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运输】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危险源辨识

合集下载

道路运输危险源辨识制度

道路运输危险源辨识制度

道路运输危险源辨识制度
是为了保障道路运输安全而制定的一套管理制度。

它主要用于识别和评估道路运输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以及对这些危险源进行控制和监管。

该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危险源识别:通过对道路运输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系统的识别和分类,包括车辆、人员、装载物等方面。

通过对危险源的识别,可以对道路运输过程中潜在的危险进行预防和控制。

2.危险源评估:对识别出的危险源进行评估,确定其可能对道路运输安全产生的影响和风险程度。

评估的指标包括危险源的性质、数量、处理方式等。

通过评估,可以确定应采取的控制措施和管理策略。

3.危险源控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和管理策略,以减少或防止危险源对道路运输安全造成的威胁。

控制措施包括改进装载、加强安全防护措施、培训驾驶员等。

4.监管和监控:建立监管和监控机制,加强对道路运输危险源的监管和检查,确保危险源识别、评估和控制的有效实施。

监管包括对运输企业、驾驶员等的资质审核和监督检查。

通过道路运输危险源辨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可以提高道路运输的安全性,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保障人员生命财产的安
全。

同时也可以促进道路运输行业的规范化发展,提升行业形象和竞争力。

道路运输危险源辨识制度范文

道路运输危险源辨识制度范文

道路运输危险源辨识制度范文一、引言道路运输危险源是指在道路运输过程中可能引发事故、污染环境或者对人身、财产造成威胁的物质、器材、设备、人员或者其他因素。

辨识道路运输危险源的制度是保障道路运输安全的重要措施,可以在运输前通过分析辨别潜在的危险源,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从而预防事故的发生。

本文将对道路运输危险源辨识制度进行详细的阐述,包括制度的目的、内容、步骤、应用方法等。

二、制度目的道路运输危险源辨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提前发现和识别道路运输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为预防事故、降低风险提供依据,确保道路运输安全。

具体目的包括:1. 保障道路运输安全:通过辨识道路运输危险源,可以及时识别潜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保障道路运输的安全。

2. 预防事故发生:通过辨识危险源,可以提前预知潜在的风险,及时采取措施消除或减轻风险,从而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

3. 提高运输效率:辨识危险源可以帮助企业对运输过程中的隐患进行排查和整改,提高运输效率,减少运输中断和损失。

三、制度内容道路运输危险源辨识制度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辨识对象:明确道路运输危险源的范围,包括物质、器材、设备、人员等。

2. 辨识方法:确定道路运输危险源的辨识方法,可以采取现场调查、数据分析等方法进行辨识。

3. 辨识标准:制定道路运输危险源辨识的标准和要求,明确辨识的基准和阈值。

4. 辨识记录:对辨识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包括辨识对象、辨识方法、辨识结果等。

5. 风险评估:对辨识结果进行评估,确定风险等级,以便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

6. 防控措施:根据辨识结果和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包括技术措施、管理措施等。

7. 监督检查: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对辨识结果和防控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四、辨识步骤道路运输危险源辨识制度的具体步骤如下:1. 制定辨识计划:明确辨识的范围和目标,制定辨识计划,确定辨识的时间、地点和人员。

