些不同之中最根本的区别就是语⾔:古典诗歌是以⽂⾔作为载体与表现形式的,⽽现代诗歌则是借助⽩话进⾏表达。
因此对于语⾔和形式的鉴赏就成为了对现代诗分析的⾸要切⼊点。
郭沫若在《论诗三札》中⽤"诗=(直觉+想象+情调)+(适当的⽂字)"来概括诗的艺术,突出对于诗歌内部艺术结构的调整,在《⼥神》中更是借⽤这样的形式,在尊重诗歌本⾝规律的基础上,⽤富于个性化的语⾔将作者的想象充分展现。
现代新诗中最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派更是打出了"理性节制情感"的主张,并以此为基础,创⽴"三美"主张,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成为了现代新诗中的永恒经典。
他在不断地试验和创造过程中积极追求着诗歌内容和形式的统⼀,《雪花的快乐》中以韵脚的变化突出内⼼节奏的变化,同时提升诗歌的审美,在读诗的过程中更是在不断地提升读者的审美鉴赏⼒。
艺术⼿法的多元 古典诗歌中艺术⼿法的运⽤多为了将意象和意境组合从⽽更好地表达⾃⼰的情感。
现代新诗受到了更多西⽅诗歌创作的影响。
这⼀点突出体现在朦胧诗的创作当中。
朦胧诗的诗⼈⼤多接受了西⽅现代⽂学的影响,在诗歌中更加关注⾃⼰所喜爱的意象的选择,以主观化的组合和叠加⽅式将意象组合,不再是单⼀的直线组合,以超越时空的蒙太奇式的⼿法,将意象的空间打开,融⼊民族,⽂化,时代,哲学等多维度的思考。
通过这样地⼿法,表达了⽣活本⾝的氛围,对于读者,⽐古典诗歌有了更多的⼼理认同感。
朦胧诗的代表诗⼈北岛在其代表作《回答》中深刻地表达了⾃⼰对世界的怀疑,整⾸诗读来很容易进⼊诗⼈塑造的意境当中,感受北岛那些直接⽽⼜充满警⽰和哲理的诗句。
现代诗歌形式的五个要素

诗歌形式的五个要素现代诗歌表面上看无一定之规,给人无从下手之感,但分行、韵律、意象性、风恪、情境,都构成了现代诗歌形式的重要元素,抓住这五要素,就能有效地进行分析。
我们姑且借助对中国30年代的现代派诗歌的解读,来谈谈诗歌的鉴赏技巧。
1、分行首先一目了然的就是分行。
即使是一篇通讯报道分了行也会有诗的感觉。
美国学者卡勒举过一则通讯的例子:昨天在七号公路上一辆汽车时速为一百公里时猛撞在一刻法国梧桐树上车上四人全部死亡。
下面试试把这则通讯分行朗诵:昨天在七号公路上一辆汽车时速为一百公里时猛撞在一棵法国梧桐树上车上四人全部死亡。
再比如,我们可以看看这一个留言条:我吃了放在冰箱里的梅子,它们大概是你留着早餐吃的,请原谅它们太可口了,那么甜又那么凉。
这看上去是一个典型的留言条,一个人偷吃了别人冰箱里的杨梅,觉得不好意思,想留个便条道一下歉。
可实际上它却是20世纪美国大诗人威廉斯一手非常有名的诗。
我们再把它分行重新读一下:我吃了放在冰箱里的梅子它们大概是你留着早餐吃的请原谅它们太可口了那么甜又那么凉一个留言条分行写,就是一首著名的诗。
这意味着诗歌尽管很难从本体意义上给它下定义,但它仍然有一些形式性的因素或者说程式化的要素,决定它是一首诗。
其实,我们分析一首诗也往往并不是从诗的定义和本质入手的,而往往是从诗歌的形式要素入手的。
2、韵律从韵律开始,进入了诗学相对复杂的层面。
很多背过唐诗的人从小就会感到古体诗的韵律美。
几岁的孩子可以什么意思也不懂但一口气背出几十首唐诗来。
其中起作用的就是韵律感。
为什么现在几乎所有两三岁的孩子,父母都逼着他们背唐诗,而不背郭沫若的《女神》呢,一方面他们认为唐诗有更永恒的经典的文学价值,另一方面也在于唐诗有强烈的韵律感。
语言本身是有音乐性的,这种音乐性——一种内在的音节和韵律的美感不仅限于诗,日常语言中也潜在地受音节和韵律的制约。
比如,“五讲四美三热爱’’,换成“五讲三热爱四美",就怎么听怎么别扭。
现代诗歌写作时候要注意的事项

现代诗歌写作时候要注意的事项现代诗歌的写作是一种具有艺术性的创作活动,让人们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看法、感受和情感。
