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建国初期的高等教育(1)

合集下载

美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史

美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史

美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史美国的高等教育始于殖民地时期,以1492 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为起点,欧洲人开始向殖民地建立一些教会学校。

后来,英国的清教徒们为了逃避英国国王的迫害①,来到了美洲,传播他们的教义,于是美国的大学出现了。

事实上,在欧洲人进入美洲之前。

印第安人有自己的一套很完善的对青少年和儿童的教育与训练制度。

印第安人在成为成熟的部落成员前,需要掌握三项技能,他们包括:实用技能与生存技能;传统文化知识;精神意识。

生存训练是建立在自然认识之上的,它包括对地理、温度、水源及其他状况的了解程度。

在人类的历史上,各个民族都在历史的发展中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印第安的文化遗产也表现出多样的文化类型、标准、社会结构和行为方式。

在精神意识方面,印第安人要求所有的青少年都要具有精神意识,他们的精神意识往往意味着灵与物,自然与超自然。

美国在殖民地时期有过一部教育法——马萨诸塞教育法②,颁布于1642 年。

这部法律不仅旨在扫盲,更确切地是为了强化社会秩序。

5 年后,殖民地又颁布了1947 年教育法,即有名的“老骗子撒旦法”。

该法要求建立学校,它规定凡满50户人家的城镇“必须立即任命一名教师来教本镇所有儿童读书写字”;凡满100户人家的城镇“必须设立一所文法学校,以便于教师教导青年使他们有机会进入大学深造。

”无论是1642 年的教育法还是1647 年的教育法中都未提及教会或牧师。

而且,教育被视为地方官员的主要责任。

这就奠定了美国教育制度基础——地方负责制。

虽然殖民者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环境各不相同,但是,他们对于高等教育都抱有同样的热情。

因为在来到美国的殖民者中,每30 人中就有1 个人毕业于英格兰的剑桥大学,剩下的人要么毕业于牛津大学,要么毕业于英国的其他大学。

北美殖民地上的第一所学院是哈佛学院。

1636 年,马萨诸塞议会(General Court ofMassachusetts)应约翰· 哈佛牧师的医院,将他的图书馆和一半的财产用于建立一所“学校或学院”。

美国师范教育大学化的理论基础

美国师范教育大学化的理论基础

2008年第aM I总第146期)沈扒柱唷i乞丝T H E M O D E R N E D U C A T I O N J O U R N A LN o.8,2008G ene r al,N o.146高等教育研究美国师范教胄大学化昀理i仑基础何军【摘要】本文梳理了美国师范教育大学化形成的三个理论基础:大学的公共哲学性质、师范教育的学术传统、师范教育思想,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师范教育大学化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美国;师范教育大学化;理论基础【作者简介】何军,中共开封市委党校(河南开封,475004)师范教育大学化是指将师范教育作为一个专业纳入到综合大学,按照综合大学的运行规律进行培养。

师范教育大学化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在大学建立教育学院或教育系。

大学化的师范教育提高了师范教育的专业地位和学术性,确立了师范教育在综合性大学和文理学院中的独立地位,也确立了师范教育在高等教育学术科层结构中的位置。

研究美国师范教育大学化的理论基础,为我国实施师范教育大学化提供了理论借鉴。

一、美国师范教育大学化的进程(一)师范教育的起步一一师范学校时期(1823年一19世纪下叶)美国在建国初期没有专门培养教师的机构。

学校教育常常和教堂的活动相联系,教师也多为神职人员,并没有受过专门的教育训练。

教学不被认为是一种职业而只是一种临时的雇佣。

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状况日益不适应教育的要求。

1823年,美国佛尔蒙特州康克德市的教士藿尔创立了第一所三年制的中等师范学校来培养小学教师,还设附属小学供实习之用。

1839年,美国第一所州立师范学校在马萨诸塞州建成。

到19世纪末期,中等师范学校的体系基本建立,在学生入学条件、学习年限、课程开设以及教学和实习的安排等方面都有了较为明确的要求。

(二)师范教育的发展一一师范学院时期(19世纪下半叶一20世纪上半叶)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美国初等教育的发展,中等教育开始普及,并且越来越需要受过良好训练的教师,但师范学校已不能满足需求,这为师范学校的升格提出了客观的要求。

高等教育学练习题(一)

高等教育学练习题(一)

高等教育学练习题(一)一、判断题1、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方向,就是将来不要国家承担高等教育投资经费,而由社会团体和个人投入、社会捐集资、学费收入等渠道负担。