2. 辨识准备:收集相关信息,包括运输过程、运输品类、运输条件等,为辨识做好准备。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危险源辨识及风险控制措施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危险源辨识及风险控制措施
惯性大、制动距离长
前方有紧急情况,不能及时减速停车
一般
1、驾驶员时刻注意前方道路情况;2、押运员时刻提醒驾驶员安全行驶。
技术状况不良因素辨识及风险控制措施
危险源分类
危险源
具体表现
危险评估
风险控制措施
技术状况不良
制动劣化或失效
不能及时制动
危害较大
1、驾驶员、押运员出车前进行检查;2、车队队长每星期检查;3、公司定期抽查;确保不开带病车上路。
一般
1、驾驶员、押运员出车前进行检杳;2、车队队长每星期检查;3、公司定期抽查;确保不开带病车上路。
遮阳板掉落
驾驶员眼睛被太阳光直射,影响观察
一般
1、驾驶员、押运员出车前进行检杳;2、车队队长每星期检查;3、公司定期抽查;确保不开带病车上路。
制动防抱死系统等安全装置失效
车轮抱死、车辆侧滑
较大
1、驾驶员、押运员出车前进行检杳;2、车队队长每星期检查;3、公司定期抽查;确保不开带病车上路。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危险源辨识及风险控制措施
不安全因素
不安全因素
主要内容
物的不安全行为
设备设施(车辆技术情况)
人的不安全因素
驾驶员
道路的不安全因素
路面通行条件
环境的不安全因素
特殊天气自然灾害
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管理不完善
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人的不安全因素(驾驶员危险源辨识)及风险控制措施
危险源分类
危险源
车辆无法启动
一般
1、驾驶员、押运员出车前进行检查;2、车队队长每星期检查;3、公司定期抽查;确保不开带病车上路。
发动机故障
车辆抛锚、应急停车,影响其他车辆通行
一般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危险源辨识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危险源辨识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危险源辨识不安全因素不安全因素主要内容物的不安全行为设备设施(车辆技术情况)人的不安全因素驾驶员道路的不安全因素路面通行条件环境的不安全因素特殊天气自然灾害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管理不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人的不安全因素(驾驶员危险源辨识)危险源分类危险源具体表现疲劳长时间行驶,使驾驶员出现瞌睡、注意力不集中、反应变慢等疲劳状态,容易使驾驶员无意识操作和错误操作,甚至昏睡。

驾驶员药物不良反应驾驶员服用某些药物后出现反应迟钝、嗜睡、兴奋等不良反应,不利于安全行车,易引发事故。

生理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出现心脏病、脑淤血、耳病、头痛头晕、急性肠胃炎等疾病,失去对车辆的操控能力,异常疾病易引发事故饮酒后行动、思想迟缓驾驶员饮酒后上路驾驶、因眩晕、恶心、反应迟钝等原因对路况的观察和判断能力减弱而导致事故一般性违规,不指向他驾驶员逆行、违法停车、超速行驶、酒后驾驶、违法倒车、违法掉头、违法会车、违法牵引、违法装载、超驾驶员人载等故意和前面车辆靠得很近,以示意前面的驾驶员提高车速或赶紧让路违规违规行为指向他人,对妨碍自己行驶的车辆,如行驶缓慢或“加塞车辆”感到非常气愤,故意超车后紧急制动驾驶具有攻击性、报复性强行超车强行变更车道在湿滑的路面上紧急制动,或车辆侧滑时紧急制动,急打转向盘驾驶员危险性错误,如有紧急情况时,错把加速踏板当制动踏板变更车道,没有观察后视镜错误操作不当、操作失误由主路驶入辅路时,没有注意视觉盲区内的行人、非机动车操作转弯时,未注意车辆内外轮差,车轮落入边沟等(短期)无危害性错误分道口行驶路线选择错误等驾驶员注意主观原因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接打电话、走神、与人热烈交谈、观察其他交通事故或者过度关注新奇事物等力分散客观原因自备公路每天行驶同一路线,环境单一,驾驶员注意力无法持续集中等车辆本身特点的不安全因素辨识危险源分类危险源具体表现车体庞大(车身较大、转弯、倒车、停车、超车等占用多车道较宽、较高),满载总重心高、容易侧翻结构质量较大遇软路肩、危桥、易压垮道路设施存在车身存在视觉盲区驾驶员看不到盲区内行人、其他机动车等风险内外轮差大转变时碰撞、刮擦内侧行人、其他车辆等惯性大、制动距离长前方有紧急情况,不能及时减速停车。

双重预防机制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危险源辨识及风险管控

双重预防机制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危险源辨识及风险管控

双重预防机制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危险源辨识及风险管控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在日常运营过程中可能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因此需要建立起双重预防机制。

首先,在危险源辨识方面,企业应该对运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危险源进行全面的辨识。

其次,在风险管控方面,企业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或消除这些风险。

下面将详细介绍双重预防机制的具体内容。

一、危险源辨识在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中,可能存在多个危险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危险品本身的特性:不同的危险品具有不同的特性,可能对人员和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因此,企业需要对所运输的危险品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类,并对其特性进行评估。

2.运输车辆: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所使用的运输车辆有可能存在一些隐患,如制动系统失效、轮胎爆炸等。

因此,企业需要定期对车辆进行维修和检测,确保其正常运转并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

3.道路环境:道路的状况及交通情况也是潜在的危险源。

企业需要对所运输的路线进行评估,确保道路的安全性,并根据交通情况合理安排运输计划。

4.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是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中的主要风险源之一、企业需要加强对司机和其他责任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二、风险管控在对危险源进行全面辨识后,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或消除这些风险,保障运输过程的安全性。