但现代诗歌的写作也有一些特别的注意事项,因此有必要在写作前了解其特点,以便更好地把握写作的思路,以及把握写作风格,达到高质量的创作目的。
首先,现代诗歌写作应注意其三大要素:形式、内容和风格。
形式指现代诗歌的表现形式,如行数、韵脚及押韵方式等。
内容是指文章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可以是指对生活中的状况和感受,也可以是讽刺社会现实中的不平等现象或将来展望等。
而风格就是指作者的创作风格,例如是抒情诗呢,还是叙事诗,抑或是唯美诗,都取决于作者的个人创作风格。
其次,现代诗歌写作应注意灵感的来源。
现代诗歌的写作,最重要的就是灵感,良好的灵感来源,可以触发作者的创造性思维,产生更多精彩的文章。
一般而言,灵感可以从生活中获取,如描写大自然的风景,或者说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感受,等等。
也可以从书中灵感,如研究一些古典诗歌,从中汲取灵感,或者看看古今文学家的作品,从中寻找灵感写作的素材。
再次,要注意情绪的把握。
现代诗歌的写作要做到内容真实,情绪也要真实,给读者以真诚的感受影响。
作者可以用自己的心情,去把握文章的起伏变化,用有层次的语言,表达作者的思考与感受,给读者带来更深刻的感受。
同时,作者可以运用象征性的语言和比喻,例如将缤纷的花朵表示愉悦,而将乌云和雨表达悲伤,以此增加文章的感染力和丰富性。
最后,要注意文章的节奏。
现代诗歌的文章要调整节奏,使读者的律动得到极大的震撼,使文章有更强的表达力。
作者可以注意在行中分段,多用句子的、短语的及断句的方式,来调整文章的节奏,使文章的表达性更为强烈,令读者有更强烈的感受。
综上所述,现代诗歌的写作时候应注意三大要素:形式、内容和风格;取灵感;情绪的把握;文章节奏的调整。
作者应有更高的质量去写出精彩的现代诗歌,让更多人能够欣赏到其优美的文字,从而享受到高质量的文学享受。
写好现代诗歌的几个要素

写好现代诗歌的几个要素一、情生笔底走惊雷--诗的感情诗歌必须要有发自内心真挚的感情,没有感情的诗,读起来如同嚼蜡。
它虽来源于生活,但又不拘泥于生活,甚至高于生活。
我们平时要注重自身的修养,要锻炼以下几方面的能力:1、善于观察的能力不断地发现并积累生活中的每一份感动;2、善于记忆的能力及时记录,积累素材;3、善于学习的能力多读书看报、杂志、网络等,不断充实自己;4、提炼的能力将散乱粗犷的生活石砂转变成精粹;5、概括的能力刻画出优美的形象,浓缩成诗的语言。
二、栩栩物象传精神------诗歌的形象1、没有形象的诗是不完善的,甚至称不上诗。
哲学理论只是直接指出理性的东西,而诗要用形象的空间想象来表达,它是语言艺术的一种形式。
2、形象必须要有活力,形象应具备真实性和准确性的特点,既要符合生活逻辑,又要合乎自然常理。
三、如许清泉活水来------诗歌的语言诗歌是以语言来表达思想的,语言的艺术也是流动的艺术,若要泉水不腐则必须流动。
这样会永远给人新鲜的感觉。
(一)、诗歌语言的构成方法1、拟人--物、境人格化2、物化--将人格物体化3、夸张--扩大或缩小本来性能4、比喻--明喻、暗喻、借喻、博喻A、明喻----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它们之间在形式上是相类的关系,说甲(本体)像(喻词)乙(喻体)。
常用:像、好像、比如、仿佛、宛如、仿佛、好比、比方说、像……一样、如……一般、仿佛……似的、……一样、……似的等喻词来联系。
B、暗喻---暗喻是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它们之间在形式上是相合的'关系,说甲(本体)是(喻词)乙(喻体)。
喻词常由:是、就是、成了、成为、变成等表判断的词语来充当。
暗喻又叫隐喻。
C、借喻---借喻是只出现用来代替本体的喻体,而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