F2、邓小平提出的教育三个面向是指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T3、校园文化具有开放性、教育性的特点。

T4、高等学校教师都有根据需要指导研究生的职责。

F5、我国第一部《高等教育学》由潘懋元教授主编,于1984年出版。

T6、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指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的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

T7、依法治教的主体是教育行政部门。

F8、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是德国的教育家夸美纽斯编写的《大教学论》。

F9、校园文化具有独特性、先导性的特点。

T10、现代大学的专业设置直接指向社会的某一个具体的行业。

F11、我国古代的书院始终是官学的一部分。

F12、文学、历史学、哲学、语言学等可以归入社会科学。

F13、基础研究的成果是全人类都可以共享的知识财富。

T14、高校教师职业的专业化程度越高,其职业的可替代性就越小,社会地位也就越高。

T15、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高等学校不是政府的附属物。

T16、高等教育属于义务教育。

F17、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需要。

T18、国务院按照一定的法定程序制定和发布的规范性文件称为行政法规。

T19、古希腊时期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僧侣。

F20、教育是公益性事业,因此高等教育要远离市场,保持象牙塔的纯洁性。

F21、《高教法》规定,设立高等学校不得以营利为目的。

T22、内分泌是散布在人体内各部的一些特殊腺体。

T23、大学生从17岁到25岁之间体质将发生较大的变化。

F24、从高等教育学科发展的历史来看,专业划分的依据有越来越向职业分类标准靠拢的趋势。

F25、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体现了高等教育服务社会和终身教育的理念,是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国际性趋势。

T2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一直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F27、启发式和注入式是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

美国高等教育强国战略研究——基于政治论为基础的国家危机学说视角

美国高等教育强国战略研究——基于政治论为基础的国家危机学说视角
等 院 校演 变 为 “ 国家 服 务 的大 学 ” 为 ,成 为 国家 实 现 其 政治 目标 的 工具 和 手 段 ,也 为 战 后 高 等 教 育
国高等教育强 国战略 的动 机和原 因 ,以期对 中国 高等教育强国战略的实施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 。


政治论为主 导 的高等 教 育强 国指导 政 治论 哲 学 的盛 行 夯 实 了基 础 。 二 战 以 后 ,美 国
— —
基 于 政 治论 为基 础 的 国家 危 机 学 说 视 角
曹淼孙 2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北京 109 ; .首都体育学院运动训练系 北京 10 8 ) 1 0 11 2 00 8
摘 要 :以政 治论 为主 导 国家危机 学说 。有效地推 动 了美 国 高等教 育 强 国战略 的 实施 ,并取 得 了惊人 的成

同的思想 流派和理论。但关于 高等教 育为什 么存 在 及 发 展 的 哲 学 指 导 思 想 主要 表 现 为 两 种 :一 是
以认 识论 为基 础 ,趋 向于 把 “ 闲逸 的 好 奇 ” 精 神
拥 有世界 上 最 先 进 的 高 等 教 育 体 系 和 代 表 最 高 水
追 求 知识 作 为 目 的 ,力 求 了 解 人 类 赖 以生 存 的 世 界 ,探讨 深奥 的学术 知 识 ;二 是 以政 治论 为 基 础 , 主 张 “ 们 探 索 深 奥 的知 识 不 仅 出 于 ‘ 逸 的好 人 闲 奇’ ,而且 还 因为 它对 国家 有着 深 远 的影 响 ”, - 即 2 强 调 高 等 教 育 对 国家 发 展 的重 要 性 。在 美 国 建 国 初 期 ,高 等 教 育 存 在 和发 展 的 依 据 主 要 是 政 治 论 的 ,当 时 的学 院 和 大 学 被 视 为 是 “ 供 牧 师 、教 提