1.建立安全管理制度:企业应制定具体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项操作规范和责任分工。

同时,要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紧急应变能力。

2.车辆维护与检查: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车辆维护与检查制度,对运输车辆进行定期的检修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同时,要加强对驾驶员的培训和考核,确保他们具备良好的驾驶技能和安全意识。

3.运输计划与路线评估:企业应根据危险品的特性和路况情况制定合理的运输计划,并对所选路线进行评估,确保道路的安全性。

同时,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确保运输过程中的顺利进行。

道路运输危险源辨识及风险控制

道路运输危险源辨识及风险控制

道路运输危险源辨识及风险控制道路运输是现代社会物流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但随之而来的危险源也随处可见。

为了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需要对道路运输中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并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一、道路运输危险源的辨识1. 车辆事故危险源车辆事故是道路运输中最常见的危险源之一。

车辆本身的质量、维修情况、驾驶员的驾驶技术以及路况等都会影响车辆的安全性。

2. 货物危险源在道路运输中,货物的种类也是危险源之一。

如易燃易爆品、有毒有害品、腐蚀品、放射性物品等,如果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泄漏、破裂等问题,将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极大的威胁。

3. 道路环境危险源道路环境的危险源包括道路状况、交通流量、天气和气候等。

道路的坡度、弯道、路面湿滑等都会影响车辆的行驶安全。

4. 驾驶员危险源驾驶员的身体状况、驾驶技术、经验等都是影响道路运输安全的重要因素。

如果驾驶员疲劳、酒驾、超速等,将会增加车辆事故的风险。

二、道路运输风险控制措施1. 车辆安全措施车辆安全措施包括车辆的保养、维修、检测等方面,确保车辆的安全性能。

2. 货物安全措施货物安全措施主要是对危险品的管理和运输。

包括货物的分类、标识、包装、运输规定、应急处置等方面。

3. 道路环境安全措施道路环境的安全措施包括道路的建设、维护、管理等方面。

确保道路的安全性能,减少车辆事故的发生率。

4. 驾驶员安全措施驾驶员安全措施包括培训、考核、管理等方面。

确保驾驶员的身体状况、驾驶技术、经验等符合道路运输的要求。

总结道路运输危险源辨识及风险控制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

通过对道路运输危险源的辨识,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车辆事故的发生率,保障人民的安全。

双重预防机制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危险源辨识及风险管控

双重预防机制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危险源辨识及风险管控

双重预防机制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危险源辨识及风险管控双重预防机制是指在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中,采取两个层面的措施来保障道路运输的安全。

其中,危险源辨识是指对危险货物运输企业进行危险源的识别和评估,以确定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而风险管控则是在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采取措施降低或消除风险。

以下是以双重预防机制为理论基础的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危险源辨识及风险管控的措施。

首先,针对危险源辨识,在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危险源识别:对企业的危险源进行全面梳理和识别,包括各类危险化学品、危险设备、危险操作等。

2.风险评估:对已识别的危险源进行科学的风险评估,包括风险的可能性、严重性和频率等方面,以确定可能产生的风险。

3.标识标牌:根据危险源的性质和风险等级,进行适当的标识和标牌的设置,以提醒人员注意和减少意外事件发生的概率。

其次,在风险管控方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规章制度:建立相关规章制度,明确企业内部的安全管理要求和操作规程,包括设备操作规范、装卸作业安全规程等。

2.培训教育:对从业人员进行危险货物运输的安全培训,包括危险源的辨识和评估、安全操作技能培训等,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3.设备检修:定期对危险货物运输所使用的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可靠性。

4.隔离分区:对危险源进行合理的隔离和分区,避免不同性质和级别的危险源之间相互干扰或扩散。

5.应急措施:制定应急预案,并配备必要的应急设施和装备,以应对突发事件和事故。

另外,还可以采取一些技术手段来辅助危险源辨识和风险管控,如使用无人机、监控摄像头等设备,对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以发现和及时处理潜在的风险隐患。

总之,双重预防机制是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确保交通安全的重要手段,危险源辨识和风险管控是实施双重预防机制的核心内容。

通过对危险源辨识和风险管控措施的执行,可以有效地识别和降低潜在的风险因素,提高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危险源辨识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危险源辨识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危险源辨识道路货物运输企业需要识别和管理各种不安全因素,以确保运输安全。