D、博喻---用多种喻体说明一体。
E、兴---用前面的语言为后面制造气氛。
(二)、诗歌语言的动作性即动词的运用,一字贴切会令全篇生色。
人的传神靠眼睛,诗歌的传神靠动词的运用。
现代诗歌的艺术风格

现代诗歌的艺术风格现代诗歌是20世纪以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诗歌形式,与传统诗歌相比,它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
现代诗歌注重个性和情感的表达,追求形式和内容的创新,突破传统的束缚,呈现出丰富多样的艺术风格。
一、自由诗现代诗歌中的自由诗是一种打破诗歌传统格律规则的形式。
它不受特定的韵律和节奏约束,诗句的长度和排列没有固定的规则。
自由诗的表达形式多样,可以运用比喻、象征、对比等手法,以及诗歌排版形式等。
自由诗在一定程度上摒弃了传统诗歌的形式规范,追求个性化的创作。
二、意象诗意象诗是现代诗歌中的一种重要形式,追求通过感官形象的刻画来传达情感和思想。
它突破了传统诗歌中直陈主题的表达方式,注重通过隐喻、象征、意象等手法来传递诗人的情感和思绪。
意象诗常常运用生动的形象描绘来展现内心的情感世界,通过细腻的描写让读者产生共鸣。
三、抒情诗抒情诗是现代诗歌中的一种重要风格,强调诗人对于内心情感的深情讲述。
抒情诗追求真实的情感表达,注重诗人自我情感及体验的真实性。
现代抒情诗常常以一种温暖而真实的方式表达,作者通过自我投射和情感的自由流露来引起读者共鸣。
四、审美诗审美诗是现代诗歌中注重审美效果的一种表现形式。
诗人通过对诗歌形式和语言的创新,以及对节奏、声音、形象等审美要素的运用,创造出独特的美感。
审美诗强调听觉和视觉的感受,通过诗歌语言的丰富变化,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
五、现实诗现实诗是现代诗歌中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一种创作形式。
现实诗常常关注与时代紧密相关的社会问题、人类命运、政治事件等。
它通过对社会现象的直观描绘,以及对现实中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的思考,呈现出现代社会的片段与图景。
六、象征诗象征诗是现代诗歌中一种兼具感性和理性的表现形式,它通过用象征性的意象和寓言性的语言,把具体的事物隐喻成抽象的思想。
象征诗不仅关注事物本身,更将其拓展为更深层次的思考和哲学探索。
象征诗鼓励读者参与到解读与思考中,以期达到更深的诗意理解。
写好现代诗的几个要素

写好现代诗的几个要素[转于网络】写好现代诗的几个要素一、诗歌的语言江苏诗人孔灏将他多年来内心深藏的身为诗人的秘密幸福宣称出来。
他说,诗是什么?我可能是永远说不明白,也不敢轻言的。
但是我知道,在‘活着’与‘写着’之间,诗歌必须要与生活相通、相融进而产生出唇齿相依的幸福与疼痛。
一首好的诗歌应该是使人求真、向善和思美的,好诗必须散发出写作者灵魂的香气!孔灏还指出,“诗歌要说‘人’话”。
“当前,假冒诗歌的名义不说人话者大有人在,他们或者把诗歌当作行为艺术来表演,或者把诗歌写成不知所云的昏乱呓语,或者在诗歌中尊崇失去人的基本道德底线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话语……这一切,都与诗歌无关!作为诗歌的写作者,必然是一个诗歌阅读者。
作为诗歌阅读者,可能是一个潜在的诗歌写作者。
诗歌与小说或者其他文体的区别在于,诗歌是业余性的文体,是诗意生活的派生物。
瓦莱里有一个著名的比喻:如果把散文比作走路,那么诗歌则是舞蹈。
走路往往有一定的目标,以达到目的而获得意义。
相反,舞蹈强调的是过程和形式,它的目的和意义在于它本身。
查尔斯.赖特也认为:“诗的思考就是形式的思考,诗的中心意义就是诗的形式。
形式就是语言,形式就是意义。