高等教育的历史沿革与发展趋势

高等教育的历史沿革与发展趋势

高等教育国际化 趋势的背景和意 义
跨国合作在高等 教育中的重要性 和作用
高等教育国际化 面临的挑战和问 题
未来高等教育国 际化和跨国合作 的展望
信息技术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信息技术改变了教学方 式,使得在线教育成为
可能
信息技术提高了教育 资源的可获得性,使 得更多人能够接受高
等教育
信息技术对高等教育 的评估方式产生了影 响,使得过程性评价
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高等教育对经济发 展的贡献:培养高 素质人才,推动科 技创新和社会进步。
经济发展对高等教 育的影响:经济全 球化、科技进步等 对高等教育提出新 的要求和挑战。
高等教育与就业市 场的关系:高等教 育培养的人才应符 合市场需求,提高 毕业生就业率。
高等教育与社会公 平的关系:通过普 及高等教育,提高 社会整体素质,促 进社会公平与和谐 。
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古代高等教育形式
高等教育起源于古代的寺庙和学园 古代高等教育形式以培养统治阶级和精英人才为目标 古代高等教育注重人文素养和道德教育 古代高等教育形式对现代高等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世纪大学的发展
起源:欧洲中世 纪时期,大学起 源于教会和世俗 政权之间的斗争
特点:学科分类、 学位制度、学术 自由等
THANK YOU
汇报人:XX
学科设置:以神 学、法学和医学 为主,逐渐扩展 到文学、理学等
领域
学术自由:大学 师生享有相对独 立的教学和研究 权利,不受教会 和世俗政权的干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早期高等教育的影响与贡献
文化传承:高等教育在古代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培养了大量的文化人才,为人类文 明的进步做出了贡献。

美国外国教育史PPT课件

美国外国教育史PPT课件

外国教育史
独立以后,南部的佐治亚州和北卡罗来纳州于1785 年创设州立大学(公立),西部的俄亥俄州和密执安 州继之。由于国会鼓励设立州立大学,因而各州纷 纷仿效。到南北战争前,全国27个州中有25个州兴 办了州立大学,解决了大学布局不合理的问题。欧 洲从中世纪起,办大学向来是教会的特权,美国由 地方政府兴办大学是对传统的挑战,在本国教育史 上是一个创举。
外国教育史
主要内容:
1944《退役军人重新适应法》
1958《国防教育法》
60年代的教育改革
70年代的教育改革 80年代的教育改革
思考:美国教育改革 钟摆现象及其启示
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
外国教育史
第一节 美国的教育改革
一、战后初期的教育政策: 1944年《退役军人重新适应法》
思考分析其历史意义?
表现在三个方面 建立地方税收制度
边思考:公立学校 的重要意义?
兴办公立小学
实行强迫入学和免费教育
外国教育史
公共教育运动的开创性意义
过去,办教育被看作是教会的职权,教育子女是 家长的职责,人们受教育看作是个人私事,政府不 加过问,公共教育运动之后——
过去,学校是教会的奴仆,学校的发展几乎完全 控制在教会的手中公共教育运动之后 ——
外国教育史
富兰克林(B Franklin) 于1751年在费城首先创 办文实学校。
不重拉丁语而重英语; 不重古典课程而重实用课程; 不仅以富家子弟为对象,而且照顾到中产子弟;
不限于男生而兼收女生; 不按正规时间而常业余施教; 不设一种学科而设多种平行学科; 不是收昂贵学费而是收费低廉。
外国教育史
杰斐逊
外国教育史
杰斐逊的教育思想 普及免费初等教育 建立单轨制学校系统

第一讲美国中小学基础教育体系上课讲义

第一讲美国中小学基础教育体系上课讲义
➢ 同时,形成一个开放的、可接纳所有人的、随时可 进入的系统。
❖ 学校类型
数据来源: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
❖ 公立学校分布情况
▪ 2010-2011学年,全美有98817所公立学校,包括了 93543所传统的公立学校(Traditional public school) 和5274所特许学校(Charter school)。
➢ 设施齐备,材料充足:图书角、动物角、卫生 角、植物角、电脑角等
Self-contained Classroom(包班制、独班制)
Self-contained Classroom(包班制、独班制)
➢ 教师办公桌位于教室一角:教室、办公室,占地小,不 起眼
➢ 简约而齐备:书架、电脑、打印机、文具、文件柜等
▪ 以上统计数据来源于:美国教育部,《2013教育报告》 (U.S. Department of Educaiton,<The Condition of Educaiton 2013 >)
一美国基础教育体系
2美国中小学剪影
❖ 建筑低矮,无显著标志,简约朴实,毫不起眼
2美国中小学剪影
❖ 开放性校园,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 2010-11学年,传统公立学校中有21%属于特困学校, 特许学校中有33%为特困学校。
❖ 公立学校区域分布情况
▪ City(城市) Suburban(郊区) Town(镇) Rural(远郊) ▪ 2010-2011学年,33%的传统公立学校位于rural
areas,16%的特许学校在rural areas。25%的传统 公立学校在城市,55%的特许学校在城市。
2美国中小学剪影
❖ 操场面积大
3.教学楼主要部分
❖ Entrance-入口