不安全因素包括物的不安全行为、人的不安全因素、道路的不安全因素和环境的不安全因素。

其中,驾驶员是最重要的不安全因素之一,因为他们的行为和状态直接影响车辆的安全性。

驾驶员的不安全因素可以分为生理异常和危险源两类。

生理异常包括疲劳、药物不良反应和疾病等,这些都会影响驾驶员的注意力和反应能力,容易导致意外事故。

危险源包括违规行为、攻击性驾驶和操作错误等,这些行为会增加车辆的风险和不安全因素。

除了驾驶员的不安全因素外,道路运输企业的安全管理也是影响运输安全的重要因素。

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制度不健全、设备设施和车辆技术情况、驾驶员和路面通行条件等。

如果这些方面管理不善,将会增加事故的风险。

车辆本身也存在一些不安全因素,如车身较大、转弯、倒车、停车、超车等占用多车道较宽、较高,满载总重心高、容易侧翻。

此外,车身存在视觉盲区,惯性大、制动距离长,前方有紧急情况时不能及时减速停车,这些都会增加车辆的风险和不安全因素。

因此,道路货物运输企业需要通过识别和管理各种不安全因素,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驾驶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车辆的技术状况良好,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以保障物流运输的安全和顺畅。

技术状况不良因素的识别在车辆的使用过程中,技术状况不良往往会引发事故。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技术状况不良因素:1.制动劣化或失效:车辆不能及时制动,导致事故。