”诗歌语言对日常语言所忽略的部分——诸如节奏、韵律、视觉形象、排列组合等——给予了非同寻常的关注和突出,从而使这种语言变得新鲜而陌生。
也就是说,诗歌语言必须摆脱日常语言的惯性,有意识地引导人们摆脱语言接受的自动化状态,撕开日常语言的固习和常规。
如果说偏离日常语言是所有文学语言的共同特点的话,那么诗歌语言无疑是(也必须是)语言实验的激进先锋。
在某种意义上来讲,不是人创造了语言,而是语言创造了人。
诗人必须睁着一双寻求真、善、美的眼睛,用口语表达出来的日常琐事才会是闪闪发光的,因为他赋予了它们对辽远事物的向往。
诗人应该拥有比较系统的文学知识,从而窥测出哪里是文学的前沿,并且竭力敲开一个新的语言空间。
这也既是诗人们常说的所谓打开诗歌的语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形式的五个要素现代诗歌表面上看无一定之规,给人无从下手之感,但分行、韵律、意象性、风恪、情境,都构成了现代诗歌形式的重要元素,抓住这五要素,就能有效地进行分析。
我们姑且借助对中国30年代的现代派诗歌的解读,来谈谈诗歌的鉴赏技巧。
1、分行首先一目了然的就是分行。
即使是一篇通讯报道分了行也会有诗的感觉。
美国学者卡勒举过一则通讯的例子:昨天在七号公路上一辆汽车时速为一百公里时猛撞在一刻法国梧桐树上车上四人全部死亡。
下面试试把这则通讯分行朗诵:昨天在七号公路上一辆汽车时速为一百公里时猛撞在一棵法国梧桐树上车上四人全部死亡。
再比如,我们可以看看这一个留言条:我吃了放在冰箱里的梅子,它们大概是你留着早餐吃的,请原谅它们太可口了,那么甜又那么凉。
这看上去是一个典型的留言条,一个人偷吃了别人冰箱里的杨梅,觉得不好意思,想留个便条道一下歉。
可实际上它却是20世纪美国大诗人威廉斯一手非常有名的诗。
我们再把它分行重新读一下:我吃了放在冰箱里的梅子它们大概是你留着早餐吃的请原谅它们太可口了那么甜又那么凉一个留言条分行写,就是一首著名的诗。
这意味着诗歌尽管很难从本体意义上给它下定义,但它仍然有一些形式性的因素或者说程式化的要素,决定它是一首诗。
其实,我们分析一首诗也往往并不是从诗的定义和本质入手的,而往往是从诗歌的形式要素入手的。
2、韵律从韵律开始,进入了诗学相对复杂的层面。
很多背过唐诗的人从小就会感到古体诗的韵律美。
几岁的孩子可以什么意思也不懂但一口气背出几十首唐诗来。
其中起作用的就是韵律感。
为什么现在几乎所有两三岁的孩子,父母都逼着他们背唐诗,而不背郭沫若的《女神》呢,一方面他们认为唐诗有更永恒的经典的文学价值,另一方面也在于唐诗有强烈的韵律感。
语言本身是有音乐性的,这种音乐性——一种内在的音节和韵律的美感不仅限于诗,日常语言中也潜在地受音节和韵律的制约。
比如,“五讲四美三热爱’’,换成“五讲三热爱四美",就怎么听怎么别扭。
小说中也有韵律感的例子。
有两句小说中的句子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一下子就记住了。
一是乔伊斯《都柏林人》中的句子:“整个爱尔兰都在下雪。
’’一是巴乌斯托夫斯基《金蔷薇》中的一句:“全维罗纳响彻了晚祷的钟声。
”两句话当时就给我一种震动感。
很难说清这种震动从何而来,但“爱尔兰”、“维罗纳”在音节上听起来的美感因素可能是其中重要原因。
假如把上两个城市换一个名字,如“全乌鲁木齐响彻了晚祷的钟声"、“整个驻马店都在下雪”,就似乎没有原来的韵律美。
所以声音背后是有美感因素的,而且还会有意识形态因素,有文化和政治原因。
比如有研究者指出,我们对欧美一些国家名字的翻译,就用的都是特好听的词汇:英格兰、美利坚、苏格兰、法兰西等等,听起来就感到悦耳;而对非洲和拉丁美洲小国的翻译,毛里求斯、厄瓜多尔,洪都拉斯、危地马拉等等,听上去都剧难听,一听就感到是一些蛮荒之地,这可以说是殖民地强权历史在语言翻译中的一个例子。
现在我们来看台湾诗人郑愁予的写于1 9 5 4年的《错误》,它就是韵律感极强的一首诗: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声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开头两句中“走过”、“开落"在韵脚上呼应,“东风不来’,跫音不响”在音节、字数、结构上也有对应的效果。