美国教育

美国教育

美国教育提问添加摘要美国教育美国教育主要由政府提供,由三级政府: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学区)控制和资助。

在小学和中学,课程、资金、教学和其他政策都由当地选举产生的学区委员会决定。

学区通常根据官员和预算与其他地方事务分开。

教育标准和标准测验通常由州政府制定。

美国教育的历史发展大致可分为殖民地时期、建国至南北战争以前时期、南北战争后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时期等几个阶段。

目录[隐藏]∙ 1 殖民地时期∙ 2 建国后∙ 3 平民学校运动∙ 4 公立中学∙ 5 技术与公立高等教育∙ 6 二战前∙7 二战后∙8 现行学制∙9 排名∙10 相关条目∙11 参考资料美国教育殖民地时期印第安人美国位于北美洲,原是印第安人的家乡。

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C.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西班牙、荷兰、法国、英国等开始向北美洲进行殖民侵略和移民。

移民大都是为摆脱封建暴政、宗教压迫和贫困而从欧洲各国逃去的劳动者。

许多贫苦移民成为殖民者的契约奴。

此外,还有被贩卖去的黑人奴隶。

17~18世纪前半期,英国在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建立了13个殖民地。

由于13个殖民地的移民来自不同国家,所以他们各自按照本国惯例兴学,办法极不统一。

但各种学校的教育基本上是以宗教为基础,以《圣经》作为阅读课本,强调以《圣经》经文作为道德行为的根据。

北部殖民地(马萨诸塞、罗得岛、新罕布什尔、康涅狄格)合称新英格兰,工商业发达,居民大都是清教徒。

他们认为每个基督徒都必须能阅读《圣经》,懂得教义,了解上帝的意旨,所以重视办初等学校,由殖民地当局主办教育。

马萨诸塞首先于1642年通过法律,规定家长有义务使儿童学习宗教信条和一些重要法律,但尚未规定开办学校。

1647年马萨诸塞地方议会通过法律,规定满50户的镇要聘请一个小学教师,有 100户以上的乡,要办拉丁语法学校。

中部殖民地(宾夕法尼亚、纽约、新泽西、特拉华)以畜牧业和谷物生产为主,移民来自欧洲大陆各国,隶属基督教不同宗派,各宗派分别设校,由教会负责教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建国初期的高等教育 (1776-1862)
一、州立大学产生
(一)产生背景 1. 政治方面:北美的独立为美国早期州立大学的产生 提供了政治前提。1775一1783年的独立战争史美国历史发 展上的重大转折。独立战争以后,结束了英国对十三个殖 民地的统治,开始建立了联邦形式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 美利坚合众国正式宣告成立。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和美利 坚合众国的成立,不仅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开辟了 道路,而且为美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和美国公立大学 的创建提供了政治前提。
三、西部州立大学的发展
(一)兴起原因 1、杰弗逊及其创办的弗吉重演了美国东部创办高 等学校的一幕。 3、18世纪来自法国以中央集权为核心的教育体制的影响。 4、美国联邦政府向准备筹建州立大学的各州拨了大量的公 共土地。

塔潘,美国著名的高等教育 改革家,曾在德国和欧洲其 他大学留学,参观普鲁士大 学,他认为大学是世俗的并 应得到州的支持,确保自由 研究和学习,建议设立图书 馆、实验室、植物馆等,帮 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对欧 洲大学的科研和研究生教育 印象颇深,在担任密执安大 学校长期间开始了研究生教 育。

3.推行新的聘任标准,打造一流师资队伍。废除了聘用教
授保持不同教派的利益均衡的政策,采用了聘用教授首先考虑声 望及学术水平原则。 4.废除学生住宿制,采用家庭寄宿制。实行家庭寄宿制,让 学生接受家庭氛围影响,学校只负责学生上课情况。

(三)塔潘改革的影响
塔潘使密执安大学创造了美国高等教育史上很多个“第一” 塔潘不仅开启了密执安大学由传统学院像现代大学转型的新时代, 为密执安大学跻身于美国一流研究型大学铺平了道路,也为美国 大学发展提供了新的办学模式。
英国国王 ↓ 恵洛克(校长) ↓ 约翰 VS 学院董事会 ↓ ↓ 州议会 州法院 ↓ 联邦最高法院(马歇尔)