2.转向不良或失效:车辆不能按照驾驶员的意图转向,导致事故。

3.照明、信号装置故障:前照灯损坏,照明受到影响,夜间时驾驶员无法观察路况;转向灯不亮,转向意图不能传递等。

4.侧向稳定性差:车辆在横向坡道行驶,或进行超车、转弯灯操作时,易发生侧滑或侧翻。

5.车辆悬架、减振系统缺陷:车辆经过坑洼路面时,颠簸严重,易使装载的危险货物摩擦升温起火、爆炸。

6.车速表故障:驾驶员不能准确掌握行驶速度,导致事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车辆经过坑洼路面时,颠簸严重,易使装载的危险货物摩擦升温起火、爆炸
车速表故障
驾驶员不能准确掌握行驶速度
轮胎磨损严重、有
裂纹或扎入杂物
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行驶附着力不够,制动距离延长
易发生爆胎
发动机故障
车辆无法启动
车辆抛锚、应急停车,影响其他车辆通行
车辆中途熄火,无法正常操控
安全装置失效因素辨识
危险源分类
雪天
视线不良
驾驶员视线被影响,无法清晰观察路况
路面被积雪覆盖
或有融雪
车辆启动时,车轮打滑,启动困难
车辆行驶过程中易发生侧滑;车辆在平坦积雪覆盖的道路行驶,辨识不出分道线、路测边缘等
大雪后,雪地反射日光,刺激眼睛,导致雪盲症,影响正常观察
大雾天气
能见度低
看不清路况,易发生追尾事故;驾驶员长时间雾中驾驶,注意力持续集中,易疲劳等
对妨碍自己行驶的车辆,如行驶缓慢或“加塞车辆”感到非常气愤,故意超车后紧急制动
强行超车
强行变更车道
驾驶员
错误
操作
危险性错误,如
操作不当、操作失误
在湿滑的路面上紧急制动,或车辆侧滑时紧急制动,急打转向盘
有紧急情况时,错把加速踏板当制动踏板
变更车道,没有观察后视镜
由主路驶入辅路时,没有注意视觉盲区内的行人、非机动车
饮酒后行动、思想迟缓
驾驶员饮酒后上路驾驶、因眩晕、恶心、反应迟钝等原因对路况的观察和判断能力减弱而导致事故
驾驶员
违规
驾驶
一般性违规,不指向他人
驾驶员逆行、违法停车、超速行驶、酒后驾驶、违法倒车、违法掉头、违法会车、违法牵引、违法装载、超载等
违规行为指向 他人,
具有攻பைடு நூலகம்性、报复性
故意和前面车辆靠得很近,以示意前面的驾驶员提高车速或赶紧让路
危险源
具体表现
结构
存在
风险
车体庞大(车身较大、较宽、较高),满载总质量较大
转弯、倒车、停车、超车等占用多车道
重心高、容易侧翻
遇软路肩、危桥、易压垮道路设施
车身存在视觉盲区
驾驶员看不到盲区内行人、其他机动车等
内外轮差大
转变时碰撞、刮擦内侧行人、其他车辆等
惯性大、制动距离长
前方有紧急情况,不能及时减速停车
制动防抱死系统
等安全装置失效
车轮抱死、车辆侧滑
安全带损坏
车辆发生碰撞等事故时,无法束缚驾驶员,致使受伤
车窗玻璃损坏
影响驾驶员视线,影响对车辆的操控
灭火器、警告标志等损坏或缺失
出现紧急情况时,无法及时有效处理
排气管防火帽缺失
防火帽缺失易引发危险品装卸场地起火或爆炸
特殊路段的不安全因素辨识
危险源分类
危险源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危险源辨识
不安全因素
不安全因素
主要内容
物的不安全行为
设备设施(车辆技术情况)
人的不安全因素
驾驶员
道路的不安全因素
路面通行条件
环境的不安全因素
特殊天气
自然灾害
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管理不完善
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人的不安全因素(驾驶员危险源辨识)
危险源分类
危险源
具体表现
驾驶员
生理
异常
疲劳
转弯时,未注意车辆内外轮差,车轮落入边沟等
(短期)无危害性错误
分道口行驶路线选择错误等
驾驶员注意力分散
主观原因
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接打电话、走神、与人热烈交谈、观察其他交通事故或者过度关注新奇事物等
客观原因
自备公路每天行驶同一路线,环境单一,驾驶员注意力无法持续集中等
车辆本身特点的不安全因素辨识
危险源分类
长时间行驶,使驾驶员出现瞌睡、注意力不集中、反应变慢等疲劳状态,容易使驾驶员无意识操作和错误操作,甚至昏睡。
药物不良反应
驾驶员服用某些药物后出现反应迟钝、嗜睡、兴奋等不良反应,不利于安全行车,易引发事故。
疾病
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出现心脏病、脑淤血、耳病、头痛头晕、急性肠胃炎等疾病,失去对车辆的操控能力,易引发事故
具体表现
临时修建道路
建设等级较低、压实度
低、沉降不足、平整度差
车辆易倾翻、沉陷
路面湿滑、泥泞
路面积水使得道路塌陷或变得松软,车辆容易陷入;车辆发生侧滑;使车辆制动距离延长
结冰路段
气温低,路面结冰
车辆制动距离延长;车辆侧滑
坡道行驶
连续上下坡
车辆连续上下坡转弯,频繁制动,易导致制动失效
车辆上下坡,使发动机温度过高,或换挡不当,引起发动机熄火或溜车
危险源
具体表现
安全装置失效
防静电皮带过短、缺失
防静电皮带无法正常接地,易使车辆存在静电,造成危险品起火或爆炸
后视镜损坏
后视镜损坏,驾驶员观察道路交通情况受到影响
刮水器失效
雨雪天刮水器无法使用,视线受影响
喇叭失效
喇叭不响,其他驾驶员或交通参与者听不到车辆靠近的信号
遮阳板掉落
驾驶员眼睛被太阳光直射,影响观察
技术状况不良因素辨识
危险源分类
危险源
具体表现
技术状况不良
制动劣化或失效
不能及时制动
转向不良或失效
不能按意图转向
照明、信号装置
故障
前照灯损坏,照明受到影响,夜间时驾驶员无法观察路况
转向灯不亮,转向意图不能传递等
侧向稳定性差
车辆在横向坡道行驶,或进行超车、转弯灯操作时,易发生侧滑或侧翻
车辆悬架、减振
系统缺陷
高温天气
温度过高
驾驶员易疲惫、困倦、脾气暴躁;轮胎压力高,易发生爆胎;车辆电气元件、危险品货物易自燃;水温过高,损坏发动机制动易失效等
凹凸路面
路面凹凸不平
车辆颠簸,易使装载的危险货物摩擦升温起火、爆炸;车辆长时间在凹凸不平路面行驶,性能易下降
路面有较大凸起、深坑
由于道路失修或局部地壳活动使路面出现凸起和深坑,躲避不及易引发事故
特殊天气的危险源辨识
危险源分类
危险源
具体表现
雨天
光线昏暗,能见度低
车辆易倾翻、沉陷
雷电、大风
雷电对危险品车辆易引发大火或爆炸;大风易使车辆倾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