本来单音节词流其是介词、连词、判断词(“是")在诗中一般都尽量回避,但《错误》却是大量运用,如“打”、“如"、“是"……反而使诗歌的内在音律更起伏跌宕。
尤其是“达达的马蹄”有拟声效果,朗朗上口。
诗一写出,有评论家说整个台湾都响彻了达达的马蹄声,到处都背诵这首诗。
中国现代诗中最注重诗歌韵律的是“新月派’’诗人,如闻一多、徐志摩、朱湘等。
如徐志摩的经典名篇《再别康桥》和《雪花的快乐》。
我们读《雪花的快乐》: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飞扬,飞扬,飞扬,——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不去那凄清的山麓,也不上荒街去惆怅——飞扬,飞扬,飞扬,——你看,我有我的方向!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飞扬,飞扬,飞扬,——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消溶,消溶,消溶——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这首诗的音节很美。
中国现代诗中韵律美的顶峰《雨巷》(1 9 2 8)。
它使戴望舒一举成名。
叶圣陶甚至说《雨巷》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而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象我一样,象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这首诗在旋律、音节的形式层面与心理气氛达到了统一。
但戴望舒本人不喜欢它。
因为它太雕琢,太用心,太具有音乐性。
戴望舒很快就找到了新的爵学要素。
取代了《雨巷》的是《我的记忆》。
戴望舒的好友杜衡在《望舒草》序中说:从《我的记忆》起,戴望舒可说是在无数的歧途中间找到了一条浩浩荡荡的大路,并完成了“为自己制最合自己的脚的鞋子’’的工作。
这浩浩荡荡的大路也是30年代一代现代派诗人昕走韵路。
其诗学的重心就在于“意象性”。
3、意象性意象性是诗歌艺术最本质的规定性之一。
诗句的构成往往是意象的连缀和并置。
这一特征中国古典诗歌最突出,诗句往往是名词性的意象的连缀,甚至省略了动词和连词。
如温庭筠的《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马致远的《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这种纯粹的名词性意象连缀,省略了动词、连词的诗句在西方诗中是不可想像的。
可以对照一下唐诗的汉英对译,比如王维的诗“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它翻译成英语是这样的:“As the s un sets,river and lake turn white”。
“白"在杜甫诗中可以是一种状态,在汉语中有恒常的意思,“白"不一定与“日落”有因果关系,但是在英语翻译中,必须加上表示变化和过程和结果的动词turn,过程的是因果关系,而且必须有关联词As。
又如杜甫的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译成英语则是这样:As spring comes to the city,grass and leaves grow thick”,其中表示时间性的关联词As、动词comes、grow都得补足。
从中可以看出意象性尤其是汉语诗歌艺术最本质的规定性之一。
现代派诗歌的突出的特征就是意象性。