新董事会 VS 州议会 or 慈善团体 or
旧董事会 联邦法院 公共机构
(四)达特茅斯学院案件影响

达特茅斯学院诉讼案是美国高教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 这一诉讼案的裁决,一方面强调了私立大学的合法性, 另一方面又推动了一些州政府纷纷建立州立大学。从此 美国高等教育明确划分为公立私立两大系统,私立学校 有了法律的保障,私人半学长盛不衰。


2.经济方面:美国经济的发展为其提供了经济基础。 随 着产业革命的开展和经济的迅速发展,整个国家对人才 的需求急剧增加。同时,为了适应日益增长的经济发展 形势,迫切需要进一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劳动技能, 培养经济建设的各种人才和提高科学技术。而原来殖民 时期建立的这几所私立学校己经不能满足新的经济形势 下对人才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不仅私立大学在美国 进一步发展起来,美国的州立大学也在联邦政府和各州 的介入下破土而出。
(二)达特茅斯学院
达特茅斯学院成立于1769年, 是美国历史悠久的世界顶端 学府,坐落于新罕布什尔州 的汉诺佛小镇。该学校的特 征之一就是小而精,它在全 美大学排名排行榜上位列第 14,是一所私立的研究型大 学。而“达特茅斯学院案” 使得这所大学在高等教育史 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三)达特茅斯学院案

3.创建国立大学的失败
州立大学出现以前,美国曾有创办国立大学的尝试。但国会 中的州权主义分子认为创办国立大学有违反美国宪法之嫌,所以 该计划终未能实施。此后创办国立大学的尝试也在不同情况下出 现过,最终也都没有成功。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美国公众对国立大 学的创办或者是漠不关心,或者持反对态度;州权主义者不希望联 邦权力过大;国立大学所具有的过于鲜明的联邦色彩也使得私立学 院或教派学院心存戒心。
(一)弗吉尼亚大学
弗吉尼亚大学,位于弗吉尼亚 州夏洛茨维尔,是由美国第三 任总统杰弗逊在美国创建的首 个独立于教会的高校,它是最 初的8所“公立常春藤”成员之 一,是一所世界一流的公立研 究型大学。
弗吉尼亚大学




创办:前身是中央学院,1818年杰弗逊向州立立法机关申请特 许状后于次年改为弗吉尼亚大学。 管理:学校管理由校监会负责,成员由州长任命并获立法机构 认可,拒绝来自任何教派的控制和束缚,反对在弗大设立神学 教授职位,摆脱教会控制完全世俗化,经费由州政府提供。 课程设置:古代语文、现代语言、数学、哲学、伦理学、法律 等8学科,不拿学位的学生选修自己的科目,其他的则是完全必 修,是美国大学最早尝试的选修制度。 学位授予:学位由各学院授予,大学不授予学位,获得学位学 生必须在某一学院学习,不能在不同学院同时选修。
(二)塔潘改革:塔潘在任密执安大学校长期间,对大学进行 了一系列的改革,为随后密执安大学的崛起奠定了坚定地基础。 1. 制定大学课程体系 。塔潘取古典课程的精华与大众教育 课程的优势结合起来,主要开设课程有:哲学、历史与政治经济 学、国际法、宪法、当代文学、高等数学、天文学、设计艺术等 这些课程大多以讲座形式进行,面向研究生开放。 2. 建立多种学位制度。 建立了多种学位制度,如:文学、 理学、土木工程学士,学生修完并通过考试,即可获得学位之一。 3. 实行课程选修制度。他主张允许学生选修特殊课程,在 他们离校之际,颁发专业证书。
(二)影响


美国州立大学的楷模,树立高等教育脱离教派控制的典范,直接 促进了美国南部与西部州立大学的创办与发展,标志着美国高 等教育发展史上一个新学期的到来。 办学理念上,世俗化的观念被纳入到美国高等教育中,表现在 大规模发展高等教育、政府扶持高等教育、教育摆脱宗教控制、 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希望从事的职业。
二、州立大学的建立

杰弗逊(1743-1826)美国政治家、教育家《独立宣言》起草人, 1779年当选弗吉尼亚州长,1796年美国副总统,1800年当选美 国总统。“杰弗逊在宗教上是一名无神论者,主张教会与国家分 离,提出建立“宽广与自由的和现代的大学”他提出了宽广的科 学课程计划,代表了当时最先进的教学内容,建立了第一所州 立大学-----弗吉尼亚大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