《我的记忆》有鲜明的意象性特征:我的记忆是忠实于我的,忠实甚于我最好的朋友。
它生存在燃着的烟卷上,它生存在破旧的粉盒上,它生存在颓垣的木莓上,它生存在喝了一半的酒瓶上,在丝碎的往日的诗稿上,在压干的花片上,在凄暗的灯上,在平静的水上,在一切有灵魂没有灵魂的东西上,它在到处生存着,像我在这世界一样。
用实用性语言来说,这一大段诗一句话就够了:我的记忆生存在一切东西上。
但戴望舒却罗列了一系列意象,这正是诗歌语言之所以区别于日常语言的本质之处,是意象性的典范之作。
另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废名的《十二月十九夜》:深夜一支灯,若高山流水,有身外之海。
星之空是鸟林,是花,是鱼,是天上的梦,海是夜的镜子。
思想是一个美人,是家,是日,是月,是灯,是炉火,炉火是墙上的树影,是冬夜的声音。
‘香港文学史家司马长风说这首诗“不但没有韵,而且不分节,诗句白得不能再白,淡得不能再淡,可是却流放着浓浓的诗情"。
它堪称“意象额集大成”,诗人的联想由“一枝灯"的意象延展开去,“灯"在深夜中给诗人一种知音般的亲切感,由此联想到“高山流水的典故。
继而处触发了一系列比喻,既以具象的意象解释具象的意象,又以具象的意象解释抽象的意象(“思想”)。
这首诗的另一值得关注之处在于,它几乎所有的意象都是具象的,是在现实世界可以找到对应的美好事物,然而被诗人连缀在一起,总体上却给坚种非现实化的虚幻感,似乎成为废名参禅悟道的世界,具体的意象最终指向的却并非是实在界,而是想像界,给人一种可望而即的缥缈感,所以司马长风说它洋溢着凄清夺魄之美。
4、风格从意象性随便谈及的是“风格"。
意象性是诗歌的普泛的属性,本身没有风格特征,但诗人选择哪一种类型的意象却标志着风格。
比如,法国象征派大诗人波德莱尔写诗就不回避我们看上去是丑恶的意象,甚至专门写腐烂的尸体,因此被称为恶魔主义诗人。
波德莱尔发明的是“审丑"的艺术,专门写尸体。
如他的著名的《腐尸》,写一具腐烂的尸体,最奇怪的是这首诗竟是献给他的爱人的:爱人,想想我们曾经见过的东西,在凉夏的美丽的早晨:在小路拐弯处,一具丑恶的腐尸在铺石子的床上横陈,天空对这这壮丽的尸体凝望,好象一朵开放的花苞,臭气是那样强烈,你在草地之上好象被熏得快要昏倒。
苍蝇嗡嗡地聚在腐败的肚子上,黑压压的一一大群蛆虫从肚子里钻出来,沿着臭皮囊,象粘稠的脓一样流动。
最后,波德莱尔把联想引向了爱人:’——可是将来,你也要象这臭货一样,象这令人恐怖的腐尸,我的眼睛的明星,我的心性的太阳,你,我的激情,我的天使!波德莱尔因此获得了“尸体文学的诗人”的称呼。
这首《腐尸》则使人想起鲁迅的《野草》中的《立论》,体现的是一种直面更真实也更本质的存在的精神。
2 0世纪屈指可数的几个大诗人之一里尔克年青时曾给大艺术家罗丹当过秘书,他说罗丹有一次对他感叹:“我终于理解了波德莱尔的这首《腐尸》了,波德菜尔从腐尸中发现了存在者。
"《腐尸》的意象反映的是生存、死亡等人类的更本质的秘密。
与波德莱尔相比,中国30年代的一大批现代派诗人,尤其是戴望舒、何其芳体现出的是极端的唯差主义倾向,都是“古典美”的体现者。
中国的现代派诗人意象的选择上却表现出一种“古典美"的风格。
我们今天举的是一个更有代表性的饲子,这就是郑愁予的《错误》,它体现的则是古典美。
它的意象有浓厚的传统的江南文化气息,让人神往。
同时有旧诗词的氛围,有古典化倾向。
容颜、莲花、柳絮、青石、春帏、跫音……都是古典诗词积淀已久的意象,它标志了一个唯美主义抒情时代的诗风,风格体现为古典美。
5.情境分析现代派诗歌,更好地一个角度是情境。
它不完全是意境,而有情节性,但其情节性又不同于小说等叙事文学,其情境是指诗人虚拟和假设的一个处境,按卞之琳所说,是戏剧性处境。
如他的《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这是现代诗歌史上最有名的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